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現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推動現代
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交通運輸發展取得顯著成就。以鄭州機場、
鄭歐班列、鐵海聯運班列為代表的絲綢之路建設成效顯著,有力支撐河南
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米+井”綜合運輸通道基本形成,有力引領支撐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奮勇爭先;米字形高鐵、
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共築多層次城際交通網,有力發揮鄭州
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里程達27.8萬公里,基本形成以
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為骨幹,普速鐵路、
普通公路為基礎,水運、民航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綜合立體交通網,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安全智慧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高,人民民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立足更高站位,河南交通運輸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高質量發展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距交通強省建設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具體如下:
三是綜合交通網路布局和結構仍需完善。全省綜合交通網路覆蓋均衡性不足,
豫西、
豫南等地區出行便捷性相對較差,城際鐵路、水路運輸等短板依然存在。
四是綜合交通統籌融合亟待加強。綜合客運樞紐數量不足且一體化水平有待提升,旅客聯程運輸水平有待提高,鐵水聯運發展存在短板,交通運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尚需深化。
五是綜合交通運輸現代化
高質量發展水平不足。安全、智慧、綠色交通發展理念需進一步深化,現代物流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河南公路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公路通車裡程268589km。其中: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6600km,全省“內聯外通”高速公路網路格局基本形成,
鄭州大都市區、
中原城市群核心區、省界邊緣區三層高速公路環狀格局基本建成,以鄭州為中心、輻射所有
省轄市的3小時高速公路交通圈已經形成;
鄭州、
洛陽、
安陽、
南陽、
商丘、
周口等6市已形成高速繞城環線;重點推進跨省通道和中原城市群核心圈加密路段、緊密圈聯通路段建設,已建成高速公路省際出口29個,與周邊六省聯繫較為緊密。
普通幹線公路總里程達到3.1萬km,其中二級及以上公路超過2萬km,占比66.5%,已實現“縣縣通國道、鄉鄉有幹線”,普通幹線公路布局更加合理,與城鎮銜接更加緊密;
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23萬km,實現了鄉道及以上行政等級公路覆蓋所有建制村,服務保障能力穩步提升。
河南鐵路
截至2018年底,全省鐵路營業里程5460km,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1308km。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格局加速形成,樞紐地位愈加凸顯。京廣、徐蘭、
鄭渝高鐵鄭襄段、鄭阜、
京港高鐵商合段已建成運營,鄭濟、太焦高鐵加快推進,“米字型”高鐵布局加速形成;鄭州大都市區城際鐵路網不斷完善,鄭開、鄭機、
鄭焦城際鐵路建成運營,新鄭機場至鄭州南站城際鐵路、鄭開城際延長線、新鄭機場至許昌市域鐵路開工建設;萬t重載晉豫魯鐵路(瓦塘—日照)投入運營,“三縱五橫”(三縱:京廣、京九、焦柳,五橫:隴海、新菏兗日、寧西、孟平—漯阜、晉豫魯)國家幹線鐵路網全部實現複線電氣化,蒙西至華中、三門峽至江蘇洋口港鐵路加快建設。
河南航空
近年來,河南以構建“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和國內大型航空樞紐”為主要目標,大力推動本省航空事業的發展。目前,已通航鄭州、洛陽、
南陽、
信陽4個民用運輸機場,安陽、
商丘機場開工建設,平頂山魯山、周口、
三門峽等機場前期工作有序推進,5個通用機場獲批建設,“一乾八支”的民用機場格局加速構建。
客貨運規模長期保持中部地區“雙第一”:2018年完成貨郵吞吐量51.5萬t,貨運規模穩居全國第7位,已開通國際貨運航線29條,基本形成以鄭州為樞紐、連結亞歐美澳等四大洲的航運國際貨運網路;2018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733萬人次,同比增12.5%。河南省正形成以
鄭州新鄭機場為中心,不斷提升洛陽北郊、南陽姜營機場、信陽明港機場服務功能。
河南水運
近年來,在國家節能減排、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大力發展綠色交通運輸方式政策的引導下,河南省內河水運駛入快速發展的軌道,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水運網路初具規模。
截至2018年底,全省內河航道已通航里程1589km(其中四級以上航道358km),各類港口泊位97個,年吞吐能1967萬t。已擁有
淮河、
沙潁河兩條溝通華東和長三角水網地區的水上運輸通道,具備常年通航500至1000t級單船、萬t拖隊的能力。已建成
周口港、
漯河港、信陽淮濱港、固始港等港口,水路運輸能力逐步提升。
交通運輸
截至2022年末,全省鐵路營業里程6331.70公里,其中高鐵2195.52公里。高速公路通車裡程8009.38公里。
全省貨物運輸總量25.87億噸,比上年增長1.6%;貨物運輸周轉量11404.41億噸公里,增長9.2%;旅客運輸總量2.69億人次,下降47.5%;旅客運輸周轉量697.17億人公里,下降36.9%;機場旅客吞吐量1079.36萬人次,下降50.8%;機場貨郵吞吐量62.57萬噸,下降11.4%。
年末全省民用汽車保有量1996.65萬輛,比上年末增長5.6%,其中私人汽車1840.55萬輛,增長6.0%。
民用轎車保有量1106.54萬輛,增長6.7%,其中私人轎車1067.11萬輛,增長7.0%。
發展規劃
發展目標
以統籌融合為導向,著力補短板、重銜接、優網路、提效能,更加注重存量資源最佳化利用和增量供給質量提升。著力提升鐵路發展水平,完善公路骨架網布局,民航、水運等其他交通方式並重發展,建成以鐵路為主幹,公路為基礎,民航、水運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的綜合立體交通網。
到2035年,河南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含鐵路、高速公路、普通幹線公路、農村公路、內河航道)總規模約為34萬公里,其中鐵路1萬公里左右、高速公路和普通幹線公路4.43萬公里左右、農村公路28萬公里左右、內河航道3200公里左右;內河港口達到10個,
民用運輸機場達到10個以上,通用機場達到45個左右,區域性及以上郵政快遞樞紐達到7個。
建設規劃
構建覆蓋廣泛、功能完善、協同互補、運行高效的現代化中原機場群,高標準建設“四型機場”。打造鄭州國際航空樞紐,適時啟動鄭州第二機場規劃研究,提升洛陽、南陽、安陽等重要支線機場區域航空服務功能,完善其他支線機場布局。
到2035年,全省民用運輸機場達到10個以上,形成以鄭州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洛陽、南陽、安陽三大重要支線機場為支撐,信陽、商丘、
平頂山、周口、
潢川、三門峽等其他支線機場為節點的“1+3+N”民用運輸機場布局。
高速鐵路:貫通呼南、京港(台)等國家高鐵主通道,完善綜合運輸通道高鐵客運功能,強化與長三角、成渝、關中平原、山東半島等城市群便捷聯繫。最佳化區域性高速鐵路布局,實現中原城市群更高水平的互聯互通。積極推進新型
軌道交通方式建設,遠景規劃研究至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
長三角、關中平原城市群的高速磁懸浮鐵路。
到2035年,建成“五縱五橫”的現代化高速鐵路網,營業里程達到3500公里,實現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四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雙高鐵通道連通,與周邊省份省會城市2小時高鐵通達。
普速鐵路:聚焦貨運服務能力強化和
國土開發帶動,構建覆蓋廣泛、內聯外通的普速鐵路網。規劃三洋鐵路,構築陸橋通道分流線路,強化鐵路出海功能。規劃濮陽至潢川鐵路,帶動沿線地區糧食等大宗商品外銷外運。規劃洛陽至西峽國土開發性鐵路,促進
伏牛山旅遊資源聯動開發。
到2035年,建成“六縱六橫”普速鐵路網,營業里程達到5000公里。
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以支撐中原城市群區域協同發展、最佳化城鎮和產業空間布局為目標,構建布局合理、銜接順暢、安全高效的中原城市群城際鐵路網。按照“強心、聚軸、融合”的發展理念,以鄭州都市圈為重點,完善全省市域(郊)鐵路網布局。加強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與機場、
高鐵站等重要交通樞紐銜接,充分利用普速鐵路、高速鐵路富餘能力提供城際列車服務。到2035年,形成“四縱四橫”城際鐵路網和“三主兩聯”都市圈市域(郊)鐵路網,營業里程達到1500公里。
城市軌道交通:充分發揮大、中運量公共運輸在城市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完善
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建設,強化與高鐵、城際、
市域(郊)鐵路等其他軌道交通方式的銜接。重點推進
鄭州都市圈和洛陽、南陽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啟動城市軌道規劃建設。
城市 | 名稱 | 線路名稱 | 開通時間 |
---|
鄭州市 | | | |
---|
| |
| |
|
| |
| |
| |
| |
| |
洛陽市 | | | |
---|
| |
鄭州市、許昌市 | | | |
---|
以密切聯通其他城市群為主線,按照“拓展省際出口、提升通道能力、完善路網覆蓋、強化樞紐功能”基本思路,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智慧的高速公路網。加密高速公路出省通道,推動京港澳、連霍、寧洛等高速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和分流路線建設,最佳化鄭州都市圈、大別山、太行山、伏牛山等重點區域高速公路網結構,加強機場、港口等交通樞紐的集疏運高速公路建設。到2035年,建成“16縱16橫6聯”的高速公路網,總里程達到13800公里,省際出口達到68個,平均間距縮短至39公里。
普通幹線公路:以存量最佳化提升為重點,推動主要交通運輸走廊內普通幹線公路提級改造,延伸貫通省、市際通道,最佳化普通幹線公路與城鎮空間布局關係,加強對重要產業經濟走廊沿線節點及交通樞紐的銜接覆蓋,構建規模適度、結構合理、覆蓋廣泛、銜接順暢的普通幹線公路網。到2035年,普通幹線公路總里程達到3.05萬公里。
農村公路:以“補齊發展短板,促進城鄉互聯互通,推動提檔升級”為主線,完善農村骨幹路網,促進農村公路聯網成片,建設鄉村旅遊路、資源路、產業路,打造便捷舒適、安全可靠、智慧高效、優質多樣的“四好農村路”。
到2035年,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28萬公里。
內河航道:按照“通江達海、河海聯運、乾支聯動、交旅融合”總體規劃思路,強化沙潁河、淮河、沱澮河、唐白河等高等級航道建設,延伸拓展水運服務,高標準打造黃河、大運河河南段和庫湖區等旅遊航道。到2035年,規劃構建“一縱三橫九支+其他航道”的總體航道布局,總里程3200公里。
內河港口:打造布局合理、保障有力、量能匹配的港口體系,圍繞港口貨運功能,規劃周口港、信陽港2個主要港口,規劃鄭州、洛陽、南陽、商丘、平頂山、許昌、漯河、駐馬店港等8個服務水陸物資集散轉運的地區性重要港口。依託黃河、大運河河南段適宜河段和庫湖區航道,在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三門峽、濟源等地規劃建設客運碼頭。到2035年,形成“2+8”分層次港口布局,港口吞吐量達到3億噸(含貨櫃150萬標箱以上)。
郵政快遞樞紐體系:共建武漢(鄂州)—鄭州—長沙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集群,打造洛陽、漯河2個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和商丘、南陽、信陽、新鄉—鶴壁—安陽4個區域性郵政快遞樞紐,完善省內其他地方性郵政快遞樞紐和農村物流網路節點體系布局。到2035年,形成“1+2+4+N”郵政快遞樞紐體系。
郵政快遞寄遞網路:以鄭州、洛陽雙城為引領,形成空中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2條國際寄遞通道。以鄭州、漯河、洛陽、南陽、商丘、信陽、安陽7個樞紐城市為中心,形成聯通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以及天山北坡城市群6個方向的寄遞通道。到2035年,形成國際“雙城雙路”、省際“七城六向”寄遞通道和省內市縣鎮村高效寄遞網路。
管理機構
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有關交通運輸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承擔涉及全省綜合交通運輸的規劃協調工作,組織編制綜合交通運輸規劃,負責編制公路、水路等規劃,指導全省交通運輸樞紐規劃和管理;參與擬訂全省郵政、
地方鐵路、
軌道交通、民航產業發展規劃,指導全省公路、水路行業有關體制改革工作;承擔全省道路、水路運輸市場監管責任,組織擬訂全省道路、水路運輸有關政策、技術標準和運營規範並監督實施,指導全省道路、水路客運及有關設施規劃和管理工作,指導全省城鄉客運、出租汽車行業管理工作等。
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