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坑是埋葬死者的地下空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墓坑
- 性質:考古學術語
墓坑是埋葬死者的地下空間。
墓坑是埋葬死者的地下空間。按形式可分為長方形豎井式墓坑,士洞式幕坑、崖洞葛坑等。史前時期墓坑多為距地表較淺的長方形豎坑,坑僅容身,內置死者及隨養品。陶寺文化開始出現基坑長度超過5米的大墓。商周時期墓坑之內開始出現腰坑(多...
豎穴土坑墓按墓坑開掘的平面形狀大致可區分出長方形、方形、圓形或橢圓形、亞字形、中字形、甲字形、殊異形、無規則形等等。早期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多較小較淺,僅能容屍,後來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墓。這種墓葬習俗揭示了舊石器時代晚期,...
雙墩1號墓位於蚌埠市區淮河以北3公里處、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內的墓。這座距今2000多年的春秋墓葬,已經確定墓主人就是春秋時期鐘離國的國君——柏。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國國君的墓葬,但是它的圓形墓坑、奇異的墓底布局、五色混合土和...
墓坑四壁規整,未見工具削鑿痕跡。木質葬具已腐朽,僅存灰白色痕跡。根據痕跡判斷葬具為一槨重棺。隨葬品有銅器、玉器、鉛錫、陶器等。主要放置在棺槨間。銅禮器主要放置於槨室南部,玉器放置於棺內。棗樹林墓地 M168、M169為帶墓道“...
雙墩春秋墓墓坑為大型圓形豎穴土坑,直徑20.2米、深7.5米。墓坑2米下有生土二層台。正東向有14級階梯式短墓道,長6.3米、寬3.2米。圓形墓底直徑14米。在墓底形成十字型埋葬布局。在二層台以上的填土層中發現三層不同的由五色...
營建時對崗地表面稍加平整,有的局部墊以紅褐土,有的依山坡地勢修整後挖出長方形墓坑。墓葬底部大都鋪滿鵝卵石,四周靠坑壁下挖有淺槽作為排水溝。墓中的人骨和葬具均已腐朽無存,但部分墓葬中殘存燒毀的立柱木炭痕跡,推測原來可能有...
凸形墓坑是中華民族風俗 【凸形墓坑】烏孜別克、哈薩克、維吾爾、柯爾克孜、塔塔爾、塔吉克族埋葬死人時挖的墓坑。墓口為長方形,坑深1.7米左右。墓下一壁又挖一洞,與墓口呈“凸”形結構,屍體放入洞中,頭頂南,腳蹬北,面西側臥...
橫穴式墓是橫向埋葬的墓葬,因此墓坑的結構是半地下式或地上式。其中,橫穴式墓和橫口式墓把石室的一側壁面用作安置死者的人口是普遍現象,但橫穴式墓具備甬道,橫口式墓則是把壁面直接用作入口,在石室外部只設墓道。墓穴位置 一...
岱墅西漢木槨墓 位於院裡鄉岱墅村東,民眾習稱“點將台”的高地上。於1978年12月發現。墓為兩座(編號M1M2)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口、底大致相同。墓向95°, 南北並列,M1在北,M2在南,相距1.5米。M1墓坑 M1墓坑東西長5米...
曾侯乙墓是戰國早期,周王族諸侯國中曾國的國君曾侯乙的一座墓葬,位於湖北隨州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東團坡上。曾侯乙墓呈“卜”字形,墓坑開鑿於紅礫岩中,為多邊形岩坑豎穴木槨墓。無墓道,南北向,墓坑南北長16.5米,東西寬21米,...
上坊孫吳墓,又稱上坊東吳大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上坊鎮(現已併入東山街道)中下村一個名為“孫家墳”的小土崗南麓,前對青龍山,背依黃龍山系土坑豎穴磚室墓,由封土、墓坑、斜坡墓道、排水溝和磚室等組成。上坊孫吳墓坑長...
該墓墓坑基本完好未被擾亂,隨葬器物在墓坑內呈縱線排列,組合完整成套,排列有序,大多數是實用器,其中以兵器和工具的種類和數量較多,鼎是越式鼎,陶器花紋是廣東常見的組合印紋。在墓坑底部設腰坑埋一件陶瓮。四件人首柱形器分作兩...
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中﹐數以百計的墓坑排列有序。多數的墓是單身葬﹐也有不少的墓是合葬。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前期的合葬墓﹐往往採取“二次葬”﹐將許多已經埋葬過的屍骨遷移而葬入同一墓坑內。這些死者是同一家族的成員﹐體現了母系...
一些小型墓葬,墓坑狹小,僅隨葬少量陶器等,有的甚至一無所有。殷墟侯家莊西北崗與武官村之間商王朝後期的王陵區,有13座大墓,其中葬制規格最高的 8座大墓,墓坑四面都有墓道,其餘則南北兩面或僅南面有墓道。墓室面積最大的達330...
殷墟侯家莊西北崗與武官村之間是商王朝後期的王陵區,有13座大墓,其中葬制規格最高的8座大墓,墓坑四面均有墓道,墓室最大的達330平方米。商王和各級貴族墓的隨葬品極其豐富、精美,包括各種青銅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
下葬時,47具木棺依次從墓道進入,在墓坑內由北往南排列放置。木棺的擺放位置大致可分為三個區城。墓底北部為A區,共擺放有32具木(G1~32),多數為東西向,僅靠近西壁的兩具為南北向。B區位於墓底的西南角,共擺放有14具木棺...
在西區坑的長寬之比較大,即墓坑相對狹長,如M100的長、寬分別為3.2米、0.6米,M138的長、寬分別3.35米、0.85米。有12座墓在墓坑北端葬狗,在葬具痕跡較為清楚的墓葬內,狗屈肢置於墓坑的東北角或西北角,狗的頭骨均朝向墓...
墓坑四壁有二層台,寬、高均為0.2米。墓底中心有一橢圓形腰坑。墓內人骨嚴重腐朽,葬式為俯身葬。隨葬器物豐富,緊靠頭骨左右邊放置銅觚、銅爵各1,在頭部前方有陶鬲2個,出土時內有動物骨骼數塊。腰坑內出銎內戈1件,可能是陷落...
考古專家經過探測,發現該墓地群實際面積約8萬平方米,埋葬屍骨預計上萬具,這些墓葬排列無序、葬式不一,墓坑多呈長方形或不規則形狀,墓坑中沒有棺槨和隨葬品。專家們在一個墓中發現該墓主人身首異處,頭在左腿外側,脖子上還戴著...
1974~1977年在秦始皇陵東1千米處,發掘出作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馬俑坑。一號坑在南,東西長216米,寬62米,面積13260平方米。二號坑東西長124米,寬98米,面積為6000平方米。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已發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800件,...
墓坑:規模大。墓口東西長34.5米、南北寬32.8米,總面積約1131.6平方米。墓坑掘在第四紀的紅色網紋土中。墓口往下,有11級台階,每級台階的高度為75~90厘米,台階面寬65~90厘米、高70~80厘米。每層台階四壁向內稍斜,台壁較...
到原始社會末期土坑式墓葬從黃河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東南沿海、東北地區,出現了男女合葬,男子仰面直身和女子側體屈身表明父系氏族的社會結構特徵,墓坑也更加規整,通過墓葬規模大小、葬具的有無或質量以及隨葬品多寡優劣等來體現身份等級...
墓坑多為狹長形,四角近直,坑口和坑底大小大致相當,長多在4.5米至7米之間,棺具上下及四周均用白膏泥密封,做防腐、防水處理。其中68號墓形制較大,平面呈“T”形,東部為器物坑,西部為墓坑。通長約9.5米;器物坑長約3.6...
在墓坑的東壁邊,散放著三枚甬鐘,能使用甬鐘的是級別非常高的貴族。在墓坑中部的北側靠槨板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們還發現了製作非常精美的升鼎,根據升鼎擺放的位置分析,可以擺放7隻升鼎。鼎是級別高低的標誌性器物,七鼎是諸侯級的規格...
墓坑長2米,寬1米,深1.80米,四壁光滑,內填五花土,土質疏鬆。墓坑底部中央有長方形的腰坑,坑內殉動物。隨葬品有陶盂1、陶罐1、陶鬲(殘)1、玉飾1、玉玦2、貝形飾1。M25、M30未出土隨葬品。二、西漢墓 14座,即M4~M17...
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其中136座墓的墓坑為長方形,4座墓的墓坑呈橢圓形或“刀”字形。長方形墓坑四壁陡直,底部平整,一般墓口稍大於墓底,墓口長1∙52~3∙77米、寬0∙27~1∙82米、深0∙04~0∙75米,隨葬品0~60...
考古專家經過探測,發現該墓地群實際面積約8萬平方米,埋葬屍骨預計上萬具,這些墓葬排列無序、葬式不一,墓坑多呈長方形或不規則形狀,墓坑中沒有棺槨和隨葬品。專家們在一個墓中發現該墓主人身首異處,頭在左腿外側,脖子上還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