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葬(中國)

古代墓葬(中國),古代人類採取一定方式埋葬死者的遺蹟,包括墓穴、葬具、隨葬器物和墓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墓葬(中國)
  • 國家:中國
特點,歷史,推薦書目,

特點

中國古代墓葬分布很廣,以往發掘的大量墓葬及其出土文物,是探討不同時代、地區和社會階層之間埋葬習俗以及所屬時代社會生活狀況的重要實物資料。根據迄今的調查發掘,中國至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墓葬。此後,經新石器時代至商、周、秦、漢及以後各歷史時代,墓葬制度隨著社會生產力、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發展而不斷演變,顯示出一定規律性。在階級社會中,墓葬制度突出地體現了階級關係。

歷史

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遺址已發現埋葬遺蹟。新石器時代已有一定葬制。年代較早的新石器時代墓葬,一般墓坑小而淺,墓葬排列有序,多為單人葬,沒有發現葬具的遺蹟;隨葬器物的數量不多,彼此沒有顯著差別。新石器時代晚期發現採用木質葬具的大墓,有的隨葬上百件陶器,有的隨葬較多玉器,說明墓主生前占有多量財富。如山西陶寺遺址的大型墓葬中,一座墓隨葬器物多達200餘件,其中有精美的彩繪陶器、木器和鼓、磬等大型樂器。在良渚文化的土墩墓、紅山文化的積石冢都發現大量玉器,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有地面標誌的史前時代墓葬。
商周時代 
這一時期的貴族墓葬墓室宏大,有墓道,使用多層棺槨,有些地面建有用於祭祀的建築。隨葬品十分豐富,普遍使用人殉、人牲,有的還附葬車馬坑。殷墟王陵區東南的祭祀坑逾千座,其中均為人牲。殷墟王陵的人殉數量遠遠超過古代兩河流域王陵的奴隸殉葬數目。殷墟侯家莊西北崗與武官村之間是商王朝後期的王陵區,有13座大墓,其中葬制規格最高的8座大墓,墓坑四面均有墓道,墓室最大的達330平方米。商王和各級貴族墓的隨葬品極其豐富、精美,包括各種青銅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婦好墓隨葬各種青銅器460餘件,玉石器750多件,骨角器560餘件,另有海貝近7 000枚。而殷墟的一些小型墓葬,墓坑狹小,僅隨葬少量陶器等,甚至無隨葬品,與王陵形成鮮明對比。西周時代的豐鎬遺址井叔家族墓地、北趙晉侯墓地、虢國墓地等,均以大墓為中心,墓地布局主次分明,是考察當時高級貴族葬制的重要資料。春秋戰國時代的墓葬主要發現於列國都城和其他城市遺址附近。列國國君陵墓多單獨集中在一個墓區,整體布局有一定規劃。有的國君墓已有高大的墳丘,墓上建有宏大的“享堂”,墓內隨葬有成套的青銅禮器、樂器和車馬器等。國君陵墓大多在都城附近,少數在都城之內。周代在棺槨、隨葬品等方面有嚴格的等級差別,“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東周時,天子、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簋與鼎配合使用,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三鼎配二簋,也有明確的規定。商代和西周統治階級的墓葬一般都有腰坑,位置在墓主腰部下方。西周時已有合葬制度,夫妻分別葬在兩個互相緊靠的墓坑中,即所謂“異穴合葬”。已發掘的戰國重要墓葬有曾侯乙墓、中山王墓等。隨葬品中,漆器的比重顯著增加,但青銅禮器和樂器仍是最重要的隨葬品。渭河流域的秦墓以外的下層貴族和上層庶民,多在墓中用仿青銅禮器的陶禮器隨葬。戰國晚期,關中和中原地區的小型墓中出現橫穴式土洞墓室,也有用一種體積龐大的空心磚築槨室以代替木槨的,意味著商周以來的傳統墓制發生變化。戰國時,人殉現象比商代、西周少見,代用木或陶製的俑。
秦漢時代 
在秦和西漢前期,貴族仍沿用豎穴式土坑墓,墓中設木槨。在長江流域及南方和北方邊遠地區,豎穴式木槨墓一直延續到西漢後期,甚至東漢前期。在秦和西漢的豎穴式木槨墓中,棺槨制度沿襲周代的禮制,等級嚴格。有些漢墓還使用黃腸題湊。從西漢中期的黃河流域開始,普及各地,普遍用橫穴式洞穴作墓壙,用磚和石料築墓室,形制模仿現實生活中的房屋,是中國古代墓制一次劃時代的大變化。在貴族大墓中,河北滿城漢墓和山東曲阜九龍山漢墓可作為西漢中期橫穴式墓的代表。它們是在山崖中穿鑿巨大的洞穴作為墓室,故稱崖墓,形制和結構完全模仿房屋。在黃河流域和北方地區,一般的橫穴式墓是地下的土洞墓,規模較小,構造較簡單,墓主屬於下層統治階級。這種土洞墓在漢代以後長期流行。西漢,中原地區新出現一種空心磚墓,東漢基本絕跡。約在西漢中晚期,在中原和關中一帶開始出現小型磚建築的墓,一般稱為磚室墓。至東漢,磚室墓迅速普及,成為全國各地最常見的一種墓。貴族官僚的磚室墓規模較大,結構複雜,布局模仿其府第,許多墓中還繪有彩色壁畫(圖1)。西漢晚期開始出現的石室墓,到東漢在某些地區盛極一時,墓室中雕刻畫像,稱為畫像石墓。墓室的結構和布局也仿自現實生活中的住宅。有的石室墓也繪有彩色壁畫。東漢時期,四川、重慶地區的磚室墓往往在壁上另嵌一種模印著畫像的磚,稱為畫像磚墓(圖2)。在四川和重慶地區,東漢及其以後還流行崖墓。西漢前期和中期,夫妻合葬仍採取“異穴合葬”形式。西漢中期以後,除帝陵以外,一般都是夫婦同墓合葬。橫穴式墓室便於同墓合葬。漢墓中的隨葬品和戰國時代相比,青銅器減少,漆器的比重進一步增加(圖3)。為了儲存大量的食物和飲料,墓內常有許多大型陶器。西漢前期和中期,主要隨葬生前的實用器。
西漢中期以後,增添各種專為隨葬而作的陶質明器,包括倉、灶、井、磨、樓閣等模型和豬、狗、雞等偶像。在西漢中期的貴族墓中,仍然有的用車、馬殉葬,但車和馬都埋在墓室和墓道內,不另設車馬坑。西漢晚期以後,用木製或陶製的車馬模型替代真車、真馬殉葬(圖4)。南方地區,還有的用木船或陶船的模型隨葬(圖5)。漢代禁止以人殉葬,故考古發掘中,已基本不見人殉。地面上,統治階級的墓已普遍築有墳丘。在墳丘之前,往往設祭祀用的祠堂。東漢時盛行在墓前建石闕,並置人物和動物的石雕像;還流行在墓地上立石碑,記述墓主人的死亡日期、家族世系及生平事跡。
魏晉南北朝 
這一時期的墓葬制度大體承襲漢代。但經過漢末戰亂,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厚葬之風有所改變。自魏晉以降,考古發掘中已很少見規模宏大、雕刻精緻的畫像石墓。貴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磚室墓,有時設石門。和漢墓相比,墓室平面布局簡化,面積減小。但細部結構和設施有一些新發展。如河南洛陽西晉墓中有角柱與斗栱,南京東晉墓中有直欞窗。從漢末、魏晉開始,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設棺床。在長江流域的晉墓中,有時還有燈龕和台桌。這些結構和設施均為磚砌,使墓室更像現實生活中的居室。在黃河流域,磚室墓的墓道甚長,其接近墓室的部分是一段甬道,並隨年代推移而加長。至北魏,有的墓出於對現實生活中住宅的模仿,在甬道的頂部開天井,直通地面。
北朝後期,有些大墓的甬道長達20米,天井有三四個。天井愈多,愈顯得門多宅深,院落重重。魏晉之際,遼東、河西等邊遠地區的豪族大姓沿襲漢代舊制,營建磚石結構大墓,在墓壁和磚面上施彩畫,題材多與漢墓壁畫相似(圖6)。中原一帶少有墓內壁畫,但到北魏,壁畫重又流行。長江流域的東晉和南朝,流行用畫像磚裝飾墓壁(圖7)。這一時期隨葬品中,瓷器數量激增,長江流域尤其如此。漢代流行的陶製模型和禽畜偶像繼續沿用,但往往形體不大,製作粗簡。貴族官僚階級墓中的主要隨葬品是各種陶俑。起初是少數男女侍者和武士,約從五胡十六國時期開始,大量增添騎兵、步卒、文吏、武弁以及吹鼓手之類,除家內奴婢外,大部分為墓主人出行的儀仗隊,具有明顯的軍事性質,反映當時各地統治者擁有私人武裝部曲。山西大同北魏前期司馬金龍墓和洛陽北魏後期元乂墓中的儀仗俑多達數百件。
北魏後期,在墓兩側往往有一對形體特別高大的守門衛士俑。南方地區,除陶俑外還有瓷俑,但用俑隨葬的風氣不如北方盛。從漢末至魏晉,統治階級常乘牛車,故兩晉南北朝時,貴族官僚墓中多用陶製牛車模型隨葬。由各種陶俑組成的儀仗行列也以牛車為中心。西晉開始用陶製的鎮墓獸隨葬。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在墓內置墓誌。這一時期著名的帝陵有山西大同北魏文明太后馮氏的方山永固陵及孝文帝的萬年堂。隋唐五代 在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地區,北魏以來的墓葬制度經隋代至盛唐一脈相承。當時貴族官僚的大墓,都採用斜坡式的墓道,包括一段很長的甬道;甬道頂部開天井,兩壁設龕,如懿德太子墓、章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天井和壁龕的多寡基本與墓主人的官品爵位一致。隋代包括高級官僚的大墓在內,流行土洞墓。入唐以後多採用磚室,土洞墓已降為低級官吏或平民所用。一般官僚的墓室都為單室。二品以上的大官,除主室以外,有時還設簡單的前室。從初唐到盛唐,貴族、官僚墓中流行壁畫。
一般在墓道前部兩壁各繪青龍、白虎,墓室頂部繪日、月、星辰,其他則有鞍馬、明駝、牛車、列戟、步騎儀衛、屬吏、男女侍者以及樂舞伎等,各繪在墓內的相應部位,內容和規格視墓主人的身份而有所區別。隨葬品以大量陶俑為主。約從武周時開始,陶俑多施三彩釉。陶俑可分為出行時的儀衛行列和家居時的家臣侍者兩大類。前者自隋至初唐多武裝俑,以後逐漸減少;武周時出現高大的馬俑和駝俑(圖8)。後者自初唐至盛唐不斷增多,樂舞俑和游嬉俑等皆屬此類。受佛教影響,鎮守墓門的一對武士俑在盛唐時演變為腳踏伏獸或鬼魅的天王俑(圖9)。鎮墓獸繼承北魏後期以來的形態,武周時則又進一步演變為頭生角、肩附翼或手握蛇的怪獸。隋代開始出現的人身禽獸首的十二時辰俑,到開元、天寶之際更為流行。陶俑的數量因墓主人身份而有不同的限額,懿德太子墓的陶俑總數上千。方形有蓋石墓誌在唐代更為普遍。安史之亂後,唐代墓葬制度發生顯著變化。墓的構造簡化,短而狹的豎井式墓道取代斜坡式長墓道,不見天井和壁龕。墓室的規模縮小,壁畫亦十分罕見。陶俑的數量減少,製作粗簡。天王俑和鎮墓獸越來越簡化,在有的墓里已不用,只十二時辰俑仍較流行。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的唐墓,有豎穴式土坑墓和磚室墓兩類,形制簡單,規模甚小。磚室墓多為長方形,有的兩室並列,夫妻各葬一室。隨葬品多為陶瓷器皿,陶俑甚少見。
唐代帝陵除少數“積土為陵”外,大多數“依山為陵”(見唐陵)。以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為典型。五代前蜀王建的永陵在四川成都,南唐李昪的欽陵和李璟的順陵在江蘇南京,都已發掘(見王建墓、南唐二陵)。地下的玄宮分前、中、後三室,各室兩側又多設壁龕或耳室,可能是承襲唐陵的制度。
宋至明 
中原和北方地區的北宋墓,最富特色的是一種仿木結構建築的磚室墓。北宋初年,墓室內的仿木結構還很簡單。到北宋中期發展成熟,成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磚室墓。此後,墓室的平面又從方形或圓形演變為等邊多角形,仿木結構則從簡單的“一斗三升”托替木或“把頭絞項造”演變為五鋪作重栱,從版門直欞窗演變為雕花格子門。一般多為單室墓,後期較大的墓則分前後兩室。墓內多用壁畫或雕磚作裝飾,主要表現墓主人的日常生活,特別是墓主夫妻舉行“開芳宴”的場面,或有孝子故事圖等。在有些北宋末年墓中,還出現雜劇雕磚。墓室的後壁,則往往有“婦女掩門”雕磚。隨葬品寥寥無幾,可能因各種器具什物已充分繪刻在壁畫和雕磚上的緣故。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宋墓與當地唐墓相似,除豎穴土坑墓外,主要為簡單長方形磚室墓,後者往往兩室並列,夫妻各葬一室。隨葬品除陶瓷器外,頗有漆器和銅鏡,偶爾也有銀器。江西、福建省境內的宋墓,有的用陶瓷俑隨葬,其中包括十二時辰俑和神煞俑。四川省境內的宋墓,除磚室墓外,還流行石室墓,後者多有雕刻,其題材為墓主人夫婦開芳宴,有的則為孝子故事(見華鎣宋墓)。北宋帝陵在河南省鞏義市,其地點的選定嚴格按堪輿術的要求(見北宋皇陵)。南宋的帝陵在浙江紹興附近。因為是權殯,營造較簡,名為“攢宮”。雖大體沿襲北宋陵制,但沒有乳台、石象生、陵垣及四門。獻殿之後作玄宮,屍體放置在嚴密堅固的“石藏子”中。分布在華北、內蒙古和東北各地的遼代墓葬具有契丹族特色。流行方形和圓形墓室。一般為單室墓,但身份較高的貴族墓也有的設前後兩室。墓室內時有簡單的仿木建築結構,並施彩畫。葬具除木棺外,盛行石棺。有的墓在石棺內繪氈帳住地和放牧情狀,反映契丹族的遊牧生活。遼代晚期開始出現平面呈八角形或六角形的墓室。這一時期受北宋墓影響較多,特別是漢族墓葬,有的在仿木結構的磚室中飾磚雕的桌椅,有的則在壁畫中繪開芳宴和孝悌故事圖等,與北宋墓相似(見宣化遼墓)。遼代貴族墓中的隨葬品,除金銀器、陶瓷器及鐵器等各種生活用具外,以大量馬具、盔甲、各種武器以及金屬面具和銅絲手足套等物為特點(見陳國公主墓)。陶瓷器中的雞冠壺,亦為遼墓中所特有(圖10)。中期及以後,馬具、兵器等典型遼墓的隨葬品逐漸減少甚至消失,雞冠壺的形制也有變化。大約從早期的後半段開始,遼墓中往往有漢文或契丹文石墓誌,形狀與唐宋相似。遼陵共5處陵區,分別在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和遼寧省北鎮市(原北鎮縣)境內。金代墓葬受遼墓影響之外,更多繼承北宋墓制。金代前期的河北省高碑店市(原新城縣)時立愛墓和興隆蕭仲恭墓,因墓主人爵位高,均系多室磚墓。墓室內有仿木建築結構,繪壁畫。時立愛墓主室為八角形,前室兩側所附耳室為圓形,形制與遼墓有相似之處。蕭仲恭墓誌則用契丹文書寫。分布在華北南部和中原地區的金代後期地主階級墓,主要為單室磚墓,平面多呈方形或八角形,也有圓形,從墓門到墓室內大量使用仿木建築結構。有的墓里繪有開芳宴、放牧、搗練等內容的壁畫,大多數大量使用雕磚,表現門樓、格子門、欞窗、桌椅、屏風、燈、盆花之類,有的還有“鎮宅獅子”,墓室對現實生活中居室的模仿達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雕磚的內容還包括開芳宴中的墓主人夫婦、侍童、廚役、伎樂乃至雜劇角色等人物(見侯馬金墓)(圖11),也有“掩門婦女”。為北宋後期中原和華北南部地區流行的仿木建築結構磚室墓的進一步發展。元代的仿木建築結構磚室墓主要發現於山西省境內。仿木建築的結構日趨簡化,有些已衍變成示意性的。晉中地區墓內裝飾以壁畫為主,題材仍多為開芳宴,但突出墓主人的形象而省略了伎樂場面。晉南地區墓內多飾雕磚,內容多為孝子故事或花卉之類。南方的元墓沿南宋舊制,多為簡單的長方形磚室墓,雙室並列,分葬夫婦。許多墓里使用石灰、米汁、木炭等以加固墓室、防護棺槨,並在墓底鋪松香之類,以利屍體的保存。
至明代,一般官僚地主階級的磚室墓採取密封棺材,防腐措施又有發展,有的墓不僅屍體完好,而且衣冠服飾以及書籍、字畫等易朽物品也保存良好。明代的帝陵,以安徽鳳陽的皇陵為最早。皇陵的形制承自北宋的帝陵,基本仍沿漢唐舊制。泗州的祖陵年代稍晚,其形制已與南京朱元璋的孝陵相近,而明孝陵則為明代陵制開創了先例。明代從成祖朱棣起,13個皇帝都葬在北京昌平,集中在一個總的陵園內,稱明十三陵,其中僅明定陵經過發掘。清代墓葬沿襲明制。帝王陵墓有清昭陵、清東陵、清西陵。

推薦書目

王仲殊.中國古代墓葬概說.考古,1981(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