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演社火)

社火(中國民間傳統慶典)

演社火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社火(Shehuo)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的傳統慶典狂歡活動。也是高台高蹺旱船舞獅舞龍秧歌等等的通稱,具體形式隨地域而有較大差異。

“社火”來歷源遠流長,史料稱:“社火,在節日扮演的各種雜戲”;又稱:“民間鼓樂謂之社火,不可悉記,大抵以滑稽取笑。”(南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原始社會中,人類為戰勝野獸而生存,常在獵獸之後慶賀,或聚會扮獸慶賀,教育後代,樹立智、勇、謀各方本領。這是最早的扮獸戲和“村儺”活動。農家以戶族設“堂”,以村、堡設“社”;與“社”有關的事稱“社事”,諸如“香火朝山會社”、“社火會”、“孝義會”、“自樂班會”、“曲子會”、“吃割食”(有地方稱吃合食,也有的縣鄉稱‘吃割四’,買賣土地寫契約,讓四鄰同意、最後劃押寫契,四鄰不找麻煩)等等,把各種不同愛好的人組織起來,設會頭,訂會章,收會(社)員,交會費,有一定的感召力量和威望,遇有不規行為,也有權力處理。這種會社,每逢迎神報賽、慶賀集會,必然舉行遊藝活動,鑼鼓火把助威,獅子龍燈遊行,人群相隨,顯然是“人威”助長了“神威”,就形成了“社火”風俗,它與民間的“香火”還願風俗(廟會風俗),如同攣生姊妹,正像民俗所述:“社火娛神,香火娛人”。其含意深邃而味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火
  • 外文名:Shehuo
  • 別稱:射虎
  • 流行地區:中國北方和南方部分地區
歷史起源,起源傳說,表現形式,表演形式,研究成員,社火臉譜,總論,血社火,地社火,車社火,馬社火,地灘社火,地方社火,陝西社火,關中社火,岐山社火,山西社火,涇川社火,偃師社火,慶陽社火,徐莊社火,

歷史起源

南方的豐城社火是江西省豐城河西地區的江右民系傳統民俗活動,已申報為省級文化遺產。“社火”是源於人們對菩薩、歷朝文臣武將的祭祀而來。從宋代起,各種祭祀活動流傳開來,形成豐富多彩的“社火”文化。當地人源於人們對菩薩、歷朝文臣武將的祭祀而來。
社火表演社火表演
北方的“ 社火” 亦稱 " 射虎" ,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是指在祭祀或節日裡迎神賽會上的各種雜戲雜耍的表演。火具有紅火、熱鬧之意。
社火產生的年代相當久遠,它是隨著古老的祭祀活動而逐漸形成的。遠古時的人類正處於幼稚時期,生產力極其低下,原始先民們對人類的生死,及自然界星的許多現象如對日月、災荒等既不能抗拒,也不可能理解,只能幻想藉助於超自然的力量來主宰它,於是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神。當社會生產由漁獵轉入農耕,土地便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於是渴望風調雨順、農作豐收或驅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動便產生了。《禮記· !祭法》中載: "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
相傳水神共工的兒子勾龍是社神。共工長得人臉蛇身,滿頭紅髮,性格暴烈好戰。一次他和祝融(傳說火神)作戰,一怒之下頭觸不周山,竟把撐天的柱子碰斷,頓時天崩地裂,洪水泛濫,多虧女媧煉了五彩石及時把天補好。勾龍見父親闖下大禍,心理非常難過,於是把九州大裂縫一一填平。黃帝見狀,便封他為 " 后土 " ,讓他丈量並掌管土地,從此勾龍便成為人們祭祀的社神。傳說那位觸不周山的共工有個兒子死後變成了瘟疫鬼,到處散布瘟疫,這個瘟疫鬼啥都不怕,就怕響器煙火,故產生了擊器而歌、燃放煙火以消災祈福的民俗。社火起源於火,發展於社,遠古時代,火的出現,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的荒蠻生活,人們對火奉若神明。因此,每遇災害、瘟疫就“施煙火及作金鋼力士以逐疫”。
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在《古史辯 · 第一冊首序》中是這樣記述社的: " 社是土地之神,從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 ""…… 鄉村祭神的結會,迎神送崇的廟會,朝頂進香的香會,都是社火的變相。"
追溯 " 社火 " 其源,它與遠古時的圖騰崇拜、原始歌舞也有著淵源關係。圖騰崇拜在我國歷史上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時間,原始社會的人們,把本氏族的圖騰標誌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畫在臉上,有的還製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時節,人們在身上繪有圖騰圖案或戴上圖騰面具,邊擊打著勞動工具,邊跳著模擬圖騰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圖騰能給予他們一種神奇的力量。到了商周時期(公元前 11 世紀 - 前 256 年),宮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儀式,周代稱之為、 " 大儺 " ,是一種帶有巫術性的舞蹈。《論語疏》稱儺為逐疫鬼也。(樂府雜錄)記:驅儺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黃金為四目,衣熊裘,執戈揚盾,口唱巫術咒語,在室內到處亂打,以使鬼懼怕而逃遁。隨著歲月的流逝,經朝歷代,這種驅儺由宮廷傳入民間,逐漸形成巨大的民俗禮儀活動,演變為鄉村祭神、娛神、迎神的賽會,並加進雜戲表演。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沿襲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陝西等地都要舉行盛大的、熱鬧非凡的社火活動。
在中國西北,每年春節,各鄉村民眾自發組織各種社火活動。社火規模從幾十人到上百人,包括鑼鼓手,舞獅等等。民眾燃放爆竹迎接社火隊伍,並贈予菸酒等禮物。社火經過之處,爆竹聲聲,鑼鼓喧天,人山人海,氣氛熱烈。
社火中最具表現力的是高台。每個高台均有一主題。常見的故事情節有三打白骨精,二郎救母等。多取材於秦腔故事。高台往往由經驗豐富的民間藝人指揮建造。即在一個專用的桌子(也有汽車或拖拉機)上,使用鋼筋布料彩紙等材料做出各種造型,如假山,樹木,動物等,然後按其內容把男女兒童(年齡一般4—5歲)裝扮成故事中的人物,固定在高台上,少則1人,多者10餘人,高可數丈。
社火表演社火表演
社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起源於中國上古祭祀活動。中國宋代詩人陸游在《游山西村》中寫道:“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可見其延綿之久。
每當嚴冬已盡、冰雪初融、春暖花開、大地復甦之時,先民們就殺豬宰羊,用自己獲得的勞動果實,祭祀“神靈”,祭祀祖先。此時,終年勞累的原始先民有了歇息的機會,他們欣喜若狂,就把自己“打扮”一下,在臉上塗上硃砂,把鳥羽扎縛在頭上,大喊大叫,狂蹦亂跳。這便是人類最早的社火。另據梁中元《隴東採風·社火》記載,隴東民間社火和全國各地社火一樣,從內容和形式上有共同的特點,產生的年代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那時候人們為了祈福消災、驅惡避邪,“擊器而歌,拊掌而舞,祈於天地,以其吉也”(《風俗通義》)。
社火這一活動千秋萬代地流傳下來,但隨著人類的進步,時代的演變,其形式、內容發生了質的變化,新的時代賦予社火以新的內容。“文化大革命”期間,古代劇目停演,社火也被斥為宣傳“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四舊之一,被禁演。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社火這一傳統民間娛樂活動才得到恢復。現時,社火從根本上不再是表達人們對“神”的崇拜,而是演變成了一種內容健康、形式活潑、名目繁多、生動有趣的文化娛樂活動,同時,也成為一種新的民俗。

起源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個皇帝叫苗莊王,他在瑣陽城里過著安閒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敵人的千軍萬馬包圍了瑣陽城,苗莊王並不著急。他慢慢的招集部隊,商議對策。只見,敵人離城有二十里,安營打寨,營挨營,旗連旗。最前面有一個高士,騎著一匹駿馬,後面有一字長蛇旗,二龍出水旗,三才混元旗,四門兜底旗,五處五方旗,六丁甲旗,七星北斗旗,八卦連環旗,九宮遮陽旗,十面埋伏旗……那場面真是旗幡招展,號帶飄揚。
不一會,有幾位大臣獻計說:"皇上,我們有一個辦法,不知皇上聽不聽,"皇上說;"快!馬上講出來聽聽,"於是他們就講了起來,"讓兩位大臣妝扮兩位財主。讓財主後面再跟上兩位率兵大將,其中,一位大將後面跟上若干名背打小鼓的人;另外一位大將後面跟上若干位男扮女打鑼的人打小鼓的人,後面跟上幾位拿兩根木棒互相敲打的小男孩。男扮女打鑼的人後面跟上男扮女的小孩,一支手中拿一條把扇子。皇上說裝扮成一位最自由的人,反穿羊皮襖,畫成鬼臉,一支手提一個墨水瓶,另一支手拿一根毛筆。(當時,皇后懷胎了)讓皇后扮成麻臉人大肚婆,最前面再打幾面旗子……皇上一聽說:"妙,好極了,一切照這樣安排,你們傳令下去,找好打扮的材料。"一會兒,他們都妝扮好了,整個隊伍都活動了起來,鬧了起來,轟轟烈烈的。敵人仰面撲來,首先抓住了兩位財主,以為這其中的一個就是苗莊王,於是把他們倆人抓了起來,察看了一會,發現不是苗莊王,他們再沒有動手,苗莊王乘熱打鐵,跳著,鬧著,出了城門,逃了很遠。這時敵人才發覺,這就是苗莊王的隊伍,可他們追趕已經來不極了,苗莊王的這一計,使他們得救了。
原來,那兩位財主就是現在社火上的老爺,兩位大將就是頭場子背打小鼓的若干名就是腰鼓隊;男扮女裝的小孩就是毛女子;畫成鬼臉,反穿皮襖的就是寡娃子,麻臉人就是麻婆了(大肚婆)……。從那以後,社火這種民間藝術就留傳了下來。

表現形式

每隊社火都有一個儀程官,西北地區也叫“春官”(民間稱為說詩的),如春節到到單位或居民家中拜年時,儀程官就隨著鑼鼓點子說4句一首的祝辭,一般都是因單位性質職能不同或居民家庭的情況不同而現編現說。社火隊的主要項目有:高蹺,民間稱高拐子,一般用椽材製成長約3尺或4尺的長方形柱體木腿,在上半部約1尺的地方安裝一長條(以腳寬為宜)橫板,腳踩在橫板上,上半部的木腿綁在人體的小腿上。身著歷史戲劇人物服裝。一般扮演的有《斷橋》、《盜仙草》、《挑黃袍》、《唐僧取經》、《八仙過海》、《包公賠情》等戲劇中的人物。在強烈節奏的鑼鼓音樂伴奏下,做行進佇列或場地定點表演。如表演斷橋,由許仙青蛇白蛇3人用秦腔調唱台詞,加以簡單的手勢動作。旱船,用竹子做成船形,再用彩紙或彩綢粘糊,有船姑娘駕船,走碎步,猶如船在海中行走樣,由一老翁走在前面,手拿漿板,做搖船樣。跑竹馬,用竹子做骨架,紮成馬形(也有驢形),以彩綢或彩紙裝飾,表演者腰圍竹馬,宛如騎馬一樣,男女成雙成對,編隊穿梭賓士、跳躍、對唱,樂感強烈,節奏鮮明,氣氛熱烈。
社火表演社火表演
類似的還有豬八戒背媳婦等。高芯子,又名高台。有抬芯子、背芯子、車芯子等多種類形,尤以“車芯子”為多。一般在小型拖拉機或小型汽車上固定一根或幾根丈余長的木椽或鐵桿,再在桿的頂端綁成蓮花形或其它形狀的懸體物,這就是芯台。芯台上再將一兩個或多個扮演角色的孩子固定,著戲劇服裝,做簡單動作或造型,在行進中表演玄妙、驚險動作。社火中還有扭秧歌、耍獅子、舞龍、大頭娃娃等。大型社火隊由彩旗、鑼鼓、獅子、旱船、大頭娃娃、秧歌、高芯子等組成。駐固部隊、武警、六九五廠還有安塞腰鼓威風鑼鼓太平鼓東北秧歌等表演內容和形式。

表演形式

社火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有一個大人背著一至三名兒童表演的"背社火";有騎著馬、牛、騾子表演的"馬社火";以及"高蹺社火"、"車社火"、"山社火"等。耍社火時,靠的是演員的動作表演,並配以旌旗、儀仗、羅、鼓、鐃、郄等,規模浩大,場面熱烈壯觀。社火表演內容也極其豐富、廣泛,由於社火進行中不說不唱,可以不受時空、內容的限制,從上古的三皇五帝神話傳說到歷史故事,軼聞野史,傳奇英雄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演。今天的社火節目中有《軒轅黃帝戰尤》、《神農氏拿野苗》、《共工戰祝融》、《禹王治水》、《藥王收五臟》等等,都是非常古老的。每次耍社火的開始和結束,人們都要在村子附近的廟宇舉行祭神集會,然後依次擺開陣勢,由扮演青龍、白虎的二神在前面開道,關公、周倉最後壓陣,數以千計的人們,畫上臉譜,身著歷代服裝,騎著高頭大馬,手持刀叉劍戟,幾百面大鼓齊鳴,震天動地,一二公里長的隊伍威武雄壯!那四人齊敲的大鼓上面繪的是金色盤龍和八卦太極圖,場面頗和古代祭祀禮儀相似。古書《周禮·地官·鼓人》就有記載:"以雷鼓鼓神祀,以靈鼓鼓社祭。"
社火社火
社火表演是一種啞巴戲,為了讓人一目了然,其臉譜更為強調人物的主要特徵,一般是專人專臉,如牛皋和周倉,額頭上畫有圖案化的"牛"字和"周"字,宋代秉公辦案的包公、人稱"包青天",其額頭上的"日"、"月",象徵他鐵面無私,公正廉明,與日月同輝。此外,還有在臉譜上畫有"心"、"肝"、"肺"、"金"、"木"、"水"、"火"、"土"、"人參"、"苦參"等圖案。又如著名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蜀國大將關羽為世人傳頌,其死後被佛教神化,尊為"關公"、"關帝",作為神靈來崇拜。社火中由誰來扮演關公可非同小可,這個人必須是最受大家尊敬,威望最高的。給他開臉化妝,一切準備完畢,最後勾點七星痣("七星"即北斗星)。人們認為這是最神聖的時刻,因為一旦勾點了七星痣,神靈就附體了,於是大家對頂禮膜拜,婦女抱著孩子"老爺"(關公)摸頂,同時還爭著將"老爺"臉上化妝的顏色(銀硃)用手沾一點,抹在孩子的臉上,據說這樣就可以保佑孩子平平安安,不招災生病。

研究成員

有著80後才子之稱的青年作家,柴廣翰對於中國民俗文化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與獨到的研究領域。新時期傳統文化面臨社會轉型,顯示出一種弱勢的生存狀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西北社火在新時期也面臨著傳承和發展的文化困境。
當前,民間社火已先後兩次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至2013年,就先後有陝西寶雞、山西三路城線等9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保護名錄。因此,在當前廣播、電視、網路等多媒體並存的新媒體語境下,利用全新的傳播手段和載體,利用現代傳播的手段對社火進行傳播和傳承,使瀕臨失傳的古老民間民俗文化重放光彩,使各種傳統藝術在繼承中得到創新和提高,成為當下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基於這樣的現狀,一些老專家老學者雖然有深入基層近距離感受社火氛圍的機會和勇氣,但是沒有新的研究手段和傳播工具,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社火的生存困境和提出前瞻性的發展思路,而一些年輕的學者或許技術層面能夠彌補一些老學者的缺憾,但是由於學術背景的局限和學養不夠深厚對於枯燥無味的民俗文化不感興趣,研究不透徹。而柴廣翰就正好集中了這兩方面的優勢,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電視製作的專業背景使得他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並且本人也有興趣去研究和整理一些瀕臨失傳的傳統文化,於是廢寢忘食的一頭扎進社火的研究中。從小在西北農村長大的柴廣翰,在這種傳統民俗文化比較深厚的文化土壤下生活,耳濡目染社火的這種熱鬧場面,所以連續用了三年時間深入社火表演的一線進行指導、訓練、觀察、拍攝,積累了100多G的高清圖片和視頻資料,走訪一些當地社火老前輩,和他們深入交流探討,挖掘一些社火方面的古譜記載和民間段子進行整理,最終參閱了大量關於民俗文化傳播方面的論文文獻,撰寫成了《現代傳播視野下西北社火的生存困境和出路研究》一文,在學界引起極大的反響。為了系統直觀的向世人反映這種春節期間的民族狂歡活動——社火,柴廣翰還先後自己出資製作了西北第一個時常40分鐘以上的社火紀錄片,為進一步研究社火提供了比較深刻、全面、詳實的影像資料和文字資料,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社火臉譜

總論

在整個社火的表演程式中,化妝是神聖而關鍵的一步,而臉譜更是社火靈在的標誌和內容的陳述。因此社火臉譜亦是這一古老行為在千百年傳承中秘而不宣的玄妙所在,老的社火隊都有各自歷代相傳的圖譜,可惜大多數毀於文化大革命中了,留存自今的已屬罕見之物。 社火臉譜是從古代"假面"、"塗面"發展而來的,因而堪稱中國最古老的臉譜。陝西系周朝的發源地,有些社火臉譜還殘存著周文化"大儺"塗臉的遺痕。從殷商青銅器上的饕餮、夔龍、夔鳳等圖案看,社火臉譜也不乏帶有商代遺風。經歷了世世代代的社火臉譜日臻完美,從繪畫、設色、章法、布局都有一定的格式,自成體系,形成鮮明的藝術特色。民間藝人大膽構思,想像奇特,利用色彩、圖案、線條等穿插變化,產生了奇麗的藝術效果,繪製出一面面五彩繽紛、古樸典雅的社火臉譜,其造型粗獷,紋樣稚拙,色彩濃烈,既簡練單純,又複雜細膩,既對比強烈,又和諧統一,給人一種更原始、更清新、更自由之感。
社火臉譜社火臉譜
社火臉譜人物眾多,古樸無華,開臉嚴謹,用色講究,藝人們編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訣:"紅色忠義白為奸,黑為剛直青勇敢,黃色猛烈草莽藍,綠是豪俠粉老年,金銀二色色澤亮,專畫妖魔鬼神判(官)。"此外,還有畫眼、眉、口的口訣,畫眼訣里又分順眼、吊眼、環眼、三角眼、雌雄眼。畫眉訣里有臥蠶眉、梳子眉、吊勾眉、瓦眉、疙瘩眉、獸角眉。細緻全面,形成了一系列的紋飾、眼神、色塊等程式化的要求。民間藝人根據不同人物進行不同的臉譜設計,以誇張變形的藝術手法,加進象徵性、寓意性的紋樣,以表現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
臉譜的譜式雖然有一些不能改動的規程,但也有許多隨意性。人們有時可以按照個人的經驗和對角色的理解去發揮與創造。這也是臉譜藝術豐富複雜、變幻莫測的原因。中國人自古就在一張臉的整體結構中,賦予了“天庭”、“地閣”、“四方”、“五位”等天地大象和這一無邊無際的觀念空間。也便很自然地由此獲得了其遼闊的表現空間。因此人們會將天地萬物巧妙地安插於一張臉上,將一齣戲和多篇故事呈現於一張臉上,所以說社火臉譜藝術並非是對一張臉的裝扮,而是萬物的抽象陳述,也是民間時間和空間觀念的體現。
社火臉譜社火臉譜
臉譜的譜式很多,如:對臉,破臉,碎臉,懸臉,轉臉,定臉等最常見的是對稱形和旋轉形兩種。對稱形即是左右形與色都成對稱分布,以五官為準,飾以各色紋樣,頗似先秦青銅;旋轉形則放棄五官中線,向左或向右成一條斜線,並飾以盤旋遊走的紋飾,有很強的運動感。
畫臉譜的顏色早期只用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暗合五行明表忠奸。這也是表現社火臉譜人物角色性格的基本色彩和語言。黑代表忠誠、鐵面無私、白代表奸詐、紅代表俠義,綠代表草莽,金、銀代表鬼怪,粉代表蒼老,黃則代表殘暴。有口訣曰:“紅為忠勇白為奸,黑為剛直灰勇敢;黃為猛烈草莽綠,藍為俠野粉老年;金銀二色色澤亮,專畫妖魔鬼神判。”
包括地社火背社火,抬社火,車社火,馬社火,高芯社火,高蹺社火,血社火,山社火,獅子舞,唱社火,醜社火等等

血社火

陝西寶雞地區,人們習稱西府,是陝西社火臉譜藝術頗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特別是隴縣陳倉區的社火臉譜,歷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樸明快,紋飾講究嚴格,譜樣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
社火(演社火)
大都在正月祭社、廟會迎神、祈雨時表演,寶雞市陳倉區赤沙鎮三寺村的血社火是陝西乃至全國唯一保留的一個社火種類,它是每逢閏年表演一次。赤沙鎮血社火是以水滸武松殺西門慶為武大報仇的故事為題材,表演內容主要以斧子、鍘刀、剪刀、鏈刀、錐子等器具刺入西門慶和其他壞人頭部,使社火的內容恐怖血腥且十分逼真,故叫血社火。又叫快活。取名“快活”有兩種意思,一是取《水滸》中地名,即“快活林”;二是取其意,即剷除了為非作歹的惡人後人心快活。 “快活”表現的就是《水滸》中武松為兄報仇,殺死謀害武大郎的姦夫淫婦西門慶和潘金蓮的故事,具有懲惡揚善、威懾惡徒的作用,表達了三寺村民眾懲惡揚善的人生觀。

地社火

就是在“地上”表演的故事。這種“故事”適宜晚上表演,家庭院落、機關單位院子、街道、打麥場都可作為表演場地。地故事在內容上有的同馬故事相同,源於古典傳說,也有自編自演的創作節目。
社火(演社火)
地故事的演出,是由一丑角開路,演員根據情節,依次按不同的佇列出場表演,隊伍變化靈活,有分有合。演出過程要燈火通明、焰火助興。有時還將雜耍、武術融入其中。在有些地方,還挑選一“巧嘴人”扮成“春官”說幾句順口溜,如廟會上搖麻糖會的人說得那樣,觸景生情,即席發揮,見誰夸誰,要求琅琅上口,悅耳動聽,趣味無窮。例如,見男說男象“潘安”,見女說女賽“貂蟬”。在飯店酒店門前耍社火,就說:“你家酒菜十里香,好象天上玉瓊漿,過路君子喝一口,永生永世也難忘。”這些人雖斗大的字識不了幾籮筐,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記憶驚人,思路敏捷,妙語連珠,繪聲繪色,令人嘆服,把眾人逗得捧腹大笑,開心至極。因為這方面對“丑角”的要求高,表演難度大,這種演出場面現很少見到。在此類“故事”中,常見的還有“害婆娘”(醜婆)和“蠻老漢”(醜漢),也是最逗趣,最有意思的。這一對角色均由社火隊里性情活潑、幽默,有較強表演能力的男性表演。

車社火

即在車上表演的故事。先前用的馬車、牛車、騾車,20世紀80年代之後,代之以手扶拖拉機、四輪機、汽車。現時一般不用其他車輛,只用汽車。先用木椽在汽車上搭成亭台、樓閣架子,然後用花布、花束、明鏡、絲穗等精心裝飾一新,視社火內容,有的分前廳後廳,有的也不分。演員可多可少,一車可表演一齣戲裡邊的某一場景,也可表演兩齣戲裡的兩個場景。人們從演員簡單的造型中,一眼就可看出是某一齣戲的某一情節或其中的表達的某種意思。經常登上車故事演出的戲有《打鎮台》、《白蛇傳》、《三娘教子》、《鍘美案》、《黃鶴樓》等。還有創新內容的《三個代表暖人心》、《只生一個好》等。2001年,慶陽地區舉辦香包節,正寧縣文化教育系統以“趙邦清教民稼穡”為內容裝扮的故事車,獲得了一等獎。有時,人們還在車上做一大型模型,宣傳展示本行業取得的顯著成績。車故事用的車不能太少,太少顯得單調、乏味,車多了陣容強大,表演的內容多樣,顯得非常壯觀。
社火表演社火表演

馬社火

故事,即騎在馬、騾、驢身上表演的故事。演出用的騾、馬、驢必須膘肥體壯、性情溫順。演員一人一馬,在馬身上要手持兵器,或刀或劍或戈,每人做出一種固定的姿勢,依序排列,不得輕易變動。這樣,人們從表演者的臉譜和兵器上便可分辨出名堂來。同車故事一樣,馬不能太少,越多越好。
社火(演社火)

地灘社火

地灘社火,主要流傳隴東的涇川、靈台一帶鄉村。其社火場面浩蕩,氣勢宏偉,熱鬧非凡。每年進入臘月,莊頭就響起了鑼鼓聲,把整個村人的心擊盪得熱乎乎的,告訴村里要耍社火了。
社火的派系不一,一個地方一個樣;地灘社火有文有武有醜,文少武多,耍唱兼容,巧妙穿插,體現了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地灘社火中的演員,最少不下24個身子,主要有紅臉、花臉、淨臉、文旦、武旦、醜臉、白臉等。各種臉譜、衣服都有專門人負責化妝。所用的道具,有長刀、短刀、槍棍、鞭、鐧、錘、弓箭等。通過一轉又一轉打鬥追殺。仿佛把觀眾引入古老而久遠的戰爭中,或一場歷史糾葛中,或人生悲劇中,或纏纏綿綿的愛河中。
地灘社火的技巧、功夫要求很嚴,一切從人物出場,打鬥翻轉,一招一式都按照某一轉戲情去進行。每一個動作講究功底,一要看四門是否踏到,二要看套路,是否掌握了道具:黑虎鞭、春秋刀、蓮花刀、四平刀、連枷棍……這些動作的基本功。一般演員要看他是否還掌握了推刀、斬刀、提刀、劈刀、挽面花等動作的各種基本要領
組織地灘社火,還有許多輔助環節,如鑼鼓隊、彩旗隊、蠟燭、燈籠、道具、衣飾、臉譜、放火把,都有專人分管。燈籠的形狀都是按宮廳里的宮燈,用鐵絲編製成一種有稜有角的燈形。地灘社火,經過一個臘月的精心教練和預演之後,按照當地風俗,正月初一晚正式進入表演,直至正月十五結束。

地方社火

中國地方民間社火活動的分布:陝西社火、山西社火、蔚縣社火、正寧社火、河南罵社火、 晉中社火、隴縣社火、千陽社火、涇川社火、青海社火、永靖社火、大白楊社火、洋縣社火、涼州社火、古浪社火、本溪社火、嵩縣社火、寶雞社火、慶陽社火、濬縣社火、太原社火、周至縣紙社火、張掖社火、慶城社火、西寧社火、平安縣社火、宕昌地社火。

陝西社火

在陝西,社火是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獅子、龍燈等的通稱。 是一種靠扮演、造型、技巧取勝的藝術。它通過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和嚴密的構思,讓演員扮演成歷史人物和現代人物,形成故事組合,給人一種高屋建瓴,驚險出奇的藝術感染力。特別是這種藝術 和秦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來源於古老的黃土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魅力。
每年春節,各鄉各村,民眾自發組織,抬芯子、跑竹馬、踩高蹺、 耍獅子、走村串戶,十分熱鬧。這種喜慶活動,關中稱 “ 耍社火 ” ,陝北叫 “鬧秧歌” 、 ” 鬧紅火” ,而陝南則稱 “ 鬧玩意兒” 、 “ 耍故事” 。 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即只出柳木腿和平台子。社火中的精華,是高難藝術芯子,即在一個專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形狀各異的拇指粗的鋼筋,約兩米高,用色紙在上根指形態做出各種造型的東西,如棉花、果樹、紡車、布機,龍、虎等世間百物,然後按其內容把男女小孩(年齡一般4 — 5歲)裝扮成戲劇人物,站立頂端,少則 1 人,多者 10 餘人。或並立、或疊置、或橫臥、或倒立。有的雙臂擺動,像在行走,有的似盪秋乾,高懸 在 3 丈虛空。場面驚、險、巧、奇。
社火中的高蹺往往成群結隊而行。藝高膽大的,走起路來故意 歪歪扭扭,顯得搖搖欲墜,讓人捏 — 把汗;有的行走間忽然劈一個 雙叉,坐在地上撒嬌,當別人去扶時,將身子一縱,突然又跳將起 來,立刻引來觀眾一陣喝彩。
跑旱船在陝南十分流行,民眾喜聞樂見。它是由女演員扮駕船 姑娘,男演員扮引船舶公,二人載歌載舞,緊密配合。表演各種戲劇性的情節。在陝西,耍社火頗具古風,幾十面三角形狼牙邊的大旗,上書 各個鄉村之名。敲上威風鑼鼓,鑼鼓手少則數十,多則上百。打鑼 鼓有一定套數,分老曲、新曲、緊三火等。老曲雄壯渾厚,新曲悠長 明朗,緊三火緊張熱烈。雄旗獵獵,統炮轟隆。若在街上和其他村 的社火隊相逢時,講究禮讓。先到者閃到一邊。後來者先走,這明是 禮讓,暗則挑戰和較量。鼓聲一時大震,都想以氣勢壓倒對方。各 家的社火扮演人物,也以動作、語言、換花樣等,使出渾身的解數, 吸引觀眾。雖然帶有競賽性質,卻從不評名次,好壞標準自在民眾心裡。
陝西社火陝西社火
陝西社火活動,據史載,西漢、隋、唐及宋明時代,以“燈節”、“龍舞”、“獅舞”為主要形式的社火雜耍,發展到歷史上的興盛時期。那時,每逢皇帝登基或年節,兵事稍息,京城長安以及邊陲重鎮,都要張燈結彩,官社民間均有社火盛會。僅元宵燈節、燈會,遊藝日期多延到五至七日。南宋到明初,由於戰事連綿,社火活動略遜於前代,但民間各種分散的戲劇、雜曲、說書、小說卻興盛一時。現今,陝西各地流傳下來的眾多社火臉譜、曲調、詞目、扮演模式,多屬明清兩代傳襲後世的;特別是社火中一些有特技特藝的獅子、龍舞、龍燈、竹馬、芯子等,藝術生命力旺盛,不以時代變化而被磨滅,代代沿襲相傳。辛亥革命以後的民國時代,社火活動基本沿襲前代,多以各種廟會、節日盛會保留下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共產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政策指引下,各地不斷挖掘整理舊的傳統社火節目,舉辦各種賽演、會演、文化節、民間文藝獻演,社火活動和其它文娛活動,猶如雨後春筍,茁壯發展壯大,其數量、質量兼優,千姿百態,千奇百艷,五花八門,壯麗可觀,達到歷史上社火藝術發展的最興盛時期。
陝西民間社火活動習俗,在近、現代,多和節日盛會、廟會伴隨,特別是香火廟會或一般商貿節日盛會,往往藉社火、戲劇活動來迎神報賽、招徠四方民眾,而百業也藉以興旺,社火雜藝競相獻技,並藉以生存、發展。
陝西各地社火,尤以省城之西安及城隍廟會、長安馮村的社火、華陰之東嶽廟會、三原之臘八會、鳳翔之春秋賽會等為最興盛可觀,而各縣城鎮在一些社火雜藝和特技上,也有“各地一絕”或“陝西一絕”的美譽,唯其規模不如省城及中等城市而已。這些盛會的特點,都是依據各地的所謂“神仙顯靈”時間,或春季,或夏初,或秋末,或冬季以及年關時,絕沒有夏收“龍口奪食”時或“秋谷登場”期問,俗稱:“娘娘婆過會講時月”;但大中城市及一些“藥王會”,似乎不在此列,一年四季可辦,而總的說,過會總得農民和市民參與,故民俗稱:“過會是過人”,商貿交流、祈禳驅病、乞福求子等均藉以興盛、繁華。
陝西長安馮村長社的社火曾經受到過國家領導人習仲勛最高評價,“三秦絕技,西秦一絕”

關中社火

著名攝影家孫晉強先生歷時六年,歷盡艱辛,連續拍攝陝西關中社火併出版中國關中社火一書,該書榮獲2015年中國最美的書,並在義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館,聯合國總部影展中向世界展現了中國關中社火的藝術魅力。

岐山社火

岐山社火已經在當地發展為一種文化交流的方式,每年各個地區都將舉行社火會。社火會是民間自發組織起來的一種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的民眾團體。有的以同宗族為單位,也有的以自然村或片村為單位的,其規模較大者,由各小一點的單位分別推舉頭面人物為小會長,組成社火會,推舉出大會長,負責辦理每一個村莊或方位的文娛活動。大會長逐年輪流擔任。社火會還牽扯頭組織祀神、賽會等活動。會內多有田地、家什器物等公有財產。
岐山社火會岐山社火會

山西社火

山西的民間社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據統計,全省約有 200多種,按其形式可分為鑼鼓類、秧歌類、車船轎類、閣蹺類、燈火類、模擬禽獸類、模擬鬼神類、武技類等。  鑼鼓類,以節奏強烈明快,場面壯闊粗獷為特點,充分展示了黃土高原人民質樸豪放的氣質。秧歌類,有的側重歌唱如“傘頭秧歌”、“小秧歌”,俗稱文場秧歌;有的則歌舞結合,以舞為主,俗稱武場秧歌。既有本地鮮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藝術的特長,如鳳秧歌,模擬插秧的舞蹈動作,體現了中國文化兼容並蓄的特點。車船轎類,以精湛的技巧裝飾成各類民間交通工具的形狀,表現豐富的時代內容,主要有《小車會》、《旱船》等節目。山西燈火,其特點是:一方面繼承了傳統燈火的藝術,具有全國各地燈火的共性特徵,另一方面發揮山西地理資源優勢,具有獨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燈展,都與山西煤炭生產有關。模擬禽獸類和模擬鬼神類的民間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蘊見長,表現了遠古時期人類與自然界凶禽猛獸的鬥爭,反映了人類對邪魔鬼怪的迷信與敬畏,透過它可以窺視到民間娛樂由娛神到娛人的發展過程。武技類有九節鞭、鞭桿拳、劍舞、刀舞、穿心槓、跳火籠、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藝引人。
高蹺抬閣高蹺抬閣
在晉南最富特色的是閣蹺類。它以道具製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驚險動人而為廣大民眾喜愛。襄汾縣中黃村的高台,就是其中之一種。每年春節期間初十前後在本村、鄰村表演,從十五起到縣城或地區演出。傳說,中黃高台最早也是來源於祭祀,由人裝扮成神,先在廟內表演,然後相繼走出,串街表演,民眾都跟隨圍觀,有時水泄不通,後面的人無法看到。後來,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設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體性,又方便觀眾欣賞,由此產生了中黃高台。中黃高台的表演先是鑼鼓隊在前面開道,接著是許多裝飾艷麗的旗傘,後面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有八人抬著,鐵拐根據表演內容設計,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個演員伸出手臂,上面站立著另一個演員;有的是荷花高空盛開,一個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轉;有的是一個演員兩臂伸開,一手抓著一個小孩的辮子,小孩懸在空中一動不動,還有的是一個演員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條腿上又站著另一個演員。高處的演員漫舒廣袖,輕輕擺動身體,卜面抬的人穩步向前,密切配合,這些民間藝人根據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們形成錯覺的心理特點,虛實相生,真假混同,把結構奇巧的鐵棍綁紮成“空中舞蹈”,令觀者提心弔膽,而表演者則神態自如。表演的內容以傳統戲曲為主,同時也反映日新月異的現實生活,年年有高台,歲歲翻花樣。太原地區將與之類似的藝術形式稱為“鐵棍”、“背棍”,有的藝人能同時擔負三位小演員。
高蹺,俗稱“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蹺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蹺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達一丈五尺,一般為四、五尺。高蹺有文高蹺、武高蹺之分。文高蹺用弦樂伴奏,邊走邊舞,變換各種隊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裝為戲劇人物,既表現歷史故事,也表現現代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不拘一格。武高蹺用打擊樂伴奏,以表演特技為主,襄汾縣盤道村,素以高蹺表演聞名,木蹺高達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專門設定場地,每隔二丈遠擺一張方桌或條桌,連續擺四、五張,舞者逐個跳過之後,還要大劈叉,觀者屏息靜觀,直為舞者的驚險表演捏冷汗。浮山縣高村、莊裡、張家河、火壁一帶,也以武高蹺著稱,表演的特技有“過天橋”、“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雙凳’等,頗有武術色彩。垣曲縣胡村的高蹺,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上抬、組合抬等高難抬法,把驚險的表演與優美的造型藝術融合為一體。武高蹺表演驚險緊張,動人心魄,與文高蹺的氣氛熱烈舒緩形成鮮明對比。
抬閣雜技抬閣雜技

涇川社火

涇川社火,北塬、南塬有別。北塬的夜社火又叫“地攤子”,是以歌舞為主。南塬的社火俗稱“武社火”,以武打為主。社火的演出有些在正月初五之後。“上九”(古正月初九)多為社火的出台日。一般耍到元宵節以後,正月十八日收場,個別到二月初二才結束。有些村莊的社火有連辦三年,連停三年的習俗。
北塬社火隊伍龐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一副倒梯形的牌燈上寫某某村社火隊,配以“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之類的吉祥話和精緻的剪紙為裝飾,作為領隊。每到一個演出點,兩個牌燈立於接待處兩旁,4至6對大彩燈排列四周照明。表演形式有龍燈、獅舞、旱船、民歌演唱、跑驢、快板、武術以及秦腔、眉戶小戲和雜耍等。社火每到一個演出點,在鑼鼓的伴奏下,先說一段“春官詞”作為開場白。“春官”一般由有一定詩賦基礎、應變能力強、出口成章的人扮演。春官說罷,獅子龍燈打園場,在緊鑼密鼓中,龍燈飛舞,獅子滾爬,鞭炮轟鳴,一下子把社火節目推向高潮。隨後,其它文藝節目次第登場。民歌演唱則由一半童男,一半童女邊歌邊舞,互相穿插變換隊形。有的由一些青年踩上“小蹺”,邊扭邊唱,別有一番情趣。在演唱節目中,以《張良賣布》、《繡荷包》、《珍珠倒捲簾》等一些民眾喜愛的節目為主。一般多為戲劇中的人物故事,如《白蛇傳》、《花亭相會》等。扮演者輕輕地快步奔跑,如水上輕舟在老艄公的指揮下飄蕩。 南塬社火,包括羅漢洞、涇明一帶,以“武社火”為主,兼有小曲演唱。武社火較多地保留了古代迎神賽會的傳統。兩隻牌燈便是照明工具。在昏暗的燈光下,演員穿武將服飾,化裝成特定的人物臉譜,手持兵器等,在鑼鼓聲中起舞打鬥。有的人物在上下場時,均伴隨一把焰火,以示騰雲駕霧,渲染氣氛。其表演內容多為“封神”、“三國”及隋唐故事等。 白天表演的社火有高蹺、亭子、車社火、馬社火等。這些都是或扭或舞不唱。高蹺,裝扮內容大都是歷史人物故事。高蹺在南北二塬、涇河川都很盛行。亭子又叫“芯子”。有“抬芯子”、“?芯子”。而隨著現代農業機械的發展,把抬芯子變成了“車芯子”,即由人抬改為拖拉機汽車拉。亭子的裝扮以巧妙、驚險、艷麗為上乘。其內容有歷史人物,神話故事,也有現代題材的工農商學兵等等。“?芯子”是城關土窩子村的傳統節目。它是專門打制的一個鐵背心,一根鐵桿從一隻袖筒內伸出,高過頭頂,上面站一兩個小孩裝扮而成。縣城社火中還有“高抬芯子”和“單桿橋”。高抬芯子即為踩高蹺的四人抬著的芯子。單桿橋是由四個踩高蹺的人抬一根柔軟的轎桿,上坐一丑角,隨橋桿有節奏的上下閃爍,以驚險滑稽為樂。 車社火、馬社火,即在車上或馬上裝扮的社火。多在農村集鎮就地表演。社火中的秧歌、腰鼓、霸王鞭等節目都是新從外地傳入的一些娛樂形式。解放前縣城還有一種由河南籍商人自辦的“獅舞”,俗稱“耍獅子”。這種“獅舞”在平地上耍時與其他社火中的獅舞相仿,不同的是把長條凳以井字形一個個壘起,邊壘邊耍,下邊的人往上扔,上面的“獅子”用嘴接,一直壘到10餘米高,十分驚險。在整個演出過程中,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觀眾無不叫絕。在達到預定高度後,獅子又邊耍邊把板凳一個個扔下來,又在平地翻騰滾爬。

偃師社火

一、獅子舞
偃師縣獅子舞從形式上可分三種。
一種稱文獅子,又叫“硬圈獅子”。就是在獅子皮內撐一竹圈,外形與真獅子大體相同,唯腳上制一鋼爪。另有一人扮作文人,頭戴軟巾,頦下三綹長須,褶子穿著,手持拂塵,用一鐵索牽引獅子。此種獅子,常要地攤。斗獅子者稱“回回”,持長矛、大刀、九節鞭等類武器,單人與獅相鬥。在搏鬥中,翻滾跳躍,動人心魄。因比較費力,故幾分鐘就得結束一個套路。
另一種是“軟皮獅子”。作一獅皮,表演者下肢到腳面束上皮毛獅爪,有的穿一軟靴,二人操作,前者搖頭瞪目張口,後者搖尾,或翻滾或直立,或跳躍或攀高,二人配合默契,除了表演耍地攤外,還可表演登高台、上刀山、臥麻桿床、上老桿等特技。在表演時有鑼、鑔、鼓、鞭炮、火銃、梢子棍等助威。
第三種是舞台雜技用的獅子舞,只用一鼓、一鑼、一鈸伴奏(其它獅舞須用一路大鼓及很多打擊樂器伴奏),表演有滾球、跳球、旋桌等。另有獅子娃舞。這種獅子皮,做工精細,眼、口靈活自如,舞者下肢與獅子扮飾一致,給人以真實感。幼獅隨老獅動作,顯得可愛、親昵。1983年底,李村南街從北京購得兩架老獅子和兩架小獅子,參加了洛陽市音樂舞蹈調演。
二、大鼓
大鼓,用牛皮蒙面,直徑3尺多,高1.5尺,有鼓架。4個為一路,伴奏的打擊樂器有大鈸、大鐃、大鑼等。建國前,配合獅子舞“行社”,製造雄壯氣氛。也有個別用於有錢人家的喪事,俗稱“大鼓攆白”。建國後,多用於隆重的節日或祝賀的場面。在正月里,鼓聲不絕,此起彼伏,競相鳴奏,使熱鬧的節日氣氛更為濃郁。大鼓演奏,有很多套路,如豬吞食等。在進行的間歇,必須配“小傢伙”,即俗稱的小不墩子鼓、小鏜鑼、镟子、手鈸等進行演奏,以調劑節奏,張弛有致,別有韻味。
三、旱船
又名花船。形仿遊船而制,是民間舞蹈的一種形式。長2.1至2.6米,寬1米。上用紙或布紮成飛檐彩樓,下圍布,裝飾華麗美觀,內坐一人飾美女,建國前,多為男扮女裝;建國後多為女青年扮演。左邊一老生,手持棹板,為艄公;右一丑角,隨船揮扇逗趣。隨著鑼鼓節奏,表現出各種行船的動作,給人以水上行舟的之感。有善歌者,佐以戲文、小曲,尤為動人。
偃師社火偃師社火
四、推小車
這是一種由推車老漢、坐車少女、小丑三人合演的一種小舞蹈。舞蹈用的是特製的假小車,車前、左、右三面用布遮圍起來,坐車人在布圍里以腳當輪。扮演推車老漢者留有小山羊鬍,須表現出憨厚、聰明、滑稽的形象。坐車女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笑容可掬。舊時,小丑(“白眼窩”)多由花花公子打扮,手搖摺扇,追逐周旋於小車左右,時獻殷勤,嬉戲逗耍,搗亂其間。整個表演滑稽可笑。
五、高蹺
俗稱踩蹺。高蹺的表演者,兩腿各踏一根三、四尺高的木腿,表演技巧高超者,翻跟頭、劈叉,跑跳自如。演戲時,生、旦、淨、醜事前裝扮好,有樂器伴奏,隨時隨地就可演出合適的小戲。這種形式,語言通俗,接近生活,深為民眾喜愛。
六、拉犟驢
基本由二人配合演出。一人扮女相,騎驢,一人趕腳。做出因驢犟而出現的種種姿態,逗人發笑。後有增加一拉驢人和一丑角逗趣者,逗趣者手執破扇,耳懸大紅炮作耳環,表演種種醜態怪樣,引人捧腹大笑。表演停止,繼之以戲文清唱。拉犟驢也有二驢表演的。
七、龍燈
用竹篾紮成若干個竹圈,用小繩連線起來,彩紙裱糊,節數與長度不等。龍鱗以棉紙剪成鱗狀,染以各種顏色(有火龍、青龍、黃龍等色)。間隔用木棍作一固定節柄,便於手持揮舞。中插點燃蠟燭。建國後,也有用手電筒代蠟燭的,特別是兩隻龍眼安裝兩個小燈泡,閃光發亮,活靈活現。玩龍燈一般在元宵節的夜晚。進行中,前有一些對稱的燈籠作為儀仗,先導開道,有鑼鼓伴奏助威,龍燈在後表演出各種動作,如出海騰雲、靜臥待飛等。舞龍燈者精神抖擻,雖然數九寒天,身著單衣,卻汗流浹背,舞姿隨龍頭而變化。助威者,高聲吶喊,口哨激越,加上鞭炮齊鳴,煙火升空,光芒照射,五彩繽紛,好像活龍降世,熱烈威嚴。有的前邊一武士執一蜘蛛,取名龍戲蛛。有的用火流星(兩個小鐵絲籠內燃木炭),開耍時,上下翻飛,煞是好看。有的不時從龍口噴燃硫黃粉末,放出耀目光華,以示龍威。
八、二鬼扳跌
實際是獨舞。舞者將兩個假上身縛於肩上,用兩手臂作另一小鬼鬼腿,手掌插入鞋內,好似雙腳。這樣,一人就變成了兩人。在鑼鼓聲中,表演者作出搏鬥狀。觀眾可看到兩個逗人喜愛的小鬼在摔跤,特別是在夜晚表演時,真假難分,倍覺有趣。演到高潮,演者突然站起,掀開大袍,原來只有一個人在表演。觀者雖明知其假,但舞者技藝精湛,觀者竟不能辨認真偽。
九、抬桿
又叫扮故事。它是以巧妙的構思和結構,裝飾成多種形狀的花、花籃等,然後將眉清目秀加以化妝的小孩,縛在上邊,高高望去,就象在花朵上站立,飄飄如凌空飛翔。在行進中,不時轉動,看的人無不把心弦繃得緊緊的。箇中機關,屬於秘密,各村競相設計,翻新花樣,出奇制勝。凡站在上面的兒童,必須膽量大長相好,討人喜歡。每次扮演,兒童們都爭當這種角色,且以此為榮。因為是在大方桌上抬著前進,所以稱“抬桿”。
十、秧歌
秧歌是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傳入縣境的。因它簡單易跳,服裝沒有嚴格要求,可隨便扮演各色人物,很快為廣大民眾所接受。1949年至1952年間,各學校都有自己的秧歌隊,每逢節日或宣傳活動,秧歌隊便走上街頭,隨著鑼鼓節奏載歌載舞,彩綢飄飄,非常熱鬧。
十一、海神
海神社的稱謂不同於舊時對業餘戲班的稱呼。它是專指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絲弦音樂團體,有的地方叫絲弦社。主要樂器有管子(主樂)、二胡、笙、笛、海笛、馬號、大板,演奏者大都有較高的文化和音樂修養,或懂得工尺譜,熟習幾樣樂器。出社時,演奏者長袍大衫,文質彬彬,圍繞在黃羅傘下,前有儀仗開道,他們儘量不與獅子、大鼓相鄰,以示高雅。演奏內容多為古曲,節奏平緩悠揚,旋律韻味頗近宮廷音樂。海神在建國後面臨著失傳的危險。1983年12月,洛陽市舉行音樂舞蹈調演時,西龐村海神社被邀請參加演出,演奏了《孔子哭顏回》,博得好評。
十二、嗩吶
俗稱“大笛”。構造簡單,發音嘹亮。既能吹奏激越高亢的曲調,又能吹奏如泣如訴的旋律,宜於表現熱烈歡快的情調和悲哀沉痛的氣氛。建國前,僅在民間用於婚喪嫁娶,藝人被貶稱為“吹鼓手”,過著近於乞丐的生活,往往兼營理髮,被視為下九流。建國後,藝人的社會地位提高,嗩吶藝術被廣泛地套用到歡慶節日及其他活動上,為民眾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濃郁的色彩。
隨著時代的發展,嗩吶藝人的藝術水平不斷提高,演奏內容也不斷更新,除了傳統的“百鳥朝鳳”、“十八板”、“雲里摸”、“過街俏”外,還把模仿戲曲唱段及流行歌曲做為主要內容。縣內較為著名的有南蔡莊、大口、武屯等嗩吶班。嗩吶班的人員組成,有的是臨時搭班,有的是嗩吶世家,父子、夫妻同台演出。女嗩吶手、少兒嗩吶手也日漸增多。

慶陽社火

社火,是慶陽地區民間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流傳於廣大城鄉,主要分布於慶城、西峰、鎮原、寧縣、正寧、合水諸縣的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帶,環縣和華池縣僅零星地域有之。民諺云:"莊稼漢樂,正月鬧社火"。春節期間,農事消閒,男女老少滿懷節日的濃興集結鬧社火,喜慶豐收,預祝來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生活美滿。久而久之,形成習俗。
在慶陽各地,社火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娛樂形式,約有80多種社火形式豐富多樣。慶陽最為著名的社火有太平鼓、鐵芯子、跑旱船。然後按其內容把男女小孩(年齡一般4—5歲)裝扮成戲劇人物,站立頂端,少則 1人,多者10餘人。場面驚、險、巧、奇。 跑旱船在慶陽十分流行,民眾喜聞樂見。它是由女演員扮駕船 姑娘,男演員扮引船舶公,二人載歌載舞,緊密配合。表演各種戲劇 性的情節。在慶陽,耍社火頗具古風,幾十面三角形狼牙邊的大旗,上書各個鄉村之名。慶陽社火隊表演內容豐富多彩,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蹺隊,他們穿戲裝,持刀槍,扮成戲劇人物,腳踩四尺多高的木蹺,伴著鑼鼓點邊走邊舞。鐵芯子也是別出心裁,以巧取勝。他們把眉清目秀,體態輕盈的小孩裝扮成戲劇角色,組成一折折戲文。綁在鐵芯子高處的孩童隨著載運的車輛緩慢前行。最壯觀的是太平鼓隊。鼓手們隨著社長大旗的號令,有節奏地擂鼓騰躍,鼓聲令人振奮不已。獅子舞主要是看武士用繡球逗引獅子時的幾路乾淨利落的拳腳功夫。慶陽春節社火還有跑旱船、獨輪車、竹馬子。大頭羅漢戲柳翠等節目。隊伍往往以“風婆娘”開路,這是跟“雨師”相應的“風姨”的形象,在神話里是司興風降雨的神,其形狀類似彩旦,奇醜無比,耳垂吊著紅辣椒,一手搖扇,一手拿著寫有“風調雨順”的菱形膏藥旗子,用誇張、滑稽的大幅度動作扭來扭去。令人捧腹,表現了人們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穩的心情和願望。
社火的主要形式有:跑旱船、耍獅子、舞龍燈、踩高蹺、跑紙馬、車亭子,馬故事、背亭子、高亭子、霸王鞭、跑仙鶴、大頭娃娃、地故事、秧歌、小戲、跑地旦、打腰鼓等。

徐莊社火

徐莊位於禹州市西部花石鄉,是一個平原村莊。徐莊同樂社起源於1862年同治元年,其前身“火神社”,是由老一輩的民間藝人自發組織的民間文藝團體。據本村老人講,在民國22年,“火神社”在民間搞得很紅火。以旱船、高蹺、竹馬為基礎,發展到如今兼有小車、秧歌、獅子、小品演出、快板書等節目為補充的豐富內容。
主要形式:
1.旱船:5-7人表演,以趕廟會和探親為素材,以演唱為主要形式,人物表演有公子、小姐和划船老漢。由於旱船造型獨特,在禹州及周邊地區獨一無二,象徵一帆風順,乘風破浪的航船,集中體現了初創者的智慧及藝術構思。
2.高蹺:10人以上表演,道具比較獨特,其高度在70—80公分,綁在腿上,表演者一般以青少年和成年人為主,表演形式以有規律地變換隊形為特徵,充分體現了人們追求未來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
3.竹馬:6人以上表演,是由竹子做成馬的形狀與骨架,再披上紅布和黃布,裝扮仿真、美觀獨特,表演起來轟轟烈烈,大有叱吒風雲之勢。
4.小車:5-7人表演,以探親和外出經商為題材,節目詼諧幽默,象徵著年年好運,滿載而歸。
5.秧歌:35-55人組成的秧歌隊伍是同樂社的綠葉陪襯,形成宏大氣派,舞步整齊劃一,踩著有節奏的鼓點載歌載舞,極為壯觀。
6.獅子:25人蹲點表演,以獅子皮做道具,有玩獅者持繡球,誘導獅子嬉戲繡球,多條板凳擺放多種造型,可玩雙獅滾繡球,演出聲勢大,觀眾眾多。
7.小品:在圍點表演時,穿插表演一些小品節目,娛樂觀眾,吸引眼球。如三句半《今日徐莊人》,小品《如此照相》等。
8.快板書:編有作品《我說趙錢孫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