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區(寶山縣)

寶山區(中國上海市寶山區)

寶山縣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寶山區位於上海市北部,分成陸地和島嶼兩部分。陸上,東北瀕長江,東臨黃浦江,南與楊浦虹口靜安普陀4區毗鄰,西與嘉定區交界,西北隅與江蘇省太倉市為鄰,橫貫中部的蘊藻浜把它分成南北兩部,吳淞大橋和蘊川路大橋、江楊路大橋、塘橋大橋橫跨其上;長興橫沙兩島自西至東,橫臥於長江口南支水道,全境東西長56.15公里,南北寬約23.08公里,區域面積424.56平方公里

地處黃浦江長江的交匯點,寶山堪稱上海的“水路門戶”,海運連線164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貨櫃吞吐量上海港的70%以上,海運聯運和內河航運發達;陸路形成了鐵路、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四通八達交通網路;距離虹橋浦東國際機場均在半小時車程以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寶山區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3個街道、9個鎮
  • 政府駐地:密山路5號
  • 電話區號:021
  • 郵政區碼:201900
  • 地理位置:上海市北部,江蘇省太倉市以南
  • 面積:293.71平方公里
  • 人口:190.48萬人
  • 方言吳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 車牌代碼:滬
  • 拼音:Baoshan Qu
  • 行政區劃:310113
  • 經濟實體:鋼鐵生產與港口貨櫃進出口基地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質,地貌,土質,土壤,人口,經濟,綜述,工業,固定投資,農業,建築業,商貿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社會,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交通,方言,旅遊,著名人物,榮譽,

建制沿革

本縣境域,唐代起至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前屬崑山縣,嘉定十年崑山縣分出東境建立嘉定縣,此後歷經南宋、元、明至清雍正初年均屬嘉定縣。
寶山區在上海市的位置圖寶山區在上海市的位置圖
雍正二年(1724年),嘉定縣分出東境依仁、守信、循義、樂智4鄉所屬的13個都的全部或部分建立新縣,定名為寶山縣(縣定名時間,乾隆、光緒《寶山縣誌》記載為雍正三年,現據《清實錄》世宗實錄卷二十四記載,雍正二年九月分縣時,就定名為寶山縣。與嘉定縣同城而治,雍正三年核准分治。隸江蘇布政使司直隸太倉州。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本縣直隸江蘇省。
民國3年1月,隸江蘇省觀察使,5月,省下設道,隸江蘇省滬海道。
民國16年廢滬海道,直隸江蘇省。
民國22年隸江蘇省松江行政督察區。
民國26年至34年,先後隸日偽“上海市大道政府”、“督辦上海市政公署”、汪偽上海特別市,並改縣為區,民國33年8月復改為縣。
民國34年8月,日軍投降後,復歸江蘇省,隸第三行政區督察區。
1949年5月26日,本縣全境解放,隸蘇南行政區松江專區。1952年11月,隸江蘇省松江專區。1958年1月,劃歸上海市管轄,8月,北郊區併入。1988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寶山縣,9月,隨著寶山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完成撤縣任務,原境域成為新建的寶山區的一部分。

行政區劃

寶山區轄3個街道、9個鎮、1個工業區:
吳淞街道(2006年5月8日吳淞鎮街道和海濱新村街道合併,成立吳淞街道)、
友誼路街道(原寶山鎮)、
張廟街道(2006年5月8日泗塘新村街道和通河新村街道合併成立張廟街道) 、

地理環境

地質

區境內地勢平坦,基底岩石埋藏南淺北深,基岩面由南向北傾斜。南部江灣、五角場一帶基岩埋深約280米;大場為一殘丘,基岩埋深僅270米;顧村、吳淞、寶山城廂一帶約300米;羅店、月浦一帶約340~350米;長興、橫沙兩島一般為300~310米,長興島鳳凰鎮以西可深達400米。基底廣布侏羅繫上統壽昌組地層,岩性由紫紅色、青灰色、灰白色凝灰岩、凝灰質砂岩及泥岩、粉砂岩、中粗砂岩與礫岩組成。在廣布的侏羅繫上統地層中,羅店、大場、江灣一帶殘存著古生代地層,據地質部門鑽探資料表明,為寒武系中下統地層。
在吳淞、寶山和長興島鳳凰鎮附近及五角場一帶埋藏著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崗岩體。吳淞到寶山一帶稱吳淞花崗岩體,面積約55平方公里,呈北西向延伸。岩體與圍岩接觸關係不明。岩石具有細~粗粒的不等粒結構,主要礦物成分有鉀長石、斜長石、石英、黑雲母及角閃石等。岩體邊部為“二長”花崗岩,長興島鳳凰鎮附近的花崗岩與此為同期產物。五角場的花崗岩屬市區花崗岩體的北塊,面積約22平方公里,岩體受虹橋到五角場北北正向斷裂控制。岩體與圍岩接觸關係尚不明。經對岩體作同位素年齡測定,為112.2兆年,當屬燕山晚期早白堊世產物。
另外,在月浦到盛橋一帶有小片石英閃長粉岩及閃長粉岩存在,侵入時代尚不清楚。
境內蓋層第四系的厚度受古地形控制,與基底岩石的埋藏深度有關。由於區境瀕臨長江,上海地區更新世時期的五期河流相堆積在本區發育良好,構成了五個承壓含水層。主要岩性為中、粗砂及礫石夾粉細砂層。第五承壓含水層埋藏在250米以下;長興、橫沙該層可分兩個含水層。第四含水層在長興、橫沙都不甚發育,而在陸地部分地區,羅店、楊行、吳淞位於古長江主流線上,大場屬邊緣地區,該層頂板埋深一般為170~180米,中心部位可達240米,厚約70米,是地下水主要開採層。第二、三層埋深60~160米,有一定的開採價值。第一層埋深30~45米,一般無開採價值。在地質年代上,第一、二含水層屬晚更新統,第三、四、五含水層屬中下更新統。
與含水層相向的隔水層,由以湖相堆積層為主的粘性土、粉性土等組成。
晚更新統末期上海地區形成的湖沼相暗綠色硬土層,在本區的羅店以東至月浦、寶山、吳淞一帶的沿江地區,由於江水的沖刷與切割而該層缺失,大場至羅店一帶該層埋藏深度小於20米,其他地區一般約20~30米,五角場一帶30米內不見此層。

地貌

根據地貌形態特徵、成因、地面組成物質以及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寶山區大體上可劃分為下列3種地貌類型。
沖積平原平地 分布在本區的陸上地區,是本區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地貌類型。在長江沖積過程中,由於水力分選作用,沉積物由東向西呈由粗變細的條帶狀變化,在河流互動沉積、水系變遷、水力剝蝕等影響下,微域地形發生變化,致使降水在地面重新分配,並聚積於局部窪地引起澇害,這一地區高程在2.8~4.1米之間,平均為3.86米。
河口沙島圩田 包括長興、橫沙兩島,是長江入海口受海水頂托作用發育而成的河口沙島,地勢低洼,其地面高程在2.4~3.1米之間,平均高勢為2.80米,由於現在的島嶼是由斷續的河口小島逐漸連線而成,或是依河灘不斷淤漲、分期圍墾而成,墾植歷史不長,仍保持著圩田的地貌。地勢北部較高,南部稍低。圩田內,河道殘跡以及由於人工築堤影響而在堤內外兩側多形成窪地。
人工堆積高地 是開河後在河道兩旁泥砂堆積而成,或者是原來的低洼地,60年代起圍堤吹泥而成的高平地,主要分布在新近開挖的楊盛河、潘涇河、練祁河等乾河兩旁以及吳淞鄉的炮台、城中和淞南鄉的聯合、華浜等村。

土質

本區耕層土壤質地比較均一,大部分為輕壤土和中壤土,輕壤占52.24%,中壤占41.04%,少量為砂壤土及重壤土,分別占3.73%和2.99%,物理性砂粒含量平均達到68.75土7.16%,粗粉砂含量平均為67.96%,粘粒含量低,平均為12.51土3.93%,這樣高的粉砂含量,對形成良好的結構和供肥性能不利,但對土壤的淀漿板結有一定促進作用。土壤質地的垂直分布亦相差不大,從地區分布來分,陸上東半境沙性較重,土質疏鬆易於翻耕,空氣、水分暢通,但肥料吸收及保固能力較差;西半部粘性增加,土質較為密實,凝集力強,肥料吸收力、保固能力較好。

土壤

區境陸上部分為一廣闊的沖積平原,按“急砂慢淤”水力分選規律,本區東北部靠近長江地區,沉積時水流速度快,沉積物顆粒粗,延伸至西南部,流速逐步減慢,沉積物顆粒變細,故土壤依距離長江河床遠近而變化,依次為砂泥、夾砂泥、黃潮泥及溝乾泥。另因江、湖互動沉積作用,形成不同的土體構形,使局部地區內可分布多種土壤個體類型。兩個沙島土壤的地域分布呈現北砂南黃的特點,即北部以砂泥、砂夾黃為主,南部以黃夾砂、黃泥為主。解放後,本區進行過兩次土壤普查,第一次在1959年,第二次於1980年開始,區成立土壤普查辦公室,各公社成立普查組,進行野外普查、分析化驗、編繪圖件、編寫報告,歷時3年多,共設定主要剖面6602個,分析剖面45個,農化樣品419個,有效養分樣品6928個。繪製公社、大隊二級土壤有機質、有機磷、有效鉀分布圖和土壤利用改良、農田地貌等圖,編成《寶山土壤》一書,1983年經市有關方面驗收合格。據1983年全區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全縣土壤分2個土類、4個亞類、12個土屬、26個土種。

人口

寶山區地處上海市北翼,位於長江三角洲東北角前沿、黃浦江長江匯合處。到2004年底,常住總人口為125.48萬人,戶籍總人口為86.76萬人。
寶山區(寶山縣)
截止2004年底寶山區常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900人,人口主要分布在張廟高境地區、淞寶地區、上大城區、月楊地區、其他鎮區。張廟高境地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0683人,淞寶地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153人,上大城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841人,月楊地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41人,其他鎮區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915人。
2009年寶山區人口1486064人。

經濟

綜述

2013年完成增加值897.5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4億元,下降7.4%;第二產業增加值381.28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513.93億元,增長7.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2:42.5:57.3,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非公經濟占全區增加值的比重為51.6%。
寶山區寶山區

工業

清末民初,本區南境鄰近上海市區的江灣、閘北、彭浦等地人口驟增,私營工廠漸次興建。據民國10年(1921年)《寶山縣續志》載,境內有大小私營工廠56家。民國17年市縣劃界前,境內的私營工業企業又增至78家,主要行業有棉紡、絲織、金木工、玻璃、捲菸、化工、食品、麵粉、搪瓷等。民國26年“八一三”淞滬抗戰,境內大小工廠均遭破壞,損失房屋、機器設備等約占戰前工業總投資的53%;倖存的少部分工廠亦因戰亂而被迫停產或倒閉。到民國30年,全境有各類工廠43家,大都規模很小,設備簡陋。抗戰勝利後,境內私營工業除紡織外,無甚進展。
解放後,在社會主義改造以前,本區私營工業有較大發展。1956年,全縣(包括原北郊區)有私營工業企業246家,其中原寶山縣28家,原北郊區218家,私營工業企業實行公私合營後寶山縣仍為28家,北郊區組建成48家中心廠和獨立廠。1958年北郊區併入寶山縣後,較大的工廠劃歸附近市區管理,留下的工廠就成為本縣地方工業發展的基礎。
1956年,上海市制訂了“充分利用,合理髮展”的方針後,市區大批工廠遷建於本縣境內,形成吳淞、彭浦、五角場等工業區。1978年以後,寶山鋼鐵總廠等國家重點工程又在本縣北境興建。依託並服務於城市大工業,本縣地方工業以及鄉鎮企業獲得蓬勃發展。1987年,全縣有工業單位1298個,其中縣辦80個、鎮辦7個、鄉村辦1138個、校辦73個。總產值150478萬元(1980年不變價,下同),其中縣辦25446萬元,占16.9%;鎮辦395萬元,占0.3%;鄉辦67219萬元,占44.7%;村辦49089萬元,占32.6%;生產隊辦6607萬元,占4.4%;校辦1722萬元,占1.1%。鄉、村、隊三級鄉村工業合計占81.7%。
據1987年測算,工業企業全年全員勞動生產率11927元,其中鄉村工業為10992元;百元工業產值占用固定資產43元,其中鄉村工業為45元;百元工業產值占用流動資金40元,其中鄉村工業為40元;工業資金利稅率30.58%,其中鄉村工業為31.7%;工業定額流動資金周轉天數101天,其中鄉村工業為105天。鑒於鄉鎮工業對本縣國民經濟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故另設鄉鎮工業志,本志記述的是個體手工業、私營工業、縣辦工業和在本縣境內的市屬工業的情況。
2013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18.22億元,比上年增長11.0%。工業總產值1604.25億元,增長7.4%;工業銷售產值1605.52億元,增長7.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470.34億元,增長9.5%。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金屬製品業以及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五大行業實現銷售產值1045.1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1.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4.67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77.75,比上年提高7.75。

固定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97.1億元,比上年增長29.7%。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按類別分,建設改造投資完成96.5億元,增長7.9%,占投資總額的49.0%;房地產開發投資100.6億元,增長60.9 %,占51.0 %。
從產業投向看,第二產業完成48.8億元,增長6.7%,其中工業完成48.7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完成148.3億元,增長39.7%。二、三產業的投資比例為24.8:75.2。
從投資主體看,國有企業投資28.9億元,占14.7%;集體企業投資34.9億元,占17.7%;三資企業投資31.1億元,占15.8 %;私營及個體企業投資46.3億元,占23.5%;其他企業投資56.0億元,占28.3%。

農業

本區農業歷來以種植棉、稻、麥為主,以棉為大宗,原為江蘇省主要產棉區之一,糧食不夠自給。城市近郊和城鎮附近生產商品蔬菜有上百年歷史。解放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縛,抗災能力薄弱,又遭受多次戰禍的嚴重摧殘,農業發展緩慢,生產水平低下。1949年,全縣農業總產值僅2045萬元,每一農村人口農業總產值88元,純收入61元;糧食常年畝產223.5公斤,總產33440噸,人均143.9公斤。
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動員和組織農民,採取各種措施,發展糧、棉、油和蔬菜生產。1949年到1952年,克服戰爭造成的破壞,戰勝嚴重災荒,並完成土地改革,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2.1%。1953年到1957年,比較順利地實現了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依靠集體力量,進行了較多的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強了抗災能力。5年中農業總產值的遞增率達13.7%,農民的生活也有較大的改善。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一度發生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命令風和“共產風”、“一平二調”等錯誤,嚴重挫傷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遭到挫折。1960年以後,貫徹中共中央《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和《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整頓人民公社,調整農村政策,並在農機使用、機電排灌、選用良種、改革耕作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從而使農業生產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三年調整時期,全縣農業總產值年均遞增10.8%。1964年,糧食常年畝產547.5公斤,棉花畝產皮棉55.5公斤,首次實現“千斤糧,百斤棉”(指市斤)。1966年到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在“左”的錯誤影響下,吃大鍋飯,搞單一經濟,鼓吹“只要糧山、棉山,不要金山、銀山”,儘管在這期間農作物產量有所上升,但經濟效益差。全縣農業總產值年均遞增為4.6%,生產隊一級社員分配每年人均只增加2元多。到1976年,全縣還有20%的農戶的勞動所得不夠抵付隊里所給糧草的價款。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業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貫徹“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開展多種經營”方針和“郊區農民口糧立足自給,城市副食品供應立足郊區”的要求,按照市場需求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改變了原來單一的棉、糧生產結構,各類經濟作物面積大幅度增加;同時,國家和集體以多種形式增加農業的投入,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改進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發揮集體經濟的優越性和個體經營的積極性,從而使農村經濟得到全面、持續的發展。1987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43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7%,比1949年增長5.99倍;種植業總產值7519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2.40%;糧食總產11.97萬噸,常年畝產599公斤,分別比1949年增長2.58倍和1.68倍,農副產品交售金額1978年為7152萬元,1987年上升為1.31億元,增長83.17%。主要農產品的商品率為48.5%,其中糧食為23.60%,棉花為86.60%,油菜為98%,蔬菜為77.70%。
解放38年來,本區耕地減少8.5萬畝,農業人口增長5.04萬人。農村人均收入從1949年的61元提高到1130元,勞均收入從106元提高到1807元;農村人均產糧從1949年的143.9公斤提高到423公斤。農村生產條件有極大改善,農業機械化、電氣化和農業科技水平不斷提高,1987年擁有農機總動力19.60萬千瓦,耕作、排灌、運輸、脫粒等大量農活都實行機械操作,農村貧窮落後面貌已發生顯著改變。
2013年年完成農業總產值5.77億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4.05億元,增長0.7%;林業產值0.33億元,下降44.6%;畜牧業產值0.82億元,下降29.2%;漁業產值0.15億元,增長9.9%

建築業

建築業有序發展。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25.8億元。區域內三級以上資質建築業企業全年完成施工產值206.9億元,比上年增長21.5%,其中在外省市完成施工產值92.1億元,增長58.3%。以四大冶建公司為主的部市屬建築業企業完成施工產值134.3億元,增長24.1%。

商貿業

明代,境內羅店、大場、江灣、月浦、廣福各鎮商業已有一定的規模。到清末民初,有縣城、羅店、江灣、大場、廣福、劉行、楊行、月浦、盛橋、殷行、真如、高橋、彭浦、吳淞等市鎮和新興、顧村、陳行、北川沙、胡家莊等37個村集。市鎮中以羅店、江灣、大場、吳淞四大鎮市面最盛,鎮上商鋪林立,行業眾多,經營各有特色。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日戰爭中,縣內集鎮遭到破壞,商業損失慘重,民國32年,日偽實行“清鄉”,封鎖交通,統制物資,商品奇缺,市面蕭條。抗戰勝利後,美貨傾銷,貨幣貶值,經濟崩潰,商業經營陷於困境之中。到1949年5月,全縣(包括北郊區)有商業戶2550家,從業人員6470人;合作社10所,社員4445人。
解放後,國家在加速發展國營商業的同時,積極扶持供銷合作社。1956年全縣完成了資本主義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此,商品流通渠道和市場經營比重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社會主義商業占絕對優勢。1958年後,體制多變,集體商業向全民所有制過渡,供銷社併入商業局,基層社改稱國營商店,合營、合作、個體商業向全民、集體過渡,網點撤併,自由市場基本停止,致使商品流通渠道單一,物流不暢,影響經濟發展。60年代初國民經濟調整,國營商業與供銷社重新劃開,恢復集市貿易,擴大和活躍了城鄉物資交流,商業購銷相應上升。“文化大革命”期間,供銷社再度併入國營商業,網點大並大撤,個體商戶、集市貿易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加以限制,商品流通渠首又趨向單一,經濟被搞得很死。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逐步改革商業體制,縣商業局改為縣供銷社,全縣商業經營由供銷合作社統一管理,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形成多渠道、少環節的商業流通體系,改變了過去國營商業獨家經營的局面。商品流通規模不斷擴大,商業經營管理和設施條件也有很大改善,市場出現日益繁榮興旺的景象。1987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額45515萬元,比1978年增長1.5倍,其中國營商業和供銷社占78.39%,集體商業占17.75%,個體商業占3.86%。農副產品收購金額13070萬元,比1978年增長82.72%。全縣商業機構和網點2182個,比1958年增加88%,從業人員20406人。各系統網點與從業人員分別為:國營商業241個3363人;供銷社商業410個,5449人;集體商業445個,10124人(包括鄉村辦業166個,3690人);個體商業1086個,1470人。區供銷社聯合社下設農業生產資料、煙糖、果品、五金、百貨、醫藥、石油煤炭、食品、飲食服務、農副產品、廢舊物資11個專業公司,8個商辦工廠,1個汽車運輸公司,18個基層供銷社,2個貿易公司。區物資局下設木材供應、金屬材料、物資綜合利用、建築材料、化工輕工、農機機電、生產資料7個專業公司,及羅店、橫沙、長興3個綜合供應站。

房地產業

房地產開發投資較快增長。全年實現房地產業增加值30.0億元,可比增長26.1%,房地產業增加值占寶山區增加值的比重達到9.3%,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據房地產開發企業統計,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額100.6億元,比上年增長60.9%,占寶山區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51.0%;施工面積917萬平方米,增長62.5%;竣工面積286萬平方米,增長77.0%。房產交易中心數據顯示: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168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03.6億元;存量房全年成交面積120萬平方米;存量房成交額64.1億元。

金融業

在國家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的情況下,金融機構各項存款持續增長,貸款增長趨緩。至年末寶山區共有銀行14家,本外幣存款餘額874.4億元,比年初增長14.0%,增加107.5億元;銀行貸款餘額475.6億元,比年初增長7.7 %,增加33.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171.6億元,比年初減少21.4%,中長期貸款261.4億元,增長75.7%。

社會

科技

民國期間,區科技事業處於萌芽狀態。20年代初,始有區植棉試驗場創建於楊行。30年代初,縣設立測候分站和農業推廣所,並劃定農業推廣區。各機構僅有少量科技人員,小規模地進行農業技術改良活動,試驗場還曾邀請教授專家指導。後因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日戰爭而中輟。抗戰勝利後,雖曾恢復推廣所和測候站,但很少開展科技活動。
解放後,全區科技事業發展較快,1956年縣成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1959年改組為縣科學技術協會(科協),各公社成立科普工作委員會。翌年,農業科學研究所、農機研究所和作物、園藝等學會相繼建立,並在農村逐步發展農業科技網,在熟制改革、品種改良、農機選用、新技術推廣等方面取得了進展。“文化大革命”中,科技機構被迫停止活動,科技事業受挫。1977年,縣建立科學技術委員會,1979年重建縣科協,各學會恢復活動,並新建了一批學會、協會,科技活動從以農副業為主轉向多學科發展。到1987年,全縣有縣級專業學會30個,擁有會員2700餘人;有國家編制各類專業科技人員2455人,占全縣總人口7.4‰。1978到1987年,先後有46個項目獲得市或部級科技成果獎,203個項目獲得縣級科技進步獎和成果推廣獎。
寶山區住宅區寶山區住宅區
2010年,全區科技投入經費達2.47億元,占區級財政支出的3.39%;落實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稅收減免額5.2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額2.24億元。區科普工作形成以政府經費為引領、社會資金共同參與的科普投入機制。區科技發展基金支持項目99個,涉及農業、醫學衛生、教育、工業、軟課題5個領域;匹配火炬計畫、創新基金、重點新產品等項目34項。全區列入國家、市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74項,列入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36個。

教育

元延祐二年(1315年)大場有東陽義塾。明代在月浦、江灣、羅店等地有書院和國小。清代乾隆年間有義塾。道光年間在縣城與羅店各有1所書院。同治、光緒年間有義塾16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縣城興新學,光緒三十一年全國廢科舉時本縣已有國小20所。到宣統三年(1911年),全縣有國小41所。民國紀元(1912年)後又陸續興辦一批國小。民國13年創辦縣立初級中學。清末民初,復旦、中國、同濟、勞動、上海、持志等一批高等院校在境內吳淞、江灣地區設立。民國21年陶行知在大場創辦山海工學團。民國26年“八一三”淞滬抗日戰爭爆發,學校幾乎全毀。1949年解放前夕,寶山縣和上海北郊地區共有國小137所,學生18956人,中學10所,學生3268人。
解放後,工農子女入學人數激增,普通教育迅速發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教育事業橫遭破壞,升學考試被取消,學制被縮短,教育質量顯著下降。1978年後,調整中、國小布局,恢復秋季招生和升學考試制度,同時發展成人教育。1981年全縣基本完成掃盲任務。1983年普及國小教育,城鎮地區普及國中。1987年末,全縣共有幼稚園246所,國小130所,中學25所,中專、進修學校、職校、成人業餘學校等20所,電大分校1所;中國小在校學生47113人,教師 2893人。1958年到1987年30年間,教育經費共達15707萬元,其中1983年到1987年4年達6350萬元。1977年到1987年11年中,高中畢業生考取大專院校的共3831人。
2010年,寶山教育圍繞育人為本、提高質量、促進公平、創新發展的中心任務,努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至年末,全區有教育單位275個,其中中學54所,國小73所,幼稚園128所,其他教育機構20所;學生數14.5萬人,教職工人數1.3萬。各級各類教育實現優質均衡協調發展,3歲-6歲嬰幼兒入園率達到99%以上,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100%,高中階段教育入學率超過98%,0歲-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指導率達98%,社區教育培訓率達到68%,區域內來滬務工人員同住子女100%享受免費義務教育。追求優質均衡,推進城鄉基礎教育一體化發展。一是促進城區優質資源向農村輻射;二是加強與其他區及高中合作;三是加強高中教育,引導優質發展。寶山教育獲:全國陽光體育活動先進區、上海市規範教育收費優秀達標區、上海市教育系統“五五”普法先進單位、上海市學法用法示範機關。

文化

本區文化遺產較為豐富。清光緒《寶山縣誌》、民國《寶山縣續志》、《再續志》的藝文志中載有明、清、近代學者679人的著作書目1158個。文化藝術活動和民間文藝富有傳統,地方特色濃郁。尤其是近代文化設施開辦較早,在光緒年間縣城已辦有通俗教育社、城市圖書公會,民國以後又先後辦起民眾教育館、農民教育館,活動廣泛。“一·二八”、“八一三”兩次淞滬戰爭中,本縣地面文物、文化設施大多被毀。抗戰勝利後,因文化經費無著落,未能及時恢復。
上海寶山區吳淞濕地公園上海寶山區吳淞濕地公園
解放後,文化事業有較快發展,縣、鄉兩級文化、圖書、電影放映、廣播等機構齊全。到1987年,全縣有文化館3座、文化站18個、圖書館4個、圖書室17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1個、影劇院5座、放映隊17個,並有縣人民廣播電台、寶山電視台(籌設)和寶山滬劇團。民眾性的戲劇、曲藝、歌舞、美術、攝影等活動,都較活躍,在市級會演、展覽活動中,有50餘名作者的100餘件作品獲獎,彭浦農民攝影被譽為“初綻的花朵”。民間傳統文藝,幾經蒐集整理,得以繼承發展,彩燈、龍船等重放異彩,文物古蹟的發掘和保護也有進展。
2010年,全區有文化館(站)14家,圖書館(站)13家,藏書709580冊。區級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主要有區文廣中心、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區文化館、月浦文化館、區圖書館等,總面積6萬餘平方米。全區共有12個街鎮文化服務中心(其中包括12個街鎮圖書館)。全區居民小區、村文化活動室404個,覆蓋率達100%。至年末,區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318759平方米。社會文化娛樂場所:電影放映場所9家,演出場所8家,娛樂場所273家(其中棋牌室98家),圖書報刊網點106個,音像製品網點30個,網咖130家,印刷機構232家。區內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家、市級紀念點7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家、區級紀念點1處,區級登記保護建築10處。

衛生

解放前,本區的醫藥衛生主要依靠中醫中藥,羅店、江灣曾出了一些名醫。境內醫院的設立歷史較早,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和宣統二年(1910年)就分別建有中國防疫醫院和中國公立醫院。20年代起到“八一三”淞滬戰爭前,陸續又有公、私立醫院10餘所開辦,但大部分在戰爭中被毀,一部分受到嚴重破壞的,最終也被迫停辦。淪陷時期,本縣有過履仁醫院及施診所一類的醫療機構。抗戰勝利後,寶山、江灣、吳淞、大場設衛生院和衛生事務所,羅店、劉行等地有私人醫院。到解放前夕,私人開業醫生有中醫70人、西醫15人,各公立醫院共有醫技人員61人,但機構設備簡陋,藥品匱缺,難以滿足廣大民眾求醫尋診的需要。民國年間,縣境內烈性傳染病鼠疫、天花、霍亂曾多次流行,白喉、傷寒、流腦、瘧疾、麻疹、結核病等傳染病也連年發生,“枉死者每年不知凡幾”。血吸蟲病在部分鄉村流行了70多年。婦幼保健工作根本無人問津,產婦分娩都靠產婆接生,所以產褥熱、新生兒破傷風病患較多,幼兒麻疹併發症的死亡率很高,人民健康水平低下。解放前夕,人均期望壽命只有39歲。
解放後,醫藥衛生工作積極貫徹“預防為主”、“面向工農兵”、“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民眾運動相結合”等方針、原則,衛生事業不斷發展。1987年末,全縣有縣級綜合性醫院3所,中醫門診部、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所、結核病防治所、精神病防治院、藥品檢驗所、衛生教育館、衛生學校各1所,共11個單位;鄉(鎮)衛生院12所;村合作醫療衛生室203個,縣屬工業及其他部門醫務室34個,形成了三級醫療防保網。縣、鄉兩級醫院、衛生院擁有醫技人員1554人(內有主任醫師2人、副主任醫師24人、主治醫師186人),平均每千人有醫技人員4.91人;病床955張,平均每千人3.02張;醫療設備總值366.7萬元;醫療機構的建築面積總計65125平方米,比解放初增長63倍。國家撥給的衛生事業費逐年增加,1958年至1985年全縣累計4471萬元,年均157.75萬元,1987年為546萬元,比1952年增長170倍。村衛生室有鄉村醫生、衛生保健員547人。所有這些,為廣大民眾防病、治病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38年來,縣境內烈性傳染病早已絕跡,血吸蟲病已於1979年被消滅,主要傳染病或已被消滅,或基本上被控制,婦女、兒童健康無保障的狀況得到徹底改變,城鄉衛生面貌有了顯著變化,人民健康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疾病死因,解放前傳染病死亡率占首位,解放後不斷降低,到1987年,死亡於法定傳染病的只占死亡人數的2.39%。因腫瘤、呼吸系統和腦血管病死亡的為最多,各占22%左右。1987年人均期望壽命73.31歲,比解放前提高34.31歲。
2010年,區衛生局下屬公立醫療衛生機構35所,包括二級綜合性醫院6所(市一寶山分院、曙光醫院寶山分院、華山醫院寶山分院、大場醫院、羅店醫院、一鋼醫院)、專科醫院2所(精神衛生中心、老年護理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所、預防保健機構3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所)、120急救中心、愛衛辦、合作醫療基金管理中心、血液管理辦公室、社區衛生事務中心、衛生成人中等專科學校等。全系統共有職工5542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384人,實有病床3154張。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2010年,寶山中心醫院改擴建二期工程、華山北院和大場醫院遷建項目基礎階段工程全面施工。市一寶山分院新外科大樓舉行開工典禮。隨著上述建設項目的推進,全區醫療衛生資源將得到進一步最佳化,百姓的就醫條件逐步得到全面改善。政府財政投入持續增加。2010年區鎮兩級財政衛生事業費為4.26億元,比上年增長16.7%。區級財政衛生事業費3.28億元,比上年增長16.7%。
居民健康水平不斷提升。2010年全區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90.85/10萬,嬰兒死亡率為4.23‰,出生缺陷率9.98‰,全區人口孕產婦死亡率為0/10萬,人均期望壽命為82.04歲,其中男性80.02歲,女性84.20歲。

交通

域內海運、鐵路、公路、城市道路、內河航運等互相銜接,構成完善的交通體系,是上海通江達海和通向外省市的門戶之一。已建成以主幹道為骨架,次幹道、支路為基礎,農村公路為補充的道路網路。主幹道主要有逸仙路高架道路、S20公路(外環線)和外環線越江隧道、G1501公路(郊環線)寶山段、共和新路混合高架道路、軌道交通1、3、7號線北延伸(寶山段)、江楊路、滬太路、薀川路等,全區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長度達到46.47公里。

方言

寶山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
寶山區(寶山縣)

旅遊

挖掘資源,融合優勢,旅遊產業有新發展。年內成功舉辦“愛我中華紅色之旅”啟動儀式、“迎國慶—上海旅遊節花車寶山巡遊”和“宏偉鋼城,動感汽車城”主題游。各旅遊景點全年接待遊客60.3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304.4萬元。至年末,寶山區星級賓館12家,其中四星級1家。主要飯店(賓館)實現營業收入4.8億元,比上年增長12.0%;接待50.0萬人次,增長35%,其中接待海外旅遊者13.2萬人次,增長1.4倍。至年末,寶山區有旅行社27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家,國內旅行社26家,實現營業收入2.2億元;組團出遊16.5萬人次。
吳淞國際郵輪碼頭、吳淞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顧村公園、美蘭湖。

著名人物

寶山歷來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宋元明清時期,有文武進士50多人。明清以來,在抵禦外侮反侵略鬥爭中,湧現了不少英雄人物:在明代,有援朝抗倭的武進士錢世禎;在清代,有中日甲午戰爭中英勇殉國的致遠艦幫帶陳金揆;在民國,有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徐克強、馮國華等。在人民革命戰爭中,又出現了左慕逸、張宜功、徐國璋等英雄兒女,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而鬥爭,或是浴血奮戰,壯烈犧牲;或是堅持艱苦的地下鬥爭,鞠躬盡瘁。在造福寶山人民的事業中,清代有修築護城石塘的知縣胡仁濟,民國有盡瘁於地方公益的縣知事錢淦。從近代到現代,寶山還出現了社會活動家袁希洛、教育家袁希濤、名醫蔡香孫、醫學家顏福慶、藝術史家滕固、社會學家潘光旦等。解放後,在經濟、科技、文教、衛生等各條戰線上,都陸續湧現大批作出優秀成果的先進模範人物。
潘光旦(1899-1967)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寶山人)羅店人。字仲昂。社會學家。民國11年(1922年)畢業於清華學校,次年留學美國。潘光旦早年身殘,幾十年來,在治學上博覽廣識,刻苦鑽研。一生不事積蓄,但遺書萬卷於身後,全部捐獻給國家。潘光旦1967年6月10日病逝。他一生著作甚多,對家庭學、優生學有突出的貢獻。
寶山區原區委書記寶山區原區委書記
陳伯吹(1906-1997)寶山羅店鎮人。著名兒童文學家。筆名夏雷。1985年中國福利會授予陳伯吹樟樹獎。1988年全國婦聯、文化部授予兒童文學創作榮譽獎。
袁希濤(1866-1930)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城廂人。字觀瀾,又名鶴齡。清光緒舉人。清末民初教育家。以諸生肄業上海龍門書院。
李天霞,(1907-1967)字耀宗,江蘇寶山(今屬上海市)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陸軍中將,在赫赫有名的國民革命軍第74軍中(整編74師前身)曾任旅長、師長、副軍長、與俞濟時、王耀武、施中誠、張靈甫等均為該軍頭面人物,軍中稱其“霞公”。1949年9月因福建平潭失守,蔣介石以“自撤退有虧職守”罪名判處他有期徒刑十二年,從此一撅不振,結束軍旅生涯。
黃埔軍校同學錄關於李天霞的部分黃埔軍校同學錄關於李天霞的部分

榮譽

2017年,寶山區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