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

正月十五日夜一般指本詞條

《正月十五夜》是唐代蘇味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中描寫了長安市民元宵之夜的歡樂景象(另據唐·劉肅大唐新語》記載,該詩作於武則天神龍年間,描寫了京城洛陽元宵夜“端門燈火”的盛況)。首聯寫燈火輝煌,成語“火樹銀花”即由此而來;頷聯寫人流如潮,明暗相間,縱橫交錯;頸聯寫夜遊之樂,突出歌伎艷若桃李;尾聯寫人們對良辰美景的無限留戀。全詩律對精切,風調清新,是初唐比較成熟的五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正月十五夜
  • 作品別名:上元、觀燈
  • 出處:《全唐詩》第065卷
  • 作者:蘇味道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正月十五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正月十五:稱上元節,這天晚上稱“元宵”,唐代有觀燈的風俗。
②火樹:樹上點綴裝飾著燈火,故稱。
③銀花:明亮燦爛的燈彩。
④合:燈光連成一片。
⑤星橋:言城門大開,任人通行。崔液《上元夜》:“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城關之外為城河,這裡的橋,即指城河上的橋。星橋含虛實二意。燈影照耀,城河望去猶如天上的星河,故把橋說成“星橋”,這是實寫。又《三輔黃圖》記長安古城“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星橋亦暗喻長安上應星象之意,這是虛擬。虛實相應便有人間仙境之概。亦有文章認為,星橋即洛陽星津橋,為天津三橋之一。《唐兩京城坊考》載:“洛水西自苑內上陽宮之南,流入外郭城。東流經積善坊之北,分三道,當端門之南立橋。南曰星津橋,中曰天津橋,北曰黃道橋。”
⑥鐵鎖開: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取消禁令,城門鐵鎖開啟,任人通行。
⑦暗塵:暗中飛揚的塵土。
⑧逐:追趕。
⑨游伎(jì):歌女、舞女。一作“游騎(jì)”。
⑩穠(nóng)李:《詩經·召南》“何彼穠矣,華如桃李”。此處指觀燈歌伎打扮得艷若桃李。
⑪行歌:邊走邊唱。
⑫落梅:樂曲名,即《梅花落》。
⑬金吾:原指儀仗隊或武器,此處指禁衛軍。
⑭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時,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嚴,對私自夜行者處以重罰。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⑮玉漏:形容漏刻的精美。漏:漏刻,古代計時器,這裡指時間。
⑯莫相催:一作“莫頻催”。此句意為時間莫要走快了。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燈光連成一片好像樹上銀白的花朵,城河橋上,燈如繁星,關鎖盡開,任人通行。
馬蹄飛揚暗中帶起塵土,明月當空似乎在追隨行人。
遊玩賞月的歌伎都裝扮得華美艷麗,邊走邊唱著《梅花落》。
京都的禁軍們今天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壺不要催促天明。

創作背景

據劉肅《大唐新語·文章》載:武則天神龍之際,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燈,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觀燈者人山人海。文士數百人賦詩紀事,當時以蘇味道、郭利貞、崔液三人所作為絕唱。此詩即當時蘇味道所做,大約作於唐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也有學者認為,此詩作於神功元年(697年)或長安元年(701年)。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火樹銀花合”,是說元宵的裝點,每年的這天晚上,唐朝都城裡都要大放花燈。各式各樣花燈掛滿街頭,像一棵棵開滿鮮花的樹,一排排,高高低低,錯落有致。一個“合”字說明燈火之繁富,就像要向人們圍攏過來。人太多了,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平日緊鎖的城門也被打開了。因為護城河兩岸彩燈高掛,看起來就像天上的銀河,所以此處說“星河”。
以上寫元宵之夜的整體氛圍。下面就人們的具體活動作了分述。達官貴人坐著馬車,所過之處,塵土飛揚。明月高懸,普照人間,人們無不在月光的籠罩之下。歌女們穿得花枝招展,唱起了流行歌曲《梅花落》。由這些描寫不難想像,洛陽城裡的元宵之夜,成了不眠之夜,不知不覺已至深更半夜,但歡騰的人群仍然樂而忘返,希望這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不要匆匆過去。這就逼出了結尾兩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一個極富中國特色的節日就這樣寥寥數筆氣息全出,給人一種歌舞昇平、國泰民安的祥和溫暖的感覺。這首詩生活氣息濃厚,寫出了中國人嚮往的一種國泰民安的生活情景。讀來有種打動人心的力量,畢竟,追求生活祥和是任何時代都不會改變的。
這首詩在藝術上,對仗工整又不失自然天工。如各聯末尾字一“合”一“開”、一“去”一“來”、一“李”一“梅”,既是情境內容的需要,又不失藝術上的嚴整。《唐詩鏡》說此詩“纖濃恰中”,《姜齋詩話》說此詩“渾然一氣”,都得其中三味。

名家點評

宋末元初方回:味道武后時人,詩律已如此健快。古今元宵詩少,五言好者殆無出此篇矣。(《瀛奎律髓》)
明代陸時雍:纖濃恰中。(《唐詩鏡》)
明末清初王夫之:“火樹銀花合”,渾然一氣。(《姜齋詩話》)
明末清初馮舒:真正盛唐。《品匯》所分,謬也。(《瀛奎律髓匯評》)
清代屈復:此詩人傳誦已久,他作莫及者。元夜情景,包括已盡,筆致流動。天下遊人,今古同情,結句遂成絕調。(《唐詩成法》)
清代紀昀:三、四自然有味,確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處。夜遊得神處尤在出句,出句得神處尤在“暗”字。(《瀛奎律髓匯評》)
清代盧麰、王溥:陳德公先生曰:三、四故是爽筆。“穠李”“落梅”工切,便極見妍姿。結語得“金”“玉”字小對,彌足增致;他處金玉纁黃、藻麗堆垛者,又復無致。此所須辨矣。(《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
清末許印芳:八句皆對,唐律多如此。(《瀛奎律髓匯評》)

作者簡介

蘇味道(648年—705年),趙州欒城(今河北省欒城縣)人。青年時即有才名,二十歲舉進士及第,任鹹陽尉。延載中,歷鳳閣舍人,檢校侍郎。出為集州刺史。不久,召拜天官侍郎。武后聖歷初拜相,但無所作為,處事含糊,時人謂之“蘇模稜”。神龍初,中宗復位,貶眉州刺史,復改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尋卒。今存詩十六首,多為五律。《全唐詩》錄為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