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陂三鮮
- 英文名:Huangpi seafood
- 主要食材:魚滑,豬肉滑,千張皮,澱粉,蔥,姜,蒜,胡椒,鹽,純蛋清,純蛋黃,油,配菜,酒
- 分類:湖北菜,武漢菜
- 口味:清淡、鮮美
- 又名:黃陂三合
- 頭銜:漢派名菜
- 特點:黃陂地方特色
簡介,做法,
簡介
武漢黃陂有一句流行語:“鯿魚肥美菜薹香,黃陂三合慶吉祥。”鯿魚,即武昌魚(團頭魴),武昌魚因毛主席在詩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吟詠而聞名;菜薹是過去作為皇室貢品的洪山菜薹;而“黃陂三合”則是當地一道流傳了數百年的民間佳肴。來黃陂木蘭山旅遊,這三樣美食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
“黃陂三鮮”也稱“黃陂三合”,由魚丸、肉丸和肉糕組成,製作工藝繁雜。魚丸一般選用新鮮的鰱魚(或草魚、鱤魚),剖鱗剝皮去鰓剔骨,然後剁成泥,拌入雞蛋清、薑汁、香蔥、精鹽、豬油、澱粉、味素和清水,攪勻,用大拇指和食指擠成一個個圓圓的丸子,逐個下鍋,在水中煮至浮起,撈起備用。肉丸一般選用豬前夾肉剁成餡狀,配上少許魚泥(魚紅,做魚丸後的材料)和各種調料,用湯匙弄成肉丸,在油鍋中炸熟。肉糕跟肉丸的用料相同,只是工藝複雜一些,要在蒸籠里舖上煎好的豆腐皮(千張皮),將魚肉糊攤平在上面,蒸熟後切成幾大塊,抹上蛋黃,再蒸半小時後出籠,攤涼後切成長條狀。這三樣菜合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食魚不見魚,吃肉不見肉“,色香味美,清淡可口。
黃陂素有“沒有三合不成席”之說。逢年過節的家宴,結婚、祝壽的宴席上,“黃陂三合”是壓軸菜。這道菜具有吉祥喜慶的寓意,觀其名,“魚”與“余”諧音,蘊涵了“年年有餘”的美好嚮往;“糕”與“高”諧音,象徵著“步步高升”;“丸(黃陂話念圓)”字更簡單,意寓“花好月圓”、“團團圓圓”。將“三合”連起來,則充滿了年年有餘、合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吉慶色彩。如今,“黃陂三合”已躋身於漢派名菜之列。也叫“黃陂三合”因為三種菜可以放在一起做一碗菜而各有各的味道。
黃陂三鮮是武漢市黃陂區民間的傳統佳肴,已經流傳數百年。三鮮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看合而為一的統稱。在當地過年或紅白喜事,都會有這樣的菜上席:有“沒有三鮮不稱席,三鮮不鮮不算好“之說。三鮮各有其製作傳統技藝。崇禎年間,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攻取了黃陂城,捉了縣官。當地百姓拿出過節才用的魚丸肉丸肉糕招待起義軍,並將其合燒,一菜三鮮,味道極美,深受喜愛。此後黃陂三鮮盛名遠揚。
做法
做魚丸,全憑經驗,夏天魚肉嫩些,水可少加點,冬季的魚肉緊緻些,水需要多加一點。這個度,把握準才行。
一般選用三到四斤的鰱魚(或草魚、鱤魚),斬殺洗淨之後切下背側厚實的魚肉,而後片成薄片,用清水洗淨。這個過程就可洗去“魚紅”,魚肉變得白嫩細膩,而後切茸,加入適量的水、蛋清、澱粉、鹽等調味,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胡椒一定要用白鬍椒,否則丸子就不白了。”做好的魚丸入冷水鍋升溫氽熟,漂起就要撈出,萬不可等水沸騰,那嫩丸子就煮老了,裡面有了氣泡,就不滑嫩了。
“在黃陂當地,人們做三鮮里的肉丸、肉糕喜歡用較多的肥肉,如今的人逐漸注重養生和健康,就在用料上就做了些調整。”肉丸仍採用五花肉為原料,但肥瘦搭配大約三七開,以瘦肉為主。切好的肉餡同樣加水鹽等拌勻做成丸子,而後入油鍋炸至金黃即可撈出備用。
肉糕的做法則用“蒸”,把調好味的魚肉和肉餡拌勻,放進方形的不鏽鋼蒸格里,用刀把最外面的表皮抹平,而後蒸製。至七八成熟時,倒上一層去除蛋清攪拌好的蛋黃液,再繼續蒸至成熟。
最後就是把這些魚丸肉丸肉糕合燒。砂鍋中加入高湯,高湯一般由大骨和母雞肉慢火熬制而成,湯白味濃。把切片的肉糕、魚丸、肉丸進鍋“灌湯”,稍調味,加入發好的黃花菜、黑木耳、小白菜、切花的胡蘿蔔。一道用了氽炸蒸燒四種技法、融合了七種顏色的黃陂燒三合,頓時呈現在眼前。
魚丸較普通的會選用當地產量較大的淡水河魚白鰱,或者好一些的會用草魚(鯇魚),去魚鱗和皮,再用刀一在魚上刮下一層層魚肉,觀察到見到紅色魚肉為止,再加純白的魚肉剁碎配上蛋清、蔥白、薑汁、豬油、澱粉(不可多加否則就假了)等經過高速手打吸進充分的空氣到魚丸能浮起水為佳,再用清水煮熟即可製成。外滑內泡。保存方法,煮過魚丸的清水冷卻後放入蔥葉幾根,再將魚丸放入加了食鹽的水中可保鮮若干天。切記不可冷藏更不可以冰凍,否則和凍豆腐一個樣了,市場上能夠冷凍儲藏的魚丸成份絕不能跟此魚丸相比,否則這鮮味無法體現。
三菜合燒,魚有肉味,肉有魚香,別有風味。三菜一碗,色澤豐富,兩白一金,上桌來,喜慶不少。由於三菜中有魚、丸、糕三字,魚與余諧音,丸在當地的方音為圓,糕與高同音,人們便賦三鮮以年年有餘、家家團圓、步步高升的寓意,為圖吉慶,年節必備的美食佳肴。
此外,需要說的是,黃陂三鮮其實不止這三鮮。黃陂三鮮中尚有魚糕未列入其中。可能是取”三“為”多“之意,故名”黃陂三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