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

太平鼓

太平鼓也叫“單鼓”、“羊皮鼓”。曲藝曲種。流行在東北農村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滿族、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均為男性。演員手執用鐵條做成的直徑約尺許、鼓面蒙以驢皮的圓形單鼓,以竹製鼓鍵擊鼓,載歌載舞。有對唱和群唱等形式。唱詞有“內路鼓”和“外路鼓”之分:前者為必唱之詞,後者有可增減的輔助唱詞,內容多為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在舊社會,有時被用於祭祀、跳神等迷信活動。解放後,經過革新,用以表現人民歡快喜悅的情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平鼓
  • 又稱:單鼓
  • 主要流行:北方各地
  • 形狀:形同蒲扇,用鐵為框,蒙以獸皮
簡介,溯源,道具介紹,藝術特色,分類,京西太平鼓,蘭州太平鼓,形制結構,收藏太平鼓,

簡介

舞具為一種有柄的單面鼓,形同蒲扇,用鐵為框,蒙以獸皮,柄下綴有數枚小鐵環。有的鼓面上畫有人物、花草,鼓框襯以絨球或花生穗。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一鼓鞭,邊舞邊打。
《太平鼓》主要流行於北方各地,明清盛行。東北地區叫“單鼓”;安徽淮北地區叫“端貢鼓”、“喜鼓子、;甘肅、寧夏、陝西地區叫“羊皮鼓”,帶有巫舞性質。北京民“迎年鼓”,生到舊曆10月以後,城內各街巷,兒童三五成群,互擊太平鼓,鼕鼕鼓聲,隨處可聞。
“太平鼓”的舞姿健康樸實,鄉土氣息濃郁,演出形式活潑多樣,鄉土氣息濃郁,演出形式活潑多樣,人數不限。擊鼓節奏複雜多變,鼓點短促清晰,驟如“爆豆”,隨著律動,舞者腰間的響鈴、鼓鞭上的鐵環,鏗鏘作響,清脆悅耳。打的方法有正面打,反面打,打鼓邊,敲手柄,手敲鼓,左右搖鐵環,上下顛鐵環等等。鼓在舞者手上,或旋轉,或拋起,有時兩手各耍一鼓,花樣繁多,變化無窮。解放後,流傳各地的《太平鼓》,除掉封建迷信的灰塵後,它那健康優美的藝術光彩更為絢麗。
太平鼓太平鼓
太平鼓因為單面蒙皮又稱單皮鼓,流行於遼寧和吉林和黑龍江、內蒙古、陝西、甘肅、河北、安徽等省區。
太平鼓是以太平鼓為道具的舞蹈,民間藝人稱之為“唱繩”,象徵“太平安樂”。表演者成雙成對,騰挪跳躍。每人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邊打邊舞,鼓聲和金屬聲清脆悅耳。小伙子跳起來,舒展挺拔,姑娘家則舞姿柔韌輕巧。門頭溝大峪村太平鼓,據說來源於清代,每年春節前後,青年婦女和小孩子們三五成群“斗公雞”、“撲蝴蝶”、“走月牙”。他們打起《大扇鼓》、《小扇鼓》,唱花、唱草、唱古代聖賢,也唱衣食住行和歲時風俗。這種舞蹈一般在舊曆臘月初一至來年二月初二時才表演。
太平鼓太平鼓
太平鼓自明代起在北京流傳,清初,京城內外太平鼓極為盛行。清末,太平鼓傳入門頭溝地區。歷史上門頭溝很多村落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幾乎都會擊打太平鼓,清代宮廷中舊曆除夕也要擊打太平鼓,取其“太平”之意,所以北京也稱太平鼓為“迎年鼓”。太平鼓在每年的臘月和正月最為活躍,在當地的歲時民俗活動中很吸引人,百姓們擊打太平鼓更是對太平盛世國泰民安的期盼。打太平鼓不僅可以烘托節日氣氛,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折射出北京地區的節慶習俗。

溯源

太平鼓歷史悠久,流傳清晰,產生於唐代以前,盛於清代。吉林雙遼屬古夫餘國舊地,《後漢書》中記載夫餘國曾有“迎鼓”,《晉書》記載過“樂人舞鼙鼓”,可見這種鼓舞與古代吉林人的生活的淵源。唐代史書上也有鞞鼓舞、團扇舞的記載。而今之太平鼓有柄、也是團扇形,考古學家已從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一種類似今天的太平鼓的實物,可謂其時有據。據太平鼓藝人世代相傳的說法是,太平鼓產生於唐初,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帶兵東征高句麗,以本地習俗打起太平鼓,祭奠大唐陣亡將士。此後,世代因襲,並在東北和關內流傳,至今仍有《唐二主征東》太平鼓鼓詞留存於世。東北太平鼓主要用於祭祖、還願和祈福酬神等儀式活動。人們想通過這一活動,來祈求天上神佛及地下的祖宗,保佑家宅興旺,免去病災。是我國東北滿漢兩族人民的祭祀、慶祝的歌舞形式。
太平年間太平鼓,邊打邊唱邊起舞。宛轉九腔十八調,祭祖敬神求多福。太平鼓起源有兩種說法:一是傳統很早即有,宋代稱打斷,明代稱太平鼓。鼓呈桃形,蒙以羊皮或多層高麗紙;或呈圓形,鼓邊綴以絨球,鐵柄下打成環中套環之形。一是源於滿族薩滿祭祖跳神時用之單鼓、呈橢圓形,蒙以馬、驢或羊皮。清何耳《燕台竹枝詞》:『鐵環振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
太平鼓外形與團扇相似,多配合舞蹈動作敲擊。宋代謂之“打斷”,明代民間稱為“太平鼓”,稱為“獵鼓”。用於祭祀、祈福的歌舞表演,以後用於民間歡慶新春佳節娛樂活動。舊曆除夕、燈節時人們都擊太平鼓並演唱、舞蹈,成為一種叫做“太平鼓”的歌舞形式,以求“太平”之意。
相傳,單皮鼓是滿族獵民的圍獵用具,出獵時邊擊邊圍,獲獵後擊鼓歌舞。清代楊賓《柳邊記略》載:“滿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鈴(腰鈴)系臀後,搖之作聲,而手擊鼓,鼓以單牛皮冒鐵圈,有環數十枚在柄,且擊且搖,其聲索索然。”載濤惲寶惠《清末貴族之生活》一文中也說:“薩滿乃頭戴神帽,身系腰鈴,手擊皮鼓(皮蒙於圓鐵圈上,下有把可持)。”清代李聲振《百戲竹枝 詞》載,北京郊區流行打太平鼓:“太平鼓。形圓平。覆以高麗紙,下垂十餘鐵環, 擊之則環聲相應,曲名《太平年》,農人元夜之樂也。”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詞》也載有:“鐵環振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早時,滿族婦女敲擊為其歌舞伴奏,近百年來,則常由男子演奏。相傳太平鼓在唐代武則天時已有雛形,《燕京今古瑣聞錄》一書中記載了類似的傳說;人們也從唐代墓穴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一種鼓,樣式類似今天的太平鼓。據考證,晉時,此種鼓就已形成了一種舞蹈,被稱為“革卑舞”。太平鼓流傳於北京,最早的記載是明代,明代劉侗、於奕正在《帝京景物略》載:“童子撾鼓,傍夕向曉,曰太平鼓”。這種日夜玩鼓的情形正是明代經濟繁榮之時。清代興盛於京城內外的太平鼓日趨成熟,乾隆盛世時,汪啟淑的《水曹清暇錄》、錢載詠的《太平鼓》都描述了太平鼓在內外城的演出盛況。
太平鼓
傳統的太平鼓舞蹈規模不大。民國年間,玩鼓的多數是婦女,她們很少走街串巷,只在自家的庭院和街巷裡結伴玩耍,日偽時期,人民處在鐵蹄之下,太平鼓更是銷聲匿跡。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為慶祝解放,太平鼓藝人走出庭院,走出街巷,來到公路上,加入了遊行的隊伍,太平鼓從此才變得壯觀起來,據說當時的門頭溝從圈門一直到東店,太平鼓的隊伍排滿了十三里長街。

道具介紹

滿族薩滿祭祀用太平鼓,鼓框用鐵條彎成,鼓面呈橢圓形,長徑48厘米,短徑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2厘米,單面蒙以馬皮、驢皮或者羊皮。鼓柄長有20厘米左右,柄下端大鐵環直徑16厘米以上,大環中串以直徑6厘米小鐵環。鼓棰稱鼓鞭用竹製成,鞭長有44厘米,鞭尾系以紅綢巾為飾。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興安盟流傳的太平鼓,鼓框呈扁圓形,鼓面寬有30厘米,鼓鞭用竹棍或著細木棍製作,鞭尾系彩綢。
太平鼓太平鼓
傳統民間流傳的太平鼓(圖),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和扁圓形或團扇形,鼓面寬20厘米至32 厘米、鼓框高1厘米至1.5厘米、鼓柄長10厘米至15厘米,柄端綴是以鐵環或小銅鈸。鼓面蒙是以羊皮或多層高麗紙。鼓框綴是以彩球為飾。鼓鞭長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紅纓穗或者紅綢巾。
太平鼓鼓框均為鐵制。雖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驢皮是馬皮或羊皮,皮面光素或者繪有花紋圖案,鼓柄下端都綴有大鐵環,環中還串小鐵環,其環形和數量各不相同。
演奏時,左手持柄舉鼓、上下左右搖動、右手執鼓鞭敲擊鼓面,可擊鼓心和鼓邊、鼓框或鼓背。擊法有打和抽、叩、按、抖等,並同時振動鐵環或者小銅鈸作響。太平鼓多用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動作敲擊、邊敲邊舞。表演形式有單人和雙人和集體等多種,常在農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節喜慶活動中表演,是民眾性的文娛活動。太平鼓既是樂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聲和飄舞的紅纓,更增添節日氣氛。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太平鼓多面其中一面鼓框呈團扇形,用直徑為0.6 厘米鐵條彎曲而成,面徑為40厘米,蒙以羊皮,下接鐵制鼓柄,柄長為10厘米,外纏藤皮,柄下大鐵環直徑為16厘米,內串直徑3厘米小鐵環有18枚。鼓鞭長為44厘米。鼓框邊綴有五枚彩色絨球為飾。此鼓已被載入到《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另一面太平鼓較大、鼓框橢圓形,長徑有76厘米、短徑70厘米、鼓框高有0.5厘米,羊皮蒙面、皮面彩繪八仙人物圖像。鼓框下接木柄,柄長為15.5厘米,柄下大鐵環直徑15厘米,內串直徑為5.5厘米小鐵環13枚。鼓鞭長為50厘米。

藝術特色

太平鼓是以鼓為道具的舞蹈,擊打太平鼓是主要的伴奏手段。太平鼓是一種有柄,有環的單面鼓,圓形,鼓面是用羊皮或牛皮紙做的,鼓邊上配幾個紅色絨球,鼓柄下端拴幾個閃亮的小鐵環。耍鼓時,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邊打邊舞“咚咚”的鼓聲和“嘩嘩”的金屬聲清脆悅耳。“鐵環震響鼓蓬蓬、跳舞成群歲漸終,見說太平都有象,衢歌聲與壤歌同”。
作為這一舞蹈品種的標誌性舞具——太平鼓有著別具一格的伴奏形式,伴奏樂器有:板胡二胡、鼓、等樂器,同時還有伴唱的歌詞,伴唱的歌曲有“四季歌”、“十二月歌”等曲目;表演套路上有鬥雞、串花琵琶、大圓鼓等,繞八字、園鼓、兩頭忙、扎花籬笆,臥娃娃等幾十套動作、十分風趣,滑稽幽默;太平鼓表演可邊打邊舞,也可間打間舞,舞離不開鼓點,鼓點又隨舞而變化,達到鼓和舞的和諧統一,形成清脆多變的影響效果。
表演者成雙成對,一面擊鼓抖環,一面騰挪跳躍。小伙子跳起來,舒展挺拔,鼓點打得上下翻飛,真是“人隨鼓,鼓纏人”。姑娘家的舞姿柔韌,輕巧,可以形容她們“扭起身驅似柳彎,扇鼓舞動肩帶顫”。很有點俏勁。門頭溝區的太平鼓有舞蹈,有歌唱,一般是打一遍鼓,唱一遍詞,民間藝人稱之為“唱繩”。他們唱花、唱草、唱古代聖賢、也有唱衣食住行,歲時風俗的。太平鼓的鼓點比較豐富、有《大扇鼓》、《小扇鼓》、《追鼓》、《圓鼓》等。
太平鼓集競技性、趣味性和即興表演於一體,具有強烈的地域文化象徵,是典型的北京地區傳統民間舞,京西太平鼓獨特在它邊打邊舞、鼓舞結合的特點。跳時,人們結合舞步,使勁扭動腰部,一邊以正面擊、反面擊、敲鼓心、打鼓沿的鼓法不斷擊鼓。每村都有不一樣的打法,套路全是村民自己編排。

分類

京西太平鼓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可邊打邊舞,也可間打間唱。舞離不開鼓點,鼓點又隨舞而變化,鼓和舞有機配合。擊鼓技法有正面擊、反面擊、敲鼓心、打鼓沿、上下左右震顫鐵環等,形成清脆多彩的音響,充分體現著鼓手與鼓的相互交融、縱橫離合。鼓手的動律是人舞鼓、鼓纏人,人鼓合一。老藝人們認為,太平鼓耍的好壞,要看鼓的動態、身體的姿勢。由於過去婦女纏足,於是形成了女性太平鼓基本動律為“扭勁”和“顫勁”;男子的動律特點則是“扇勁”和“艮勁”。
太平鼓太平鼓
京西門頭溝會打太平鼓的村子不下幾十個,遠至百花山下的黃塔鄉、軍響鄉,歷史上都曾有太平鼓,但最普遍,最活躍的是門城鎮一帶,每年春節前後,圈門裡、三家店、東西辛房、大峪村等地都可見到青年婦女三五成群“斗公雞”、“撲蝴蝶”、“走月牙”、撩腿扭腰,婀娜多姿,當姑娘時在家玩耍,出嫁後把舞技帶到婆家。每年秋收一結束,家家戶戶就開始拾掇太平鼓,請鐵匠打鼓圈,請手藝人蒙鼓皮。每到傍晚,只要有人在村頭咚咚地敲起鼓,遠近的街坊鄰居就會聞聲而至,不論年齡大小、輩分高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一起盡情盡興地"耍"起鼓來。打太平鼓也是一次人與人之間、鄰里街坊之間、村與村之間互相交往、溝通感情、融洽關係的機會。
太平鼓是北京市門頭溝區老百姓自娛自樂、集體傳承、集體發展的民間舞蹈,自明代起在北京流傳,入清後,京城內外太平鼓極為盛行。
太平鼓,從製作工藝到與舞蹈動作的有機結合,已經超脫了作為樂器音響載體的單純功能,而成為這一地區具有強烈地域文化象徵的器物,是當地老百姓文化認同的標誌。京西太平鼓是本地區具有強烈地域文化象徵的器物。

蘭州太平鼓

清代以來,太平鼓曾在東北、華北廣大地區流傳。
所用的太平鼓外形與團扇相似,是在一個圓形鐵圈上蒙以驢皮、馬皮或羊皮而成,截面直徑30~40厘米,皮面光素或繪有花紋圖案,鐵圈四周系有數個絨球為飾,鼓柄下端綴有數枚小鐵環或數對小銅鈸
太平鼓太平鼓
演奏時,左手持鼓柄,右手執一藤條鼓鞭敲擊鼓面、鼓心或鼓邊,並同時震動鐵環或銅鈸作響。鼓柄端和藤條上均縛有紅纓穗。太平鼓多配合舞蹈動作敲擊,邊敲邊舞。表演形式有單人打、雙人打和集體打等多種。太平鼓既是樂器,也是一種道具。

形制結構

滿族薩滿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鐵條彎成,鼓面呈橢圓形,長徑48厘米,短徑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2厘米,單面蒙以馬皮、驢皮或羊皮。鼓柄長20厘米左右,柄下端的大鐵環直徑16厘米以上,大環中串以直徑6厘米的小鐵環。鼓棰稱鼓鞭,用竹製成,鞭長44厘米,鞭尾系以紅綢巾為飾。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興安盟流傳的太平鼓,鼓框呈扁圓形,鼓面寬30厘米,鼓鞭用竹棍或細木棍製作,鞭尾系彩綢。
傳統民間流傳的太平鼓,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扁圓形或團扇形,鼓面寬20厘米~32 厘米、鼓框高1厘米~1.5厘米、鼓柄長10厘米~15厘米,柄端綴以鐵環或小銅鈸。鼓面蒙以羊皮或多層高麗紙。鼓框綴以彩球為飾。鼓鞭長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紅纓 穗或紅綢巾。
太平鼓
太平鼓的鼓框均為鐵制。雖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驢皮、馬皮或羊皮,皮面光素或繪有花紋圖案,鼓柄下端都綴有大鐵環,環中還串有小鐵環,其環形和數量各不相同。
演奏方法演奏時,左手持柄舉鼓,上下左右搖動,右手執鼓鞭敲擊鼓面,可擊鼓心、鼓邊、鼓框或鼓背。擊法有打、抽、叩、按、抖等,並同時振動鐵環或小銅鈸作響。太平鼓多用於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動作敲擊,邊敲邊舞。表演形式有單人、雙人和集體等多種,常在農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節的喜慶活動中表演,是民眾性的文娛活動。太平鼓既是樂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聲、飄舞的紅纓,更增添節日氣氛。

收藏太平鼓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太平鼓多面。其中一面鼓框呈團扇形,用直徑0.6 厘米鐵條彎曲而成,面徑40厘米,蒙以羊皮,下接鐵制鼓柄,柄長10厘米,外纏藤皮,柄下大鐵環直徑16厘米,內串直徑3厘米小鐵環18枚。鼓鞭長44厘米。鼓框邊綴有五枚彩色絨球為飾。此鼓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另一面太平鼓較大,鼓框橢圓形,長徑76厘米、短徑70厘米、鼓框高0.5厘米,羊皮蒙面,皮面彩繪八仙人物圖像。鼓框下接木柄,柄長15.5厘米,柄下大鐵環直徑15厘米,內串直徑5.5厘米小鐵環13枚。鼓鞭長50厘米。
蘭州太平鼓蘭州太平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