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距今約3萬年的舊石器時期,就已有人類在黃陂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長軒嶺竹園村東北團山發現有採石場舊石器遺址。
公元前24世紀前後的
張西灣城址為武漢市迄今發現最早的城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型城址。
公元前15世紀前後的
盤龍城遺址,是長江流域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古都城遺址,發現宮殿區和大規模鑄銅遺址,被稱為“
華夏文化南方之源,
九省通衢武漢之根”。
公元前980年,周昭王移封長子狗於此建立長國,都城在黃陂
前川椅子山遺址。公元前648年,楚成王滅黃國,遷黃國臣民於此。楚莊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楚國令尹孫叔敖築陂塘灌溉農桑,因此地多黃國後裔,稱黃陂。秦,黃陂屬
南郡。
南朝宋元徽四年(476年)、南齊建元元年(479年),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先後三次設定
木蘭縣,木蘭縣駐地位於花木蘭出生地黃陂大城潭鎮(今黃陂區
姚家集街道大城村),所轄地域包括今黃陂區北部和紅安縣西南。唐武德三年(620年)廢除木蘭縣,併入黃陂縣。
南梁普通四年(523年),在黃陂鹿關城置
北江州梁興縣。
北齊天保三年(552年),文宣帝高洋於
黃城始置
南司州及黃陂縣,並置
滻州。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在黃城置黃陂縣,為南司州駐地。
唐為南司州、
安昌郡駐地。後南司州更名黃州。黃州改治邾城,黃陂屬
淮南道黃州。
中華民國,先後屬鄂東道,江漢道、省直轄。自民國二十一(1932年)年起,先後屬第四、二、三行政公署及鄂東行署。
1949年,黃陂屬孝感專區管轄。
1959年,劃歸武漢市。
1961年,劃入孝感地區。
1983年,黃陂再次劃歸武漢市管轄。
1998年,國務院同意撤銷黃陂縣,設立武漢市黃陂區,行政級別為副廳級,享有地級市經濟許可權,以原黃陂縣的行政區域為黃陂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黃陂大道380號。
2017年7月17日,公布
長江新城選址範圍:武漢中北部,將分三期建設。起步區位於諶家磯—武湖區塊。東至武湖泵站河,南至長江北岸,西至灄水河、府河,西南至張公堤路,北至江北鐵路,起步區約30平方公里,其中黃陂區武湖街道11.14平方公里,灄口街道5.54平方公里。
長江新城黃陂片區共涉及武湖、三里、大潭的全部和灄口、前川、六指的部分區域,共313平方公里,109個行政村、5個社區,總人口22萬人。
行政區劃
1949-1958年,武昌縣沙口鄉劃入黃陂。黃陂灄口區金銀灘、胡家棟、姑嫂樹三村及
諶家磯鄉、接金鄉分別劃入東西湖區、江岸區、江漢區。
2000年,前川鎮、環城鎮、魯台鎮合併為前川街。
2001年,撤銷環城街道、魯台街道,併入前川街道;撤銷甘棠鋪街道、六指店鎮,合併設立六指街道;撤銷泡桐店鎮,併入李家集鎮;撤銷土廟鎮,併入祁家灣街道;撤銷長堰鎮,併入王家河鎮;撤銷研子鎮,併入羅漢寺街道、木蘭鄉;撤銷石門鄉,併入長軒嶺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黃陂區位於湖北省東部偏北,武漢市北部,
前川城區距武漢市中心18公里。黃陂區國土總面積2256.7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國土總面積的1.22%。區域地理坐標為東經114°09′—114°37′,北緯30°40′—31°22′。
東與武漢市
洪山區、
新洲區接壤,南與武漢市
東西湖區,江岸區相連,西與孝感市
孝昌縣、
孝南區毗連,北與孝感市大悟縣、黃岡市
紅安縣交界。區境南北最大縱距10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55公里。《
湖廣通志》稱黃陂:“東騖赤壁,南騁鄂渚,西匯七澤之雄,北距三關之險”。
地勢地貌
黃陂區位於
長江中游,
大別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為
江漢平原與鄂東北低山丘陵結合部。大體上是“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
北部為大別山余脈,屬低山丘陵區,海拔在150—850米,面積占全區的17.8%;有武漢市最高峰
雙峰尖(872.5米)。中部為平原丘崗區,海拔在30—150米之間,面積占全區68.9%;南部為平原湖區,海拔在30米以下,面積占全區的13.3%。
2017年,黃陂區森林覆蓋率為36.9%。林地面積達到106萬畝。森林活立木蓄積量為230萬立方米。
黃陂植被屬北亞熱帶常綠落葉混交林。擁有湖泊水面38.6萬畝。
全區濕地面積21608.4公頃。建成國家和省市生態鄉鎮5個、綠色示範村灣571個。
水文
黃陂區水資源豐富,擁有“百庫千渠萬塘”之稱。有
長江、
灄水、
府河等大小河流31條,河流總流長799.91公里,流域面積3504.3平方公里。工業、農業、生活用水充足。黃陂區有湖泊35個,其中
武湖、
童家湖、
後湖較大,黃陂區湖泊總面積252.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0.9億立方米。
黃陂區有水庫89座,大型水庫有
梅店水庫、
院基寺水庫、
泥河水庫、
夏家寺水庫等7座。總承雨面積573平方公里,總庫容量71573萬立方米。境內地下水儲量3.42億立方米。
氣候
黃陂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年平均無霜期255天。春季溫和濕潤,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涼爽少雨,冬季乾燥陰冷。多年均日照時數1917.4小時。多年均降水量在1202毫米,為
中南地區降水量較均衡的地區。
2017年,境內年平均氣溫為17.3℃。一年中,以12月最低,月平均氣溫5.4℃;7月最高,日平均氣溫30.6℃。空氣相對濕度年平均75.5%。年降水日數(≥ 0.1 mm)為141日。
人口
2017年末,戶籍人口113.32萬人,常住人口98.83萬人。
共有34個少數民族,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7%。
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30多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其中台胞2萬餘人。
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4種宗教。信仰基督教
新教、
天主教1萬餘人,信仰佛教、道教有3萬餘人。
經濟
概述
十三五期間,黃陂正處於重大戰略機遇疊加、區域價值快速提升、發展潛力空前拓展的重要時期,
武漢長江新城(區)規劃建設、前川及南部地區納入武漢臨空副城規劃建設、空港擴建升級及高鐵進機場、第七屆軍運會海軍五項賽事舉辦等,打開了新時代黃陂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武漢四大經濟板塊中,大臨空板塊涵蓋黃陂南部6個街道,大臨港板塊涉及黃陂區東南部4個街道。北部6個街鄉為
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
2017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02.49 億元,同比增長8.0%;固定資產投資575.3億元,增長15%;規上工業增加值230億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7.02 億元,增長12%;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82億元,增長11.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26億元,增長1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46元,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11元,增長10%;用電量18.67億千瓦時,增長14%。各類市場主體新增10863戶、增長18.8%,“個轉企”完成211戶。
2017年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43輛,彩電133台,行動電話195部,機車69輛,電冰櫃108台,空調149台,熱水器116台,家用電腦67台。每百戶農民擁有彩電112台,行動電話248部,機車60輛,電冰櫃86台,空調101台,熱水器66台,家用電腦24台。
第一產業
2017年,第一產業增加值126億元。
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81家、家庭農場68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86家。成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成三大農村電商運營中心平台、412個村級綜合服務站。
第二產業
2017年,第二產業增加值325.7億元。2017年全年工業投資230億元,增長26.5%,全市城區增長最快。培育成長型企業106家。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6家,總數達到338家,全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大關。建築企業從292家增加到386家,總產值突破500億元。東方建築集團晉級建築特級資質企業。
2017年規上工業增加值226.1億元,工業占GDP的比重達到34%。截止2017年末,已建成工業園區面積超過40平方公里,呈現臨空經濟產業示範園為主,前川(羅漢)新城工業園和武湖工業園為輔的“一主兩輔”發展格局,簽約入駐園區企業248家,協定總投資673億元。2017年全區新技術企業達到89家。
重點產業:汽車產業(程力專用車、比亞迪),通用航空產業(卓爾航空),珠寶產業(周大福),新能源(武漢惠強),生物醫藥(翰宇藥業)、服裝產業(愛帝),農產品加工(仟吉食品、九州牛奶),新材料產業(寶鋼印鐵,中航森瑞)、高端裝備產業(武漢中車、金運雷射、武漢精華減速機、武新電氣、攀升、京天、精功科技)等。
第三產業
卓爾電商生態圈交易平台達到15家,交易額1960億元。漢口北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深入推進,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獲評湖北省外貿新業態綜合試驗區。全區外貿出口突破14億美元。菜鳥二期、越海一期、國泰農機、廣地冷鏈等重大物流項目開業運營。漢口北國際多式聯運物流港等重大項目啟動建設。奧特萊斯銷售額預計突破17億元。新增限上批零企業2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25.0億元,貸款餘額399.4億元,餘額存貸比63.9%、增長9%。眾邦銀行進入全國民營銀行第一方陣,年度利潤過億元。
漢口北市場群建成面積建築面積1220萬平方米,開業面積920萬平方米,入駐商戶6.4萬戶。引進物流企業396家,全年實現商貿物流總收入1180億元。
卓爾購全年完成線上交易額500億元。
民營經濟
全區民營企業總產值占95%,稅收占比達80%,成為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黃陂就有三家。分別是卓爾控股有限公司、金馬凱旋家居投資有限公司、武漢康順集團有限公司。黃陂被譽為“湖北的溫州”。改革開放近40年來,民營企業成為吸引人才的重要渠道,從業人員占90%以上。
全區現有美國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2家,香港上市公司2家,
新三板上市6家,武漢股權交易中心(四板)掛牌交易企業16家。13家企業被列為上市後備企業,是名副其實的民企高地。
社會
教育
2017年末全區共有各類學校310所,在校學生13.33萬人,其中國小94所,在校學生5.85萬人;普通中學37所,在校學生3.38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所,在校學生0.39萬人。學前三年教育入學率97.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9.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7.1%。2017年實施科技項目160項,授予專利權385件,發明專利授權53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件。
高等教育:
衛生
2017年末衛生事業機構861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衛生院4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個,衛生防疫、防治機構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衛生事業床位數6584張,比1978年增加5403張。衛生技術人員數5797人,比1978年增加4386人。其中,醫生2223人,護師、護士2462人。2017年平均每千常住人口擁有醫生2.3人,擁有醫院病床6.81張。2017年甲乙類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163.3/10萬,國家免疫規劃接種率99.6%。2017年全區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6%。
擁有黃陂區人民醫院、黃陂區中醫院(武漢市第二中醫醫院)、
武漢市第一醫院盤龍院區等三級醫院,區級醫院7個學科被確定為省市重點專科。
科技
2018年,高新技術產值增長50%,增幅位居新城區首位。高新技術企業新增14家,總數達到80家。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畫項目115項,完成專利申請758件,年技術交易額1.45億元。啟動首屆區長質量獎評定,有效註冊商標7057件、增長15%。
19個街道與16所高校開展合作共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9項、市科技進步獎29項;全區企業孵化器共有6家,在孵科技企業316家。黃陂區全員勞動生產率32.46萬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2.09%,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
2017年,支持成立“院士工作站”4個,引進院士達到11人。引進國家“千人計畫”專家2名。新增新技術企業24家,總數達到66家,新技術產值增長25%。新建省級校企研發中心1家、市級企業研發中心1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32.1萬平方米。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畫項目96項,完成專利申請量562件,年技術交易額達1.25億元。商標有效註冊量5210件,增長10%。
文體場所
2017年末全區區屬1個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楚劇團、4個體育場館、8個電影院。建成百姓舞台52個、文體廣場46個。
擁有木蘭湖白鷺濕地自然保護小區、木蘭山自然保護區、素山寺自然保護區,木蘭花溪濕地、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等5個省、市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木蘭西湖濕地、湯仁海、木蘭花溪濕地、
武漢府河濕地等濕地公園。
交通運輸
黃陂處於《全國國土規劃總體規劃綱要》的首期重點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的中心地段,與武漢主城七橋相通,三環、四環、外環相互連通,全區高等級公路路網密度位居全省第一。巨龍大道、川龍大道把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天河機場站、
武漢新港和
武漢北站連成
華中物流中心。交通郵電業蓬勃發展。2017年底公路通車裡程達到5018.87公里,其中等級公路4229.04公里,在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176.28公里。2017年全區郵電業務總量10.45億元。
鐵路
天河北站輔助漢口站辦理規劃的沿江高鐵通過作業。規劃為沿江高鐵(上海-武漢-成都)、福銀高鐵(銀川-武漢-福州)樞紐站。
灄口為二級鐵路物流基地。
武漢北站為樞紐主要編組站,維持雙向三級七場站型,結合運輸需求適時建設預留工程。武漢北站為全國辦理量第五的路網編組站。也是中部最大的鐵路貨車集散中心,承擔著全國各地的貨車中轉解編任務。2016年日均辦理增至17562車,上升13%。
天河機場站已開通通往省內鄂東、鄂西南、鄂西北地區動車,現有列車共34趟。
黃陂南站為沿江高鐵途徑客運站。
公路
2017年,貨運周轉量235500萬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0.03%;客運周轉量370260萬人公里,增長29.98%。公路通車裡程4883.76公里,增長17%,其中等級公路4218.79公里,增長1.3%,在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176.28公里。全區公交線路98條,營運公共汽(電)車698輛,出租汽車200輛。
黃陂區五條國道交匯,為
318國道、G316、
G42滬蓉高速、G70
福銀高速公路、
348國道等。黃陂區8條高速公路互通,京珠、漢孝、漢麻、漢英、漢十、漢施等多條高速公路環繞其中。每平方公里等級公路擁有量位居湖北省各區(縣、市)第一。20分鐘車程可抵達武漢市中心,1小時車程抵達武漢城市圈,3小時車程到相鄰省會,交通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航空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位於黃陂區天河街道,1995年4月15日正式開航。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是中部地區能夠起降
空客A380大型飛機的機場。飛行區為4F級,2012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398萬人次,跨入世界百強。天河機場實行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2016年,天河機場總通航點111個,其中國際通航點40個。
武漢天河機場航空港旅客吞吐量2077.2萬人,增長9.7%。國際航線達41條;國內航線達112條。
武漢國際航空物流港分別開通了
舊金山、巴黎、新加坡、曼谷、
普吉島、靜岡等國際航點。
軌道交通
2017年,黃陂區境內已建成軌道交通路線3條,在建1條。還規劃有武漢捷運8號線、14號線、17號線、18號線、20號線、22號線、23號線、25號線和27號線等9條捷運線。
武漢軌道交通21號線:由江岸區新榮站經黃陂武湖街道至新洲區陽邏。區內設四站:青龍站、高車站、武湖站、沙口站。
武漢軌道交通7號線是漢口中心區與武昌中心區的直達通道,並溝通北部和南部兩大新城組群。7號線二期(武漢捷運前川線),起始於黃陂廣場,終點在東西湖區馬池路,線路全長34.3km,設站11座。2017年開工。
旅遊
2018年遊客達到2404.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43.1億元,分別增長15.2%、38.6%。
5A級景區
木蘭山
木蘭山位於武漢市北部。海拔582.1米,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木蘭山國家地質公園)。木蘭山是木蘭文化之源,花木蘭將軍生葬於此,祭祀於此。集宗教、地質、建築奇觀為一身,有木蘭殿等七宮八觀三十六殿,塑有花木蘭“三
應身”神像。
木蘭山神祀制為清朝政府為紀念花木蘭所設祭祀區。
木蘭山始得名於南齊永明三年(485年),唐貞觀九年(635年),木蘭山金頂為朝廷紀念木蘭將軍始建。
杜牧曾游木蘭山,並留下《
題木蘭廟》:“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
宋雍熙二年(985年),王義敬木蘭忠孝,重建了
木蘭將軍坊和廟。宋代,
米芾在此手書“第一山”。被明代詩人屠達譽為“西陵最勝,蓋三楚之極觀”。
木蘭天池 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
長軒嶺街道,距武漢天河機場45公里。整個景區占地面積9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8%。木蘭天池是木蘭的外婆家、木蘭成長地,再現了木蘭童年生活的快樂時光。
木蘭天池是AAAAA景區和國家森林公園(
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面積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連結成一個南北走向,長達十餘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
十里野
杏花、野
菊花、
油茶花,分布在峽谷、大小天池的兩岸。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屬大別山南麓。景區七月份平均氣溫25.8℃。
雲霧山
享有“西陵勝地、楚北名區、陂西陲障、漢地祖山”美譽的
木蘭雲霧山,為5A級景區,地處武漢市黃陂區西北
李家集街道內,距武漢市中心65公里,距黃陂城區29公里。以山命名有南海艦隊997雲霧山艦。木蘭
雲霧山是木蘭將軍歸隱之地,草廬明志,花海知心,擁有花語山,仙人洞及
龍王尖石寨。
每年元宵燈會,木蘭雲霧山
僵獅子盛行。這裡有“十里花山,八里柳溪,一山兩教,四季香火”。還有非遺
黃陂泥塑、白鷺林。雲霧山蘊藏著千萬株形態各異的萬畝
杜鵑花海似綺麗的彩帶飄動在青山幽谷之中。雲霧山恐龍谷和雲霧山冰雕館又先後開園。
被稱為
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中的百景園,山內常年平均氣溫18℃,有各種樹木150餘種,森林覆蓋率95%以上。
木蘭草原
木蘭草原位於武漢黃陂區
王家河街道。景區距武漢市城區36公里。木蘭草原是木蘭騎馬射箭、演兵練武之地,木蘭從軍騎馬射箭的場景歷歷在目。
木蘭草原面積4800畝,融草原風情觀光、戶外拓展、水上遊樂為一體,是華中地區以草原風情為主題的風景區。
木蘭草原是中南地區惟一的天然草場,其中的王子草場有長千米的“
葡萄長廊”蜿蜒曲折和一望無垠“公主湖”,草原白鷺湖,吉祥廣場。
木蘭草原坐擁華中最大的格桑花花海,充滿西北特色的跑馬射箭等大漠風情。在木蘭草原,開滿紫色、粉色、白色、紅色的千畝
格桑花。
4A級景區
清涼寨
清涼寨深秋,
三角楓等多種秋季紅葉樹種面積3000餘畝,形成艷麗的秋季紅葉景觀。劉家山和丁家山兩個高山自然村銀杏樹達5萬餘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銀杏百株,是武漢市境內最大的高山古銀杏群。
姚家山
姚家山位於黃陂區
蔡店街道,是武漢抗戰第一村。1941年至1946年,新四軍五師司政兩部常設在姚家山,
姚家山新五師司政機關舊址作為新五師和鄂豫邊區黨委機關駐地。周邊有
雙峰尖、
西峰尖、茶山等九座山體相峙環繞,四季常綠、冬暖夏涼。姚家山溪谷,櫻花、中華白鵑、杜鵑花、杏花、桃花、梨花等山野鮮花眼花繚亂。
木蘭勝天
勝天農莊位於黃陂區王家河街道,AAAA級景區,有太平天國古城依山就勢,以青石乾砌而成,城牆高4米左右,占地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靈宮殿與白馬寺始建與唐朝,穿插了露營、垂釣,卡丁車,竹筏漂、叢林越野、攀岩、速降、搭繩過澗、水上飛索等許多另類戶外活動。
大余灣
大余灣是位於武漢黃陂區木蘭鄉。大余灣共有近40幢房屋為明末清初建築,石屋石砌,雕樑畫棟,有數百年歷史,是典型的明清風水建築格局。該村先祖曾有過“一門三太守,五代四尚書”的歷史輝煌。為湖北第一
民俗村,作為一個風景秀麗的
徽派建築古老村落
大余灣村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
錦里溝
錦里溝由環湖風情體驗區、峽谷遊覽區和寨王文化展示區三個部分組成。游線全長12公里,串聯大小景點48處,是武漢市的土苗文化風情旅遊區,也是最大的自然山水度假區。篝火晚會,溪流環繞,湖泊、瀑流、峽谷、野花與吊腳樓、風雨橋等土家建築交相輝映。
3A級景區
花海樂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雙泉村,占地面積1500餘畝,與大余灣毗鄰。距武漢市城區40公里。景區是集紫薇花,玫瑰花,薰衣草等組成的七彩梯田花海、戶外婚紗攝影基地、木蘭古戰場馬戰表演、水上嘉年華等眾多娛樂項目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景區。
木蘭古門位於
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的
姚家集街道境內,國家AAA級景區,總面積6000畝,距武漢中心城區65公里,屬典型的山水石林景區。古門湖位於
古門山西麓,湖面約800畝,古門萬畝荷花塘,半島眾多。古門山景區內有大小瀑布十多處,其中最長的“三疊瀑”有約百餘米,最高的“百丈瀑”約高50米。
木蘭玫瑰園坐落於武漢市黃陂區
王家河街道勝天村,是武漢最大規模玫瑰園,3A級景區,種植3000餘畝
玫瑰花,花色分為紅、粉、黃、白、複色五大色系。
木蘭湖位於武漢市黃陂區
木蘭鄉,是國家AA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湖面17平方公里,108個大小湖汊組成57公里的環湖公路蜿蜒曲折,32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木蘭將軍自幼操戈習武在此而得名。木蘭湖西岸三千米為
木蘭將軍廟,廟前有千年銀杏,廟後為
木蘭墓,始建於唐,明清多修繕。木蘭湖鳥島長年棲息著各種鳥類10餘萬隻。
明代藩王博物館位於武漢市黃陂區
木蘭湖邊。已搬遷湖北各地名人故宅、富商豪宅、百姓民居等30棟古民居建築至武漢市黃陂區木蘭湖復建。成為
湖北古民居最密集之地,為湖北省重點文物單位。
農耕年華是AAA級景區,位於
武湖街道,占地面積3000畝,已建成百果觀賞採摘區、藤園彩林瀏覽區、珍奇動物觀賞區、生態濕地遊覽區等十二個功能區,千畝的桃花景色秀麗,鎮、村、塔、橋星羅棋布。
新景區
金果園位於黃陂區前川街,面積850畝,四季果園採摘,主要建設內容有恢復
桃花廟,面積15畝。
木蘭三台山位於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三台村,占地1.8萬畝。三台山得名於三台寺。
木蘭花鄉位於黃陂區姚家集街杜堂村,通過各類主題花海展,鳥語林欣賞各類飛禽表演,創造性營造出華中醉美鳥語花香地,四季鄉村游的大型綜合型旅遊景區。
月亮湖(院基寺水庫)位於武漢黃陂區明清古街背後,與木蘭湖(
夏家寺水庫)和
梅店水庫相呼應,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勢,該湖蓄水量1.08億方,已經成為著名的濕地生態旅遊區。
名勝古蹟
黃陂區古蹟甚多,文化遺存豐富,有徽派、鄂東、鄂西、贛北、吳越等風格的民居,是湖北省文物十強區縣之一。全區現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108處,有57處被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保13處、市保15處、區保28處。國有單位收藏文物28380件/套,其中一級文物2190件/套。
古遺址
省級:
魯台山古墓葬群:位於
前川街道的魯台山西南,1978年發現。西周與春秋戰國墓35座。其中西周墓5座,春秋戰國墓30座。這批墓葬群,共出土160件銅、玉、陶器,其中青銅器約占二分之一。銅器造型嚴謹,花紋繁縟。198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鳳亭,位於前川街道
魯台社區,始建於北宋。
程顥、
程頤兄弟人稱
兩程夫子。其祖父任黃陂縣令,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黃陂縣尉時所生,黃陂城西偏有草廟巷(今
前川街道文教巷
程鄉坊),是二程故居所在地。南宋時改稱雙鳳亭,取其母夢雙鳳生二程之意。現存建築即為當時所置。亭中有石砌方形碑,碑額上刻有雙鳳朝陽圖等。“雙鳳亭”金字匾額,為1962年重修時郭沫若所題。與
程鄉坊和
二程書院構成黃陂二程重要遺蹟。
作京城遺址屬漢代古城址,位於黃陂區
李家集街道作京城村。遺址呈不規則“亞”字形,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為140米,殘高2——6米,夯築城垣頂寬約12米,基寬約30米,北、東、南三面有城門遺蹟。
龍王尖遺址:
龍王尖石寨是明代石寨,又名
龍王寨,圍城周長12.5千米,圈地1.5餘平方公里。龍王尖位於黃陂區
李家集街道珍珠嶺。寨牆平均高3.5米,全寨共有四大寨門,石寨按九曲
八卦陣建造。壯觀的山牆基本完整,號稱武漢的長城。
市級:
馬寨城遺址興建於戰國時期、廢棄於三國時代。位於黃陂
王家河街道。整體布局精巧合理,城內還有水井、水塘、烽火台等。
大小寨遺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姚集街道大城潭村,大小寨遺址屬新石器、周、六朝時期古文化遺址。為古木蘭縣遺址。
傳統村落
羅家崗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東北部的
王家河街道,村灣內有1655平方米的傳統民居;明末時期的古建築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
桃花村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村以廟為名。
桃花廟,即
息夫人廟。
黃花澇為東漢石陽縣縣治。也是三國時期
魏國江夏郡治所。商代沿河古石坡,古碼頭,清代古牆壁,三國古墓,明末清初居家古屋,古寺院,古教堂,古祠堂等遺蹟都保存完好
名人
歷史名人
黃陂區歷史文化悠久,世代才人輩出。文脈繁榮,武脈昌盛。
西漢文帝時,黃陂大城潭村木蘭姑娘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是以"家國情懷"為核心,以"忠孝勇烈"為基本內容的一種"道德型"民族傳統文化的總和。
東漢,助軍右校尉
馮芳、江夏太守
黃祖。
明代文進士21人武進士5人,湧現了明朝楚黨領袖
黃彥士、
黃奇士兄弟,遼東巡撫
張濤等。
現代名人
華僑台胞
黃陂是湖北省第一台鄉、第二
僑鄉。
華僑:
田永謙任台灣省政府主任秘書,兒子前
伯克利加州大學校長
田長霖是美享譽國際的熱物理科學家,入選多家科研院所院士,美國大學首位華人與亞裔大學校長、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田長焯是世界最大的飛機製造商—美國
波音公司的首席工程師,美國著名僑領。
文化
飲食文化
黃陂三大美食:黃陂三鮮、豆絲、
糍粑。
黃陂三鮮也叫“
黃陂三合”,是武漢市黃陂區民間的傳統佳肴,已經流傳數百年。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的統稱。由於三菜中有魚、丸、糕三字,魚與余諧音,丸在
黃陂話為圓,糕與高同音,人們便賦三鮮以年年有餘、家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寓意。
豆絲它營養豐富、口味純正、口感細膩有勁道,
黃陂豆絲由主料大米黃豆配上綠豆、葛粉、山藥、蕎麥、蘆筍等營養保健材料,採用純手工操作。
荊花蜜作為四大名蜜之一,
黃陂荊蜜源自武漢市黃陂區主要野生植物荊條花,主產地在以山林和丘陵地帶為主的
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此處荊花花期達36天,比其他地區長約15天,荊蜜果糖含量比一般蜂蜜要高3%。
黃陂糖蒸肉,又稱東坡糖蒸肉,在省內外享有盛名。
黃陂人民講究“糖蒸”,每逢年節喜慶飲宴,要做一道香醇色紅、象徵甜蜜美滿、象徵甜蜜美滿、喜慶祥瑞的佳肴,它就是糖蒸肉,便以此作為待客上菜。
脈地灣蘿蔔從明朝開始被列為皇室貢品,味香脆,水分糖分較其他蘿蔔充足得多。品質最好的栽種“核心區”共約300畝土地,畝產1500公斤左右。
民俗
玩燈是指元宵節前後集“舞獅、舞龍、彩船、魚燈、
蚌殼精”等於一體的一種廟會。
牌子鑼鼓、
黃陂長堰走高、
墨龍燈、
高蹺故事亭子都為黃陂特色燈會形式。全區270個行政村976個自然灣,有龍燈525條、獅子970個、彩船45隻。寓示大吉大利、大展宏圖。
僵獅子是一種流行於湖北的武漢黃陂和孝南兩地一帶元宵節的民俗活動,是一種舞獅的游活動。
方言
黃陂話即武漢市黃陂區方言。屬鄂東
楚語系統,歷史悠久,直白易懂,為武漢市非物質遺產。
章太炎認為湖北話接近古
夏聲,主張以黃陂話為國語標準音。
黃陂話屬北方方言的
西南官話和
江淮官話交界處,兼有兩個官話區的特點,有23個聲母(包括零聲母),41個韻母和6個聲調,楚方言詞遺存較多,保留了古漢語中古去聲的聲調特徵。
文化遺產
黃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同時,也是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6年,黃陂區共有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3項、省級7項、市級24項,區級61項。“
九佬十八匠”遍布五湖四海,素有“
無陂不成鎮”之說。
木蘭傳說是源於黃陂區與花木蘭將軍事跡相關的成體系的民間文學作品。
湖北大鼓起源於
黃陂,是一種流行於鄂東一帶的說唱藝術。半個多世紀以來,黃陂陸續走出了
王鳴樂、陳謙聞、
張明智等幾代湖北大鼓傳人,把這種曲藝形式傳承。2007年,“湖北大鼓”成功入選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黃陂泥塑:唐貞觀年間,泥塑藝人即開始塑制寺廟、觀中供奉的神像。漢陽歸元寺的五百羅漢和
木蘭山的神像就是它的傳統代表作。
木蘭廟會,每年農曆八月初一,是木蘭廟會的第一天。木蘭廟會是
木蘭山傳統民俗活動,其歷史可上溯至南北朝時期,已有1500年歷史。
城市榮譽
古代
唐
杜甫《偶題》中贊道:“故山迷白閣,秋水隱黃陂“。
唐
羅隱贊曰“秋日黃陂下,孤舟憶共誰。江山三楚分,風雨二妃祠“。
唐
劉商題黃陂夫人祠寫到:東風三月黃陂水,只見桃花不見人。
宋
蘇軾的《
滿庭芳·三十三年》稱讚黃陂美景:聞道司州古縣,雲溪上、竹塢松窗。摐摐,疏雨過,風林舞破,煙蓋雲幢。
明
袁中道:泊天白浪淨無塵,惟有孤巒塞去津。芳草偏憐衡處士,桃花不夢息夫人。
清《
漢陽府志》:黃陂民皆勤農桑,駸慕儒術,在
三楚獨有可風。陂俗尊德樂道異於他邦。
當代
2016年,連續7年位居全省縣(區)域綜合經濟實力前十,連續4年被評為全市綜合考評立功單位。評為中國創新創業(雙創)百強區第62名,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第67名。
2016年,榮獲全國旅遊百強區市第39名、“美麗中國十佳旅遊縣(區)”、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遊名區,中國最美休閒小城、“美麗中國-夢想旅行地”。
2016年,
武湖街、
前川街、
灄口街、橫店街、天河街、祁家灣街進入湖北省“百強街鎮”行列,其中
武湖街道、
前川街道進入“十強”。黃陂區獲得“湖北省金融信用區”、“全國食品工業強區”稱號等稱號。
2016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城區和武漢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區,全國健康促進與教育示範基地,被列為全國智慧財產權強縣試點區,獲評全國科普示範區、全國的電商示範區,商務部定點採購貿易跨境電商試點區,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