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leaks

Wikileaks(維基解密)是一個大型文檔泄露及分析網站,成立於2006年12月,目的為揭露政府及企業的腐敗行為。該網站聲稱其數據源不可追查亦不被審查。“維基泄密”沒有總部或傳統的基礎設施,該網站依靠伺服器和數十個國家的支持者,它本身具有秘密特徵,相對而言很少受到律師或地方政府的壓力。

簡介,泄密事件,首曝美軍襲擊,不遵循原則,

簡介

“維基泄密”網站成立於2006年,但在2007年1月才首次在網路上露面。它一直自我標榜為:反對權力過度擴張的政府,支持公民活動家、記者以及其他挑戰強權的人士。該網站自打運營以來,就讓不 少國家的政府和企業頭痛不已。
“維基泄密”雖然致力於揭露機密,但它自己卻“深藏不露”:該網站沒有公布自己的辦公地址和電話號碼,也沒列舉該網站的主要運營者的姓名,甚至連辦公信箱都沒留。外界既不知道它的總部在哪,更不知雇員是哪些人。
目前,“維基泄密”沒有總部或傳統的基礎設施,該網站依靠伺服器和數十個國家的支持者,做了很多事情。它的創始者說,那些上傳材料的人也都是匿名。由於它本身具有秘密特徵,“維基泄密”相對而言很少受到審查者、律師或地方政府的壓力。
據《華盛頓郵報》披露,該網站創立者為澳大利亞記者朱利安·阿桑奇,該網站由一些新聞記者、技術人員以及活動家來運行,內容可謂“兼收並蓄”。其核心管理人員有5人,其中一人名叫丹尼爾·施密特。施密特現年32歲,是一名德國人,生活在柏林。他長得又高又瘦,戴一副黑邊眼鏡,留著小鬍子。此前,他在一家私人公司當網路工程師,後辭職專門運作該網站。和其他負責人一樣,他實際上是在自己家工作,也不拿工資,儘管他是全職工作,每天工作數小時,幾乎沒有休息日。施密特有兩台筆記本電腦,這就是他的辦公工具。丹尼爾·施密特在接受採訪時說,“"維基泄密"所傳遞的信息是,你要么自己選擇透明,要么"被透明"。”
5名核心人員每天更新網站的內容,將網友上傳的材料去蕪存精。這些材料有1/3的被立即刪除,其中包括一些人自己胡亂編寫的所謂揭露性材料、惡搞的東西以及偽造的檔案。其餘的則由數百名專家來幫助審核。數百名專家中既有法律人士,也有筆跡鑑定專家和視頻加密專家。當然,他們都是志願者。平均每天約有30份敏感檔案被網友貼到該網站上,供全球網民觀看。
為了免遭人身攻擊或吃官司,只有施密特和阿桑奇公開了自己在網站中扮演的角色。

泄密事件

美國軍方機密報告稱,Wikileaks 網站的行為已經對美國軍方機構的“情報安全和運作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這份機密報告稱,該網站上泄漏的一些機密可能會“影響到美國軍方在國內和海外的運作安全。”這份報告是由軍方反諜報機構於2008年製作的,不過本周一這份報告的內容被泄露到了網上。這份報告指出,如果能對有關檔案的泄密者進行檢控,那么無疑會對那些妄圖利用Wikileaks網站泄漏其它軍方機密的人 “形成一定的威懾力”。另外,這份報告還指責Wikileaks網站鼓吹不會對泄漏的任何檔案進行審核,並公開支持和鼓勵情報犯罪活動,違反了國 家安全法,已經構成煽動罪和間諜罪。
不過美國軍方情報事務的發言人,海軍少校Col Lee Packnett則表示他對Wikileaks網站的泄密事件並不知情,因此無法對該事件進行評論。而專門負責為軍隊提供敵國武器情報的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NGIC)目前也沒有對此事件作出回復。根據聯邦間諜法案的規定,只要情報的持有機 構認為被泄密的情報有可能對國防構成威脅,那么任何一種泄漏與國防有關信息的行為均可被判犯罪。法案中的另外一節還指出,間接向國外人士泄漏國防信息也可 被判有罪,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可被判死罪。
不過部分支持第一修正案的法學家則指責聯邦間諜法案的有關定罪規定是違憲的,而保守派人士則堅決支持這些定罪規定。據《紐約時報》透露,在布希執政 期間,一些國防情報部門曾經未經許可私自竊聽居民的通話,而這種舉動本身已經構成了犯罪。另外在最近發生的一起情報泄密案件中,兩位親以色列的政治說客被 控泄漏了美國政府處理伊朗事務的機密策略,並泄漏了部分與基地組織犯罪網有關的機密信息等情報,他們因此被控犯有泄漏美國國防情報罪,儘管此案最後因證據 不足而宣判兩位人士無罪釋放,但審案的法官在審案過程中卻明確表示聯邦間諜法案的規定“完全符合憲法的規定”。
另外,據情報部門的這份報告指出,Wikileaks網站過去也曾泄漏過美國國防部的機密檔案,2004年,該網站便曾登載過一份有關伊拉克費盧傑 地區的機密檔案,報告中並多次引用了這則泄密事例來闡明該網站對國防安全構成的危害。不過目前,Wikileaks網站已經將這份機密情報刪 除,Wikileaks網站沒有解釋他們為什麼要把這份檔案從網站上刪除。
從2001年911事件算起,Wikileaks網站上一共刊登了數千頁的機密國防檔案,期間曾有一家瑞士銀行在舊金山法院起訴這家網站,指控其泄 漏了機密情報,並要求當局關閉這家網站,Wikileaks網站最終在官司中勝出。不過好景不長,由於缺乏運轉基金,上月這家網站已經被迫暫時關閉。
2005年,Wikileaks網站曾經刊登了一份有關美軍在伊拉克地區交戰準則的機密檔案,據《紐約時報》報導,駐巴格達美軍司令官的發言人 Gregory J. Smith當時曾指責這家網站稱:“我們不會對這份文檔的真實性做任何評論。不過我們要提醒Wikileaks網站注意的是,他們 這樣隨便發布自認為是機密檔案的行為是很不負責任的。另外,如果這份泄漏出來的檔案內容是真的,那么無疑會對美國軍人的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

首曝美軍襲擊

美國政府和軍方的高度機密檔案,經常受到該網站的“垂青”。有兩起著名的泄密事件就是該網站“首發”。美國阿拉斯加州前州長佩林的私人電子郵件被黑客竊取之後,佩林的私人電子信箱就被 公布在該網站上。另外,美國中情局報告、備忘錄以及監控錄像,也能在該網看到。
2010年4月,這個運行了3年的網站名聲大噪,因為它發布了美軍直升機攻擊伊拉克平民的視頻,吸引了全世界網民的關注。視頻內容是,2007年美軍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襲擊巴格達的一群伊拉克人,造成數名平民死亡,包括兩名路透社雇員。該視頻共有800萬人次的瀏覽量。
此前,五角大樓一直阻止該視頻傳出。視頻傳出後,4月5日,五角大樓聲稱對傷及無辜感到遺憾。
另據美國“反戰網”2010年4月13日報導,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批評“維基泄密”網站說,該網站“不負責任”,只是曝光整個戰爭中無甚價值的東西。按照“反戰網”的話說,蓋茨哀嘆,“‘維基泄密’可以發布任何它想發布的東西,而不用承擔任何責任。”
美國並非對該網站無動於衷,它想通過內部排查泄密者,防止機密檔案進一步泄露。
2008年一份標註為“機密/不得向外國發布”的美國國防部評估報告說,“要考慮到‘維基泄密’會獲得機密的國防部報告”,因為此前已有機密檔案發布在該網站上。該評估報告建議“認定、曝光、終止僱傭或採取法律行動來對付現在或以前的提供內幕者、泄密人”。有意思的是,該報告也被“維基泄密”泄密。
施密特說,他們還打算發布新的泄密材料,包括美國在阿富汗轟炸平民的視頻,相信到時也會有上百萬的點擊率。
但是施密特稱,該網站成立的初衷並非只是披露西方政府的機密,而是揭秘開發中國家極權政權的腐敗和惡行。《華盛頓郵報》報導說,該網站的爆料也惹火了一些國家,一些企業也打算收集材料控告它。

不遵循原則

“維基泄密”沒有總部或傳統的基礎設施,該網站依靠伺服器和數十個國家的支持者,做了很多事情。它的創始者說,那些上傳材料的人也都是匿名。由於它本身具有秘密特徵,“維基泄密”相對而言很少受到審查者、律師或地方政府的壓力。
這個全球性的“泄密機器”也不受傳統的記者規則以及平衡報導原則的限制,這點也讓人深為憂慮。現在,主流的新聞媒體也密切關注該網站。
但是,該網站的盈利模式仍是個問題。直到現在,該網站的運營資金仍來自志願者的捐助以及團隊成員自掏腰包。據說費用每年為30萬美元,其中絕大部分用於支付伺服器和技術支持的費用。藉助現在的超高人氣,該網站正想方設法吸引新的捐助者以及基金會的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