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歸因(self-attribution )是2016年公布的管理科學技術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歸因
- 外文名:self-attribution
- 所屬學科:管理科學技術
- 公布時間:2016年
自我歸因(self-attribution )是2016年公布的管理科學技術名詞。
自我歸因(self-attribution )是2016年公布的管理科學技術名詞。定義自我歸因,就是從自身出發,分析事物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成功了是因為自己做對了什麼或者能力強,失敗了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麼或者能力不足。最常...
自我歸因論(self attribution theory),美國心理學家韋納(Bernard Weiner,1935— )提出的歸因理論。認為個體可能從內外源、穩定性、可控性三個維度進行歸因。從內外源這個維度可以區分出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前者指將行為結果歸因於客觀...
綜合歸因:在許多情境中,行為與事件之發生並非由內因或外因單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響,這種歸因稱之為綜合歸因。在成敗歸因中,成功時,個體傾向於內歸因,失敗時,個體很少用個人特徵來解釋,而傾向於外歸因。成功內歸因有利於自我...
也就是說,我們試圖使用本質上相同的資料以及相同的歸因過程對我們自己的行為進行因果關係的推論。貝姆對這個自我歸因過程作了好幾個限定。(1)自願選擇。自願選擇是模型中的重要變數。貝姆認為,要通過行為推斷態度,必須要看這個人的行為...
內部歸因(不論是積極的或是消極的)影響個體自我形象的形成—提高積極的自我形象或助長消極的自我形象。有能力地付出努力產生自豪、體驗到自尊:沒有能力或不努力,感到慚愧或內疚。外部歸因不影響自我形象。穩定性的歸因可導致經驗過的...
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是指說明和分析人們活動因果關係的理論,人們用它來解釋、控制和預測相關的環境,以及隨這種環境而出現的行為,因而也稱“認知理論”,即通過改變人們的自我感覺、自我認識來改變和調整人的行為的理論。歸因理論是在美國...
在不同文化中人們對自我的不同看法會影響他們的個人或環境歸因,西方人更傾向于歸因為環境原因。影響歸因風格的因素還有:道德、自尊、情緒、動機等。研究方法 1.自我報告法 自我報告法即問卷調查法或量表測量法,這是研究歸因風格的主要...
品牌歸因與自我歸因 563.2.4?品牌結果 56 3.2.5?最偏好品牌與次偏好品牌 57 3.2.6?顧客抱怨 57 3.3?研究假設 58 3.3.1?上行反事實思維、歸因與後悔 58 3.3.2?品牌結果與歸因 59 3.3.3?品牌偏好與後悔 64 3.3.4...
歸因理論的運用 心理學,刑法,道德,決策。理解認知偏好。人力資源管理。評估,自我評估,對等評估,等等。教育 行銷傳播 套用做廣告,歸屬理論論證消費者能歸因於要求登廣告者的欲望出售產品(片面做廣告)或一名誠實的登廣告者傳達的產品的...
歸因偏差是大多數人具有的無意或非完全有意地將個人行為及其結果進行不準確歸因的現象。最常見的有:基本歸因偏差和自我服務歸因偏差。出現原因 教師在分析學生行為時的歸因偏差歸因指人對行為或事件所進行的分析和推論。由於有些行為與...
動機性歸因偏差很大程度上源於人們尋求積極感覺的需要。如人們對自己的失敗可能完全歸於外部原因,就是出於自尊心、自我防禦動機導致的歸因偏差。消除的方法就是要觀察者儘量以獲取的信息資料為依據,採取“公正”和“中立”的立場。
這樣在失敗時避免對自己作缺乏能力的歸因。自我阻礙的動機在於控制自我歸因或他人歸因。男性使用自我阻礙策略要多於女性。防禦性的歸因模式、成績目標取向、低自尊爭不確定性的評價反饋是導致自我阻礙的重要原因。
自我協調,ego syntonic,是自我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指自我對來自外界的或來自於本我和超我的要求、驅動或期待的可接受性。自我協調與自我排異剛好相反。自我可接受的那些要求、驅力或期望被稱作是自我協調的,而那些不可接受的要求、...
也就是說,我們試圖使用本質上相同的資料以及相同的歸因過程對我們自己的行為進行因果關係的推論。限定 貝姆對這個自我歸因過程作了好幾個限定。(1)自願選擇。自願選擇是模型中的重要變數。貝姆認為,要通過行為推斷態度,必須要看這個人...
證實了自我覺知效應。實驗中,要求一部分學生傾聽自己的心跳聲,以這種方法使這部分學生進行自我覺知”,結果發現這些學生更多地將這種想像的結果歸因於自我,而另一部分僅僅是被要求聽外部噪音的學生則很少將這種想像的結果歸因於自我。有些...
自我照顧歸因 歸因指行為與事件原因的推論。這種方法是通過強調個體對積極的合乎期望的好結果的作用,縮小對消極的不合乎期望的壞結果的責任來保護自尊。自我設障 人們有時會積極主動的預先設定障礙,為以後的失敗找到理由,從而找到保護自尊...
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也稱自我,指的是個體對自己的各種身心狀態的認識、體驗和願望。它具有目的性和能動性等特點,它對人格的形成、發展起著調節、監控和矯正的作用。概念 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種形式,指主體對自身的意識。它...
歸因從總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為自我歸因(intrapersonal atttribution,或譯作個人歸因),即對自身行為結果的原因的知覺;另一種為人際歸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譯作他人歸因),即對他人行為結果的原因的知覺。人際歸因與責任...
觀察者對他人出現基本歸因偏差時,過高估計個人因素而低估情境因素的情形也同樣會發生在自我歸因過程中。(五)文化差異 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基本歸因偏差現象均普遍存在。只是受團隊精神文化的影響,觀察者對背景環境的信息更加敏感。而自小...
投射是個體將自己的過失或不為社會認可的慾念加諸他人(又稱為否認投射),這種投射發生在潛意識。心理投射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用於減輕焦慮的壓力及保衛自我以維持內在的人格。兒童發展心理學 處於自我中心時期的兒童常認為他人的感覺與...
認知易感性具有3個方面的特點:(1)將負性事件歸因為普遍的、穩定的原因,而不是片面的、暫時的原因;(2)認為負性事件的結果將對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不是某一方面產生不良影響(泛化);(3)將負性事件歸因於內部的原因(自我原因),而不...
因此有人把歸因論也叫做認知理論,即通過改變人的自我感覺自我思想認識來達到改變人的行為。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羅斯和澳大利亞的心理學家安德魯斯等人,套用歸因論來改變人的感覺和認識,從而進行強化,最後達到改變行為的目的。不同的歸因會直接...
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1998)認為成功者會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知識的準確性和個人能力,這種自我歸因偏差會使成功者過度自信。過度自信的人在做決策時,會過度估計突出而能引人注意的信息,尤其會過度估計與其已經存在的信念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