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歷史起源
廬劇起源無史料可考,後根據盲藝人李儒瑤所傳的一部明朝《塗氏宗譜》和自己的演唱,獲得業界專家認定,至此,廬劇的發源地定在
大別山區的霍山縣”。
發展過程
廬劇最初形成戲曲化是在清
嘉慶年間(1800年前後)。與霍山的“小戲”形成時間相符。當時已有職業班社流動演出。初期的廬劇,是以
安慶市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門歌(門頭詞)和民間花籃舞、花鼓燈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三小戲。其演出劇目《賣蘭花》的唱腔,就是淮河一帶流行的花鼓燈調,《打桑》一劇唱的則是大別山流行的“打花石調”。當時的演出大多採用唱一段舞一段的形式,舞蹈如“繞籬笆子”、“繞門轉子”、“一條龍”、“剪子股”、“荷葉翻身”等,與淮河一帶的花鼓燈相似。廬劇在發展過程中,曾受流行於皖西北的阜南和河南固始一帶的“嗨子戲”影響,後來又吸收、融化了
湖北花鼓戲和淮河一帶的“端公(男巫)戲”等劇種的部分劇目和唱腔,使自己不斷豐富起來,如:“端公調”唱腔和《休丁香》、《張相公打嫁妝》等劇目來自“端公戲”;《討學錢》、《採茶》等戲來自湖北花鼓戲;“黃梅快板”(又稱行路調)唱腔來自
皖南花鼓戲。廬劇班社早期不滿10人,只能在農村草台演出,劇目是《點大麥》、《遊春》、《洪武放馬》、《雪梅教子》等生活小戲和
折子戲。
辛亥革命前後,曾一度和徽戲合班演出,稱為“四平帶折班”(“四平”指徽戲,“折”指廬劇小戲)。到了30年代,部分班社進入
蕪湖、合肥等城市演出,又與京劇合班,稱為
亂彈班。因此,在劇目和表演方面亦受
徽劇和京劇的影響。
1985年,在安徽省
巢湖市發現一刻的
石碑。碑的上方刻有“正堂陳示”四個大字。碑文約400字,是當年在巢縣任知縣的
陳炳所頒示的禁約。禁約計為四條,第二條即提到倒七戲。這塊石碑的發現,不但證明了倒七戲這一劇種名稱在130多年前已經出現,而且對其產生年代提供了較為可靠的線索:即倒七戲這一劇種形成的年代,能追溯到1840年前後(清代道光、
鹹豐年間)。
文化特徵
唱腔
廬劇的表演,鄉土氣息較濃,特別是花腔小戲,唱腔來自民歌,邊歌邊舞,生動活潑。與
徽戲和京劇一度合班之後,多方吸收,豐富了表演程式。唱腔分主調和花腔兩部分。主調是折戲和本戲的主要唱腔,有旦和小生唱的“二涼”、“寒腔”、“
三七”;老生唱的“
正調”、“哀調”;老旦唱的“正調”、“哀調”;老生、老旦唱的“端公調”;醜與彩旦唱的“醜調”;以及神鬼出場用的“
神調”、“鬼對子”等。主要唱腔又有尋板(類似導板)、抹拐(類似掃頭)、伸腔、
連詞、
切板、大小過台等變化。落板時常用幫腔,滿台齊唱,稱為“
邀台”(或“吆台”)。花腔多為民歌小調,常用於三小戲,活潑健康,有40多種,大多專戲專用。廬劇分皖西、皖中和皖東三路,各有不同的
藝術特色。西路唱腔高亢,假聲較多,稱為“山腔”;東路婉轉抒情,稱為“水腔”;中路明快樸實,介乎兩路之間。
廬劇的唱腔有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在唱腔中不斷出現用假聲演唱的旋律,稱做小嗓子。二是演唱中的
幫腔吆台,即當舞台上的演員唱到一定的時候,由場面和後台的演員齊聲幫唱,高亢遼闊,烘托劇情,渲染
舞台氣氛。其鄉土味很濃,風格明朗。
表演
廬劇的表演樸素而
活潑,
簡單而真實。打擊樂很豐富,幾乎是一種戲一套
鑼鼓經,其身段舞蹈也是在鑼鼓聲中進行的。唱時,一般都站著唱,隨之做一些小的表情動作,大的舞蹈動作都是唱完一段後,隨著打擊樂器的伴奏舞蹈起來。舞蹈吸收民間
花鼓燈、早船舞等形式,花樣翻新,姿態優美。 廬劇從編劇到導演,從作曲到舞美的設定無一不與兄弟劇種相同。至於演員的唱、念、做、打及手、眼、身、法、步與其他劇種也沒有根本區別。要說有區別主要是聲腔。廬劇唱腔主要來源於民間,古廬州有
門歌、
秧歌、
蓮花落、搭汗巾等民間小調,大別山有
山歌,巢湖地區有著名的巢湖民歌。廬劇的唱腔就是根據這些民歌和小調加以提煉、升華、改良而來的,比較樸實,有很濃郁的鄉土氣息,韻味也十足。廬劇流行區的觀眾對這種唱腔愛聽、愛唱,因為它與人們的生活很貼近。
行當
廬劇演員身兼數角,輪番替換,還要兼打鑼鼓。後來發展到“三打七唱”,“七忙八不忙”,亦還未形成固定的角色體制。廬劇從前無女藝人,
旦角多由年輕稚嫩,嗓音甜脆的男少年扮演。到20世紀20年代後期,廬劇班社開始進入城市,演出劇目不斷豐富,角色行當也相應增多,分為花旦、小生、青衣、老旦、老生、小丑六行。
樂器
1949年後,廬劇在藝術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革,伴奏音樂由原來的只以鑼鼓伴奏改為絲弦伴奏,並增加了部分管樂器和打擊樂器。
代表劇目
廬劇的傳統劇目分花腔小戲、折戲、
本戲三類。統計共有292個。
花腔小戲
花腔小戲多為二小戲、三小戲,以反映勞動人民生活情趣和愛情為主要內容,也有一些諷刺喜劇和
鬧劇,如《賣線紗》《
賣雜貨》《放鸚哥》《上竹山》《
借妻》《打長工》《罵雞》《採茶》等60多出。此外還有部分反映清末人民鬥爭生活臨時編演的劇目,如揭露
鴉片鬼醜態的《打煙燈》,反映農民投奔太平軍的《下廣東》等。
折戲
折戲多為本戲中抽出的“
戲膽”(具有獨立性的精彩部分),如《張四姐鬧東京》中的《搗松》、《梁祝》中的《闖簾》、《藍衫記》中的《張太和休妻》、《三元記》中的《教子》等。有些雖然來自徽戲、京劇或其他劇種,但通過廬劇藝人長期在農村演出,劇中人的性格、感情、語言,都從主要觀眾──農民的角度出發,加以重新塑造、豐富、深化,因而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特色。折戲,一類是獨立存在的,故事完整,有頭有尾;一類是由本戲中抽出來的,可以單獨演出,又可連在一起演出,計有《花園扎槍》《侯美容降香》《
觀畫》《山伯闖簾》《英台打棗》等78出。
本戲
本戲以家庭悲歡離合、愛情、公案為主要內容,除本劇種獨有的《柴斧記》、《手巾記》、《乾旱記》、《河神》等外,大都移植改編明清傳奇、
鼓詞和其他劇種的劇目,如《彩樓配》、《琵琶記》、《藥茶記》、《孟姜女》、《天寶圖》等。本戲(包括連台本戲)計有《休丁香》《秦雪梅》《薛鳳英》《
契約記》《白玉帶》《
賣花記》《
烏金記》《
雙絲帶》《花絨記》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一方水土一方歌。廬劇,由於曲調清新,特色鮮明,再加上覆蓋面積廣泛,極受民眾喜愛,廬劇被奉為皖中一絕。它帶著山野的氣息,帶著水鄉的韻味,融合百家卻又自成一體。時至今日,廬劇已經走過了200多年的漫長而又艱辛的歲月,它依舊在用載歌載舞的姿態,鮮明地表現著當地人的生活習俗和精神風貌,並使這片土地能夠繼續山同脈、水同源、人同心、情感同鳴。
傳承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廬劇等安徽地方劇種舉步維艱,同時,幾乎所有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的生存與發展,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猛烈的衝擊。傳統廬劇生存困境有著很多原因,內因方面有方言多樣,唱腔不統一,多為“腔”等問題;外因方面存在演出市場萎縮、管理體制死板、人才培養無力、宣傳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廬劇作品無論質量和數量都很缺乏,大多是傳統劇目,新劇目少之又少,既無“高原”,也無“高峰”,陳詞濫調、符號化、碎片化作品充斥著現有演出市場。
廬劇在20世紀50~80年代非常紅火,但80年代後期,由於人才、市場、機制、投入等諸多原因,全省的專業廬劇團銳減,到目前為止,僅存十餘家,情勢不容樂觀。另一方面,民間廬劇職業劇團的私營班社發展紅火,活躍在流行區的有兩百多個。
傳承人物
王本銀,(1906—1990)小名小鎖子,藝名小莊鎖、王三俏、王老本,
廬劇演員,扮旦角,原籍
肥東縣關家廟(現名永安鄉)。他在廬劇藝術改革有開創意義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一劇的演出中,扮演祝公遠一角,獲得好評。之後在塑造《
羅漢錢》中的張木匠、《
討學錢》中的老先生,而蜚聲廬劇界。
丁玉蘭,廬劇女演員。安徽肥東人。出身藝人家庭。幼年隨父學戲,十二歲拜師學廬劇。工青衣、花旦。曾在皖中一帶演出。1949年參加合肥市平民劇社。建國後,歷任皖北地方戲實驗劇場、安徽省廬劇團演員,合肥市廬劇團演員、副團長、名譽團長。擅演劇有《休丁香》《秦雪梅觀畫》《玉簪記》《雙絲帶》等。
孫邦棟,安徽合肥人。全國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廬劇屆小生行當的標誌性人物,1951年參加工作,198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合肥市廬劇團藝術指導、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合肥市文聯委員。
黃冰,1971年12月考入合肥市廬劇團,任演員,專演小生,2000年任合肥市廬劇院副院長,2007年任安徽省戲劇家協會理事,安徽省廬劇研究會副會長。
保護措施
安徽省廬劇團
合肥市廬劇團是一九六九年八月由原安徽省廬劇團與原合肥市廬劇團合併,重新組建成立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 該團前身之一安徽省廬劇團1951年6月成立,是全省第一個國營劇團,先後稱“皖北地方戲實驗劇場”、“安徽省地方戲劇團”、“安徽省倒七戲劇團”,1955年7月1日由安徽省政府批准定名為“安徽省廬劇團”。
和縣廬劇團
和縣廬劇團是巢湖市唯一的縣級專業文藝團體,在職演職員42人,以一劇為主,綜藝兼備。該團認真貫徹落實“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要求,常年活躍城鄉開展文藝活動。
主要流派
廬劇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即3個流派。
上路即西路,流行在皖西的六安、霍山、金寨等一帶 ,音樂粗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區特色。
下路即東路,流行於皖南的蕪湖、繁昌、宣城等一帶,音樂清秀婉轉,細膩平和,具有水鄉特色。
中路以合肥、巢縣為中心,音樂兼有上路、下路兩地特色。由於它的流行區域是在皖中古廬州一帶。
另外,壽縣、淮南等一帶稱之為 “北路”。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重要展覽
2016年1月1日,廬劇首登國家新年戲曲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