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老字號

蘇州老字號

蘇州老字號包括醬肉陸稿薦,糖果采芝齋,糕團黃天源乾生元,糕餅稻香村茶食葉受和醃臘生春陽,綢布乾泰祥,妝品月中桂,菜館松鶴樓,鞋帽戎鎰昌,麵館朱鴻興,茶葉汪瑞裕。九個老字號帶你領略悠遠的蘇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老字號
  • 類型:飲食
  • 地點:蘇州
  • 味道:很好
醬肉陸稿薦,糖果采芝齋,糕團黃天源,乾生元,糕餅稻香村,茶食葉受和,醃臘生春陽,綢布乾泰祥,妝品月中桂,菜館松鶴樓,鞋帽戎鎰昌,麵館朱鴻興,茶葉汪瑞裕,地圖信息,

醬肉陸稿薦

從觀東的醋坊橋走入觀前,首先看到的第一家門面就是蘇州百年老店"陸稿薦"肉鋪。以"醬汁肉"名揚姑蘇的陸稿薦在蘇州老字號中也可稱老了。康熙二年(1663年),陸稿薦初創,當時是一家普通的肉鋪。店主陸某將店設在蘇州東中市崇真宮橋晚,專營生、熟肉。關於如何會取名"陸稿薦",其中還有一段頗為神奇的傳說。相傳某年四月十四日"軋神仙"前夕,有個衣衫襤樓、背一條破草荐、手捧兩隻疊在一起的舊陶缽的乞丐,走進肉店求宿。陸老闆見其可憐,遂發善心允他在灶門空地上蜷宿一宵。那乞丐把草荐鋪在地上,兩隻陶缽合疊當枕,呼呼入睡。次日凌晨那乞丐不辭而別。等到燒火夥計燒肉時發現灶前有條破草荐,於是隨手撕碎往灶堂一塞付之一炬。不料一陣異香散發開來,店裡人都驚呼"香得來、香得來"。陸老闆知後覺得奇怪,暗忖昨日那乞丐莫非是仙人化身,那兩隻陶缽合疊恰是個呂字(疊 口為呂)。悟到此,陸老闆連忙把未曾燒掉的破草荐留下來, 每天抽出一根放在灶內,燒出來的肉異香撲鼻,附近中市街、下塘一帶都聞到陣陣肉香。一傳十、十傳百,頓時生意興隆。陸老闆靈機一動,乾脆將肉店的牌號改名為"陸稿薦",還將呂純陽化身乞丐借宿留草荐的事大肆渲染。從此,這家陸稿薦肉店長盛不衰。
蘇州老字號蘇州老字號
陸稿薦陸稿薦
陸稿薦自康熙年間創業以來,久負盛名,至鹹豐十年(1860年),因遭戰亂兵火,損失殆盡。後於同治五年(1866年),在崇真宮橋原址又重振家業,經營一直不錯。傳至光緒年間,後裔陸偉、陸念椿等不善經營,連年虧蝕。以致實在維持不了生計,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陸姓後代陸偉、陸念椿等,將陸稿薦牌號租押給吳縣西津橋人倪松坡。押金洋 150元,月租金3 800文。同時,陸偉等還將他們經營的閶門外吊橋堍杜家老三珍齋肉店(生財牌號)以洋640元賣給倪松坡。倪租得陸稿薦牌號後,將開設在觀東醋坊橋境的肉店定名為陸稿薦。
陸稿薦的名產,全由倪松坡精心經營。其肉食品的原料都經過精挑細選,購進的豬以湖豬、常州洛豬為主,這兩處的豬肉皮細而薄,肥瘦均勻,是適合於燒制熟肉的好原料。鴨子都是在全市鴨行中選購4至5斤重的婁門大麻鴨,此鴨燒制醬鴨肥嫩而味美。除上述優質豬肉與醬鴨外,陸稿薦還特請燒肉名師張壽根專門研製醬鴨醬肉醬汁肉豬頭肉等的配料方法。經過張師傅的悉心研究、不斷改進,技藝精益求精,燒出的醬肉具有皮薄而呈麥黃色、膘白、精肉紅的特色,食之滿口香酥,確是名副其實的"五香醬肉"。醬鴨的外皮用紅曲、冰糖特製的滷汁抹上,使醬鴨皮紅帶甜,肥嫩可口,色、香、味俱佳,稱之為"秘制醬鴨"。還有蘇州一年一度的傳統時令產品"醬汁肉",也是陸稿薦的名產。醬汁肉加工時用肥瘦均勻的條肉,切成小方塊,加紅曲砂糖、香料等複製而成,其色紅似櫻桃,其味甜而不膩,入口即化。其他如砂仁腿胴、酒燜汁肉、百葉包肉等也都是深受大眾喜愛的食品。據成稿於1934年的《醇華館飲食脞志》載:"蘇州從前有陸蹄、趙鴨、方羊肉之稱。陸蹄謂陸稿薦之醬蹄。熟肉店以陸稿薦三珍齋兩家最為馳名。其出品以醬鴨、蓮蓬蹄為上,醬蹄筋、醬肉次之。熟肉之最佳者,莫如觀東之者陸稿薦。
蘇州老字號蘇州老字號
隨著歲月的流逝,店主倪松坡年老體弱,無力繼續經營所有企業,於是,將觀前街陸稿薦分給二子倪櫃香經營。倪櫃香接管後,生意仍然頗好。民國年間,自觀前街拓寬後,近火車站的梅村橋建成,平門開放,交通便利,各地來蘇的客商遊人可直達觀前,使觀前遊人驟增。陸稿薦的熟肉生意更為興旺,聲譽亦日益擴大。因此在同業中相互競爭更為激烈。觀前街陸稿薦為防他店冒牌,特地用以麥穗為底座加添"大房"兩字並註明"只此一家,並無分出"的標記,向民國政府登記為註冊商標。 陸稿薦店主因店中營業久盛不衰,漸漸放鬆了管理。平時只顧自己燒香拜佛,加上夫婦倆又吸上了鴉片,恣意濫用店內經費,店中業務一度衰落。後由其子倪肇鴻接手,他熟悉店務,銳意進取,接手不久,經營即重呈起色。1935年倪肇鴻病逝。陸稿薦由倪櫃香的外甥陳七賢主持。
在日偽統治時期,一則蘇州淪陷時店內有職工留守,生財損失較小,復業較早;再則汪偽的江蘇省會設在蘇州,蘇州經濟一度畸形發展。陸稿薦的業務得以維持。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深入,大房陸稿薦乾1956年公私合營;1958年"大躍進"時期,其後方工場改為平江區食品廠;"文革"時期,改為蘇州熟肉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上級批准,恢復大房陸稿薦原名。1981年經江蘇省商業廳批准,陸稿薦在觀東醋坊橋換原址擴建了1833平方米麵積的三層生產、營業大樓。1985年春節,門楣上閃耀著"陸稿薦康熙二年創建"招牌的大樓建成。陸稿薦開始繼續以新的姿態供應各種久負盛名的傳統蘇式滷菜,滿足大眾的需要。

糖果采芝齋

采芝齋糖果,蘇州人老少鹹知。開設在觀前街東段的采芝齋糖果店是家有百餘年歷史的老字號。清同治九年(l870年),采芝齋創始人金蔭芝(河南人),以五百個銅板的微薄資本,購置了熬糖爐子、小銅鍋、青石台、剪刀等簡陋工具和少量的糖果原輔料,在觀前街73號原吳世興茶葉店門口設攤。開始,只賣粽子糖,攤上擱一塊"家住玄都東洙泗巷口小糖攤"的牌子,當眾熬糖、剪糖。因剪出的糖塊形似粽子,故名粽子糖。傳說這種製糖技術源於《吳門表隱》所載明末的謝雲山,故又稱"謝家糖"。
采芝齋采芝齋
金蔭芝經十多年經營,積聚了一些資本,光緒十年(1884年),在其子金憶萱輔助下,於觀前街72號(現生春陽一部分)自立店面,自產自銷糖果、炒貨、蜜餞,延續至今觀前街72號原是采芝齋古董店,原店主夫婦平時與金蔭芝常有來往,十分友善。夫婦倆後因年老無嗣,準備回寧波故鄉安度晚年,於是將那一開間的古董店租賃權轉讓給了金蔭芝。金氏移入後營業如魚得水,除自產自銷蘇式糖果和炒貨外,又增加了蘇式蜜餞,營業日盛一日。但這時商店仍無正式牌號,來觀前街的顧客原來只知此處是"采芝齋"古董店,故仍順口相互傳呼:到采芝齋買糖去。金蔭芝即順水推舟,把店招正式定為"采芝齋"。此後不久,隔壁王舜卿齒科搬遷,金蔭芝又將店面擴大為二開間的中型商店,並把店務交給長子金憶萱主管。
傳說在清光緒年間,采芝齋正走向興旺之時,慈德太后有病,經宮內太醫久治無效,蘇州織造局選派蘇州名醫曹滄洲進京為太后診脈。曹除開列處方外,並將隨身攜帶的采芝齋貝母糖貢奉慈禧助藥,食後病情好轉,貝母糖就從此被列為貢品,蘇式糖果因此身價百倍。金蔭芝自製一塊四周雕有龍形黑底金字"貢糖"的牌子,掛在店門口,從此名聲大噪。蘇州城裡到處流傳著"采芝齋的秘制貢糖,治癒太后毛病"的神奇說法。
采芝齋貢糖能治太后病的說法名聞遐邇後,全蔭芝趁勢在宣傳商標上大做文章。他專門請畫家繪製"采芝圖"作為商標。圖案以一老翁手持拐杖,上山採藥,提籃中裝著靈芝仙草,另一老翁肩掛葫蘆,暗示內裝靈丹妙藥,意味著采芝齋的糖果、蜜餞有藥療作用,常食可保健康長壽。從此,采芝齋是"半爿藥材店"的說法又流傳於吳地。 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蘇式糖果,也在以采芝齋為代表的蘇州糖果行業中開始形成。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蘇州糖食(果)公所創建時,金蔭芝被推選為職監。
采芝齋資力日益雄厚,家業宏大。金蔭芝恐今後子孫輩為采芝齋的產權發生爭執,故生前立有遺囑,明確長孫金宜安為采芝齋經理和"采芝齋"招牌的所有權者。金蔭芝第三代各立門戶後,他們在觀前街先後開設了悅采芳分店、廣芝齋和采芝春,在上海開設了悅采芳和采芝齋糖果店,在常熟開設了采芝齋。兄弟之間為立業發家,在營業上的競爭和對"采芝齋"金字招牌的爭奪日趨激烈。1936年金宜安曾任吳縣茶食糖果同業公會主席。後因兄弟之間引起訴訟,耗資可觀,加上住房遭受火災和上海悅采芳分店被妻弟捲走巨款,精神上遭受很大創傷,終日悶悶不樂,後於1942年去世。
20年代采芝齋糖果炒貨已聞名全國,到蘇州旅遊者和蘇州人作客他鄉都要帶一些饋贈親友。在蘇州的外國傳教士和教會學校、醫院的外國人也作為稀罕之物買一些回國。30年代天津口岸的商人來蘇採購采芝齋糖果瓜子運銷國外。40年代香港同順興和三陽商號從上海采芝齋進貨,持續經銷多年。50年代上海、蘇州外貿部門有計畫地組織出口采芝齋糖果。
采芝齋自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設攤起,至解放前的四代相傳,在實踐中創造了不少具有民族和蘇州地方特色的名牌產品。如糖果類有松粽糖、玫醬糖脆松糖、脆桃球、軟松糖、薄皮糖、輕鬆糖、重松糖、輕桃糖、杏仁糖蛋黃花生、清水山楂糕玫瑰醬等,炒貨類有香草西瓜子、玫瑰西瓜子、椒鹽榧子、椒鹽胡桃等,清水蜜餞類有白糖楊梅乾、九制梅皮、玫瑰半梅九制陳皮等共一百十多個品種。
其中,金黃鬆脆的脆松糖、潔白清香的輕鬆糖、甜肥軟糯的軟松糖,是蘇式糖果的代表,內含松子仁有益肺補氣功效。香甜鬆脆的脆桃球,內含去衣核桃仁潤肺止咳作用。鮮紅透明的清水山楂糕,有降低血壓作用。花香芬芳的玫瑰醬有散瘀止痛作用。甜鹹適口的椒鹽胡桃,有補氣養血作用。味美可口的白糖楊梅乾、九制梅皮、九制陳皮等,有健胃消食作用。其他著名產品如炒貨品種粒粒鳳眼,殼薄仁厚的玫瑰,奶油西瓜子,都以"淨、小、香"著稱,有生津潤腸作用。
采芝齋的經營特點是前店後坊,其好處是適應性強,食用安全,產品新鮮,顧客常能買到出爐不久的糖果、瓜子。采芝齋從選料到製作,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原料選購於著名產地的上等果輔料,統貨進行篩選揀剔,分清檔次,符合用料要求,保持色、香,不使變質;投料生產工藝精細,如明貨糖果採用提漿法,砂貨糖果採用人工發砂法等,從而保證產品質優味美。
解放後,早在1953年,采芝齋店內就建立了黨支部,在企業內部加強了經營管理,推動店主接受社會主義改造,服務對象由原來少數人轉為面向大眾。1954年,周恩來總理出席日內瓦會議,以采芝齋脆松糖、輕鬆糖、軟松糖招待國際友人,蘇式糖果享譽世界。1958年,采芝齋糖果出口200箱;1959年,出口 50箱。 1963年,香港為拍攝《兩姐妹》 電影,曾來采芝齋拍攝過鏡頭。1978年,墨西哥總統來我國訪問,在蘇州吃了采芝齋的軟松糖,讚不絕口。"文革"期間,采芝齋的"金字招牌"曾被砸掉,店名改為"紅旗商店",前店後坊的傳統特色也被取消。幾經周折,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 全會後,1979年重新恢復店名和前店後坊。1984年,采芝齋擴建了1020平方米麵積的營業大樓。 1986年,後坊也建成1229平方米的樓房。百年老店得到了新的發展。
近年來,采芝帶又將蘇式糖果採用新式糖果流水線自動包裝,並袋裝成"采芝齋松子喜糖",印有"同治始創,百年老店"和采芝圖,還印賀詩一首:"松子萬年代代傳,芝麻開花節節高,花生落地常生果,核桃和合百年好。"既簡介了采芝齋傳統蘇式糖果,又致意吉祥好合,因此深受大眾喜愛。
在1996年上海商品交易會上,蘇州采芝齋參展的傳統產品粽子糖、松子糖、棗泥麻餅芝麻薄脆、玫瑰瓜子、脆梅和蘇州食品廠的滷汁豆腐乾非常搶手,一些上海顧客品嘗之後連聲贊道:"是正宗的蘇州采芝齋產品,味道不錯。"

糕團黃天源

說到老字號蘇州黃天源糕團店,據解放初期蘇南區工商聯調查和《吳縣糕團業會員名冊》記載,它創設於道光元年(1821年)。初由浙江慈谿人黃啟庭在東中市都亭橋境設一粽子攤。粽子質量好,生意不惡。經幾年經營,即在都亭橋賃一小屋,開設黃天源糕團鋪。供應品種漸次增加五色湯糰、掛粉湯糰、鹹味粢飯糕、鹹味豬油糕黃松糕灰湯粽糖油山芋等。黃啟庭父子相繼去世後,黃天源糕團鋪由寡媳黃陳氏主持。因不善經營,生意每況愈下,至1874年,將店盤與店中牽燒師傅顧桂林,盤價為銀洋一千元。另外,黃天源的招牌每年租金為十二石大米。從此,黃天源實為顧姓店鋪。
黃天源黃天源
顧桂林接盤黃天源後,發揮自己糕團製作技能,兢兢業業經營,商店生意蒸蒸日上。1931年顧桂林將店交給兒子顧紫封經營。顧紫封踏實能幹,除經營都亭橋堍西黃天源糕團鋪外,又在觀前街241號租屋開設東黃天源。1947年顧紫封病故,終年73歲。因獨生子已早亡,黃天源由其領養孫子顧念椿接管。顧念椿原在錢莊學業,接管糕團業務後,於1948年向槐樹巷徐某購進觀前街241號一樓一底的店面房屋。因觀前街市井繁華,當時一樓一底雖只能放六張半桌子,所供應的品種開始也只有五色湯糰灰湯粽糖油山芋豬油糕黃松糕等幾種,卻常常吃客滿座。應時的季節性糕團開始主要有青糰子、南瓜糰子重陽糕神仙糕,每逢歲末大量供應糖年糕。糖年糕花色繁多,最大的幾斤一方,最小的一斤十餘塊,自大至小可壘成寶塔。還有糖元寶,巨者如拳,微者若拇指,任客選擇。人們購糕時必購元寶若干。富有者則擇大小數種,帶回家裝入盤內,鋪上紅色剪紙(類似窗花),插上柏子,再配福桔青果,於除夕安放在床前台上。盤前又供上紅燭息香(並不點燃),名曰"守歲",預祝明年平安福祉
當時,黃天源還有一種"糖油龍頭山芋"頗有名望。它進料嚴格,山芋一定要購自宜興。如該處一時缺貨寧願停止供應(據說宜興山芋質地細膩易酥,別處山芋無法相比)。白糖選用上品,燒煮過程力求粗貨細做,極為認真。加工時先將山芋洗淨,用大盆堂文火焙燒,半酥時加入白糖收膏,要求糖味透心,才能起鋼;再澆上熬成的糖油,隨後上櫃供應。糖油龍頭山芋油光透亮,剖開時可看到滿心通紅香味濃郁,人口酥糯味若山栗,又甜又香,特別受蘇州人喜愛,東南亞一帶華僑也甚愛吃。
顧念椿經營黃天源隨時代變遷不斷發展。在店的產品上,顧念椿十分注重花色品種的多樣化和高質量。在解放初期,他曾多次帶領職工走出店堂,去無錫王興記餛飩店參觀學習;還與職工共同研究,在炒肉糰子的基礎上,搞出了炒肉麵、蝦肉大餛飩等新品種。炒肉麵用闊麵條煮熟後,先在冷開水中撩過、甩乾,再用自製蝦子醬油作調料,美味爽口。面澆用夾心精肉,配以黃花菜、黑木耳、天目山扁尖、河蝦仁等上等原料製成,深受顧客喜愛。直到今天,黃天源除了各式糕團享有盛譽外,炒肉、蝦仁各種麵條,原湯原味,亦頗具特色,顧客百吃不厭。
隨著黃天源名聲日隆,1956年公私合營時,又並進了天源利和馮秉記兩家糕團店,人員、資金和技術力量更為充實,經營品種亦逐年增多。若按季節,一年四季都有適時花色品種推出,如正月初一供應糖年糕豬油年糕、糕湯圓子,正月十五供應糖湯圓子,二月初二供應油煎年糕,三月清明節供應青糰子,四月十四供應神仙糕,五月初五供應各色粽子,六月供應綠豆糕薄荷糕、米楓糕,七月十五供應豇豆糕,八月十五供應糖芋艿糖油山芋、悟熟藕,九月初九供應重陽糕,十月供應南瓜糰子,十一月冬至節供應冬至糰子,十二月供應各式年糕。 黃天源除按時令節氣的變化供應各種品種外,還按蘇州人的風俗習慣推出適銷品種,作為喜慶吉祥禮品,相互贈送,以示祝賀。供應老年人做壽的有壽團、壽糕,姑娘出嫁有蜜糕、鋪床糰子,小孩滿月和周歲生日有剃頭糰子和周歲糰子,入學有扁糰子,新屋上樑和喬遷之喜有定勝糕等。
1956年,國慶前後,在三清殿舉辦過蘇州市飲食展覽會,展出的菜點達一千多種,真是吃的世界美食殿,光豆腐就有蓮蓬豆腐、蘋果豆腐、鍋貼豆腐、嫂子豆腐等多種。最引人注目的是黃夭源馮秉均用米粉捏成的一座三清殿模型,長寬各近60厘米,高達1米,飛檐翹角,青瓦黃牆,正門中間12扇長窗雕花鏤鳳,殿上三神金光熠熠,30根柱子一根不少。殿前寶鼎線條挺拔,尤其為人讚嘆。周瘦鵑特為此展撰文讚揚"真是一件匠心獨運的藝術品"。
80年代以來,黃天源先後擴大了店堂和工場問。有觀前街(86~88號)、玄妙觀東腳門兩個堂回,糕團品種達200多種,每天供應60多種。近年來,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創新和發展了其他禮品糕團,並從蛋糕裱花得到借鑑,設計製作出松鶴同春、龍鳳呈祥、鳳穿牡丹、嫦娥奔月等口味美、造型美、裝演美的新型糕團。這些產品都通過本店和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以及安徽、新疆等地區的分店進入千家萬戶,行銷海內外。 1995年4月,在香港舉辦"蘇州食品節",以百年老字號采芝齋、黃天源兩店的產品為主,其他傳統食品為輔,突出了蘇州傳統、風味、特色三大特點。主要食品有糕點、糖果蜜餞、炒貨4大類73個品種,供不應求,大受江、浙、滬籍香港同胞的歡迎。
1995年11月,黃天源糕團店在175年店慶之際,舉辦了為期一周的首屆黃天源糕團食品節,展示300餘種正月至臘月的各類傳統、特色、創新時令糕團。其中有曾獲得中南部金鼎獎的桂花白(黃)糖年糕,還有蘇式蔥油麻團、四色豬油年糕、各色時令糕點、速凍系列糕團食品及大型藝術糕團,形態各異,內展外銷。其精製花色糕在北京舉辦的1996年國際食品加工技術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乾生元

中華老字號“乾生元”位於風景秀麗的蘇州山塘街45號,因生產乾生元棗泥麻餅而馳名中外。據史料記載,乾生元原名費萃泰,創建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距今已有二百三十餘年歷史。費萃泰早期生產香脆餅,因當地玫瑰產量大,將其與松子、棗泥相拌,改制成棗泥玫瑰餡心的麻餅。清光緒七年(1881年),吳中商人蔣福堂將店名更名為“乾生元”,以乾坤八卦為首稱,“乾”乃乾坤,指天下,“元”即第一,意為乾生元生產的麻餅天下第一。
蘇州老字號蘇州老字號

糕餅稻香村

開設在觀前街東段的蘇州稻香村茶食糖果店,是蘇式糕點行業中的一家正宗老號。據早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就進店當學徒,後來兩次擔任稻香村經理的湯長有說,稻香村創始於乾隆年間。1926年8月31日《蘇州明報》刊載稻香村新屋落成廣告稱:本號開設蘇城玄妙觀前洙泗巷東首,百有餘年,因擴充營業,仍在原址翻造高大洋式門面。值此新屋落成之際,特加"禾"字商標。但據1914年《江蘇省實業行政報告書》載,稻香村創設年代為同治三年(1864年)。而成稿於1931年的《醇華館飲食脞志》則說:"稻香村店主姓沈,洪楊之役避難鄉居,曾設茶食於陽澄湖畔之某村,生意尚稱不惡。亂後歸城,積資已富,因擬擴張營業,設肆於觀前街。"以上記載各執一說,難於詳考。
有關稻香村的店招,也有不同說法。據店中過去的傳說,店主王秋根,祖輩喜看《紅樓夢》,後來從《紅樓夢》中受到啟示,又聯想到茶食糕點的原料都是稻麥,所以決定取名 為"稻香村"。但在《醇華館飲食脞志》中卻說:"店主沈姓……設肆於觀前街,奈招牌乏人題名,乃就商於其摯友,友系太湖濱蒔蘿蔔之某農,略識之無,喜觀小說,見《紅樓夢》大觀園有稻香村等匾額,即選此三字,為沈店題名。稻香村店招的由來以及店的始創年號不必深究。稻香村是家百年老店已眾所周知。它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經營特色,商品門類齊全,品種繁多,有自製的蘇式茶食、糖果、野味、炒貨、青鹽蜜餞和兼營的西式糖郭、餅乾、罐頭食品、乳品、飲料等;還根據不同季節,供應時令商品,如春季供應大方糕松子黃千糕、酒釀餅,夏季供應冰雪酥、葷素綠豆糕夏酥糖,秋季供應各種月餅,冬季供應鮮肉餃、芙蓉酥馬蹄糕糖年糕芝麻酥糖等。
稻香村稻香村
《醇華館飲食脞志》對稻香村的名牌特色產品有詳細記載:"稻香村茶食以月餅為最佳……其佳處在重糖油多,入口松酥易化。有玫瑰、豆沙、甘菜、椒鹽等名目。其價每個餅銅元十枚。每盒四餅,謂之大葷月餅;若小葷月餅,其價減半,名色與大葷同等。惟其中有一種號清水玫瑰者,以潔白之糖、嫣紅之花,和以葷油而成。較諸大葷,尤為可口。尚有圓大而扁之月餅,名之為月宮餅,簡稱之曰宮餅,內餡棗泥和以葷油,每個餅銅元二十枚,每盒兩個。此為甜月餅之最佳者。至於鹹月餅,往昔僅有南腿、蔥油兩種。近年又新添鮮肉月餅。此三種皆宜於出爐時即食之,則皮酥而味腴,洵別饒風味者也。"
"定勝糕酒釀餅,為春間流行之食物。然定勝糕亦以稻香村為軟硬得宜。"
"熏魚、野鴨,亦以稻香村為最佳……此三家(按:指稻香村、葉受和、東祿)非得青魚不熏,所謂寧缺勿濫。"
"復有三四月間上市之玫瑰豬油大方糕者,系白糖與豬油,加入鮮艷玫瑰花,香而且甜。但蒸熟出釜時,在上午六點鐘左右,晨興較早之人得食之,稍遲則被小販等攫買已盡,徒使人垂涎三尺焉。"
這些傳統名點,如今的稻香村食品商店仍在繼續生產,如清水玫瑰月餅芝麻酥糖松子棗泥麻餅、葷酒釀餅、透味熏魚、蝦子鯗魚等。香港《文匯報》曾以《四季茶食風味清雅,稻香村糕點如稻香》為題,介紹了稻香村的悠久歷史和130多個傳統品種、60多個時令商品;認為稻香村生產的糕點,除了具有一般蘇式糕點的特色外,還有自己獨具的特點,就是應時新鮮,味形並重。這就是稻香村能百年立足至今而不衰的根本

茶食葉受和

蘇州葉受和食品商店,原名葉受和茶食糖果號,開設在觀前街東段(圖38)。據蘇州市檔案館資料載:該店創始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資金為五千兩紋銀,創始人葉鴻年,字蕉生,浙江慈谿人。另聘請一位教書出身的同鄉葉老先生任該店經理。
《醇華館飲食脞志》有一段關於葉受和的記載:"葉受和店主,本非商人,系浙籍富紳。一日,遊玩至蘇,在觀前街玉樓春茶室品茗,因往間(隔)壁稻香村購糕餅數十文充飢。時蘇店惡習,凡數主顧同時蒞門,僅招待購貨之多者,其零星小主顧,往往置之不理焉。葉某等候已久,物品尚未到手,未免怒於色而忿於言。店夥計謂葉曰:君如要緊,除非自己開店,方可稱心。葉乃悻悻而出。時稻香村歇伙某,適在旁聞言,尾隨葉某,謂之曰:君如有意開店,亦屬非難,余願助君一臂之力。葉某大喜,遂委該伙經理一切,而店業乃成。初年虧本頗巨,幸葉某家產甚豐,且系鬥氣性質,故屢經添本不少遲疑,十餘年來,漸有起色,今已與稻香村齊名。
這段葉受和開店原因的詳細記載,多少也反映出當初觀前街食品業的競爭之烈。
葉受和葉受和
說到開店要有個招牌。葉鴻年想:我本是受了別人的氣才開這家店的,店開出來後,我一定要讓顧客受到和氣故取名為"葉受和"。1925年4月25日的《蘇州明報》有篇文章說?quot;從來同行開新店,習慣最喜歡仿用名牌店的牌號……這個姓葉的不題什麼香字、村字,別開生面用'受和'兩字,加上一個姓,就見他有獨立志氣,所以後來竟然成功。
葉受和生產的糕點、炒貨、野味、糖果,創業初期均屬蘇式。但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後,葉受和的第二任和第三任經理洪品基、陳葆初均為寧波人,他們把寧波糕點的特色融合進蘇式糕點,使葉受和糕點成為蘇式中夾有寧式,總體上仍以蘇式為主。葉受和的名牌產品有:小方糕、雲片糕四色片糕(玫瑰、杏仁、松花苔菜)、嬰兒代乳糕等。30年代還有豆酥糖芙蓉酥等。公私合營後,職工趙登太吸取了外地的製作方法,創造了"開口笑"新產品。1958年"大躍進"時期,葉受和前店後坊的傳統經營特色被取消,後坊生產部門併入平江糕點廠。"文革"期間,葉受和遭衝擊,招牌被砸爛,改稱"東方紅茶食糖果店",店後的作坊也被撤銷,併入蘇州糕點廠,實行大批量生產。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葉受和又恢復後坊生產,店內過去各種富有傳統特色的糕點茶食又上市銷售;1986年,經上級批准,正式恢復葉受和的老招牌,並根據市場需求,擴大了後坊生產的範圍,把後坊改稱為葉受和糕點廠。如今時逢觀前街改造,葉受和經改建後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蘇州以及海內外的遊客。

醃臘生春陽

觀前街洙泗巷口,有一家生春陽火腿店。這家專營醃臘火腿的商店始創於清同治中葉,原名巨成祥腿棧。店主姓祝,紹興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祝店主因年老多病,將店務交給最小的女婿許瑞卿經營。許接管巨成祥後,勤奮創業,全力經營。由於當時店內資金短缺,無力直接去產地進貨,難以創出自己的名牌特色。後來,許瑞卿向蒼米巷隆興寺主持僧借得大洋300元,作為自己在巨成祥的投資。巨成祥增資後,購銷活了,營業日漸興隆。不久許瑞卿將巨成祥正式改名為生春陽。若干年後,祝店主的後裔急需用款,幾經協商,最後將生春陽腿棧並給許瑞卿獨資經營。
蘇州老字號蘇州老字號
生春陽腿棧,是經營火腿的專業店。向來以批發兼營正宗浙江東陽、義烏火腿(南腿)而著稱。生春陽的火腿講究醃工、形狀。上櫃出售前,每隻都經過洗刷,去除油污雜質,修去肉麵和肥膘上的"哈頭",並且分檔出售。這些火腿,均由許瑞卿親臨產地擇優定製。並烙上店章,以示信用。火腿的一般標準為:肥瘦適宜,蹄白脛長,皮薄肉細,色澤悅目。生春陽火腿,不僅深受本地顧客喜愛,還遠銷香港和內地。該店除經營火腿外,在冬季還出售家鄉肉,夏季出售風肉。家鄉肉是火腿的初級製品,本身就是初醃的腿肉。風肉的原料是製作火腿同一頭豬身上的方肉(硬膘)
家鄉肉和風肉,均具有火腿風味,但價格大大低於火腿,兩者在不同季節上市,頗受大眾歡迎。 20年代至40年代初,是生春陽腿棧的全盛時期。生意興旺,業務紅火。他們盤進對門一位王姓開設的大東陽腿棧,買下大東陽後面2進市房,再買大儒巷口房屋作倉庫之用。
在日寇侵華,蘇州淪陷時期,生春陽腿棧遭受很大創傷。倉庫存貨多次被洗劫,盤進的大東陽腿棧被迫關閉。生春陽由許瑞卿次子許順之勉強維持著。抗戰勝利後,因國民黨政府苛捐雜稅繁重,物價飛漲,經營艱難。店中火腿進銷現吃現吐,入不敷出,企業淪於風雨飄搖的境地。解放後,生春陽獲得了新生。公私合營後成為國營蘇州食品公司下屬的生春陽醃臘商店。商店內部加強了管理,健全了責任制,增加了經營品種,除老牌的火腿、臘肉外,香腸,香肚,鹹肉,松花皮蛋,高郵雙黃鹹鴨蛋等均有經營,且風味依然純正。如今,觀前街經改造後,生春陽醃臘商店將煥然一新。

綢布乾泰祥

地處觀前街中段的乾泰祥綢布商店,是蘇州綢布行業中的百年老店。乾泰祥創辦於清同治九年(1870年)前後。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蘇州商務總會綢緞業14戶名冊中記載:乾泰祥,玄妙觀東……。有關乾泰祥創辦時的記載雖不多,但這家觀前老字號在蘇州同行中早已聞名遐邇。
1922年,乾泰祥業主周以謨在外聽到自己店內所聘的經理治店鬆懈,私下又納妾作樂,花費日糜,於是決意出盤。 閶門中市介綸綢緞店職員何穎生,聯絡懸橋巷協記老闆姚君玉,邀好友張琴石、王梅村、朱潤生等出資3.6萬銀元接盤,何穎生被推舉為乾泰祥經理。
蘇州老字號
1923年,蘇州綢布同行業中的大新、大經和久昌關店歇業,乾泰祥僅以進貨批7折受盤大量存貨,獲利豐厚。 1924年,股東們買下乾泰祥原址房地產,並進行翻建。1929 年,觀前街拓寬後乾泰祥再次落地翻建,聳起了一座中西式的三層樓房,成為同行中的一家大店鋪。
乾泰祥新店落成開業後,在底樓設綢緞、呢絨、布匹、鞋帽4個大部,二樓開設顧繡、時裝兩個部,店內附設彈花工場,僱工自彈棉絮、棉胎,又設3個服裝工場,專門接顧客購店內布料定製服裝的生意,同時加工進口珠羅紗蚊帳。乾泰祥經銷的顧繡非常講究質量,不僅有專人負責選料、染色,審閱圖稿,而且在市郊設立專門"代放繡"加工點。如此特色經營使得蘇城富家大戶無論婚喪大事皆慕名而來,採購所需用品。30年代初,女眷風行繡花紅裙,乾泰祥見機瞄準市場需求,每天能售紅裙百餘條。行業中歷來有放賬(賒銷)傳統,乾泰祥在這方面常年達20萬銀元,占年營業額之半。如1935年閭邱坊巷富戶俞展翼完婚以及其父俞子良喪事,加常年家人衣著,一戶向乾泰祥賒衣料款達5萬銀元,數額之巨令人咋舌。乾泰祥放賬除市區老主顧外,還遍及無錫、崑山、常熟、吳江等縣鄉鎮,尤其是吳江一角,提起"乾泰祥",家喻戶曉,而且還廣泛流傳著"吃到松鶴樓,著到乾泰祥"的俗語。
正當乾泰祥的綢布生意紅火之時,1937年抗戰爆發,蘇州淪陷後遭到空前浩劫。據1938年2月蘇州商會統計,綢緞業 4個大戶損失424 399元,乾泰祥達184 646元。遭受如此損失,乾泰祥幾乎一蹶不振。店主怕戰前儲戶取款,只好在店門前搞一條橫幅,上書"五星綢布店設在乾泰祥",以此遮人耳目。店內的職工靠擺布攤度日。一時暴富的乾泰祥變為門前冷下車馬稀。原來的富戶主顧,那時已紛紛逃亡他鄉,或入上海租界,或奔重慶山城。因無法經營,不少老職工離店,與他人合夥另謀出路,如重新開辦永泰新、元利、麗華等布店。後來乾泰祥在稍有起色時才重新亮招牌,並以6折向以前儲戶存款發還本金,這時乾泰祥已失去了昔日的雄風。由於店主何穎生能堅持以"執貨不執幣"的對策,在解放前的幾年裡熬過了國民黨政府通貨膨脹的危機。
新中國成立之初,乾泰祥經營仍十分困難,直到1954年底,乾泰祥等10戶作為最後一批店戶與蘇州市花紗布公司簽訂了經銷契約,掛起了經銷店牌子,從此起死回生,有了根本轉機。  1956年,乾泰祥與其他綢布店一起申請公私合營,在行業改造調整網點過程中,西中市大豐布店,觀西大興布店、瑞和皮貨店先後併入乾泰祥。大豐原來與協記、辛昌號稱蘇州棉布三鼎,合併後在乾泰祥宮巷一側曾一度高懸"大豐綢布商店"牌子。1956年底,太監弄大豐絲棉商店又併入。商店由原來大豐經理朱蓉江、源昌祥經理史德生和大新經理徐子屏為私方主任,顧治平、方夢憶兩人任正副公方代表,全店有30多名職工。
解放後幾十年來,乾泰祥勵精圖治,所經營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在蘇州同行業中一直名列前茅,開屢獲行業先進集體稱號。1980年,獲江蘇省政府授予的先進集體稱號;1981年,又被江蘇省商業廳定為市內四個擴大自主權試點單位之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乾泰祥這家老字號更是青春煥發,老樹發新枝。面對紡織品市場的新變化,積極開拓貨源渠道,恢復高中檔呢絨和絲綢傳統經營特色,成為一個多品種、多花色的專業綢布商店。
遊人熙攘的觀前,商業繁盛,匯集四周的百年老字號和老店比比皆是。上述介紹的幾家僅是觀前老字號中的一部分。據資料記載,觀前在30年代初,已呈空前繁榮景象。粗略統計一下,當時設在觀前的金融機構有中國、交通、吳縣田業、上海、國華、中國實行、信孚等7家銀行,以及保大、義康、義大、久豐4家錢莊;百貨公司有景德、兄弟、錢恆森,另有華大、聯和、餘昌、泰豐4家公司;銀樓有恆孚、彩鳳、天豐、天成;綢布莊有乾泰祥、怡和祥、同仁和、天祥、瑞和祥、瑞泰豐、瑞信泰、久昌;書局有小說林、振新、世界、商務、文怡、交通、平江;藥房有太和、中英、華英、華美、中西、中央;土特產商店有采芝齋稻香村葉受和、東祿、陸稿薦、馬詠齋、文魁齋、周萬興;菜館有老丹鳳、松鶴樓、自由農場、易和園、月宮飯店、合作農場;麵館有觀振興;照相館有柳村、松石軒、大光明、中華、康生;影劇院有青年會、中央、東方;浴室有匯金泉、新匯金、蓬瀛、聚興園、復興園;茶館有雲霖閣、吳苑;旅館有大陸、新蘇、安東;還有毛恆鳳的蘇扇,西興盛的菸絲,張萬源、屠鴻興的牙刻;等等。抗戰前夕,觀前又增加了金城銀行和鴻盛、鴻源、振蘇、慶泰錢莊,以及汪瑞裕茶號、國際照相館、吳宮飯店、新雅飯店、新安茶室等;太監弄 增設了蘇州老正興、上海老正興、味雅、三吳等菜館酒樓。
百年觀前,風雨滄桑,這些老字號店肆雖然此興彼衰,有生有滅,但它們繁榮了觀前的商貿,增添了這條蘇城名街的風采,也為百年觀前的經濟奠下了一塊塊堅厚的基石。

妝品月中桂

女性愛妝,城市的女性更注重自己的容顏。如今各大城市的商場內,用於女性的化妝品和服裝這類商品更為琳琅滿目。要買要用並不須串專業商店,這類物品,商場內總最優先保留著它們的地盤。可在過去,女性的化妝用品店比較專業。
說起蘇州的月中桂化妝品,清末民初,官僚、士紳、富商等麇集於蘇州,花粉業的銷售市場比較繁榮。當時蘇州經營胭脂香粉等化妝品的商店有孔鳳春、錦華春、丹鳳春、戴香室等好幾家,而月中桂是其中最老的一家。
月中桂是蘇州著名的百年老店。初創時店設在閶門內中市。據《蘇台麋鹿記》記載:"鹹豐十年(1860年)四月,太平天國戰火中,閶門內外一片火海,吳趨坊口,處於大火焚燒的十字路口,首當其衝,商店居戶盡付一炬。兵燹之災,月中桂未能倖免。待戰亂稍弭,便遷至觀前街重振旗鼓。當時由著名書法家王雲書寫金字招牌,落款為甲子同治三年(1864年),迄今亦已有120餘年歷史。
月中桂從閶門遷移至觀前,店前設在玄妙觀東腳門東側,二層樓房,大二開間二進。在1930年左右觀前街進行路面拓寬,月中桂翻建成三層樓房,因基地面積縮減後約剩40平方米,便向三清殿道觀太陽宮租借觀產土地作工場基地,工場部分建造二層樓房,為四開間四進和二開間二進,總計16間,面積約300平方米,前後連通形成前店後坊的自產自銷手工業化妝品專業商店。
月中桂創辦人吳慎生,生於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曾在京城任過官職。吳慎生屬免,開業之日適逢中秋佳節,因此,他將店取名月中桂,產品以玉免為標記。開始經營的鹼皂香粉,其傳統產品鹼皂的造形為一隻玉兔。盒裝鴨蛋粉和瓶裝生髮油等也都用玉兔圖案。
月中桂初創之時,正值慈櫓垂簾聽政時期,當初在京城宮廷附近沒有為其奢侈生活服務的手工作坊。而在當時,吳慎生在京為官,獲取了清廷配方,並聘帶一位香粉師傅回蘇創辦了富有特色的香粉店。生產的香粉曾為清廷貢品,又稱為"宮粉"。為了擴大影響,吳慎生在蘇州開創月中桂的第一天起就免費贈送祖傳秘方(由天然席香、硃砂和冰片等藥料)配製而成的外用腹瀉藥,稱痢疾散。這一善舉是店主獨具匠心的生意經。因此,一般城市貧民和鄉人一患此疾就想著要去月中桂索取此藥,這藥一敷就靈,效果顯著,於是月中桂名聲廣為傳播。
月中桂創業以來,傳統產品相繼不斷,有宮粉、鴨蛋粉、生髮油、髮蠟、雪花粉、芙蓉油、鹼皂、京式香皂、香水、香膏。香蜜、胭脂、供香、薰香安息香等。其中有些採用清廷配方秘制而成。如生髮油也稱頭油,品種有玫瑰油、茉莉香油、紫羅蘭油、三花油等。配製生髮油的香料專門從上海奇華頓洋行和鑒臣洋行等購得,十分考究;所用植物油--茶油,其特點是不易揮發,使潤發效果和香味持久,適合農村婦女使用,但易沾灰。隨後又採用礦物油生產生髮油,其特點不易沾灰,但易揮發,適合城市顧客使用。兩種頭油,各有所長,所以就同時生產,以適合城鄉需要。
月中桂除了銷售具有特色的化妝品外,還大量經銷喜慶用品。有婦女頭上戴的頭花,有掛在胸前的胸花,還有插在花瓶里的瓶花。另外,深受農村婦女歡迎的粉奩鏡箱,是從生產粉奩箱有名的常州採購來的。還有經銷的床花和發祿袋、紅氈氈、果盤等也是城鄉人民喜愛的用品。
月中桂原由大房經營,截至1925年先後在京、津、滬、漢各大商埠設有月中桂分號。在上海,月中桂設在著名的化妝品集散地晝錦里(現在漢口路、山西路交叉處一帶)。後來,蘇州月中桂開始由大房移給四房吳哲維經營。吳哲維去世後,月中桂由吳哲維的二兒吳桐繼承店務。他喜愛音樂,並擔任蘇州晏成中學音樂教師,並不關心家業。經營事宜均交給宋錦棠代理掌管,店務日趨衰落。為繼承祖業,於1938年,吳桐、吳棟兄弟倆各出資一半經營。吳棟自幼在月中桂長大,對化工生產耳濡目染,後又考上了上海滬江大學化學系,乾1940年畢業後接管店務,銳意振興,使月中桂由衰轉盛。
建國後,月中桂於1956年公私合營,與隔壁的源源祥絨線店合併,定名為月中桂百貨商店。當時,營業面積有120平方米,以經營小百貨和化妝品為主。後來網點調整時,又陸續併入了興業橡膠店、德康絲線店、德豐祥絲線店。這樣,月中桂由小店變為大店,由專業商店變為綜合商店。這時,月中桂分化妝、搪瓷、橡膠、床上用品、內衣、服裝、小 百貨、巾襪等 8個櫃。商品約有2 200多種,其中化妝品有300多種,小百貨1000餘種。
1966年"文革"時,月中桂同治三年設的老招牌被砸爛,改名為春雷商店。
1977年該店舊房翻建,並於兩年後恢復原店名。1980年10月,月中桂新屋落成,經蘇州市商業局批准,將月中桂百貨商店改名為月中桂婦女用品商店,於1981年 1月正式開張營業。

菜館松鶴樓

創於清乾隆年間。初創時為麵館,乾隆四十五年(1780)面業公所重修時,松鶴樓即為資助商號之一。當時,松鶴樓以滷鴨和囟鴨面聞名。蘇州農曆六、七月有食素齋風俗,有“雷齋素”、“三官素”等名目,食素者以上玄妙觀雷尊殿進香、松鶴樓吃滷鴨面作為“封齋”象徵,滷鴨成為松鶴樓延續200餘年的佳肴。
清同治、光緒年間,松鶴樓為三開間一角樓面菜館,店主徐金源精心經營,以特色麵點和中低檔菜餚取勝,聲譽很高。宣統二年(1910)徐金源病故,其子徐培根接管店業,但他不問店務,僅在年終由上海來蘇取看“紅賬”而已。初因原班人馬兢兢業業,收入頗豐,後因經營人員營私舞弊,每況愈下。至民國5年(1916)已山窮水盡,甚至顧客點菜餚,連生坯也取不出,只能溜出後門現買現燒,應付台面。徐培根自知無回天之力,決意“破產出盤”。徐金源生前摯友、臨頓路天和祥菜館和西中市金和祥菜館業主張文炳聞訊後捷足先登,以招牌年租60石大米( 時每石合7元銀元)、生財出盤800元銀洋、10年為期租盤。 張文炳邀蘇子和、王覺初、鄒景高、陸仲康、沈增奎等6人全股1200元銀洋(每人一股200元)合夥經營松鶴樓,張文炳被推為經理。7年,正式接盤, 易號為“和記松鶴樓”。
張文炳又名阿大,武進縣橫林人,自幼學廚,曾在太倉州衙司廚,光緒二十年(1894)來蘇辦天和祥菜館。他熟諳菜館經營之道,隨後金和祥菜館掌勺廚師陳仲曾(又名阿八頭)、天和祥菜館陸桂馥等調入松鶴樓作幫手,又從無錫大新樓請來劉俊英(又名三大)、顧榮桂等名廚掌勺,並聘請擅長京幫、蘇幫點心製作名師張福慶坐作。和記松鶴樓擇吉開張後,一改昔日面貌,以經營蘇幫傳統特色菜餚、承辦中高檔宴席為主,一時名廚薈萃,推出數十種四時名菜佳肴,名聲大振。民國13年,加入蘇州總商會。
蘇州老字號
民國18年觀前街拓寬時,松鶴樓在原址(今觀前街141號) 翻建擴建為600多平方米,樓上隔為大小9間,可設30桌;門懸高僧悟憚大和尚手書金字招牌,牆上書有“各色大菜,馳名京滬;只此一家,並無分出”字樣,19年1月18日落成開張,店容煥然一新, 成為地方名流宴請首屈一指大菜館。30年代,京劇界“四大名旦”之魁梅蘭芳金少山馬連良等來蘇賑災義演,馮玉祥、李烈鈞等愛國將領蒞蘇,地方各界都假松鶴樓設宴。松鶴樓營業應接不暇,但仍堅持經營部分低檔菜餚,並接洽向附近旅館、酒店及居民家中外送小菜,以薄利多銷取信於眾。23年張文炳病故,由其次子張之鈞繼任經理。因其有鴉片癖,又缺乏經驗,全憑協理陸桂馥及其父生前原班人馬撐持。日偽統治時期,一度落到借鄰店楊同泰酒堂賣麵點的地步。抗日戰爭勝利後,欲圖發展,但物價飛漲,入不敷出,勉強支撐。37年10月,又遭兵痞敲詐,落到經理被押作人質,職工逃亡他鄉的境地。
解放初,經理張之鈞抽逃資金後出走,協理殷某也脫離松鶴樓,一時店務無人主持,在市人民政府關心下,松鶴樓由工會負責人張雪康等8人組成臨時維持生產委員會,45名職工靠自己集資 800 元維持經營。1956年公私合營後,松鶴樓恢復傳統特色經營和優質服務,繼承和發展了蘇幫傳統菜餚,有四季冷熱菜餚達182種之多。高檔菜熊掌、 燕窩也可預定,常年供應蘇幫傳統菜70餘種。3 號服務員孫榮泉首創“三勤、四快、五心、六滿意”工作法,在全國飲服業推廣,1959年出席全國群英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松鶴樓被易名“東方飯店”,名菜名餚悉遭“禁閉”,只供應大眾化菜餚,名店老菜館失去了特色。
改革開放後,松鶴樓幾經改造,80年代初面積已擴至3600多平方米,新建三層大樓,內設蟹泉、松鶴、友誼、乾隆、鳳凰、鴛鴦、和合、迎賓8大餐廳。其中,“友誼”為外賓接待廳,辟有寒山、虎丘、 滄浪、太湖、九龍5間雅室,全部採用蘇州傳統工藝品裝飾,融書法、 繪畫、雕刻藝術於一體,具有江南古典庭廳風格。全樓可設200餘桌, 能同時接待2000餘人就餐, 列蘇幫名菜館之首。名廚名師萃聚, 常供名菜名點百餘種。1984年營業額達267萬元,為1966年的10倍。1984年7月15日,應北京飲食界之邀,“蘇州松鶴樓”在北京台基廠大街開業,面積1300平方米,設12個以蘇州園林命名的餐廳,可容400人同時就餐。 如今,松鶴樓已風光不再,顯出一片蕭條冷落之相,其面臨觀前街的主門面已掛上“上海榮化雞松鶴樓分店”“松鶴舞廳”的牌子,其東面一樓已被“愛維時裝店”占領,其南面臨太監弄,雖仍有“百年老店、乾隆始創”的招牌,但僅有麵食店還像模像樣,基本以出租店面維持自身。

鞋帽戎鎰昌

光緒二十七年(1901),戎法琴在桃花塢興隆橋開辦戎鎰昌鞋底作,後遷至東中市虹橋頭,更名戎鎰昌皮件店,經營各類皮件,因講究精工,貨真價實,而聲名鵲起。宣統三年(1911)後,戎鎰昌皮件先後在南洋勸業會及萊比錫、芝加哥博覽會等獲獎。民國14年,在石路鴨蛋橋、觀前街設2處分店。25年,觀前分店改為總店,並擴大經營皮鞋, 有生產工人200人。戎鎰昌在蘇州國貨商場(今人民商場) 和南京中央商場等都開設皮件專櫃。27年,又在上海南京西路1030號設戎鎰昌滬店。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於洋貨泛濫,通貨膨脹,市場蕭條,戎鎰昌業務縮小,重點產銷皮鞋,皮件由上海戎鎰昌調撥,店員、工人僅30餘人。
解放後,1952年戎鎰昌有職工16人,除自銷皮鞋、皮箱外,在政府扶持下承接各地百貨公司加工定貨,常年雇臨時工,有時多達 70 人。1956年戎鎰昌歸口國營百貨公司實行公私合營,仍保持前店後廠式經營。1958年,泰山、協森泰、程德茂、西天寶等9戶商店併入戎鎰昌, 職工增至400餘人,除生產經營皮鞋、皮件外,還生產勞保用品。1959 年廠店分開。1960年全市皮革製品業合併建立光明皮革製品廠。1961年為保持名牌特色,光明廠分成10家工廠,戎鎰昌首先分出,歸屬手工業局,以經營皮鞋為主。1963年廠、店合併,1969年廠、店又分開,戎鎰昌、德鎰昌合併為東方皮革製品廠,戎鎰昌皮件店更名東風皮鞋店。1980年恢復戎鎰昌老店名,廠店合一,工廠有職工40餘人,商店有職工20人。1984年7月,廠店再度分開,改名戎鎰昌鞋帽商店(觀前), 成為鞋帽專業商店。1985年營業額86.85萬元,比1980年增46.6%。

麵館朱鴻興

創於民國27年3月。業主朱春鶴自小隨父擺餛飩攤, 成年後另立門戶,在魚行橋(今人民路吉由巷口)搭棚設店,賣餛飩和五色小籠。因選料講究,製作精細,生意見好,於是拆棚建屋,開辦五開間大店,並擴大經營麵點,特聘陸福生、朱阿泉等面餛業高手掌作,聘專門打面師傅,採取28牙細齒滾刀軋面機。麵條細而硬,下鍋煮後不爛。朱鴻興麵館以花色麵點出名,面澆頭十分講究質量。朱春鶴精選用料生坯,青魚、鰳魚要求2公斤以上、2.5公斤以下,豬肉只揀後腿肉,雞、蛋、鱔、蝦等亦各有所選,不達標準,寧缺不濫。麵點花色品種繁多,有燜肉、肉絲、爆魚蹄膀、什錦、香菇、凍雞、三蝦及蛋汁排骨蝦仁蟹粉、蝦爆鱔糊、三鮮火雞等數十種。在麵湯、面碗使用上,亦有奇招。麵湯備紅、白兩種,不同澆頭的麵點用不同的碗,蹄膀面用紅湯紅花碗,燜肉麵用紅湯青邊碗,蝦仁蟹粉面用白湯金邊碗。花色點心有五色小籠、湯包、蒸餃等。尤其是名點縐紗湯包,採用雪花酵面,蒸製講究,至7 成熟時要開籠蓋放氣,表皮形成微縐,食不粘牙,皮不走汁,放在蛋皮絲湯中可5分鐘不沉不爛。
蘇州老字號
1952年,朱鴻興麵館遷至怡園隔壁樓房營業,樓上、樓下兩個堂口,供應品種又增加二面黃炒麵、緊酵饅頭等花色。1956年公私合營。1958年調整網點時遷人民路340號,面積擴至300平方米,職工增至30餘人。該館一直保持傳統經營特色,面澆頭以鱔、蝦、魚等時令品種為主,講究用料新鮮、精細,堅持薄利多銷。改革開放以來,店面改造整修一新,傳統麵點常有10餘種應市,蟹粉饅頭、菜饅頭常銷不衰。又新設供應早點茶點、承辦祝壽麵宴等項目,頗受各界歡迎。

茶葉汪瑞裕

經考證,汪瑞裕茶號始創於清乾隆年間。是由安徽省歙縣西鄉揭田村汪仁瑞堂宗祠的公產出資開設的,資主代理人名汪道生。總店位於原春蕾茶莊的舊址(觀前正山門口),同時在觀東醋坊橋堍開設分店,名汪東裕茶號,簡稱東號;在大成坊口開設另一分店,名汪廣泰茶號,簡稱西店。其目的是排擠他人開設同樣的茶號。庫房設在碧鳳坊,在那裡加工拼配,窨制花茶,操作師傅多達二三十人。
汪瑞裕進貨渠道很廣,常年派人進駐浙、皖、閩等山區,直接採購龍井毛峰、大方、小種紅茶貢菊、白菊等,以減少中間環節,得以低價銷售。自窨的花茶,也派人常駐天津、北京、東北,一方面推銷產品,一方面了解茶葉行情,以利競爭。因汪瑞裕是宗祠產業,故特聘歙縣人方鼎延為首任經理。以後又聘歙縣人江稚定為繼任經理,任期長達六十餘年。江乃商城運籌中的高手,在他的管理下,汪瑞裕處於全盛時期。江稚定病逝後,聘用程漢章為經理。他又是一位經營能手,接任後繼續開拓,使汪瑞裕的營業狀況空前高漲,達到頂峰。師從江、程兩位經理的學徒達五十餘人,仍健在的還不少。
江稚定在任期間,在觀前正山門口建造了三層大樓。三十年代初,直到抗日戰爭爆發,汪瑞裕總店一直在此。大樓內,一樓挖有自流井,店堂出售茶葉。店主為充分利用店屋,就想出一個增加營業,推廣茶葉銷售的好方法,將二樓三樓都闢為茶館。但營業方式與眾不同,凡到店裡購買茶葉,就可以上樓免費泡飲,一嘗茶葉風味,如試飲滿意還可以囑堂官帶到下面去再買若干。在樓上也可以直接泡茶,有綠茶、紅茶、菊花、烏龍,不僅檔次多,還可以點名要下麵店堂出售的茶葉。由於經營別致,又地處觀前最熱鬧的中心,所以生意極好。茶客一邊嘬茗,一邊遠眺玄都,近瞰街景;熙熙攘攘,鶯鶯燕燕,觀前盛景一覽無遺。三樓茶座卻是另一個天地。《大光明報》主筆顏益生,姚哨秋,梅晴初,夏有文等人常駐在此,一面飲茶,一面編報。一般老蘇州不敢上去涉足,免得與報人囉嗦。當時報人被視為“無冕帝王”。稍惹不快,被他們大筆一揮,在報上嘻笑怒罵,冷嘲熱諷一番,弄得你哭笑不得,結果還得小焉者登門致謝,大焉者送禮請客,紅紅面孔。為了不要自找麻煩,還是少去為妙。他們在三樓編報,得地利之便。因為當時蘇州的各路新聞,觀前為集中之地。記者們偵悉新聞後,馬上可以三腳兩步,走上汪瑞裕三樓,匯報編者,迅速寫成新聞,成為特快訊息。所以,顏益生等人每日在三樓匯集訊息,寫稿編報直至傍晚才散,並將稿樣直送印刷所排印。汪瑞裕三樓竟成了《大光明報》的編輯部。
以後又在屋頂加層,建了一間小屋(直到舊春蕾拆建時仍在),朝南落地長窗,充滿陽光,由文教界同仁,建立“一九集”(匾額由蔣吟秋先生題字)作為圈內人喝茶下棋休閒場所。張千里、張建初、彭嘉滋、朱慰元等教育界人士都是其中人物。可惜恕不對外,閒人莫入,至今知者極少。然而,汪瑞裕因此在行業經營中添了一筆濃濃的文化色彩。
解放後,汪瑞裕茶號公私合營,1964年前隸屬平江區日用雜品中心店管理;1964年後隸屬蘇州市雜品公司,文化大革命中1966年改為春蕾茶莊;1969年隸屬平江區財貿革命委員會;1978年隸屬蘇州市棉麻公司;1984年隸屬蘇州茶廠;1999年改為股份制企業,首任經理王通;2002年錢曙韶女士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兩百多年來,汪瑞裕茶號的原老及其後人,堅持誠信經營,勇於開拓進取,不斷提高茶葉質量和服務水平,使茶莊經久不衰,居蘇州茶業界百年老店之首。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155號附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