名稱解釋 釋迦 牟尼(Śākyamuni) 是後人對他的尊稱,意義是“
釋迦族 的聖人”。“釋迦”是他所屬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
牟尼 ”是當時對修行成就者的稱謂,譯作“文”、“寂靜”等;“釋迦牟尼”漢譯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稱為“釋尊”、“
佛陀 ”。
喬達摩(Gotama;Gautama) 又譯“
瞿曇 ”、“地最勝”等。傳統上認為是他的族姓;也有認為是母族姓,其姨母是拘利族瞿曇姓之女;此外
舍利子 、滿慈子、迦旃延子等都以母姓稱呼,說明當時有名字包含母親姓名的習俗;佛的堂弟
提婆達多 也曾自稱和佛都是“母族成就”。
季羨林 認為“喬達摩”不是姓氏,而是古印度貴族按習慣從
婆羅門 氏族借用來的。
悉達多(Siddhāttha;Siddhārtha) 又作“悉陀”、“悉多頞他”等,義譯有“財吉”、“成利”、“一切義成”。是佛陀在俗家時的本名,也有認為是後人假託的。《
佛所行贊 》說,其父
淨飯王 發願一切達成,國富力強,因此給他取了這個名字。
生平事跡 出家前 佛的父親
淨飯王 是釋迦族首長之一;母親是
摩耶夫人 ,她回娘家天臂城待產途中,在
藍毗尼園 的
無憂樹 下生悉達多。釋迦誕生多有神話:他從
兜率天 下凡,摩耶夢見白象投胎;他從摩耶右脅生下,空中湧泉,一涼一溫澆灌母子;他站立宣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相士進宮預言他將來成佛等等。
摩耶夫人生子七天后去世,他由淨飯王續妃波闍波提撫育(
大乘佛教 傳她是姨母;另說由乳母撫養)。七歲開始受學,包括
吠陀 、
五明 、武術等。十六歲娶天臂城主之女
耶輸陀羅 為妃(另說有三夫人),生一子名
羅睺羅 。釋迦自述那時生活奢侈,有暖涼雨三時宮殿輪換居住,這是當時貴族階層慣常的奢侈情況;但他因深深困擾於生死問題而出家。
釋迦牟尼出家的原因 在當時大國爭霸的時代,
釋迦族 的
迦毗羅衛國 (東方
剎帝利 )臣屬於
憍薩羅國 (西方
婆羅門 勢力),處於強鄰的侵略威脅,難逃被吞併的大勢。雖然他生活富裕,但這種國族形勢對他出家投入宗教也是有影響的,當然那時的宗教和哲思氛圍也非常濃厚。深居在森林中沉思修行,是印度的傳統。這淵源於稍早於《
奧義書 》的《
森林書 》時代,到釋迦時代已成為印度上層階級的一種風氣,出現以不同形式出家
沙門 團體。
除了暗淡的國族形勢,他本身也幼年喪母,在年少時便具有強烈的內省傾向和敏銳的感受力。傳說他小時候隨父外出時,獨自在樹下坐禪,能夠達到
初禪 之境。他見蟲子被農夫掘起,又被飛鳥啄食,痛感眾生相殘。這種對世間諸苦的深沉思考,即使在結婚生子後也沒有消除。所謂“
四門游觀 ”事件:他出城分別見到老人、病人、死人,當最後看到出家沙門,便決心出家,一般認為這是釋迦牟尼出家動機的象徵性說法。
覓道的經過 出家: 佛陀29歲出家(或19歲、25歲)。他在某天中夜離城,行至阿那瑪河畔,剃去鬚髮並去除飾物,然後南行至當時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國。據載他在首都
王舍城 托缽時,引起了
頻婆娑羅王 的注意;國王勸他放棄出家,並承諾交給他一支軍隊,他拒絕了。
習禪: 他尋師訪道學習禪定,達到極深的定境,但仍感到無所得。
瑜伽 禪定 是傳統修行形式,在釋迦時代十分流行。禪定雖是心的鍛鍊,但出定後又回到動搖不停的心,所以禪定自身是盲目的。
佛教 雖採用禪定,但在其上安立智慧,表示只修定並無法解脫。接著,釋迦便投向苦行。
苦行: 釋迦苦行處是
尼連禪河 畔的優婁頻羅聚落。
苦行 主張折磨肉體達到解脫,受出家人普遍崇敬。釋迦以六年時間深入極端苦行,摧殘自己的身心,竟使其他人以為他將喪命。最終他認為苦行不是正道,所以放棄。他回憶起小時候在樹下的
初禪 體驗,認為這可能有所幫助。他在
尼連禪河 沐浴,接受了牧女蘇耶妲供養的乳糜。憍陳如等跟從他的五人覺得他已經放縱了,因此失望離開。這成為佛後來表達
佛教 立場的開端,即佛教的教義不提倡無意義的苦行。
證覺成道 他通過正常飲食恢復了體力,來到距苦行處不遠的
伽耶城 ,不久後開悟成為“
佛陀 ”。此時他35歲(或31歲)。據上座部所說,成道前,當他努力調伏自心,七年來圍困他的“魔”在此時“現形”。其“十魔軍”有:色慾;不樂梵行;饑渴;貪愛;懶惰昏沉;恐懼;疑惑;毀損執著;獲取奉承、榮譽與非正名聲;貢高我慢。諸天無法戰勝“魔軍”,也曾有修行者投降。他以“慧”戰勝了“魔軍”。
關於釋迦牟尼覺悟的內容,《
阿含經 》中的說法竟有十五種之多,較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或說由
四諦 而悟;或由
十二因緣 而悟;或
四禪 中得
三明 而悟。作為完整系統化的
四諦 和
十二因緣 ,或不視為成道內觀的原形;成道所悟之“法”,以及三明的內容,都是關於
緣起 和
寂滅 的學說。
佛陀開悟後享受於法樂中。他感到其學說尚不能被接受和理解,有不願說法的心理。據上座部說,梵天王得知佛不願說法,感覺事態嚴重而下凡勸請,他保證世間將會有人能夠理解佛法,佛最後同意說法。此處以
婆羅門教 的上帝勸請佛陀,意將
佛教 地位抬高到神教之上。
初轉法輪 佛陀靜坐約一個月(期間有二商人供養麩蜜)後開始遊行。他欲尋找離開自己的五比丘。途遇詭辯外道郁婆伽問他師從何人,他表明無所師從而成道,這位異學者只說“也許吧”,搖搖頭往另一條路走了。這裡暗示為一條邪路,郁婆伽的反應象徵有些人還不願了解這種新的學說。
四世紀笈多王朝 說法像 鹿野苑博物館
佛陀來到位於波羅奈城郊外的
鹿野苑 ,這裡距
伽耶城 約210公里,有野鹿自由活動,當時的宗教家聚集於此。他找到憍陳如等五人,他們有意表示冷淡。釋迦表明自己已經證悟,將示法教化。五人持續了相當長時間的質疑,但最後認可了他並聽聞教導。他們在鹿野苑過著集體生活,五比丘一一領會了說法的內容,成為佛的首批弟子。釋迦牟尼在鹿野苑的首次說法,被稱為“
初轉法輪 ”。
這段時期說法的內容,一般認為佛首先闡明了“
中道 ”,後說“
四諦 ”或“
八正道 ”。對此也有很多分歧,也有人認為“八正道”或“四諦”的系統化此時並未完成。
上座部 和
說出世部 的記載都說後來佛向五比丘作了一番更深奧難懂的講話,他將經驗現象分析為“
五蘊 ”,並提出了“
無我 ”的學說。
前期的教化 在波羅奈城 :最初說法之後,釋迦牟尼暫時留在
鹿野苑 。波羅奈城當時是水陸交通樞紐,經濟貿易很活躍。該國富商俱梨迦長者之子
耶舍 在聽聞說法後決心出家;耶舍父母和妻子也皈依佛教;耶舍的朋友們也紛紛出家,據說有54人。在波羅奈度完雨期後,佛囑咐他們獨自分頭遊歷各地,而他自己獨往
摩揭陀 的優婁頻羅聚落。
訪問釋迦國: 在王舍城住了一段時間後,佛回故鄉
釋迦國 (不止一次)。佛的獨子
羅睺羅 和異母弟
難陀 (當時是訂婚期)都在首次訪問時出家。
淨飯王 表明,從前佛出家他很痛苦,難陀出家也一樣,現在羅睺羅又要走,他非常傷心;因此,孩子出家應該徵得父母同意,佛接受了他的建議。佛的堂弟
阿難 、
阿那律 、
提婆達多 等後來均出家,宮廷理髮師
優波離 也出家了。
舍衛城教化 釋迦牟尼前期以
摩揭陀國 的
王舍城 為中心傳教,較晚才涉足北方
憍薩羅國 的
舍衛城 。皈依於王舍城的須達多長者,是舍衛城的首位佛徒;由於他的活動,佛教才在舍衛城奠定了基礎。他買下太子祇陀的一塊地,修建祗園精舍贈送給教團,釋迦牟尼後半生才得以在舍衛城傳教。
佛教在舍衛城的傳播,經歷了敵對勢力各種阻礙。本土宗教以
六師外道 占支配地位;從國王起,傳統
婆羅門教 形式上仍受重用。據載,舍衛城一個祭火婆羅門見釋迦牟尼正在托缽,對他破口辱罵。佛教在當時環境不被輕易接受,佛陀也遭到他們的陷害。和妓女有關的旃遮偽裝懷孕事件、孫陀利被害事件,這兩起婆羅門勢力製造的陰謀都發生在舍衛城傳教最初期。
儘管有外界種種阻礙,佛教也在舍衛城得以廣弘。
波斯匿王 的皈依有重要作用,他看到佛受民眾崇敬,自己也成為佛教的熱心保護者。其他重要弟子如
富樓那 、
迦旃延 ,都是在舍衛城皈依佛教的,他們二人是慕名而遠道來訪的。
晚年境況 晚年的釋迦牟尼頗為不順,不幸事件接踵而來。
僧團分裂(提婆達多叛逆): 佛陀事業末期,出現了嚴重的內部糾紛。據說佛的堂弟
提婆達多 想領導僧團,在戒律上提出傾向苦行的“五法”,佛不同意,他便帶走支持者自立了。提婆達多與外道晡刺拿是好友,二人都否認
輪迴 和善惡
業報 。當時沙門體系內,對苦行和輪迴的立場是很重要的問題,而提婆達多都與釋迦牟尼根本對立。
在佛典中,提婆達多被描寫成謀殺佛陀、十惡不赦的狂人,這其實是佛派記錄者的肆意捏造。
季羨林 認為
提婆達多 只是持有異見,並非和釋迦牟尼有私人恩怨。其實提婆達多在僧團曾經享有聲望,而且他的思想也是具有影響力的。有證據表明,他的團體在古印度存在了很長的時間(
法顯 、
玄奘 、
義淨 都在印度見到提婆達多派的僧人)。
雙賢入滅: 被譽為“雙賢弟子”的
舍利弗 與
大目犍連 ,在佛陀晚年游化各方,使佛教能有序開展。在
耆那教 記錄中,甚至認為佛教教團是由舍利弗統率而非釋迦牟尼。然而這兩人先於佛陀相繼去世。舍利弗因病而死於故鄉那羅陀村;目犍連在羅閱城遭婆羅門襲擊,傷重而死。不久後佛陀在一次說法時說:“舍利弗和目犍連入滅後,我覺得這樣的集會,猶如虛空……”
釋迦族被吞併: 釋迦牟尼晚年,
釋迦族 被
憍薩羅國 吞併。在強鄰兼併政策下,弱小的迦毗羅衛難逃被吞併的命運。
北傳佛教 說
琉璃王 攻入
迦毗羅衛 大舉屠殺,釋迦族人幾近滅絕,佛曾兩度試圖阻擋。
南傳佛教 並無釋迦族被滅的說法,釋迦族人在佛滅後也有參與後事。據
斯里蘭卡 佛教文獻及
耆那教 文獻記載,部分釋迦族人為躲避屠殺,從迦毗羅衛城逃到毗發瓦那。
入滅前後 “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將盡、年壽將滿,年齡已八十矣。阿難,猶如舊車輛之整修,尚依革紐相助,勉強而行。”
生命的最後一年,釋迦牟尼在
摩揭陀國 的
王舍城 住了一段時間。從
靈鷲山 回故國
迦毗羅衛 ,是他最後的旅途。然而他在返回故鄉的途中逝世了。
佛陀荼毗纏布 三世紀犍陀羅 柏林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館 摩羯陀出發 : 正策劃攻打拔耆國的
阿闍世 派大臣拜訪佛陀,但他的攻打計畫沒有得到佛陀的支持。隨後佛陀在法堂集會,講述使
僧伽 發達的法則和“
七覺支 ”。佛陀出發,途中幾度為比丘說法,包括“
四諦 ”、“
戒定慧 ”、“
佛法僧 ”幾個主題。
吠舍離安居: 佛到拔耆國都
吠舍離 ,受庵摩羅宴請。後往梨婆村準備過雨季,村莊食宿不夠,佛與阿難留駐,弟子們四散居住。佛患重病,知大限將至,他努力抑制病苦。
阿難 請佛教命,佛表明他說法無任何隱藏;教導“自依止,法依止”和“
四念處 ”;後來發表關於佛法提綱的講話。雨季過後辭別吠舍離,一路說法不斷。
拘屍 那入滅: 佛在南末羅國,受鐵匠純陀宴請後腹痛痢血。稍息後在拘孫河沐浴,前往北末羅國都
拘屍那迦 。渡過
尼連禪河 至一
娑羅樹 林,已疲憊不堪,
阿難 鋪好臥具,佛躺下側臥。須跋陀前來求見被阿難拒絕,佛聽到了,便讓他見面。他問教派僧侶是否證知,佛表明若無
八正道 則無真正的沙門果,須跋陀皈依成為最後的弟子。佛交待,以後法和戒律就是老師;若僧團願意,“小小戒”可舍。最後說:“諸行皆是壞滅法,應自精進不放逸,勤求出道。” 佛在禪定中安詳而逝。
後事: 佛入滅時,身邊大弟子只有
阿那律 和
阿難 在,遺體被移至郊外天冠寺。七天后
大迦葉 和僧眾集合,與末羅居民以
輪王 禮
荼毗 。遺骨在集會堂安置七天,末羅人以歌舞香花表達恭敬。周圍八國遣使,他們為了舍利的分配而產生了爭議。經徒盧那的調解,遺骨平分八份;徒盧那把瓶子帶回供奉;遲到的孔雀族人見遺骨已被分完,便把骨灰帶走。
組織與舉措 限制出家條件: 為避免與世俗社會相衝突,防止不良動機的人出家,故再三發布條文限制出家條件。例如在
摩揭陀 發生逃兵入佛教僧團的事件,國王提出控訴,佛陀規定拒絕供職朝廷者入團;後又規定拒絕患病或殘廢者;奴隸也不得入團,否則也會引起麻煩;盜賊、負債人和殺人犯或以出家名義脫逃,也應拒絕;一般二十歲以下亦不接納。
大和 尚制度: 僧團逐步擴大,確立了大和尚制度,由他們教導新比丘。佛訪問
釋迦國 時,
羅睺羅 剃度出家;
淨飯王 認為,未徵得父母允許,不應接納孩子出家。佛同意了,加入這條規定。有關新比丘的條文在此時形成,也規定對犯戒者的處罰,發現不合資格或動機不良的也可開除。
毗奈耶 舉出幾起非正規處理後,讓佛制定受
具足戒 的全面正式手續。
教團分散和會議制度: 僧團由數目不定的地方小組構成。各僧團劃定比丘正常居住和集會的範圍。開會時,除疾病等特殊情況可托人投票或轉達意見外,須全體到場。會議決議經一致通過方有效。規定必須盡一切努力辯論、調和、折中異見,以達全體一致,否則會引起團體分裂。分散的教團之上不設立最高權力機構,佛陀有意樹立的唯一權威是他的教義和戒律。
制戒與誦戒: 經
頻婆娑羅王 建議,佛批准
齋日 儀式並創議需背誦的戒律。每次
布薩 之際,犯戒者需當眾坦白。四種最嚴重的罪行需開除,其它或留團查看,或暫停比丘身份,或公開認錯了事。
舍利弗 早已要求佛制定戒律,使僧團得以持久不衰,佛決定待罪行實際出現才制定。結果第一次罪行發生於成道第五年,此後陸續添加,極繁細的戒律被逐步制定出來。
雨季安居制度: 雨季定居是當時沙門團共通所行的。雨季旅行困難,尤其道路不通時容易糟踏莊稼。規定各僧團雨季靜居至少三個月;平時隨意游巡的比丘在此期間需留居一地。大家要求將全體僧侶的住處建在一起,結果產生興建永久性僧寺的需求。這個步驟當佛陀在世時走了多遠並不清楚,但
毗奈耶 紀錄了有關建築形式、家具設備和居住要求的詳細規定。
女眾僧團的成立: 直至教團基礎得到鞏固,佛仍未允許女性出家。姨母大愛道幾度請求,均被佛陀拒絕;後來
阿難 又幫忙請求,最終佛陀才勉強答應此事。他顯然擔心這會污損整個教團的名聲,縮短佛教的壽命。為防範這種危險,他頒布許多附加條款約束比丘尼,使她們嚴格從屬於比丘僧團,至此
比丘尼 得到正式承認。到佛陀晚年,比丘尼也已達到相當的數量。
傳教使用的語言: 釋迦牟尼不允許比丘使用
梵語 傳教。儘管當時梵語已發展到最高峰。佛的母語是什麼樣子已無從推斷,但他一生很長時間遊行於
摩揭陀 ,所以應是以摩揭陀語說法。但佛不將其作為經堂語,也不規定某種標準語言。佛教信徒出身各階層,來自各地區。佛陀允許比丘利用自己的方言俗語來學習和傳教,這使佛教在初起時就在各階層快速傳播起來。
批判學說 【徹底反對婆羅門教】
否認梵天: 佛否認
吠陀 宣揚的創造主
梵天 ,即根本否定了
婆羅門教 。“若彼三明婆羅門無有一見梵天者,若三明婆羅門先師無有見梵天者,又諸舊大仙三明婆羅門阿咤摩等亦不見梵天者,當知三明婆羅門所說(梵天)非實。”
反對祭禱: 對婆羅門教傳統的
火供 、血祭等,釋迦牟尼多次批判。“種種供養,實生於罪”;“……小小眾生悉皆殺傷;逼迫苦切僕使作人……是等邪盛大會,我不稱嘆”。當時人說:“沙門
瞿曇 呵責一切祭法”。
呵責咒術等迷信: “或有
沙門 、
梵志 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令脫我苦……終無是處”;“見諦人信卜問吉凶者,終無是處”;甚至說:“幻法,若學者,令人墮地獄”。總之,依神權而起的
祭祀 、
咒術 、
預言 、
解夢 、
占卜 、
召喚鬼神 、
相天 等,佛均視為邪術迷信,給以徹底的廓清。
改造 婆羅門教: 婆羅門教 以三火祭祀,佛也說供養三火,即供養父母名根本火,供養妻兒眷屬名居家火,供養出家人名福田火;彼禮拜六方,佛也教拜六方,乃是親子、師生、夫婦、朋友、主從、宗教師與信徒間合理的義務。
佛陀學說的關注點是人的身心,一切圍繞著“苦”來展開,要去解決這個問題。四諦中,“苦”、“集”屬於他的認識論,“滅”屬於理想論,“道”屬於方法論。而貫穿所有的是“
緣起 ”,即緣起的苦生、緣起的苦滅。
思想特質 【中道】 佛首次說法即提出
中道 :“於諸欲愛欲貪著事,是下劣、卑賤,凡夫所行而非聖賢,無義相應;自煩苦事,是事非聖賢法,無義相應。如來舍此二邊,依中道而現等覺,眼生,智生,寂靜,證智,正覺,涅槃所資。”表明縱慾和苦行是兩種邪執,而
佛教 是“舍此二邊”的“中道”。
但是,並非在苦樂之間求取折中態度,就是“中道”。一般人生觀不是縱慾就是苦行,都是以情識為本的妄執;而中道是以智為本。“諸比丘,何謂如來現等覺,眼生,智生,寂靜,證智,正覺,涅槃所資之
中道 ?即
八聖道 :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緣起】 緣起 的提出是為了探究“苦”的原因。有所謂
十二緣起 ,另有五支、八支、九支、十支等更樸素的緣起說;它們“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即緣起的基本定義。緣起說明了人生現象,也適用於說明一切現象,是佛法的核心,如說“若見緣起即為見法,若見緣起即為見佛”。佛曾比喻說,猶如鑽木取火,火不是木所生的,但是不離木。
對身心的解釋 【無常、苦】
【無我】
【生死流轉的動力——業】
對涅槃的解釋 原典佛對
涅槃 的定義有:“一切
有為法 的止息,放棄一切污染,斷絕貪愛,離欲,寂滅,涅槃。”“熄滅貪愛,就是涅槃。”“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
五蘊 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息。”涅槃是現生自證的,並不是生命的熄滅,而是“生死相續的止息”,即從生死中解脫了。佛因此又形容涅槃是超越種種無常和痛苦的“彼岸”、“寧靜”等。已證道
涅槃 的佛陀聲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除了“眾苦盡滅”,涅槃是無法猜度和描述的。“此中無
地水火風 四大種。長寬、粗細、善惡、名色等觀念均摧破無遺。無此世間亦無他世間,無來無去亦無停留,不死不生亦無根塵。”涅槃不是某種超越的個體,不是任何
禪定 體驗或心靈感受;不應想像涅槃的身心如何,或認為小我融於大我等等。
比如羅陀曾問“涅槃有何作用?”佛說此問題不能成立,應該為了涅槃而修習。像“已證涅槃的
佛 或
阿羅漢 死後如何”,這種問題佛也不答。遊方者婆磋提出該問題,佛說阿羅漢俱已根除五蘊了,“生”、“不生”等名詞都不能適用。又如,焰摩迦認為“世尊所說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被佛斥為邪見。
實踐學說 對在家眾的教導 【世俗道德】 釋尊對少年郁闍迦說,在家人做到
“四法” ,能使生活和樂(現法安現法樂):①方便具足:指具備知識和技能,從事正當職業。②守護具足:保存財產。③善知識具足:結交善友,因為與惡人來往會導致破財。④正命具足:量入為出,不要浪費或慳吝。
釋迦 東京國立博物館 善生遵循遺傳宗教,拜天地六方,佛便教他倫理的六方禮 ,以自己東方為父母,南方為師長,西方為妻,北方為友,下方為僕役,上方為宗教師。自己與六方彼此有應盡義務(略近儒家五倫)。如對朋友應做到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攝事。對僕役應給以衣食醫藥、盛宴款待、按時休假。
佛很少談及政治。他曾就國族興衰,給雨勢大臣說七建議。佛不滿當時互相侵伐的情勢,“戰勝增怨敵,敗苦臥不安”。古代政治,每因統治者個人影響國計民生。佛曾談到國王有十德;他認為臨政的人應陶養私德,“順正不阿抂,矜導示禮儀”,“多愍善恕正,仁愛利養人”。
【信眾修養】 在家眾學佛向於解脫,佛主要教導
五種具足 。
信具足: 對佛法僧有正信解又願求實現;
戒具足: 即
五戒 、
八關齋戒 ,還有徹底斷淫的“淨行
優婆塞 ”,這些是效法少分出家戒律的;
施具足: 他教信徒要“心住非家”,不作私產想,樂善好施;
聞具足: 指聽聞佛法;
慧具足 :即“
法隨法行 ”而體悟。如果修習禪定,在家眾則加修
四無量心 。
佛還教
念佛、念法、念僧 ,或加
念戒、念施、念天 ,共
六念 。當時有人因僧人離開而難過,或生病感到痛苦,或在野外感到恐怖的,佛就說六念能積德生天。他常給新來聽眾“說施、說戒、說生天法”,當時一般人盼望天上的美好,會從宗教尋求心理安慰。但是佛說的人天法,像施與戒,或
慈悲喜舍 這類禪定,也屬於道德修養,與傾向於獨善的禪定不同。
對出家眾的教導 【 八正道 】 佛以八正道為解脫之道。正見是首要的,“若諸善法生,一切皆以明為根本……緣起非緣起,悉如實知。如實知者,是則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而得定才能離惑證真,則必具備前七支的基礎。“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是名賢聖等三昧根本、眾具”。佛批評
苦行 和其他學派主張,提出不苦不樂的
中道 。苦行不是正道,因而講“八正道”。佛臨終時對須跋陀說,沒有八正道是不可能有
四沙門果 的。
【 戒定慧 】 依戒起定,依定發慧,依慧得解脫,這也是正道的修行方法。解脫要藉助
禪定 ,但佛陀說持戒清淨才可能得正定,從而相依而得解脫。佛常說:“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他教導郁低迦:“當先淨其初業,然後修習梵行……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
三業 ,然後修
四念處 。”
禪定修行是遠離對現境的貪愛,“繫心一境”。外道波羅奢那便認為,修行就是對外界不看不聽。佛對此批評說,只有瞎子或聾子才可能這樣,正常人有眼等
五根 ,不可能不接觸
五境 。所以應該“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禪定以離欲為主,但是佛談到,
四禪定 的定相應受這種“覺”是有過患的,沉迷於禪定境界也是貪慾。禪定本身只是一種方法,也是共
外道 的。當時修行人還認為,習根本定能獲得
五神通 ,佛不提倡這些,他不允許弟子利用神通招搖。
無漏慧的實證必經
聞思修 ,佛曾說的方法有“
四預流支 ”,“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但也會有弊端,因此又提出四個依準:“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八正道行,通過觀慧引發如實覺,世尊常教弟子修行
四念處 ,或觀緣起的生滅等。
時代背景 經濟與社會 這時期各城邦政治秩序比較穩定,農工商業都相當發達。印度海外貿易早已開始,由於商品貿易的繁榮,出現了新興富商。在各國通過擴大領土的戰爭中,
剎帝利 掌握實際的軍事力量,獲得政治地位,取代
婆羅門 種姓的權威。即使在哲學方面,也有婆羅門向剎帝利轉移的跡象。一般認為,這一時代新政治和新文化的中心是在
摩揭陀 。
宗教與哲學 梵教極盛時代: 第一階段,吠陀宗教占支配地位:①吠陀天啟:梵教理論根基“
吠陀 ”是神的啟示;②
婆羅門 至上:
四姓階級 分化更嚴格的確立下來;③祭祀萬能:注重儀式,祭祀替代天神成為吠陀的核心,
密咒 崇拜大盛,功利之教抬頭。
第二階段,吠陀和非吠陀思想匯流:受東方沙門宗教影響,出現反傳統的《
奧義書 》。神因被祭祀操縱而失去獨立意義,
梵天 抽象化為宇宙本體,宣揚
梵我合一 和業感輪迴。
到公元前5、6世紀,佛教等沙門教派興起: ①沙門學說包括對宇宙的描述,宇宙按自然法則演化,不受上帝創造或控制;若有天神也必須服從自然律。這在《奧義書》已有萌芽,後經非吠陀哲學發揚光大;②沙門僧侶相信某種形式的
輪迴 說,宣揚解脫業感輪迴,奧義書興起時
婆羅門教 也逐漸接受輪迴說;③以
苦行 隱遁和深入哲理來幫助解脫。
沙門教派的僧侶: 新運動哲學家“
沙門 ”來自各階層。他們出家過著遊行乞食的生活,通過思考和苦行發現真理。廣納門徒,接受平民或政府的供給支持。他們希望對他們離開的社會施加影響,他們四處發表講演,宣揚道德倫理,勸導社會改革。他們抨擊
吠陀 的荒謬,宣稱
婆羅門 制度是借虛偽宗教儀式斂財的騙局。除了
佛教 ,主要沙門宗派是佛典常說的“
六師外道 ”。
人物評價 人格評價 【 佛在人間 】 佛陀從不以神靈或神使自居,“我今亦是人數”。
佛教 不是
神教 那樣說為神的啟示;乃以人間覺者的教化而達安樂和清淨。“諸佛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他曾說,弟子接受他的教導,卻並非所有人都能成就,“婆羅門,對此我能做什麼呢?婆羅門,我如來只是指路的人。”
【 慈悲與無私 】 佛陀的慈悲在其言教中隨處可見。拔耆國有位名為獅子的將軍,他本是
耆那教 的豪華施主,當與佛見面後非常歡喜欽佩,要求成為居士弟子。佛陀答應後,勸他不要取消長久給與耆那教徒的布施。
吠舍離 發生瘟疫時,佛陀冒著被傳染的危險,身入其境以化導。對於門徒,佛陀同樣予以無私關懷:他親自照料生病的比丘,為失明比丘縫衣服,為重病比丘洗灌,向小比丘
懺摩 ……
他的護法居士雖不乏權貴之人,但他身無分文,始終
三衣 一缽
行腳 乞食。他祥和安寧,從不憤怒、悲傷、嫉妒,沒有任何自私與傲慢。即使受到誹謗也從不起仇恨,受到稱頌也毫不得意。他赤足行走於
恆河 兩岸各地,四十五年說法不倦,通過自己的言行化導有情,從不希求任何回報。
【 不以統領者自居 】 佛從不視自己為僧團領導者,也不願別人這么看待他。“我不攝客群”,“同坐解脫床”。他以身作則:自己建房,自己洗衣掃地;五日一行比丘之房。
阿難 在說法,佛忘病而起身聽之;聽到堂中說法,佛便站立在戶外。眾僧按律自恣時,佛說:“我若有過錯,歡迎大家揭發!”他讓弟子不要不好意思向他請教,“應以友人與友人請問”。姨母以新衣施佛,佛讓她施與眾僧:“施比丘眾已,便供養我,亦供養大眾。”
頻婆娑羅王 以竹園施佛,佛說:“但以施僧,我在僧中。”
【佛的 談吐 】 佛陀待人謙遜有禮,對主動上門的辯論者,他總是心平氣和地與他們討論。他的態度是理智而非感情的,對來求教者總是順應談話的對象,循韜善誘,引發別人自作思考。他不喜歡向他們發表滔滔講演,也沒有無意義的話。他善於用比喻,從生活中選取來的比喻來闡述比較難懂的佛教教義。他的談話很富於幽默感,例如他會用挖苦諷刺口氣討論
婆羅門教 。
“若不互相扶持,他日有誰看護汝等” 世尊和阿難在僧團駐地周圍漫步,見一生病比丘臥身糞穢無人扶助。佛上前問:“比丘,汝患何疾?” 該僧答:“弟子腸胃不適,世尊。” “有侍者否,比丘?” “無有,世尊。” “諸比丘何以不汝扶持?” “長老,弟子未效勞諸比丘,是故諸比丘不我扶持。” 佛對阿難說:“阿難,汝往取水,吾等為之沐浴,何如?” “是,長老。” 阿難提了水來,世尊注水,阿難為他遍身洗灌。然後世尊托頭,阿難托腳,將他抬起置於床上。爾後世尊為此事召集全體僧人開會,佛問:“諸比丘,有如是如是居所,其中有一比丘身染疾病否?” 眾人答:“有之,長老。” “諸比丘,彼患何病?” “彼老宿僧所患腸胃之疾,長老。” “彼老宿僧有服事者否?” “無有,長老。” “是何以故,諸比丘眾未與扶持?” “彼比丘者,長老,從未服事我等,是故諸比丘眾未與扶持。” “諸比丘,汝等無父無母,無人照顧,若不互相扶持,他日有誰看護汝等?諸比丘,願意侍候我者,即應看護患病之人!”
思想評價 【 理性化的意義 】 佛陀打破
婆羅門 的第一因論和非婆羅門的共因論,立互為因果的
緣起論 ,這接近
辯證法 ;又承認
業力 ,有反
唯物 傾向;以
緣起 為本,無
神我 為世界主宰,無神我為個人靈體,又傾向
無神論 ;東方雖衍出反
吠陀 潮流,但頗嫌於神秘和苦行的極端。釋尊以
中道 為解脫行;慈和不失其雄健,深思而不流於神秘,淡泊而薄苦行。以世間為
無我 的
緣起 ,反侵略而唱無諍,辟
四姓 而道平等,崇善行以代祭祀萬能,尊自力以斥神力、咒力。是對
六師外道 以及
婆羅門 的徹底揚棄。
笈多時期鹿野苑 【 實際化的意義】 某青年曾請教有關世界本質、身心關係、人死後續存與否等問題(
十四無記 )。是當時外道學派各為執持的哲學命題,他們都自稱能真正解答現象的本質。佛認為這些問題無法訴諸經驗而得到解答,是使人困惑痛苦的精神枷鎖;這些基於想像或思辨的理論,只是獨斷的教條主義;並且由於見解不同,而引發針鋒相對的衝突。佛陀對此一概避而不談,代之以實際的修證;即以反省和批判態度看待它們。他比喻說,當人身中毒箭,就該立馬搶救,而不是追問其他。
【 消極意義 】 佛把人身心的一切都歸結為“苦”。但是站在世間情意的立場,人生當然是有苦有樂,不能說一切是苦。其實佛並不否認人生有福樂,他說“福報是受樂之因,甚可愛敬”,應該珍惜,更不要去苦行。但是佛陀不承認苦樂是純主觀的,在佛看來,現實人生(包括快樂)的根本,有不可否認的缺陷和苦迫;要正確認識它,才能超脫它,也就是涅槃。
佛認為解脫必從愛欲著手。愛欲是無法滿足的,人卻要無限追求,這就必然產生痛苦。但從特定角度看,當時底層貧民連最低生活需要都求之不得,如果把這也看成不應有的愛欲,那就和奴隸主的貪得無厭混為一談了。另外,
奧義書 以來,業被看作輪迴的動力,認為痛苦是人先前所作所為導致的,即肯定了痛苦的合理性。佛也承認
業力 ,但在佛世並無重要地位;外道把無意的行為也看成業,佛也不承認。根據經藏的記載,佛是明確反對
宿命論 的,他認為人應該有正確合理的行為。
立場評價 【 佛與商人 】 佛和商人的接觸也很多,如最著名的大施主是
須達多 。當時在
摩揭陀國 和
憍薩羅國 ,商人都腰纏萬貫,在社會上有重要地位,摩羯陀王室也參與貿易活動。佛到過許多國家,所走的都是當時主要的商道,遊歷常與商隊結伴,他去世前的遊行也走的是商道。佛教的有力支持者,也都是
剎帝利 和這些新興富商。由此看來,他的學說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也就不言而喻了。
【 佛與平民 】 佛反對
種姓制度 ,受到當時各種姓的支持,甚至一些
婆羅門 思想家也跟著他走。他也關心農民,主要是
吠舍 ;他反對殺牲,這有利於農業,而農業又主要是吠舍的職業。從社會地位來看,他確實收了一些低級種姓的人,如大弟子
優波離 出身剃頭匠,弟子中還有淫女、強盜、獵人。他曾比喻說:在入海以前,長江大河各有自己的名字,一流入大海,就混同起來,表示他的教團內部無種姓之別。
年代考證 關於佛陀的生卒年代,眾說紛紜。他的世壽為80歲,這點沒有異議。
中國古代依《周書異記》星象偽說,相信佛生於“周昭王26年”,滅於“周穆王53年”,這個傳說是與
道教 爭論“佛先於
老子 ”而編造,已不被現代學者採信。
上座部 根據
摩訶菩提寺 的碑文,採用公元前623—前544年。
近代以《
善見律毗婆沙 》的“
眾聖點記 ”,即佛滅結集律藏並在戒本記一點,至
南齊 永明 七年(489)共975點。故計為前565—前486年,比
孔子 早逝七年。
印順法師 認為不可能在佛滅當年就開始“點記”,當時還沒有手寫的戒本。
由於
阿育王 已有相當明確的年代可考,推論佛陀年代有了更大可能。日本小野玄妙據
一切有部 傳佛滅後116年阿育王登位,又即位於公元前269年,故佛滅於前384年。
宇井伯壽 又以阿育王即位於公前271年,推算為前466—前386年。宇井氏學生
中村元 又用新的希臘方面史料,訂為前463—前383年。日本學者在中村氏說前,多採用宇井氏之說。
2013年11月有報導稱,西方考古者發現或與佛陀有關的木建築。據此佛陀可能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
種族考證 傳說遷自別處的
釋迦族 ,自詡是“太陽後裔”,而雅利安人最初也信仰太陽神,但
太陽崇拜 在古代是普遍的。釋迦族將烏迦格王視為祖先,雅利安的敵人浮陀落族也視其為祖先;若屬實,釋迦族便不會是雅利安人。19世紀的西方學者發現,現存
婆羅門 與
剎帝利 氏族系譜有長久的偽造傳統。低階層婆羅門會為各部落首領偽造出身,使其成為剎帝利氏族。
長阿含有六族(釋迦、俱利、冥寧、跋耆、末羅、酥摩)奉佛的傳說,這些印度東方小族和釋迦族有相同神話,彼此通婚,也可能源於共同的祖先。佛滅後的五百結集,
吠舍離 一帶的跋耆族比丘即說“佛出東方”、“佛出波夷那”。阿含中,
婆羅門 曾辱罵佛為“領群特”(相當於“吠舍離人”);指釋種“卑陋下劣”;又有從佛出家的婆羅門被同族痛責。雅利安人歧視印度其他種族,婆羅門將釋迦牟尼視為吠舍離人,說明他們有血統文化和外貌上的共通。
關係列表 俗家 家族
生母: 摩訶摩耶 ·瞿曇彌(大幻化夫人),拘利族天臂城善悟王的女兒;她產下釋迦牟尼後七日逝世。
繼母: 摩訶波闍波提 ·瞿曇彌(幻化;大愛道),淨飯王的續妃,大幻化夫人之妹;出家成為比丘尼。
姊妹: 公主難陀,淨飯王所生,生母是大愛道。
弟弟: 王子
難陀 ,淨飯王所生,生母是大愛道;他在佛第一次回
迦毗羅衛 時出家。
堂弟: 提婆達多 ,隨佛出家;他的思想主張與佛對立,後另立教團;他比佛小約30歲,是阿難的同母兄。
堂弟: 阿難 ,佛成道約20年出家,是佛的侍者;他是提婆達多的親弟,兩人約同歲,父親是白飯王。
堂弟: 阿那律 ,隨佛出家;後來雙目失明;父親是甘露飯王。
家庭
門徒 北傳所說十大弟子: 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迦旃延、優婆離、羅睺羅、阿那律、
富樓那 、
須菩提 、
阿難 。
後世紀念 舍利崇拜 印度的 佛舍利: 佛火化後舍利被八國平分,造塔供養。
孔雀王朝 的
阿育王 將八國之塔挖掘重建。
貴霜王朝 的
迦膩色迦王 也大規模造塔,且奢華壯麗;他擴建阿育王塔,便是留存至今的
桑奇大塔 。19世紀末英國人柏佩在
印度 發掘出一個舍利石函,裡面正是釋迦牟尼葬在
迦毗羅衛 的遺骨。當時佛骨送給
泰國 ,後來又分出一部分給日本。
舍利流布印度以外: 有兩方面。一是
阿育王 派僧人帶著舍利去各國傳教,他們展示佛舍利並建塔供養。另一方面因政治動亂,佛徒為保護佛舍利而帶到國外。前185年
巽迦王朝 施行滅佛,竟有僧人割開皮肉藏入舍利,再縫合,逃亡出境。371年迦迦國遭鄰國攻打,國王哥哈塞瓦命女兒將佛牙送往
獅子國 (今
斯里蘭卡 ),該佛牙現存於
康提 的
佛牙寺 。
存世的釋迦牟尼
舍利 大致有:兩顆牙、一截手指骨、部分頭骨等。
佛像崇拜 象徵風格: 中印度現存最早佛像的代表作,是巴爾胡特佛塔和
桑奇佛塔 。出於對佛的崇敬,完全避開佛本身之像,概以象徵方法雕刻佛的行跡。如以小鹿象徵佛誕生,以馬象徵出家,以
菩提樹 象徵成道,以法輪象徵說法,以塔象徵滅度。
希臘與印度風格的起源: 亞歷山大 侵略西北印度,殘留的
希臘人 在
大夏 建國,引入希臘文化。佛滅後三百餘年,
犍陀羅 產生希臘風格的佛像。另外恆河上游的
秣菟羅 也幾乎在同時創作佛像,最早是犍陀羅還是秣菟羅尚有爭議。
流派 巴爾胡特佛塔 桑奇佛塔 (中印度) 犍陀羅 (西北印) 秣菟羅 (恆河上游) 笈多時代 秣菟羅 (恆河上游) 笈多時代 薩爾納特 (中印摩羯陀) 示例
聖跡追思
節日紀念 衛塞節(Vesak): 南傳佛教 在
衛塞節 紀念佛陀的誕生、成道、離世。日期是五月第一個月圓日,Vesak古梵文義為“月圓”。將這天或數天列為公眾假期的有
斯里蘭卡 、
馬來西亞 、
緬甸 、
泰國 、
新加坡 、
越南 等國。1999年,16國代表向
聯合國大會 申請對衛塞節的國際認同,同年12月獲得通過,其正式名稱是“聯合國衛塞節”(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
佛誕節: 漢歷四月初八,是
漢傳佛教 的
佛誕 紀念日,這天會舉行
浴佛 儀式。在
台灣 ,經佛教人士和民眾發起,台灣“內政部”於1999年將佛誕日納入法定紀念日。在
香港 ,
覺光長老 於1998年成功爭取佛誕日為香港法定假日。
臘八節: 漢歷十二月(
臘月 )初八是
漢傳佛教 的佛成道日。牧女在佛成道前施乳糜,這天喝
臘八粥 的習俗淵源於此。
相關影視作品 片名:佛的傳說 The Legend of Buddha 類型:劇情/動畫 國家:印度 語言:印度語;英語 上映:2004-10-22 片長:90分鐘 獎項:2005年奧斯卡頒獎典禮 預提名
片名:佛祖的一生 The Life of Buddha 類型:劇情/動畫/傳記 國家:泰國 語言:泰語 上映:2007-12-05 片長:150分鐘
片名:
爐香贊佛 The Buddha
類型: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09-07-21
片長:1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