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品質特性,植物特徵,營養價值,品種分類,甄別選擇,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歷史文化,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洪山菜薹是
紫菜薹的珍稀品種,俗稱“大股子”,因其原產於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一帶而得名。菜薹本名芸台菜,俗稱油菜,紅色者稱紅油菜。洪山菜薹即屬於紅油菜。種植此菜需要肥沃的土壤,較低的氣溫,一般是秋植冬擷。其紫乾亭亭,黃花燦燦,莖肥葉嫩,素炒登盤,清腴可口。
洪山菜薹肥美粗壯,色澤艷麗,其成年植株的高度是一般菜薹的2倍,莖部的長度、莖粗也遠遠超過了一般的菜薹,葉片更是比一般的菜薹肥大、碧綠,整體形態上都要比其它地方產的菜薹碩壯許多。一級品質菜薹質地脆嫩,色澤紫紅色,葉廣呈卵子型,葉片附著牢固,薹身下粗上細,皮薄,不帶圓型褲葉及大葉,葉薹比例均勻,不帶根莖,不萎縮糠心,削切尾端保留嫩莖,切面呈平斜面,苔莖整直不彎曲、新鮮、整潔均勻。
植物特徵
紅菜苔又名紫菜苔、紅油菜苔、油菜苔,為十字花科蕓薹屬蔬菜的一個變種。洪山菜苔的外觀特徵。洪山菜苔植株高大,株高50厘米—70厘米;葉簇展開,開展度為60厘米—70厘米,葉面大,廣卵型,長15厘米—20厘米,葉柄厚,葉呈暗紫綠色,葉面光滑,有臘粉。莖部具不規則葉翼,葉翼白,中肋成紫紅色。苔上葉為針形,無柄,紫色。苔長30—60厘米,莖部形似喇叭頭,含苞不開放,無褲葉,苔色紫紅色,質脆嫩,味甜,纖維少。其腋芽萌發力強,側苔發生多,全株可採摘20—30根菜苔,單苔重20—50克不等。
營養價值
經研究分析,每百克洪山菜薹的可食部分,約含水分90克,蛋白質1.6毫克,維生素C 75毫克,胡蘿蔔素0.88毫克,核黃素0.1毫克,尼克酸0.8毫克,碳水化合物4.2毫克,鈣135毫克,磷27毫克,鐵1.3毫克。
品種分類
洪山菜薹原有三個核心品種:大股子、胭脂紅、一窩絲。一窩絲現已失傳,胭脂紅也鮮為人知,只有當地農戶有零星種植。一般將“大股子”作為洪山菜薹的正源。
甄別選擇
可從三個方面判斷洪山菜薹是否正宗:
一,底部膨大,最粗的堪比萵苣,呈明顯的喇叭狀,5—10根就有1斤重。這是因為氣溫下降,洪山菜薹縱向生長緩慢,所吸收的養分促使其橫向生長較快。
二,洪山菜薹莖幹紫紅有光澤,表皮有一層蠟狀物,手指划過,會有明顯印跡。而且,質地很脆,一掐就斷,會在手上留下紫色汁液,但用水一衝就掉。
三,洪山菜薹生吃也顯得脆嫩,有清甜感覺,無菜腥味。炒熟後,反而沒有紫色湯汁,入口甜香、滑爽。
產地環境
湖北省
武漢市洪山區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區,光能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水熱同季、四季分明、乾濕明顯,無霜期長,適宜蔬菜等農作物的生長和漁牧業的養殖。全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50—2050小時,太陽輻射總量為106—110卡/平方厘米,無霜期平均為240—205天,年平均降水量為1150—1190毫米,並與光熱同季,主要集中在農作物需水的4—8月。光、熱、水資源豐富,並且具有組合優勢,為農業、漁業、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氣候條件。洪山地區年均氣溫16.3℃,農業界限溫度高於5℃者為283天,高於10℃者235天,高於20℃者136天,元霜期236天,年均日照時數2087時,年均降雨量1163毫米。加上長江環繞區境,東北西三面湖泊星羅棋布,地勢略有起伏,故湖泊效應、壟崗效應、城市效應明顯。這些氣候因素的綜合影響為洪山區蔬菜生產創造了優越條件。
從洪山至卓刀泉,從南湖至洪山區的九峰、北港,這一片丘陵地帶,號稱九嶺十八凹,北有洪山,阻隔寒風;南有南湖,氣候溫暖潮濕,是洪山菜薹最適宜的生長環境。另外,洪山一帶的土壤為灰潮土,其母質是一種長江鹼性沖積沉積物,含有豐富鈣質和微量元素。千百年來,因長江洪水漫溢,洪水夾帶泥沙在洪山寶通禪寺一帶各處壟地沉積下來,經過歷代祖先精心耕作,加之品種優良的菜薹,又遇上“暖冬小氣候”,形成了洪山菜薹獨有的特質。
歷史淵源
洪山菜薹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歷史,在先秦文獻《夏小正》中,即有“正月采苔、二月榮芸”的記載。
東漢、三國時,紫菜薹已是普遍食用的蔬菜。《
名醫別錄》中記載:芸薹“乃人間所啖菜”,這裡的“芸薹”就是紫菜薹。
魏晉陶弘景《名醫別錄》說“蕓薹乃人間所啖也。”
東晉王嘉《拾遺記》出有記述:“芸有三種,色紫者上蔬,味辛;色黃者為中蔬,味甘;色青者為下蔬,味鹹。常供御膳及宗廟祭祀”;南北朝時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一書中,把蕓薹菜列為古代二十一種重要蔬菜之一。
唐代,洪山菜薹已經是著名的蔬菜,歷來是湖北地方向皇帝進貢的土特產。
明代,《本草綱目》亦云:“此菜易起苔,須采期苔食,則分枝必多,故云蕓薹。”
清代,洪山菜薹作為湖北特產進貢京城,被封為“金殿御菜”。
新中國成立前,從寶通寺一直到卓刀泉,從洪山到南湖,“九嶺十八坳”全部都是菜地。
20世紀90年代以前,洪山區是武漢市的“菜園子”,武漢86%的蔬菜都是洪山區種植提供。
20世紀80年代,洪山的菜地面積有8000畝;至90年代,縮減為4000畝;2000年只剩1000畝。
1998年,原
空軍雷達學院一位教授給當時的武漢市長寫信,呼籲保護洪山菜薹原產地。
2004年,洪山區政府將這塊最後的原產地納入保護“紅線”:只許種菜,不許開發,將菜地面積從30餘畝,擴大到80餘畝。
為了保護這塊地的“風水”,洪山做了農田水利改造,在地底埋下暗管進行灌溉,每隔3—5年做一次土壤改良。洪山區規劃部門還特地將菜地東北角一棟樓的設計高度,從30多層,砍成了10幾層,留出一個通風的“豁口”。10多年來,洪山區投入財政資金近千萬元,用於原產地保護。
生產情況
2017年,洪山菜薹生產規模達600公頃,年產量13500噸,帶動2000餘戶參與種植銷售,使農民年增收5000餘元。
產品榮譽
2005年12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洪山菜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7年,“洪山菜薹”正式被確定為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洪山菜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政府《關於界定洪山菜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函》(洪函政[2005]16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洪山鄉、九峰鄉、花山鎮等3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大股子。
(二)栽培管理
1.種植環境選擇:洪山菜薹喜冷涼,但不耐低溫,零下3℃以下易受凍,應選擇避風向陽、水源充足地有利於其生長;土壤母質為長江沖淤平原灰潮土,有機質含量2%以上,PH值6.5至7.5。
2.種子播前處理:播種前將種子攤曬1至3天。
3.育苗:選擇前茬為非十字花科作物地塊開廂作畦,將地耕細整平,做到溝溝相通,以利排灌。
4.定植:移栽時間為9月中下旬,苗齡在25至30天,苗高25至30厘米,具有6至7片真葉。定植行寬0.7米,株距0.4米,4300至4700株/公頃。
5.田間管理:定植後澆一次定根水,如遇天旱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子成活後輕施提苗肥,封行前施腐熟的農家肥;定植成活後,及時中耕除草,培植土壤,防止倒伏。
6.施肥:在抽薹期施有機肥料,也可適當使用腐熟的農家肥。
(三)採收
1.採收期:一般為11月下旬至來年的3月上旬。
2.採收標準:薹長30至60厘米,初花時採收。
(四)選育繁種
通過大田選育、除雜去劣、株系繁育、提純復壯、網室隔離等技術進行選育繁種,提高品質純度。種籽採收期為次年的4月中、下旬晴朗天氣。
(五)質量特色
1.感官要求:薹長30厘米—60厘米,其基部形似喇叭頭,質地脆嫩,味甜,纖維少。單薹重20克—50克。
2.理化要求:每100克可食用部分含原花青素色價不低於2.2,碳水化合物4.2克、蛋白質1.6克、鈣1.3克、鐵1.3毫克,及胡蘿蔔素、尼克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和營養成分。
專用標誌使用
洪山菜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洪山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歷史文化
先有菜薹還是先有寶塔?
自古就有金殿玉菜之稱的洪山菜薹,據說已經有了1700多年歷史,因特有的地理位置以及傳統的種植方式,洪山菜薹的基因很少發生變化。當地農民每年都嚴格按季節種植,農曆“二九”至“三九”產出。
當地老人們中間流傳著不少有關洪山菜薹和寶塔的神話傳說。一種說法是先有寶塔,後有洪山菜薹。傳說是觀音娘娘把一粒天堂的菜薹良種遺留在洪山寶通禪寺的寶塔之頂,不久塔頂長出一株又高又粗的菜薹。寺里和尚沒法採摘,只好等到菜薹花落結籽後,請來神鳥採下種子在地里播種。洪山菜薹由此來到人間。
而另一種說法卻是先有菜薹,後有寶塔。據傳,唐朝的開國元勛
尉遲敬德出任襄州都督時,路過江夏(今武昌)縣,郢州刺史忙令家人預備了一桌豐盛酒宴為尉遲敬德接風。席間,尉遲敬德對滿桌的山珍海味不怎么感興趣,而最後上桌的一道紫紅色蔬菜卻使他食慾大增。他邊吃邊贊道:“好菜!好菜!色香味皆美,脆嫩可口。”郢州刺史告訴他,“這是楚天名菜‘菜薹’;若長期食用,可益壽延年。”尉遲敬德聞之,甚為歡喜,一口氣將滿盤菜薹吃得精光。
臨行前,
郢州刺史令人給尉遲敬德備了一份厚禮。尉遲敬德一件未收,唯獨要了一筐菜薹去,同時囑咐郢州差役,請他每年給他送去一筐菜薹。
三年過去了,尉遲敬德在府上苦等菜薹未到,心情十分急躁,派人到江夏催促。差役回報說,東山(洪山)出了“井蛛湖怪”,菜薹都被妖怪吃了,尉遲敬德不信,親自帶領一班人馬,浩浩蕩蕩來到江夏,一則看個究竟,二則當面責問郢州刺史。
尉遲敬德來到東山,果然看見一大片菜薹全都有葉無薹。這時,彌勒寺(今寶通寺)的主持見尉遲敬德到來,忙率全寺僧眾出門迎接,說:“要整治這些害人的妖怪不難,只要在東山南麓,敝寺的西面建一座七層八面的寶塔即可。”尉遲敬德聽此言後急忙親自進京見駕,請皇帝賜金建塔。
唐太宗李世民當即下詔,撥皇銀萬兩,命尉遲敬德立即建塔。結果,寶塔建成了,妖怪鎮住了,而尉遲敬德因積勞成疾,還沒有來得及吃上新長出來的芸薹就不幸謝世了。
從此,由於寶塔的神威,彌勒寺鐘聲播及之處,長滿了茂盛的芸薹菜。其中以寶塔投影之地生長的薹菜味道最佳。人們又可以吃到又脆又甜的薹菜了,這“芸薹菜”就是今天的洪山菜薹。“塔影鐘聲映紫菘”的佳話由此傳開(菜薹又稱紫菘)。
洪山菜薹的愛情傳說
《武漢通覽》中記載的洪山菜薹則和一則美麗的愛情故事有關,1700多年前,洪山腳下的小村子裡,有個叫玉葉的姑娘,年方十八,相貌娟秀、心靈手巧。
鄰村有個叫田勇的小伙子,勤勞樸實、熱心助人。兩人相互傾慕,早已相愛。陽春三月,他們到風景秀麗的洪山遊玩,被人稱“惡太歲”的楊熊撞見。楊熊見玉葉十分漂亮,令兵卒將她搶走。田勇奮力拚打,將玉葉救出,拉著她就往山下跑,楊熊見漂亮姑娘得而復失,叫兵卒將兩人亂箭射死。頓時,田勇和玉葉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楊熊見出了人命,策馬逃跑,突然一陣雷電,將楊熊一夥全擊死在山腰。
事後,當地百姓將田勇和玉葉埋在死難的地方,後來墳堆周圍長滿了紫紅色的小苗苗,鄉親們常給它們澆水施肥。到了秋天,當地遇上大蟲災,莊稼顆粒無收,鄉親們將墳堆周圍的紫紅色的薹稈采來食用,覺得甜脆清香,且越來越多,度過了荒年。秋後,家家戶戶採集了菜籽,在自家菜園裡種植,空時把菜薹挑到城裡去賣,城裡人吃到這種稀有的蔬菜讚不絕口,洪山菜薹的名聲越來越大,種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洪山菜薹與孫權
黃初二年(221年),割據江東的孫權見曹丕代漢稱魏帝,劉備亦在蜀稱帝,遂作稱帝的準備,自公安遷鄂(今鄂州),取“武而昌”之義,改鄂為武昌。一日,孫權偕母親吳國太等一行出城遊玩,途經東山(洪山),當地官員置酒相迎,席間杯盞交錯,賓主盡興。吳國太對一盤紫色菜餚讚不絕口,夸其甜脆清香,他處所不及。自此以後,每逢洪山菜薹上市季節,孫權必派人來索取,以供吳國太食用。一年冬天,吳國太病重,不思茶飯,唯想一嘗洪山菜薹,但是在宮中久不見當地官員送來。孫權大怒,親至洪山詢問緣由。原來當時天寒地凍、大雪封山,菜薹根本沒有抽薹。孫權大怒之下,將當地官員重打80大板,責其辦事不力,同時在山腳下建築一棚,將部分菜薹轉移至棚中,每日親自照料,不出半月,棚中菜薹終於抽薹。孫權大喜,立即派人快馬送回宮中,吳國太食用之後病情日見好轉。
吳大帝黃龍元年(229年),遷都建業(今南京)。臨離開武昌時,孫權特地帶了一些洪山菜薹的種子去建業,可是所種菜薹的味道總不如洪山產的好。為了滿足老母親的心愿,孫權於是派專人到洪山取了很多的土,用船運回去種菜薹,但效果亦不佳。孫權便命當地官員每年將洪山菜薹運至建業,直到吳國太過世。孫權孝順母親一事便在洪山引為美談,洪山菜薹因此又被世人稱為“孝子菜”。
洪山菜薹與黎元洪
民國初年,湖北都督黎元洪離開武漢到北京當大總統後,他的如夫人黎本危愛吃洪山菜首,每屆冬季必派專差到洪山調運菜苔。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元月,國民黨行政院長張群飛來武漢為蔣介石說項,破壞和平運動,但毫無結果。臨走前,他想到洪山的紅菜苔是聞名已久的特產,今後還不知能否吃到,便對湖北省主席張篤倫說:“今晚到洪山去買300斤紅榮首,以便明晨帶回南京去。”有人寫詩譏其事云:“從此辭卻鄂州路,空載洪山菜首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