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摸秋
- 節日時間:中秋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全國
- 節日活動:摘取瓜豆
簡介,歷史,方言,地方習俗,文學作品,
簡介
在我國的許多地區,中秋之夜流行著摸秋的習俗。據清代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中記載:“女伴秋夜出遊,各於瓜田摘瓜歸,為宜男兆,名曰摸秋。”那些結婚後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會乘著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別人家的田中去偷摘瓜豆。因為民間相傳,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為“南”與“男”諧音,摸到扁豆則生女孩,因為扁豆也稱“娥眉豆”。而這一夜,瓜豆之主非但不責怪“偷摘”者,反而以此為樂。
歷史
民間有句俗語,“八月半摸秋不算偷。”“摸秋”,其實就是“偷秋”的意思。在我的家鄉,摸秋的習俗由來已久。相傳,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這支隊伍紀律嚴明,所到之處,秋毫無犯。一天,起義軍轉移到淮河岸邊,深夜不便打擾百姓,便曠野露天宿營。有幾位戰士飢餓難忍,在田間摘了一些瓜果充飢。此事被主帥發覺,等天明了便準備將那幾個治罪。村民們得知後,紛紛向主帥求情。為開脫戰士的過錯,有一老者隨口說道:“八月摸秋不為偷。”那幾個戰士因此話而獲赦免。那天正好是中秋節,從此留下了“摸秋”的習俗。後來,“偷摘”者多為調皮的小孩。此夜,家長放縱孩子到別人家田中“摸秋”,如果是摘得蔥,則認為小孩長大後能聰明,如果是摘得瓜,則認為以後小孩吃喝不愁。丟了“秋”的人家,無論丟多少,從不叫罵。
小時候,我和小夥伴們是喜歡摸秋的。中秋節的夜晚,圓圓的月亮升了起來。吃罷晚飯,我和小夥伴們早已約好在生產隊的那塊棉花地里碰頭,然後坐在棉田壟間,商量著摸誰家的“秋”。月升中天,瓦亮瓦亮的,棉花葉子和草上落了重重的露水,如珍珠一般。“摸秋啦!”不知誰的聲音在野地里輕輕一喊,於是我們立即四散融入濃濃的月色之中。秋天是成熟的季節,各種瓜果在田野里飄香,早誘得人垂涎三尺,大家早巴望摸秋時好好過一把癮。摸秋一定要揀熟的摘,不然,摘了生瓜果不能吃,扔了,就被看作是“作孽”。許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人摸秋。也有小氣的人家,頭天將成熟的全部摘回,讓摸秋的人撲個空。如果遇到惡作劇的,會把他的生瓜紐子摘了扔進棉花地里,把他的葵花擰斷脖子。那小氣鬼可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一會兒功夫,我們的“人馬”帶著各自的“戰果”從四方匯合到那塊地里,大家“有福同享”,嘻嘻哈哈,海吃胡吃,直到一個個肚大腰圓,打著飽嗝,才十分滿足地四散回去。我嘆服於先輩鄉民的仁慈和厚愛。摸秋,一個“摸”字,把秋天渲染得甜美而又溫馨。
方言
宣城一帶由此習俗“摸秋”,郎溪縣民風純樸,許多人養成“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的君子風度。但城鄉小偷小摸不乏其人,農民種瓜果得搭棚看守,不讓人偷瓜摘果。唯獨立秋這一天夜晚例外,如有人摘瓜果則不干涉。這是從古時傳下來的習俗,叫“摸秋”。摸秋不能帶照明器具,只能在黑夜裡用手摸,摸得到是運氣,摸不到自認晦氣。因為摸秋要慢慢摸,進度慢,所以常有人埋怨對方做事慢說:“看你像摸秋一樣”!因地方方言讀音異 引
地方習俗
在安徽壽縣地區,有著很久遠的摸秋風俗,也稱“放火把”中秋節晚餐後,壽縣老人們喜品茶賞月,青少年則要盡情玩耍到下半夜。這一天晚上,村村戶戶玩火把。人們用麻秸、黃蒿、稻草等扎製成丈余長的火把,點燃了高舉著,歡天喜地奔向村邊、大路、田野,或耍火龍,或舞火獅,奔騰跳躍,遠近呼應。“摸秋”也是壽縣鄉間中秋之夜的傳統活動之一。入夜,人們可以隨意溜到菜園子、莊稼地里,摸摘瓜果、大椒、黃豆、玉米、棉花、蘿蔔,不論是張三家還是李四家的。俗謂“摸到冬瓜生男孩,摸到絲瓜生女孩,摸到大椒不害眼。”爾後,還要拔了黃豆棵子在路邊燒毛豆吃。因而,中秋節後,鄉間的路旁、田邊常可見到一攤攤灰塵燼。中秋之夜,城鎮上大戶人家還有“步月”的雅興。月上三桿後,鑼鼓班子紛紛出動,踏著月華走街串巷,咚咚嗆嗆,邊走邊敲,樂此不疲,直到夜深盡興方歸。
文學作品
《摸秋》,屬於“相約名家·冰心獎獲獎作家作品精選”書系,九州出版社出版。作者陳永林,《微型小說選刊》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獲“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等。本書的數十篇小小說立意新穎,構思巧妙,情節曲折。跌宕起伏的情節鋪展,富於歷史深度對人性和生活現象進行理性思考,充滿人情味,充滿原生態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