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縣

天下第一縣

息縣位於河南省南部,淮河上游,屬信陽市管轄的縣級地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分封賜土,羽達建息國,已歷數3000多年。息夫人愛國愛民“三年不語”,深受百姓敬仰;公元前538年賴子國雖為楚滅,但臣民不降,“賴、羅、傅同宗”;新息侯馬援,邊關平叛安民,“馬革裹屍”,激勵後人;“秦樓遺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產猶在;民風果敢,拼搏進取精神尚存。雖歷史風雲變幻,可“息”字巋然不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息縣
  • 外文名:xi country
  • 別名:不息之壤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河南省信陽
  • 地理位置:河南省東南部,大別山北麓,黃淮海平原南緣
  • 面積:1835 km
  • 下轄地區:城關鎮、崗李店鄉包信鎮、關店鄉等
  • 政府駐地:城關鎮
  • 電話區號:0376
  • 郵政編碼:464300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5.2°C
  • 人口數量:0.0108 億
  • 著名景點:濮公山
  • 火車站:息縣火車站
  • 車牌代碼:豫S
  • GDP:152.85億(2013年)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事業,息縣特產,息縣香稻丸,息半夏,息縣油酥火燒,息縣西瓜,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經濟綜述,歷史文化,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息縣夏、商時期屬豫州周武王時封文王三十七子羽達為息侯。
天下第一縣
天下第一縣
始建息侯國,國都在今息縣城西南6公里的青龍寺。
公元前682年,楚滅息國置縣,秦因之。西漢改名新息縣,歷東漢、魏、晉、南北朝均屬汝南郡(國)。
西晉建立後,新息縣為汝南國治。東晉十六國時期,先後為後趙前燕、前秦、東晉、後秦等政權據有,均以此地為汝南郡治。
南北朝時南朝劉宋蕭齊王朝,仍為汝南郡治。北魏又增置東豫州。南朝蕭梁先置豫州汝南郡,後又改稱淮州。東魏時復為東豫州汝南郡治所。北周時改置息州,均為州郡治所在地。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汝南郡,大業三年(607)廢息州為汝南郡。新息縣屬之。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以縣置息州,貞觀元年(627年)廢息州,縣屬豫州,寶應元年(762年)以後屬蔡州。先後為梁、唐、晉、漢、周5個王朝據有。
北宋建立後,新息縣屬蔡州。金朝泰和八年(1208年)置息州,以新息縣州治所在地。並移今縣城。
元朝(蒙古國)元中統三年(1262)省,四年(1263)復置息州;至元三年(1266年)將新息縣省入息州。至元三十年(1293)屬汝寧府
明洪武四年(1371)降息州為息縣,屬中都臨濠府(後改名鳳陽府)。七年,屬汝寧府光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光州為直隸州,息縣屬之。民國元年(1912)直屬河南省。三年屬豫南道。1917年,屬河南省第十三行政區。1921年,屬河南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5月屬潢川專區,1952年10月屬信陽專區,1970年屬信陽地區。199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並由省人民政府7月29日正式通知,撤銷信陽地區,改設地級信陽市。息縣屬之至今未變。

行政區劃

息縣轄4個街道、6個鎮、12個鄉:譙樓街道淮河街道龍湖街道、產業集聚區街道、包信鎮夏莊鎮東嶽鎮項店鎮小茴店鎮曹黃林鎮孫廟鄉、路口鄉、彭店鄉楊店鄉張陶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長陵鄉陳棚鄉臨河鄉關店鄉八里岔鄉
譙樓辦事處:北街社區、東街社區、西街社區、南大街社區、南關街社區、淮河路社區、埠口社區、車站路社區、龐灣村、徐莊村、何營村
龍湖辦事處:五一社區、關莊社區、新鋪村、王灣村、尹灣村、閻寨村、八里村
淮河辦事處:大河社區、大何莊社區、三里井社區、洪莊村、周花園村、十里村、頓莊村、曹園村
孫廟鄉:范樓村 趙店村 順河村 月兒灣村 龍廟村 甘塘村 孫廟村 胡莊村 付寨村 周圍孜村李廟村
路口鄉:路口村 胡圍孜村 魏莊村 陳莊村 劉老店村 大孫莊村 周莊村 田莊村 王圍孜村 曹前村 岳廟村 前趙樓村 彎柳樹村 羅莊村小何樓村 王大塘村 樓元村 尚莊村 孟店村土橋村
彭店鄉:圍孜村 張莊村 方圍孜村 王莊村 謝樓村 鄭莊村街村 史樓村 金王樓村 范莊村 陳瓦房村 七里灣村 尹莊村 丁王莊村
楊店鄉:李圍孜村 棠集村 李大莊村 喻莊村 安寨村 龍廟村 何莊村 雙河村 楊圍孜村 時圍孜村 湯灣村 街村 張圍孜村 李寨村 時大莊村汪樓村 朱合村 徐樓村 十里橋村永紅村
白土店鄉:大江莊村 徐蘭圍孜村 後李圍孜村錢圍孜村 西李村 新莊村 王大圍孜村 白店村 時樓村 夏寨村 魏寨村 謝寨村 桂莊村 余圍孜村 米圍孜村鄭樓村 白衣閣村
張陶鄉:張陶村 薛莊村 文莊村 曹林村 趙樓村 孫寨村 佘老莊村 徐長莊村 圈行村 大鄒莊村 大陳莊村 劉樓村 裴寨村 王堰村 溫圍孜村胡莊村 鐘莊村 江莊村
東嶽鎮:街村 楊莊村 石菜園村 小黃莊村 大劉莊村 大鄒莊村 黃崗村 夏圍孜村 邱莊村 劉灣村 郭圍孜村 羅樓村 小於寨村 烏廟村 大房莊村小房莊村 肖莊村 李莊村 秦圍孜村 徐大莊村
包信鎮:包莊村 鄒樓村 付莊村 街村 北街村朱圍孜村 馬莊村 腰莊村 徐圍孜村 姚莊村 王廟村 周莊村 張鄭莊村 姜寨村管樓村徐樓村 王平樓村 後樓村大李莊村 香卜園村
崗李店鄉:街村方老莊村張大莊村(南) 張大莊村(北) 楊棚村 唐劉莊村彭小莊村 大彭村 許崗村 孫老莊村 張竹元村 蘆莊村 橋口村 張新寨村 賈坡村 李營村 宋莊村 柿孜元村 劉塘村後寨村劉圍孜
小茴店鎮:小茴村 大竹元村 譚樓村 陳伍莊村 劉孫莊村 張瓦房村劉大莊村 杜莊村陳空村 汪圍孜村 楊樓村 曹莊村 易莊村 易老莊村 鄭崗村 陳寨村 八一村 梨元村烏龍店村王樓村 孫莊村 孫棚村 張老莊村 李甲道村魏樓村
夏莊鎮:街西村 肖圍孜村 熊大寨村 陳樓村 李雙樓村 萬興店村姚圍孜村 劉莊村 羅圍孜村梅樓村 范老莊村 街村馮寨村汪橋村 街東村梅竹元村
長陵鄉:長陵村 申莊村 瓮樓村 代莊村 馬井村 王寨村 楊圍孜村 居樓村 陳店村 陸灣村 謝樓村
陳棚鄉:盧店孜村 陳祥村 華店村陳棚村 張塘村 王林村葉樓村 閆灣村 易廟村 饒莊村
臨河鄉:臨河村杜圍孜村黃莊村 張寨村 羅寨村 宣樓村 新集村 高集村 常店孜村 張樓村單台村 劉大廟村 樹園村 鄭寨村余樓村
項店鎮:項店村 路樓村 李樓村陳大莊村 朱樓村 董圍孜 村齊寨村 朱店村 邵樓村 魏店村任大寨村 黃圍孜村 曹集村 李店村 楊樓村 徐集村 張莊村 高莊村
關店鄉:張灣村 桂廳村 柏莊村 丁店村 任圍孜 村關店村 呂灣村 劉大店 王崗村 黃灘村 中心寨村 金店村前北村 前南村胡莊村 新顏村 吳村鋪村白灣村 楊九村 趙寨村朱莊村洪莊村彭圍孜村
曹黃林鎮:街村 李店村 六里井村 婁寨村 馬寨村 涼亭村 馮莊村何小莊村 楊寨村 汪莊村 代寨村 許店村 曹寨村 回龍寺村 謝老寨村楊鄉村 付店村丁寨村 項崗村 劉寨村周樓村
八里岔鄉:蓮花村 李塘村 任店村張崗村 馮鄉村 李莊村 小圍孜 村葉店村 七里崗村 付寨村 周莊村 八里岔村 張山頭村 黃莊村 伍底下村梅寨村 汪店村 景美店村 陳大窪村
濮管區:中渡店村 尹山村 洪窪村
產業集聚區辦事處:關莊居委會、八里居委會、徐集居委會

地理環境

息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市東北部,地處大別山北麓,南接大別山丘陵帶,北緣黃淮海平原,東迎潁鳳曙光,西送宛申餘輝。[3]淮河繞於南,閭河圍於北,猶如二龍戲珠,盤繞息北小平原。淮海平原南緣,面積1895平方公里。西距信陽市74公里、北距鄭州市307公里。
地形以低平的平原和緩丘為主,呈西北向東南略為傾斜,平均海拔47米。淮河橫貫全境,境內流長75.5公里。淮河以北為平原,占全縣總面積的88.6%;淮河以南為緩丘壟崗,占全縣總面積的11.4%。
氣候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形氣候,年平均氣溫15.2度,年平均降雨量為946毫米,全年無霜期200天左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2年,息縣公開招聘中國小教180名、特崗教師130名;加強薄弱學校建設,投資3700多萬元,改擴建學校40所,新建或加固維修校舍35175平方米;投資2800萬元,解決5.8萬在校師生及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縣高考本科進線人數增長25.1%,多名學生考入清華等名校;加大職業教育投入,被評為“河南省職業教育強縣”。

醫療衛生

2012年,息縣新農合參保農民達81.8萬人,參合率達96%,籌集參合資金1.1億元。縣人民醫院整體搬遷和3個鄉鎮中心衛生院建設項目正在加緊實施。衛生工作在信陽市綜合考評中榮獲第一名。

社會保障

2012年,息縣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254
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社會保險擴面工作穩步推進,全年發放社保資金3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發放養老金3900萬元,“五項保險”參保人數達65.48萬人;城鄉低保和五保供養標準進一步提高,發放城鄉低保金7647萬元,新建敬老院4所,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50%;發放救災資金182.5萬元,農村1.3萬人實現脫貧。保障性住房有序推進,建成公共租賃住房908套,改造棚戶區650套,開工建設廉租住房720套。

文化事業

2012年,息縣大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國文明道德示範縣”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鄉鎮文化站全部建成,建成農家書屋365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取得突出成績。
方言節俗禮儀
息縣位於黃淮流域南緣,方言屬北方方言,同時融入部分吳楚方言成分。總體上息縣方言是北方方言中江淮次方言的一種。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及對外交流,國語逐漸普及,在公務、商務,匯演過程中,國語得到廣泛使用。
方言
1、名稱
坡 兒 坐的地方(多指椅、凳)。 接下殼子:多嘴惹人煩. 絕窩頭:沒子老人自嘲
路壩子 水宅的出路。 扁咀子: 鴨子. 腳魚:鱉 . 蟲船子:蚯蚓. 物件:東西
坡豇子 豇豆。 夢孩:智障者. 寡漢條子:光棍. 業雄(去球)勒:人或事不行了
砍乾子寶 一種賭博的方式(通常分 對子和乾子)
荷 包 衣服口袋。 二餅:眼鏡. 秀咪(南關多稱呼):長得好看 甜桿子:甘蔗.
糞遠子 挑糞的淺竹籃 牙狗:公狗 下鹼腳:打地基 雞婿眼:夜間視力差.
2、人品,稱謂
大 : 父親 . 老乾爺:岳父 老乾娘:岳母.
大大 : 大伯父 .
花娘 : 小嬸子.
3、日常生活
克飯 吃飯 (又有些地方吃飽飯了叫: 斗飽勒 海飽勒 )
咽菜 勸人吃菜 ; 叨菜 用筷子夾菜. 菜狠子:指大量吃菜的人.
不咋作 一般化 (也有叫: 不咋哋 )
荷包蛋 水煮去殼的整生雞蛋(溏心).
黑飯 晚飯 豌豆油醬:一種扁形的油炸豌豆拌麵食品.
衣簍灌子 一種安葬死人用的由自已女兒手捧,用灌頭瓶子裡面裝上米飯上面叉上筷子做的一種祭品
孝帳 一種安葬死人用的由晚輩打著,用白布和竹竿做的一種祭品
孝手巾 一種安葬死人發給每個前來的親友的白布塊
刀頭 兒 大年三十晚上或正月十月晚上去租墳祭奠租宗 用大塊肥肉上面叉上筷子做的一種祭品
燎鍋底兒 賀遷新居
送筐子 為生小孩的人家送禮
4、動作行為 .
嗯 是的(肯定應答
送燈 大年三十晚上或正月十月晚上去租墳上燒紙燒香 供刀頭兒 放鞭炮祭奠租宗
喊彩 一種男女結婚時新郎頭
放炮 1 放鞭炮 2 指礦山上按放炸藥炸石頭 3 車胎爆炸 4 打麻將點炮了 5 男女做愛
哎咬流歪:一種口頭語(一搬表驚訝)
給你不把豆呀子:(侮辱人)表罵人的意思
日他姐:一種口頭語 牛逼吊二:指某人很牛
夯:用粗棍打. 挄(Kuo):用細棍打. rou:用手背打.
白興 別高興得太早
跑窩子 暗指女的亂找男人.
窩囊 骯髒 活的差勁.
喳呼 亂說話
撤吊蛋:否定某人所說的話(不正確或不合理與自已不差別)
搞煞子(弄啥子) 乾什麼
你真懈 好多意思,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說你乾什麼事兒搞的很個性可以說你真懈,你說的話很幽默,我們可以說你真懈, 比如說某人很壞,我們可以說:他最懈了!這個詞語用途很廣,用不同的語調說出來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槍蛋(戧蛋) 這個意思也有很多,比如淮河以南的幾個鄉鎮的意思通常是說某人很幽默說的話很有意思,很少情況說別人很壞,但在廣大的淮河北部他們那邊的意思是某人非常之壞,而且很奸!!!(有故意想找岔激惹出個事)
搞某鳥〔diao}啊(淮南叫:搞摸醒) 問一個熟人在乾什麼 城關附近叫(搞啥家什)
唉喲兒來(有的叫: 麼海) 通常表示大吃一驚,口頭語. 去個球哎:算了.
5、新時期流行的語言
面的 (港田機動三輪車客載 牛逼:時髦 前衛.
蹦迪 跳迪斯克舞 咪細咪細:讓人請客.
開籌備會 婚禮前喝酒會餐 抹點油:額外給點好處.
卡拉OK 利用VCD音響唱歌 腦子進水:辦事或說話不合付常理.
上點傢伙: 給相關有權的人送財或物,使事情辦的順利.
節俗
春節,節時為農曆正月初一,又稱元旦節。現代人們多於春節期間給長輩拜年。
上元節,節時為農曆正月十五日,又稱元宵節。息縣人自古以來對此特別重視,故有“十五大似年”之說。人們習慣於天不黑就吃“午飯”。吃節飯就標誌著過節,故有“早十五,晚年下”之俗。社會上眾人歡度元宵節是從當天夜晚舉行,其形式有門前掛燈籠;大集鎮放焰火,舉行燈展,玩龍舞獅,偏僻村莊兒童提燈籠相聚玩耍等,前後三天,往往玩至深夜方散。現於正月十六日,接姑娘回娘家頗有盛行。
清明節,節時在農曆三月初,公曆4月5日前後,是掃墓祭祖的日子,也是春耕農時季節,稻區開始[泡稻種。各家各戶門口插幾條嫩柳枝,頭帶柳葉的風俗。
端午節,節時農曆五月五日,又稱端午節。過端陽節的意義,是紀念屈原。是指家家戶戶用糯米,竹褲葉包三角行粽子,門頭插艾,點燃菖薄驅毒蟲,飲雄黃酒
乞節,節時在農曆七月七。傳說為牛郎織女相會日期,是日夜晚姑娘們遙看牛郎、織女星,暗暗祝願祈禱,希望能選配理想伴侶。少男少女,於是日夜嘴咬絲瓜根,能聽到牛朗和織女說話,實為無稽之談。
中秋節,節時在農曆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日為三秋恰半,金風薦爽,瓜果成熟,丹桂飄香,秋收到倉,銀蟾滿光,是賞月的良好機會。過此節源於傳統習慣,以佳節慶祝全年來辛勤勞動獲得的豐收成果。舉家團圓,吃月餅,鮮果,焦饃,賞明月,喝佳釀,趁月光到田野“摸秋”。
重陽節,節時在農曆九月九日,古代過此節形式有登高泛萸,釀菊花酒,作糕點敬老師,逆女懺悔等。
臘八節,節時在農曆十二月八日,家家做“臘八粥”(糯米、紅蓮子豆類、糖等煮製而成)吃。臘八又是出嫁迎娶的好日子。
小年,節時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過小年主要是為了祭灶神,為其送行。據民間習慣認為,灶神是上天派駐到各家各戶主持小神,一年一度於小年夜晚回到天堂,向玉黃大帝匯報民間情況,並領受第二年的旨意,於大年夜晚返回駐家。各家是日殺掉啟明老公雞,給灶神當馬騎,更換新灶歷,燒掉舊曆,寓意迎接美好的新年,製作米糖,擺酒菜,讓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待到天黑時,焚香燒紙,鞭炮齊鳴,把灶神送上天。送走灶神,舉家入席,歡度小年。到大年夜晚,少不了燒香放鞭炮迎接灶神一舉,此俗民眾對此頗為重視。
大年,年時在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又稱除夕。過大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的節日。進入臘月就開始準備過年的吃穿用物,謂為“辦年貨”,將室內外打掃一新,寓有“除舊歲”之意。城鎮各家店鋪貨物齊全,堆攤壘架,供顧客挑選,農民將農副、土特產品帶到集市銷售,再買回所需年貨,呈現購銷兩旺的繁榮景象,使新年氣氛更加濃厚。臨近過年,於二十七、八日,開始以清油炸魚肉雞等,稱為“過油”。年三傘(或二十九)早上,開始換挑符,貼鬥神春聯),更換中堂和神祖牌位。也有窮家於二十八就把鬥神貼上,故有“二十八,貼花花”民諺。早貼鬥神的含義是拒討帳上門,民俗中有“鬥神貼上門,要帳不進門”之戒規。年三十晚上設香案列豬頭(或大塊刀肉)、酒肴、果品,焚香燒紙放鞭炮,舉家以輩次,年歲大小跪墊叩拜。然後,合家吃過年團圓飯,年飯是儘其所有,以豐盛為好。飯後撤席,家長端坐堂屋中上方,晚輩依次叩頭,向老人“辭歲”,老人賞賜“壓歲錢”。除夕夜晚通宵達旦不眠,稱為“守歲”(或稱為守皮襖)。五爐香後,家長到屋外門前,燒紙焚香放鞭炮,為“接年“(迎財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農曆傳統節日,由原來以封建迷信為主要內容的形式,逐漸轉變為家人團聚,吃頓豐盛的酒宴,親朋互訪,設宴招待,以示對節日的慶祝,但有許多老年人,仍有敬神祭祖活動,多不公開舉行。除農曆傳統節日外,以公曆命名的新節日,逐漸為人們所重視。元月1日為元旦節。3月8日為婦女節,3月12日為植樹節,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5月4日為青年節,6月1日為兒童節,7月1日為中國共產黨紀念日,8月1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9月10日為教師節,10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屆時,政府或單位組織集體慶祝活動。
禮儀
拜年禮,自古以來,於春節閒遐之際,互相往來,訪親探友,尊長隆師,稱為“拜年”。從正月初一至十六日,拜年盛行,初一至初五為拜年高峰期,十六以後拜年稱“晚年”,出了正月相互來往不再稱拜年。到主要親族拜年的順序為:“初一叔(伯),初二舅,初三初四拜岳父”,即初一,二給本族和姥娘家長輩拜年,初四以後,次要親戚,朋友之間才開始相互交拜。拜年時,多數都要帶幾包糕點,紅糖之類的禮物。新女婿給岳父、母拜第一個新年,要帶上比較豐富的禮物(原封退回),凡拜客至家,主人都要準備豐盛的酒宴招待,臨走時,主人只收下禮物的一部分,餘下留作“壓筐底”,主人並給新女婿和兒童拜客串錢。同輩或朋友之間先為年輕者至年長者家拜年,受拜者必回拜,否則為不禮貌。晚輩行拜年禮為“叩頭”,平輩相拜禮為“作揖”,現代拜年均改為握手問好。
過春節長輩給晚輩,特別是兒童給串錢,又稱壓歲錢。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絕大部分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過年給兒童饋以重金,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並相互攀比,此類現象既浪費,又不文明,容易影響兒童成長
婚禮禮儀,改革開放以來,息縣基本形式新式的結婚禮儀,結婚需持雙方身份證到民政部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領取結婚證書方能生效,婚禮有主婚人,證婚人,證婚人講話,新婚夫婦給與會同志鞠躬,夫婦相互鞠躬,介紹自己的戀愛經過,請同志們吃喜糖,給來客敬酒,並表示今後互敬互愛。另有旅遊結婚形式,即新婚夫婦領取結婚證後,或由公家集體組織,或任其自由行動,到大城市或名山佳水勝地度婚假,稱為“度蜜月”。但在農村,仍有媒人說親,父母強當家的訂婚舊俗,父母往往以女為貴,向求婚者索取大量錢財,對方待媳婦到家門,已是一貧如洗,債務高壘。有些家境困難者,盼媳心切,逐獨出心裁,想出換親絕招,換親是兩家有兒有女,且年齡相當互換為媳,可減少大量聘禮,但往往因感情不好而引起不良後果。
生育喜慶之禮,歷代把生男孩稱為大喜,生女成為小喜。無論是大喜或小喜,親友送禮賀喜,主人以禮設宴招待。所送禮品主要有油條、饊子、雞蛋、母雞、紅糖及小孩衣物,現多為送錢。婦女生育休假一般為一個月時間,故稱為“坐月子”,一月後稱為“滿月”。婦女在坐月子期間,忌進別人家宅,更不準進他家屋門,誤犯者得賠禮道歉,並位其燒紙焚香放鞭炮,稱為“祭宅”,婦女生小孩忌在娘家(入贅者例外)
建宅喬遷喜慶之禮,建宅為人生一件大事。經數年積蓄和工料籌備,選擇合適基礎,設計好看實惠式樣,建宅蓋房都希望經久堅固,居住安全舒適,避免在建造和居住時出事故,以求大吉大利,故於上樑或結頂時,貼楹聯(以紅紙或紅綾,寫上“姜太公在此,百物禁忌”或“吉星高照”等字樣),撒穀雨(或點紅蒸饃),放大鞭,既表示歡慶,又寓意吉祥。而建宅必須立飲灶,待宅灶落成,遷入新居後,親友多提肉掂酒前來祝賀喬遷之喜,俗稱“燎鍋底”,現多為送錢。更有一些風流雅士,粉飾昇平,則集資鐫匾相贈,匾位木製,紅低金字,大書“瑞映華堂”等字樣,為新宅更增光彩。
進入1990年代以來,一些外出務工的人員,回村蓋起新居,但由於長年在外,蓋好後即離去,形成空居,形成浪費。
開業、考取中專大學、參軍入伍、轉正進級、升官提拔、選送出國等,親朋好友紛紛饋贈禮品或錢至家祝賀。人們多在喜慶時,以鳴鞭示眾,設宴招待。此類饋贈送禮,相互攀比,禮金越來越重,已造成日常開支的重要負擔開支。有些人已因此負債。
喪禮,改革開放以來,息縣城區全部實行火葬,農村地區及國家政策允許的(例如因宗教信仰不同者)還以土葬為主。家裡有喪事,首先請持事者,息縣俗稱持事客,共商安葬事宜。通常是停喪三日(也有4—7日者),親朋前來治喪。火化後,將骨灰盒葬入墓穴。後設喪宴致謝。

息縣特產

息縣香稻丸

息縣香稻丸是我縣獨特的名優產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據民間傳說,神農氏的小女兒路經息縣夏莊南張莊時,撒下一把稻穀,當年收後,米香溢人,被一老農收藏於次年種植,繁衍至今。又相傳南海觀世音菩薩應西天如來佛祖之約到天庭講學,在路過河南息縣的時候打個噴嚏,結果把寶瓶中的萬種之種的香米稻種打到了凡間。據文獻記載,香稻丸早在宋朝時就已有種植,明、清作為宮延貢品,《中國外食指南》、《河南年鑑》、信陽《土特產調查》中均有息縣香稻丸的記載。1914年曾在美國舊金山多國商品賽會上展銷。息縣香稻丸色彩青白如珍珠,香氣馥郁,素有“一塊稻香滿坡,一撮米香滿鍋,一碗飯香滿桌”的美稱。煮粥蒸飯時只需加少許的“息縣香稻丸”稻米,則香溢滿屋,沁人肺腑,食味香美,誘人增欲。由於息縣香稻丸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產量極為有限,所以顯得極為珍貴,通常人們作為調味品(佐料)食用。息縣香稻丸不僅有其特有的香味和品質,而且有醫療保健作用。息縣香稻丸營養豐富,含有大量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E含量達到0.22mg/100g;除此之外,還含有維生素A、B1、B2;蛋白質含量為9.44%,除含有大量多種維生素和蛋白質外,含有多種營養元素和多種胺基酸,其中:磷460mg/100g、鉀339.74 mg/100g、鎂140.04mg/100g、鈣7.32mg/100g。特別是硒的含量也達到0.116mg/100g,明顯高於其它稻米的含量;胺基酸總含量達到9.92%,其中:谷氨酸最高達1.72%,其次天門冬氨酸達0.91%。由於息縣香稻丸含有大量的蛋白南、維生素和多種胺基酸及營養元素,能增強人體的抵抗力,改善新陳代謝,是傳統滋補佳品,2004年底被國家質檢總局原地標記註冊(註冊證號為:0000296)息縣香稻丸稻米生產嚴格按照無公害稻米生產標準,產品規格為:100克/袋、250克/袋、500克/袋、1000克/袋和2500克/袋共五種,採用內塑外紙箱包裝,以保持原有的香味和品質。

息半夏

息半夏是息縣獨有的優良中藥材品種,在二千多年前《禮記、月令篇》曾有關於半夏的藥用記載。在《本草綱目》等醫學著作中對半夏入藥的有關問題作了詳細、深刻的闡述。清嘉慶四年,息州志對此已有記載,1979年版《辭海》將半夏列為息縣特產。醫藥、醫療界對息縣所產半夏極為推崇,為了將它區別於另外產品,特意在半夏二字 之 前 冠—“息”字,稱為“息半夏”,以示對它的青睞。1914年3月,在 舊金山舉辦萬國商品博覽會上,息半夏因其個大、粉足、品質優良、療效顯著廣受外商歡迎。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息半夏遠銷日、韓及歐美市場,長期供不應求,國內各大藥市常年出現有價無藥的局面。息半夏以淮河閭河沿岸出產的品質為最佳,通過大量臨床試驗和藥理檢測,9克息半夏相當於外地半夏15克藥效。多年來,息半夏以質量地道,信譽卓著而馳名中外,在同類藥材中被視為珍品。據 《五十二病方》、《局方》、《仁齋直指方》和《金匱要略》等記載,息半夏入藥能夠治療咳痰喘急、肺胃虛寒、嘔吐眩悸、便秘泄瀉、小兒驚風等症,藥物實驗有鎮咳、止吐解毒等功效,外敷可止痛消腫。

息縣油酥火燒

息縣油酥火燒又名“油酥饃”,系風味小吃中的佳品。 息縣油酥火燒以麵粉為主料,摻和生豬油香油、蔥花、食鹽等佐料,於鐵鏊烙制加火燒而成。其製作工藝獨特,操作方法古老,風味別具一格。
息縣油酥火燒,相傳始於明代,距今已四百餘年。清光緒年間,息縣烙制油酥火燒制者達數家,唯熟食世家熊明德,在名師蔡安仁的指教下製作的油酥火燒,味美藝精,久負盛名。1942年,熊明德帶徒傳藝,城關鎮東大街彭增仁拜師求學,技藝超前,馳名中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彭增仁重操三十年前之舊藝,自開油酥火燒店。其店雖小,卻顧客盈門,食後讚不絕口。
1980年3月,河南省名菜、名點、風味小吃展銷大會在鄭州舉行。歷時一個月。息縣油酥火燒名家彭增仁應聘前往,臨街起灶。當眾操作,獻技獻藝,製作的油酥火燒,各地旅客品嘗後,紛紛稱讚。這次展銷的全省150種風味小吃中,有71種被評為名吃。息縣油酥火燒則名列前茅。
1983年,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食指南》一書記載:“息縣油酥火燒為名小吃,其外形橢圓,細絲盤繞,色澤鮮艷,拿起即碎,酥脆甜香,十分可口。”

息縣西瓜

息縣路口鄉和彭店鄉土質特別,鐵、鈣含量比較豐富,民眾種植西瓜的歷史優久,栽培技術和施肥管理獨特,以其口感好、耐貯存、含糖適中而著稱,具有瓤紅、皮薄、無籽、甘甜、醇香、個大的特點。兩鄉種值面積達到5萬畝以上,遠銷武漢、鄭州等大中城市
經濟概況
息縣地處大別山北麓、黃淮海平原南緣,有“不息之壤”之稱。全縣總面積1835平方公里,轄6鎮12鄉1區4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08萬人。
2014年上半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69.38億元,同比增長8.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95億元,同比增長26%,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1.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0.8億元,增長幅度均在兩位數以上。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4億元,各項存款餘額183.9億元。稅收收入完成1.46億元,占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5.2%。

第一產業

2013年,農業基礎持續鞏固。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行“以獎代補”政策,新挖坑塘320口,新打配機井1100眼,新挖整修排灌溝渠520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2萬畝。切實抓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重點水利工程,除險加固水庫6座,新建橋涵閘2668座。全年兌付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近2億元;爭取農開、扶貧、土地整治小農水重點縣、新增千億斤糧食等項目資金2億多元。產業化水平穩步提升。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570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7家,註冊登記家庭農場9家,流轉土地100多萬畝。金豐稻米產業化集群被授予“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稱號。農林牧工作再創佳績。糧食總產量達到95.4萬噸,實現十連增,我縣被評為“全國超級產糧大縣”,連續八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林業生態建設提升工程完成造林1.43萬畝,通過了林業生態縣省級複查。全縣畜牧業產值達21.93億元,綜合實力躍居全市前列。

第二產業

2013年,全縣11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45.4億元,同比增長14.7%。主導產業牢固確立。壯大以主食加工為主的綠色食品產業,營業收入占比達到51.3%,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按照“六個一”的標準,升級改造了立翔大道兩側的企業,成功打造“綠色食品街”。峰剛、金豐兩家企業榮獲“2013年信陽市30高和30強企業”榮譽稱號。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以企業服務辦為視窗,完善了“四集中”、“零阻礙”、“馬上辦”機制,構建了全程代辦的“綠色通道”。建立了處級領導分包聯繫企業制度服務保障水平有了新提升。承載能力持續增強。全年在集聚區實施項目13個,累計完成投資54.7億元,新建高標準道路1.7公里,新建標準化廠房32萬平方米。引進北京啟成世紀財務顧問有限公司,為全縣中小企業提供了專業化財務服務。與建設銀行信陽銀行合作建立了“助保貸融資平台,發放貸款1900萬元,有力支持了企業的發展。

第三產業

2013年,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向縱深推進。縣農村信用聯社改建農村商業銀行進展順利。中國銀行在息縣設立支行,實現了國有四大銀行全覆蓋。全縣“四上”企業達到65家,增速位居全市第二。開放招商態勢良好。建立了“三位一體”的招商機制,形成圍繞主導產業招商的濃厚氛圍。主導產業簽約項目達22個,立翔“熊出沒”卡通食品、峰剛金絲燕麵條等一批億元以上項目陸續建成投產,預計可實現增加值3億元。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62.2億元,同比增長19%;各項貸款餘額48.7億元,同比增長17.9%;餘額存貸比為30%,新增存貸比為40.9%。全縣引進省外資金12.0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200萬美元,外貿出口創匯1600萬美元。

經濟綜述

全縣生產總值完成152.85億元,同比增長8.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5.81億元,同比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3.37億元,同比增長13.9%;稅收收入完成2.1億元,同比增長23.9%,稅收占比達69.2%,收入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3億元,同比增長14.8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26.6億元,同比增長4.6%,支出規模居全市第2位。

歷史文化

文化名人在息縣“五七幹校”的遺痕
公元1969年11月18日晚,河南省息縣東嶽公社軋花廠倉庫里,搭滿大大小小的通鋪,集中宿住著100多人,在這些人中,有文化名人錢鐘書及夫人楊絳俞平伯沈從文、胡繩、何其芳呂叔湘,有經濟學家孫冶方駱耕漠顧準、吳敬連、林里夫等—這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中央機關單位在息縣“五七幹校”的歷史一幕。
論息縣在中國縣制史上的地位
關於中華最古之縣,學術界歷來存有爭論。申、息二縣是華夏大地誕生“縣制”最早的地區。由申、息等楚縣所顯示的“縣制”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點:其一,縣的行政首長楚王直接任免;其二,縣邑代表國家向縣民徵收軍賦,用以組建直隸於楚王的地方兵團(“縣師”);其三,地方兵團(“縣師”)可由楚王直接調遣,參加楚國對外奇霸戰爭。由申、息二縣發其端的楚縣的不斷發展壯大,從多方面凸顯了“縣制”的優越性。根據“縣制”的三個特點,顧頡剛先生以楚滅之“權”為春秋“第一縣”,缺乏立論根據。息縣建縣最早,縣名最古且無更易,這在中國縣制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相關詩歌
當下白膏泥包藏的楚貴族
紅漆粘滿將士的鮮血
如果穿越信陽看到淮河日漸飽滿
將一個夏季抬高警戒水位
臨河鎮。淮水浸潤暖風
她要用酒醞釀婚姻
息壤封埋泛濫的情感
收穫紅麻的夫妻
我目送他們在泥濘的田埂上進城
俞平伯一生作詩數量極多,他把“人生譬之為波浪,詩便是船兒”。1969年,他隨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五七幹校”來到息縣,這一段生活,成為詩人一生中最特別也最難忘的經歷。樸素寧靜的鄉間生活與喧囂壓抑的政治氣候形成巨大反差,使詩人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欲望。這期間,詩人進入晚年創作的高峰期,農舍茅屋、河塘竹林、雜亂的集市、泥濘的道路均成為素材。鄉親們常看見他隨身攜帶著一個破舊發黃的小筆記本,上面寫滿了七言或五言詩詞,從這些草稿的流暢程度來看,幾乎每首詩都是一氣呵成,很少改動。在息縣一年多的生活里,詩人共創作了近百首詩詞,具有代表性的是《息縣雜詠》、《紀東嶽事》、《至日》等等,其中七言長詩《重圓花燭歌》還在香港單獨出版。這些詩詞,真實地記錄了息縣農村的田園風光和民情民風,讀來仍清新爽朗。詩人在《紀東嶽事》里寫道:
櫻子黃先赤,紅桃更綠桃。
塘春多扁嘴,延頸白鵝高。
東嶽廟恢擴,聞當街北頭。
他年遭劫火,空有集名留。
明日當逢集,回塘撒網賒。
北頭賣蔬果,南首有魚蝦

風景名勝

息縣名勝古蹟,如繁星燦爛。曾被蘇東坡譽為"東南第一峰"的濮公山隔淮與縣城相望。站在峰頂,可南閱楚天,北眺中原。劉鄧大軍南下,將軍試水,傳為美談,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深深的足跡。"濮山拱翠"、"古息含煙"、"興國尋幽"、"豎斧春耕"、"寨河晚渡"、"葛陂夜雨"、"廣豐浸碧"、"淮汝交流"等八大景觀,把息縣繪就成一幅瑰麗的畫卷。
一、濮山拱翠
息城南面淮河,南五里許,有山名濮者。相傳漢末道士濮公,于山東首洞中修煉,丹成,化為滿山浮光,其原名也。後人以濮公居此,遂稱濮公山焉。山映息城,四時長青,故曰濮山拱翠。列縣八景之一。宋蘇眉過淮至此,題為東南第一峰,有碑。
二、古息含煙
縣西南十里許,有青龍寺,春秋時息國故都舊址也。原始周武王十五年,分功賜土,文王三十七子名羽達者(見百子書),封侯爵主息國。地臨淮河。面濮公山,山產珉玉。後因河流變遷,東漢光武十五年,遷都為今,縣名新息。光武十九年,封伏波將軍馬援為新息候。即此故都雖廢遺址,每當春暮,朝霧蒙蒙常見,城市人多見之,故名古息含煙,列入八景。
三、興國尋幽
縣城東南二里許,有古剎興國寺。奠稽厥始,傳稱為晉代建。唐貞觀二年,於寺東院建九級浮屠一座,大雄寶殿五間,殿後藏經樓一所,名塔院寺,有碑可考。該寺院南面濮淮,北枕縣城,東南隅風景宜人,每歲元宵次日,縣龍燈大會,萃集比賽,稱為名勝。故名興國尋幽,列入八景焉。
四、豎斧春耕
縣北愛婆店附近,有豎斧村,村旁有豎斧堰。相傳為晉仙人葛洪遺蹟(知採藥煉丹法見晉書)。每仲夏深夜,不時聞村有伐樹聲,堰有叱牛聲,開戶視之,四無人聲,久之,村中以為仙人催耕,恐誤農事,由此聞聲即起,傳為佳話。故名豎斧春耕,列入八景。
五、寨河晚渡
縣城東南五十里,有河曰寨河,自光山縣境南來,直貫息潢交界要衝,北入淮(與吳村鋪集東碼頭河合流)。河流至此,東岸臨堡子口集,商業繁榮,西有三官廟古剎巍然,沿河柳綠萬株,隱隱樓閣參差,每當夕陽返照,旅客爭渡,煙波蕩漾,天然畫圖,寨河晚渡列入息縣八景之一。
六、葛坡夜雨
縣城東澺水,東迤入淮河下游,有葛坡,漢末費長房故里也。當為汝南市椽時,遇一老翁鬻藥,懸一壺於肆頭,日入輙入壺中,市人莫之見,費見而異之,說游叩其姓,曰:”壺公“。一日思歸,壺授以竹杖曰:”乘此任所之,費乘之,恍惚間即至葛坡,投杖於地,杖化龍於地,杖化龍而去。該地夜雨時作雨聲,傳為靈機,故名葛坡夜雨,例入息縣八景。
七、廣豐浸碧
縣東北,包信鎮西二里許,有長堤,南北十里,名廣豐嶺,上有廣豐亭。閭河穿過其中,繞集南過大橋,折流至長陵集入淮,嶺下曠野不毛。明時,包信系縣制(春秋時古賴國,有賴子墓。《左傳》楚人賴子追之,即此)。邑宰張公,開墾荒地千餘畝,規劃成區,引閭水灌之,遂成沃野,每年麥稻豐收。臨上有張公遺愛碑存,因其常年碧水環繞,故名廣豐浸碧,為八景之一。
八、淮汝交流
息縣幅員廣大,河流經過,南帶淮河,北枕汝水,兩河交匯於縣東北谷堆集、河口集(現劃歸為淮濱縣)。兩河爭流,船帆往來,南與白鷺洲遙遙相望,極稱勝地,淮汝交流,故列八景之一。

著名人物

柳蘭芳 (1935— ),息縣城關人。河南省豫劇院三團演員,中共河南省第四次代表大會代表,四屆、五屆省政協委員。
趙浩生,息縣城關人,生於1920年,1962年加入美國籍。任美國耶魯大學教授,中國鄭州大學暨南大學名譽教授,信陽師範名譽校長、美國趙氏公司董事長。
李年海 (1951— ),崗李店鄉方老莊人。1969年參軍,197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部隊期間,兩次立三等功,四次受到嘉獎。1975年復員返鄉,在生產隊任民兵排長。1979年任大隊黨支部委員、團支部書記。農村實行聯產後,李堅持學科學,用科學,創造出畝產皮棉165斤的新成績。帶領民眾走學科學致富的道路,被團中央命為“新長征突擊手”。1980年12月,出席省農村青年學科學經驗交流會。1982年任大隊民兵營長。1983年3月,當選為省六屆人大代表。4月,當選為全國六屆人大代表出席全國六屆人民代表大會。9月,出席武漢軍區民兵工作“雙先會”。
陳希成 (1941— ),包信鄉陳莊村人。1958年8月,參加工作。1959年11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濟南坦克乘員教導團當學員。結業後,調陸軍第七師坦克自行火炮二一二團坦克營任炮長。1962年任車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3月,就讀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坦克學校學員隊。1965年畢業後,在陸軍第七師坦克自行火炮二一二團坦克營一連任排長。1966年10月,升任副連長。1967年5月,調團司令部任軍務參謀。1969年12月,任坦克第四十三團司令部副參謀長。1973年12月,任四十三團副團長。1975年3月,任坦克第十一師副師長。1976年2月,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大學深造,1977年1月結業。1979年9月,任坦克第十一師師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