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覺知效應即當我們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時,我們更可能將原因歸結到自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覺知效應
- 外文名:self-awareness effect
- 提出者:Fenigstein & Carver
費內格斯騰和卡弗(Fenigstein & Carver,1978)通過讓學生想像自己處於一種假定的情境中。證實了自我覺知效應。實驗中,要求一部分學生傾聽自己的心跳聲,以這種方法使這部分學生進行自我覺知”,結果發現這些學生更多地將這種想像的結果歸因於自我,而另一部分僅僅是被要求聽外部噪音的學生則很少將這種想像的結果歸因於自我。
有些入通常具有非常強的自我意識。在實驗中,那些自我報告非常關注自己(這些人同意這樣的表述: “我通常注意自己的內部感覺”)的人的行為表現和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人的行為很相似(Ctirrve&Scheier,1978)。因為當人們把注意聚焦在自己身上時——無論是在實驗期間還是以外,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人——會比觀察者更傾向於將原因歸於自我而不是情境(但是存在這樣一種例外,人們經歷失敗後,自我意識會激活防禦機制)。
上述所有實驗都可以揭示人們犯歸因錯誤的原因:我們在自己關注的地方尋找原因。這可以從你的個人經歷中發現這一點,你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你的社會心理學老師是一個健談的人還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我猜你一定認為他(她)是一個非常外向的人。但請進一步仔細考慮一下情境吧:你的注意可能僅僅聚焦於老師在公眾場合的行為,而這種情境要求一名老師必須具備這種健談的能力。而老師本人所觀察到的自己則是在許多不同環境中的——在教室,在會議中,在家中。 “我很健談?,你的老師也許會說, “嗯,那都取決於環境。當我上課或者和好朋友在一起時確實會表現得很外向。當我參加會議時或者處於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時,我會覺得很害羞。”因為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行為在不同情境中變化,所以與從別人的角度相比,我們更認為自己是多變的(Baxter&Goldberg,198.7;Kammer,1982;Sande&others,1988)。 “奈傑爾很緊張,菲奧娜很放鬆。而我是跟隨情境變化的。"
我們越是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觀察人們行為的機會,就越容易將其行為歸因於他們的人格使然。吉洛維奇(1987)通過讓被試聽某個人的錄音帶並要求被試向其他人描述磁帶中人的行為的實驗證實了上述假設。二手的印象通常很極端,那可能是因為個體多次將注意集中在人而不是環境上( Baron&others,1997)。同樣,人們通過從朋友那裡聽說而獲得的關於某個人的印象通常比那個朋友親自獲得的第一手印象極端得多( Prager&Cutler,1990)。對於一個我們很熟悉並且在多種環境下相處過的人,在歸因時我們會對其所處的環境更加敏感。只有當我們描述陌生人時,我們才會更穩固地貼上內在特質的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