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iś&amacron;li,又作毗耶離,鞞舍離,維耶,維耶離,鞞舍隸夜。新雲吠舍厘。國名。譯曰廣嚴。中印度也。維摩大士住此國。又,佛滅一百年,七百賢聖為第二結集之處。此國內之種族曰離車,亦曰跋闍子(此國城之鼻祖名離車,當時有三城郭,開擴莊嚴,名毗舍離,詳說於善見律中,載離車之部),後為阿闍世王所並。吉藏維摩經疏一曰:‘毗耶離城,亦云毗耶離國。此是六大城中一大城,十六大國中一大國也。毗耶離,或雲毗舍離,或雲鞞舍離。此雲廣博嚴淨,亦云好稻,復雲好成。’西域記七曰:‘吠舍厘國,舊曰毗舍離國,訛也,中印度境。’四分戒疏二上曰:‘毗舍離者,多論雲廣嚴城也。’玄應音義四曰:‘毗耶離,或作毗舍離,或雲維耶離,亦云鞞奢隸夜,皆梵言訛轉也。正言吠舍厘,在恆河南,中印度境,七百賢聖於中結集處所也。’即今印度恆河北岸,乾達克河東岸。今譯毗薩爾。
相關詞條
- 吠舍離
Vaiś&amacron;li,又作毗耶離,鞞舍離,維耶,維耶離,鞞舍隸夜。新雲吠舍厘。國名。譯曰廣嚴。中印度也。維摩大士住此國。又,佛滅一百年,七百賢聖...
- 離車
(梵Licchavi、Lecchavi)古代居住於中印度毗舍離城(吠舍離Vaisali)的種族。又作離車毗、犁車毗、栗咕毗、栗咕婆、隸車、律車、利車、犁車、黎昌。意譯皮薄...
- 釋迦牟尼(佛陀)
吠舍離安居:佛到拔耆國都吠舍離,受庵摩羅宴請。 [78] 後往梨婆村準備過雨季,村莊食宿不夠,佛與阿難留駐,弟子們四散居住。 [79-80] 佛患重病,知大限將至,...
- 毗耶
1、佛教語。梵語的譯音。又譯作“毗耶離”、“毘舍離”、“吠舍離”。古印度城名。《維摩經》說, 維摩詰 (意譯淨名) 居士住毗耶城 (在今 印度 比哈爾邦...
- 跋闍國
跋闍(Vṛji)國,印度次大陸佛陀時代十六大國(十六雄國)之一,都城為毗舍離(吠舍離Vaishali),為梵文वैशाली(拉丁文轉音Vaiśālī、Vaiś...
- 梨車族
西元前6∼前5世紀在今印度比哈爾邦恆河北岸居住的部族。首都為吠舍離(Vaisali)。梨車族以他們的共和政府著稱。迄西元4世紀左右,他們在印度北部和尼泊爾仍有勢力。...
- 十事非法
‘十事’指佛滅後一百年左右,印度吠舍離地方跋耆族比丘在戒律上所提出的十項革新見解。這十項革新的見解,遭受到保守派教團的反對,因而在吠舍離舉行‘七百結集...
- 伽羅輸迦
伽羅輸迦,古代印度摩揭陀國王。濕術那加之子。約公元前396年繼位。在他統治時代,首都遷至華氏城。佛教的第二次大結集就是他在位期間於吠舍離舉行的。約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