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時代名,此時中國社會正在發生巨大變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春秋晚期
- 意義:時代名
- 變革時期:奴隸制度崩潰,封建制度確立
- 百家思想:老子、孔子、墨子、韓非子等
- 農業主工具:鐵農具
- 文獻:《史記·河渠書》
春秋晚期,時代名,此時中國社會正在發生巨大變革。
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
春秋晚期,時代名,此時中國社會正在發生巨大變革。...... 春秋晚期,時代名,此時中國社會正在發生巨大變革。中文名 春秋晚期 意義 時代名 變革時期 奴隸制度崩潰,封...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等,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據傳由孔子修訂而...
西周的六卿首領,春秋時稱為“正卿”或“冢宰”,也有稱為“相”。正卿尚有一、二副貳,稱為“介卿”。東周王朝的執政正卿,開始是鄭伯,至隱公八年(前715年...
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超大型城址。位於蘇州西南部山區木瀆、胥口一帶山間盆地內。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蘇州市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於2009年發現...
春秋軍制(military system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指的是春秋時期的軍隊制度。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國奴隸制逐步解體、封建制逐步興起的變革...
春秋晚期齊侯盂,文物,於1957年出土,現存於河南省洛陽市博物館。...... 春秋晚期齊侯盂,文物,於1957年出土,現存於河南省洛陽市博物館。中文名 春秋晚期齊侯盂 ...
中國古代先民極其重視春,秋兩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語言含義,常常用來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時,光陰,年齡等。“春秋”作為一個重要的先秦年代,來源...
此展品為春秋晚期文物。長徑15.4厘米、短徑14.3厘米、底徑6.7厘米、通高7.5厘米。器口呈橢圓形,略內斂,淺弧腹內收,平底。上腹部對稱置龍首環形鋬。現收藏...
春秋犧尊是春秋晚期的青銅器,高33.7厘米,長58.7厘米,重10.76公斤。此尊紋飾華麗繁縟,構圖新穎,牛首、頸、身、腿等部位裝飾有以盤繞迴旋的龍蛇紋組成的獸面...
中國春秋時代的繪畫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繪畫套用的範圍主要是壁畫、章服以及青銅器、玉器、牙骨雕刻、漆木器等的紋飾。早期基本上是裝飾性圖案,到西周以後,開始有...
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
此展品為春秋晚期文物。通高9.3厘米,口徑24.8厘米。敞口,平折沿,方形附耳外翻,淺腹,圓底近平,三獸蹄形矮足。耳兩側飾雷紋,足根飾獸面紋。腹內底鑄有銘文...
此展品為春秋晚期文物。通高15.1厘米,口徑21.5厘米,腹徑23厘米。帶蓋,子口微斂,鼓腹,方形附耳較直,圜底,三獸蹄足較瘦。蓋頂微隆,上有圓形捉手。蓋上飾...
七國,指戰國七雄。春秋末期,韓趙魏滅掉智氏後,進而瓜分晉國建立趙國、魏國、韓國,三晉與秦國、齊國、楚國、燕國七個國家亦稱戰國七雄,持續時間是前403年—前221年...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編輯 鎖定 討論 秦國(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時華夏族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的諸侯國,始祖秦非子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蜚廉)之子惡來之後。...
此展品為春秋晚期文物。通長29.5厘米,最寬處5.5厘米。這件銅矛形狀與短劍相似,脊部有八字銘文“吳王夫差自作用矛”,脊棱鑄有血槽,以提高殺傷力。矛身滿飾...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
陳國(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478年),出土金文資料作敶。是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周朝諸侯國,國君媯姓,是虞舜後裔。周武王將長女太姬(大姬)嫁給了從商投降後擔任周...
此展品為春秋晚期文物。通高26.6厘米、口徑21.4厘米、腹深16.8厘米,重4.4公斤。直口深腹,方形附耳,深腹圜底,三蹄足,蓋正中有五柱支撐的輪狀捉手。現收藏...
春秋晚期。1994年山西太原金勝村出土,頂作雙鳥,相背相連線,鷹鉤嘴,雙目圓睜,下接鋬,內含藤木,銎上有穿孔,便於固定於木桿上,飾鱗形羽紋,銎上有綯索紋。...
此展品為春秋晚期文物。通長53.5厘米。圓首內凹,呈喇叭形,實莖,莖上有二箍,蝠形寬格,隆脊,兩鍔微撇,三角形鋒。收藏於襄陽市博物館。...
此展品為春秋晚期文物。通高30.4厘米,口徑11.1厘米。蓋為子口與器身直口扣合,頂有環鏈。直頸附兩環銜提鏈,並與蓋鏈銜接。溜肩,鼓腹,平底。口部以下至...
春秋文學指中國東周前期春秋時期的文學。中國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曾經編了一部記載當時魯國歷史的史書名叫《春秋》,而這部史書中記載的時間跨度與構成一個歷史階段...
隨侯珠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隨國的珍寶,也稱為“隨珠”,與“和氏璧”並稱為“春秋二寶”、“隨珠和璧”或“隨和”。...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社會改革反映在經濟制度上的是各國的稅制改革。由於公田的消失,井田制的瓦解,社會亟需一種新的賦稅制度來取代原來的制度,這樣各國的賦稅制度改革...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以後,周王室衰微,歷史進入春秋時代,周王朝的封建禮樂制度開始瓦解,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動盪局面,王室、諸侯、卿大夫之間相互混戰,一些強大...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
《東周列國》是一部62集的電視劇,由沈好放執導,王繪春等主演。全劇分為《東周列國·春秋篇》和《東周列國·戰國篇》。其劇情主要是根據小說《東周列國志》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