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斂巧飯習俗)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流行於北京市懷柔區的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歷史悠久,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形成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由此開始,琉璃廟鎮的女性村民每年元宵節期間都會聚在一起吃斂巧飯,這一地方習俗傳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每年正月十六前夕,村中十二三歲的少女至各家斂收糧食、菜蔬。正月十六當天,年長的婦女協助少女們將飯菜做熟,全村女人共食。做飯時要在鍋內放入針線、銅錢等物,吃到的人會認為自己求到了巧藝和財運。另外,“巧”字是當地人對雀類的別稱。吃斂巧飯前,人們要揚飯餵“巧”即麻雀、山雀等鳥類,同時口念吉祥之詞,一是向雀兒謝恩,二是祈求來年豐收。飯後在冰上行走,名曰“走百冰(病)”,以此寄寓百病消除之意。逢到斂巧飯活動,戲班和花會都會舉行助興演出。

2008年6月7日,元宵節(斂巧飯習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X-7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宵節(斂巧飯習俗)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北京市懷柔區
  • 項目編號:Ⅹ-71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主要活動,活動流程,活動詳情,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傳說一,傳說二,

歷史淵源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來源於雀兒叼啄谷種救活楊樹底下村霍、靳兩姓人的傳說。相傳清嘉慶道光年間山東德州大旱,大量村民外出逃荒,靳、霍兩姓部分族人陸續遷到懷柔楊樹底下村,他們在此生息繁衍,已有13代。另一種說法則是霍姓從密雲區蒼頭村遷來,來時是兄弟倆,至今有宗譜排字為“永宏長久在,正大光明來”。無論哪種說法,楊樹底下村都是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形成的移民村。
早期的元宵節(斂巧飯習俗)是每年陰曆正月十六中午,村民搭鍋壘灶,在村中有威望的老者的指揮下,大家動手,將斂取來的糧食、蔬萊做熟,全村人共餐。整個儀式的核心區域就是祈福台,核心儀式展演地就是祈福人(2017年由靳紅安擔任)與陪祈福人(兩列各站15人)所在的中央舞台區。從2006年開始,“斂巧飯”習俗活動不再是村民的自發活動,而開始由村、鎮政府策劃、組織,成為政府主導的公共領域的民俗節慶活動。到2017年,這一節慶活動已經組織了12屆。

主要活動

活動流程

2017年元宵節(斂巧飯習俗)的活動流程具體安排如下:
1、介紹“斂巧飯”舉辦情況
2、楊樹底下村黨支部書記靳洪安致詞
3、祈福儀式開始(同時播放祈福儀式背景音樂)
具體安排如下:
1、主持人宣布祈福活動正式開始(點響電子禮炮)
2、請主祈福人上台,淨手上香後:
(1)行施拜禮
(2)恭讀祈福文
(3)祈福上蒼
(4)主祈福人和陪祈福人轉身向遊客鞠躬致謝禮
10:35-10:45“斂巧飯”祈福儀式
10:45-11:05“斂巧飯”情景劇表演
11:05主持人上台,邀請遊客進行互動
11:30主持人宣布“斂巧飯”開飯(古戲台按節目單內容繼續歌舞表演)
11:30-13:30遊客品嘗“斂巧飯”
14:00演出人員退場,遊客自行選擇冰雪遊樂活動

活動詳情

天剛破曉,村中一位老者就高喊著“斂飯嘍!”隨著喊聲響徹整個村莊,30多個十幾歲的女孩挎著籃,拿著盆,也高喊著“斂飯嘍”,分頭跑進了村里各條胡同。按照“斂巧飯”的習俗,正月十六這一天,各家的小孩要挨家挨戶地去給村裡的老人家拜年,同時向各家各戶的大伯、嬸子斂收一些各家過節剩餘下來的小米、玉米、肉、凍豆腐、蘿蔔乾等,再由村裡的中年婦女用這些斂收的糧食、肉菜做成百家飯和百家菜。
做巧飯前,老者高喊“生火點柴嘍!生財氣,點旺運,預祝財源興旺,日子紅紅火火。水開下米嘍!水開財源滾滾,下米五穀豐登”,同時,所有做飯點開始做飯。期間,在鍋內放入針線、銅錢等物,吃飯時若吃到頂針表示心靈、吃到針線表示手巧,吃到銅錢者,被認為是乞到一年的財運。
站在斂巧飯文化廣場70口大鍋邊上的婦女們邊跟著喊“生火點柴嘍”,邊開始做“巧飯”,老者口中邊說著吉祥話。按照民俗傳統,巧飯揭鍋前,由村中老者主持進行了神雀祭拜儀式,以感謝當年神雀叼啄谷種而救活楊樹底下村霍、靳兩姓人的恩情,神聖的祭拜儀式掀起了活動的高潮。主持儀式的梁守國老人已年逾古稀,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輩。此時,他緩緩登上神雀台,揚飯餵雀兒,將做好的“巧飯”灑在地上,吸引鳥雀前來啄食,同時老者口中還念著吉祥之詞,祈求來年豐收。
儀式結束後,隨著老人一聲“揭鍋啦!”的吆喝聲,斂巧飯陣陣香氣飄散。5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上,數千遊客穿梭在各個大鍋前,臉上洋溢著笑容,盛上一碗巧飯,三三五五地聚在一起,共品“斂巧飯”,感受團圓幸福,熱鬧非凡,其樂融融。飯後,村里組織前來參加活動的遊人們有序地在冰上行走,曰“走百冰”,即去掉百病,討個“口彩”,圖個吉利。

文化特徵

祈福文化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主祭人念祭文:中華文明,淵源流長,天人合一,道興德長,物與人是,古有傳唱,人稱龍鳳,玄鳥生商,雖為傳說,圖騰繼往,以之喻人,教化綱常,記天地萬物之恩惠,承華夏文明之翰光。琉璃廟城楊樹底下居京畿寶地,得乾坤滋養,自清道光之際,二百年以降,靳霍雙族以勤樸而生養,肇始之初,墾荒種糧,借金谷之種,啟田陌之桑,奈天道無常,谷種遺撒於石隙而生機無望,時天遣神雀銜種而生秧,成百業之興旺,滴水之恩,萬世不忘,銘記神雀之功德,感上蒼之厚望。每年以上元宵節之際,集百家之蔬果,融一村之食糧,喚神雀之回鄉,置百口大鍋,巧一村之炊,時維丁酉上元,同聚楊樹下村,共祭祥鳥之恩,同謝天地上蒼,吾輩當勤奮前進,初心不忘,團結協力,富民國強。
特色文化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是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楊樹底下村一帶在元宵節的特殊風俗活動,其包含“揚飯餵雀兒”及“乞巧”之俗等。這一習俗蘊含了早期的太陽崇拜、鳥信仰以及女性“乞巧”、春耕儀式、敬老等文化元素。楊樹底下村的習俗在時代變遷中保存得相對完整,尤其是“揚飯餵雀儀式”代代傳承。以鳥崇拜為核心的這一信仰或崇拜儀式又不是單一的文化內涵,它與元宵節這一民俗時間節點相結合,融入了大量的新的文化元素。首先就是與女性性別身份結合,融入了男性社會對女性角色的期待,即女性的“巧”。在採集社會,無論男女都處於生產的主力地位,“男女平等程度遠遠超過農業社會,沒有重男輕女這回事……採集狩獵社會,兩性平等程度都高”,只是到了農耕社會,男女性別分工與社會價值體現漸漸不同,女性的社會地位進入“男耕女織”的模式,對女性社會價值的考量亦以此為標準。再者就是這一習俗與“春耕儀式”“敬老”以及村落內部人際關係的協調相結合。這些文化因素使得這一節俗內涵豐富,同時也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元宵節文化。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民俗文化價值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展演所呈現的“舞台真實”是旅遊人類學的重要理論,展演地的民俗文化與民眾的生活割裂,所展示的文化經過了權威話語的重新建構。
歷史文化價值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京郊春節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斂巧飯這項民俗活動同時也是當地人們一種思想意識的反映,對研究當地歷史、文化等方面有一定價值。
調節人際關係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中,村民在一起吃“所斂取的食材”做成的大鍋飯,他們在一年中人際關係的不快與摩擦,在這一活動中就煙消雲散,同時也形成了村落凝聚力。

傳承狀況

元宵節(斂巧飯習俗)長期綿延不絕,即使在“十年動亂”期間仍堅持定期舉行,受到民眾的歡迎和喜愛。這種習俗是中國北方農耕文化的遺存,它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懷柔當地春節民俗活動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生動地呈現出北京地區獨特的傳統民間文化形態。隨著社會生活環境的變化及多種娛樂方式的出現,斂巧飯習俗中的一些傳統活動已經消失,另一些活動則漸漸失去原始寓意,急需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挖掘保護。
“斂巧飯”民俗風情節改變了參與人員的“自在性”,楊樹底下村民眾從文化承載者、文化傳承主體逐漸成為了新型節慶的“工作人員”,既然是工作人員就要按照現代社會薪酬規範接受相應的配給,同時他們漸漸開始淡出了節慶的核心“祭祀儀式”,這給他們造成了壓力感與焦灼感。
現代商業機構介入斂巧飯習俗活動,將傳統食材置於食品安全對立面,在一定意義上消解了這一活動的文化內涵,尤其是“斂”的文化意義及其實踐。這就使得一些文化實踐活動轉換為“儀式”,這一文化現象將作為儀式留存在民俗活動中,其實用意義則漸漸消失。

保護措施

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為使斂巧飯風俗得到保護和傳承,以斂巧飯的由來和發展歷史為內容製作了圖文並茂的文化牆。同時不惜重金,建造了一座高10米、直徑2米的神雀台,並排演斂巧飯表演劇。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北京懷柔雲蒙山書畫院獲得元宵節(斂巧飯習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元宵節(斂巧飯習俗)項目保護單位北京懷柔雲蒙山書畫院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0年,“斂巧飯”民俗風情節活動舉辦,活動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增強區域凝聚力,帶動提高地區知名度,促進鄉村旅遊發展,推動和諧社會創建為主旨。
2019年2月20日(農曆正月十六),“福滿京城春賀神州”2019年第十四屆懷柔斂巧飯民俗文化節落幕。活動歷時四天,共吸引2.4萬餘名遊客,同比增長9%;售出斂巧飯票2960張,同比增長131%;旅遊綜合收入280餘萬元,同比增長27%。

文化軼事

傳說一

說起神雀祭拜儀式和斂巧飯,有這樣一段感人的傳說。相傳,當初先人從山東青州遷來時,見此地山清水秀,藏風納氣,且在山前向陽處生有一棵粗壯參天的大楊樹,便在此定居,並以楊樹名村。這裡雖然風水好,但要生存,就須墾荒種糧,可是沒有種子。人們商量後,決定派兩人去他處尋種。待求得種子歸來的途中,其中一人不慎將種子灑在了石縫裡。正當尋種人焦急之際,忽然飛來幾隻山雀,將石縫中的種籽銜出,一粒未吃,留給了討種之人……為了感謝神奇山雀的恩德,此後,村里規定每年的正月十六這天,由十幾歲的小姑娘,自發組織到一起,來到各家各戶斂收糧食、蔬菜,然後聚集於一處,由成年人搭鍋壘灶,婦女將斂收來的糧食、蔬菜做成各種豐盛的熟食、菜餚。開飯前先揚飯餵“雀兒”,然後全村男女老幼再一起共進“斂巧飯”,以此預示著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傳說二

懷柔區楊樹底下村村名來歷的神話故事與“斂巧飯”習俗的“山雀信仰”恰是太陽崇拜與鳥信仰在民眾日常生活中的呈現。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於太陽和鳥的知識已經超越了“原始文化”的知識體系與邏輯,但是這一知識在信仰儀式中依然存續並發展。至今南方很多民族與區域還有鳥信仰留存,比如在京族每年的哈節祭祀中,祭祀對象之一就是點雀大王。點雀大王現在京族地區有信仰而無口傳敘事,但是在京族的起源地越南塗山一帶,這一神話故事依然流傳。他們認為點雀大王是幫助人們消除旱災或殺死水怪的神靈,其被稱為“點雀大王”是因為根據這一神靈在米粉或米麵上所留的腳印,可以判別出是鳥的痕跡。而在楊樹底下村谷種來源的神話中,專門提到靳、霍兩人丟失種子後,山雀將種子從石縫中叨出,兩人叩頭念道“多謝雀神相助,待等莊稼收成後,即使我們自己不吃,也要先敬諸位雀神!”此雀神與點雀大王有諸多相似之處。但是從“斂巧飯”並不是楊樹底下村一處獨有可以推知,這一習俗應該是由多種文化層結合凝築而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