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義解釋
稱謂:無明
拼音:wú míng
解釋:不能見到世間
實相的根本力量,也是我們執取和貪嗔的根源。
詳細釋義
無明之解
1 ,一念無明包括四種:“見、欲、色、有”四種住地煩惱。
見一處住地:是指不明白
五蘊空的實相,而執著於顛倒見——以世間的顛倒知見來看世間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測
涅盤實相而產生的錯誤見解。
欲界愛住地:是指對欲界六天和物質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以及這
五塵引生的各種法的貪著。
色界愛住地:是指對於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
初禪到
四禪的這些境界的貪著。
有愛住地:是指於
無色界的四空定中,雖然沒有
色陰,但是有受想行識四陰——能知能作主的心還存在。因為貪著無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產生無色界的苦果。
這四種住地的無明生起一切的煩惱叫做“起煩惱”,總稱一念無明煩惱。一念無明是
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累積留存下來的。一念無明無始有終,是眾生輪迴的原因,斷盡一念無明,就斷了輪迴的種子,舍報後可以取涅盤。
故二乘
辟支佛及阿羅漢都已永斷一念無明,一切妄想煩惱永不復起,舍報以後必定取證涅盤。如果煩惱妄想又生起來,就是沒有斷盡一念無明,只是暫時伏住而已,這是欲界定或者
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如果涅盤中還是會起一念的話,那就還是要在三界裡面受生。
世尊說:“其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也就是說,在凡夫眾生還沒有
明心見性之前,生起一切煩惱都屬於起煩惱。這四種住地的煩惱之前沒有任何一法能夠生起,因此叫做無始無明住地。無始無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煩惱叫做“
上煩惱”,這些上煩惱只有在我們明心見性之後,想要修學成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時,才會產生,所以上煩惱又稱為“過
恆河沙數修所斷煩惱”。無始無明不是從眾生的
根塵識中來,這種無始無明從
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所以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二乘
辟支佛阿羅漢斷盡一念無明,即斷了
分段生死,舍報後可取涅盤。二乘辟支佛阿羅漢雖斷盡了一念無明,卻仍末與
無始無明相應,沒有到達無始無明境界。
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開悟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而仍然還沒有斷盡,要到佛地方才斷盡。
明心見性以後分斷無始無明,仍然還有過恆沙數修所斷
上煩惱末斷,名為塵沙惑未斷,到這個時候才能稱為到無始無明境界。
七住菩薩開悟明心時分破無始無明,同時也斷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之見一處住地煩惱,其他還有——欲愛、色愛、有愛住地三種住地煩惱,要到八地,才能斷盡。故菩薩種性的佛子,不須斷盡一念無明,便可直接破
無始無明。
斷盡一念無明,舍報後就可以取涅盤,所以菩薩在斷一念無明之前應先求明心見性,免得成為菩薩聲聞,那就不容易成佛了。斷盡一念無明是悟後起修的內容。
一般解釋
通常人們常用“無明之火”形容發怒或生氣,就是說人們在生氣之時不知道自己在乾什麼。我們都很自信知道自己在乾什麼,沒有進入“無明”。可是為什麼會有那么多的憂慮與恐懼呢?
實際上,無明是人注定要進入的,原因在於偏見。我們的世界觀是在經驗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經驗的左右。我們的大腦中記憶的東西無可避免地成為我們認識事物、判別事物的基礎。特別是我們愛憐與痛恨的人或事物非常能夠觸動我們進入“無明”。即便是簡單的事物的判別也不可避免地有偏見存在。由於無明,就自然產生命運。因為命運就是偏見造成的。
避免進入“無明”的方法是消除偏見。見多識廣無疑是較好的。但是見識再多,也不能遍歷所有過程。反省是最好的辦法。觀察自己每一個念頭而不作評價就能夠使之得到真正的自由。因為它解脫了經驗教條的束縛。實際上,我們聽到的每個觀點(包括正談論的)都會束縛我們的心智。因為我們害怕未知而依賴已知,總希望我們現成的觀點指導我們行動和思考。我們的心智就會腐敗庸俗,不知不覺地進入“無明”。在覺知念頭同時覺知自己的覺知時,我們不會有任何判斷,因為我們也能覺知自己的判斷和不判斷。
典故介紹
提出問題
什麼是無明?無明是佛學的名詞。在南傳
佛法里,無明是十二因緣的起首,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名色緣
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我們的思想情緒都是無明,生從哪裡來?死向何處去?父母未生前,我究竟是誰?死後是否真有輪迴?有沒有我?這些一概不知,皆在無明中。大無明就是一切的大疑問,學佛不從這裡入手,一切都是空事,沒有用,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此是因地法門。
其次,我們心念的來去,以及思想情緒控制不住,自己做不了主,反而做了思想情緒的奴隸,這些妄想煩惱從哪裡來?是唯心?是唯物?是生理?是心理?自己永遠搞不清楚,這就是無明。假如這個因地法門認識不清,只求佛保佑,求佛加庇,說老實話,這正是無明煩惱。
佛說永斷無明,
方成佛道。文殊菩薩擔心我們不但無明斷不掉,連無明是什麼東西都莫名其妙,所以,特別代我們提出問題:云何無明?
佛的回答
下面是佛對無明所作的回答。(摘錄自南懷瑾《圓覺經略說》)
【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
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什麼是無明?實在很難作答。我們知道凡是善於說法者,都善用比喻。人的思想與感情經常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人世間的語言文字有限,所以,人與人交談,要面對面,看錶情、手勢、動作才能了解得清楚。
其實,語言加上這些表情動作,還無法真正完全明了,否則,人與人之間,不會有那么多誤會。要想以世間的文字語言,來表示
形而上的道,非常困難。因此,大教主都善於用比喻,佛經里比喻最多,故事也最多,基督教的新舊約聖經里比喻也特別多,猶太人的法典里比喻也是一樣多。比喻是語意表達最好的方式,但是,我們人反而受比喻的影響,抓住比喻當真話,例如問說:月亮在哪裡?便用手指一指,月亮在那裡,結果,把手指當作月亮了!這是很可憐的事。現在,釋迦牟尼佛也只好用比喻來解釋。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無明就是顛倒,顛倒乃佛經所提出,而意義特別深遠。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其實這句話已經把一切佛法都講完了。我經常說個笑話,人本來就顛倒了。你看!
上帝造人就造顛倒了。兩隻眼睛都長在前面,後面什麼都看不見,所以走路會被車子撞倒,假如眼睛一隻長在前面,一隻長在後面,就不會有那么多車禍了。眉毛長在手指頭上的話,早晨起來當牙刷用,多方便。鼻子倒過來,吃完飯,把筷子往鼻子一插;下雨打傘也方便,往鼻子上一插,不用手撐著。嘴巴假如長在頭頂上,吃飯往頭上一倒,免得浪費時間。口袋裡的鈔票髒得要命,又不能當飯吃,卻要數了又數,然後還要放在保險箱裡。人不吃它就會死的米、麥,卻擺在那裡沒有人理,你說眾生顛倒不顛倒?黃金、鑽石能作什麼用?卻珍惜得不得了,貴得要命,結果,還惹來殺生之禍,顛倒不顛倒?說什麼打是情,罵是愛,顛倒!
人世間沒有一樣不顛倒,眾生顛倒,知見不正,樣樣顛倒。不顛倒,就成佛了。佛是什麼?中國禪宗祖師說佛是無事的凡人,沒有事的平凡人,哪個人能夠做得到?都是無事生非,都在顛倒之中。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
這首偈子千古以來,有幾個參透?如果能參透,你就悟道了。有些學道的人說這是密宗啊!空手把鋤頭,打坐陽氣一動,兩手趕緊結個手印。步行騎水牛,喔!任督二脈通了。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口水是甜的,趕緊咽下去。這樣講真是亂七八糟,顛倒中的顛倒。我當年的禪宗老師說:這首偈子永遠參不透的。我說先生(我們以前稱老師為先生),您露一點訊息給我們好不好?“好呀!”他說:“半夜起來賊咬狗,撿個狗來打石頭,從來不說顛倒話,
陽溝踏在腳裡頭。”哈!更顛倒!
如何才不顛倒呢?明代大詩僧蒼雪大師有首詩:
“南台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
萬慮亡,不是
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
所有眾生一動思想,一有情緒就是顛倒。世法與佛法是同樣的道理,我常常鼓勵出家的同學要懂世法,世法懂了,佛法就通了。紅樓夢裡有兩句話:“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賈寶玉一輩子最討厭這兩句話,這兩句是賈寶玉的父親親自所寫,掛在賈寶玉的書房裡,藉此教育他,後來,賈寶玉懂了這兩句話,也就出家當和尚去了。其實,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
出世法?紅樓夢全都給你點出來了,只是一般人看不懂罷了。我們從顛倒的觀念來看世間,很多人做人處事,無一不顛倒,時時顛倒,處處顛倒。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好好的一件事,搞到後來,吵起架來,大家弄得不愉快,就是因為世事不能洞明,人情不夠練達,把事情搞顛倒了。
再說,人們不只是世間法顛倒,嚴格說來,念佛打坐想成佛,是不是也顛倒?這是個大問題,因為佛不在念中求,佛不在坐中求,更不在拜拜中求。那么,佛究竟從何處求?假如這個問題沒有搞清楚,目標都迷迷糊糊,你說你學佛,豈不顛倒焉哉?
下面佛再解釋什麼是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釋迦牟尼佛在此作了一個比喻,如同我們走路,走到一個地方,突然迷失了方向,一時迷糊,東西南北分不出。地球是圓的,本來沒有方位,東西南北是人定出來的,根據太陽及地球磁場定出來的。那么,誰令你迷失方向呢?無主宰,不是鬼,不是神,也不是上帝,而是你自己迷掉了。
如何四方易處呢?如何迷掉的呢?學佛必須要把這個原因找出來,學佛第一步必須先認識清楚什麼是不顛倒的,什麼是正的,不過,佛沒有講,他說妄認四大為自身相,他說我們搞錯了,弄顛倒了,把肉體當成我,肉體是四大合成,地水火風四大合和而成。堅固的物質謂之地大,如石頭、土地、高山,在人體說來就是骨頭肌肉。水大,地球上的雨水、冰雪,人體上的血液、膿痰、尿、汗都屬水大。
火大,外界的太陽能,人體內的體溫都屬於火大。風大,大自然的氣流,人體裡的呼吸謂之風大。我們的身體是由這些四大合成的機器,但是,這些不是我,只是我之所屬,只是擁有幾十年的使用權,走的時候要交還給大地。我們住的大地對我們太好了,給我們吃,給我們住,給我們用,我們還給它什麼呢?吐口水,拉大便,倒垃圾,空氣污染,水污染,髒的都給它,最後死的時候,臭的還歸還給它。它也不生氣,照單全收。所以,道家教我們做人要效法天地,只有布施出來,不想回收。佛說一切眾生把這個肉體認作是我,顛倒了,所以,
很多人學道打坐盡在身上搞,氣脈通到這裡羅!又通到那裡羅!最後全通到殯儀館去!身體四大是假的嘛!你把它當真的我,是不是顛倒?
再來呢?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什麼是
六塵?色,外面的光,眼睛看得見的東西。聲,耳朵聽得見的聲音。香,鼻子聞得到的氣味。味,舌頭嘗得到的味道。觸,身體感受得到的感覺。法,意識想得到的思維。四大所合成的肉體則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機能。外界的六塵,六種物理現象,與肉體的六根相互作用,產生了影像,謂之六塵緣影。例如,照片、電影、電視都是緣影,都是假像,可是,這些緣影很厲害唷!都會引動我們的喜怒哀樂。看到它們痛苦,我們也痛苦;看到它們高興,我們也高興。你看!我們人多么顛倒!明明知道是假的,還是要受它影響。
想想我們的思想,都在六塵緣影中顛倒。例如最近流行的電影
甘地傳,看完回到家,還在感嘆甘地真偉大。其實,甘地已死了好久,電影中的甘地又是假的,可是,這部電影就是那么感動人,感動得當場掉眼淚,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被六塵緣影所欺騙。人生的一切事物都是六塵緣影,昨天所發生的事情能留得住嗎?能再把它擺在眼前嗎?不能,這些都過去了,都是六塵緣影。可是,我們經常想起昨天的事,都會氣憤得不得了,難過得不得了,一切眾生都在六塵緣影里玩,把六塵緣影當作自己的心。
好,現在釋迦牟尼佛把這一切都否定了,教導我們四大合成的身體不是真的我,六塵緣影也不是真的我。再深入研究,如果這身心不是我,那么,什麼才是真正的我?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下面佛又用了一個比喻,他說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我們現有的身心不是我,但是,並沒有離開我,它是我們真正生命的反映,如空中花,空中哪有花?把眼睛揉一揉,在空中出現一點一點的,或者頭髮昏,看到眼前一點一點的小星星。又如你們打坐看到亮光,看到佛菩薩,對不起,譬彼病目......不能認真,當真你就錯了。及第二月,各位有沒有看到過第二個月亮?月亮只有一個,對不對?可是,月亮多得很,古人有句詩: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出現
一個月亮。水中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月亮?不是,是天上月亮的反映。
到這裡,各位看,佛經寫得多美。“
圓覺經”、“
楞嚴經”、“
維摩詰經”這三部經典的文字,真的美到極點。透過這美麗的文字,我們要了解到這個身心不是真我。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破除無明,不要弄顛倒了,不要把這個假的身心當成真我,把它看得牢牢的。想想看!我們一生時間中百分之九十五都在為這個軀體而忙。它需要睡覺,躺在床上,人生已去了一大半。它會餓,吃三餐飯,可有得忙了,買菜、洗菜,要煮、要炒,吃完了,還要洗,吃下去也挺麻煩,又要排泄出來。早晨起來,還要洗臉;冷了要加衣服,熱了要脫衣服。為了生活奔波,要工作,要受氣,忙了一輩子,結果,它還是不屬於我的,最後屬於殯儀館的焚化爐。你看!我們被它騙得多苦!眾生顛倒!除此之外,又是名,又是利,那更有得忙了,忙了一輩子,結果如何呢?人真是可憐啊!
要透過這些假相來尋求真正的生命,不要被這些六塵緣影騙住了。其實,大家念佛打坐也是在玩自己的六塵緣影,尤其是學道學密宗最喜歡講夢,跑到我這裡來,老師啊!我昨天做了一個夢......如何如何,唉呀!我聽一個頭三個大,明明是夢,明明是假的,偏偏講了又講,最後還說這個夢是真的,你說眾生顛倒不顛倒?
【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
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釋迦牟尼佛告訴文殊菩薩說:虛空中實際沒有花,虛空就是空的,沒有東西,因為眼睛有病,所以看起來有花。如精神分裂症的人看到鬼看到神,在他腦海里、眼睛的確有鬼。
說到精神病,誰有病?誰沒病?很難判定。絕對沒有病正常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已經圓寂的釋迦牟尼佛,一個是還未出生的彌勒佛。每個人都有病,因為都在顛倒妄執之中。以前我到精神病院看那些病人,待久了,我就發覺不對勁,全體都是病人,你說他們不正常,他們才覺得你不正常呢!後來我對兩位精神病科的醫師說:你們小心唷!搞久了,你們也會變精神病,結果,不出所料,幾年以後真的也都變成精神病。因為眾生顛倒,誰對?誰錯?搞不清楚。
病者妄執,妄執就是把假的抓住當真的。眼睛病了,看到虛空里花朵的存在,就是妄執。因為這樣搞久了搞習慣了,不但迷惑了虛空的樣子,連真的花的樣子也忘記了,都把假的當成真的了。
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我們生了又死,死以再來投生,如此生生死死,輪轉不停,就是因為
妄執的緣故,就是因為把假的當真的緣故。此“妄執”就是其他經典所講的“業”。
我以前經常和幾位神父說笑話,我說你們的
聖經內容涵意很好,可惜,翻譯得很糟,那種白話文是
明朝時代翻譯的,沒有文學價值,所以,在中國弘揚不開。佛教之所以在中國能生根發展,佛經翻譯文字優美,具有高度的文學價值,折服了中國的知識分子,這一點是很大的原因。聖經中譯不但文字不美,說理也有問題。你說人生來就有罪,令人聽起來就反感,老子我生來就沒有罪,我媽媽也沒有罪,我爸爸也沒有罪,我的老祖宗也沒有罪,為什麼上帝說我有罪?不通嘛!但是,上帝說的沒有錯,只是你們不懂,你們沒有辦法依文化背景適當翻譯。人生來不是有罪,而有缺憾,不完美,不圓滿,也就是說人生來就有業,有善業、
惡業,以及不善不惡的
無記業,這個業不是罪,而是一股力量,牽著你跑。
我們在大顛倒之中,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搞不清楚,一切都在
妄執,都受業力影響,都被錯誤的思想左右。為什麼有煩惱?為什麼有痛苦?因為自己妄執。所以中國禪宗說到所有的佛法,只有一句話:“放下。”但是,人就那么可憐!偏偏放不下。聽了禪宗的放下,天天坐在那裡,放下!放下!如此又多了一個妄執--“放下”。
唐代
白居易學禪,寫了一首詩,這首詩等於把“
圓覺經”的開頭講完了。
“須知諸相皆非相,若住無餘卻有餘,
言下忘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
空花哪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
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如如。”
“
金剛經”所講人相
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一切皆空,一切諸相皆非相。有餘無餘是佛學的名稱,得了道的境界是
無餘涅盤,也叫作無為。
有餘涅盤是小乘境界的道果,無餘涅盤是大乘境界的道果。言下頓悟,一切解脫,謂之“言下忘言一時了”。人生本來是夢,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夢中之夢,都是
妄執,都是假的。佛告訴我們自性本來空,既然是空,還要求個
果位?還想得個道?所以,“空花哪得兼求果”。陽焰就是光影,夏天在高速公路上,就可以看到前面路上漂浮著水,這就是陽焰,這是假的光影幻境,怎么會是水呢?“攝動是禪禪是動”,把兩條腿盤起來,把心裡的念頭拚命壓下去,以為這就是學佛,以為這就是靜,其實,這才動得厲害。假如你不求清淨不求空,“只緣無事可思量”,自然而然,這就對了,“不禪不動即如如”。
懂了白居易這首詩,才能了解“
圓覺經”這一節,佛所告訴文殊菩薩的話,一切眾生皆因妄執而生,人都把假的當成真的。
【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
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
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接下來,佛再進一步解釋什麼是無明,無明並沒有一個真東西。例如我們閉起眼睛靜坐,眼睛好像什麼都不想,心中一念,若有若無,似想非想,此正是無明。但是,你再一尋找,這個東西在哪裡?它
沒有體,假的,所以說,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如夢中人,夢時非無。”佛在此又作一個比方,例如人在做夢的時候,夢中的境界都是真的,並非沒有。我常告訴人家,當一個人在做夢的時候,不要去叫醒他,叫醒他是罪過,很殘忍。你看有些人做夢時,笑得多甜!他在夢裡多享受!多舒服!這種經驗大家都有過吧!
可是,人很可憐,古人有兩句詩:
“多情自古空遺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這就是人生。好夢最容易醒,醒來想再接下去,接不下去,所以,不要去叫醒夢中人,讓他多做做好夢。我有時在想,佛說喚醒夢中人,到底是慈悲?還是狠心?我覺得一切眾生讓他做做夢,蠻舒服的!何必去叫醒他呢?
“乃至於醒,了無所得。”等到夢醒的時候,才曉得剛才在做夢,什麼都是假的,什麼都沒有。注意!現在我們正在做夢喔!等到大徹大悟,就會發覺我們白天睜著眼睛做夢,與夜晚閉著眼睛做夢,沒有兩樣。晚上做夢是幻,白天做事一樣是幻。可是,我們凡夫眾生夢中認為是有,醒來還不願意承認它是假的,還想繼續夢下去;明知現在是在夢中,還是願意沉迷下去。
“如眾
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例如我們眼睛生病,看到虛空中有花朵;眼病醫好了,花沒有了,這些亮光哪裡去了?從哪裡消失的呢?不,不可以這么說。它本來就是沒有的,它本來就是虛幻的,它旨空
生空滅,它不在虛空中生,而是在你這裡生。何以故!為什麼呢?無生處故。空中的花本來是假的,因為我們以病態的眼睛去看虛空,虛空才出現
花影,虛空還是虛空,虛空中並沒有多出花朵來,當然也就沒有生處,也沒有滅處。
“一切眾生於無生中,
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其實,我們真正的生命是無生的,是生而不生的。什麼是生滅呢?例如我現在講話,各位在聆聽抄寫,動一下,顯出一個現象來,經過一段時間空間,又消滅了,一生
一滅,一來一往,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乃至心裡所想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生滅法。假如我們被這些生滅的現象所轉,就是凡夫。假如能夠發覺在這生生滅滅之中,有個不生不滅的,生而不生,滅而不滅,
動而不動,無形無相,就可以如佛經所說:“證
無生法忍,登菩薩地。”就可以不須斷除
生滅,就不在生死之中。
由此可見,宇宙萬有的現象都是相對的,有生有滅,有來就有去,有善就有惡,有是就有非,有動就有靜,這是生滅法,現象界兩邊相對,是靠不住的。能生能滅的,而不生不滅的才是佛道。所以,打坐
念佛求靜,靜也是生滅法。靜久了,也坐不住,要下來走走,定久了要
出定,
靜極思動,動極思靜。為什麼凡夫想打坐求靜?動久了,煩了,所以想圖個清淨。但是,真讓你靜下來,卻又靜不了。我有幾個朋友很羨慕出家同學的清淨,想退休,我都勸他們不要,為什麼?因為很多人一旦退休,沒事做,靜不下來,結果,退到“陰”國去了。所以,學佛的第一步要先能
享受寂寞,沒有這種修養,不要談學佛。
想當年我在
峨眉山頂閉關的時候,山峰頂上,不要說人影沒有,連鬼影子都沒有。
萬山冰雪,孤零零一個我,所謂: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就是如此境界。有時夜晚看經,一盞油燈,
一燈如豆,孤燈獨影,那才清淨!那才享受!這才真是享盡清福,是人生一大享受。你們學佛修道,回去看到老婆孩子,抱一抱,然後就走開去打坐,偶爾清淨一下,老婆孩子還是在旁邊,假如真把你丟到人煙絕跡的地方去,保證你嚇都嚇死。
以上是講到
妄見生滅,輪轉生死,順便提起。我們繼續看下去。
【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
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
作故無,本性無故。】
佛告訴
文殊菩薩成佛的第一步怎么走,我們都有資格成佛,誰都一樣,包括蟑螂、螞蟻一切眾生。第一步因地怎么修呢?“知是空華,即無輪轉”,要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虛空中的花朵,今天我們講的,聽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假的。人生如戲,要曉得我們現在是在唱戲,演父母的就要像父母,要演得大家都叫好。但是,不要忘了你是在唱戲,唱完戲,卸了妝,都要殯儀館報到去了,這一切都是假的。但是,一般人唱戲都唱昏了頭,上了台就下不來,上台容易下台難。同時要認識清楚,“亦無身心受彼生死”。生生死死是現象的變化,我們那不生不死的真我,並不在此生死上,你要能找到這真生命,才可以了生死。注意,我們那不生不死的道,“非
作故無”,不是造出來的,也不是修出來的。你說我敲了好多木魚,打了好多坐,念了好多咒語,大概可以成佛了吧?哈!那是你妄想!
觀自在菩薩在“心經”中不是也告訴我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你修他沒有多,你不修他也沒有少,它不是造作出來的。空本來就是空,不是你修出來的。
你們平常打坐覺得空空的,唷!好舒服!好清淨!我見到了
空性!
不要自欺欺人,那是你自己身心造出來的一種感覺。甚至,
有的人跑到我這裡來 說:“老師,糟了!掉了!我說:“什麼掉了?”“那個空空洞洞的掉了!”你 們說好不好笑?空不是你修出來的,不是你不修就不空,他不用你修,本來就空。 我常常講,不要去空妄想,怎么那么多事?是妄想來空你啊!妄想本來是空,你 想留他也留不住,用不著你去空他,所謂:
“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一笑罷休閒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懂了這個道理,就可以開始修行了,這是如來因地。我此話不會騙你們,講錯了,下地獄,到地藏王菩薩那裡第四層地下室,地獄本來十八層,現在時代進步了,又加了四層地下室。(眾笑)
文獻記載
在《佛學大辭典》中的解釋
為
煩惱之別稱。不如實知見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亦即不達、不解、不了,而以愚痴為其自相。泛指無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認識。為十二因緣之一。又作
無明支。俱舍宗、唯識宗立
無明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稱作痴(梵moha )。
就十二緣起中無明支解之,無明為一切
煩惱之根本。阿含經謂,無明乃對於佛教真理(四諦)之錯誤認知,即無智;且其與渴愛具有表里之關係。說一切有部以‘三世兩重’之因果來解說十二緣起,謂其中之無明系指過去煩惱位之五蘊,由於該位諸煩惱中,以無明之作用最強,故總稱宿世煩惱為無明。唯識宗則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釋,謂無明與行能牽引識等五果之種子,故為‘能引支’;其中,與第六意識相應之‘痴’,能起善惡之業,稱為無明。
有部與唯識宗又將無明分為相應無明與
不共無明二種。相應無明,系與貪等根本煩惱相應共起;
不共無明,則無與之相應而起者,以其獨自生起,故又作獨頭無明。且成唯識論卷五將
不共無明更分為恆行
不共無明與獨行不共無明。恆行不共無明,系與第七末那識相應之無明,即與貪等根本煩惱相應而起,此無明無始以來恆行,障礙真義智,故稱恆行;又自一切凡夫心常無間之觀點言,乃與相應於第六意識之無明有異,故稱為不共。獨行不共無明,系與第六意識相應之無明,以其與其他根本煩惱不相應,單獨而起,故亦稱不共。此獨行不共無明復依其與隨煩惱俱起與否,更細分主獨行無明與非主獨行無明。
唯識宗又區分無明為種子與現行,其中,常隨眾生,隱眠在第八阿賴耶識中之無明種子,稱為隨眠無明;對此,無明之現行,纏縛眾生,繫著生死(迷之世界),稱為纏無明。又纏無明有相應與不共,即為隨眠、纏、相應與不共等四種,稱為四種無明、四無明。此外,無明復可分為根本與枝末、共與不共、相應與不相應、迷理與迷事、獨頭與俱行、覆業與發業、種子子時、行業果、惑等十五種無明。
據勝鬘經之說,與見惑及三界之修惑(貪等)相應之相應無明,稱為四住地之惑。所謂四住地即: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其中,見一處住地指見惑,後三住地則指三界之修惑。又獨行不共之無明為無始無明住地之惑(若合以上四住地之惑,則稱五住地之惑),此無明住地為一切煩惱之根本,唯如來之菩提智得以斷之。
據大乘起信論之說,無明為不覺,此不覺分為
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二種。
根本無明,又作根本不覺、無始無明、元品無明,忽然念起無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達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動差別對立之念的元初,即為諸煩惱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煩惱所生者,故謂‘忽然’。以其極微細,故難以區別心王與心所之狀態。故根本無明即最細微之動心,而諸種惑、業、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動之心為根本,故稱根本無明。此即無始無明住地之惑。枝末無明,又作枝末不覺,即依根本無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細六粗之惑業。
據天台宗之說,依空、假、中三觀可斷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此中,無明即迷於非有非空之理,而為障礙中道之惑。亦即中觀所斷之對象。關於斷除無明者,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教’之別教,於十回向伏無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覺等十二階位,斷盡十二品無明。此際,十回向中,最後之第十回向斷除最初之無明,進入初地;此最初之無明復分三品來斷,故稱三品之無明。在圓教,則於初住以上至妙覺等四十二階位斷盡四十二品無明,此際,第五十一階位(等覺)之最後心即顯妙覺智,由此能斷除最後之無明(稱為元品無明、無始無明、最後品無明)。然以上為過去之說,實則圓教不立三觀之次第,而主張持一心作觀,三惑同體,同時可斷。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論卷四十三、成實論卷九、成唯識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經論卷八、俱舍論卷九、卷十九、摩訶止觀卷六上、勝鬘經寶窟卷中末]
在《法相辭典》中的解釋
瑜伽八卷三頁云:無明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所知事,若分別不分別染污
無知為體。
二解 瑜伽五十八卷四頁云:無明者:謂於所知真實覺悟能覆能障心所為性。此略四種。一、無解愚,二、放逸愚,三、染污愚,四、不染污愚。若於不見聞覺知所知義中,所有
無智,名無解愚。若於見聞覺知所知義中,散亂失念,所有
無智,名放逸愚。於顛倒心所有無智,名染污愚。不顛倒心所有無智,名不染污愚。又此
無明,總有二種。一、煩惱相應
無明,二、獨行無明。非無愚痴而起諸惑,是故貪等余惑相應所有無明,名煩惱相應無明。若無貪等諸煩惱纏,但於苦等諸諦境中,由不如理作意力故;鈍慧士夫補特伽羅,諸不如實簡擇,覆障纏裹暗昧等心所性,名獨行無明。
三解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頁云:無明者:於所知事,不能善巧。於彼彼處,不正了知。謂於彼彼所說義中,及於名句文身,不能解了。
四解 顯揚一卷六頁云:無明者:謂不正了真實為體。或是
俱生,或分別起。能障正了為業。如前乃至增長無明為業。如經說:諸有愚痴者,無明所伏蔽。
五解 雜集論一卷十三頁云:無明者:謂三界無智為體;於諸法中,邪決定疑雜染生起所依為業。邪決定者:謂顛倒智。疑者:猶豫。雜染生起者:謂貪等煩惱現行。彼所依者:謂由愚痴,起諸煩惱。
六解 五蘊論四頁云:云何無明?謂於業果,及諦寶中,無智為性。此復二種。所謂
俱生,分別所起。又欲纏貪,瞋、及欲纏無明,名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
七解 廣五蘊論八頁云:云何無明?謂於業果諦寶,無智為性。此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又欲界貪,瞋、及以無明,為三不善根。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痴不善根。此復俱生,不俱生,分別所起。俱生者:謂禽獸等。不俱生者:謂貪相應等。分別者:謂諸見相應。與虛妄決定疑煩惱所依為業。
八解 法蘊足論十卷三頁云:云何無明?謂於前際
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於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於善作業無知,惡作業無知,善惡作業無知,於因無知,因所生法無知,於佛法僧無知,於苦集滅道無知,於善不善法無知,於有罪無罪法無知,於應修不應修法無知,於下劣勝妙法無知,於黑白法無知,於有敵對法無知,於緣生無知,於六觸處如實無知。如是無知、無見、非現觀、黑暗、愚痴、無明、盲冥、罩網纏里、頑騃渾濁、障、蓋、發盲、發無明、發無智、發劣慧、障礙善品、令不涅盤、無明漏、無明瀑流、無明軛、無明毒根、無明毒莖、無明毒枝、無明毒葉、無明毒花、無明毒果、痴、等痴、極痴、很、等很、極很、痴類、痴生、總名無明。
九解 大毗婆沙論二十五卷十二頁云:問:何故名無明?無明是何義?答:不達,不解,不了,是無明義。問:若爾;除無明,諸餘法,亦不達,不解,不了;何故不名無明?答:若不達不解不了,以愚痴為自相者;是無明。余法不爾,故非無明。
十解 大毗婆沙論四十三卷三頁云:云何無明?答:三界無智。此說應理。謂三界系無智,具攝諸無明故。若作是說:不知三界名,無明者;則應不攝緣滅道諦二種無明。彼不緣三界故。
十一解 品類足論三卷二頁云:無明云何?謂三界無知性。
在《天台教學辭典》中的解釋
煩惱之別稱。不如實知見之意;即暗昧事物,不通達真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狀態。亦即不達、不解、不了,而以愚痴為其自相。泛指無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認識。為十二因緣之一。又雲
無明支。俱舍宗、唯識宗立
無明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稱痴。
以十二緣起中無明支,無明為一切煩惱之根本。
據
台宗之說,依空、假、中三觀可斷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此中,無明即迷於非有非空理,而障礙中道惑,亦即中觀所斷之對象。
關於斷除無明,在
台宗所判化法四教之別教,於十回向伏無明,在
初地以上,至
妙覺等十二階位,斷盡十二品無明。然在十回向中,最後之第十回向斷除最初之無明,進入
初地;此最初無明,復分三品而斷,故稱三品無明。在圓教,則於初住以上至
妙覺等四十二階位,斷盡四十二品無明。又第四十一階位(等覺)之最後心,即顯妙覺智,由此能斷除最後之無明(稱為元品無明、無始無明、最後品無明)。
以上為過去之舊說,實則圓教不立三觀次第,而主張一心作觀,三惑同體同時可斷。
[長阿含卷一本經、大毗婆沙論卷二三、卷二五、卷三八、大智度論卷四三、成實論卷九、成唯識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八、卷五六、卷五八、卷六四、十地經論卷八、俱舍論卷九、卷十九、摩訶止觀卷六上、勝鬘經寶窟卷中末]
在其他有關資料中的解釋
“(術語)梵語阿尾儞也Avidy&amacron;,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異名也。本業經上曰:‘無明者,名不了
一切法。’
大乘義章二曰:‘於法不了為
無明。’同四曰:‘言無明者,痴闇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俱舍論十曰:‘明所治無明。(中略)其相
云何?謂不了知諦寶業果。’(四諦三寶業因果報)。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痴?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佛學常見辭彙》
“一切惑業,若逆溯之,其源無不歸納於
無明。蓋一切惑業,無非由執。由有執故,乃能成障。所以執者,為有著故。所以著者,原無明故。無明之外,無別他因。故此一切惑業,無不歸納於無明也。”
——《佛學次第統編》
“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
事理之明,即痴之異名。《
俱舍論》十曰:“明所治
無明……其相
云何?謂不了知諦實業果。”《成唯識論》六曰:“云何為痴?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
——《唯識名詞白話新解》
“痴暗之意。為
十二因緣中的一支,六根本煩惱之一。是
智慧異品,不能
如實了知三界所有業果、諦實等諸道理,能令雜染生起。《涌蓮藏真》”
——《藏傳佛教辭典》
“梵語avidya的譯名。無法看清事物真貌的迷惑生命。不明真理之意。(1)過去的一切煩惱。相當於十二因緣中的第一。(2)無明惑。“
法性”的相對詞。三惑之一。妨礙成佛且為一切煩惱的根本,又謂可依
別教及圓教而斷除的煩惱;但依<法華經>的法門是說,無明與
法性皆相即而具備於眾生的一念,是謂無明法性體一(
無明即法性)。於
別教是立十二品無明,圓教則立四十二品無明。於文底下種佛法,則是點燃大煩惱之薪,使菩提之火旺盛,以顯
無明即法性。日蓮大聖人於<御義口傳>云:“
受持此本法,是信之
一字耳。對治元品無明之利劍正是此一信字”(第七八五頁),明示
受持三大秘法的御本尊,依此“信”之
一字,就能轉無明為法性。御書當體義抄(第五三三頁)御義口傳(第七四二頁)”
——《佛教哲學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