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行為金融學雖然試圖深挖金融市場運作背後的奧秘,但並不系統也不透徹,因此現今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
認知偏差 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鑑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究其原因,也許就像
指數基金 教父
約翰·博格爾 所說的那樣:“在這個行業里摸爬滾打了55年,我依然對如何預測投資者的心理一無所知。”
值得指出的是,人類對於股市波動規律的認知,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世界級難題。迄今為止,尚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和方法能夠令人信服並且經得起時間檢驗——2000年,行為金融學理論創始人之一、
耶魯大學 經濟學教授
羅伯特·席勒 在《非理性繁榮》一書中指出:“我們應當牢記,股市定價並未形成一門完美的科學”;2013年,
瑞典皇家科學院 在授予羅伯特·席勒等人該年度
諾貝爾經濟學獎 時指出:幾乎沒什麼方法能準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
債市 的走向,但也許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行為金融學
行業起源 早在半個世紀前,愛德華就將決策的制定引入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並勾畫了
未來研究 的藍圖。但
認知心理學 的理論研究直到卡內曼和屠夫斯基發表他們在判斷和決策課題上的研究成果才取得巨大的突破。在介紹卡內曼的貢獻之前,我們將首先介紹經濟學和心理學在關於
決策制定 的理論假設方面的一些本質的區別。
行為金融學是金融學、心理學、
行為學 、社會學等學科相交叉的
邊緣學科 ,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
行為金融理論 認為,證券的
市場價格 並不只由證券
內在價值 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
證券市場 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
重大影響 。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
套利限制 (limits of arbitrage)和心理學兩部分。
20世紀50年代,馮·紐曼和
摩根斯坦 (VonNeumannandMorgenstern)在公理化假設的基礎上建立了
不確定條件 下對理性人選擇進行分析的框架,即
期望效用函式理論 。阿羅和
德布魯 (ArrowandDebreu)後來發展並完善了
一般均衡理論 ,成為
經濟學分析 的基礎,從而建立了現代經濟學統一的分析範式。這個範式也成為
現代金融學 分析理性人決策的基礎。1952年馬克威茨(Markowitz)發表了著名的論文“portfolioselection”,建立了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標誌著現代金融學的誕生。此後莫迪戈里安尼和米勒建立了
MM定理 ,開創了
公司金融學 ,成為現代金融學的一個重要分支。20世紀60年代夏普和林特納等建立並擴展了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CAPM)。20世紀70年代羅斯(Ross)基於無套利原理建立了更具
一般性 的
套利定價理論 (APT)。20世紀70年代法馬(Fama)對有效市場假說(EMH)進行了正式表述,布萊克、斯科爾斯和莫頓建立了
期權定價模型 (OPM),至此,現代金融學已經成為一門邏輯嚴密的具有統一分析框架的學科。
但是,20世紀80年代對金融市場的大量
實證研究 發現了許多現代金融學無法解釋的
異象 ,為了解釋這些異象,一些
金融學家 將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套用於對投資者的行為分析,至90年代這個領域湧現了大量高質量的理論和實證文獻,形成最具活力的行為金融學派。1999年克拉克獎得主馬修(Matthew·Rabin)和2002年
諾貝爾獎 得主
丹尼爾·卡尼曼 (Daniel·Kahne-man)和
弗農·史密斯 (Vernon·Smith),都是這個領域的代表人物,為這個領域的
基礎理論 做出了重要貢獻。將這些獎項授予這個領域的專家也說明了
主流經濟學 對這個蓬勃發展的領域的肯定,更促進了這個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國外將這一領域稱之為behavioral finance,國內大多數的文獻和專著將其稱為“行為金融學”。
挑戰視角 行為金融學對於兩大傳統假設的挑戰為我們研究商業銀行
公司治理 問題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的實際投資決策並非如此。比如,人們總是過分相信自己的判斷,人們往往是根據自己對決策結果的盈虧狀況的
主觀判斷 進行決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這種對
理性決策 的偏離是系統性的,並不能因為統計平均而消除。
傳統金融理論認為,在市場競爭過程中,理性的投資者總是能抓住每一個由
非理性 投資者創造的
套利機會 。因此,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倖存下來的只有理性的投資者。
在現實世界中,市場並非像
理論描述 得那么完美,大量“
反常現象 ”的出現使得傳統金融理論無法應對。傳統理論為我們找到了一條最最佳化的道路,告訴人們“該怎么做”,讓我們知道“應該發生什麼”。
人的非理性行為
可惜,並非每個
市場參與者 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論中的模型去行動,人的非理性行為在
經濟系統 中發揮著
不容忽視 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將
人的因素 僅僅作為假設排斥在外,行為分析應納入理論分析之中,理論研究應轉向“實際發生了什麼”,從而指導決策者們進行正確的決策。
決策制定 傳統的經濟學通常假定市場行為是由物質動機驅動的,並且人們所做出的
經濟決策 是理性的並且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結果。這裡的理性意味著決策者對所有可得的信息進行系統分析,面對眾多選擇作出最優的決策。決策同時也是前瞻性的,也就是說,決策是建立在對將來的所有可能的後果進行慎密的權衡的基礎上的。換言之,傳統的
西方經濟學 認為:
經濟行為 是由
外在激勵 決定的。心理學尤其是
認知心理學 卻認為,決策者個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有意識地,理性地識別並解釋一些可得的信息。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難以被意識覺察的因素系統地影響人類的行為。總體而言,人類的行為是由內在的動機決定的。
主要理論 期望理論 這個理論的表述為:人們對相同情境的反應決取於他是盈利狀態還是虧損狀態。一般而言,當
盈利額 與
虧損額 相同的情況下,人們在虧損狀態時會變得更為沮喪,而當盈利時卻沒有那么快樂。當個體在看到等量損失時的沮喪程度會比同等獲利情況下的高興程度強烈得多。研究還發現:投資者在虧損一美元時的痛苦的強烈程度是在獲利一美元時高興程度的兩倍。他們也發現個體對相同情境的不同反應取決於他是贏利還是虧損狀況。具體來說,某隻股票現在是20元,一位投資者是22元買入的,而另一位投資者是18元買入的,當股價產生變化時,這兩位投資者的反應是極為不同的。當股價上漲時,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堅定地持有, 因為對於他來說,只是利潤的擴大化;而對於22元的投資者來說,只是意味著虧損的減少,其堅定持有的信心不強。由於厭惡虧損,他極有可能在解套之時賣出股票;而當股價下跌之時,兩者的反應恰好相反。18元買入的投資者會急於兌現利潤, 因為他害怕利潤會化為烏有, 同時,由於厭惡虧損
可能發生 ,會
極早 獲利了結 。但對於22元買入的投資者來說,持股不賣或是繼續買入可能是最好的策略,因為割肉出局意味著實現虧損,這是投資者最不願看到的結果。所以,其反而會尋找各種有利的信息,以增強自己持股的信心。Tversky和Kahnemn在1979年的文章中認為:投資者更願意冒風險去避免虧損, 而不願冒風險去
實現利潤 的最大化。在有利潤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有虧損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變成了風險的承擔者。換句話說:在面臨確信有賺錢的機會時,多數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而在面臨確信要賠錢時,多數投資者成為了風險的承受者。在這裡,風險是指股價未來走勢的一種
不確定性 。
後悔理論 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常出現後悔的
心理狀態 。在大牛市背景下,沒有及時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會後悔,過早賣出獲利的股票也會後悔;在熊市背景下,沒能及時止損出局會後悔,獲點小利沒能兌現,然後又
被套牢 也會後悔;在平衡市場中,自己持有的股票不漲不跌,別人推薦的股票上漲, 自己會因為沒有聽從別人的勸告而及時換股後悔;當下定決心,賣出手中不漲的股票,而買入專家推薦的股票, 又發現自己原來持有的股票不斷上漲,而專家推薦的股票不漲反跌時,更加後悔。Santa Clara大學的Meir Statman教授是研究“害怕後悔” 行為的專家。由於人們在投資判斷和決策上經常容易出現錯誤,而當出現這種失誤操作時,通常感到非常難過和悲哀。所以,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為了避免後悔心態的出現,經常會表現出一種優柔寡斷的性格特點。投資者在決定是否賣出一隻股票時,往往受到買入時的成本比
現價 高或是低的情緒影響,由於害怕後悔而想方設法儘量避免後悔的發生。有研究者認為:投資者不願賣出已下跌的股票,是為了避免作了一次失敗投資的痛苦和後悔心情,向其他人報告投資虧損的難堪也使其不願去賣出已虧損的股票。另一些研究者認為:投資者的
從眾行為 和追隨常識,是為了避免由於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投資決定而後悔。許多投資者認為:買一隻大家都看好的股票比較容易,因為大家都看好它並且買了它,即使股價下跌也沒什麼。大家都錯了,所以我錯了也沒什麼!而如果自作主張買了一隻市場形象不佳的股票,如果買入之後它就下跌, 自己就很難合理地解釋當時買它的理由。此外,
基金經理 人和
股評家 喜歡名氣大的上市公司股票,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如果這些
股票下跌 ,他們因為操作得不好而被解僱的可能性較小。害怕後悔也反映了投資者對自我的一種期望。Hersh Shefrin和Meir Statman在一個研究中發現: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除了避免後悔以外,還有一種追求自豪的動機在起作用。害怕後悔與追求自豪造成了投資者持有獲利股票的時間太短,而持有虧損股票的時間太長。他們稱這種現象為賣出效應。他們發現:當投資者持有兩隻股票,股票A獲利20 ,而股票B虧損20% ,此時又有一個新的
投資機會 ,而投資者由於沒有別的錢,必需先賣掉一隻股票時,多數投資者往往賣掉股票A 而不是股票B。因為賣出股票B會對從前的買入決策後悔,而賣出股票A會讓投資者有一種做出正確投資的
自豪感 。
價值和不足 最近10多年來,在國外
資本市場 上產生了一門新興的學科——行為金融學。 人們認識到,在資本市場上發生的很多現象和過程完全不能用已經存在的方法和理論來解釋。比如,按照常理,價格跌了就是風險被釋放了,就更安全、更有價值了,這時應該積極買入,但人們反而會拚命賣出。
行為金融學從投資人的行為、心理特徵來分析、解釋資本市場上的某些變化原理和現象。比如,為什麼股價跌了反而賣的人多、買的人少?這是因為人有一種從眾心理,大家總認為大多數人是對的,既然大多數人都採取了賣出的行動,那么作為個體他也願意賣出。這是人而且也是許多動物固有的心理特徵。再比如,
投資界 普遍存在一個現象:當一隻股票上漲時,
持有者 特別願意賣出獲利了結,但當這隻股票跌了10%時,就不願意賣出。行為金融學研究發現,這是因為人們有一種
損失厭惡 的心理特徵,不願意接受損失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投資人明知道企業的
基本面 有問題了,也不願意賣出,而對“將來能夠漲上去”報以僥倖,並以此來麻痹自己。
行為金融學就是以人的心理特徵和行為特徵為出發點來研究、解釋股市變化的現象。這門學說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歷史性地拋棄了把股市作為一個客觀物質的思維。
在行為金融學出現以前,人們認為股市和樓房是一樣的
客觀事物 。在股市投資也和工程師設計樓房原理一樣,只要了解地面、材料的承重力,計算長寬高,畫出圖來就能施工,只要嚴格遵守數據施工就是優質的建築,只要從各個角度對股市進行解剖分析、論證計算,就能正確投資。
把股市當
死物 ,結果就研究不下去了,很多現象解釋不了。行為金融學歷史地承認了股市是活物,其很多變化和過程是由人的心理決定的。這就是行為金融學的正確之處。它開闢了一條把人心和人的行為作為股市變化最基礎原因的正確方向。它歷史性地承認了股市變化在很多情況下不是純客觀的,而是與參與者的心理特徵和行為特徵有關。股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性的反映,股市中的很多現象都不符合科學的原理和既定的邏輯。
過去的理論假設資本市場參與者都是計算機,都是沒有情緒的、超級理性的,行為完全遵循利益的原則。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的。每次股市大跌或個股價格大跌時都會出現“
羊群效應 ”:一看到別人都在賣,投資者會不顧一切、不問任何原因就條件反射式地賣,這就是人的心理和人性的自然反映。這時,首先出現在他腦海中的不是理性,而是一種自然的條件反射。人的主觀情緒結構就是先是由情緒支配,再由理性支配的。過去,所有的理論都假設人是理性的,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利益最大化來分析,實際上是根本錯誤的。雖然估值、成長等理論都非常有用,但股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也是心理博弈。巴菲特說的“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就是心理博弈。
糾正了過去資本市場金融理論的基礎性錯誤,這就是行為金融學的重要價值。
然而,行為金融學產生於國外,它也有一些方法論和根本的缺陷。行為金融學主要是探求人類心理有哪些共性的
規律性 特徵,並且用這些人類基礎的客觀心理特徵來分析解釋股市的現象。在若干年內,行為金融學已經通過試驗,總結、發現、統計、歸納了人類有哪些心理特徵,並用於解釋股市的現象,也告誡投資人有些心理特徵是不利於投資的。總體來說,行為金融學就是統計行為心理特徵,然後用其解釋資本市場的現象。它的不足是發現了問題,但沒有解決問題。它發現了人的心理特徵是股市變化的決定性原因,也發現了一系列人類共有的具體心理特徵,並且把這種具體心理特徵對投資成敗的影響也描寫清了,但是它沒有指出投資者應如何克服這些不利於投資的固有的心理特徵。
也就是說,行為金融學發現、提出、總結了人類有“羊群效應”和從眾等心理特徵,並且也認識到其危害嚴重,但是沒有更進一步指出人類應該怎樣避免這種危害,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用來解決問題。那么,怎樣克服心理上的缺陷,解決這些問題呢?筆者認為,答案就在
東方哲學 、
東方文化 以及東方修身養性的典籍之中。
未來的探索 作為蓬勃發展的新興領域,行為金融學依然存在很多缺陷;要在現代金融學領域中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未來必須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進行理論創新和探索。
第一 需要建立新的基本理論框架
行為金融學發現,人在
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 過程中並不是完全理性的,會受到過度自信、代表性、可得性、框定依賴、錨定和調整、
損失規避 等信念影響,出現系統性認知偏差。而現代金融學是基於
理性人假設 ,認為理性人在不確定條件下的決策是嚴格依照
貝葉斯法則 計算的期望
效用函式 進行決策的;即使有些人非理性,這種非理性也是非系統性的,會彼此抵消,從而在總體上是理性的;如果這種錯誤不能完全相互抵消,
套利者 的套利也會淘汰這些犯錯誤的決策者,使市場恢復到均衡狀態,達到總體理性。
行為金融學以Kahneman和Tversky的
展望理論 (prospecttheory)(1979)取代了傳統金融學的期望方差理論,將“芝加哥人”假設擴展為“KT人”假設,這不僅是對傳統金融學的挑戰,也是對
經濟學理論 基礎的挑戰。但是,行為金融學的展望理論迄今還未成為一個統一的理論基礎,還未成為一個公理化標準。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依據特定的心理假設,建立自己的模型和理論。這使得行為金融學的不同研究者無法在公理化標準下進行討論,從而限制了行為金融學的科學化。一門學科若想建立完整的體系,不僅要有“破”而且要有“立”。行為金融學需要在形成新的、規範化的對行為人的假設的基礎上,建立一個類似於傳統金融學中有效市場假說地位的核心理論框架,作為對金融市場現象和人的行為的分析基礎。
在沒有學科核心基礎理論和統一的新的假設前提條件的情況下,
學科體系 不可能完整和內在統一,也不可能對資產定價、公司金融等問題進行理論重構,從而不可能建立起有特色的獨立學科。我們認為,新的基礎性理論應當是在理性人假設放鬆的前提下,構建的更貼近市場現實的理論,同時也將舊理論作為
新理論 的一個特例包含於其中。
第二 需建立統一獨特的嚴密邏輯的分析範式
作為一門學科,必須有區別於其他學科的獨特分析範式,如
信息經濟學 是以
道德風險 和逆向選擇為分析範式,
制度經濟學 是以
科斯定理 為分析範式。行為金融學將認知心理學對人的行為的研究成果套用於對投資者的行為分析固然是其特色,但是行為金融學還不具有嚴密的內在邏輯體系。例如,一種金融現象的產生是受哪類心理因素影響的?哪些心理因素對投資者行為具有基礎性或決定性影響?其影響機制是什麼?這種機制是否會隨著人的認識而消失等。
例如,對於“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這兩種相互關聯現象的解釋。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1998)引入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和
保守性 (conservatism)來解釋,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manyam(1998)則引入
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和
自我歸因 (selfattribution)來解釋。Hong和Stein(1999)則從
趨勢交易者 和套利者的
相互作用 機制來解釋。對於一個現象在一個學科內出現了多種完全不同的解釋,到底哪種心理因素占主導地位,各
影響因素 相互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傳導機制 如何,依然沒有好的解釋,這說明對行為人的假設沒有建立一個規範化和公理化標準,學科基礎理論並不牢靠,也說明行為金融學還沒有建立一個具有嚴密內在邏輯的分析框架。
同時上述模型也無法解釋為什麼對於有些事件是正的反應,如收益公告(BernardThomas,1990)、
股利發放 (MichaelyThalerWomack,1995)等;而對於另外一些事件卻是負的反應,如
新股 上市(DharanIkenberry,1995),
代理權 之爭(IkenberryLakonishok,1993)等。有效市場假說的堅定支持者Fama(1998)認為,這些所謂異象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產生的異象在反應過度和反應不足之間是
隨機分布 的,這與有效市場假說是一致的。正是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具有嚴密內在邏輯的分析框架,行為金融學無法對“Fama批評”進行有力的回應。
第三 需要建立新的基於行為的核心模型
行為金融學儘管取得較快的發展,但卻由於缺乏基於其基本理論框架的核心資產定價模型,故無法對現代金融學的核心基礎進行顛復。例如,在對市場是否有效的爭論中,現代金融學因其嚴密的內在邏輯體系和
資產定價理論 的不斷發展,在爭論中並沒有處於下風。
Fama(1970)認為對
市場有效性 的檢驗必須是對期望收益的聯合檢驗。Fama(1998)認為,之所以出現反應不足和反應過度現象是由於壞模型(badmodelproblems)和技術問題造成的。壞模型是由於原有的CAPM模型沒有反映所有的風險和模型預測的系統性偏差。在限制壞模型方面,Fama、Fisher、Jensen和Roll(1969)採用市場模型來研究公司特有的事件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創立了新的事件分析的研究方法;Fama和French(1996)建立三要素模型來代替CAPM模型。在技術問題上,主要的爭執是採用累計超額收益(CARs)還是採用購買並持有超額收益(BHARs);統計偏差;是採用價值權重還是等值權重等方面。Fama的結論是如果採用不同的資產定價模型來衡量收益並採用不同的
統計方法 ,這些所謂的長期收益異象就會消失,市場依然是有效的。儘管Shefrin和Statman(1994)建立於
行為資產定價模型 (CAPM),將CAPM中的β值擴大為
噪音交易者 風險和傳統β值之和,但是由於噪音交易者風險難以衡量,所以模型並沒有被廣泛接受。由於行為金融學沒有出現核心的基於行為的資產定價模型,因此在對於市場有效性進行檢驗時只能通過實證來說明特定市場在檢驗期的非有效性,並不能對市場進行理論描述,來說明金融資產的定價機理。未來行為金融學的核心模型可能是將
有限套利理論 和基於展望理論的投資者的非理性心理信念有機結合的模型。
行為金融學
只有建立新的基於行為的資產定價模型,才能改變行為金融學實證多,核心理論模型少,缺乏解釋力;描述性的多,定量分析的少,指導性差的現狀;才能推動對市場有效性的檢驗,有力回應Fama批評(1998)。如果沒有建立基於行為的資產定價模型,就不能從理論和實證上充分說明現代金融學核心理論的有限性,就不能使行為金融學得到廣泛的認可。
第四 需要確立明確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心理學及其研究方法在行為金融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需要界定的,這決定了行為金融學是屬於經濟學還是屬於心理學的分支。大體來說,心理學是對人的心理的研究,而行為金融學是以認知心理學對不確定條件下行為人的決策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的,研究人的心理對資產組合和定價的影響。但是行為人的心理是什麼,以及如何影響資產組合和定價、影響到什麼程度等,這些問題都很複雜。在這個新興的領域裡,沒有成熟的成果可以利用,這就給學科的發展和確定明確的研究對象帶來了困難。
學科研究對象的確立是學科理論體系構建和框架安排的基礎。比如國際金融學就是從貨幣金融角度研究
開放經濟 下
內外均衡 目標同時實現問題的一門獨立學科。行為金融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呢?是解釋在金融市場中人的實際行為的學科,或是對異象進行解釋的學科,還是解釋金融市場現象的學科,這個問題還需要深入探討,以使行為金融學的研究能夠有明確的主線。只有這樣,學科才能得以迅速的發展,有較大的創新。
同時,行為金融學的很多研究方法是採用
實驗經濟學 中的實驗方法,這種研究方法在行為金融學的方法論中的性質、地位和作用也需要界定。行為金融學在實證中採用的方法大都是傳統金融學理論框架下的方法,這些方法有些是與傳統金融理論相適應而發展的,或者是以傳統金融學的前提為基礎的。行為金融學在新的假設前提的基礎之上,建立了新的
基本理論 和分析範式,這就要求行為金融學創新出新的基於其核心理論的研究方法,以適應新的分析範式的需要,並形成特色鮮明的方法論。
在學科研究對象和方法確定後,哪些理論屬於本學科的研究範圍,哪些理論不屬於本學科的研究範圍就明確了,這也就確定了一門學科的研究邊界。學科研究邊界的確立會促進學科的建立和快速發展。
第五 需要有明確的研究主線和獨特的知識點
在行為金融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確定後,就可以釐清其研究主線了。研究主線意味著各個研究課題之間的
邏輯順序 。哪些知識屬於基礎知識,哪些屬於重點理論,各課題之間的關係如何,邏輯體系如何,依什麼樣的邏輯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等。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知識點(包括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例如
個體經濟學 中的彈性、
無差異曲線 、消費者選擇等;
總量經濟學 中的
總供給 、
總需求 、
國民收入 等。行為金融學已經形成部分獨特的知識點,如展望理論、有限套利理論、噪音交易者理論、反饋理論、人在決策中的各種信念和心理、反應不足和反應過度等,但是這些知識點如何通過研究主線將其聯繫起來,進行合理安排,達到邏輯嚴謹、條理清晰的目的,仍然是值得探討的。例如,有限套利理論和投資者的心理和信念是行為金融學中最重要的兩個理論支柱,但是兩者的關係如何並沒有清晰的界定。再例如,展望理論提出可得性、代表性、錨定和調整三個信念偏差,這些基本的知識點和過度自信、模糊規避、
樂觀主義 等知識點之間的關係和邏輯並不十分清楚。
第六 需要對行為金融範式作進一步的拓展
現代金融學在研究對傳統的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
進行定價的同時,也擴展到對公司金融和對期權等
衍生品 的定價上。行為金融學儘管已經有研究成果證明投資者心理和行為對公司活動和期權等衍生品的價格有影響,但是用行為金融學的理論體系和分析範式來分析公司活動和期權等衍生品的定價依然需要進一步展開。
例如對於公司金融領域的分析,Shefrin和Statman(1984)利用行為金融的方法對投資者偏好現金股利的現象給出了
自我控制 解釋、
心理賬戶 解釋和避免後悔解釋。Roll(1986)對於公司的兼併給出了經理層狂妄自大的假說。但是在公司金融上的行為分析依然不夠。在傳統金融學中投資者是
無差異 的理性人,市場是有效的,所以才有公司金融的核心基礎理論———MM定理的出現,即在一定條件下,公司價值和
資本結構 無關。但如果投資者是非理性的、市場是無效的,那么不同條件下投資者的不同行為對公司價值的影響是什麼;這種影響是否會改變公司的投融資決策;以及改變的機制如何;公司和投資者的互動是否會對市場產生影響,是否會對
巨觀經濟 產生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拓展行為金融範式的情況下作出進一步的解釋。
再例如對於
期貨期權 等衍生品的定價,傳統金融學建立了
二叉樹 模型、布萊克肖模型等來對衍生品進行定價。儘管Shefrin(1999)就分析了框定依賴、參照點、
啟發式偏差 等投資者情緒對
期權交易 和價格的影響,但是並沒有用行為金融的分析框架建立新的衍生品定價模型。
以上幾個問題是行為金融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所必須要逾越的障礙,也是對行為金融領域有興趣的研究者未來主要的探索方向。在這些問題尚未較好解決的情況下,以行為金融“學”來表述這個領域,似乎不夠嚴謹。
國內研究 在這個新興領域蓬勃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金融學者有可能為行為金融學未來的探索作出較大的貢獻。
由於行為金融學真正快速發展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後,尚沒有建立其新的基本理論框架、統一的獨特且具有嚴密內在邏輯的分析範式、基於行為的核心模型、確立明確的研究對象和
研究方法 、明確的研究主線和獨特的知識點等。我國金融學者完全可能在這個學科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利用後發優勢,抓住新學科快速發展的機遇,在以上關鍵問題取得突破。
2、我國轉軌經濟特徵和新興金融市場特點,為行為金融學在我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外部環境。
行為金融學研究主要是針對美國成熟的金融市場,而在
轉軌時期 的中國,
市場經濟 剛剛起步,金融市場的建立還遠未成熟,金融
資產價格 的形成是怎樣的?投資者的心理是什麼?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如何?是否有其特殊性?這些問題都有待我國的學者來解答。金融市場創立之初,投資者的投機情緒較濃,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也較為明顯,正是對
行為金融理論 進行檢驗和發展的良好實驗室。在中國金融市場對行為金融學的檢驗和發展,可以在時間跨度上對行為金融理論的
普適性 和在空間和制度跨度上的特殊性進行檢驗。
3、在我國對投資者行為進行研究更容易取得成果。
行為
金融學 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就是對投資者行為的研究。傳統金融學假設所有的理性人是同質的,那么投資者的行為對
金融資產 的價格就沒有什麼影響,也就沒有研究的意義。對
理論假設 的
有效性 進行直接檢驗在經濟學中並不很常見,這可能是受弗里德曼著名論斷的影響(弗里德曼曾經指出,對理論的評價應該是基於其預測的有效性,而不是假設的有效性),所以長期以來對行為人的行為一直沒有有效的研究。在行為金融學中,投資者的心理和行為會影響金融資產價格,因此對投資者行為進行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於投資者行為的研究可以更準確地把握行為人的
行為方式 ,為建立更貼近現實的行為人公理化假設提供依據。例如Odean(1998)就通過投資者的
個人賬戶 數據發現投資者具有
處置效應 ,即相對於虧損的股票,投資者更傾向於賣出贏利的股票。行為金融學發現的各種
信念 在我國投資者身上表現得較為明顯,
投資者情緒 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也較為顯著。所以,對我國投資者的行為進行研究就具有更重要的意義,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行為金融學是理論性、實踐性和技術性結合非常密切的一門學科,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的密切結合和互動對於學科的發展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行為金融學是以金融市場中行為人的
行為研究 為起點的,所以就必須更深入地理解行為人的行為方式和規律,這樣才可以準確把握行為人對金融資產價格的影響和有效解釋金融市場現象。這就要求理論研究者更密切地和實踐相結合,一方面將理論套用於實踐,接受實踐的檢驗;另一方面,在實踐中加深對市場的理解和培養研究直覺,進一步推動
理論創新 。同時對金融市場實踐的參與可以為行為金融的實證提供大量難得的
一手數據 ,推動行為金融學的理論發展。行為金融領域的大師們大多和市場有密切的聯繫,如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Thaler就是Fuller&Thaler
資產管理公司 的合伙人之一,公司管理著最早將行為金融理論套用於
基金投資策略 的基金;LSV資產管理公司是以三位行為金融專家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的名字命名的,其套用行為金融理論管理著近百億美元的金融資產;
羅伯特·希勒 (RobertJ.Shiller)等其他行為金融專家也大多擁有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行為金融專家參與金融市場對於理論創新有重要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術的提高。我國行為金融學的研究要取得迅速發展,也應該和金融市場的實踐密切結合。
理論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市場上各種異常現象的累積以及人們對金融異常現象研究的日益重視,
標準金融理論 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一批力圖解釋金融市場實際行為的全新
金融理論 逐漸興起,行為金融理論就是其中之一。
研究現狀
行為金融學在借鑑
行為科學 、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以金融活動當事人的
心理因素 為基本特徵的
理論體系 。研究者們已經總結出投資者決策時的一些心理特點和其決策行為的一般特徵:
對於投資者心理特徵主要有四個觀點:①自信情結(
overconfidence ):高估自己的判斷力,過分自信。
心理學研究 發現,當人們稱對某事抱有90%的把握時,成功的機率大約只有70%。②迴避損失(
loss -aversion):趨利避害是
人類行為 的主要動機之一,而在
經濟活動 中,人們對“趨利”與“避害”的選擇是首先考慮如何避免損失,其次才是獲取收益。馬科維茨首先注意到了人類的這種行為方式,後來的實證研究進一步表明,人們在從事
金融交易 中,其內心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賦予“避害”因素的考慮權重是“趨利”因素的兩倍。③追求時尚和
從眾心理 :
位置消費理論 告訴我們,人們對相對經濟地位的追求在空間上表現為與他人相比。可見,人們的相互影響對各人決策行為有很大的影響,而追求時尚與從眾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點。因此,在金融投資領域,金融學家已經開始將這一特點作為重要的
投資決策 因素加以考慮。④後悔與謹慎:這種心理狀態普遍存在於人們的經濟活動中。即使
決策結果 相同,如果某種
決策方式 可以減少投資者的後悔心理,對投資者來說,這種決策方式仍然優於其它決策方式。
2、決策行為的一般特徵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開始研究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產生系統影響的決策行為特徵。一些決策行為特徵已經得到行為金融學家們的公認,並將它們作為對決策者的
基本假設 :①決策者的偏好是多樣的、可變的,他們的偏好經常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②決策者是應變性的,他們根據決策的性質和
決策環境 的不同選擇
決策程式 或技術;③決策者追求滿意方案而不一定是
最優方案 。
儘管這些對於決策特徵的研究還處於嘗試性階段,而且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特點和對市場的影響並不十分明確。但一些實證研究表明,投資者決策行為特徵與市場中的有關投資特性是相關的:股票價格的過度
波動性 和價格中的泡沫;投資者中存在追隨領導者和從眾行為;對風險的高估;過早的售出盈利投資和過晚售出失敗投資;投資者對
現金股利 的不同偏好;對
時間性 分散
投資組合 (通過不同期限的投資組合來
分散風險 )的不同態度;等等。
行為金融學揭示了新古典傳統的經濟學和金融學的一個根本性缺陷——
完全理性 假設,這使得行為金融學得到高度關注。與
標準金融學 不同,行為金融學認為市場中的參與者不是完全理性的,他們只是準理性人或者
有限理性 人,他們在進行
風險決策 時並不依照
貝葉斯規則 進行,而是採用簡單而有效的
直觀推斷法 。在多數情況下,這些直觀推斷法是有效的,但其中往往包含一些
系統性誤差 ,這些誤差在有些情況下,成為影響全局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選擇的結果是不確定的,其機制常常會失靈,非理性交易者完全有可能在市場中生存下來。
行為金融學
行為金融學與標準金融學在分析方法上的不同主要體現在行為心理決策
分析法 和
風險度量 方法上。行為金融學將人類的一些心理學特性如人類行為的
易感性 、認知缺陷、
風險偏好 的變動、遺憾厭惡、自控缺陷以及理性趨利特性和投資者情緒
等價值 感受引入到
資產定價 理論體系中,認為決策者的偏好一般是多方面的、易變的,這種偏好常常只在決策過程中才形成;決策者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通過對投資者行為心理決策的分析,行為金融學成功地解釋了資產價格反應過度和
反應不足 、
動量效應 、季節效應、小公司現象等一些標準金融學無法解釋的異常現象。
Shefrin與Statman(2000)提出了行為組合理論來替代傳統的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在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中投資者具有恆定不變的
風險厭惡 程度,他們將資產組合看成一個整體,並且在構建資產組合時只考慮不同證券之間的
協方差 。而行為組合理論中的投資者則投資於具有
金字塔 型
層狀結構 的資產組合。資產組合金字塔的每一層都對應著投資者特定的投資目的和風險,一些資金投資於最底層以
規避風險 ,一些資金則被投資於更高層來爭取更大的收益。行為組合理論確立了以預期財富E(W)和Prob(W≤S)≤a來進行組合與投資選擇的方法基礎。與馬柯維茲投資組合理論相比,行為組合理論和十分流行的以VAR(value-at-risk)構築資產組合的方法在理論與實踐上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行為資產定價模型BAPM則是對現代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擴展(Barberisetal.,1998;Danieletal.,1998;Thaler,1999)。BAPM將投資者分為信息交易者和
噪聲交易者 兩種類型。信息交易者為按照CAPM模型進行投資的投資者,他們從不犯認知錯誤,而且不同個體之間表現有良好的統計均方差性;噪聲交易者則是那些處於CAPM框架之外的投資者,他們時常犯認知錯誤,不同個體之間具有顯著的
異方差性 。兩類交易者互相影響,
共同決定 資產價格。當信息交易者占主導地位時,市場表現為有效率,當
噪音交易者 成為代表性交易者時,市場表現為無效率。將信息交易者和噪聲交易者以及兩者在市場上的相互作用同時納入資產定價框架是BAPM的一大創舉。BAPM中證券的
預期收益 決定於均值方差
有效組合 的
切線 斜率,即β值。因為噪聲交易者對證券價格的影響,均方差有效組合不同於CAPM中的
市場組合 。
傳統的有效市場假說(EMH)是金融學領域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模型。EMH認為金融市場中的價格包含了一切信息,同時在任何時間證券價格可以看作
投資價值 的最優估計。根據行為金融學理論,EMH存在兩個有關投資者行為方面的假設前提:一是投資者在使他們所擁有的
證券組合 價值最大化時所採取的
行為模式 是沒有偏差的。二是投資者總是以自身
利益最大化 為目標。
行為金融學認為EMH本身並沒有保證這兩個前提一定成立。相反,行為金融學根據對實際情況的分析,對這兩個假設前提的正確與
合理性 產生了質疑,認為
投資主體 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會經常出現違反這兩個假設前提的情況。傳統理論中未能考慮到基金經理心理因素造成的主觀錯誤與投資失誤是較明顯的缺陷,心理因素影回響該成為選擇基金進行投資與選擇基金經理時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
套用 我國的證券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在許多方面尚未成熟。一個突出問題是過度投機性,而其產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眾多中小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證券市場的投資者可分為
機構投資者 與普通投資者,前者在
資金實力 、
分析手段 與信息獲得與把握上具有優勢;而後者由於勢單力薄,經常揣摩、打聽前者的訊息或行動,作為自己決策的參考依據。
在我國,中小投資者占投資者的絕大部分,他們的決策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市場的發展狀況,而他們又以
弱勢人群 的姿態出現,其決策行為的非理性嚴重導致了市場的不穩定。因此,僅藉助現代金融學的方法無法正確分析我國證券市場,我們應充分重視行為金融學這一新興理論方法,利用它來發展、完善現代金融學,並將其套用到我國的證券市場。
選擇基金經理
將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我國證券市場的實踐中,合理引導投資者的行為。對於廣大中小投資者,要通過教育來使其趨於理性化,提高證券市場投資者的投資
決策能力 和市場的
運作效率 。對於機構投資者,要提高其
投資管理 水平。例如,
開放式基金 的一個突出問題是
基金份額 的贖回,基金經理要根據其對贖回量的估計確定資產的流動性,而這就不可避免地要估計投資者的行為決策方式。投資者往往在受到壓力時高估風險,稍有風吹草動,他們就可能大量贖回,而從眾心理又可能深化這種趨勢,使基金受到更大的壓力。另外,由於投資者的後悔與謹慎心理,他們常常利用代理人制度轉移其對經濟結果的責任及受到的壓力,通過深入分析這一點,基金經理就能確定合理的管理費率,提高基金的運作水平。
資本市場與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使得
投資基金 逐漸成為資本市場中的主要投資機構,以
共同基金 、
養老基金 以及
對沖基金 等眾多投資基金為主體的投資機構已經成為市場中最重要的投資主體。投資基金地位的上升也使得投資基金逐漸成為居民投資者的重要
投資對象 ,因此如何在眾多投資基金中確定投資對象就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課題。投資基金經理是投資基金的
管理層 ,是基金投資策略的確定者和
實施者 。投資基金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基金經理的選擇。基金經理層的專業學識與
心理素質 也成為選擇基金時的重要考慮因素。對於基金經理的選擇以前主要是以傳統的
有效市場理論 和
信息理論 為指導,但是隨著金融理論的發展,行為金融學理論在這個領域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根據行為金融學理論,結合中國的實際,我國投資者在確定投資對象與選擇基金經理時,除了傳統金融理論中的考慮因素,還必須從行為金融理論出發進行考慮。
首先,優秀的基金經理應該具有雄厚的專業學術基礎和豐富的
金融專業 理論與實踐知識。受過
正規教育 ,知識背景豐富的經理對市場信息的收集
分析能力 和對市場的形勢
判斷能力 相對較強,這一點在
已開發國家 中表現得較明顯。1994年7月第四期的BusinessWeek曾經公布過一個調查結果:將美國的大部分基金按照該基金中同樣位置的經理是否是
常青藤 盟校畢業生劃分,結果發現由常青藤盟校畢業擔任經理的基金比
其他基金 的
回報率 高出40個
基本點 。
芝加哥大學 學者JudithChevaliert和
MIT 學者GlennEllison抽取了1988年到1994年期間美國的492個基金經理(限於增長和
收入型基金 )的
樣本數據 進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擁有
MBA學位 或者在作為學生期間
SAT 成績優秀的基金經理,其管理的基金業績顯著優於沒有MBA學位和SAT成績平常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業績。基金經理畢業學校、學習成績、從業年限等因素的差別所導致基金業績的差別實際反映了經理金融專業知識、從業經驗、利用社交關係網路能力、收集處理市場
信息能力 等方面的差別,因而也是投資者選擇基金經理時應該考慮的因素(JudithchevalierandGlennEllison,1999)。
其次,優秀的基金經理不僅應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與信息分析處理能力,還應當了解市場中的投資者和自己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和行為偏差;優秀的基金經理應當能夠避免由於自身的心理因素造成重大失誤並且了解投資者的心理偏差和
決策失誤 對市場產生的影響,並採取相應的
投資策略 。例如,根據行為金融學的理論,市場中的投資主體可能會對市場中的信息反應遲緩,在
利好訊息 造成某種證券價格上漲後,這種上漲的趨勢就有可能持續一定的時間。因此,買入價格開始上漲的證券,賣出價格開始下跌的證券的動量投資策略(MomentumStrategies)就成為投資基金可以選擇的投資策略。此時,基金經理對於投資者的心理、對於市場
延遲反應 影響的性質和程度,以及證券價格變動的趨勢和持續時間必須有深刻地了解和準確把握,才能在合適時機買入和賣出證券。此時對於投資大眾心理的研究和把握就成為優秀的投資基金經理必備的一項重要能力。
再次,從大眾投資者的角度來分析,在選擇投資基金確定自身投資組合時必須考慮到基金經理對預期
風險收益 的影響和偏差。例如,如前文所述基金經理可能由於過於自信而過高估計自身的能力,此時基金經理就有可能為了獲取較高的
投資回報 從事風險較大的投資(DeLongJ.Bradford,AndreiShleifer,LawrenceH.SummersandRobertJ.Waldmann,1991)。同樣在一段時期內投資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有可能為了保持自己的聲譽而採取較以前更穩定的投資策略以降低
基金投資組合 的風險程度,從而鎖定基金的
投資收益 。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必須對於經理人的心理變化和
行為傾向 進行關注,避免選定的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發生意外的變化。
最後,投資者還必須注意基金經理出於提高自身利益的心理動機可能會故意扭曲自身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形象。例如基金經理會在投資
基金信息披露 日附近調整投資頭寸,以提升基金和經理自身在市場中的公眾形象,研究表明許多投資機構在第四季度或年末具有買入風險較小,前一段時間內價格上升、收益為正的證券,賣出風險較大、前一段時間價格下跌、收益為負的證券的傾向(JosefLakonishoketal,1991)。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經理時需要考慮有關基金信息和
數據的有效性 和真實性。
對投資者的啟示
(一)行為金融學投資策略
市場參與者的非理性造成的行為偏差導致了市場價格的偏離,而若能合理利用這一偏差將能給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這就形成了行為金融學的投資策略。傳統投資策略還存在投資者蒐集信息,處理信息能力的變動,而人類的心理決策特徵是長期演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所以某些行為是穩定的和
跨文化 的,行為金融
投資理念 的交易策略相應也就更具有相當的
持久性 。從國外看,基本
市場異象 的行為金融學投資策略主要有
價值投資策略 與
反向投資策略 :
動量交易策略 ,
成本平均策略 和
時間分散化策略 等等。近年來,美國的共同基金中已經出現了基本行為金融學理論的
證券投資基金 ,如行為金融學大師RichardThaler發起的Fuller—Thaler資產管理公司,其中有一些還取得了複合
收益率 25%的良好投資業績。
(二)對我國機構投資者的啟示
行為金融學對我國開放式基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開放式基金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基金份額的贖回,基金經理要根據其對贖回量的估計確定資產的流動性,而這就不可避免地要估計投資者的行為決策方式。投資者往往在受到壓力時高估風險,稍有風吹草動,他們就可能大量贖回,而從眾心理又可能深化這種趨勢,使基金受到更大的壓力。另外,由於投資者的後悔與謹慎心理,他們常常利用代理人制度轉移其對經濟結果的責任及受到的壓力,通過深入分析這一點,基金經理就能確定合理的管理費率,提高基金的運作水平。
機構投資者本應成為我國投資理念和投資策略的領導者,但各類基金卻一直是
投資風格 模糊。其可以考慮利用市場現象的行為金融學解釋,並依據我國證券市場的特性,採取相應的投資策略。
1、反向投資策略與價值投資策略
該策略就是買進過去表現差的股票,而賣出過去表好的股票。如選擇
低市盈率 的股票。選擇
股票市值 與
賬面價值 比值低的股票、選擇歷史收益率低的股票等。
行為經濟學 認為,反向投資策略是對股市度反應的一種糾正,是一種簡單外推的方法。
中國股市 素有“
政策市 ”之稱,不同的投資者對政策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普通投資者由於訊息的不完全,往往對政策信息表現出
過度反應 ,尤其是
個人投資者 對
政策面 訊息的反應尤為強烈。而機構投資者的
信息庫 和專家隊伍則可以對政策的把握有一定的預見性,針對個人投資者的行為反應模式,可以採取反向投資策略,進行積極的
波段操作 。我國股市還存在大量的“跟風”,“跟莊”的
羊群行為 。使整個市場的預測出現系統性偏差。導致股票價格的偏離,並隨著投資者對價格趨勢的積極跟進而進一步放大了價格與
股票基礎 價值的偏離。這些對
股票價值 的高估或低估最終都會隨著金融市場的價值回歸而出現異乎尋常的股價下挫或上揚,也就帶來了相應的價值投資機會。
ST股 的股價往往在
特別處理 或特別轉讓的訊息公布後現出不跌反漲的現象。從現為金融學的角度看。由於我國證券市場上殼資源的稀缺性,這類公告效應帶來的不僅是公司陷入嚴重困境的角度看,更是該公司可能會成為潛在併購目標,緊接著就有資產重組等
大動作 ,給投資者帶來其未來收益流價值的預期。這類股票也可以成為機構投資者資產組合中的構成之一。
2、動量交易策略
該策略的核心內容是尋求在一定期間中股價變動的
連續性 。如股價變動連續趨漲,則採取連續賣出的策略;如股價變動連續趨低,則採取連續買入的策略。
我國投資者的“處置效應”傾向比國外同類研究的發現更加嚴重。根據趙學軍、王永宏(1998-2000)的實證研究發現我國股市中投資者賣出贏者的機率是其賣出輸者機率的兩倍,而Odean(1998)的研究中,國外證券市場中投資者賣出贏者的機率是其賣出輸者機率的1.5倍。處置效應會帶來股票基本價值與
市場價值 之間的差幅,而這一差價最終的收斂意味著那些有大量
資產收益 未實現的股票一般要比那些有大量資產虧損未實現的股票有更高的預期回報。利用這一異象可以採用動量交易策略,也就是基於過去股票價格的走勢,通過差幅獲利。
另外,由於投資者的過度自信帶來的
錨定效應 等也會導致其對新的信息反應不足,使得股票的上揚或下挫趨勢會維持一段時間,因此對此也可以運用動量交易策略,從業績變動與事後股價的這種關係中捕捉到獲利的機會。
3、技術分析策略
我國投資者典型的羊群行為帶來的信息驟集效應也增強了技術分析的有效性。將圖形分析視為一種進行
短期決策 的信息,當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採用這一主法,驟集在這一“信息”上由此分析得出相似的結論,並據此進行交易時,投資者就會從中獲利,進而又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採用圖形分析的手段,最終使技術分析所預測的
預測值 與未來的資產價格確實呈現出現
正相關 關係。
理論介紹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PT)
1952年,美國經濟學家馬可維茨(Harry M.Markowit)在他的學術論文《資產選擇:有效的多樣化》中,首次套用
資產組合 報酬的均值和方差這兩個
數學概念 ,從數學上明確地定義了投資者偏好,並以數學化的方式解釋
投資分散化 原理,系統地闡述了資產組合和選擇問題,標誌著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 (Modern Portfolio Theory,簡稱MPT)的開端。
有效市場假說(EMH)
1965年,美國
芝加哥大學 金融學教授
尤金·法瑪 (Eugene Fama),發表了一篇題為《
股票市場 價格行為》的論文,於1970年對該理論進行了深化,並提出
有效市場假說 (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簡稱EMH)。有效市場假說有一個頗受質疑的前提假設,即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理性,並且能夠迅速對所有
市場信息 作出合理反應。該理論認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競爭充分的股票市場,一切有價值的信息已經及時、準確、充分地反映在股價走勢當中,其中包括企業當前和未來的價值,除非存在市場操縱,否則投資者不可能通過分析以往價格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
超額利潤 。
行為金融學(BF)
1979年,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 的心理學教授
丹尼爾·卡納曼 (Daniel Kahneman)等人發表了題為《期望理論:風險狀態下的決策分析》的文章,建立了人類風險
決策過程 的心理學理論,成為行為金融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是金融學、心理學、人類學等有機結合的綜合理論,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該理論認為,
股票價格 並非只由企業的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限制和心理學兩部分。
大致可以認為,到1980年,經典投資理論的大廈已基本完成。在此之後,世界各國學者所做的只是一些修補和改進工作。例如,對影響
證券收益率 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研究,對各種市場“異相”進行實證和
理論分析 ,將
期權定價 的假設進行修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