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王舍城,是梵語राजगृह(拉丁轉音:Rāja-gṛha)、巴利語Rājagaha的意譯,音譯則作羅閱祇伽羅,“羅閱祇”(Rāja)意為王舍,“伽羅”(-gṛha)意為城,音意合譯為“羅閱城”等。玄奘則將新城音譯作曷羅闍姞利呬城,舊城音譯作矩奢揭羅補羅城。此外還有其它譯法。
典籍記載
公元5世紀,法顯《佛國記》中記載,王舍新城“是阿闍世王所造,中有二僧伽藍。出城西門三百步,阿闍世王得佛一分舍利,起塔,高大嚴麗。出城南四里,南向入谷,至五山里。五山周圍,狀若城郭,即是芊沙王舊城。城東西可五、六里,南北七、八里。”“城東北角曲中,耆舊於庵婆羅園中起精舍,請佛及千二百五十弟子供養處,今故在。其城中空荒,無人住。”“出舊城北行三百餘步,道西,迦蘭陀竹園精舍,今現在。”
公元7世紀,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上茅宮城,摩揭陁國之正中,古先君王之所都,多出勝上吉祥香茅,以故謂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為外郭,西通峽徑,北辟山門,東西長,南北狹,周一百五十餘里。內城余趾周三十餘里。羯尼迦樹遍諸蹊徑,花含殊馥,色爛黃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曷羅闍姞利呬城。(唐言王舍。)外郭已壞,無復遺堵。內城雖毀,基址猶峻,周二十餘里,面有一門。”“逮無憂王遷都波吒厘城,以王舍城施婆羅門。故今城中無復凡民,惟婆羅門減千家耳。”
名勝古蹟
佛舍利塔(Bouddha Stupa)
佛陀逝世後,摩竭提國阿闍世王分得一份佛舍利,迎請回國,在新王舍城外建設了舍利塔,後為阿育王所破,將其中90%佛舍利取出,分到印度次大陸其它地方供養。此塔今已不存,故址在今拉傑吉爾火車站路上,地理坐標:北緯25.0323005度,東經85.4159802度。
竹林精舍(Kalaṇḍaka Venuvana)
竹林精舍,也名迦蘭陀竹園(Kalaṇḍaka Venuvana),位於新、舊王舍城之間,相傳是迦蘭陀長者皈依佛陀後獻出的竹園,也是佛陀在創立佛教後所接受的第一片土地饋贈。在佛陀初轉法輪2年後,即公元前533年,竹林精舍落成,佛陀曾在此長期居住。10年後,當由舍利弗監造的舍衛城祗園精舍落成後,佛陀隨有冬住竹林、夏居祗園的基本弘法規律。佛陀曾在此寺宣講:《般若經》、《法華經》、《無量壽經》等。地理坐標:北緯25.0215921度,東經85.4163861度。
耆婆伽梨園(Jivakamravana)
耆婆伽梨園(Jivakamravana),地處舊王舍城的東北角,是摩竭陀頻毗娑羅王的庶子——耆婆伽王子捐贈給佛陀居住的芒果園,該王子是當時王舍城內最著名的醫師。據《增一阿含經》等記載,阿闍世王繼位後,對佛教有所限制,耆婆伽王子借在宮內給其治病的機會,勸阿闍世王到梨園紓困解惑。阿闍世王潛行到梨園,聆聽佛陀為眾人說法後解悟,皈依佛教,成為佛教的護法王之一。遺址地理坐標:北緯24.9844136度,東經85.4360919度。
關押父王的監獄(Bimbisar Jail)
根據佛典記載,公元前494年,摩揭陀國發生了一場極其血腥的王權爭奪戰,頻毗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王(Ajàtasatru,意譯:未生怨王),把父王關押起來,不給飯吃,母后每天悄悄送去食物,最後以兒子登基為結束。關押父王的監獄,在舊王舍城內,地理坐標:北緯24.9983046度,東經85.4311473度。
靈鷲峰(Vulture Peak)
佛陀初轉法輪後,來到舊王舍城,在城外東面的靈鷲山(Gridhkut Hill,又譯耆闍崛山等)的石窟中繼續修行,並向摩揭陀國王頻毗娑羅(Bimbisara)和佛教信徒們宣講了《佛說首楞嚴三昧經》等重要佛教經典。靈鷲峰頂(Gridhkut Vulture Peak),地理坐標:北緯25.0018945度,東經85.4410116度。
佛陀居住過的靈鷲山石窟
佛陀在靈鷲山的講經台
七葉窟(Saptaparni Caves)
公元前486年3月15日,佛陀在拘屍那揭羅城郊外逝世。隨後,阿闍世王(Ajàtasatru)不僅派人迎請佛陀舍利供養,而且襄贊在舊王舍城舉行佛教第一次結集,具體地點在城外西面的畢缽羅山七葉窟(Saptaparni Caves),歷時一個雨安居(約為6-8月份),在大迦葉的主持下,由阿難主述,經過參會500名羅漢共同討論確認,將佛陀的思想進行了歸納整理,形成了佛教教義系統。地理坐標:北緯25.0136915度,東經85.4078717度。
世界和平塔(Vishwa Shanti Stupa)
1969年,在新、舊王舍城間的拉特納吉里山(Ratnagiri Hills)頂,由日本出資修建了世界和平塔(Vishwa Shanti Stupa,全世界共80座),通有索道,成為該地區的著名旅遊景點,地理坐標:北緯25.0046941度,東經85.4270343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