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故城

蔡國故城

蔡國故城,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故城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略短,南北稍長。現存城牆高4--11米,寬15—25米,總長約10490米。城牆為夯土築成,每層厚8—14厘米,小夯窩圜底。城牆缺口較多,疑是城門遺址。南城牆三處,西城牆一處,保存較好。城內中部有一土台,稱二郎台,面積120萬平方米,可能是蔡侯宮殿區。台上曾發現很多古井及陶製排水管道,台上台下還有許多春秋陶片和筒瓦、板瓦等建築構件,說明當時這裡有龐大的建築。城內西南隅翟村一帶,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出土。古城西北有九個土,相傳為蔡侯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國故城
  • 類型:古城牆
  • 位置: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
  • 長度:10490米
  • 面積:8.86平方公里
  • 等級: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年代:西周,春秋時期
基本介紹,蔡國由來,故城形制,封地,初修城池,三監之亂,續築城池,蔡國宮殿,交通要塞,蔡姓,蔡氏始祖,蔡氏歷史名人,海外蔡氏,蔡氏播遷圖,早期遷徙,五胡亂華,蠻獠嘯亂,黃巢起義,南宋移民潮,後續,

基本介紹

蔡國故城是西周春秋時期蔡國都城,作為蔡國都城長達500年。今存蔡國故城遺址,是我國現今保存最完好的西周古城,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別名也叫上蔡縣驛,是從後來驛站的說法,位於今河南省上蔡縣城西南。

蔡國由來

蔡國始建於公元前十一世紀。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滅商,建立西周,遂封其弟叔度於蔡,建立蔡國,蔡叔度遂在蘆崗東側建都,修築都城,未竣而歿。周成王三年,其子姬胡繼續修建而成。春秋蔡靈侯十二年(前531年)楚靈王誘殺蔡靈侯,蔡第一次被滅,楚公子棄疾任蔡公。前530年,棄疾即位,即楚平王,蔡平侯廬復國,旋遷都於呂,稱新蔡,後蔡昭侯又從新蔡遷於州來,稱下蔡,因此蔡國的故都稱上蔡。蔡國都上蔡五百餘年。

故城形制

蔡國故城,整座城池呈長方形,南北略長,東西稍短,周長10490米,高4—11米,寬15—25米,城門最寬處有百米以上。面積8.86平方公里,東西略短,南北稍長。據清康熙年間撰修的《上蔡縣誌》記載:“蔡國故城:址高一二丈,周圍二十餘里,其形如山……”。故城有城門,南面三座、東西北各兩座,共九座城門,有瓮城、門衛房,內有宮殿區、作坊區和居住區,外有護城河、蔡侯墓及貴族墓葬區等。西、南城牆現保存較為完好,城牆為黃粘土夯築而成,小夯窩圓底,每層厚8—14厘米。城牆內部明顯分為上下三個層次,就是修復加高所致。故城西垣高台之上有蔡侯望河樓,北垣有烽火台
古蔡國的手工業作坊區分布於故城內外,其中制骨作坊區在宮殿區東北。在制骨作坊區曾出土過針、錐、簪、鐮等骨器。陶窯遺址在故城內南部,裡面布滿了紅燒土和春秋時期的陶片。城內還發現鑄銅作坊遺址兩處,出土了煉爐和銅渣。

封地

三千多年前,武王建立起王朝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封土地,有功的大臣和自己的兄弟人人有份。周武王把他的一個親兄弟叔度分封到蔡地(就是今天的上蔡縣)為侯,後來歷史上稱他為蔡叔度,從此就有了蔡國

初修城池

這蔡叔度一到自己的封國,當然要先建設城池。可沒想到的是動工不到3年,朝廷的形勢就發生了變化,城池的建設也被迫停工下馬了。

三監之亂

當年武王滅後,並沒有對商紂王的家人趕盡殺絕,還把紂王的兒子武庚封到朝歌(今河南淇縣)為國君。給他們一塊封地,保存商朝的香火。周王朝統一天下之初,商朝故土上還有大批潛在的反對勢力。但按照當時的規矩,對商朝的後裔不能殺光斬盡,為了防止商朝人叛亂,周武王把蔡叔度、管叔鮮、霍叔處三個他最信賴、最有能力的兄弟封為“三監”,也稱“三叔”,讓他們監視紂王的兒子武庚。武王伐紂時,蔡叔度戰功顯赫因此地位很高。 周武王3年後去世,他的兒子姬誦接任天子,是為周成王。當時周成王還是個孩子,管理不了國家,於是周武王的另外一個親兄弟周公旦(就是被後人奉為聖人的周公)主動站出來幫助侄兒管理國家,代替周天子發號施令。這樣一來矛盾就出來了———雖然有一部分人支持周公旦,可蔡國的蔡叔度、管國(今鄭州)的管叔鮮、霍國(山西霍州)的霍叔處堅決反對周公旦。蔡叔度等人認為周公旦是想篡權,他們向全國發布公告,號召諸侯國和朝中大臣一起討伐周公旦,武庚一聽說蔡叔度等人要討伐周公旦,馬上起兵回響。就因為周公旦攝政的事,“三叔”和武庚一起發動了叛亂,剛剛建立的周王朝又陷入了混亂,這就是所謂的“三監之亂”。
周公旦隨即以成王的名義向全國發布討伐公告,出兵東征,畢竟周公旦是有成王支持自然屬於正義一方,戰爭以周公旦的勝利而告終。管叔鮮和武庚被殺,霍叔處被廢為庶人,蔡叔度被捉,軟禁在如今上蔡縣城西北2.5公里的蟾虎寺附近(後稱郭鄰),封國也被取消,公元前1038年鬱憤而終。
當年蔡叔度失敗流放,這城池還沒有建成。據歷史記載,當年周公旦與蔡國的戰爭主要在蔡國的都城進行。蔡國的都城建在岡山上,西面汝河環抱,並且澗渠縱橫,不便戰車行駛。蔡叔度曾在這裡指揮軍隊,憑藉汝水、澗渠防守。後來周公旦的軍隊攻占了蟾虎寺一帶地區,從蟾虎寺向東,首先攻破蔡城的北垣,蔡城隨即失陷。清代蟾虎寺碑上刻有“周公東征,屯兵蘆嶺,日久方克”的字句,說的就是當時戰爭的情況。
後來的史書中用“叛亂”和“作亂”等字眼來定性蔡叔度參與的這場戰爭。而當地的歷史研究者對蔡叔度則抱著同情的態度,他們在談到這段歷史的時候,表達得婉轉曖昧———“周公旦攝政,至少也應該徵求一下各諸侯國領導的意見吧?”,“蔡叔度等人懷疑周公旦想篡權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當時就已經修築起堅固的城池,誰勝誰敗還難說呢!”,對他們持這種觀點也表示理解。可是歷史總是成功者寫的,失敗的蔡叔度最終弄得身敗名裂也就很正常了。
估計蔡叔度也是個很有血性的人,被囚禁幾年後就抑鬱而終了。他的兒子“率德馴善”,一反其父所為。周公旦就把他推薦到自己的封國魯國去做卿士,協助其子伯禽,魯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公元前1038年,周公聞之奏請成王,將胡重新封到蔡國。胡於是成為蔡國的第二代國君,歷史上稱他為蔡仲

續築城池

蔡仲回到封國,一面建立國家機構,一面繼續他父親未竟的事業———修築城池。從史書上看,蔡仲可以說是領導幹部中的楷模,他做事謹慎,吃苦耐勞,和部下打成一片,平時總是穿著麻布縫製的衣服和草鞋。有時,他腰裡系條帶子,夾雜在百姓中幹活。在蔡國都城建設中,蔡仲親自參加設計和施工。在百姓們的齊心努力下,只用兩年,城牆就修築完成。
三千年後的今天,尚瑋不但給我們講述蔡國故城的修建歷史,還給我們現場解說當時的建築方法:“你們看,這城牆外面還保留有城壕的遺蹟。從城牆和城壕的關係看,當時應該是邊挖壕,邊築城。牆築成了,壕也挖成了。西周時期築城,用的是板築方法,就是四周用木板堵起,中間填土,再用夯把土打堅實。打好一層後,把木板上移,填土再打。就這樣,一層一層地打上去。”聽著專業人士的講解,我仿佛真看到了三千年前建築工地上的景象,聽到了時間隧道那頭傳來的“嗨!嗨”的打夯聲。我們坐著汽車在蔡國故城裡走走停停,參觀一個三千多年前的城市。但這種參觀不能僅僅依靠眼睛來完成,更要靠我們的想像力。

蔡國宮殿

古蔡國宮殿區位於故城中部,如今上蔡縣王莊村南的二郎台。這二郎台是一處面積120萬平方米的高地,高出周圍地面六七米。據《上蔡縣誌》記載:“王莊,在城內西北隅,相傳蔡侯朝廟宮殿所在。”王莊的村民姓王的並不多,該村是否因為曾是王宮所在地而得名王莊?二郎台上有很多古井和陶製排水管道,還有筒瓦、板瓦等建築殘片。這說明當年二郎台上有龐大的建築群,高台四周以溝渠作為防禦設施。當地老百姓介紹說,暴雨過後,這條溝中常常會衝出一些小件銅器和碎金塊,因而被稱為“撒金溝”。溝上一座石拱橋,叫“撒金橋”,傳說蔡國的金庫就建在這個地方。我說:“那么下暴雨的時候,一定有人來這裡撿金子吧!同行的當地同志告訴我:“別不信,我們這裡還有首詩就是描寫人們在此拾金子的情景呢,詩中說:‘……漫步溝澗何所事?急流湍處皆是金。’”

交通要塞

上蔡西連東不羹城和西不羹城,東接陳城,北銜召陵(河南郾城東),南屏淮水,可以控制各方,位置極適。同時上蔡城周圍汝水迂迴,崗嶺起伏,地勢也是比較險要。當時的上蔡城為淮河上游的交通樞紐,從諸侯國之間的戰爭、會盟等所經的途徑,可以判斷當時經過上蔡的交通要道有五條:西通方城,東通沈、項,南通息,東北通陳,北通鄭。於是春秋晚戰國初,上蔡城成為楚國方城之外的軍事重鎮。
元代以前上蔡就有了驛站,以利交通,達天下。元代詩人陳孚曾任上蔡書院山長,有詩《上蔡縣驛》:“上蔡城邊雉兔肥,滿川桑棗綠成圍。東門牽犬無窮樂,誰譴君侯不早歸。”
古時候蔡國故城的南城門如今也是連線南北的重要通道,剛剛拓寬的公路旁邊還堆積著新鮮的泥土,公路兩側東西延伸的兩道土垣就是古城牆了。因為是寒冬季節,城牆上的植物都呈現出乾枯衰敗的模樣。站在公路上可以明顯地觀察到,城門附近的城垣逐漸加寬,其右側還有一個U字形的深坎,這叫瓮城,是城門結構的一部分,屬於門衛房之類的設施。三千年前,瓮城裡面住著看管城門的兵士。當年在考古中發現,這段城垣中下部的夯土裡包含有仰韶龍山商代和西周時期的陶片,在上部的土層里則發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遺物和陶片。就是根據這些出土文物,專家推測蔡國故城可能始建於西周時期,並在春秋戰國時曾多次進行過加固和修復。

蔡姓

蔡氏始祖

三千多年前,蔡叔度立國,蔡仲又復國,後人以國為姓,於是有了姓。普天下凡是姓蔡的,祖根都在上蔡。宋朝人編的百家姓里,蔡姓名列第155位。最近一份調查資料顯示,蔡姓排名已提高到第44位。而在台灣,蔡姓人口居第8位。所有蔡姓人都稱自己是周朝姬姓蔡國之後,唐代的姓氏書《元和姓纂》記載:“周文王第5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蔡,後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周王族本姓姬,因此蔡姓又被稱為姬姓蔡氏。
上蔡縣城西1·5公里處有一座高大土冢,那就是保存3000年的蔡叔度墓了。從外觀上看,這位第一任蔡侯的墓冢實在沒什麼特別之處,無非是比我們在農村常見的墳冢大一號而已。墓冢前面立有三通石碑,倒也高大挺拔,但都沒有多少年歷史。石碑前方留有大片空地,設有祭壇,顯然是為拜謁祖宗的蔡氏後人準備的。墓地周圍是高高低低的澗溝,一片空曠,連棵樹也沒有。在這萬物肅殺的北方冬天,蔡叔度墓更顯淒涼了——所幸,蔡叔度陵園公園已在籌建之中了,那時經常會有人拜謁他了。
這位蔡國的開國之君原本就是個悲劇人物,他發動的軍事政變失敗後,被周公旦軟禁在蔡國城郊。史書上稱他“既遷而死”,想必也是個性情剛烈之人。上蔡縣文聯原副主席李天亮說,在他心裡,蔡叔度並不是反面人物,周公旦軟禁蔡叔度也是無奈之舉。1997年,李天亮寫過一出豫劇———《蔡叔度》,劇終的情節是蔡叔度被取消了封國,押往囚禁處,周公旦親自為他送行。“漫漫城郭十里亭,陣陣秋風煙雨蒙,杯杯濁酒醇又濃,一切盡在不言中”是最後的台詞。李天亮說,恐怕歷史的真實面目,只有周公旦和蔡叔度心裡清楚。
蔡叔度的兒子蔡仲的墓在上蔡縣蔡都鎮東北,位於周口到上蔡公路的旁邊。蔡仲墓形式和蔡叔度墓相仿,只是規模略小,蔡仲留給後人的是一個賢明的形象,他在家族處於最低潮的時候勵精圖治,為蔡家立國600年的偉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天亮先生說:“如今,蔡氏的後人也分成了兩派,一派尊蔡叔度為始祖,一派覺得蔡仲更有代表性,認為蔡仲才是蔡姓的始祖。”這倒是個新鮮事兒。照我的想法,只要蔡叔度和蔡仲是親父子,誰是始祖還不一回事嘛!李天亮還告訴記者,蔡叔度墓附近有9座古墓,傳說都是歷代蔡侯的墓冢,最近,海內外的蔡氏後裔還想在這裡建蔡侯陵呢。

蔡氏歷史名人

歷史上蔡姓名人不少,有較真的學者專門統計了“二十五史”中列傳的蔡氏名人,一共有112位,在所有姓氏中排名50位左右。廣為人知的蔡氏名人有造紙術的發明人蔡倫,東漢時的文學家、書法家蔡邕,蔡邕的女兒蔡文姬,修建泉州洛陽橋的蔡襄,近代教育大師蔡元培,名將蔡鍔,革命先驅蔡和森……
蔡氏在我國台灣省是名門望族,名列台灣百家姓第8位,人口超過60萬。
台灣省的蔡氏不但人數多,而且經濟實力雄厚,還出了幾個世界級的富豪。根據1989年美國《財星》雜誌調查,當時台灣的蔡萬霖家族是世界第三富豪。蔡萬霖主持的霖園關係企業集團,10多年前的資產總值就高達3000億新台幣;他的弟弟蔡萬才經營的富邦集團,資產也超過150億新台幣。除了蔡萬霖家族,台灣省的蔡志勇蔡鴻文、蔡進季、蔡紹華等都是國際上知名的企業家,而他們都知道,自己的祖根在中原的上蔡。

海外蔡氏

最近20年,姓氏文化熱了起來,海外華人華僑紛紛回國尋根,蔡氏也不例外。最近幾年,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的蔡氏後裔經常組團回上蔡尋根謁祖,香港、台灣地區的蔡姓更是頻繁回家,關心祖根之地的建設和發展。

蔡氏播遷圖

早期遷徙

當地同志介紹說,如今上蔡縣土著的蔡姓不多,中國的東南沿海和台灣倒是蔡姓的主要聚居地。那么這些蔡氏後裔是怎么在海內外播遷的呢?
讀了蔡國的歷史就會知道,最初蔡氏遷往他國,是因為受楚國的逼迫。古書日本學者竹添光鴻《左氏會箋》中,有一段評論最到位,說春秋時最早臣服楚國的是蔡國,最死心塌地附屬於楚國的也是蔡國,但受楚國迫害最深的還是蔡國,而對楚國打擊最大的仍是蔡國……歷史上蔡姓最初的幾次大遷徙,無不與楚國有關。戰國時期,蔡國在今天湖北的巴東縣和始建縣一帶復國。後來楚國開發南方,先前遷到楚地的蔡人被遷到高蔡(即今天湖南常德市),建立高蔡國。再後來高蔡又被楚滅,一部分蔡人溯沅水而上,西遷於貴州地區,散布於20多個縣市,他們後來被稱作蔡家苗。
蔡國動亂、亡國的數百年間,其國人隨著國家的逐漸衰落顛沛流離,他們有的南下楚、吳,有的遷到了秦、晉、齊、燕等國。這些遠走他國的蔡國人都以蔡為姓,形成了較早的蔡氏。到了蔡國滅亡的時候,蔡人的足跡已經到達今天的河北、安徽、山東、山西、陝西、湖北、湖南、貴州、江蘇、江西等地。不過在當時,絕大多數蔡國移民仍留居在上蔡、新蔡和下蔡(安徽西部的鳳台縣)一帶。
根據史書和蔡氏族譜的記載,在此之後,蔡姓的遷移就和中原其他姓氏的播遷融合在一起了。蔡氏向中國南方各地遷徙的原因和時間與中國歷史上的四次大移民基本一致。

五胡亂華

第一次大移民發生在晉朝永嘉年間。當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侵中原,即有名的“五胡亂華”。晉王朝遷都南京,中原的世家大族紛紛南遷,當時濟陽郡一帶的蔡姓世族也在隨之南遷。他們經過輾轉遷徙,最後定居在今天的浙江一帶。濟陽考城(現在屬民權)人蔡謨就是在這時避亂南遷的。永嘉南渡是中原漢人大規模向南方移民的開始,對後世影響至深,所以蔡謨就被視為濟陽蔡氏的代表人物和南渡的蔡姓始祖。今天,大多數南方的蔡氏後裔認為自己的祖根地在河南濟陽郡,在他們家族的祠堂里,都還掛著“濟陽堂”的匾額。
濟陽郡在今蘭考、民權一帶,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裡就形成了蔡氏望族。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家族是當時濟陽有名的世家大戶,在他之後,有三國時魏尚書蔡睦、晉朝大司徒蔡謨、南北朝劉宋吏部尚書蔡興宗等。一直到唐朝初年,蔡氏家族名人輩出,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濟陽望族。蔡氏至今在蘭考仍是人數較多的大姓之一。

蠻獠嘯亂

唐高宗時期,今天福建的漳州一帶“蠻獠嘯亂”,河南光州(今固始縣)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先後帶領家鄉58姓共萬餘人前去平亂。閩南安定後,設立漳州府,這些中原將士和家眷大都留在了當地。58姓中,不知道有多少姓蔡的,但留下名字的軍官中有府兵校尉蔡長眉。現在閩台一帶的蔡姓都認為其祖先來自河南固始縣。

黃巢起義

唐末黃巢起義時,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加入義軍。後來王潮當上了首領,帶領部隊占據福建,唐王朝封王潮為福建觀察使。王潮死後,弟弟王審知繼掌大權,成為“閩王”。這個時期,隨王氏兄弟入閩的中原人也在萬人以上,其中的蔡姓和唐初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的合為一體,發展成為福建大族。

南宋移民潮

宋朝建炎年間,金兵侵犯中原,趙構南遷,都城杭州。中原百姓又一次大規模向南方遷移。

後續

隨著中國歷史上的數次移民潮,蔡氏後裔逐漸定居在江南沿海一帶。宋元時期,中國人口流動頻繁,到了明朝,全國各地到處都有蔡姓了。明清兩代,政府有計畫組織的移民活動也影響著蔡氏在全國的遷徙。
明清以後,東南沿海一帶的蔡姓許多人漂洋過海遷至台灣甚至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
歷史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劉翔南先生對蔡姓遷移台灣的歷史非常有研究,根據他的研究,早在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時,已有蔡姓人在島上居住了。他們中有的是隨軍隊入駐後落籍於當地的,有些是從福建、廣東等地赴台定居的。據漳州的史志記載,明清時從漳州府7縣赴台的蔡姓共48人。經過歷代繁衍,今台北市區、台北金山鄉、萬里鄉、基隆市一帶的望族多為蔡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