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地崗墓群,位於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文峰塔社區,是東周時期墓群。
義地崗墓群,包括文峰塔、漢東東路以及棗樹林等多個墓區。其中棗樹林墓區北側的M190(曾公求墓)、M191(曾夫人漁墓)、南側的M168(曾侯寶墓)、M169(隨仲羋加墓)及M129(曾侯得墓)均為帶墓道“甲”字形大型墓葬。從2012年開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義地崗墓群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有銘青銅器,補充了春秋中期曾侯世系,為曾國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2019年10月7日,義地崗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義地崗墓群
- 地理位置: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文峰塔社區
- 所處時代:東周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185-2-018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2012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棗樹林墓地東南部的文峰塔墓地發掘了54座土坑墓,發表了《湖北隨州市文峰塔東周墓地》。
201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棗樹林墓地東南部的漢東東路墓地發掘了39座土坑墓,發表了《隨州漢東東路墓地2017年考古發掘收穫》。
2018年10月~2019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棗樹林墓地進行考古勘探,共發現土坑墓55座,馬坑、車馬坑7座。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隨州市博物館、曾都區考古隊聯合對勘探發現的墓葬及馬坑、車馬坑進行考古發掘。
遺址特點
綜述
義地崗墓群位於東北一西南走向的崗地上,包括文峰塔、漢東東路以及棗樹林等多個墓區。其中棗樹林墓區北側的M190(曾公求墓)、M191(曾夫人漁墓)、南側的M168(曾侯寶墓)、M169(隨仲羋加墓)及M129(曾侯得墓)均為帶墓道“甲”字形大型墓葬。
文峰塔墓地
文峰塔墓地,位於隨州市東城區義地崗墓地的東南部。共發掘墓葬66座,其中土坑墓54座、磚室墓12座、車馬坑2座、馬坑1座,少數基葬間有打破關係。
土坑墓皆為長方形或方形,大部分為東西向,南北向較少。按墓坑規模可為分大、中、小三類,其中大型墓有7座(長度在5米以上),中型有8座(長度在4米左右)其餘皆為小型墓葬。墓坑內填土皆為黃紅色五花土,土質板結,未見夯築。大型墓皆被盜掘,所存遺物不多,有3座墓有腰坑,坑內或葬狗、或葬陶器。大多數小型墓都未被盜掘,出土遺物較豐富。土坑墓中皆有木質葬具,但大多已腐朽,從保存的少量葬具及腐朽葬具的痕跡判定,有一槨三棺、一槨二棺、一槨一棺和單棺四種。部分已朽棺蓋上有飾物,棺內大部分都有硃砂,人骨保存較差,葬式大多為仰身直肢,頭向東。
車馬坑,有3座,其中2座車馬坑、1座馬坑。由於車馬坑距現地表不深,保存較差,車皆為整體隨葬,為兩輪獨轅。1號車馬坑為2馬駕,2號車馬坑為4馬駕。
漢東東路墓地
2017年,發掘春秋時期墓葬39座,馬坑2座。墓葬均為東西向,排列整齊,規劃有序,相互之間未發現疊壓打破關係。據青銅器銘文可知,墓葬國屬為曾,據器物形制、組合、紋飾分析,墓葬年代為春秋中期至春秋晚期。
墓葬皆為長方形豎穴土坑木槨墓,其中M81和M110是夫妻並穴合葬墓,M118為槨室上置覆斗形封土墓,M126為積石墓,M129為帶“甲”字形斜坡墓道墓。
M81,墓葬形制,土坑豎穴墓。墓向為120度。該墓開口於耕土層下,墓口距地表0.3~0.4米。墓口呈長方形,南壁被晚期墓葬M80打破。墓口長5.9米、寬5米,墓底略收,長5.7米、寬4.85米。墓葬填土為黃、褐、紅色加灰白色花土,土質緻密,未見夯層和夯窩痕跡。墓底距地表深4.35米。墓坑四壁平滑,未見工具痕跡。隨葬品有銅器、陶器、玉器和漆器等,主要放置在棺槨間。銅禮器、銅樂器主要放置於槨室南部,漆木器、甲片放置於槨室東部,銅車馬器放置於槨室西部,玉器放置於棺室內。漆木器已腐朽,只見痕跡,不辨形制與功用。殘留有部分彩繪、紋飾不清晰。漆痕南北長約1.64米、東西寬約0.44米。漆甲片己散亂,難以復原。
M110,墓葬形制,土坑豎穴墓。墓向為120度。該墓開口在耕土層下,墓口距地表約0.3米。墓口呈長方形,長5.1米、寬3.8米。墓底略收,長4.9米、寬3.6米、距地面深4.5米。墓葬填土為黃、褐、紅色花土,未見夯層和夯窩痕跡。墓坑四壁規整,未見工具削鑿痕跡。木質葬具已腐朽,僅存灰白色痕跡。根據痕跡判斷葬具為一槨重棺。隨葬品有銅器、玉器、鉛錫、陶器等。主要放置在棺槨間。銅禮器主要放置於槨室南部,玉器放置於棺內。
棗樹林墓地
M168、M169為帶墓道“甲”字形大型墓葬。發掘顯示棗樹林墓地應是一處春秋中、晚期的曾國高等級貴族墓地,墓葬時代相近,墓向一致為東西向,排列整齊,規劃有序,相互之間未發現疊壓打破關係,墓葬分布從南至北時代漸早,墓地布局較為嚴謹。器物組合關係明顯,以銅鼎、銅簠和銅鼎、銅盂兩種組合為主。出土青銅器千餘件,部分青銅器上有銘文,銘文主要有“曾公”“曾”“曾叔”“曾子”“曾侯寶”“隨仲羋加”“加羋”等。
墓葬形制,已發掘的52座墓葬皆為豎穴土坑墓,其中M143為積石墓,M168、M169為帶斜坡墓道。
文物遺存
綜述
義地崗墓群出土大量文物,有銅器、陶器、漆木器、骨器、玉石器等,銅器可分為銅禮器、兵器、車馬器、工具及其他。
銅器
銅禮器,主要有鼎、簋、方壺、缶、甑、鑒、鬲、盤、匜等;銅兵器,主要有劍、戈、戟、矛、匕和箭鏃等。其中戈和戟上多有銘文:“曾子簴之用戈”“隨大司馬嘉有之行戈”“曾子旂之用戟”等;銅車馬器、工具及其他,主要有軎、馬銜、馬鑣、蓋弓帽、鑾鈴、合頁、鋂、燈等。
銅器上的部分銘文在曾國考古中為首次發現。銘文主要有“曾公”、“曾侯”、“曾”、“曾子”、“曾孫”、“曾叔孫”、“曾叔子”、“朱羋”等。
編鐘
義地崗高等級曾國貴族墓葬中,出土了多組珍貴的編鐘,其中M129被盜後余鐘4件、甬鐘16件;M168被盜後剩鑄鐘2件,甬鐘13件;M169被盜後余鈕鐘19件;M190齣鎛鐘4件,甬鐘17件,鈕鐘13件。編鐘對探討周代樂懸制度、音樂史變遷具有重要的價值;其上的銘文為探討墓主身份曾國族屬、曾隨之謎、曾楚關係等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歷史信息。
研究價值
義地崗墓群出土了大量有銘青銅器,補充了春秋中期曾侯世系,為曾國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義地崗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義地崗墓群位於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文峰塔社區。
義地崗古墓群
交通信息
自駕:自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人民政府開車前往義地崗墓群,路程約2.8千米,用時約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