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棍簡介
和抬的鐵棍齊名的姊妹藝術就是“背棍”。即一人背後豎一根“鐵棍”,舉一個演員,隨著背鐵棍演員的步伐起伏,鐵棍上化裝演員就會飄舞起來,沿街表演,招搖過市,形成一年一度的“紅火”場面。 “鐵棍”的表演,是在長桿後面的小高台上,豎起兩根直徑為三公分的鐵棍,前面平台上也豎起同樣的一支鐵背棍,棍與棍之間,為演員們打制了一對腳踩的鐵耳,上端在齊腰的地方打制一個鐵腰卡,演出前,用白布把演員從腳到腰和鐵棍緊緊捆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長桿前後,則由許多青年男子將鐵棍抬起,邁著有節奏的步子前行。被綁在上面的演員一般是三個男女孩子,她們根據
導演構思,在鐵棍上扮演出許多
劇目來。隨著鐵棍的悠揚起伏,加上木槓彈性的慣力,三個男女孩子就會悠悠揚揚地搖擺起來,跟鐵棍齊名的是“背棍”,即在一個男子的背後豎起一根“鐵棍”,鐵棍上綁上一個化裝的演員,隨著背鐵棍男子的步伐起伏,鐵棍上的演員也就會飄舞起來,造成特別的藝術效果。一般來說,鐵棍上演員都是只有表演而沒有演唱,屬於造型藝術那一類。 棍的民俗文藝活動,也是太原傳統
鬧紅火的主要內容之一。所謂“棍”,無論是極高的鐵棍,一人肩背的背棍,兩人肩抬的擔棍,還是由四人抬起前後高低滑動的劃棍,都是以棍抬人進行表演的一種民間文藝活動形式,只不過因其活動位置和形式的不同,而分別名之。背棍,一般由兩人表演。下面的男子漢肩背一種專制的三角形鐵架,鐵架下扎於腰,中擱於肩,上部為一個鐵插座。上面的表演者,亦為八九歲的靈巧女孩。
歷史傳說
據說當時人們在新春
元宵節觀燈火時,娃娃們多由大人頂在肩上觀看。節日裡經過精心打扮的娃娃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畫,人們從中受到
啟發,便把經過挑選的娃娃們,精心化妝,由大人雙肩頂著,走上街頭表演。以後又用背棍綁在下面大人的背上,棍高過頭,娃娃由雙肩升到棍的頂端,便於人們觀看,便於棍上的娃娃表演。這樣,便漸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背棍”。
徐溝背棍、鐵棍的淵源,根據民間傳說、民間故事、壁畫等考查,可推至明
嘉靖三十九年(1561)。那年,境內
旱災嚴重,百姓心急如焚,於是縣城內“十老社”組織部分人去太谷縣的白村
龍王廟求神祈雨,不幾日天降大雨,百姓大悅,為感謝神靈
恩賜,將龍王泥身置一高桌上,並配一對童男女侍奉,抬著遊街慶賀,稱之“抬閣”。後每有旱象即抬神祈雨,繼而,有人將此種祭神形式改制為《鳳凰拉車龍打傘》的神閣,並將侍神的童男童女由赤腳大漢扛在肩上顛擺過市以示虔敬,稱之“走閣”。這“抬閣”和“走閣”的祭神形式就是
徐溝背、鐵棍的起源與雛形。再後,逐步演變發展,與傳統戲曲、神話故事揉合在一起,成為當地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相沿成習,約定俗成,正名為背棍、鐵棍。歷經400餘年,久演不衰。 清鹹豐年間,徐溝東南坊人張聯輝(又名張老六)在河南項城縣水寨經商,交官結府,生意興隆。為招攬商事,張聯輝曾把徐溝的背棍、鐵棍搬到河南水寨、
周家口一帶進行表演,每到一地,均為當地民眾稱道,遂在當地傳授技藝並開展下去。
同治年間,山東
長山人王勛祥任
徐溝知縣,正月十五看了徐溝的背棍、鐵棍後,興致大發,下令各街坊大
鬧紅火三天,並要求在棍式的製作上不惜代價,各顯其能。於是各街的能工巧匠爭相獻計,把各自的背棍、鐵棍裝點得花團錦簇,鬥豔爭奇,大大促進了這種民間藝術的發展。民間盛傳,當年
慈禧太后西逃時,路經徐溝在當地大財主王啟恩家住了一夜,二日啟程時由徐溝轎夫抬送。原定在子洪驛站換班,因
徐溝轎夫抬得步平轎穩,綿軟舒適,很得慈禧賞識,下令由徐溝轎夫一直抬到西安。徐溝轎夫的高超技藝,與抬棍、背鐵棍有關。
民國4年(1915),
徐溝東南坊人
張四維,從河南
項城縣經商回來,介紹了該地區背棍、鐵棍改革和活動情況,於 是有張趁心、馬五祿、趙二保、王四貨、武鐵成等人組成“十大股”籌集資金,潛心改革,終於把徐溝原有的平肩背棍改為如今的上中下三截棍。這在徐溝的背棍、鐵棍發展史是一次較大的
革新、飛躍和突破。之後,附近各縣、村紛紛派人來徐溝取經求藝,背棍、鐵棍的活動範圍逐漸擴大,藝術得到
升華,成為農曆正月民間文藝活動以及城市大型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民國13年(1924),徐溝的背棍、鐵棍首次赴太原表演。1959年徐溝的十根鐵棍、二十根背棍代表
清徐縣參加了太原市舉行的建國十周年遊行活動。1981年,背棍、鐵棍被搬上銀幕在全國放映。1982年全省《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纂會議決定將其收入全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山西卷內。1987年獲山西省藝術節銀杯獎。1991年9月,
徐溝背棍、鐵棍應邀赴深圳特區表演,受到當地民眾、海外華僑、外國遊客的高度讚揚,一些華僑商賈和鄰國財團紛紛要求徐溝背棍、鐵棍藝術團到所在國表演,時任國務院總理的
李鵬接見了表演藝術團,並與小演員合影留念。1992年
徐溝鎮成立了背棍、鐵棍藝術研究會。1994年背棍參加山西省新人新作精品展演榮獲銀獎。1995年,中、美、英、法四國攝影大師在徐溝鎮拍攝背棍、鐵棍藝術,為《外國人看中國》大型紀錄片所採用。同年,徐溝背棍、鐵棍再度應邀到深圳表演,徐溝鎮被命名為山西省民間藝術之鄉。1996年被
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1997年、1998年背棍、鐵棍連續二年應北京
豐臺區、海淀區之邀,進京表演,轟動京都”。
歷史意義
民間祈雨祭祀活動,是源於農業生產和民間信仰的古老風俗。這種風俗歷經千年而不衰,因地域不同而有各自不 同的表現形式。由於科學文化的發展與交流,清代晚期以後,就全國範圍來講,祈雨的風俗趨於衰亡,原先的活動逐漸演變為民間歌舞藝術或民間體育競技的獨特形式。在山西境內,
徐溝鐵棍就是由祈雨
祀神活動而演化為民
間舞蹈形式的突出例子,成為太原乃至晉中等地春節
民間社火活動中必不可少的表演節目。雖然徐溝鐵棍原有
祈雨的文化含意被日漸豐富而時尚的戲曲人物舞蹈表演所沖淡,但在很長的時間內,鐵棍(尤其是抬閣、劃棍)的外觀裝飾和人物服飾上,一直保留著傳統的雲紋、水波紋圖案,向人們暗示著徐溝鐵棍那段隱秘而遙遠的歷史。
傳承發展
經過歷朝歷代民間藝人的不懈努力,博採眾長,吸取歐美芭蕾舞“托舉”、東北
秧歌“群舞”、民間
高蹺“凌空”之優點,形成了集戲劇內容之精華、舞蹈動作之飄逸、雕塑造型之優美、雜技驚險之玄妙,“繪畫”色彩之繽紛於一體的獨特的民間藝術。
背棍要挑選俊秀男女孩童,精心化妝打扮後,綁在鐵棍上端,下端綁在強壯男子背上(遺憾的是,年輕人已經不學這吃力的活了,如今背棍的都是老人,這裡面竟有年近70的)。背棍者在行走中,根據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戲劇故事及人物,配合鑼鼓點,邁出各種舞蹈步伐,使孩童搖擺表演。背鐵棍是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好的背鐵棍是
徐溝鎮的。
其他相關
農曆正月初五,
清徐縣徐溝鎮東北坊的背棍、鐵棍表演隊伍就出發來到了省城臥虎山動物園,開始了他們的拜年演出。鑼鼓一敲,
水袖一甩,和著鼓點兒,“愛煞人”的
徐溝背棍、鐵棍扭起來啦!六七歲的漂亮孩子,化好妝、穿上行頭、高高地固定到體現民間傳說的“踩子”上,就可以表演了。背背棍、抬鐵棍的人中,年紀大的已六十出頭,從小時候的看客到長大後的表演者,從年輕時背背棍到年紀大了抬鐵棍、綁棍,棍子往肩上一架,上身不動,手往腰裡一推,專業味十足。徐溝鎮按方位分為七個坊,每年正月十四到十六這三天,七個坊就開始了“賽背棍、鐵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