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緣識

佛教術語,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七頁云:復言世尊!諸所有行,與六識身,相應俱有,同生同滅;何緣故說行是識緣?世尊告曰:以六識身,與福非福及不動行,相應俱有,同生同滅;異熟識中,安置諸行薰習種子;引發餘生新異熟識。由此道理,是故宣說行是識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緣識
  • 出處:《法相辭典》
  • 作者朱芾煌
  • 類屬:佛教術語
基本概況,編著作者,

基本概況

二解 瑜伽十卷七頁云:問:識亦以名色為緣;何故此中但說行為緣耶?答:行為識雜染緣。能引能生後有果故。非如名色,但為所依所緣生起緣故。
三解 俱舍論九卷二十頁云:由引業力,識相續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憑附中有,馳赴所生,結生有身;名行緣識。若作此釋;善順契經分別識支通於六識。
四解 法蘊足論十卷八頁云:云何行緣識?謂有一類、貪嗔痴俱生思為緣故起貪嗔痴俱生諸識。是名行緣識。復有一類、無貪無嗔無痴俱生思為緣故;起無貪無嗔無痴俱生諸識。是名行緣識。複次眼及色為緣,生眼識。此中眼是內有為行,色為外緣,生眼識。是名行緣識。乃至意及法為緣,生意識。此中意是內有為行,法為外緣,生意識。是名行緣識。複次瓮喻經中,佛作是說:造福非福不動行已;有隨福非福不動識。云何造非福行已,有隨非福識?謂有一類、由貪嗔痴纏縛心故;造身語意三種惡行。此三惡行,名非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於地獄。於彼起識。是名造非福行已有隨非福識。如說地獄,旁生、鬼界、應知亦爾。云何造福行已有隨福識?謂有一類、於人趣樂,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人趣同分,與諸人眾、同受快樂。因此希求,造能感人趣身語意妙行。此三妙行,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有不繫心希求人樂,但由無明蔽動心故;造身語意三種妙行。此三妙行,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於人趣。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如說人趣,四大王眾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應知亦爾。復有一類、於梵眾天,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梵眾天眾同分中。因此希求,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於此定中,諸身律儀語律儀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有不繫心希求生彼,但由無明蔽動心故;勤修加行,離欲惡不善法,乃至命清淨;名為福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梵眾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福行已有隨福識。如說梵眾天,梵輔天、乃至無想天、應知亦爾。云何造不動行已有隨不動識?謂有一類、於空無邊處天,繫心希求。彼作是念:願我當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因此欣求,勤修加行,超諸色想,滅有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足住。於此定中,諸思,等思,現前等思,已思當思,思性思類,造心意業,名不動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不動行已有隨不動識。有不繫心希求生彼,但由無明蔽動心故;勤修加行,超諸色想,乃至造心意業;名不動行。由此因緣,身壞命終,生空無邊處天眾同分中;於彼起識。是名造不動行已有隨不動識。如說空無邊處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應知亦爾。如是諸識、行為緣,行為依,行為建立故;起等起,生等生,聚集出現,故名緣行識。

編著作者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 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