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鈴(樂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銅鈴,古代樂器。古屬八音之一金類。鈴的形狀也象鐘,但比鐘小得多。現在最典型的有N鈴,高4.8厘米、寬4.3厘米。據說系安陽出土,大約是商代的。還有成周鈴,高10厘米、寬6.6厘米,是西周時代的。它們的形狀都是平口,上有橋形紐。由其大小推測它的用途:小鈴大約是旗子上的點綴品,大的是樂器。《周禮·春官》上說:“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古代除了用它作樂器外,車上、旗上、犬馬上都系鈴,不過現在已難於區別了。

基本介紹

民族樂器,形制特徵,演奏方法,館藏文物,

民族樂器

銅鈴,苗族、壯族搖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西的西林隆林和桂南的邕寧武鳴等地。

形制特徵

用銅製成,外觀呈圓球狀,規格大小不一。大者直徑約5厘米,小者直徑約2厘米,鈴的上部設有環狀耳,用以穿繩系掛,鈴的底部有一長條形開口,口長小於鈴的直徑,口寬隨鈴而定,鈴大則寬、鈴小則窄。鈴內置有兩個比鈴口略寬的鐵制圓珠。一般常將三至五枚同樣大小的銅鈴綴繫於一圓形圈框或繩帶上。

演奏方法

演奏時,手持圈框或繩帶搖奏,鈴內鐵珠碰擊鈴壁而同時嘩嘩作響,音色清脆悅耳,氣氛熱烈。常用於民間歌舞伴奏,是富有地方特色的節奏樂器。

館藏文物

1979年10月,瑞士蘇黎士歐洲聾人協會俱樂部訪問代表團贈中國聾啞人協會。
銅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