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社火集中展現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它涉及音樂、舞蹈、曲藝、雜技、武術、戲曲、工藝美術等眾多藝術門類。社火一詞始見於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六月二十四日,歡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廟前露台上設樂棚,有"社火呈於露台之上"。在漢魏南北朝、隋唐時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還保留有大儺儀,後逐漸被社火取代而融於社火之中。可見宋朝的民間社火已是包羅萬象,氣象萬千。當時的社火由祭祀、巫術、儺儀、百戲、樂舞、參軍戲、民間雜耍等組成。每逢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便組織、舉辦使節慶、迎神賽會,有上竿、躍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鬥雞、說渾話、雜耍、商謎、合笙、喬筋骨、喬相撲、浪子、雜劇、學像生、倬刀、裝鬼、砑鼓、牌棒、道術之類雜戲表演。
社火表演時,
臉譜面具,必不可少。社火臉譜起源,據陝西的民間藝人介紹,周朝時,周武王率兵伐紂,大軍行至麒麟山下,被駐守山下的聞太師擋住去路。姜子牙計上心頭,讓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將的面具上陣叫罵,個個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聞太師不知真假,以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傳入民間後便產生了畫臉譜逐鬼的傳統民間習俗,並逐漸融入到了社火中。學術界則普遍認為,臉譜的起源是周秦時的儺舞。儺是一種遠古時代的宗教儀式,"儺"本是一種傳說中的神鳥,後被人格化,成為一種祭祀表演。儺舞是周代在儺祭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驅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儺的明顯特徵,便是戴假面歌舞。
民間社火,是春節期間傳統民間的自演自娛活動。它來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使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規模盛大,內容繁富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
社火臉譜
社火常被人們叫著"看戲",即"啞劇"。社火角色的表演者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進行游展,觀眾對扮相角色的辨認靠的是臉譜。社火臉譜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徵出發,用日月紋、火紋、旋渦紋、蛙紋等紋飾的不同組合表現人物的性格;以色彩辯識人物的忠、奸、善、惡,紅為忠,白為奸,黑色為正,黃為殘暴,蘭為草莽,綠為儀俠、惡野,金銀為神妖。寶雞社火臉譜,以它悠久的歷史,成為陝西春節期間民俗活動的最亮點。
傳承意義
民間社火以悠久的歷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內涵,聲勢浩大的場面,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春節期間傳統民俗活動的亮點。改革開放給民間社火藝術帶來了新的生機,社火藝術得到發揚光大,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活動。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民間社火”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序號502,編號Ⅸ—54 ,申報地區為“陝西省
寶雞市、山西省
潞城縣”。2008年6月7日,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民間社火”的項目名稱擴注“桃林坪花臉社火、永年抬花桌、本溪社火、義縣社火、朝陽社火、濬縣民間社火、洋縣懸台社火”,申報地區為“河北省
井陘縣、
永年縣、遼寧省
本溪滿族自治縣、
義縣、
朝陽縣、河南省
濬縣、陝西省
洋縣”。
主要類型
社火以傳統民間傳說和戲劇故事為題材,通過一個或一組人物展現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即為一轉社火。人物要畫社火臉譜,穿社火服裝,持社火把杖。社火游演一般是探馬在前,後面跟著社火會旗、火銃隊(炮隊)、旗隊、社火隊,最後是鑼鼓隊。
社火根據其表演形式可分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兩類,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藝;表演社火主要在場院進行鬥打表演。主要的社火種類,有布社火、背社火、馬社火、車社火、芯子社火、山社火、面具社火、地台社火、高蹺社火、血社火、黑社火等。
桃林坪花臉社火
西府社火
陝西寶雞地區,人們習稱西府,是陝西社火臉譜藝術具有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特別是隴縣和寶雞縣的社火臉譜,流傳歷史久遠,臉譜造型奇特,色彩質樸明快,紋飾嚴格講究,譜樣多而齊全,代表了西府社火臉譜的最高水準。
寶雞市陳倉區赤沙鎮血社火是陝西乃至全國唯一保留的一個社火種類,它是每逢閏年表演一次。赤沙鎮血社火是以水滸武松殺西門慶為武大報仇的故事為題材,表演內容主要以斧子、鍘刀、剪刀、鏈刀、錐子等器具刺入西門慶和其他壞人頭部,使社火的內容恐怖血腥且十分逼真,故叫血社火。據說是這個村子的絕活,現場是保密的,化妝一般在村廟裡,門口有人看守,不準其他人靠近,且傳兒不傳女。
在陝西,社火是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獅子、龍燈等的通稱,是一種靠扮演、造型、技巧取勝的藝術。它通過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和嚴密的構思,讓演員扮演成歷史人物和現代人物,形成故事組合,給人一種高屋建瓴,驚險出奇的藝術感染力。特別是這種藝術和秦腔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來源於古老的黃土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魅力。
延續了數千年的社火,已成為陝西寶雞地區每年正月中的一項重要文化習俗。寶雞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芯子社火
芯子社火可以說是中國戲曲人物藝術風格的造型藝術,這是以童為主,將孩童們古裝打扮成各色歷史、神話戲劇人物,且多為英雄俠義人物;並將孩童"捆、梆、扦"裝上一設計牢固的鐵支架上(俗稱芯子),支架上人物累疊一般三層,有的更多層,服飾將鐵架遮蓋,好似人物凌空垂懸,小演員在高空晃晃悠悠、搖搖欲墜,驚險壯觀,給人以觸目驚心的感覺。而"芯子"講究得就是"高、驚、險、懸"特點;其"芯子"早期是由幾名壯漢所抬,而今是將芯子安裝於機動車上或直接在芯子下面安裝輪車,緩緩游示,供人觀賞。
芯子社火,又稱垛子,屬於靜態驚險造型藝術,大約有200多年的歷史。一般選擇4到12歲的兒童,裝扮成各種人物,固定在鐵芯上呈現出不同造型。而在蕭家坡村,一般讓男孩站在下面,讓女孩立在上面,擺出似乎是男孩托舉這女孩在造型,一個芯子就是一個秦腔故事。
鑼鼓類
鑼鼓類,以節奏強烈明快,場面壯闊粗獷為特點,充分展示了
黃土高原人民質樸豪放的氣質。秧歌類,有的側重歌唱如“傘頭秧歌”、“小秧歌”,俗稱文場秧歌;有的則歌舞結合,以舞為主,俗稱武場秧歌。既有本地鮮明的地方特色,又吸收了外地歌舞藝術的特長,如鳳秧歌,模擬插秧的舞蹈動作,體現了中國文化兼容並蓄的特點。車船轎類,以精湛的技巧裝飾成各類民間交通工具的形狀,表現豐富的時代內容,主要有《小車會》 、 《旱船》等節目。山西燈火,其特點是:一方面繼承了傳統燈火的藝術,具有全國各地燈火的共性特徵,另一方面發揮山西地理資源優勢,具有獨具的地方特色,如旺火,“煤海之光”燈展,都與山西
煤炭生產有關。模擬禽獸類和模擬鬼神類的民間社火,以深厚的文化意蘊見長,表現了遠古時期人類與自然界凶禽猛獸的鬥爭,反映了人類對邪魔鬼怪的迷信與敬畏,透過它可以窺視到民間娛樂由娛神到娛人的發展過程。武技類有九節鞭、鞭桿拳、劍舞、刀舞、穿心槓、跳火籠、霸王鞭等,以高超的技藝引人。
閣蹺類
在晉南最富特色的是閣蹺類。它以道具製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驚險動人而為廣大民眾喜愛。襄汾縣中黃村的高
台,就是其中之一種。每年春節期間初十前後在本村、鄰村表演,從十五起到縣城或地區演出。傳說,中黃高台最早也是來源於
祭祀,由人裝扮成神,先在廟內表演,然後相繼走出,串街表演,民眾都跟隨圍觀,有時水泄不通,後面的人無法看到。後來,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設法固定在木板上抬起,既增加了表演的立體性,又方便觀眾欣賞,由此產生了中黃高台。中黃高台的表演先是鑼鼓隊在前面開道,接著是許多裝飾艷麗的旗傘,後面才是精彩的高台。高台一般有八人抬著,鐵拐根據表演內容設計,自然巧妙,出人意料之外。例如,有的是一個演員伸出手臂,上面站立著另一個演員;有的是
荷花高空盛開,一個小孩站在荷花上面左右旋轉;有的是一個演員兩臂伸開,一手抓著一個小孩的辮子,小孩懸在空中一動不動,還有的是一個演員用手倒托一把椅子,椅子的一條腿上又站著另一個演員。高處的演員漫舒廣袖,輕輕擺動身體,卜面抬的人穩步向前,密切配合,這些民間藝人根據一定的物理原理,利用人們形成錯覺的心理特點,虛實相生,真假混同,把結構奇巧的鐵棍綁紮成“空中舞蹈”,令觀者提心弔膽,而表演者則神態自如。表演的內容以傳統戲曲為主,同時也反映日新月異的現實生活,年年有高台,歲歲翻花樣。太原地區將與之類似的藝術形式稱為“鐵棍”、“
背棍”,有的
藝人能同時擔負三位小演員。
高蹺
高蹺,俗稱“拐子”,由舞者踩在木蹺上表演,是山西普遍流行的社火形式。木蹺高度不一,有的低至一尺多,有的高達一丈五尺,一般為四、五尺。高蹺有文高蹺、武高蹺之分。文高蹺用弦樂伴奏,邊走邊舞,變換各種隊形,在街道上表演,舞者有的化裝為戲劇人物,既表現歷史故事,也表現現代生活,內容豐富多彩,不拘一格。武高蹺用打擊樂伴奏,以表演特技為主,襄汾縣盤道村,素以高蹺表演聞名,木蹺高達八尺到一丈,一般在村子中心專門設定場地,每隔二丈遠擺一張方桌或條桌,連續擺四、五張,舞者逐個跳過之後,還要大劈叉,觀者屏息靜觀,直為舞者的驚險表演捏冷汗。
浮山縣高村、莊裡、張家河、火壁一帶,也以武高蹺著稱,表演的特技有“過天橋”、“
朝天蹬”、“跌八叉”、“跳桌子”、“跳雙凳’等,頗有武術色彩。垣曲縣胡村的高蹺,除了磕拐、碰拐、跌叉、跳桌等特技表演外,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上抬、組合抬等高難抬法,把驚險的表演與優美的造型藝術融合為一體。武高蹺表演驚險緊張,動人心魄,與文高蹺的氣氛熱烈舒緩形成鮮明對比。
高台社火是靠一種扮演造型技藝獲勝的藝術,通過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和嚴密的構思,讓演員扮演歷史人物和民間傳說中的人物,形成一種故事組合,給人一種驚險迭出的藝術感染力。演員必須是兒童,在3至4米高的芯子上或並立或疊置,或橫著或倒立,驚險怪異,險象環生。這些即是民間義工根據物理原理,利用人們形成錯覺的心理特點,虛實相生,真假混同,把結構奇妙的芯子綁成“空中舞蹈”,令觀者提心弔膽,而表演者神態自如,或英姿颯爽,或慢舒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