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對信息的“非理性”反應能引起股票市場的“異象”,其中一個就是股票的“慣性現象”。它是指在3-12 個月的較短時期內,股票價格有繼續朝著同一個方向變化的趨勢。Jegadeesh and Titman最早在1993 年將這種現象稱為“動量效應”(Momentum effect),也稱“慣性效應”。動量效應是指股票的收益率有延續原來的運動方向的趨勢,即過去一段時間收益率較高的股票在未來獲得的收益率仍會高於過去收益率較低的股票。
國內外學者關於動量效應的研究有以下代表性的研究:Hong and Stein(1999)建立了一個理論模型來證明了動量效應是一種基於投資者非理性行為的“誤定價”現象。周琳傑(2002)的研究認為中國股票市場中是存在短期的動量效應的,並且這種效應可能與投資者的心理因素有關。徐元棟、黃登仕(2003)從奈特不確定性的角度研究了股市中動量效應產生的機制。他們認為,股市裡的投資者是異質的,各有各的信念,當這些不同質的投資者出現市場傳染現象的時候,就產生了動量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