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漆器

中國漆器

中國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它一般髹朱飾黑,或髹黑飾朱,以優美的圖案在器物表面構成一個綺麗的彩色世界。從新石器時代起,中國人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漆器
  • 產地:中國
  • 起源時期:新石器時代
  • 材料:生漆
  • 技法種類:描金、螺填等
介紹,歷史傳承,史前,先秦,漢,唐,宋元,明清,現代,技法種類,工藝特色,概述,犀皮,漆畫,漆器屏風,屏風分類,漆器屏風,基礎知識,表現形式,漆器收藏保養,注意事項,相關著作,

介紹

用生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製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它發源於新石器時代,歷經商周直至明清,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其熗金、描金等工藝品,還對日本等地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國漆器

歷史傳承

史前

大約在七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能製造漆器了。根據是1978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了朱漆木碗和朱漆筒,經過化學方法和光譜分析,其塗料為天然漆。
中國漆器

先秦

夏代之後,漆器品種漸多,在戰國時期,漆器業獨領風騷,形成長達五個世紀的空前繁榮。據記載,莊子年輕時曾經做過管理漆業的小官。戰國時漆器生產規模已經很大,被國家列入重要的經濟收入,並設專人管理。漆器生產工序複雜,耗工耗時,漆器品種又特別繁多,不僅用於裝飾家具,器皿,文具和藝術品,而且還套用于樂器,喪葬用具,兵器等。這時的漆器很昂貴,但新興的諸侯不再熱衷於青銅器,而把興趣轉向光亮潔淨、易洗,體輕、隔熱、耐腐、嵌飾彩繪五光十色的漆器,於是,漆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銅器。這一時期,漆器一般髹朱飾黑,或髹黑飾朱,以優美的圖案在器物表面構成一個綺麗的彩色世界。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這些漆器是楚墓中年代最早也是最為精彩的,而且品類全,器型大,風格古樸,這些精美的漆器體現了楚文化的神韻。
中國漆器

漢代漆器也是以黑紅為主色。漢代是漆器的鼎盛時期,漆器的品種又增加了盒、盤、匣案、耳環、碟碗、筐、箱、尺、唾壺、面罩、棋盤、凳子、危、幾等,同時,還開創了新的工藝技法,如多彩、針刻、銅扣、貼金片、玳瑁片、鑲嵌、堆漆等多種裝飾手法。
漆器圖案根據不同的器物,以粗率簡練的線條或繁縟複雜的構圖表現,增強人或動物的動感與力度。黑紅互置的色彩產生光亮、優美的特殊效果。在紅與黑交織的畫面上,形成富有音樂感的瑰麗多彩的藝術風格,展現了一個人神共在,琦瑋譎詭、流動飛揚、變幻神奇的神話般的世界。

唐代漆器達到了空前的水平,有用稠漆堆塑成型的凸起花紋的堆漆;有用貝殼裁切成物象,上施線雕,在漆面上鑲嵌成紋的螺鈿器;有用金、銀花片鑲嵌而成的金銀平脫器。工藝超越前代,鏤刻鏨鑿,精妙絕倫,與漆工藝相結合,成為代表唐代風格的一種工藝品,剔紅漆器在唐代也已出現。
夾薴造像是南北朝以來脫胎技法的繼承和發展。首先以粘土製胚,外用苧麻布粘裹,敦煌莫高窟的乾漆夾薴佛像造價高,費時長,因為數目少而珍貴。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敦煌乾漆夾薴佛像流傳於美國大英博物館,
在和闐出土的佛教殘像中,有陶像,也有少數木雕像和類似夾薴漆像的作品。在泥塑和陶製像中,除了佛、菩薩像多少帶有“犍陀羅”的作風以外,還有很多天王、武士和各種形象的供養人造像,也多是由雕塑作者就地取材,是從當地現實生活中攝取的各種不同身份、性格的人物形象。
唐代彩瓷漆金唐代彩瓷漆金
從南疆和闐出土的木雕像中,有一軀殘損的天王像,其鎧甲裝束,多為中原形式,但神態面貌,卻是當地人物為藍本。另一片木雕像,分為三層,形象多赤裸勁直,幾純屬印度式。最下層右側,雕了兩個男供養人,則又是中原當時的衣冠。還有一殘斷的佛手,用苧麻布貼成,表面塗以粉彩,很類似中國夾薴漆像的做法。從這隻佛手上使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到新疆佛教雕塑藝術的現實性。這隻手的肌肉關節,都表現得非常圓軟,好像在皮層內飽含著流動的血液。像這樣的藝術佳品,決不能與一般僅作外表摹擬的作品相提並論。

宋元

兩宋曾被認為是一色漆器的時代,但發掘出土許多有高度紋飾的兩宋漆器,改正了過去的認識。在蘇州瑞光寺塔中發現的真珠舍利經幢,底座上的狻猊,寶相花,供養人員是用稠漆退塑的。在元代漆器中成就最高的是雕漆,其特點是堆漆肥厚,用藏鋒的刀法刻出豐碩圓潤的花紋。大貌淳樸渾成,而細部又極精緻,在質感上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如故宮博物院藏的張成造桅子紋剔紅盤,楊茂早觀瀑圖方剔紅盤,安徽省博物館藏張成造烏間朱線剔犀盒等。
中國漆器

明清

中國明清兩代均建都北京,其文化藝術上承宋、元,繼續發展,不斷提高。同時,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和滿族等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和文化特點,對漢族傳統文化產生了某些影響,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明清兩代對外貿易比較發達,在輸出的同時,亦引進了一些阿拉伯和歐洲的工藝,加以模仿、吸收、消化,為明清時期工藝美術的發展,灌輸了新的血液。 這一時期的工藝美術,前後經歷了549年的發展變化,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時代面貌。這一時期的髹漆工藝與建築、家具、陳設相結合,並由實用轉向陳設裝飾領域。進入了以斑斕、復飾、填嵌、紋間等技法為基本工藝的千文萬華的新時代。
明代雕漆,初以嘉興(今浙江省嘉興市)西塘張成楊茂為榜樣,由張成的兒子張德剛與包亮主持內廷果園廠官辦漆作的生產。成化、弘治年間內廷雕漆,器胎變薄,花紋疏朗,標誌西塘派雕漆已進入尾聲。雲南大理為另一雕漆產地,名漆工現僅知王松一人。至嘉靖年間,雲南雕漆始進入內廷,大展技藝,終於取代西塘派,使內廷雕漆為之一變。其特點為,刀不藏鋒、棱不磨熟。明末清初雕漆失傳,至乾隆四年由雕竹名匠封歧刻樣,蘇州織造漆作仿製成功,宮廷用雕漆亦大多由蘇州製做。揚州雕漆有螺鈿、百寶嵌等品種,以螺鈿最富特色,其中尤以點螺最為精巧,所制漆器花紋纖細,五彩繽紛。名工有王國琛、盧映之夏漆工等,後者尤善制仿古剔紅漆器。蘇、揚兩地漆作毀於清廷鎮壓太平天國革命之戰中。福州漆器以脫胎見長,色澤華美,器體輕巧是其特色。系由名工沈詔安用傳統夾□法所創。清末北京由修補雕漆發展到仿永樂、宣德和乾隆雕漆。蒔繪漆為日本名漆,明代宣德年間漆工楊氏受命赴日學習蒔繪漆,回國仿製,其子楊塤從學,所制足以亂真。另有漆工蔣回回也善仿蒔繪漆,清代蘇州仿蒔繪漆極盛,金漆輝映,富麗堂皇。明末清初出現的軟螺鈿則是螺鈿的新品種。新安(今安徽省新安縣方信川鈿嵌堆、揚州盧葵生砂鈿鑲嵌漆均名震一時。戧金、脫胎等漆器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清代宮廷雕漆清代宮廷雕漆

現代

現代漆器工藝主要分布於北京、江蘇、揚州、上海、四川重慶、福建、山西平遙、貴州大方、甘肅天水、江西宜春、陝西鳳翔等地。其中,北京雕漆,是在木胎或銅胎上髹飾數十層甚至上百層,再進行浮雕,色彩以朱紅為主,風格富麗華貴。江蘇揚州漆器以鑲嵌螺鈿為其特色,在光線照映下,非常精美。福建脫胎漆器,以其色澤光亮,輕巧美觀,不怕水浸,能耐溫,耐酸鹼腐蝕為其特點。四川漆器,多用推光的髹飾技法或以雕填見長,或以研磨繪著稱。此外,還有廈門漆線裝飾,天水的雕填等,都各有不同的藝術特色。
古漆者,光澤華,似烏金而非寒,明麗堂皇,有著莊重富貴的氣質,古之時多為皇親貴族所用,當代中國的工藝美術工作者,以漆藝材料的自然美和製作工藝的手段來重新將其展示於平面藝術,通過色彩、光澤、肌理、質感等多種視覺語言,並揉合了中國傳統景泰蘭工藝眩麗的藝術效果來產生視覺的愉悅,喚起或深沉寧靜、或蘊籍含蓄、或富麗華貴、或樸素高雅的藝術美感,激起心靈的智慧並寄予精神上的高度享受。

技法種類

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繪花紋的裝飾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為最常見,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也有把描金稱做“描金銀漆裝飾法”的。
《遵生八箋》:“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畫------”《帝京等物略》,填漆刻成花鳥,彩填稠漆,磨平如畫------”這種堆刻後填彩磨顯出花紋來的髹飾技法稱之為“填漆”。
亦作"螺填"、"螺甸",是貝殼薄片製成人物、鳥獸、花草等形象嵌在雕鏤或髹漆器物上的裝飾技法。平漆之後,而飾以彩色,則有描漆、彩漆、漂霞妝彩、花彩、描彩等製法,飾以金的,則有砂金、描金、灑金、塗金、泥金、貼金等名目,細按其各名稱,自可推想其製法不同。總之,漆器之中,以雕漆為最高貴,亦以雕漆為最有藝術意趣,故歷代均努力製作。宋人雕紅漆器,如果宮中用盒,多用金銀為胎,以朱漆厚堆至數十層,始刻人物、樓台、花草等圖畫,刀法之工,雕鏤之巧,儼若筆畫。有錫胎者,有□地的,有紅花黃地的,有五色的,刻法深淺隨妝露色,如紅花綠葉、黃心黑石之類,奪目可觀,但傳世者很少。又有用朱為地,刻十錦花草,用黑為面,刻各種花草、錦地壓花,紅黑可愛,然多為盒類,盤匣次之。盒則有蒸餅式、河西式、簾段式、三撞式、兩撞式、梅花式、鵝蛋式,大則幾尺,小則幾許,兩面俱有花紋。盤則有圓者、方者、腰樣者、四角者、八角者,有絛環樣者,有四角牡丹瓣者。匣則有長方、四方、二撞、三撞四式等。
唐 高士宴樂螺鈿唐 高士宴樂螺鈿
工藝方法起源甚早,周代已流行。從現存唐代螺鈿實物看來,當時已有很高的水平。曹昭《格古論要》:"螺鈿器皿,出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宋朝內府中物及舊做者,但是堅漆或有嵌銅線者甚佳。元朝時富豪不限年月做,造漆堅而人物可愛。" 有張成、楊茂二家,技擅一時,但用朱不厚,漆多敲裂。
點螺漆器是我國傳統工藝品。1966年北京元代遺址出土一件漆盤殘片用螺片鑲嵌廣寒宮。明代是點螺漆器的盛期,工藝水平已達到相當精湛的程度。用貝殼、夜光螺等為原料,精製成薄如蟬翼的螺片,再將薄螺片“點”在漆坯上,故名“點螺”。因點螺用料較一般螺鈿鑲嵌為薄,而且軟,故又稱“薄螺鈿“和”軟螺鈿“。今天揚州等地,仍有點螺漆器生產。
金銀薄片刻製成各種人物、鳥獸、花卉等紋樣,用膠貼上在打磨光滑的漆胎上,待乾燥後,全面髹漆二三層再經研磨顯出金銀花紋,使花紋與漆底達到同樣平度,再加推光則成為精美的平脫漆器。金銀花紋面較寬的地方還可以雕刻細紋,但不能刻透金銀片。這種裝飾法,精細費工,材料高貴,但金銀寶光與漆色的光澤相互輝映極為華麗,是十分貴重的漆器。《酉陽雜俎》、《安祿山事跡》、《太真外傳》、《唐語林》等,都有關於唐玄宗、楊貴妃賜給安祿山的各種平脫漆器名目的記載。
不用漆灰而用不同於地漆色的漆製作花紋的一種髹飾技法。現作堆漆可有膠制材料,可貼金和塗彩,含義較為廣泛。
在堆起的平面漆胎剔刻花紋的技法。我國雕漆始於唐代,歷史上以元代嘉興西塘的最為著名,現代主要產地有北京、揚州、天水、徽州等。雕漆大多用鮮明的朱漆,故又名“剔紅”。雕漆常以木灰、金屬為胎,用漆堆上,少則八九十層,多達一二百層,是待半乾時描上畫稿,施加雕刻的一種髹飾技法。一般以錦紋為地,花紋隱起,精麗華美而富有莊重感。
天水雕漆天水雕漆
斑漆是兩晉南北朝漆飾的一種技法,古時用它作為車乘的裝飾。此法因系用兩種以上色漆,互相交錯,呈現各種花紋,猶如動植物上面的斑紋而得名。《髹飾錄 坤集 復飾》:“細斑地諸飾”。楊明註:“所列諸飾,皆宜細斑也,而其斑黑、綠、紅、黃、紫、褐,而質色亦然,乃六色互用,又有二色,三色錯雜者,又有質斑同色,以淺深分者”。這似與斑漆相仿。另外,用單色漆顯出深淺不同斑紋,也有叫斑漆的。
《遵生八箋》:"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畫------"《帝京等物略》,填漆刻成花鳥,彩填稠漆,磨平如畫------"這種堆刻後填彩磨顯出花紋來的髹飾技法稱之為"填漆"。
以漆漆物,並沒有其他手續,稱為平漆,最先漆物,只這一種方法,平易簡潔,製作精良的,也非常可愛。所以今天多用這種方法。
器物上既塗以漆,等乾固後,再以針刻刺圖樣,然後用金屑撒於罅中使之平,稱為戧金。撒銀屑的,稱為戧銀。據說戧本古創字,俗讀鏘去聲,是器物上飾金的方法。據《丹鉛總錄》載,唐《六典》十四種金,有創金一法,吳偉業有《宣宗御用戧金蟋蟀盆歌》,明時創金極有成功,故名器很多。
漆器的面堆成種種花紋,覆以朱漆,稱為堆紅。《格古要論》謂,假剔紅用灰團起,外面漆上朱漆,稱為堆紅,又叫罩紅。

工藝特色

概述

漆器一般指塗以透明或不透明漆的某些木製或陶瓷、金屬物件。中國古代漆器的漆,是從漆樹上采割下來的天然液汁。漆樹產於中國,約10年樹齡可割取樹液── 生漆。漆器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首先須製作胎體。胎為木製,偶爾也用陶瓷、銅或其它材料。也有用固化的漆直接刻制而不用胎。胎體完成後,漆器藝人運用多種技法對表面進行裝飾。漆器的主要特點是可以拋光到可與瓷器媲美。漆層在潮濕條件下乾燥,固化後表面非常堅硬,有耐酸、耐鹼、耐磨的特性。我們祖先製作的優美絕倫的漆器,象陶瓷、絲綢一樣,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犀皮

"犀皮"又寫作"西皮"或"犀毗",這裡所謂的"犀皮"並不是犀牛皮,而是特指中國古代漆器製作中的一種裝飾工藝。它先將不同顏色的漆料堆塗在高低不平的器胎上,漆料乾燥後再經打磨,從而產生出色澤亮麗、光滑異常、自然生動的藝術效果。
關於"犀皮"工藝出現的年代,過去根據文獻中有關犀皮漆器的記載多出現於唐代(公元618~907年)晚期,因此人們認為這種漆工藝的出現不會早於唐代。圖中這對三國時期(公元220~280年)的發現,使犀皮漆器出現的時間提早了近600年。
犀皮鎏金銅扣皮胎漆耳杯犀皮鎏金銅扣皮胎漆耳杯
這對犀皮鎏金銅扣皮胎漆耳杯出土於中國東部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三國時期墓葬(吳國·朱然墓),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杯身長約9.6厘米,寬5.6厘米,高2.4厘米。兩件均為皮質胎地,杯口呈橢圓形,平底。兩耳邊及口沿處鑲嵌有銅扣,銅扣經過鎏金處理。器身犀皮漆的花紋由黑、紅、黃三色漆組成,構思典雅,精美異常。這對犀皮漆器的發現,對中國漆器工藝發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犀皮"漆器工藝到宋元時期(公元10~14世紀)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製作技術日臻成熟。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年),"犀皮"工藝的發展達到了完美的程度。清代(公元1644~1911年)時利用這種工藝製作的漆器,小至匣盒、大到家具,種類繁多,並被作為貢品進獻到皇宮大內。

漆畫

漆畫是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的繪畫,也可以用腰果漆和合成漆。漆畫在唐宋時就已有了,常見的是黑漆地勾金。明代後期,使用“明漆”以暈化金銀,產生深淺變化的效果,豐富了漆畫。漆畫是繪畫和工藝相結合的畫種,既是藝術品,又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用裝飾品,常以壁飾、屏風和壁畫等形式出現。其材料多種多樣,技法亦豐富多彩,依據不同技法漆畫又可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繪、磨漆等不同品種。因此漆畫是一門容量很大的畫種,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巨大的藝術潛力。
天晨磨漆畫天晨磨漆畫
漆畫有著工藝獨特、質材考究、製作精良等諸多特點,整個工藝流程純為手工製作,而且工藝難度很大,極費工時,僅流程就有1、製版:2、拷貝:3、材料鑲嵌:4、填漆;5、彩繪:6、罩漆:7、打磨:8、拋光等諸多種工序。產品技術性能具有防腐防潮,不變形,色彩穩定性強,保存時間長久等特點,有很強的收藏價值。
漆畫之美,在於其獨特的材料與工藝。漆刮漆刷是繪畫的工具,漆液是顏料的調色劑,而螺鈿、蛋殼等特殊材料,用嵌、掛、撒、罩、磨等手段則構成了漆畫效果的特殊品質。各種或素樸,或璀璨,或閃光,或亞光的質材,嵌貼出若即若離,似又不似的優美畫面。凹凸無秩的漆面,若施以屑粉,填以彩漆,又可以形成虛實相間,出奇制勝的圖像效果。漆液稀釋流動的性能,漆膜皺摺起伏形成的肌理,其妙趣橫生之處絕非畫筆所能致。而當髹漆達到一定厚度,則又可以於其上雕琢出山川樹石、花鳥人物的立體效果。倘金屬箔粉以不同面貌呈現在漆畫上,既可以獲得金碧輝煌的效果,也可以形成柔和含蓄的韻味。金屬箔粉若又與漆兩相結合,則還可達到為任何顏料所難以企及的內含光輝,燦爛明亮的奇異效果。天然漆給人以深沉內斂而又渾厚天成的美感,再加以種種嵌貼材料,就可達到或瑩瑩漆黑,或金光銀輝,或五彩斑斕,或閃閃爍爍的藝術效果。而將透明漆兌色罩金,層層交疊研磨出的圖畫,則又如水月鏡花,給人以無窮的遐想。深厚神秘的東方風采,豐富神奇的質感肌理,撲朔迷離的詩般意境,以及整體的裝飾情味和細部的精妙處理,都使得漆畫藝術具有了一種因時因地而異的奇特效果,耐人尋味,意趣無窮。
漆畫漆畫
漆畫之美,還在於它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及多樣化的技法。廣闊的包容性使其具有了無限豐潤的美姿:描漆似工筆之美,畫漆似重彩之美,刻漆似版畫之美,堆漆似浮雕之美,刮漆似油畫之美,潑漆似水彩畫之美。它可以如浮雕壓縮塊面,也可以如鑲嵌畫分塊裝飾,更可以與油畫相較厚重感之短長。既可縱橫揮灑,潑金如水,也可雙勾重彩,綿密絢麗,又可淡擦乾敷,雅致清逸。

漆器屏風

屏風在三千年前的周就以天子專用器具出現,作為名位和權力的象徵。經過不斷的演變, 屏風作為防風、隔斷、遮隱的用途,並且起到點綴環境和美化空間的功效,所以經久不衰流傳至今,並衍生出多種表現形式。當今屏風主要分圍屏、座屏、掛屏、桌屏等形式,其中大型屏風能展示出那種高貴的氣勢,是客廳、大廳、會議室、辦公室的首選。它融實用性、欣賞性於一體,既有實用價值,又賦予屏風以新的美學內涵,絕對是極具民族傳統特色的手工藝精品。

屏風分類

屏風主要分座屏和折屏兩大類:座屏就是下有底座,不能摺疊的屏風,有人也叫它立地屏風,有人也叫它插屏。有單扇的,也有兩扇、三扇的。其中較小的座屏,是放在床前、桌案之上;作為裝飾用的;折屏就是可以摺疊的屏風,也稱作圍屏,有六扇、八扇或者十二扇等。經不斷的發展演變,屏風的種類不斷增多,其中有落地屏風、床上屏風、梳頭屏風、燈屏風等;而以質地分則更多,如玉雕屏風、雕鏤屏風、琉璃屏風、雲母屏風、綈素屏風、書畫屏風等等,不一而足。清代的屏風大體可分為寶座屏風、圍屏、插屏三種。
天晨漆器屏風天晨漆器屏風

漆器屏風

基礎知識

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漆器的原料是大漆,從一種名為漆樹的樹木上取材。將大漆加工成漆液後,方可進行漆器創作。漆器是一種用漆調和各種顏料描繪在漆板上,並使用打磨等方式令其色彩逐漸呈現層次感和晶瑩感的藝術畫種.由於漆板是用漆調和瓦灰將木板封閉打磨而成,可隔絕酸、鹼、氧、水分,漆畫一般可數以千年保持其色彩鮮艷的特點.以漆為原料的漆畫具有強烈的色彩感,視覺衝擊力極強,又有為現代人所喜歡的材質感.和油畫、國畫、版畫及水粉畫等多種藝術形式相比,漆畫的特色在於它的厚重感、層次感、晶瑩感、色彩感、材質感及護理容易、保存期長久,而且漆畫可很好的實現以上藝術形式的效果,製作成國畫、油畫等風格的漆畫,且兼具漆畫的特色和優勢。

表現形式

大型立體天晨漆器屏風是賓館、酒店、會所、大廳、殿堂、辦公室等品味裝飾及收藏的最合適高檔尊貴藝術畫種,根據擺放位置的不同漆畫可製作為牆上的壁掛式漆畫、地上的落地屏風大座屏、落地圍屏及用於隔斷的隔斷屏風等。

漆器收藏保養

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製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製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並用以制器。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漆器是一種製作精美、風格獨特、具有較高觀賞和收藏價值的藝術品,目前收藏、拍賣行情日益看好。漆器收藏應注意對其進行有效的保養,這樣才能使其長久保持藝術風采。
漆器的胎質不同,保護的方法也不同,例如以金屬為胎的漆器,胎質較為堅固,不易損壞,所以對這類漆器以保護漆層為主。以木、竹為胎的漆器,不僅要注意保護漆層,還要注意保護胎體。
漆器在收藏時應注意避免陽光曝曬、煙燻,收藏室的濕度和溫度不宜急劇變化,避免忽乾忽濕,最好把漆器放在溫度和濕度比較恆定的房中。許多製作精美的古代漆器,即使長期埋藏在潮濕的地下或乾燥的沙漠中,也能保持光艷如新,但出土後會因環境濕度變化大而出現變形、變色等現象。這是因為空氣過於乾燥,漆器容易發生斷裂,濕度過大,則易出現變形和脫漆。
收藏時應特別注意,不要把漆器放得離地太近,也不要把其放在鋪設海綿的地上,因為地上濕氣大,海綿的吸水力又比較強,久置於地易使器物發霉脫漆。
在移動漆器時應輕拿輕放,注意不要與堅硬、銳利的物體碰撞或摩擦,避免劇烈的震動。因為有的漆器在地下埋藏千年,胎質易變得疏鬆,稍不注意,就會損壞。同時,鹽、鹼等物質對漆器有一定損害,要注意遠離這些東西。
漆器的收藏還應注意防塵。如果有灰塵積澱,可用雞毛帚和柔軟的毛刷輕輕清理,或用棉紗布擦拭。如果器物表面沾上污垢,可用洗滌劑清洗或用棉紗布蘸上少許食用油輕輕擦拭。
收藏時應特別注意,不要把漆器放得離地太近,也不要把其放在鋪設海綿的地上,因為地上濕氣大,海綿的吸水力又比較強,久置於地易使器物發霉脫漆。
在移動漆器時應輕拿輕放,注意不要與堅硬、銳利的物體碰撞或摩擦,避免劇烈的震動。因為有的漆器在地下埋藏千年,胎質易變得疏鬆,稍不注意,就會損壞。
同時,鹽、鹼等物質對漆器有一定損害,要注意遠離這些東西。
漆器的收藏還應注意防塵。如果有灰塵積澱,可用雞毛帚和柔軟的毛刷輕輕清理,或用棉紗布擦拭。
如果器物表面沾上污垢,可用洗滌劑清洗或用棉紗布蘸上少許食用油輕輕擦拭。
中國漆器

注意事項


金屬胎漆器,其胎質較為堅固,不易損壞,所以對此類漆器以保護漆層為主。
木(或竹)胎漆器,不僅要注意保護漆層,還得注意保護胎體。
漆器在收藏時應注意避免陽光曝曬、煙燻,收藏室的濕度和溫度不宜急劇變化,避免忽乾忽濕,最好把漆器放在溫度和濕度比較恆定的房中。

相關著作

《髹飾錄》明·黃成
《髹飾錄解說》王世襄
《漆書》朱啟鈐
《漆工資料》沈福文
《漆器工藝技法擷要》沈福文
《北京雕漆》畫冊李一之
《中國雕漆簡史》李一之
《北京一寶——雕漆》李一之
《揚州漆器史》張燕
《髹飾錄圖說》張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