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經濟,歷史沿革,名稱的來歷,鎮域變遷,商業重鎮,教育之鄉,人文古蹟,陶行知紀念館,大場紀念坊,大場烽墩,上海少年村,龍麟塔禪院,二十四烈士墓,圓瑛紀念塔,古橋樑,
行政區劃
鎮政府機關坐落於滬太路1858號,轄場南、東方紅、場中、聯東、聯西、南大、紅光、豐明、豐收、葑村等10村民委員會,以及大華新村、乾溪新村、祁連新村等三個較為集中的成熟社區的65個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11萬餘,居住人口近30萬人。
經濟
近幾年來,大場鎮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房地產業,加快城市化建設進程,推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成為寶山區的經濟重鎮、城市化新鎮、2005年全國百強鎮之一。
大華集團已成為上海著名房產品牌,並積極向市內和外省市拓展;乾溪、祁連房地產依託上海大學優勢,不斷提升商品房開發品位;錦秋、經緯、遠景、久華等一批房產公司進駐大場,形成了全鎮房地產業多元化發展態勢。商貿業發展迅速,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大華樂購、法國聖戈班美頌建材超市、祁連好又多超市、山海藝術家居廣場等一批名牌名店相繼建成,全鎮初步形成南有大華區域型商業中心和北有上大社區型商業中心的格局,擁有各類商業營業面積達110萬平方米。城鎮環境面貌顯著改善,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進一步得到加強。
歷史沿革
名稱的來歷
大場 境域成陸於南朝梁天監年間(公元502年—519年),初屬崑山縣。“大場”,相傳宋時設鹽場於此,因鹽場甚大,故名。據清光緒《
寶山縣志》記載:“大場鎮,在縣治西南三十里,宋時置鹽場於此,而得名”。
在現存古文獻中,較早出現“大場”兩字的,有宋熙寧三年(1070年)鄭亶《吳門水利書》載的“大場浦”,系河流名;宋紹興、嘉定年間(1131—1224年)《宋會要輯稿》載的“南大場”系港口名、稅鹽場名。而較早記載“大場鎮”的則有明正德四年(1509年)《練川圖記》和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的《嘉定縣誌》。
另據有關史料記載,大場在公元7~8世紀時已成為古吳淞江的出海口,宋元之際,大場集鎮基本形成,宋、元、明時期的大場鎮,曾作為商業活動的通海港口,本地生產的棉布等由此銷往閩浙等地及海外。至明代中期的正德至萬曆年間(1506—1620年)大場集鎮已頗具規模。到了清代中期,集鎮更趨繁榮,時稱“大場雖小三里長,鎮上九橋十八弄”(九橋位於大場鎮市河上,自東向西分別為胡家橋、廉家橋、太平橋、守仁橋、中心橋、荷亭橋、義學橋、蔣家橋、利濟橋,現均無存;十八弄,九弄位於大場鎮大街,自東向西為斗閣弄、東弄、沈家弄、楊家弄、俞家弄、北弄、殷家弄、馬家弄、利濟弄,另九弄位於大場鎮浜南,自東向西分別為胡家弄、廉家弄、司家弄、泥弄、侯家弄、吳家弄、姜家弄、南弄、蔣家弄),有大小商鋪300餘家,貿易以土布為首,棉花次之。晉、陝布客和徽商均設店於此收買棉花土布,市面繁盛,非至深夜不散。
到了清代雍正年間,按經濟狀況,大場鎮始有“鐵大場”之美稱,而與“金羅店”、“銀南翔”、“銅江灣”並舉,成為歷史上上海市北郊的四大名鎮之一。至於“鐵大場”之名,另有一說:因走馬塘上船舶與日俱增,眾多鐵匠為攬生意,將攤位設立於河畔,為船戶作業,三里長的河堤上打鐵之聲不絕於耳,故稱“鐵大場”。
大場舊時別名“錢溪”、“乾溪”。據清代《大場續志》載,走馬塘又稱錢溪,系吳越王錢鏐所開設,以收漁鹽之利,宋名將韓世忠屯兵江灣、大場一帶,於塘岸走馬往來,人遂稱走馬塘雲。由於大場位於走馬塘的中流地段,故將錢溪引為大場之別名,而“錢”、“乾”通名,久而乃轉名為乾溪。清邑人周兆魚曾作有《乾溪雜詠》詩數首,所說的“乾溪”即指大場。
鎮域變遷
如圖所示
商業重鎮
大場鎮南傍市區,東倚機場。境內交通便利。滬太路縱貫南北,場中路、南大路連結東西,真大路通向西南。境內河道縱橫,遍布城鄉,水路走馬塘為東西向主航道,連線南北向的西彌浦、桃浦,15噸船可航達薀藻浜、黃浦江、蘇州河等各大江河。大場實為水陸交通之樞紐,因此也成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屢遭戰爭之禍。
宋、元、明時期的大場,已成為商業活動的通海口,本地產的棉布等由此銷往閩、浙等地及海外,從而促進了商品流通的擴大,帶動了市鎮的發展。明末鎮西曾有一繁榮集市,稱臨江街,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在這裡進行大屠殺,居民無一倖免,房屋化為廢墟。清鹹豐,同治年間,大場已成為布匹主要集散地,山西、陝西和安徽的客商來此坐莊收購花布,夜間燈火通明,非至深夜不散。民國初期,鄰近地區年產布匹90餘萬匹,價銀28萬餘元。後因洋布傾銷,土布產銷日益萎縮,但仍居全縣之冠。之後,商家根據市場變化遂以經營米、花、食品為主,昌盛時有商號300餘家,尤其是飲食業發展迅速,鎮上曾有“十家三酒店”之說。著名老店有鼎盛、大華酒樓;恆順、洪泰米行;恆乾茂、大仁、盛昌祥布店;渭東、浦頌記、稻香村食品店;康裕、萬益醬園等。萬益醬園誕生於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50多年歷史。它與吳淞萬盛、江灣元豫、羅店齊和順齊名,合稱四大官醬園。萬益醬園坐落在大場鎮西市梢口,占地約5畝。年採購大豆(制醬原料)從數百擔增加到三千擔,人員從10餘人增至30餘人,醬缸增加到800隻。萬益醬園以信譽第一、質量第一的宗旨,生產的三伏曬油,遐邇聞名。他的製作方法是用1000斤優質鮮醬油,放在大缸內,伏天日曬夜露,約需40天,濃縮到700斤,待醬油麵上結了薄片鹽冰,才稱合格品,這就是三伏曬油的由來。該產品的特點是濃而不鹹、味醇而鮮、久貯不霉,因此,離鎮幾十里的村民,都不辭辛勞跋涉來鎮採購。
民國21年(1932年)“一·二八”淞滬戰爭,十九路軍在這裡浴血奮戰,抗擊日寇,傷亡慘重。戰後當地居民集資建大場紀念坊。民國26年(1937年)的“八·一三”
淞滬抗戰中,中國軍隊又在這裡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生死拼殺,阻擊日寇達半個月之久,在此次戰爭中,日軍曾出動150餘架次飛機,密集投彈160多噸於鎮區,整個大場成為焦土。1941年,日偽當局在塘橋設卡“清鄉”,封鎖交通,統制物資,商品奇缺,市場蕭條。東街一帶商業因日軍在鎮北修築機場,拆毀大批民房,驅趕居民,加之彭浦鎮的興起,更是一落千丈,商店寥寥無幾。
抗日戰爭勝利後,逃難者紛紛返回大場,從而使大場鎮的商業又得到恢復和發展,最多時達到300多家商店。後因洋貨傾銷,貨幣貶值,通貨膨脹,苛捐雜稅,商業經營陷於困境之中,不少店鋪倒閉,至解放前夕,全鎮只剩下商業戶226家。
教育之鄉
大場的教育事業最早可追溯至元代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地方人士沈文輝創辦的東陽義塾,這也是寶山地區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學校。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鎮中同仁堂創辦的大場公立初等國小堂(現今大場鎮國小的前身)是大場地區最早的新式國小,此後大場又陸續創辦了五所國小。民國21年(1932年)10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大場孟家木橋創辦了
山海工學團,推行“教育為工農服務”,實行“工學結合”和“小先生制”,以此推廣平民教育,在國內產生重大影響,後受戰爭影響,特別是“八·一三”淞滬抗戰影響,所有學校全部關停,大場的教育事業受到極大摧殘,大場公立初等國小堂的全部校舍也於此間全部損毀。抗戰勝利後,教育事業得到恢復,先是山海工學團重建,更名為山海鄉村實驗學校並陸續恢復和發展了7所分校,後又有
陶行知在重慶創辦的育才學校遷至大場餘慶橋趙家花園,再有中國佛教學會趙朴初居士發起創辦的旨在收容教養流浪少年兒童的“上海少年村”。建國後在黨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大場的教育事業有了進一步發展。1978年行知中學被列為市重點中學,1981年山海工學團再度重建。
大場也是學前教育最早的地區。民國25年(1934年)在陶行知先生的支持下,在夏家宅創辦了鄉村幼稚園,為全國首創,“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幼稚園停辦。民國36年(1947年)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在沈家樓創辦了中國第一個農村託兒所——大場農村託兒所,民國38年5月託兒所被國民黨殘部強占,被迫停辦。
為紀念
陶行知為中國教育事業作出的貢獻,1951年初政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批示,將山海鄉村實驗學校更名為行知國小,後又發展為行知一小和行知二小;育才學校先後更名為行知藝術學校和行知中學;1981年重建社會主義性質的山海工學團;1984年在山海工學團原址建造陶行知紀念館,1986年建成對外開放。
人文古蹟
陶行知紀念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民國21年(1932年)在大場建山海工學團,進行教育改革,在國內有很大影響,在大場留下的光輝業績和高風亮節,贏得了大場地區人民的無限愛戴。1983年1月,由上海市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會與山海工學團聯合籌建陶行知紀念館。經市教育局批准,選址在大場沈家樓,1984年12月9日舉行奠基典禮。1986年10月18日舉行開館儀式,中國陶研會名譽會長
張勁夫和上海市委書記芮杏文為紀念館揭幕,市教育局局長袁采宣讀國務院副總理李鵬的賀電。
陶館占地二畝六分,建築面積810平方米,該館設計古樸莊重,具有江南庭院風格,館內設展覽廳,陳列有陶行知生平事跡的照片,另有小會堂展出陶行知的遺物,遺著以及各種有關陶行知事業的刊物雜誌。此外,為了繼承他生前大力推行大眾教育的遺志,還設有閱覽室、文化室,教室並附設衛生醫療諮詢站,老年之家等。
陶館布置典雅,有池塘、小橋、山石、曲徑、花木掩映,景色怡人,每年前來參觀學習、遊覽休閒的達數萬人。
大場紀念坊
為紀念“一.二八”淞滬戰爭抗日將士,民國21年(1932年)8月大場鎮民眾集資建“大場紀念坊”,樹立在鎮西馬路橋南首,滬太公路進鎮處,1964年因拓寬公路而拆除。今在滬太路西側仍有一柱。
大場烽墩
相傳宋建炎三年(1129年)南宋名將韓世忠駐軍江灣時,為聯絡軍情,曾築18個煙墩,兩墩之間均相距約九里。如遇敵情,白天舉煙,晚上明火,一墩一墩地傳遞下去,以通訊息,現寶山區僅存三處,一為秦家店墩,在寶山城市工業園區;一為胡陸灣墩,在江灣鄉;另一個就是大場墩,位於大場鎮西市梢走馬塘玉龍橋旁,清乾隆年間墩上曾建文昌閣。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戰爭後,日軍拆除了文昌閣,建立了侵略軍的“陣亡將士墓”及“表忠塔”。抗戰勝利後,這些恥辱性的建築理所當然地被拆除了。新中國成立後,該此駐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墩高11米,基寬50×50米。1987年春,在墩頂建報曉亭,高4米,寬3米,墩下建有“感時”、“覽詩”、“慎志”三亭,成為官兵們休憩的好地方。
上海少年村
民國35年(1946年)7月15日,在進步人士倡議下,上海佛教團體淨業教養院和惠生慈善社,在大場鎮東南寶華寺內開設了一所收容、教養流浪兒童的慈善機構,主要負責人有趙朴初、許嘯天,段力佩、周文耕(共產黨員)等,一些進步青年和共產黨員擔負起教育、撫養的責任,並以教師的合法身份從事革命活動,傳播真理,與國民黨反動勢力進行英勇鬥爭。宋慶齡及其領導的中國福利基金會曾給予大量援助,民國36年9月起,通過”戰災兒童義養會中國分會“給少年村以義養50名兒童的經費,少年村內有農場、畜牧場、兒童們半工半讀,課餘開展各項文娛活動,編排進步的文藝節目去附近鄉村演出。
解放後,兒童們陸續畢業,成為一代新人。1951年4月,少年村由中國人民救濟總會上海分會接管,後併入上海兒童福利院,當年進行教學活動的二層樓房現尚在。
龍麟塔禪院
在大場鎮西市,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原系沈氏家庵,相傳明崇禎元年兩異人來此,以瓦礫信手疊高,狀似龍磷塔而得名。王道通著有龍磷塔記異。至清光緒年間,湖北荊州比丘尼持修,來此住持,擴展院宇,改建觀音殿,正中大殿有邑名士袁希洛題書“普陀陸海”匾額,民國5年持女僧建後殿5間,民國12年又重建前殿,民國26年“八一三”戰爭,大殿毀,僅存後殿,殿東北約百米不到,日軍建有“表忠塔”(解放時炸毀)。現址大場駐軍西營房內。
二十四烈士墓
“五卅”運動中的工人領袖顧正紅英勇殉難。民國20年(1931年)被國民黨殺害於龍華警備司令部的林育南、李求實、何孟雄、龍大道,歐陽安、惲雨棠、李文(女)、蔡博真、伍仲文(女)阿剛、柔石、胡邊頻、
殷夫、馮鋰(女)費達夫、湯士倫、湯士銓、彭硯耕等24名烈士,均葬於民國25年建成的大場公墓(南大路1號),1972年該烈士墓遷至上海市烈士陵園。
圓瑛紀念塔
圓瑛法師(1878—1953),福建古田人,當代愛國高僧,中國佛教界著名領袖,中國佛教協會首任會長,終身致力於中國佛教事業。抗戰期間,為參加抗日救國而遭到日本侵略者的逮捕拷打,但堅貞不屈,堅持了民族氣節。全國解放前夕,又拒絕國民黨要他出國的勸說。解放後,團結全國佛教界,積極擁護新中國,召號佛教徒參加祖國建設,宣傳宗教改革。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和平會議上,呼籲全世界佛教徒團結起來爭取和平。
1953年逝世後,遺體安葬於寧波天童寺。同年,由趙朴初等提議,中國佛教協會在大場公墓建立了圓瑛法師紀念塔,塔址現已建工廠。
古橋樑
1、義濟橋,建於元至正四年(1344年),由里人沈銘建,系寶山境內歷史最悠久的橋樑之一,它位於大場集鎮西側西彌浦與走馬塘交匯處,跨西彌浦。原系石橋,因橋中央有一巨石雕刻之龍像,故名玉龍橋,又因在大場西市梢,故又習稱西石橋,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廠董人陸曾燕、陸曦等發起重修。故稱義濟橋。1970年建設人民防空工程拆毀湮沒。
2、眾安橋,建於元至正年間(1341年~1368年),由里人姚公琬建,系寶山境內歷史最悠久的橋樑之一,它位於大場鎮場中村東風宅西側,跨東茭涇故河道。原系石橋,稱眾安橋,因在大場東市梢,故又稱東石橋,習稱環龍石橋,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僧普治重修。民國《寶山縣續志》稱之為青龍橋,清光緒二十四年,廠董王式金募資重修。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戰爭時橋毀,戰後重修。1970年排設污水管道時湮沒。
3、守仁橋,位於大場集鎮內,守仁橋街與大場河路交叉處,原系木橋,始建年份不詳,稱平江橋,又稱江家橋。清宣統二年(1910年)鄉董陸曾燕、侯元浩等募資重修。民國期間(約1932~1936年)由滬西著名房地產商潘守仁出資改建成混凝土橋,磚牆欄桿。橋長6米,寬3米,改稱為守仁橋。1970年填沒大場市河(原走馬塘)築路,該橋湮沒。
4、蔣家橋,系大場“九橋”之一,原名袁家橋。里人方性員為報答其父方秀,其母封氏而重建,在橋石之左側刻上“報恩橋”三字。後又由蔣姓出資重修,故改名蔣家橋。1970年建設人民防空工程拆毀湮沒。
5、義學橋,相傳建於元代,為樂陽沈氏所建,橋之北首,沈氏辦有義學,故名義學橋。“八一三”淞滬抗戰中被日軍炸毀,後改為木橋。解放後又出資重建,1970年建設民防空工程拆毀湮沒。
6、荷亭橋,相傳建於明代,因橋峰曾有元代東陽沈氏所築之荷心亭,故名。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橋之北首一百姓家失火,橋被殃及燒毀。後募捐重修,1970年建設人民防空工程拆毀湮沒。
7、胡家橋,舊名吉慶橋,何家橋,位於汪家弄南首。據大場汪氏宗譜記載,該橋建於明代,為大場鎮上九橋中之最東者。1970年建人民防空工程拆毀湮沒。
8、利濟橋,系“九橋”之最西者,毀於“八一三”淞滬抗戰期間。
9、壙上橋,亦稱壙坊橋,位於場中村北弄市梢,三堵石橋。未通公路前,此橋為通往羅店瀏河道路的必經之處,甲辰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陳佐獨資建造滬太路,建成後行人出入改道,橋遂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