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竹林精舍

王舍城竹林精舍

王舍城竹林精舍位於位於比哈爾邦的巴特那地區。王舍城是古印度摩揭陀國的國都,使王舍城聞名於世的竹林精舍是佛祖釋迦牟尼修行的地方,四周是岩山圍繞的堅固盆地。城壁像中國的萬里長城,外壁厚約5米,總長40千米,是印度現存最古老的石造城壁。舊城四周有山,佛經稱為“靈山”。

古印度王舍城竹林精舍,王舍城的歷史,

古印度王舍城竹林精舍

古印度王舍城不僅是佛教聖地,也是耆那教聖地。它位於比哈爾邦的巴特那地區,分為舊城和新城兩部分。舊城為蘇瓦王所建,名瓦蘇摩帝,為摩揭陀國首都。城坐落於山間,有內外兩部分。後焚於大火,城毀。
舊城焚毀後,國王阿闍世(Ajatsatru未生怨王)在離舊城約4千米處,五山之北建新城。因建有許多裝飾華麗的宮殿,故意譯為王舍城。新城全盛時有32個大門和64個望樓。後來阿闍世遷都波咤厘城(Pataliputra)後,王舍城逐漸荒廢。

王舍城的歷史

王舍城在阿育王遷都波吒厘城時,布施給婆羅門居住。5世紀中國法顯來此,看見城已荒廢。7世紀唐僧玄奘抵此,描繪城“外郭已壞,無復遺堵。內城雖毀,基址猶峻,周二十餘里,面有一門”,“城中無復凡民,唯婆羅門減千家耳”。
王舍城早期流行龍神和夜叉崇拜等泛神信仰,以後又流行佛教和耆那教信仰。佛陀在世時,曾長期在此居住。據說他未成佛前,第一次來城,受到頻毗娑羅王禮待,願將國土分一部分給他。成道後,在此傳教說法,富有的商人為他施造了竹林精舍。佛陀圓寂後,信徒根據佛陀生前的業行,建立了眾多的佛跡和寺塔。
竹林精舍竹林精舍
舊城北門外有佛與外道提婆達多鬥法塔,東北是舍利佛證果塔,往北是外道勝窟皈佛塔,時縛迦大醫為佛建的說法堂和塔。城東74米處是佛陀長住的靈鷲山,上有佛滅後第一次三藏結集的七葉窟、提婆達多欲謀害佛陀之石、佛入定處、弟子阿難入定處、舍利子入定處、如來七日說法堂等。
城西是毗布羅山,佛陀生前在山上以溫泉洗浴。卑缽羅石室為習定比丘修行處,以及比丘證果處等。城北郊是佛陀住所迦蘭陀竹園、未生怨王建的佛舍利塔、阿難半身塔、阿難證果塔和迦蘭陀池。
新城西北有光明長者塔,城南門外為佛陀度子羅睺羅塔,城西南有3個小寺院,是接待各國來此禮佛者的住所。現此地大部分已經變成農田。
近代考古學家曾來次發掘,找到了竹林精舍、頻毗婆羅牢、卑缽羅石室等佛教遺址,但佛教文物出土甚少。一些緬甸、日本等國僧人也在此建造了一些寺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