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燈俗

九曲黃河燈俗

九曲黃河陣燈會是樂都縣的地方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這個為元宵節而組織的民間活動,流傳了數百年,就像活的歷史,增添節日氣氛,也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據古刻記載,早在唐代大中年間即公元847年就已建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村口的雙峰閣,村裡的雙虹橋,都是完整的石頭建築,古樸典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曲黃河燈俗
  • 地理標誌:山西省柳林縣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燈俗簡介,燈俗淵源,

燈俗簡介

2008年6月獲批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九曲黃河燈陣是樂都縣七里店地區獨有的民俗文化活動。自明萬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興起至今,經久不衰。它別具特色的表現形式、所營造的喜慶吉祥的氛圍深受百姓喜愛。
南山歸來暮靄重,西去七里黃河燈。
樂都縣城沿109國道向西走七里,便是七里店。每年農曆正月十四日,月亮早早地爬上了樹梢,等不及要目睹這一盛事,繁星知道今晚它們的光芒將變得毫不起眼,害羞或是賭氣地沒有出現在夜幕上。提著彩燈來點燈的,扶老攜幼來轉燈的,四里八鄉的人們開始陸續湧來。燈場周圍,賣小吃的、賣香表的攤位早已候著,燈場上漸漸熱鬧起來了。
“九曲黃河燈規模大,花費人力物力不少,非一村一落所能舉辦。按傳統,由七里店、七里店東、李家、水磨灣4個村子共同主辦。每位村民都要出一盞燈。”據七里店東村村民、為九曲黃河燈陣劃線路的“燈把式”。

燈俗淵源

天長鎮板橋村在井陘縣城西南部,全村400餘戶,總面積5.5平方公里。這是個被歷史包裹著的地方,他的西面是娘子關,秦皇驛道縱貫東西。據古刻記載,早在唐代大中年間即公元847年就已建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村口的雙峰閣,村裡的雙虹橋,都是完整的石頭建築,古樸典雅。而比這些建築更令人稱奇的是,她的傳統民俗文化習俗“九曲黃河陣”燈會,這個為元宵節而組織的民俗活動,竟然不走樣地綿延了數百年,就像活的歷史。
《九曲黃河燈會記趣》中記載:轉燈時,先從城壕轉起,轉畢才能入城。九宮是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方的八城和中央的戊巳土城,共為九宮。中央的中中城又叫紫禁城。此後,進入東面三城即東北城(艮方),東中城(震方)、東南城(巽方)。轉完東面三城,由東街向北進,轉入中北城(坎方)、中中城(紫禁城)、中南城(離方)。再由中街北進,轉入西北城(乾方)、西中城(坤方)、西南城(兌方)。然後由西街北進出西門。
沒有誰招呼,也沒有什麼儀式,先前還在燈場外翹首以待的鄉民和遊人自發排成一隊,從燈場東進門魚貫而入,轉燈開始了!
東門上懸掛一副對子,上聯為:入此燈城,滿眼光明世界。下聯為:來斯花市,萬物化雨春風。橫額:東進解厄。讓前來轉燈的民眾心中充滿祈願,帶著祝福進門。
進入陣中,左右的人流一會兒同向而行,一會兒又交錯而去,時東時西,時南時北,抬頭看,人頭攢動。而陣中也不時傳出這樣的聲音:“這是到哪裡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