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元宵節(Lantern Festival),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以古代曆法而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說文解字》記載:“元,為始;宵,為夜。”,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名之為“元宵節”;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宋代以前,元宵節多稱“元夜”、“元夕”、“上元”,而宋代以後的文獻則多見“元宵”一詞。

元宵節的形成經歷了較長的過程,關於它的起源說法很多,較有影響的是,源於漢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燃燈祭祀太一神。所以,如果從西漢時期算起,它在中國已經綿延存在了兩千多年。自漢代“太初曆”制定頒行後,就已將正月十五確定為重大節日。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活動節期,在不同歷史時期也有變化,明代十天,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

元宵節是一元復始大地春回之日。國人歷來重首尚新,各地以“鬧”為主題的活動形式多樣,既有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等民俗活動,也有舞龍燈踩高蹺社火表演,表達著人們祈禱豐年的意願。節令特色食品是“元宵”,又稱“湯圓”,寓意團圓、美滿。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已構成春節年俗的重要內容,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社會的“狂歡節”。從除夕關門守歲,到正月十五的全體社會成員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節日活動。元宵節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在海外華人聚居區也備受重視。2008年6月,元宵節民俗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起源諸說,歷史變遷,節日節期,民間傳說,節日習俗,民俗活動,民俗表演,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作品,經典畫作,經典詩作,民間歌謠,專題郵票,節日影響,經濟,文化,社會,國際,文化傳承,保護措施,元宵晚會,

歷史沿革

起源諸說

  • 漢文帝誅亂說
據記載,漢惠帝劉盈死後,其母呂雉篡位,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呂雉死後,周勃陳平等人協力於公元前180年掃除諸呂,擁立劉恆為帝,即漢文帝。勘平之日恰是農曆正月十五日,為示慶賀,文帝每年此夜出宮與民同樂。古時正月又稱元月,“夜”在古漢語中叫“宵”,所以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這一天定為元宵節。
  • 祀太一神之俗
這一觀點出自《史記·樂書》云:“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常有流星經於祠壇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這段記載與元宵節頗多相通之處。宋洪邁在《上元張燈》一文引此說,宋朱弁《曲洧舊聞》亦贊同宋洪邁的觀點。此後,王三聘的《古今事物考》沿用了這種成說。這一說法遂成為較有影響的說法之一。據說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 道教起源
道家解釋宇宙分為天、地、水三界,分別以天官、地官、水官掌管。到了北魏時,以三官配三元節,農曆正月十五日定為天官誕辰,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地官誕辰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水官誕辰為下元節。三元日和三官主三元日的說法,最早見於東晉劉宋初的古靈寶經《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經》。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元宵節
與三元節日配合的“三界”與“三官”民俗
  • 佛教起源
此說法認為元宵節起源於佛教。《歲時廣記》卷一〇引《僧史略·漢法本傳》云:“西域十二月三十日,乃中國正月之望,謂之大神農變月。漢明帝令燒燈,以表佛法大明。”元宵節張燈來源複雜,但習俗受漢傳佛教的影響。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神威,而燈火的照耀則有兩種妙用。“一燈能破千年暗”,燈火可以破人世黑暗,現佛之光明,去除眾生之煩惱。胡申生主編的社會風俗三百題》中:“佛教教義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無量壽經》有‘無量火焰,照耀無極’說法。據《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神變、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行燃燈法會。東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東來傳教,漢明帝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日燃燈,並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
能夠確切表明張燈與佛教直接相關的最早文獻是梁簡文帝蕭綱的《正月八日燃燈應令詩》。敦煌文書中的《太子成道經》記述釋迦牟尼為“寶燈王”,並且“身上燃燈千盞”。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到了隋唐時期,元宵節張燈正式成為民間習俗,有隋煬帝所作《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唐朝時,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西方來的佛教徒廣泛宣傳“神燈佛火”,於是佛家燈火遍布民間。

歷史變遷

  • 東漢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習俗也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東漢時期,已看到元日朝會既設燎又有張燈的情形。晉傅玄的《朝會賦》中表述了正月朝會的燈火:“前三朝之夜中,庭燎晃以舒光。華燈若乎火樹,百枝之晃晃。”東漢明帝時期,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 南北朝
南北朝時,元宵張燈漸成風氣。梁武帝篤信佛教,其宮中正月十五大張燈火。南朝梁時,正月十五日已有張燈之舉,南朝梁的吳均在《詠燈》詩中有“能方三五夜,桂樹月中生”所謂“三五”是“三五一十五”即上元月。南北朝這一歷史階段是上元節形成期。
  • 隋朝
隋朝時,正月十五元宵節已盛況空前。《隋書·柳彧傳》記載:“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游。鳴鼓聒天,燎炬照地。”記載了開皇三年(583年)隋朝大臣柳彧要求禁斷正月十五日娛樂逾度的上書,可知都長安的正月十五日夜是個大型的以娛樂為主的節日。
  • 唐朝
唐朝時,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中外文化交流更為密切,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燃燈供佛”,唐朝元宵節比隋朝更熱鬧。唐景龍四年(710年)正月“丙寅夜,帝與皇后微行觀燈”。是夜放宮女數千人觀燈。次日又微行觀燈。當時認為上元夜天神下降,故從正月十四至十六日3夜均放燈,後增至5夜。
劉肅大唐新語》記載:“京城正月望日,盛飾燈影之會,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貴臣戚屬及下俚工賈,無不夜遊。”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云牶“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李商隱則用“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詩句,描繪了當時觀燈規模之宏大。
  • 宋朝
宋朝時,最熱鬧、最盛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元宵放燈期間,不僅燈火輝煌,且有歌舞百戲填充街巷、“樂聲嘈雜十餘里”。“家家燈火,處處管弦”,“燈品至多”,“精妙絕倫”、“奇巧百端,日新耳目”。宋代的元宵節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一個慣例:天子與民同樂,以示親民。一首宋代小詞寫道:“奏舜樂,進堯杯,傳宣車馬上天街。君王喜與民同樂,八面三呼震地來。”說的便是宋朝皇帝在宣德門與民同賞元宵的情景。
  • 元朝
元朝時,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禁止民間元宵放燈,“每值元夕,雖市井之間,燈火亦禁”,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
  • 明朝
明朝時,社火花燈達到興致的高峰,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明憲宗元宵行樂圖》,更是將500多年前紫禁城內“鬧元宵”的景象刻畫得淋漓盡致。1485年的元宵節,明憲宗朱見深下令在宮中隆重慶祝,皇宮內外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人人身著喜慶服飾,愉悅之情溢於言表。宮廷畫師從早到晚跟隨憲宗皇帝,將所見的熱鬧場面如實記錄。
  • 清朝
清朝,異族入主中原。康熙朝《大清會典》記載:從皇太極崇德元年(1636)開始,清宮上元節便定在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三天,這三天中官員要穿朝服,不理刑名,不辦事,但緊急要務仍然辦理,若舉行活動都要有禮樂相伴。元宵節時,紫禁城裡懸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據《欽定宮中現行則例》載: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由內務府總管率員役於乾清宮前安設天燈、萬壽燈。天燈自安設之日起每晚上燈,至來年二月初三日撤下。萬壽燈自安設之日起每日升燈聯,一直到除夕當天,皇帝於保和殿舉行宴會時,才將燈聯換做花燈,並於此時安設兩廊欄的桿燈。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清《點石齋畫報》之“賽燈申慶”圖
從康熙十一年(1672)開始,每年正月十四日和十五日兩天,清朝例要宴請外藩,康熙前期宴請地點位於宮中,康熙後期改在暢春園,雍正以降則在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和山高水長,而宴請時一項重要的節目就是燈戲。民間的燈會壯觀,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節日節期

元宵節的定型時期,學界尚有爭論。但一般認為,漢魏六朝時期,已經出現元宵節俗,唐宋以後,元宵節俗伴隨著城市生活的發展而逐漸繁盛,諸多節俗傳承至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期也越來越長。漢代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清代縮短為四至五天。
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說。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夜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笫、几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脫離鬼域。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新中國成立之後,元宵節一直未被列入法定節假日。當時新中國百廢待興,千百年來第一次當家做主的老百姓,積極火熱地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之中。1979年後延長了春節假期,但只有3天。2000年,歷史性地確定了春節、“五一”和“十一”三大黃金周;2008年,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三大傳統節日被確定為新的法定節日。而元宵節仍未定為法定節日,究其原因,並非元宵節不重要,而是因為這個日期距離春節實在太近。古人之所以元宵放假,是因為當時沒有春節大節期。(參見主詞條:法定年節假日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放天燈
節期
朝代
說明
節期
上元日
1天
上元前後各一日
3天
上元前一日加後三日
5天
初八到正月十八
10天
北方
3天
南方
5-6天
參考資料:

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元宵賞燈始於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漢武帝的寵臣東方朔風趣而善良。一日冬天去御花園賞梅,遇一宮女欲投井。東方朔搭救後問明原委,原來宮女名叫元宵,因進宮後長久不能見到親人而思念,遂起輕生念頭。東方朔同情並答應幫忙。東方朔擺攤占卜,所有人問卦結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長安城大恐慌。漢武帝向東方朔請教,朔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解釋說:正月十五晚家家掛燈吃元宵,城外百姓進城看燈,好似滿城大火,以瞞玉帝。是日晚,元宵雙親進城觀燈。在東方朔的幫助下一家終於團圓。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的傳說
傳說,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弔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字諧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聯想到自己的命運,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然而,“元宵”兩字並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買他的賬,照樣在民間流傳。

節日習俗

民俗活動

唐宋時代興起吃麵蠶。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歲上元,唐朝都城人造面蠶的習俗到宋代仍有遺留,但不同的應節食品則較唐朝更為豐”。《歲時雜記》詳細地反映了北宋首都汴京上元吃麵繭的風俗。可知面繭是肉餡或素餡的饅頭。餡中放入寫著官品的紙簽或木片,以占將來官位高低。或選取古今名人警句中可以占前途的吉祥詞句。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宋代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圓子前輩似未嘗賦此坐間成四韻》中提到:“星燦烏雲里,珠浮濁水中。”“浮圓子”就是“湯圓”。元宵節煮食浮圓子,寓意月圓人圓、幸福美滿。詩人姜白石在《詠元宵》寫道:“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浙江賣元宵圖
宋朝鄭望之的《膳夫錄》記載:“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製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從其技法中可知,子用軟麵包棗餡油炸而成。吃起來“其味脆美”,即今天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到南宋時,有所謂“乳糖圓子”的出現,這應該就是湯圓的前身了。
明代還出現了湯圓、元宵的名稱。明末《明宮史》記北京上元節“吃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者”。湯圓此名至今盛行南方。而元宵之稱不僅流行北方,還廣及南方。
清朝康熙年間,御膳房特製的“八寶元宵”,是名聞朝野的美味。馬思遠則是當時北京城內制元宵的高手。他製作的滴粉元宵遠近馳名。符曾生於1688)的《上元竹枝詞》云:“桂花香餡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裡賣元宵”。詩中所詠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馬家元宵。
近現代,元宵的製作日漸精緻。就麵皮而言,有江米面、粘高粱面、黃米面和苞榖面。餡料甜鹹葷素,製作的方法也南北各異。元宵可以大似核桃、小似黃豆,煮食方法為帶湯、炒吃、油氽、蒸食等。元宵除了自己食用外,會用來相互饋贈,也是祀神享先的節物。
“元宵”和“湯圓”外形相似,但製作方法不同、口感也略有差異。明代以後,宋代時所稱的圓子類節令食物又被稱為湯圓、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於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較多稱為“湯圓”。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一個是用乾粉,一個是用濕粉。二者在餡料上有些不同,元宵多為甜餡,湯圓則甜、鹹、葷、素餡。甜餡包含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芝麻、花生等。鹹餡為豬肉餡。還有芥、蒜、韭、姜組成的五辛元宵,表示勤勞、長久、向上的寓意。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大節,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辭年(辭舊年)兩個部分,時間上一般從農曆臘月初八開始到正月十五結束。元宵節又是中國春節年俗活動的壓軸戲,從古至今體現的就是一個“鬧”字,而且是晚上的“鬧”,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隋、唐、宋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明清時期,老百姓將元宵節過得熱鬧非凡,各種響器、歌舞競相上演。顧祿《清嘉錄》記載清代蘇州“元宵前後,比戶以鑼鼓鐃鈸,敲擊成文,謂之鬧元宵”。清雍正朔州志》記載,民間“架鰲山,燒旺火,張燈放花,群相宴飲”,名之為“鬧元宵”。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在中國古代,元宵節是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節日。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可以說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民俗學專家蕭放解釋,有這個叫法,是因為元宵節是古代難得的兩性可以接觸的時間。
古人實行宵禁制度,同時古代女性受禮教約束。元宵節的狂歡,給了深閨女子晚上出遊的機會。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結伴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原本便是有情人,可以借著元宵節約會。明朝一幅古畫《上元燈彩圖》描繪了古代大型交友現場。
“男婦嬉遊”是元宵節特殊的人文景觀。據《隋書·柳彧傳》記載,“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戲朋游。鳴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獸面,男為女服,倡優雜技,詭狀異形。”場面堪比化妝舞會。在電視劇《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和薛紹第一次見面就在元宵節的街市上,薛紹戴著崑崙奴的面具,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元宵經典佳話”有很多經典詩句都誕生於元宵燈節。
花燈相傳起源於漢代,興於唐宋。它的廣泛流行則藉助於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燈節。東漢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下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士族庶民在民間掛燈,逐漸演繹為元宵節的賞燈習俗,元宵節也成為古往今來展示、觀賞花燈的盛大節日。
因為元宵節也是求子的佳節良辰,成為古代婦女出門賞花燈之由,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二《偷燈盞》解釋當時人在元宵節偷燈的原因時說:“一雲,偷燈者,生男子之兆。”這裡“燈”諧音“丁”,就是男丁。這樣一來,偷燈就象徵著生育兒子,偷燈就是祈求子嗣綿延。根據同樣的道理,觀燈也具有求子的涵義。於是,古代婦女出門觀燈、賞花燈有了這個理由,就名正言順了。
謎語一直是中華傳統的益智遊戲,到了宋朝,元宵節已有了“益智節”的含義,標誌之一就是“燈謎”的出現。
南宋時,“燈謎”成為元宵節必不可少的助興項目。燈謎是貼在元宵節花燈上供遊人猜的謎語,又稱“庾辭”、“隱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稱:“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據吳自牧夢粱錄》:“商謎者,先用鼓兒賀之,然後聚人猜詩謎、字謎、戾謎、社謎,本是隱語。有道謎,來客念思司語譏謎,又名打謎。”周密武林舊事》“燈品”也有類似記載:“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
元宵節猜燈謎成熟於明清時期。清顧祿《清嘉錄》中記錄有當年蘇州元宵節猜燈謎的情景:“好事者巧作隱語,拈諸燈。燈一面覆壁,三面貼題,任人商揣,謂之打燈謎。謎頭皆經傳、詩文、諸子百家、傳奇小說及諺語、什物、羽鱗、蟲介、花草、蔬藥,隨意出之。”猜中者有獎,獎品有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謂之“謎贈”。
傳說,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前去觀看燈會。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了一謎聯,讓大家猜一猜。隨同的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個個抓耳撓腮,怎么也猜不出來,最後還是紀曉嵐自己揭了謎底:猜謎。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猜燈謎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裡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兒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元宵“其夕,迎紫姑,以卜將來蠶桑,並占眾事。”每逢元宵節,一些地方有拜紫姑的習俗。紫姑是古代婦女拜的“姑娘”神。迎紫姑習俗自南北朝時期就已存在。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占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明清時代的上元紫姑卜信仰仍普遍,紫姑卜主要用於吉凶、禍福、豐歉。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清《點石齋畫報》之“迎紫姑神”圖
逐鼠是一項元宵節期間的傳統民俗活動,始於魏晉時期。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桑蠶大片大片地吃掉,傳說正月十五用米粥餵老鼠,它就可以不吃桑蠶了。後來就形成了風俗,養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裡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逐鼠
古代有正月十五“走橋”的習俗,也叫“走百病”。此俗元代已經出現,周用有《走百病》詩:“都城燈市由來盛,大家小家共節令。諸姨新婦及小姑,相約梳妝走百病。”,有的在十五,但多在十六日進行。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婦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橋。”河南《郟縣誌》載:“元宵慶燈節,老幼有病者各詣石龜灸之。若本地有河橋,則相與過橋。無則共攢木板搭數丈高,名曰天橋,男女鹹集過之,謂之走百病。”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正月·走橋摸釘》:“元夕婦女群游,祈免災咎,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凡有橋處,三五相率以過,謂之度厄,俗傳曰走百病。”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走百病》圖像

民俗表演

主詞條:鬧花燈
每年正月十五,又是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始於漢朝,興盛於隋唐。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描述了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如夢錄》記載明代開封一帶:“諸王府、鄉紳家俱放花燈,宴飲。各家共有大犁(梨)園七八十班,各街廟宇俱有燈棚,各家俱放花燈,門前俱點門燈,爭放花炮。”
正月十五鬧花燈已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無論全國各地哪裡都有大致相同的活動。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街上掛滿燈籠,到呈現花團錦簇,燈光搖曳的景象。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民眾。
2019年的元宵節期間,故宮博物院舉辦了建院94年來的首場燈會——《紫禁城上元之夜》,這也是故宮首次於夜間開放,整座紫禁城“爆燈”。進宮看殿、觀燈、漫步宮牆、俯瞰整座紫禁城,聽暢音閣傳來的戲曲,賞金色琉璃瓦上的《千里江山圖卷》。
舞龍燈,也稱耍龍燈或龍舞。長長的龍身,蜿蜒起伏,翻騰遊走,龍身燈光閃爍,流光溢彩,景象奇麗壯觀。華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有文字記載的龍舞,例如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曾描述宋代元宵節盛況:“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踩高蹺,是在元宵節民間盛行的一種民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我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乾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
表演形式
舞獅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獅子舞”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彩球等動作。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都喜歡打鑼打鼓,舞獅助慶。舞獅亦跟隨著華人移居海外而聞名世界,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相當盛行舞獅。聚居歐美的海外華人亦組成不少醒獅會,每年的春節或重大喜慶,他們都會在世界各地舞獅慶祝。
劃旱船,也稱跑旱船。跑旱船起源較早,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後來,這種活動逐漸傳到許多地方,形成了今天的跑“旱船”。“旱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紮成,再蒙以彩布。“旱船”的乘一般由姑娘、媳婦扮演,手裡拿著槳,做划船的姿勢,如同坐於船中一樣,模擬在水中起伏、顛簸,表演者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

地域特色

北京的燈市在東安門外迤北(今燈市口一帶),技藝百戲,在市上演出。鄉村人則扎秫稭作棚,周懸雜燈;也有以小杯子盛油,108個夜燈,遍置井灶門戶各處,聚如螢,散如星。懷柔區琉璃廟鎮形成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每年元宵節期間都會聚在一起吃斂巧飯,這一地方習俗傳延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主詞條:元宵節(斂巧飯習俗)
天津在元宵節之前做刺蝟老鼠等蒸食,這些小面刺蝟和小面老鼠應是“正月十四爭(蒸)財神”時才做好,刺蝟頭沖外,意為招財;正月十五刺蝟頭沖里,意為進寶。河北較為獨特的元宵習俗有井陘的拉花、懷來民間花燈、贊皇縣的“拉碌碡”;永平府元宵節,有病的婦女群聚窯下,稱“陶灸”。兒女交錯度橋,稱“度百厄”。也有人以紙裁剪為九條紙繩,信手打結以卜休咎,稱“結羊腸”。掛花燈則是山西人民歡慶元宵節必備的一種形式。從十四至十六,花燈形形色色,異彩紛呈。
內蒙古東部的通遼市,畜牧業較為發達,元宵用料方面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獨到的特色。奶皮子元宵、優酪乳元宵、乳酪元宵,軟糯的糯米皮,包裹著的大塊乳酪米皮兒,是奶氣十足的元宵。正月十五的晚上,內蒙古人民要先舉行祭月的儀式。
朱碌科黃河陣,源自古代兵家布下的九曲黃河陣,並在九曲黃河陣民俗活動的基礎上,歷經200餘年的傳承發展形成了獨具遼西地域特色。每年農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是“跑黃河”的日子,其影響達方圓百餘里,每年參與人數達十餘萬人。遼西朱碌科黃河陣已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主詞條:元宵節(遼西朱碌科黃河陣)
黑龍江璦琿古城將農曆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璦琿上元節是集漢、滿、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文化為一體的重大節慶活動,兼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於2021年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代表項目名錄。【主詞條:元宵節(璦琿上元節)
吉林,賞冰看雪鬧元宵,除了常規的焰火表演,還有傳統技藝打鐵花。
彬縣燈山會是陝西彬州市元宵節民間的傳統廟會。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在城關鎮水簾村的花果山舉行。據明代《邠州志》記載,燈山會在唐代貞觀年間已經興盛,明代在原有燈山基礎上整修擴建,形成今天的規模,明清當地民間形成孫悟空崇拜活動,【主詞條:元宵節(彬縣燈山會) 】。永昌縣卍字燈俗甘肅永昌縣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源於明朝時的北京燈藝,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卍”字燈城占地面積為11881平方米,燈陣橫豎各19排,共設365個燈桿,燈陣正中央樹10米主桿,上方懸掛1個大花燈,象徵一年風調雨順、山河錦繡;入口處樹4個燈桿,象徵一年四季;其餘360個燈桿上懸掛花燈,象徵農曆360天。
寧夏作為中國唯一一個全境屬於黃河流域的省份,“天下黃河富寧夏”也由來已久。因此,鹽池縣的“九曲”又稱“九曲黃河龍門陣”,在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看雜耍、演社火等眾多慶祝活動中,“游九曲”成為當地每年“鬧”元宵的重頭戲。鹽池九曲游路全長2400米,由寓意福、祿、壽、喜等“九宮”以及眾多彩燈組成。九曲黃河燈俗,是青海樂都地方傳統節日民俗,起源於黃河沿岸,因燈陣曲折綿延如黃河之龍曲而得名。燈陣包含二十八星宿、二十四節氣、十二生肖、五行四象等內容,並大量植入張掖乃至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的許多地方文化元素,如今已是這裡傳承千年的文化遺產。
新疆天山南北“耍”社火“鬧”元宵。放煙火、舞獅,這些現在過元宵節的必備節目,也是古代新疆“潮人”所追捧的,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就珍藏著對羊對鳥燈樹紋錦、獅舞泥俑兩件文物。織錦中雞、羊則與“吉祥”諧音,對羊對鳥燈樹紋錦的圖案,被稱之為“火樹銀花”。這個成語其實源於唐朝楊貴妃的姐妹韓國夫人天寶年間的一個元宵節,她在一座高山之巔的樹上掛了各色各樣的特大彩燈,使遙遠地方的人們都能看到它,蔚為大觀,於是,人們便以“火樹銀花”比喻。藏品舞獅泥俑,1960年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高12厘米,長10厘米。
安徽宿州地區,元宵節做“面燈”是世代相襲的風俗。在合肥,把燈籠紮成動物的形狀,讓裡面的畫面動起來,俗稱“走馬燈”。杭州民間傳正月十五為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多齋素誦經,匍匐至吳山禮拜。現今前童古鎮、黃壇鎮還保留有元宵行會習俗。【主詞條:元宵節(前童元宵行會)】。蕭山的河上龍燈勝會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與其他以龍為內容的各式活動不同的是,龍不是翱翔起舞的,而是“端坐”在板凳上,並由一截截龍段連線而成,龍段最長可達120段,需數百人共同參與。閩南一些地方,燈節中還有一叫“穿燈腳”的習俗。在台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
河南人最獨特的習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戶戶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篾和紅紙紮上燈籠,點燃其間的蠟燭任其燃盡。偷燈盞,是在正月十三、十四蒸燈盞,食材是純一色的黃面或黑面,不用發酵,捏成窩窩狀;正月十五夜裡,則在窩窩裡添滿棉籽油,用幾股棉線搓成粗粗的燈捻子,做成了燈盞,並將燈盞放在迎門的土地堂里。若是被小頑童偷去了,再拿一個燃上就是了。老人們認為,小頑童是福神的使者,天使把燈盞偷走了,福氣就送到家了。孝感市孝南區楊店鎮是著名的“龍燈之鄉”。楊店高蹺與楊店高龍“雙星合璧”,同台競技,相伴起舞。楊店高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引入楊店鎮,流傳已有600餘年,楊店高蹺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納入第四批湖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店高龍在2023年元宵節更是被央視七度關注。【主詞條:楊店高龍
湖南郴州“火仙牛”源於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村民們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會用稻草紮成牛的形狀再插上香火與火龍一起鬧元宵,以此為本村保平安。上坂關公燈飾流行於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羅亭鎮上坂村以“板凳龍”鬧元宵的傳統民俗活動。清光緒《南昌縣誌》載:“鄉間多崇板燈。其制,設龍頭龍尾,貫以板,板上置燈數籠,節節相承,長者數十板共成一燈。”曹氏後人附會《三國演義》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故事,扎板燈感激,取名“關公燈”,又叫“關公龍”。【主詞條:元宵節(上坂關公燈)
廣東茂名六雙花燈節是每年正月十七,年例期間,流傳於信宜六雙村的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民族文化的多樣性造就了廣西各地豐富多彩的元宵節文化——在上林、靖西等地人們有吃油團的習俗; 在天等、德保、邕寧、馬山等地則吃大粽,表達對團團圓圓的期望。“壯族打扁擔”在壯語中又稱“打魯列”和“谷朗”,起源於古代壯族先民“打舂堂”活動。唐代劉恂嶺表錄異》中有這樣的記載:“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為槽,一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舷皆有徧拍,槽聲若鼓,聞於數里。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
每到正月,四川自貢燈會就成為南方最上相、最具有想像力的“跨年活動”。自貢人將最原始的新年賞燈不斷改造創新,至20世紀初時,已經融合了提燈會、鬧花燈、放天燈與舞龍燈等彩燈形式,成了充滿活力與創新的“現代藝術展”。正月十五富順地區的“偷青”習俗:“一偷湯圓二偷青,三偷檐燈四偷紅。”偷青的習俗在富順流傳多久,具體時間無從查考,有說始於宋代,亦說為明清的幾次移民活動,即所謂湖廣填四川傳入,說是當年鬧蝗災,蝗蟲鋪天蓋地,把莊稼都吃成光桿桿,人們點起火把驅趕燒死蝗蟲。開縣有“對罵”的習俗。元宵節時人們搬板凳到戶外去,將平日之怨氣,盡皆罵出,被罵之人不得回罵。
雲南雲龍縣於元宵節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彌勒州元宵後一日燃香於橋,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據說可以去疾病。正月十六鬧元宵,是雲南爨鄉曲靖市陸良縣的風俗,這一風俗從清代沿襲至今,成為陸良縣獨有的一張文化名片,2017年6月,被雲南省政府納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雲南是全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獨特的民族節日拉祜擴塔節、目瑙縱歌節、賽裝節等在正月十五慶祝的民族節日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對於客居他鄉的彌渡密祉人來說,春節可能不回家,但正月十五一定要回家。密祉燈會鬧起來,四面八方的民眾將整條密祉大寺街擠得水泄不通,最多時可達四五萬人。
正月十五日夜,貴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寨英古鎮舉行“滾龍鬧元宵”活動。土家族民俗是“炸龍”活動此次“炸龍”雲集了70餘條龍燈隊伍,並吸引了近20萬民眾駐足觀看,場面震撼令人心跳。德江土家族民眾過元宵節分為白天和黑夜兩段:白天以舞龍、耍獅、花燈表演等為重;元宵夜則炸龍狂歡。該縣在600多年前就有“舞龍求雨”的圖文記載和土家舞龍、炸龍的傳統,並延續至今,此項活動已被列入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族特色

除漢族以外,滿族、朝鮮族、赫哲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回族、錫伯族、藏族、白族、納西族、苗族、瑤族、畲族、壯族、布依族、黎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也過元宵節,節日活動各具特色。
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
大理白族對元宵節格外重視,正月十五當天往往要耍龍、舞獅,還組織“金花歌舞隊”大鬧元宵;而大理的彌渡縣的花燈唱元宵更是熱鬧非凡,讓人們充分領略雲南民間文化的無窮魅力。“如今,大理的元宵節通常是白族、彝族、漢族一起歡度,不分彼此。”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劍川縣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婦女專門請人扎一個青姑娘的偶像,給她穿上白族盛裝,把“青姑娘”抬到鞦韆上盪鞦韆,眾人圍著邊舞邊唱。晚上,由一人舉著“青姑娘”,眾婦女隨後,繞遍村子,邊走邊唱敘事長歌《青姑娘》。
流行於貴州省黃平一帶苗族的偷菜節也是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節日這天,姑娘們便成群結隊去偷別人家的菜,嚴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為偷菜與她們的婚姻大事有關。所偷的菜僅限白菜,數量夠大家吃一頓即可。偷菜不怕被發現,被偷的人家並不責怪。大家把偷來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據說誰吃得最多,誰能早得意中人,同時所養的蠶最壯,吐出的絲也最好最多。
每年正月十五,麗江納西族會舉辦棒棒會,即農具交易會,多為木製的斧頭把、鋤頭把、鐮刀把、錘子把等,故得名。
彝族的傳統節日巴烏節在農曆正月十五。“巴烏”意為“打獵歸來”。見於雲南鶴慶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區。時此節原本是歡慶狩獵歸來的習俗活動,無固定節日。“賽裝節”。每年正月十五,聚居在楚雄州永仁縣直苴及附近中和、大姚縣桂花等地的彝族婦女,紛紛穿上最心愛最漂亮的繡花衣裳,成群結隊趕來,相互欣賞交流,賽裝比美,也比誰的手藝最高,還在一起唱歌跳舞,興盡方散。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賽裝節”
目瑙縱歌節又名目瑙縱歌,是德宏景頗族的傳統節日,意思是“大夥跳舞”,在寬大的廣場或草坪上舉行。一般在正月十五舉行,節期4至5天。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目瑙縱歌

文化作品

經典畫作

畫作圖
畫作名稱
畫作簡介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憲宗元宵行樂圖》卷
絹本,設色
縱37厘米
橫624厘米
此畫卷描繪明憲宗在皇宮裡慶賞元宵遊玩的各種情景。畫面中,從早到晚的各種節目均有明憲宗在場,他穿著不同的盛裝,或站或坐,表情安詳,在欣賞著元宵節的各種活動。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八子觀燈圖》
閔貞繪製
紙本,設色
縱121厘米
橫70.5厘米
揚州市博物館藏
畫作描繪八個小孩圍成一團爭看花燈的情景,神態專注而傳神,寫盡孩童的天真爛漫。
人物布局集中於全圖的下方,層次分明,密而不亂,上端空白,正是中國畫中“疏可跑馬,密不透風”的構圖方式。用筆樸拙,墨氣淋漓。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軸
清乾隆
郎世寧繪製
絹本,設色
縱302厘米
橫204.3厘米
此圖描繪的是清代乾隆皇帝與皇族子弟們在宮苑內慶賀元宵節的情景。圖中乾隆皇帝坐在樓閣上,正安詳地目視著皇族子弟們慶賀元宵節。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元宵》
【唐寅《行書詩》卷】
紙本
縱28.6厘米
橫364.5厘米
是卷為唐寅抄錄自己的詩作。

經典詩作

經典詩句
作者
作品名稱
經典詩句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經典詩作列表
朝代
詩詞名
作者
上元夜
《詩曰·元宵爭看採蓮船》
歐陽修(一說朱淑真
踏莎行(壬午元宵戲呈元汝功參議)
失名
元宵
董元愷(字舜民)

民間歌謠

民謠作為一種文化形式,不僅是民間流傳的文學作品,也是民間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可以用來表達民間的思想和感情。歌謠中體現的不僅僅是鬧元宵、猜燈謎、賞花燈的歡樂,更重要的是歌謠中描寫的幸福、團圓的景象。
閩南歌謠
《元宵月正圓》
鬧元宵,月正圓,閩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攜幼返故里,了卻兩岸長相思。熱淚盈眶啥滋味?久別重逢分外喜!
鬧元宵,煮湯圓,骨肉團聚滿心喜,男女老幼圍桌邊,一家同吃上元丸。搖籃血跡難割離,葉落歸根是正理。
台灣民謠
賣湯圓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湯圓,湯圓,賣湯圓,晚來一步只怕要賣完,唉嗨喲……湯圓湯圓賣湯圓,晚來一步只怕要賣完。

專題郵票

元宵節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民俗文化,而“國家名片”郵票,將元宵民俗的文化元素——吃元宵、舞龍舞獅、彩燈等定格在歷史的冊頁上。
2018年3月2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布《元宵節》特種郵票1套3枚。這是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以元宵節為主題的郵票。該套郵票圖案內容分別為“吃元宵”、“賞花燈”和“舞龍舞獅”,全套郵票面值為3.90元。該套郵票畫面構圖飽滿、色彩豐富,方寸之間渲染了元宵節歡樂、熱鬧、祥和的節日氛圍。
圖案
圖 序
圖 名
簡介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3-1)T
吃元宵
描繪了元宵佳節祖孫三代其樂融融吃元宵的傳統民俗生活場景,廳中掛一盞花燈。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3-2)T
賞花燈
描繪了男女老幼賞花燈、猜燈謎的景象。畫面中有人在賞花燈,有人在猜燈謎,還有人正拿著手中的相機拍個不停,燈彩有亭台樓閣燈、鯉魚燈、荷花燈、走馬燈、乞賜封燈,一輪圓月掩映其中更是增添了節日之夜歡樂溫馨的氣氛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3-3)T
舞龍舞獅
描繪了元宵佳節耍龍燈、舞獅子的熱鬧場面。畫面前景描繪了兩頭活潑喜氣、憨態可掬的獅子,它們一頭歡躍、一頭直立,與後面舞動的長龍組成了一幅龍騰獅躍、歡快昂揚的節慶畫面。
元宵佳節賞花燈。為弘揚我國燈彩文化,中國曾三次發行專題郵票。
1981年2月19日,即農曆辛酉年的正月十五,發行《宮燈》特種郵票,全套6枚。圖案分別為花籃燈、龍球燈、龍鳳燈、寶盆燈、花草燈、牡丹燈。所謂宮燈,亦即宮廷花燈。由於是宮廷所用,因此在工藝上突出了“皇家”特色,製作精細繁複,裝飾雍容華貴,技藝精湛,雕、鏤、刻、畫無一不備。賞圖看票,令人腦海中立刻浮現“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的節日喜慶盛況。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宮燈》特種郵票 1981年
1985年2月28日,即農曆乙丑年的正月初九,發行《花燈》特種郵票,全套4枚。主圖分別為“九蓮獻瑞(九蓮燈)”“龍鳳呈祥(龍鳳燈)”“百花爭艷(花籃燈)”和“金玉滿堂(金魚燈)”。整套郵票都用象徵一輪明月的光暈襯托花燈,增加了色調上的喜慶、明亮、歡快之感,並產生了一種花燈似乎被點燃的藝術效果。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花燈》特種郵票 1985年
2006年2月12日,即農曆丙戌年的正月十五。中國郵政發行特種郵票《民間燈彩》一套5枚,分別選取陝西商洛魚燈、北京白菜燈、江蘇南京蓮花燈、浙江仙居龍鳳燈、廣東佛山花蝶燈作為圖案,極富民俗特色,寓意“連年有餘”“財源廣進”“龍鳳呈祥”“喜事迭來”。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特種郵票《民間燈彩》 2006年

節日影響

經濟

節日經濟帶動消費熱。“元宵經濟”,元宵節湯圓、花燈和燈會成為節日的主要消費項目。各大商家紛紛瞄準節日需求,推出多樣化的線下促銷活動,掀起一波消費熱潮。見“節”行事,圍繞“元宵”主題,推出“免費湯圓”、“元宵節壓軸菜限時福利”等活動。作為春節最後一個節期,聚會活動也使得元宵節酒店的訂座率大幅增加,部分酒店針對市民過年喜吃大魚、大肉的習慣,特意在元宵節推出“憶苦思甜”菜餚,粗糧、野菜、窩窩頭頗受市民青睞。
促進夜間經濟。以故宮的“紫禁城上元之夜”為代表,各地城市紛紛舉辦了元宵花燈展、煙花秀等活動,吸引了大量市民上街遊玩、觀賞夜景,進而刺激了夜間消費。元宵節文創活動釋放了市民的夜遊需求,點燃了規模龐大的夜間消費,讓人看到了“夜間經濟”的輝煌前景。
推進文旅經濟。各地與國潮、地域文化、年節文化、傳統民俗、科技互動、娛樂等元素進行有機結合,以“文化+節慶+科技+娛樂”的形式展現文旅融合新業態、新場景,在傳承優秀民俗文化、營造節日喜慶氛圍、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不斷釋放文旅消費新潛力。

文化

元宵節,是一年一度的團圓節。國人尚“圓”,“圓”是民族的情感,是精神的希冀,為和諧美好的象徵。中國人喜歡鬧元宵,一個“鬧”字,道盡了元宵節的全部特質,鬧就是喜慶、就是歡樂、就是愜意、就是滿足,抑或是對喜慶、歡樂、愜意、滿足的渴求。中國人對於元宵節的熱切,充滿了家國情懷,背後是家國情懷的支撐。
元宵節是詩意的文化,一輪明月,則成了嚮往與願景最好的載體。古往今來,眾多與元宵節相關的詩詞歌賦,為重溫和細品元宵文化提供了參考。
元宵節大張燈火,有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的象徵和寓意,因此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這一節日。兩千多年來,花燈作為一種獨特的裝飾藝術,不斷發展創新,已成為集彩扎、裱糊、編結、刺繡、雕刻、剪紙、詩詞書畫相融合的綜合性藝術門類,成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2006年,燈彩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各地同胞歡度元宵節

社會

作為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不是一個孤立的節日,它是構成春節年俗的重要內容。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範圍、人際關係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初一給家長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之後,逐步擴大拜年範圍到一般親戚朋友。初五則是破五,社會可開始正常運作。到了正月十五,全體社會成員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節日活動中,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另一個高潮。所以,元宵節具有確認全社會成員(包括彼此不認識的)相互關係的意義,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社會的“狂歡節”。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適應了中國社會廣大民眾在物質、精神、倫理和審美等方面的綜合需要。在物質生活層面,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許多不同節日獨特的食品。元宵佳節,全家人在一起吃湯圓,“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徵著團團圓圓,和睦相處。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元宵節的禮俗,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雖然所祭之神不盡相同,祈禱方式也或有差異,體現了民俗的地域色彩,但祈求農業的豐登這一宗旨則是一致的,表明元宵節原本有祈求豐收的意思。

國際

對於海外對華人來說,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當地華人在保持各自傳統的同時,經過和當地文化的融合發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過年習俗。受中華文化的影響,很多國家也在這一天慶祝元宵節。
新加坡的華人占總人口的70%以上,所以元宵節也是新加坡的一個重要節日。人們會在街上布置各式各樣的花燈,讓大家賞燈猜謎。不過最特別的還是他們的五彩元宵。新加坡福建會館幾年前就開始在元宵節舉辦熱鬧的“踩街”活動,活動上會表演精彩的武術、舞獅和演奏南音。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新加坡 · 五顏六色大元宵
馬來西亞的元宵節有個特別的習俗叫“男拋香蕉女掛柑”,元宵之夜,華裔單身男女紛紛湧向河邊或湖邊,男的拋香蕉,女的拋柑橘,他們在水果上寫上聯絡號碼,以期覓得一段好姻緣。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馬來西亞 · 男拋香蕉女掛柑
在韓國,正月十五叫“正月大望日”,意為“望滿月”。在這一天吃混合了糯米、高粱米、紅小豆、黃米、黑豆等雜糧做成的五穀飯;吃堅果,據說可以使牙齒更堅固,還能防治疔瘡等皮膚病;喝“清耳酒”,祈願新年不患耳疾,一年到頭聽到的都是好訊息。韓國農村還保留著一些正月十五的傳統慶祝活動。如“燒月亮屋”,用樹幹或竹子搭成圓錐形的屋架,掛上寫著新年願望的紙條,圓月升起之後,人們用手中的火把點燃“月亮屋”,圍著火堆歡歌起舞。
在朝鮮,元宵節被稱為“正月大十五”。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做用大米、黃米、小米、豆子和大麥混合而成的“五穀飯”,不僅象徵著“五穀豐登”,也象徵著長壽、富裕、健康、多子、平安“五福齊來”。此外,家家戶戶在這一天還有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那就是用冬天常見的乾蘿蔔葉、乾蕨菜、乾辣椒葉、乾桔梗、紅薯藤乾、葫蘆乾等9種乾菜做成的“九種菜”。最能提起人們興致的是晚上的“迎月”。據說,最先看見“大十五”月亮的人,一年之內將好事不斷,未婚的小伙子看到了,這年將會迎娶一個“圓月般”漂亮的姑娘;已婚的男人看見了,這年會生一個健康的娃娃。
在韓國和朝鮮,最有意思的是“盜福土”,就是去偷別人家田裡的泥土,因此挨罵在他們看來是一件吉利的事情。
每到春節、元宵節,美國各地的唐人街都成了最熱鬧的地方,大家品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花車遊行,應該是除中國以外文化保留最地道的國度了。舊金山農曆新年花車大巡遊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也是美國最大的夜間遊行之一,更被譽為世界十大巡遊之一。中國的元宵節,也是舊金山市民歡樂的一天。巡遊隊伍中,不僅有充滿節日喜慶的中式花車,還有中國傳統的舞獅、舞龍表演,中國的傳統武術、舞蹈、樂器等。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美國 · 舞龍舞獅鬧元宵

文化傳承

保護措施

自2008年(第二批)到2021年(第五批),有北京市懷柔區密雲區,山西省柳林縣等27個元宵節項目,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獲得“元宵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遺產名錄——元宵節項目(編號:Ⅹ-71; 類型:民俗)
序號
編號
名稱
公布時間
申報地區或單位
1
Ⅹ-71
元宵節
2008
(第二批)
文化部
2
Ⅹ-71
北京市懷柔區
3
Ⅹ-71
北京市密雲縣
4
Ⅹ-71
山西省柳林縣
5
Ⅹ-71
河北省蔚縣
6
Ⅹ-71
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
7
Ⅹ-71
福建省泉州市
8
Ⅹ-71
福建省晉江市
9
Ⅹ-71
福建省仙遊縣
10
Ⅹ-71
福建省連城縣
11
Ⅹ-71
甘肅省永昌縣
12
Ⅹ-71
青海省樂都縣
13
Ⅹ-71
2011
(第三批)
上海市黃浦區
14
Ⅹ-71
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
15
Ⅹ-71
2014
(第四批)
北京市門頭溝區
16
Ⅹ-71
河北省灤平縣
17
Ⅹ-71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
18
Ⅹ-71
浙江省寧海縣
19
Ⅹ-71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
20
Ⅹ-71
陝西省彬縣
21
Ⅹ-71
2021
(第五批)
遼寧省朝陽市
22
Ⅹ-71
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
23
Ⅹ-71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
24
Ⅹ-71
湖北省鄂州市
25
Ⅹ-71
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
26
Ⅹ-71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
27
Ⅹ-71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
參考資料:

元宵晚會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元宵晚會被觀眾譽為央視春晚的“姊妹晚會”,受關注程度僅次於央視春晚。歷年的元宵晚會將延續春節的喜慶氛圍,以歡樂鬧元宵為主題,用生動有趣的民間民俗、創意十足的節目內容,帶給觀眾充滿年味的精品晚會。在內容呈現方面,央視元宵晚會涵蓋歌曲、舞蹈、相聲、小品、雜技、魔術等多種藝術形式,為觀眾呈現熱鬧紛呈、歡樂喜慶,同時飽含民俗氣息的聯歡晚會。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2019年央視元宵晚會
歷年晚會參見: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元宵晚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