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莊楚墓(上蔡郭莊楚墓)

郭莊楚墓

上蔡郭莊楚墓一般指本詞條

郭莊楚墓,位於中國河南上蔡縣大路李鄉郭莊村,共有兩座墓址,其中位於南側的主墓是大型的積石積沙墓。

2005年,河南省考古人員對該處墓葬進行了搶救發掘。

2006年7月發掘完畢,並在同年以“上蔡楚國貴族墓地”的名義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併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

根據對郭莊楚墓以及已經出土文物的初步分析,郭莊楚墓的時代應該為戰國早期,墓主可能是楚國分封在蔡國的高級貴族。

基本介紹

背景,墓葬規制,出土文物,文化內涵,發掘過程,古墓探秘,主墓開棺,古墓謎團,後續事件,屢遭盜墓,文物保護,楚國與中原,楚蔡關係,事件年表,

背景

2005年春節前夕,當河南省上蔡縣的村民們正陶醉在迎接新年的喜悅中時,一聲聲刺耳的爆炸聲陸續不斷地傳來,他們甚至感到了地面的微顫。
接下來的幾天,村民們的耕地里接二連三地出現一個個深深的洞穴。覺得事有蹊蹺的村民們報了案。
後來村民才明白,那些爆炸聲是有人企圖盜進古墓,引爆炸藥而發出的聲響。
原來,上蔡故城以西是一條南北長約45華里、東西寬約8華里的高大土崗,因為早年磚瓦窯廠的取土活動,崗上多次發現楚國貴族墓葬。
經過文物部門數次發掘和調查,確定這是一處東周時期面積廣大的楚國墓地,但卻惟獨遺漏了這座屢遭盜掘的郭莊楚墓。
2005年5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對該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墓葬規制

郭莊楚墓共兩座,分別編號為M1和M2,南北並列,墓向朝東,墓葬形制均呈土壙“甲”字形,墓上由夯築封冢。
主墓M1,居於南部,是一座大型積石積沙墓,地面殘存封土厚2米。墓室口部東西長15米,南北寬17米,深約18米,墓壁接近垂直,在四角各有一條階梯狀的通道,形制十分特殊。墓室上部填7米左右厚的夯土,下部填厚度超過10米的純淨細沙,積沙之厚國內罕見。在槨頂積沙中埋置有兩具木箱室,墓道呈喇叭形,寬8至10米,長30餘米。
據專家介紹,該墓主用心良苦,槨室以上和周圍都有積石、積沙,防盜設施非常完備,雖經歷12次以上的盜掘,槨室仍存留有一批珍貴文物。眾多文物中,最大的是圓形蓋印鼎,其口徑達80厘米,在已出土的楚國銅器中體量僅次於楚幽王墓的鑊鼎;另外兩件四龍耳銅鑒口徑67厘米,形體也較大。
M2墓位於北部,也是一座大型土坑墓,形狀與M1相似。

出土文物

槨室為巨大的工字形,兩重,均朽成灰痕。外槨長12米、寬7.5米、高3.2米。
槨室分為前後室,前室地板上平擺一層青銅禮樂器,後室為棺木擺放區,槨內周邊為青銅車馬雜器和兵器區。雖經多次盜擾,槨室內仍出土各種青銅器物1000餘件、玉器200餘件及少量陶器。
前室東部為樂器區,殘存有甬鐘3件、漢白玉質的大型編磬13件。東壁中央殘存有水器青銅浴缶1件、提梁1件。前室西北部為炊器區,擠放著升鼎5件、小加蓋鼎5件、大型圓蓋鼎兩件。前室中西部為青銅食器區,殘存器大致分成7排近30件。前室中南部放置兩件高度超過1米的龍耳虎座大方壺,兩件直徑在65厘米左右的四耳圓鑒。

文化內涵

從發掘的結果看,墓葬核心區保存的隨葬品較多,而已經遭到盜毀的東部和西部只有零星的器物,顯然是被盜墓賊偷走了。 盜墓者千方百計去盜,現代盜墓還使用了很多新技術,但仍舊出土了1000餘件珍貴的文物,可見它的防盜還是很成功的。
古人“視死如生”,希望死後過著生前的日子,郭莊楚墓一號墓隨葬有青銅禮器、樂器、酒器、兵器、車馬器、洗浴器等,貴族奢華的生活和森嚴的等級制度在隨葬器物上展露無遺,也反映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工藝水平。
樂器區出土的有編鐘、瑟、編磬等,炊器區和食器區出土有多種鼎,可使墓主人在陰間也享受“金石之樂、鐘鳴鼎食”。 “食有肉”,自然應該“出有車”,郭莊楚墓一號墓里,也發現了車軸頭等車馬器。 郭莊楚墓一號墓中出土的升鼎,頗引人注目。
“中原器物敦實厚重,比如三門峽虢國大墓、鄭韓故城鄭國墓出土的器物,都是有代表性的。升鼎是楚器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楚器,鼎耳外撇,束腰,平底,蹄足,精緻輕巧。”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馬世之先生說。
在春秋戰國時期,鼎是最重要的禮器,有一套嚴格的用鼎制度。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最多用兩鼎。只有楚國是用升鼎來顯示身份地位高低的。
郭莊楚墓一號墓中,只發現了4個升鼎和一個鼎腿(算做5個升鼎),但從5個鼎擺放的位置來看,中間存在著空當,人們推測墓中原來曾有7件升鼎,有兩件已被盜墓賊盜走。“之後有更多的研究發現證明,它一定是七鼎墓。”馬俊才說。
郭莊楚墓一號墓還出土了直徑達80厘米的大圓鼎,在目前我國出土的楚國銅器中,體量僅次於楚幽王墓(位於安徽壽縣)鑊鼎。 郭莊楚墓的多種鼎器,價值一點不遜色於之前出土的。“修復後,都是瑰寶。”馬俊才說。一般中小型貴族墓應有“九鐘八瑟十三磬”,郭莊楚墓一號墓是大型貴族墓,編鐘數應該更多。
“編鐘最少有13個,或者26個,或更多。曾侯乙墓編鐘是64個,是最多的。”馬俊才認為。但它經18次被盜,13個磬都在,鐘只剩了3件甬鐘。還有兩個銅鈴和一件只剩漆痕的瑟。3個甬鐘都鑄有銘文,對它們的研究也在進行中。
郭莊楚墓還出土了兩件四耳圓鑒,裝飾豪華,有蟠螭紋和細小的蟠虺紋。鑒在古代是一種水器,主要是洗澡放水的地方。它還有充當鏡子的作用。四耳一般是位階比較高的人才能用,凸顯了墓主人身份的尊貴。
至於那兩件高度超過1米的龍耳虎座大方壺,在國內僅發現過兩對,是十分罕見的國寶級青銅重器。青銅提樑上的花紋清晰可辨,仿佛剛剛鑄造完成。
據文物專家公開發表過的意見:“郭莊楚墓一號墓出土的青銅器鼎、鑒、壺等物,在使用陶鑄法的基礎上,開始有失蠟法精密鑄造的成分了。內容不再猙獰,開始向寫實的方向發展,器物更有藝術美和動感。”
考古專家介紹說,戰國之前,墓葬大都是平冢,不封土,從地面上看不出來,不用防盜。戰國以後,開始出現大量的封土起冢墓。從這個意義上說,墓葬防盜技術是從戰國時期興起的,這也成為了判斷郭莊古墓年代的一個參考依據。當然,要找到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僅憑這一點還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在眾多的陪葬品中,考古工作者們開始了艱難的探尋。在墓坑的東壁邊,散放著三枚甬鐘,能使用甬鐘的是級別非常高的貴族。在墓坑中部的北側靠槨板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們還發現了製作非常精美的升鼎,根據升鼎擺放的位置分析,可以擺放7隻升鼎。鼎是級別高低的標誌性器物,七鼎是諸侯級的規格。
郭莊古墓東邊三公里處,就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國故城。曾作為蔡國國都達500年之久。蔡國是西周時期一個重要的諸侯國,蔡國早在春秋中期就已經滅亡,而從古墓的防盜技術來看,應該是戰國早期的墓葬,那時這裡早已經成為楚國的疆域。
而且通過當地文物機構和省文物管理所隊員的共同努力,經對郭莊楚墓周圍土地進行勘察和鑽探,他們發現郭莊楚墓所在地屬楚國占領上蔡後,以上蔡作為重鎮的一個大型楚國貴族墓地。這個墓地面積有28平方公里,東西寬4公里,南北長7公里。在這么大規模的墓地里,蘊藏著相當多的墓葬,以楚墓為主,部分是漢代墓葬。其中楚墓排列比較密集。郭莊一、二號楚墓屬戰國時期墓葬,位於這個墓地的西部邊沿。

發掘過程

古墓探秘

主持人:2005年11月14日,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宣布了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在河南省上蔡縣大路李鄉郭莊村東部的崗地上發掘出了一座國內罕見的積石積沙楚墓,從墓葬
的規格上看,可能是繼淅川下寺楚墓發掘後的有關楚國貴族墓葬的又一重大考古發現.那么,古墓的主人是誰?古墓有沒有被盜?裡面的文物是否安好?揭開這段封存的記憶,會有什麼樣的歷史畫卷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呢?我們的記者隨即趕到了發掘現場.
解說:這是一座詭秘的墓葬。郭莊古墓的構造十分的奇特。墓向朝東,墓葬形制均呈土壙“甲”字形,墓上由夯築封冢。殘存的封土厚2米。挖開封土層,一個東西長25米、南北寬17米的墓室便呈現在了人們的面前。墓室的上部回填了7米左右厚的夯土,仔細地挖開夯土層,下面全部是厚厚的細沙,繼續向下開挖,積沙中不時發現數量巨大的石塊,大的重約150公斤,小的也有數十斤,石質紛雜,種類繁多。中國古代崇尚厚葬,因此盜墓之風也隨之興盛,墓葬防盜與盜墓賊的較量一直沒有停止過。為了防盜,不少古人修建了疑冢來迷惑盜墓者。那么,郭莊古墓會不會也是古人的一個疑冢呢?考古隊員們又繼續向下開挖,在清去了10米多厚的積沙後他們終於找到了兩具木箱室,然而裡面卻空空如也,據推測,這是專門迷惑盜墓賊的疑棺。
同期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秦文生:棺是由木材製成的,棺裡邊是用夯土填裝的,它這個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盜,迷惑盜墓的人。到這個地方一看,這是個棺材以為就到底了,而且在這個棺上還有幾件小的器物。
解說:再向下開挖,深埋在積沙中的棺槨終於重見天日。然而也就在此時,考古工作者最不願意看到的盜洞出現了。現場一共發現了12個盜洞,據現場考證,最早一次被盜在漢代,距今已有2000年;其中兩個盜洞打到了槨上,內槨已經被挖開。那么,盜洞進入棺內有多深?棺槨中的陪葬品是否被盜?考古隊員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
同期聲:河南上蔡郭莊楚墓考古隊領隊馬俊才:在內棺的旁邊的我們又發現盜洞的跡象,內棺內所存在有多少的珍貴文物,我們現在也充滿了期待。
解說:這件青銅缶是考古隊員經過漫長五個多月發掘後的收穫。從此考古發掘進入柳暗花明,經過幾天的清理,墓葬中隨葬的器物大部分都“露了臉”。甬鐘、編磬、升鼎、四耳圓鑒、龍耳虎座方壺等一件件珍貴的文物相繼出土。大墓在經歷了12次的盜挖之後還能發現種類這么全的禮樂器物,這使得現場的考古工作者們興奮不已
同期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教授曹桂岑:這次發現的四耳圓鑒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在全國來說是第二次發現,這個出土的方壺、大鼎,可以和河南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相媲美。而出土的甬鐘是我省楚墓中第二次發現,所以這批文物是相當珍貴的。
同期聲:河南上蔡郭莊楚墓考古隊領隊馬俊才:整個出土呈現出禮樂齊備的這種特點,它的器物形態的特徵我們就目前來看,它是具備了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兩者兼備的特點,基本上是禮器的種類它都有,所以說這也是彌補了我們的一些缺憾。
解說:大墓在經歷了12次的盜挖之後為何還能保存下數量種類如此眾多的陪葬品?獨特的“防盜系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郭莊古墓是一座罕見的積石積沙墓,要想在厚達10米的細砂層中打盜洞,對當時的盜墓者來說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同期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秦文生:而且在沙子裡邊是用了大量的比較重的石頭塊,這樣就是對防盜確實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同期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楊育彬:它是好多沙子還有好幾層石頭,雖然他(盜墓者)挖洞了,但是石頭掉下來,他還是沒辦法,所以客觀上就起了很好的保護作用。
解說:考古專家介紹說,戰國之前,墓葬大都是平冢,不封土,從地面上看不出來,不用防盜。戰國以後,開始出現大量的封土起冢墓。從這個意義上說,墓葬防盜技術是從戰國時期興起的,這也成為了判斷郭莊古墓年代的一個參考依據。當然,要找到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僅憑這一點還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在眾多的陪葬品中,考古工作者們開始了艱難的探尋。在墓坑的東壁邊,散放著三枚甬鐘,能使用甬鐘的是級別非常高的貴族。在墓坑中部的北側靠槨板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們還發現了製作非常精美的升鼎,根據升鼎擺放的位置分析,可以擺放7隻升鼎。鼎是級別高低的標誌性器物,七鼎是諸侯級的規格。郭莊古墓東邊三公里處就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國故城。曾作為蔡國國都達500年之久。蔡國是西周時期一個重要的諸侯國,那么,這位神秘的墓主人會不會是蔡國的某位國君呢?然而,蔡國早在春秋中期就已經滅亡,而從古墓的防盜技術來看,應該是戰國早期的墓葬,那時這裡早已經成為楚國的疆域。
同期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賈連敏:在公元前531年,楚靈王時期把蔡國滅掉了,楚國滅掉以後,把蔡國變為楚的蔡縣,設立了蔡公,由此這個地方基本上成楚國的北方軍事重鎮。
同期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秦文生:和它同時期的中原其他國家的墓葬裡邊沒有發現這種造形的,多數都是圓鼎或者是方鼎,只有楚國的是束腰,平底,兩耳往外撇。
同期聲:河南上蔡郭莊楚墓考古隊領隊馬俊才:升鼎是楚墓特有的,就是周代以圓鼎為列鼎,楚國的貴族以升鼎為列鼎,就突出了楚人不服中原文化這個理念。
同期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秦文生:當時按周朝周禮,周禮規定是比較嚴格的,天子九鼎 諸侯七鼎 大夫五鼎 士是三鼎禮樂制制度一直到春秋時期,都是比較嚴格的,但是到了春秋晚期的時候,就是孔子所說的已經到了禮壞樂崩的階段,但是到了戰國這個墓的時代,禮制已經不完全那么嚴格了。
同期聲:河南上蔡郭莊楚墓考古隊領隊馬俊才:這個鑒在古代是做什麼用的?鑒在古代是一種水器,主要是洗澡放水的地方,像洗澡盆一樣。另外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充當鏡子的作用,咱們有一句成語叫做以史為鑑,指的就是這種器物。就是說四隻耳朵一般是,位階比較高的人才能用,非常罕見的,在咱們以前發現的包括高級貴族墓裡邊都是兩隻耳朵,這個是四隻耳朵,就凸顯了這個墓主人身份的尊貴。
解說:這次郭莊楚墓一共出土了大小兩尊鑒,大的一件損毀比較嚴重,無法測量具體直徑。這是較小的一尊,保存比較完好,直徑達到了65厘米。
同期聲:河南上蔡郭莊楚墓考古隊領隊馬俊才:它們的裝飾上很豪華,裝飾上有蟠螭紋和細小的蟠虺紋,比說這個龍很形象的龍耳,這個基本上就是寫實性的,這些就有些寫意性的。
解說:從四耳圓鑒精美的鑄造工藝可以看出,當時楚國的青銅器鑄造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楚國當時的強盛。在郭莊楚墓中,出了楚國特有的升鼎以外,還發現了一尊直徑達80厘米的巨型圓鼎,在至今我國出土的楚國銅器中體量僅次於楚幽王墓鑊鼎。這足以展現出墓主人顯赫的身份。從巨大的甲字形墓葬,到束腰平地的升鼎,靈巧生動的甬鐘,處處顯示出墓主人的奢華與權貴。據專家介紹,上蔡郭莊古墓是一座春秋晚期戰國早期的墓葬,這個時期的楚墓還從來沒有被發現過。
同期聲:河南上蔡郭莊楚墓考古隊領隊馬俊才:它體現了很充分的楚墓的特點,而且這個楚墓的時代的話就我們初步看是戰國早期,但是這個銅器,很多銅器的特點都是春秋晚期的,也有很多專家說是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之際的墓葬,它正好填補了學術界的空白。
主持人:隨著大批文物的出土,郭莊楚墓的發掘進入了尾聲,由於年代久遠,墓主人的屍骨已蕩然無存,他的真實身份目前還無從得知。但是,考古人員發現,在楚墓的棺槨下方還有一米多厚的積沙,這其中又會隱藏著些什麼玄機呢,還會有什麼重大的發現在等待著人們?
陳愛蘭說,分析專家們都懷疑這兩座墓為夫婦合葬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郝本性表示,發掘仍在進行之中,該墓葬的棺木目前還未揭開,但由於該墓防盜設施完備,雖歷經古今12次以上的盜掘,截至目前在槨室不足一半的面積內,仍發現了蓋鼎、編鐘、石磬等一批珍貴文物,發掘出的大量實物資料,為研究戰國時期楚國的歷史與文化提供了重要價值。

主墓開棺

2005年11月20日,郭莊楚墓一號墓的主棺終於打開。墓中雖已出現部分兵器,但被稱為“鎮墓之寶”的青銅劍卻未躍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郭莊楚墓發掘總指揮馬俊才的眼帘。
楚人好戰,男子佩劍為時尚,考古發現中,“半數楚墓出土青銅兵器”。楚制兵器做工精緻。河南固始白獅子地一號墓出土的銅劍血槽設計,殺傷力大增。傳世或出土的古劍中,吳越銅劍堪稱精美,但春秋楚墓出土的銅劍毫不遜色。而楚墓中出土的鐵劍和鋼劍,中原各國和吳越更望塵莫及。楚制兵器向今人展示的是一個實用與美觀高度統一的青銅藝術世界
左傳》中記載的“履及劍及”的故事,可以佐證劍在楚人心中的地位。公元前595年,楚莊王因為徐國慫恿宋國殺了楚的使臣,盛怒之下,連鞋子都沒有穿,劍也忘了掛在身上,光著腳板跑出宮去,準備親自征討徐國,侍從趕緊提了劍與鞋子追了上去。在當時,國君不掛劍與不穿鞋,都是有失身份與體面的。名劍成為楚國達官貴族必備飾物。
正因為此,馬俊才在主棺發掘過程中,一直在尋找墓主人的寶劍。劍在何處呢?終於,在棺底厚一米多的積沙里,一把罕見的玉柄青銅劍露出崢嶸。馬俊才對這把劍印象太深了,“由劍柄和劍身兩部分組成,通身發黑,某些地方還顯露著綠色的銅銹。這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徵,比多發掘出兩件鼎還讓人高興”。
除了劍,楚國還十分重視對弓箭的研製,河南淅川下寺春秋墓群中,出土銅鏃80件,有鏃身帶雙翼的,也有三棱形無翼的。至於楚王所用的弓就更為講究,有“大屈弓”、“繁弱弓”等不同種類。神箭手養由基的傳說出自楚國,絕非偶然。把各地楚墓出土的弓箭“組合”在一起,可窺見楚制弓箭全套裝備之精良。
除此外,楚國的兵車在當時也頗為先進。河南淅川下寺楚墓挖掘了九座春秋大型楚墓,有五個陪葬車馬坑,其中以二號墓的二號車馬坑規模最大,埋有車六輛,馬十九匹。下寺楚墓出土的100多件兵器,多出於有車馬器的墓內。可見車馬與兵器的不可離異性,具有戰車的性質。
在學者黃崇岳、徐兆仁看來,“楚國把冶銅、冶鐵、煉鋼等先進的冶金工藝和皮革、木漆、舟車等手工業技藝巧妙結合,套用於兵器製造和軍用器械製作,形成一個軍事工業發達的強國”。
楚國最偉大的詩人屈原在詩中自述:“帶長鋏之陸離,冠切雲之崔嵬”,陸離的長劍,在他跳入汨羅江的那一瞬,也不曾離棄。那么郭莊楚墓一號墓的這把寶劍,曾與主人經歷過何等磨礪,又負載過多少傳奇呢?
“只剩半個頭顱”
2005年11月20日,郭莊楚墓一號墓的主棺終於打開。眾人關注的謎團即將解開:主棺內還會有大量器物嗎?墓主人屍身還在嗎?
依馬俊才事先分析,部分楚墓用膏泥封閉,因此陪葬竹簡、漆器能保存下來。郭莊楚墓是積石積沙墓,防盜效果好,但縫隙大,透氣,棺槨會風化得非常厲害。加上主棺附近有多個盜洞,盜墓賊進入帶來的擾亂,會使風化腐蝕更嚴重。因此他並未對主棺抱太大希望。
果然,“主棺已朽成灰痕,棺室內明顯經過了盜擾,底部僅剩一些海貝玉琮玉璧等隨葬品,‘墓主人’的屍骨不見了蹤影”。
當主棺清理即將結束時,考古隊員們終於在主棺的朽灰中找到了半個頭骨。酥碎狀的半個頭骨的骨縫里,有很多硃砂。古人認為硃砂有防腐作用,只有高級貴族的墓葬中才能使用,陪葬人是沒有資格使用硃砂的。馬俊才據此斷定這半個頭骨是墓主人的。
馬俊才說:“從墓葬裡面隨葬的器物,和那么多陪葬人(均為女性)來看,這個頭骨是男性,看牙齒很鋒利,最多四十歲左右,是在盛年死亡的。”
當時發生了什麼,以致英年早逝的墓主人僅剩下半個頭顱?
馬俊才分析道:“漢代盜墓賊把主棺蓋兩邊鑿兩個窟窿,把主棺蓋拉塌,一拉塌正好壓在墓主人腦袋上,他是男性,沒有那么多的首飾,也就是嘴裡邊有含玉,盜墓者摳開嘴拿出含玉,頭顱就沒有必要抱出去了。他的軀幹部分有很多的裝飾品,很可能盜墓賊把軀體摸著一段段往外遞吧。”
“沙子中有金沙”
內槨內壁和頂面上原有富麗堂皇的壁畫,主紋是青銅底托的金箔片構成的獸面紋地紋上裝飾有密密麻麻的細小蟠虺紋,現壁畫大部分剝落或被盜掘損毀,僅在南壁和西壁上有較大面積的存在。
“(金箔片)絕大多數還是光亮如初,看著純度很高,我估計比現在的18K金還要純。數量也大。這種裝飾,只有淅川的春秋中晚期楚墓有發現。”這些金箔片組成的獸面紋叫“饕餮紋”——是一種古代傳說中貪食的惡獸,是商周青銅器上最常見的一種裝飾紋樣
金箔片脫落後被擾動至積沙層,曾被媒體報導為“沙子中有金沙”。
主棺內還殘剩小件玉器33件,主棺西北角還殘存有上百件玉貝、海貝、瑪瑙珠、米狀綠松石珠等。“很精美,兩人挎著胳膊的玉姊妹頂多一寸半高,劉海清晰得一根根都能數清。”全程參與發掘的上蔡縣文管所發掘隊隊長張六林嘖嘖稱讚。槨室裡面以及所有盜擾區域的沙子,工作人員全部過篩。“我們買了幾十個篩芝麻的篩子,把沙子全篩一遍,篩出來很多小玉件。”張六林說。
郭莊楚墓一號墓主棺周圍,人們發現了13具屍骸,根據殘存的骨骼推測,她們的年齡都在二三十歲,其中緊貼在主棺左右兩側的兩具最清晰、完整。十三個殉葬人,骸骨上沒有明顯損傷,姿勢比較安詳,可能是被毒死的。她們或者是姬妾或者是侍女,總之是生前陪伴在墓主人身邊的女人。
“按著左擁右抱腳上還要蹬幾個的順序排列,左邊挨著的第一個,年齡20歲左右,身上有多件玉器,如月牙斧、玉質挖耳勺等。旁邊有個女性身上有刮痧板痒痒撓等東西,看樣子是貼身的保健醫生。別的有廚娘,還有掃地丫頭。通過她們的陪葬物品都能判斷出來。”馬俊才說。
二號墓槨室打開之後,只保留有少量棺灰痕和1隻鹿角、1隻銅鼎足和少量陶器碎片。墓主人屍骨無存。二號墓的戰國盜洞內,殘存著1個年輕女性頭骨、1個老年女性下頜骨以及一些肢骨殘塊。至於哪些是墓的女主人的,不得而知。
“疑似平王之孫” 一號墓主人是誰?郭莊楚墓一號墓發掘已經一年多,這個謎團揭開了嗎?
馬俊才搖頭:“尚沒有。但是一號墓出土的大量隨葬品,為判斷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一號墓青銅禮樂器器型宏大、紋飾精美,豪華程度在楚墓中僅次於壽縣楚幽王墓,只有淅川下寺王子午墓和隨縣曾侯乙墓與之相當。
郭莊楚墓一號墓中,器物殘破得厲害,加上銘文多花紋多,“修復量太大,給故宮博物院送了九件,計畫修半年,看樣子一年也修不出來。花紋可做,銘文不能做。為修復,我們自己買了幾百萬的儀器。”馬俊才預計修復周期要兩年。
這座墓中的器物殘破得厲害,有兩個原因:一是積沙積石墓,一旦塌陷,對器物砸壓得特別厲害。二是盜墓賊入墓作案,挖了幾千方土進去,沙子落石頭砸,大的器物帶不走,憤怒之下他們會砸東西泄憤。有時砸成碎片賣銅。“最大的圓鼎殘片重303斤,方壺殘片重90斤,圓鑒殘片重94斤,升鼎殘片也在90斤以上。”馬俊才說。
由於盜擾嚴重,隨葬品中僅殘留5件升鼎,但別的器類完備,說明墓主人是一位地位顯赫的楚國最高級貴族。因青銅器鏽蝕較重,多數銘文未清出。從已基本清出的方壺、編鐘、浴缶上的部分銘文看,已出現了“吳土”、“竟孫”、“曾侯”字樣,說明墓主人和吳國、曾國均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同國家的重要人物都在銘文里出現,能夠起到很好的補史、證史作用。
不斷修復的過程中,對墓中器物銘文的研究一直在持續,器物中帶銘物者共有三十八件。“文物有級差,如果帶銘文尤其是重要銘文的,會身價倍增。這些銘文字型優美,篇幅長短不一,有三四十個字的器物也不少。鳥篆體的錯金銘文很多。”馬俊才說。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馬俊才提出一個想法:“根據一些銘文的推測,墓主人是楚國最高級的貴族,或許是楚王室一員,與楚平王有極密切關係,可能是楚平王之孫。”
馬俊才說:“如果是,也可以回答為什麼這個墓主人要這么煞費苦心地防盜了,吸取祖輩的教訓嘛。”
伍子胥“掘墓鞭屍”,是中國盜墓史上最著名的掘墓事件之一,故事中的倒霉蛋,就是楚平王
史記》記載,楚平王信用奸臣,逼太子建出亡,殺害直臣伍奢及其子伍尚,伍奢另一子伍員即伍子胥被迫流亡國外。楚平王死後,楚昭王立,伍子胥率吳軍伐楚,擊敗楚軍主力,占領楚都郢。“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
因為對郭莊楚墓器物銘文的研究仍在進行中,短時間內墓主人身份不能得到確證。但馬俊才很肯定地說:“目前專家們能夠得到的共識是,墓主人是春秋晚期戰國早期,楚國最高級貴族。”
即便不是楚平王之孫,墓主人也是和楚王室有極密切關係之人,一定清楚楚平王被“掘墓鞭屍”的慘痛下場,這對於他修築自己的身後之所,顯然有所影響。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那么,一個楚國的高級貴族,為什麼會在這兒有個墓呢?這個墓不是孤零零存在,它的周圍,是一個相當龐大而密集的楚墓群,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古墓謎團

墓主人身份
墓主到底是誰呢?
出土的大量青銅隨葬品為探討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郭莊楚墓的青銅禮樂器器形宏大、紋飾精美,其豪華程度在楚墓中僅次於壽縣楚幽王墓,只有淅川下寺王子午墓和隨縣曾侯乙墓與之相當。由於盜擾嚴重,隨葬品中僅殘留5件升鼎,但別的器類近完備,說明墓主是一位地位顯赫的楚國高級貴族。
因青銅器銹飾較重,多數銘文還未清出,從已基本清淺出的方壺、編鐘、浴缶上的部分銘文看,已出現了“吳土”、“竟孫”、“曾侯”、“陳”、“許”字樣,說明墓主人和吳國、曾國、陳國等均有著密切的關係。
春秋晚期,大國戰爭頻繁,上蔡又處於幾個國家的交界處,社會動亂。造墓需用的沙子和石塊均非當地所產,大量的積沙積石在當時條件下運輸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這說明此墓的主人肯定是重要人物,否則難以組織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量
目前專家們能夠得到的共識是,墓主人是春秋晚期戰國早期,楚國最高級貴族。即便不是楚平王之孫,墓主人也是和楚王室有極密切關係之人,一定清楚楚平王被“掘墓鞭屍”的慘痛下場,這對於他修築自己的身後之所,顯然有所影響。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綜合各種資料看,墓主人極有可能是楚王孫一級人物,相信隨著銅器去銹和修復工作的深入,墓主人的身份之謎不久將會水落石出。
出色的防盜設計
在中國發掘的眾多古墓中,河南省上蔡縣的郭莊楚墓以其奇特的防盜術和防盜效果而獨具一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馬俊才告訴記者,每次進大墓考古,他總會有心裡準備--盜洞肯定少不了。郭莊楚墓是他參與發掘的大型古墓之一,但和以往不同的是,這座特別的墓葬雖然盜洞也不少,但許多珍貴的文物卻仍舊安靜地躺在墓室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千方百計地盜墓,百計千方地防盜,歷經千年博弈,郭莊楚墓仍保留下了大批珍貴國寶,真是個奇蹟。”
如此嚴密的防盜措施表明,墓主人造墓之初就有了明確的防盜意識。郭莊楚墓的防盜不僅體現在積沙積石上,還體現在選址、封土、填土、墓葬結構、設定木箱類疑棺等多方面。 時任郭莊楚墓考古隊領隊的馬俊才說,整座墓的防盜招式一環套一環。首先從封土看,殘留的封土0.7至2.5米厚,為夯土,多由遺址黑灰土構成,內含豐富的陶器碎片和蚌殼,極似建築夯基。填土厚6.3米,也為夯土,上部厚1.5米為黑灰色遺址回填土,以下為較純淨的黃花夯土。
“這與一般墓葬的土層構成很不一樣,給人感覺此地是一個聚落生活遺址或建築遺址,足以迷惑普通的盜墓者。”馬俊才說,前期勘測人員也曾以為這只是一片遺址,沒有古墓。隨後更大範圍內的發掘表明,這裡確是一處蔡國漁獵聚落遺址,把墓建在這樣的地方很“高明”,從一定程度上也減少了被盜墓的可能。
郭莊楚墓疑棺的設定也獨具匠心,槨室的正上方和側方有兩具木箱室即假棺材,周圍有一些隨葬品,底下還有一層鋪底石,這會讓盜墓者產生錯覺以為到了墓底,不再往下深究。其實主棺就在鋪底石下不到一米處。墓道走向設計亦絕,不像通常大墓那樣墓道直達墓底,而是改變方向。盜墓者順墓道而下,根本看不見真正的棺室。
造墓人採取了如此嚴密的防盜措施,足見其良苦用心,但這些還是沒有抵擋住一批又一批盜墓者的腳步。造墓人似乎想見到了這一點,於是就有了郭莊楚墓最具特色的防盜手段--積沙積石。
郭莊楚墓的填土層下,有近11米厚的積沙,估計原有積沙在3000立方米以上。積沙為黃色細沙,流動性很強。考古人員在積沙層中發現了1000餘塊積石,最小的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這些石塊形狀不一,但邊角都十分鋒利,應當是特意開採並經過有意揀選的、具有殺傷力的石塊。石塊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設計的,大致可分為亂石層、蒙頂石層、貼頂石層、攔腰石層和臥底石層,可以防止盜賊從不同的部位進入墓葬,起到了冷石“暗器”的作用。盜墓者挖到積沙層,沙子會流到盜洞裡,並帶動石塊引起塌方,從而擊打盜墓者。因此,盜墓者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墓內停留,不可能大範圍地施盜。
該墓嚴密的防盜措施表明,造墓之初墓主就有了明確的防盜意識。考古學家推測,由於春秋晚期,大國兼併,戰爭頻仍。上蔡又處於幾個國家的交界處,社會動亂,盜墓活動猖獗,同時政治報復事件也時有發生。當時蔡國被楚軍打敗被迫遷都,百姓背井離鄉,臨行時,蔡人到老祖宗墳前哭墳,認為對不起老祖宗,同時對楚人也懷上了深刻的仇恨。並且史上曾出現過伍子胥掘墓鞭屍的一幕,受害者便是楚平王。而最近的考古發現顯示,墓主可能與楚平王有一定的聯繫。看著祖輩陵墓遭人盜掘,心中對於死後的入土為安肯定有所顧慮,於是,便想方設法地設計防盜的措施。考古學家甚至肯定,有盜墓高手加入了該墓的設計隊伍中。
沙石從何而來
這個墓的填土下面有厚近11米的積沙,估計原有積沙在3000立方米以上,而且在積沙層中發現了1000餘塊積石大小不一、石質石色多樣、形狀不一、但邊角都十分鋒利、應當是特意選用的具有殺傷力的石塊。一個清楚的事實是,墓地周圍並不產細沙,而上蔡縣境內也不產石料,那么一個疑問就是墓中大量的積沙積石從何而來呢?
經調查,最近的山地位於百里之遙的遂平縣玉山和嵖岈山地區,稍遠的山地在確山縣南境,墓內石塊極可能是從這些地方運過來的。但大量的積沙積石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如何運來?石塊又怎能未經磕碰保持完好的鋒邊利角呢?
隨後的發掘表明,這裡可能是一處蔡國漁獵聚落遺存,並和古代航運及楚墓選址、水運沙石有關。“這給了我們一個可能的詮解,”馬俊才說,“由於當時聚落緊靠北汝河故道弧形大拐彎處,可能就是一個繁忙的水陸碼頭,這才造就了當地豐富的水產品遺物。東周時期,惟有船運才是經濟、安全的運輸手段,也有可能就是當時權高位重的墓主人夫婦選此地作為永遠歸宿的原因吧!”

後續事件

屢遭盜墓

在郭莊楚墓發掘前,盜墓分子多次爆炸盜掘,墓葬周圍的遺址也多次被震裂滑塌。為避免墓葬和遺址再遭破壞,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才正式開始考古發掘。 時任考古隊領隊的馬俊才說,發掘時就發現墓上封土被挖嚴重,墓口以下也被挖掉,形成了4至7米高的斷崖,斷崖外有3個明顯的大型現代盜洞和一大堆純淨黃沙,可能是被盜出的積沙。當地窯工說,早年曾在斷崖處挖出過馬骨和銅馬嚼子,根據經驗,馬俊才推想,這裡應該是一個車馬坑,可惜被挖掉了。
隨著郭莊楚墓發掘工作的展開,考古學家們先後發現了12到17個盜洞。而整個發掘工作結束後, 馬俊才說,共清理髮現了大大小小22個盜洞,其中18個盜洞已進入墓室核心區。根據盜洞裡面殘留的陶片、鐵塊、斷裂的斧頭,甚至還有塑膠布麵粉袋和寶特瓶來判斷,這幾個盜洞出於不同的時期。它們就這樣默默地告訴我們這裡一千多年來曾經發生過一個個盜墓故事。
年代最早的一個是戰國盜洞,位於墓室北口外約3米處,這是一個階梯式的斜向洞,向下挖到積沙後停止。這表明,墓葬建成後不久便被盜墓賊光顧,但沒得手。 考古學家推測,那時楚國正處於動亂或者剛剛滅亡的時候,守靈人監守自盜,開鑿盜洞將夫人墓盜掘一空,但當他向主墓進發時,盜洞卻戛然而止。可以想見,中途一定是發生了什麼特殊的事件,才澆滅了他貪婪的欲望。
東漢時期的盜洞有7個,其中一個盜洞巨大,大約於東漢晚期,一支軍隊野蠻地對該墓進行了半揭頂式的盜掘:他們把封土挖開了一半,將東部墓室全部盜空,並嚴重破壞墓室結構,這是墓穴被盜最厲害的一次。但當他們挖到槨頂時,突然其來的變故,最終令他們無功而返。從現代的幾個盜洞看,近期的幾批盜墓似乎也遭遇了相同的情況。
現代盜洞最多,有9個,大多採用了定向爆破的方式,其中最遠的一個盜洞是橫向引洞,有27米長,進入墓室後採用了架設竹木巷道的方式盜掘。為了防止流沙塌方,還採用煤礦巷道的頂木方式,一邊靠著墓壁,一邊用竹木板遮擋流沙,這個方法使盜洞穿透槨板,直逼棺的附近,盜墓差點就成功了。所幸的是,盜墓最後關頭上面的石頭倒塌了,把盜洞的竹木板砸爛,盜墓賊才沒有進去。 這個盜洞應該發生在最近幾年,因為洞中發現了寶特瓶和當地生產的一種麵粉袋。現代盜墓已有集團化、智慧型化的傾向,僅搭建這個“巷道”就需要很多竹木板和時間,可見其所下工夫之深。最後盜墓不成,盜墓賊用炸藥把盜洞炸了,附近幾個村子的老百姓都聽到了巨大的爆炸聲。
細說起來,中國的盜墓之風由來已久。《呂氏春秋·節葬》有云:“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含珠鱗施,玩好寶貨,鐘鼎壺濫,輿馬衣被戈劍,不可勝數……奸人聞之,傳以相告,土?雖以嚴威重罪禁之,猶不可止。”可見,厚葬雖是盜墓的主要根源,但古墓中價值連城的寶物才是癥結所在。戰亂年代,盜墓還成了養軍的一種手段,曹操就曾經專門設定“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等職專門負責盜墓,補貼軍用。唐人顏胄詩中的“群盜多蚊虻”,“白骨下縱橫”,“田豎鞭骷髏,村童掃精靈”等都是中國古代盜墓現象的寫真。

文物保護

而到了現在,盜墓活動更加猖獗。今年年初,安徽發掘六安王墓,政府在這邊挖掘王墓,盜墓賊就在旁邊挖王妃墓,直到小孩掏鳥窩時才被發現。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去年年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根據1980年代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結果,全國大約有四十多萬處不可移動文物,但現在估計至少三分之一已經沒有了,自然破壞是一個方面,但主要是人為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盜墓。
1989年從北京大學畢業至今,馬俊才一直從事著考古發掘工作。他告訴記者,中原地區的墓葬“基本上是十墓九空,甚至十墓九點九空”。因此每次發掘大墓,發現幾十個盜洞是很正常的事,但每每看到這些盜洞,想到那些被盜走的國家文物,他的心中總不是個滋味。“盜墓者盜走的一般是一些硬體,如青銅器、玉器等。但像壁畫、竹簡這些 ,他們帶不走,有時就全部砸壞。更有甚者,由於無法盜掘古墓,他們會進行報復性的爆破,損壞了無數文物。”
馬俊才沉重地說:“現在的考古發掘老是跟著盜墓的走,盜墓的盜完了,考古學家才進行搶救性發掘,這樣對於文物保護十分不利。其實很多墓葬,考古學家通過古籍和一些地方志,都已經發現了它們的位置。但由於經費問題和地方保護的不利,再加上近些年,一些《鑒寶》類的欄目,說這些古董怎么好,怎么貴,客觀上誘發了盜墓活動。”
現在的盜墓者一般都進行著工程化的盜掘活動,裝備先進。由於他們經常運用定點爆破或者定向爆破的手段,即便是再堅固的墓葬,如果不及時發掘也很難幸免於難。就拿郭莊楚墓為例,即使有流沙碎石防盜,但盜墓者也能把沙子抽出來,然後再進行盜掘。因此,專家曾呼籲,應儘快成立文物公安局,用一支專業的執法隊伍打擊盜竊文物、盜掘古墓和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動,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護文物。

楚國與中原

楚族、楚國,與河南有不解之緣。
“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300年左右,是楚國興盛時期,楚人一方面南並百越,東滅吳、越,一方面以主要力量向北方發展,與中原諸侯爭霸。它著名的軍事與外交活動的主要舞台,大都在河南境內。”馬世之先生說。
春秋初期,楚看中江淮,自西向東逐漸推進,滅國四十二,打開北上中原的大門。
春秋中期,楚先與齊、宋爭霸,之後與晉國打了近一百年的仗。春秋諸侯爭霸中,楚國是持續時間最長、實力也最強的國家。公元前606年,“楚莊王陸渾之戎,次洛,使人問九鼎”。敢於在周王國都洛陽觀兵問鼎,可見其實力。
這一階段,楚國的北上爭霸,都是以豫南為根據地,因此從春秋早期起,楚國便在方城山(今河南葉縣南)築起長城和要塞,使之成為楚北疆的重要屏障。楚控制豫南後,設定了多個軍事重鎮如“大城陳、蔡、不羹”。位於信陽北的楚王城,也是楚人長期經營的一個軍事重鎮。
楚國不斷在中原興兵,到了戰國初期,楚已占有河南的一半土地,包括今南陽、信陽、駐馬店周口四地和商丘許昌開封的一部分。
戰國時期,諸侯國在外交與軍事上的最大行動是合縱與連橫。兩次大規模的合縱攻秦,楚王都任總指揮。諸侯之兵,甚至一直攻至秦的東關——函谷關(河南靈寶東北)。可以想見其影響力。
不斷攻城略地中,中原文化楚文化也在不斷相互交融與影響。
學者張正明在《楚文化史》中說:“楚文化的主源可推到祝融,幹流是華夏文化,支流是蠻夷文化。”
春秋早中期,楚文化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以它的青銅器為例,從造型、紋飾看,具有強烈的中原文化因素。到春秋中期,楚文化才開始有自己的風格。春秋後期至戰國中期,楚文化走向鼎盛。“奇妙的哲理、奇瑰的文學、精美的手工工藝和獨特的民俗領異標新。”《中華文化史》上說。
楚人曾積極接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早在楚莊王時,楚人便以《詩》、《禮》、《樂》、《春秋》教授楚太子。《左傳》中記載許多有楚人參加的重要外交場合,楚使者賦詩言志,侃侃而談。楚國大夫觀射父向楚昭王談起《尚書》和《禮》時,頭頭是道。
楚與中原各國在人才交流上,十分頻繁。
許多楚人到中原各國當官,如到鄭國、晉國,尤以到晉國最多,有“楚才晉用”之說。秦國丞相李斯便是楚上蔡人,中原士人也去楚為官,衛人吳起曾到楚國當令尹荀子也入楚為蘭陵令,教授學生。楚人還常到北方就學。
河南楚地,曾產生過許多著名人物,如春秋時楚國名相孫叔敖,是河南淮濱縣人。楚後期名相春申君黃歇,原是黃國(河南潢川縣)貴族後裔。
文學的發展與中原文學也有著密切關係。主要產生於中原地區的《詩經》,對《楚辭》的產生和發展有很大影響。屈原宋玉都曾在河南留下足跡。河南西峽縣有“屈原崗”,相傳屈原曾在此攔阻楚懷王入秦。宋玉在楚遷都於陳時,曾隨楚王室而來。《河南通志》載南陽地區有宋玉墓。

楚蔡關係

——何以有那么多楚墓?
蔡國,是春秋時期的十二諸侯國之一,為周的同姓封國,處於黃淮之間汝水中游。其都城在今河南上蔡縣境。第一任統治者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上蔡故城很大,方圓七平方公里遠大於現在的上蔡縣城。它先是西周至春秋時蔡國的都邑,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被楚占據近三百年,成為它著名的“北方四鎮”之一。
楚國占領此城後,多有修葺、烽火台瓮城,這些都是軍事重鎮的特色。
楚在中原的主要對手是韓和魏,東方的吳國則是它的世仇。楚對外征伐,在西方吃過秦國的虧,在東方吃過吳國的虧,在中原征伐基本不吃虧。原因在於,上蔡這座軍事重鎮為它屢次建功。
這座城,與楚平王極有淵源。楚平王棄疾公子時代曾被封於此。楚平王在楚國內亂中,能抓住時機登上王位(他不是太子),也是倚賴該地勢力支持——出動軍隊鼎力相助。楚平王即位後,十分重視“發跡之地”,委派最親信者到此統轄,自春秋末期至戰國中期,楚國高級貴族和大批軍隊駐紮於此。城外,逐漸形成規模龐大的楚墓群,郭莊楚墓只是其中一座。
出上蔡縣城城西約1.5公里處,大路李鄉東部臥龍崗,地面之上,是黃淮平原上最常見的風景,散落著已被當地政府搗毀的黏土窯場。地面之下,是約28平方公里的一個楚墓群。 一座三千年前的故城和與它比鄰的楚墓群,以一組具有連續性的並不顯赫的地面風景,講述著春秋末戰國初的一段歷史。
“墓地大中型楚墓眾多,其中不乏甲字形高級楚國貴族大墓。歷代耕種起土,特別是現在墓地上密集的磚瓦窯場的起土破壞,許多大墓封土已無。殘留有較高的夯築封土的主要有肖里王楚冢、郭莊楚冢、灣李楚冢等。墓葬密集,排列有序。經多次發掘證實,墓葬中大型土坑墓也很多,時代多為戰國時期。”上蔡縣文物保護單位檔案上如是記載。
春秋末戰國初,蔡國這塊棋盤上,多個國家參與博弈,翻雲覆雨者,是楚。楚國欲霸中原,以此為軍事基地,與中原韓魏齊晉諸國以及東方世仇的吳國斗。一直生活在楚國陰影下的蔡國,被迫出局,退出自己數百年的國都,黯然南遷新蔡
為虎作倀被禍最烈
楚國崛起後,北向汝潁,爭霸中原,蔡地處衝要,系必爭之地。公元前684年,楚文王伐蔡,敗蔡師,虜蔡哀侯獻舞。公元前680年,楚入蔡,蔡從此成為楚的附庸國。 蔡居於次等諸侯地位,被楚國役使盤剝,心生怨望。蔡文侯時,曾企圖遠楚親晉,擺脫楚的控制。但當時楚勢力正盛,未能擺脫。
文侯之後蔡景侯姬固,對楚順從不二。公元前589年,蔡、許從楚伐魯,蔡景侯與許靈侯乘坐楚王戰車,居然降身於楚臣僕行列。姬固是頑固的“親楚派”,為討好楚國,又殺掉了主張親晉的兒子。還與楚聯姻,為太子般娶了個楚國的媳婦。蔡景侯在位49年,楚蔡關係好得不得了。
公元前543年,蔡景侯過分“親楚”,竟和兒媳婦楚女有染,太子般無法忍受,殺了他,自己即位為蔡靈侯。般有血性,講義氣,又對臣下比較關心,蔡國人擁戴他。
這時楚靈王當政,這個歷史上有名的“舞林高手”既荒唐又暴虐(“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就是他幹的事),公元前531年,楚靈王誘騙蔡靈侯到申殺了他。
訊息傳到蔡國,舉國震動。大臣公孫朝吳立世子友為國君,穿起孝服,積極籌備防務,準備抗楚。
楚國派來公子棄疾(後來的楚平王)攻打上蔡都城,從春天到深秋,打了七個多月,也沒有拿下。一直打到隆冬,彈盡糧絕,上蔡城終於陷落。“戰事很慘烈,當時戰爭以車戰為主,通常一天就打完了。蔡國人還是很有骨氣的。”馬俊才說。
城陷落了,楚靈王恨世子友的頑強抵抗,把他當作人犧祭山,滅蔡,兩國關係完全破裂。
公元前529年,楚國公子棄疾在一次內亂中,聯合蔡國的舊朝臣公孫朝吳等人,帶領蔡、陳、不羹等地的軍隊進入郢都(湖北江陵),發動政變,奪得王位成為楚平王。他為了緩和矛盾,也為了報答陳、蔡相助之功,把楚國滅掉的陳、蔡、許等國又都復了國。他為蔡國立了友的兒子廬為蔡平侯,但楚仍占據上蔡。
於是,蔡國只能先遷到新蔡(河南新蔡縣),後來為了親吳,再遷到州來(安徽壽縣鳳台淮南和淮北之地),史稱下蔡,再傳數代,公元前447年,仍被楚所滅。
平侯遷新蔡,三傳至昭侯,他對楚唯命是從,但仍有一次絕地反擊,使得楚幾乎滅亡。
蔡昭侯本是溫和的“鴿派”,他有兩件裘皮大衣和兩塊玉佩——當時的頂級奢侈品,公元前509年,他到楚國去朝貢,把一衣一佩獻給楚昭王,自己則身著另外一衣一佩,兩人穿戴起來都很炫。沒想到楚國的令尹(宰相)囊瓦看著眼紅,想要,暗示不成幾近明示,但蔡昭侯賭氣就是不給。第二天,囊瓦就把他軟禁在南郢(楚地名)了。
這一關就是三年,最終,蔡昭侯還是把一衣一佩給了囊瓦,才得以離楚回國。蔡昭侯對楚國的一草一木都恨,車馬渡過漢水時,他抓起一塊玉投入水中:“我若再渡漢水向南朝楚,就讓水神懲罰我。天下諸侯如果伐楚,我一定作為先驅。”
溫和的“鴿派”就此變成了強硬的“鷹派”,公元前506年,在他的積極奔走之下,蔡國聯合吳國、唐國伐楚,三國聯軍屢戰屢勝,破楚國郢都,將城內財物搶劫一空,上至楚王的夫人,下至大夫的妻妾,普遍受到凌辱。伍子胥對已死的楚平王“掘墓鞭屍”,實施了一次徹底的復仇,蔡昭侯也得一雪自己的恥辱。
此次行動使得楚國國家殘破,元氣大傷,令尹子西曾對百姓痛哭,發誓要報復蔡國,但等了十年,也未敢輕舉妄動。
一衣一佩引發了這么嚴重的後果,讓人想起西方民謠:“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隻馬蹄鐵;丟了一隻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將軍;損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帝國。”壓倒駱駝的就是那最後一根稻草。
撇開表面的戲劇因素,楚國的大難,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政治的腐敗和無限度欺壓屬國,導致一個很小的“管涌”弄到最後“潰壩”,不可收拾。
這就是日本學者竹添光鴻《左氏會箋》所分析的兩國關係:“蔡服楚最早,從楚最堅,受楚之禍最深,而其為楚之禍亦最烈。始以楚為恃,故甘心服從,逮不堪命而反噬,則楚亦幾亡。”“不堪命而反噬”狠咬一口者,便是蔡昭侯了。
“蔡國為楚,如同為虎作倀。中原諸國想抗楚,必要先找蔡的事。因為蔡國居於淮汝之間,是楚國北部的屏障。楚國為了北上東進,占據淮河中游地帶,也多次滅蔡。”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馬世之先生說。
依照當時國際慣例,“滅國不絕祀”,滅了國之後,會把你遷走,另找個地方建個小城小國,保留社稷。因此,楚雖數次滅蔡,但蔡還是一直延續到了公元前447年。
但楚國在春秋末戰國初,公元前531年第一次滅蔡時,就把人家幾百年的都城搶走了。之後楚平王為蔡復國,讓他遷至新都新蔡,堅決不還上蔡城。楚國拿上蔡城做了它的軍事重鎮。作為楚問鼎中原的一把尖刀。
春秋末戰國初,上蔡城成為楚國的軍事重鎮,“是由三個條件造成的,一是位置適中,地形險要;二是經濟發達,人口稠密;三是交通便利,利於行軍運輸”。上蔡縣地方史志專家尚景熙先生說。
春秋中期以來,楚國“方城以為城,江、漢以為溝”,兵力局限在南陽盆地和江、漢流域,楚國要北上爭霸中原,軍隊調遣和輜重運輸都要通過伏牛山區,很不方便。客觀形勢要求楚國必須在方城之外,即伏牛山區的北面建立新的軍事基地——北方四鎮。
楚靈王曾和大臣析父討論此事,楚靈王曰:“昔諸侯遠我而畏晉,今吾大城陳、蔡、不羹,賦皆千乘,諸侯畏我乎?”對曰:“畏哉!”
楚靈王得意洋洋地認為,即有了上蔡城、陳城(河南淮陽)、東不羹城(河南舞陽)和西不羹城(河南襄城),諸侯都怕了我?
上蔡西連東不羹城和西不羹城,東接陳城,北銜召陵(河南郾城東),南屏淮水,可以控制各方,位置極適。同時上蔡城周圍汝水迂迴,崗嶺起伏,地勢也是比較險要。
上蔡成為楚國的軍事基地的另一大要素,是人口稠密,經濟發達。
楚國的本土江、漢流域,直至戰國時期還是“火耕水耒,民食魚稻,以魚獵山伐為業”,南陽盆地到戰國末期還是地曠人稀,但上蔡所在的黃淮平原,商朝已經開發,西周時諸侯國林立,土地經過墾殖,適宜黍、稷、菽、麥、稻生長。
上蔡是淮河流域的重要大城,楚靈王稱其“賦皆千乘”,這裡面是有賬可算的。古代一輛戰車,配七十多個士兵,一千輛戰車,就會有近十萬軍隊。一座城池,有能力養活這么龐大的軍隊,可見其富裕。
戰爭需要調遣軍隊和運輸輜重,道路成為戰事的重要因素。當時的上蔡城為淮河上游的交通樞紐,從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會盟等所經的途徑,可以判斷當時經過上蔡的交通要道有五條:西通方城,東通沈、項,南通息,東北通陳,北通鄭。
因此,春秋晚戰國初,上蔡城成為楚國方城之外的軍事重鎮,是楚國向北擴張的一把尖刀。楚國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它還給蔡國的。
楚國駐兵上蔡後,也曾加以修整擴建。蔡國故城遺址上,南城門右側有“U字形”深坎,是瓮城,其間可埋伏士兵,北城垣上有20多米高的烽火台,至今仍能反映出一個軍事基地的特殊風貌。
之後歷代楚王都派親信重臣到此駐防。本系列的主人公——郭莊一號楚墓的主人,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前531年楚國搶了上蔡城,中間經過一個比較長的準備期後,到公元前481年,才開始以此為重要基地,向北擴張。
楚先是“滅陳而縣之”,之後楚國滅杞、滅莒,向東北擴張到今山東境內。向北,公元前398年楚兵“敗鄭師,圍鄭”。公元前393年,楚悼王“伐韓,取負黍”(今河南登封縣),兵力到達今新鄭、登封一帶。公元前379年,“楚人救趙而伐魏,戰於州西,出於梁門,軍舍林中,馬飲於大河”,勢如破竹,已經打到黃河邊上了。
“楚國在北方的發展,並不是全由上蔡出師,但陳、魏、韓、鄭四國國境均與上蔡毗連,楚在對這些國家的戰爭中,軍事部署、兵力調遣,應該說都與上蔡這個軍事基地有關。”尚景熙先生說。
到了戰國中期,上蔡成為楚國淮河流域的屏障:楚國要捍衛淮河流域,就必須據守上蔡城。三晉攻占上蔡城,就可兼取淮河上游。因此,當時上蔡城成為楚、魏、韓爭奪的主要對象。
戰國後期,楚已遷都陳郢(河南淮陽),上蔡仍是保護陳郢的戰略要地。直至秦統一全國,上蔡方失去其戰略位置。

事件年表

註:有關曾侯乙的紀年為當前的考古推測。
公元前531年春天(楚靈王十年),楚靈王派自己的弟弟公子棄疾率領大軍滅蔡,繼而在蔡地設縣,公子棄疾也就受封成為第一代蔡縣縣尹(公)。
公元前529年(楚靈王十二年),楚靈王自縊,原陳縣、蔡縣縣公(第一任陳縣縣公穿封戌已死)公子棄疾即位,為楚平王,復陳、蔡之國。
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十年),“吳師入郢”,“昭王奔隨”。
公元前494年(楚昭王二十二年),魯哀公元年,“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
公元前489年(楚昭王二十七年),楚昭王羋壬歿。
公元前488年(楚惠王元年),楚昭王之子羋章立,為楚惠王。
公元前475年(楚惠王十四年),考古推測,曾侯乙出生——估計這一時期的曾侯為曾侯輿。
公元前463年(楚惠王二十六年),考古推測,曾侯乙12歲繼任曾國國君——墓主人應該在此時間之前接受到了來自曾侯輿的贈送,也可能是他的先祖接受的贈送。
公元前447年(楚惠王四十二年),楚師進軍州來,滅蔡(公族遷至今湖南常德一帶,稱高蔡,後被滅)——之後,我們的墓主人就去擔任蔡縣的縣公了,這時的曾侯乙28歲,已經當了16年的國君,估計墓主人比曾侯乙年長不少。
公元前445年(楚惠王四十四年),楚滅杞。
公元前433年(楚惠王五十六年),楚惠王為曾侯乙作鐘、鎛,鑄銘曰:“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酓章作曾侯乙宗彝(意為宗廟祭祀用青銅器),奠之於西陽,其永持用享。”——考古推測,曾侯乙就是在這一年去世的,在位30年,享年42歲,很明顯,楚惠王的贈送是有這一重要原因的,而曾侯乙的先祖(祖父或更高輩)曾在“昭王奔隨”的時候給予楚人極大的幫助和支持。
公元前432年(楚惠王五十七年),楚惠王歿。
公元前433年到公元前400年,曾侯乙在這一時期下葬。
目前認為曾侯輿是曾侯乙的先輩,如果墓主人的確是第二次滅蔡後的第一任蔡縣縣公,而這一時期的曾國(隨國)國君為曾侯乙,那么就不可能發生曾侯輿在墓主人當縣公後贈送器物給他的事情,所以,這些器物應該是墓主人在任縣公之前由曾侯輿贈送的,當然可能是墓主人的祖先接受的贈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