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高蹺(中國傳統民俗活動)

踩高蹺(中國傳統民俗活動)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踩高蹺,,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一種民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里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民眾喜愛。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踩高蹺
  • 音樂風格:古典
  • 分類舞蹈
  • 地區:中國
  • 特色民俗文化
簡介,詳細,傳說,起源,歷史發展,現狀,高蹺會,

簡介

踩高蹺不但扮演的人身著戲裝,濃妝艷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裝扮戲曲摺子,踩高蹺的角色,因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異,高低不一。踩高蹺,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之一。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扎高腳”、“走高腿”,是民間盛行的一種民眾性技藝表演,多在一些民間節日裡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長木蹺進行表演。踩高蹺技藝性強,形式活潑多樣,深受民眾喜愛。
踩高蹺踩高蹺
踩高蹺在吳堡一帶又叫“踩拐子”。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詳細

傳說

民間有一種傳說,說是以滑稽著稱的春秋戰國時期的晏嬰,一次出使鄰國,鄰國國人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裝一雙木腿,頓時高大起來,弄得那國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題發揮,把外國君臣挖苦一頓,使得他們還狼狽。據此,踩高蹺活動由此流傳民間。
踩高蹺踩高蹺
另有一種傳說,是把踩高蹺與同貪官污吏作鬥爭聯繫在一起。從前,有座縣城叫兩金城,城裡和城外的人民非常友好,每年春節都聯合辦社火,互祝生意興隆,五穀豐登。不料來個貪官,把這看作是一個發財的機會,就說,凡是進出城辦社火,每人都要要交三錢銀。人們不交,他就關城門,掛吊橋。但仍難不住聰明的人,他們就踩著高蹺。翻越城牆、過護城河,繼續歡度春節,樂在其中。

起源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踩高蹺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注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一注釋中,我們不難想像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製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關於高蹺的起源,已故歷史學家孫作雲(公元1912~1978)在他的《說丹朱——中國古代鶴氏族之研究——說高蹺戲出於圖騰跳舞》一文中,首次提出高蹺源於鶴圖騰崇拜的論點,並以《山海經》古文獻為據:“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一曰長腳”。晉人郭璞注釋為:“或曰有喬國,今伎家喬人蓋象此身”,清人吳任臣注釋為:“喬人,雙木續足之戲,今曰xi(同屣)蹺”。兩種注釋都認為長股國人即用木蹺扎在腳上的長腳人。《說丹朱》中認為:高蹺源於原始圖騰信仰、用於宗教祭祀儀式,又從雜技表演演變為扮演戲曲人物的舞蹈形式。堯舜時的丹朱是以鶴為圖騰的氏族,高蹺戲直接出於古代的鶴圖騰氏族的跳舞。近有學者認為,甲骨文中有一字可以解釋為“像一個人雙腳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遲商代後期,民間獨特的這種踩高蹺舞蹈形式就已經問世。這又是源於圖騰崇拜的補充。不僅如此,非洲薩伊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儀式中,也有踩蹺的表演,一名巫師的腿上綁紮著長木蹺,徐徐走動,兩手緩緩起舞。這當是“圖騰崇拜說”“宗教儀式說”的又一佐證。藝術源於自然,其實踩高蹺是人類與自然條件鬥爭下的產物。起源的勞動說,可依據晉人郭璞的另一條注釋:長臂國人在赤水之東,身體像常人,但臂長三丈。“或曰,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由此聯想到,腳長是綁紮著木蹺,手長是手中拿著長木製作的捕魚工具,所描繪的酷似現今居住在廣西防城“京族三島”的京族漁民踩著木蹺在淺海中撒網捕魚的形象。另據1930年代《藝風》雜誌記載:“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籠街,因地位低濕常被水淹,那裡的住民每當水淹時,差不多都踩著高蹺來往。這又是高蹺源於勞動生活記載。
踩高蹺踩高蹺

歷史發展

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乾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從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蹺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長木縛於足行走,還能跳躍和舞劍,高蹺分高蹺、中蹺和跑蹺三種,最高者一丈多。漢魏六朝百紅中高蹺稱為“蹺技”,宋代叫“踏橋”。清代以來稱為“高蹺”,用1至3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由嗩吶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北京稱為“高蹺會”。黃河流域則稱“扎高腳”,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主要表演走唱,有簡單的舞蹈動作。武蹺則表演倒立、跳高桌、疊羅漢、劈叉等動作。
踩高蹺踩高蹺
據古籍中記載,古代的高蹺皆屬木製,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撐點,以便放腳,然後再用繩索縛於腿部。表演者腳踩高蹺,可以作舞劍、劈叉、跳凳、過桌子、扭秧歌等動作。北方的高蹺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漁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喚起觀眾的極大興趣。南方的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現狀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踩高蹺踩高蹺
豫北武技高蹺,起源於明清之際,是中國獨樹一幟的舞蹈藝術。
山西省內各地的高蹺高度不一,高蹺低的低至數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絳等縣,高蹺的高度達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平時,高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為多見。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歷史悠久,在晉中一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浮山縣的武高蹺,頭蹺為指揮,二蹺是領隊,戲曲人物居中,最後由醜漢壓陣。表演首先扭各種場圖,然後表演“過仙橋”、“跳桌子”、“跳雙凳”、“大劈叉”等各種難度大的動作。
垣曲縣境內的胡村一帶,高蹺主要是表演特技。這裡的高蹺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動作,而且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立抬、組合抬等高難度抬法,並能構成“馬拉車”、“過天橋”的造型。這個縣的高蹺,難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新絳縣境內的柏壁村和交口縣的雙池鎮的“撲蝴蝶”,是既有故事情節,又有許多高難度動作的高蹺節目。這個節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飾演旦角,挑著蝴蝶前行,男青年飾演小生,持扇撲蝶,小丑搖動撥浪鼓嬉戲追逐,甚為活潑、生動,趣味性很濃。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鷂子翻身”、“越頭跳”、“後滾翻”、“單腿跳”等技巧動作。
稷山縣和右玉縣的“走獸高蹺”,是由兩人表演的連體高蹺。高蹺表演者腳綁木蹺,腰縛獸皮,前系獸頭,上身扮演與之相應的人物,組成一組造型,在樂曲鑼鼓聲中邊舞邊前進。
夏縣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隻蹺,四人共綁五隻蹺的“連腿高蹺”,進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難度是很大的。
在原平、平定、定襄縣境內的高蹺,邊扭秧歌步,邊變換隊形,然後進行評說和演唱,叫做“高蹺秧歌”。在隰縣的千家莊,還有在蹺腿銜接處拴上個小鈴擋的“響鈴高蹺”表演方式。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一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一般都在農曆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一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正值元宵佳節,河北滄州鄉村一派喜氣洋洋。扭秧歌,踩高蹺,舞長龍,跑旱船,農民們滿懷喜悅心情度過元宵佳節。圖為滄縣南小營村高蹺隊表演高蹺。
河北滄州農民豐富活動喜鬧元宵——踩高蹺河北滄州農民豐富活動喜鬧元宵——踩高蹺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踩高蹺踩高蹺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踩高蹺在吳堡一帶又叫“踩拐子”。

高蹺會

以前,每到農曆正月,一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鐋鑼、大小釵的打擊樂中穿街而過。一撥兒高蹺人數不定,一般十幾人。身量高的踩低蹺,身量矮的踩高蹺。表演者是傳統戲裝打扮。由開路棍打頭兒,隨之便出現肖恩、白蛇、唐僧、醜婆、等藝術形象。由於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並茂、時有樂哏,一向為人們所喜愛。
踩高蹺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民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在過會時,沿途的大商號在門前設八仙桌,擺上茶水、點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勞。高蹺隊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謝。
高蹺的佇列在街頭行進中,一般採用一字長蛇陣的單列,在繁華擁擠地段採用雙人並列隊形。步子變換為走八字。在表演時有小旋風、花膀子、鷂子翻身、大劈叉等難險動作。
高蹺藝術在一些農村冬閒時,仍有組織排練的。在京城各處遊園會、廟會中時有可見。
由來
過去,每逢喜慶節日,陸河鄉村總有踩高蹺的習俗。一隊隊高蹺隊雲集圩場表演,矮者尺許,高者三尺有餘,還有更高者五尺見外。他們有的扭著秧歌,有的扮演某一故事,深受民眾歡迎。五十年代初還能看到民間的高蹺,文革以後,這種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銷聲匿跡了。儘管如此,弄明白踩高蹺的由來,我想也不乏其意義吧。很早以前,天下一連三年大旱,顆粒無收,餓死的黎民百姓成千上萬。皇帝聞之,即下了一道聖旨,開倉放糧,並令家有存糧者開倉賑濟災民。但有一知府存糧百石而一粒不放,非但如此,還拚命抬高糧價,搶發災荒財。
踩高蹺踩高蹺
當地有一青年,姓高名蹺,天生一副俠義心腸,見知府如此兇狠,決心偷其糧食救濟災民於飢餓之中。然,知府糧倉外圍盡築高牆,怎樣才能進去?一日高蹺上山砍柴,忽見一棵樹梢上有一團冬青,而冬青則是治凍瘡之良藥,他決心取下。苦於樹高,如何上去,尋思再三,見樹桿上有不少枝枝杈杈即踩踏而上。於是,他也悟出用樹丫丫用作攀沿高牆之用。他砍下兩根樹丫在山上勤學苦練,終於練就樹丫綁在腳上行走自如、蹦跳如飛的本領。此後,他日復一日在夜間翻過財主糧倉高牆竊取糧食救濟受餓村民。終一日,被財主眾多護衛發現,用繩索將其絆倒抓獲投入監牢。財主揚言待報官府後即行斬首。訊息傳到鄉鄰中,大家尋思搭救高蹺良策。一老者提議,全村青壯年學成高蹺踩樹丫的本領,行刑之日營救高蹺。數月後,財主揚威耀武將高蹺押赴刑場。誰料,午時三刻未到,場外湧進一大群踩著高蹺的青壯年把高蹺緊緊圍在中間,一邊與劊子手博斗,一邊掩護高蹺逃離刑場。財主見狀,氣得七竅生煙,無可奈何。此後,人們為紀念高蹺,即將踩樹丫,取名為“踩高蹺”。每逢節日村村寨寨都踩高蹺,扭秧歌,玩雜耍,熱鬧一翻。踩高蹺慶節日之風俗世代相傳,久演不衰。而陸河“踩高蹺”是隨先民南遷時攜帶而來的。此傳說來自民間,“高蹺”的形成及命名也可說是入情入理的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