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3年5月13日,劉緒貽出生於一個貧寒知識分子家庭。5歲讀書,念過私墊和國小。其間,有時因家貧輟學助耕。
1929年,考入
湖北省漢陽十二中。這時,他已意識到自身命運和國家前途的緊密聯繫。“九一八”事變時,他毅然在
漢口《正義報》上發表《飼虎》一文,辛辣諷刺國民黨的對日投降退讓政策。並和同學發起組織義勇軍,接受正規軍事訓練,俟機赴前線抗日。
1932年,考入湖北省立高級中學。翌年考取清華大學學習社會學,成績優秀。
1940年,畢業後在重慶工作4年,耳聞目睹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
1945年初,入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系繼續學習。
1947年夏獲碩士學位。 1947年9月,劉緒貽由美返國後到武漢大學任副教授,講授社會學與文化人類學。在教學中,他將
李達撰寫的《社會學大綱》列為學生的必讀參考書,以宣傳
馬列主義。同時,他用很大精力從事寫作。僅1948年,就在報刊上發表有關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文章25篇,揭露了舊社會和國民黨政府的落後和腐敗,要求實行“人民自己作主的真正民主”。這些文章引起中共武漢市地下市委的重視,並派人和他接觸。於1949年初發展他參加地下外圍組織——
新民主主義教育協會,任該會
武漢大學分會教授支部書記。
建國後,他被選為
武漢大學協助接管委員會主席,後被任命為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兼代秘書長。·
1964年,又回
武漢大學研究
美國史,並從1972年起參加譯校《芬蘭史》(上,中,下3冊),《中東簡史》(上、下兩冊)和《世界史編年手冊》(古代中古部分)。
1979年,任
美國史研究室主任。與楊生茂教授共同主編6卷本《
美國通史叢書》,並任第5、’6兩卷主編。
到1990年為止,他主編並參加編寫的專著有《戰後
美國史(1945-1986)》,《當代
美國總統與社會——現代
美國社會發展簡史》,參加主編專著有《美國內戰與鍍金時代(1861—19世紀末)》,他主編的《美國現代史叢書》已出3種,他主持譯校的美國史著作已出6種,還有1種即將出版,他發表的美國史及世界史論文和其他文章共32篇。他的這些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部分是他對
壟斷資本主義,特別是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史的研究。其中有的觀點已為國內廣大讀者所接受。他被列入
美國《國際美國學專家姓名錄》。
人物軼事
1.因戀愛耽誤學業
15歲的時候,考入了省立武昌高級中學。
湖北省當時有一個規定,中學畢業要全省
會考,要考三年學到的東西。臨近畢業的時候,畢業班的同學們自動組織了一個“
湖北省高中畢業同學聯合會”,劉緒貽被選為省立武昌高級中學的代表,劉緒貽的老伴當時是湖北省女子高級中學的代表。他們倆因此認識,慢慢產生了感情。因為劉緒貽父親在劉緒貽高中二年級的時候去世了,1935年劉緒貽高中畢業後考取了
北京大學,但是沒有錢去。劉緒貽的老伴病了沒有考。劉緒貽就進了南京
國民黨辦的一個軍需學校。劉緒貽老伴後來進了一所中學代課,她不喜歡一個
國民黨的軍人。劉緒貽當時在這所學校不管是什麼都在前列,由於這個軍需學校每一屆的頭幾名都要送到德國留學,劉緒貽的表現很好,頗有機會。
當老伴表示不喜歡一個國民黨的軍人的時候,劉緒貽在日記里說到此事情,其班主任是一個
黃埔軍校畢業的軍官,偷偷看了劉緒貽的日記並對劉緒貽說,如果你擅自離開,國民政府就要通緝你。但是沒有辦法,在一個周日,劉緒貽偷偷離開學校,溜回了
武漢。 後來,國民黨真下了通緝令通緝劉緒貽。
劉緒貽跑回
武漢以後,找了一個同學,住在他家幫他沒有考取高中的弟弟補習,同時進行複習準備。由於清華大學每年有10名公費生,要求報名時說明是考公費,並取得前15名的成績。結果劉緒貽考取了清華的公費並同時被
武漢大學錄取,
劉後利的弟弟也考取了高中。這時,劉緒貽老伴的病也好了,到武漢來考武漢大學。發榜的時候,他們的名字排在一塊,同時被武大錄取,她的同學就說他們倆是天作之合。
1936年9月,劉緒貽進入了清華大學。老伴在家是大女兒,她有一個思想,就是覺得自己有責任幫弟弟妹妹。她偏於
理智,劉緒貽有浪漫的情緒,對感情生活方面的要求比她強烈。她覺得我現在應該好好讀書,不要光談什麼愛情。 結果,劉緒貽害了相思病。因為有時候距離產生美感。她越讓我不接近,劉緒貽越發想她。本來我的數學特別好(後來留美也是這樣),因為劉緒貽一天到晚包括做夢都想到她,結果化學和
微積分不及格,把公費也丟了。
由於老伴老不回劉緒貽的信,1937年的學年考試一結束,劉緒貽就從北京趕回了武漢。結果她因病回
老家,劉緒貽沒有見到她。劉緒貽就當家庭教師以維持生活。到1937年開學的時候,“
七七事變”發生了,
清華、
北大、
南開在
長沙組織了一個臨時大學。劉緒貽也沒有錢去,劉緒貽希望老伴病好了來見他,就在
武漢大學外文系借讀了兩三個月。
2.與陳達先生“別有淵源”
1938年年初,經人幫助,劉緒貽在一所國小代了兩個月的課,掙到了去
西南聯大的路費。之後,劉緒貽經過
越南、香港,輾轉來到了昆明,進入西南聯大。1938年下半年的時候,西南聯大的文學院在雲南的
蒙自縣,理學院、工學院就設在昆明。從5月到8月,劉緒貽在
蒙自讀了幾個月的外文系。8月份,文學院、法學院搬回了昆明。到三年級的時候,劉緒貽進了社會學系。
社會學系主任陳達先生有學問,但講究塌實,講究實證,不喜歡空談。他做人也是這樣,所以講課的時候正襟危坐,按照準備的提綱字斟句酌地講。非常之枯燥,沒有一點樂趣。所以,同學對他講課有些意見。劉緒貽說:你每個星期上課三次,需要六個小時,我從宿舍走到教室需要一個小時,加上上課,需要9小時。一個學期以18個星期計算,需要160個小時,假如把你的講義和講課內容發給我們,我們用一天的時間看完,拿點時間讀別的書不是更好嗎?陳達先生臉色就變了,氣得講不出話來。過了一會兒才說,照你這個說法,辦這個大學就沒有什麼用了。劉緒貽說:這正是我一再考慮的問題,我問過了
吳文藻先生、
潘光旦先生,他們也沒有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覆。他生氣地說,恐怕比吳文藻先生、潘光旦先生再高明的人也答覆不了你這個問題。劉緒貽後來一想,其實只要他平心靜氣,對為什麼要辦大學是能說出一番道理的,只因為在氣頭上,所以沒有正面答覆。當時,同學們都為我擔心得不得了,我說他是一個大學者,雖然一時很生氣,但是不會放在心裡。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是一個胸襟很闊大的人,劉緒貽的課程論文他給劉緒貽打了95分,學年考試的時候全班第一。
3.被迫加入國民黨
陳達介紹劉緒貽到經濟部的資源委員會,但這裡離老伴工作的地方很遠。結果清華的同學把劉緒貽介紹到經濟部的平價購銷處工作。後來,他們就在重慶結了婚。但是,劉緒貽不太滿意這個工作。就進了國民黨政府社會部社會福利司勞工福利科,清華的一個同學在這個科當科長。 剛去不久,這個司有兩個年輕人被國民黨抓走了,據說是有共產黨的嫌疑。 所以,部長在幾天之後宣布,凡是想留在這裡工作的人都要加入國民黨。劉緒貽就被迫參加了國民黨。入黨介紹人就是部長跟副部長,他們兩人都是國民黨的中央委員,經他們介紹入黨的都是特別黨員。解放後審乾、肅反的時候,劉緒貽才知道這些事情。
國民黨的經濟部有兩個大機關,
資源委員會是管國營企業,工礦調解處是管私人企業。劉緒貽到工礦調解處從事的是工礦統計工作,統計生產數據。
當時電燈泡生產比較少,市場上很難買到。不料,有一次
蔣介石要看一看。他看了劉緒貽搞的這個統計表以後,就批評
翁文灝。統計組組長也是清華同學,後來他告訴劉緒貽,蔣批評翁以後,翁又批評說,做這個表的人(就是劉緒貽)怎么這么笨?在生產電燈泡的數字後頭加一個零,不就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當時部里有一些貪污的傳聞,劉緒貽就把這些傳聞寫了一個告狀信匿名寄給了《大公報》。《大公報》把信轉給了翁文灝,翁又把這個信轉給了工礦調解處處長。處長認識劉緒貽的筆跡,就開了一個會不點名批評我,說有人太不光明正大了,有什麼事情匿名告狀,怎么不用真名?劉緒貽感到待下去沒有意思,恰好國民黨政府決定舉辦自費留美考試,劉緒貽雖然沒怎么準備,但也考取了。1944年底,到
芝加哥大學讀社會學系。
4.與黃紹湘論戰
黃紹湘是
中國美國史研究會的理事長。1980年,劉緒貽寫了一篇文章,為
羅斯福新政翻案,認為它是成功的。黃紹湘認為,羅斯福新政完全是為壟斷資產階級服務,一點效果也沒有。劉緒貽的文章在天津的一家雜誌發表後,沒有引起注意。
1981年,美國史年會在蘇州舉行,劉緒貽又寫了一篇文章《羅斯福新政在歷史上的地位》,觀點更加明確。把這篇文章先投給《世界歷史》,他們長期不表態。在這個年會上,比較有權威的《歷史研究》雜誌的編輯認為不錯,但他們的領導不敢登。後來,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歷史研究》主編)到武漢來,劉緒貽把詳細情況跟他說了,他回去後就把劉緒貽這篇文章發表了。這篇文章影響比較大,有讀者向他們反應,同意劉緒貽的觀點,好幾家報刊都轉載了劉緒貽的這篇文章。黃紹湘看到後在《世界歷史》、《歷史研究》發表了兩篇文章,不點名批判劉緒貽的觀點。後來,劉緒貽到美國去訪問的時候,直接寫了一篇和她商榷的文章。這個文章比較有力量,北大的
羅榮渠先生也支持劉緒貽。《世界歷史》原來不敢發表,劉緒貽在美國訪問以後,更堅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就催他們發表了。支持劉緒貽的人很多,支持黃紹湘的很少,她就不遵循學術爭鳴的正當途徑,向上級領導寫信(也是清華的同學)告狀。後來,這封信逐級批給了世界歷史研究所黨委。雖然黃紹湘是世界歷史研究所的研究員,但是,世界歷史研究所黨委同意劉緒貽的觀點,但又頂不住這個壓力,就把中國美國史研究會的秘書處從武漢大學轉移到了南開大學。
人物年表
1913年出生於湖北省黃陂縣。 1929年考入湖北省漢陽十二中。
1932年考入湖北省立高級中學(今武漢市第十四中學)。
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
1944年畢業於西南聯大,獲社會學學士。
1945年初入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系繼續學習。
1947年獲芝加哥大學碩士,回國後任
武漢大學教授。
1949年初發展他參加地下外圍組織——新民主主義教育協會,任該會武漢大學分會教授支部書記。建國後,他被選為武漢大學協助接管委員會主席,後被任命為武漢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兼代秘書長。
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4年回武漢大學研究美國史。
1972年起參加譯校《芬蘭史》(上,中,下3冊),《中東簡史》(上、下兩冊)和《世界史編年手冊》(古代中古部分)。
1979年任美國史研究室主任。
學術成果
歷史學
一、專著
3.《戰後美國史(1945—1986)》,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主編並參加撰寫,劉緒貽、
楊生茂任總主編的《美國通史從書》之一)。
4.《富蘭克林·D·羅斯福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主編並主撰,劉緒貽、楊生茂任總主編的《美國通史叢書》之一)。5.《美國通史叢書》(六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001年版 (與楊生茂共同主編)。
7.《美國研究詞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與李世洞共同主編)。
8.《戰後美國史(1945—2000)》(本書為《戰後美國史(1945—1986)》增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主編並參加撰寫,劉緒貽、楊生茂任總主編的《美國通史》第6卷)。
9.《
美國通史》(六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與楊生茂共同主編) 。
二、譯著
1.《芬蘭史》(上、中、下3冊),
武漢市:
湖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合校)。
2.《中東簡史》(上、下兩冊),
武漢市:
湖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合譯、
合校)。
3.《世界史編年手冊》(古代
中世紀部分),北京:
三聯書店,1981年版 (主譯)。
4.《1900年以來的
美國史》(上、中、下3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主譯、校)。(《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選編》摘要轉載)
5.《新政》,中國
美國史研究會,1983年印行(合譯,總校)。
7.《注視未來——喬治·布希自傳》,
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主譯並校)。
8.《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和平共處》,
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與劉末合譯)。
9.《多難的旅程——40年代至80年代初
美國政治生活史》,北京:
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 (合譯、總校)。
10.《富蘭克林·羅斯福與新政(1932—1940)》,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協助朱鴻恩譯、校)。
11.《
美國的八大冤假錯案》(劉末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校)。
社會學
一、專著 1.《改革開放的社會學研究》,
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主編並參與撰寫)。
2.《黎明前的沉思與憧憬——1948年文集》,
武漢出版社,2001。
3.《中國的儒學統治——既得利益抵制社會變遷的典型事例》,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此書系劉緒貽英文著作的中譯本,葉巍、
王進譯,劉緒貽校)
二、譯著
1.《美國社會發展趨勢(1960—0990)》,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版(主譯,合校)。
文化人類學
1. 文化脫節與民主政治,重慶《大公報》1941或1942年,具體日期待查。
2. 文化的漸變與劇變,上海《
時與文》,第2卷第24期 1948年3月26日。 此文及以下5篇文章,俱由
武漢出版社2001年版《黎明前的沉思與憧憬——1948年文集》全文轉載。
3. 民族性與文化,南京《世紀評論》,第3卷第3期 1948。
4. 從“鏡中自我”里看民主,南京《世紀評論》,第3卷第23期 1948年6月5日。
5. 中國需要全盤的變迅速的變,上海《時與文》,第3卷第14期 1948年7月23日。 6. 裝飾性的文化,南京《大學評論》,第3卷第3期 1948。7. 看不見的牢獄,北平《自由批判》,第1卷第8期 1948年11月1日。
8. 淺談城市人類學,湖北《社會科學動態》,1990年第5期。
9. 一種新生的
太平洋文化,2003年6月26日《長江日報》“求知”版。
10.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儒學,長沙《書屋》,2006年第6期。
時論
2.《狂瀾》,上海《觀察》,第5卷第17期 1948。
3. 《紫荊花一定會開得更鮮艷——香港的今天與明天》,1997年6月30日《長江日報》第11版。
4. 《20世紀回顧與21世紀展望》,2000年1月1日《長江日報》第6版。
5.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矛盾鬥爭回顧與展望》,2000年12月13日《長江日報》第13版。
人物評價
在劉緒貽身上,確有這種看似矛盾的簫劍組合:土與洋,傳統與現代,潛心學術與直面現實,已經著作等身卻依然筆耕不輟,早就蜚聲世界卻始終只是一位學者、教授,不入廟堂也未涉世場,所獲頭銜和榮譽,全都是學術性的、民間的。劉緒貽自幼愛讀龔自珍的詩文,後來更是仰慕這位愛國的先覺者的思想和人品。既憂國憂民,又憤世嫉俗,這是大轉變時代中國覺醒了的知識分子共同的精神特徵,相距百年而同處於民族危亡之際的劉緒貽和龔自珍,他們的心靈是相通的——簫韻幽憂,劍氣如虹。(姜弘評)
人物逝世
2018年11月10日10點50分,劉緒貽教授因腦血管疾病去世,享年10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