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鼎
- 最初用途:烹製食物
- 後來用途:祭天
- 主要成分:銅、錫和鉛
- 最大銅鼎:司母戊鼎
- 著名銅鼎:太保方鼎
銅鼎是從陶製的三足鼎演變而來的,最初用來烹煮食物,後主要用於祭祀和宴享,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禮器之一。鼎,古代原是飪食器,後來變為統治階級政治權利的重要象徵...
方格紋銅鼎,夏代青銅鼎,1975年出土於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該鼎通高20厘米,口徑15.3厘米,底徑10厘米,其造型和紋飾風格與中原龍山文化晚期的陶鼎幾乎完全一致,但...
戰國中山王鐵足銅鼎,高51.5厘米,腹徑65.8厘米。中山王鼎為王墓中同時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銅身鐵足,圓腹圜底,雙附耳,蹄形足,上有覆缽形蓋,蓋頂有...
西周銅鼎(敦化大鼎)編輯 鎖定 淳化大鼎是迄今所見西周青銅器中最大、最重者,也是迄今出土的圓鼎中最大者。其他著名的西周青銅重器如大盂鼎通高102.1厘米,口徑...
鑄客銅鼎,又稱楚大鼎或大鑄客鼎。戰國青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33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收藏於安徽博物院。圓口,方唇,...
基本信息【名稱】:銅鼎 【規格】:口徑22厘米、高25厘米。文物介紹商代銅鼎,該器物呈圓形,雙立耳,方唇,三柱足。腹部飾饕餮紋,有六個出戟相間隔。1 ...
夏代銅鼎是1981年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出土的青銅器,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藏。...
銅鼎鄉地處沅江上游,位於中方縣東北角,距懷化城區 62 公里,北與辰谿縣仙人灣鄉相連,東北與辰谿縣龍頭庵鄉毗鄰,東南與該縣丁家鄉為界,南與該縣銅灣鎮接壤,西...
戰國錯金銀銅鼎發現地點 編輯 1979年的一天,洛陽市西小屯村村民在勞作時,發現了一座地窖,文物工作者聞訊趕來。在地窖里,一件極為罕見的青銅鼎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西周銅鼎之一編輯 鎖定 此展品為西周時期文物。青銅禮器。通高20.6厘米,口徑17.1厘米。腹壁下垂較直,容器較寬,三柱足較長,兩立耳。現收藏於侯馬晉國古都博物...
三足銅鼎,山海關長城博物館經典收藏品。...... 此三足銅鼎,平沿,立耳,腹部呈半球形,外壁有番蓮紋飾,下承三足呈圓柱形。鼎為古代炊器,多用青銅鑄成。相當於...
戰國鐵足銅鼎 出土地點 擂鼓墩吳家塆墓地 館藏地點 擂鼓墩大道98號(二橋頭西) 所屬年代 周 所屬博物館 隨州博物館 所屬地區 湖北隨州 此展品為戰國文物...
銅鼎鎮隸屬於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距懷化市區62公里。全鎮轄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03個村民小組。黨支部12個,黨員510名。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5210人,其中城鎮人口...
春秋戰國銅鼎 出土地點 山東煙臺福山西道平 館藏地點 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河濱路與英特爾大道交匯處福山文博苑 所屬年代 周 所屬博物館 王懿榮紀念館 所屬地...
錯金銅鼎,戰國時期的秦青銅禮器,高13.7公分,腹徑16.8公分,口徑11.9公分,出土於陝西省鹹陽。...
越式銅鼎屬於大型的越式鼎,是一種炊器。通高54.5cm,腹徑為44.68cm,大平底,直形長扁足,面有三道棱。直耳與器身同鑄出。...
商獸面紋銅鼎:2004年城固龍頭鎮龍頭街出土。通高43.5、口徑32.5、腹徑32.5、腹深23.厘米、重7961克。鼎口微斂,方唇,腹微垂,圜底,柱足,口上直立雙耳,腹...
春秋雲紋銅鼎 館藏地點 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中華大道9號 所屬年代 周 性質 文物 所屬博物館 宜城市博物館 所屬地區 湖北隨州 文物介紹此...
“彭陽”銅鼎,在董志鄉野林村(今屬西峰區轄地)出土。文物工作者曾對銅鼎出土現場進行了調查和清理。這裡是一座豎穴土坑墓,銅鼎屬墓葬隨葬 品,與這件銅鼎隨葬的...
環帶紋銅鼎,屬於春秋中期文物,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環帶紋銅鼎,屬於春秋中期文物,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中文名稱 環帶紋銅鼎 出土地點 蘭州市境內 館...
漢銅鼎是1986年上元觀鎮嵩山寺出土文物。...... 漢銅鼎是1986年上元觀鎮嵩山寺出土文物。高18.3、口徑18厘米、重3740克。缺蓋,斂口,鼓腹,環底,馬蹄形足。腹...
秦鐵足銅鼎編輯 鎖定 此展品為秦代文物。通高27厘米,口徑19.5厘米,腹徑22厘米。斂口,子母口沿,鼓腹,附方耳,附耳外撇。圜底,高蹄足,三蹄足皆為鐵質。現...
西周銅鼎之三編輯 鎖定 此展品為西周時期文物。青銅禮器。通高18.5厘米,口徑17.8厘米。器體明顯拓寬,腹的最大徑下移,但鼓出尚不太大,兩立耳厚大,腹上部飾...
楚式銅鼎出土來源 編輯 鼎最早是一種用來煮食的炊器,後來成為政權地位的象徵。南越王墓共出土銅、鐵陶鼎51件,其中青銅鼎36件,這些鼎按器形可分為楚式鼎、漢...
刻銘鐵足銅鼎,通高51.5厘米,口徑42厘米,重60公斤,1976年中山王墓出土。...... 刻銘鐵足銅鼎,通高51.5厘米,口徑42厘米,重60公斤,1976年中山王墓出土。...
銅鼎,還有一個更神聖的意義,那就是國家政權的象徵。我中華,自夏商時代,那就是國家政權的象徵。鼎同我們祖先的文明進程也有密切關係。銅鼎成為上古社會文明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