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70多種。從詞源上說,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為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複合整體,總稱為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傳統文化
  • 外文名: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 作用:是民族歷史上思想文化的總體表征
  • 解釋: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 特點:兼容並蓄、和而不同
  • 主要包括:思想、文字、語言、學術
詞目譯義,主要特徵,文化縱覽,簡介,諸子百家,琴棋書畫,傳統文學,傳統節日,中國戲劇,中國建築,語言文字,醫藥醫學,宗教哲學,民間工藝,中華武術,地域文化,衣冠服飾,四大雅戲,動物植物,古玩器物,飲食廚藝,傳說神話,神妖鬼怪,傳統音樂,中國對聯,名山大川,

詞目譯義

在中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系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
”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著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繫,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有些還包括小吃,風俗等傳統文化

主要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文化縱覽

簡介

、孝、琴棋書畫三百六十行四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自然養生、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農家農民起義;皇宮官府、宮庭文化、帝王學。

諸子百家

“九流十家”
1.道家(子、莊子列子;思想:道德,無為、逍遙;《南華經》《道德經》 《管子
2.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中庸》《大學》《孟子》《論語》)
3.法家李悝韓非李斯、《韓非子》、思想:君主集權,以法治國)
4.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愛非攻舉賢、節儉)
5.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桓團公孫龍子》)
6.陰陽家鄒衍、《鄒子》)
7.縱橫家鬼谷子蘇秦張儀、〔《戰國縱橫家書》記載〕)
8.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劉安、尸佼、《尸子》、《淮南子》)
9.小說家(虞初、《虞初周說》)
10.農家(許行《神農》已佚)
諸子百家,是對春秋戰國時期學術派別的總稱。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琴棋書畫

傳統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
詩經》、《楚辭》、;先秦詩歌漢賦漢樂府、民歌〔南北朝時期〕、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如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傳統節日

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百花生日)、上巳節(三月三)、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國戲劇

中國建築

亭閣牌坊、園林寺院、鐘塔廟宇、亭台樓閣、民宅

語言文字

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我國除漢族使用漢語外,回族、滿族、畲族也基本轉用漢語。
現代漢語有標準語〔國語〕和方言之分。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和平話土話。 從語言系屬來看,我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言: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漢字是世界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另外三種是埃及聖書字、蘇美爾楔形文字、瑪雅文字),從文字類型上看漢字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音節文字之分。從字母體系上看有古印度字母、回鶻字母、阿拉伯字母、方塊形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等形式。
鮮有文字的書寫能成為一門藝術,更無一能達到漢字書法藝術的高度。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黃庭堅等書法名家的作品至今讓人們嘆為觀止

醫藥醫學

中醫中藥、《黃帝內經》、《針灸甲乙經》、《脈經》、《本草綱目》、《千金方》、《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等

宗教哲學

〔佛〕、周易陰陽五行八卦占卜風水面相

民間工藝

中華武術

太極拳詠春拳武當拳、形意拳、少林武術、南拳、劍術等

地域文化

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塞北嶺南、大漠風情、
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
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天府之國、大西北、桂林山水、天涯海角、中原文化、巴陵文化等民風民俗
禮節、婚嫁(紅娘、月老、聘禮、洞房)、喪葬(孝服紙錢頭七)、祭祀(天地祖先);鬥神年畫鞭炮湯圓餃子

衣冠服飾

漢族衣冠服飾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國還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響而誕生的服飾。少數民族服飾種類較多,如苗族的"嘔欠"、"嘔欠嘎給希"、" 嘔欠濤"。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四大雅戲

動物植物

龍生九子:囚牛睚眥嘲風蒲牢狻猊贔屓狴犴螭吻饕餮椒圖蚣蝮貔貅

古玩器物

飲食廚藝

出門七件事:茶道酒文化中國菜八大菜系(魯、 川、 粵、 閩、 蘇、 浙、湘、徽)、餃子湯圓粽子年糕月餅筷子魚翅海參鮑魚……

傳說神話

神妖鬼怪

傳統音樂

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可見,傳統音樂包括“國樂”但不包括“新音樂”,但它們都是“中國音樂”。
傳統音樂是中國民族音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音樂與新音樂的區別並不在於創作時音的先後,而是在於其表現形式及風格特徵。如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漁舟唱晚》雖是近代音樂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屬中華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傳統音樂。相反,學堂樂歌、鋼琴獨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樂形態特徵借鑑了西方音樂,故不是傳統音樂。
傳統音樂的劃分最早見於中國音樂研究所編寫的《民族音樂概論》,分為五大類: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和器樂,但大多院校在教學中把歌舞音樂併入民歌,於是就變成四大類:民歌、民族器樂、曲藝(即“說唱”)音樂、戲曲音樂。
實際上,“民族音樂”、“傳統音樂”和“民間音樂”又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民族音樂”包括傳統音樂新音樂;而“民間音樂”只是傳統音樂的一個類別。且中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的,除了民間音樂,還包括宮廷音樂、宗教音樂文人音樂
杜亞雄先生則將中國傳統音樂分類如下: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其中民間音樂包括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民間歌舞戲曲音樂說唱音樂文人音樂包括古琴音樂、詩詞吟誦調、文人自度曲宗教音樂包括道教音樂釋教音樂、伊斯蘭教音樂、薩滿教及其它宗教音樂宮廷音樂包括祭祀樂、朝會樂、喜迎及巡禮樂、宴樂
戲曲
戲曲“四大聲腔
四聲腔,展輝煌,對戲曲,有影響;
崑山腔,經改良,藝術上,有開創。
弋陽腔,節奏強,加滾白,調高亢;
梆子腔,聲響亮,花苦音,巧用上。
皮黃腔,二合一,稱二黃,和西皮;
西皮剛,二黃抑,後發展,成京劇。
聲腔中以崑山腔、弋陽腔、梆子腔、皮黃腔為典型。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中國對聯

對聯,又稱楹聯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對聯起源秦朝,古時稱為桃符。關於中國最早的楹聯,譚蟬雪先生在《文史知識》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國最早的楹帖出現在唐代。
時間跨度為先秦、兩漢至南北朝。在中國古詩文中,很早就出現了一些比較整齊的對偶句。流傳至今的幾篇上古歌謠已見其濫觴。如“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類。至先秦兩漢,對偶句更是屢見不鮮。《易經》卦爻辭中已有一些對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視,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於天,後入於地。”(《明夷》卦“上六”)《易傳》中對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見,如:“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繫辭下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則各從其類也。”
律偶,格律詩中的對偶句。這種詩體又稱近體詩,正式形成於唐代,但其溯源,則始於魏晉。曹魏時,李登作《聲類》十卷,呂靜作《韻集》五卷,分出濁音諸聲。另外,孫炎作《爾雅音義》,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創始人。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道教文化禪宗文化飲食文化、孝賢文化、慈善文化中醫文化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清明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初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名山大川

中國五嶽:華山恆山衡山嵩山泰山
上古道家修仙聖地: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
道教現四大名山:青城山龍虎山武當山齊雲山
黃山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