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古代樂器)

鈴,古代銅製響器和樂器。形體似鐘而小,腔內有銅舌,搖之發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鈴
  • 性質:古代銅製響器和樂器
  • 特點:形體似鐘而小
  • 特色:腔內有銅舌,搖之發聲
歷史,青銅樂器,用途,具體實例,碰鈴,金剛鈴,薩滿鈴,和鈴,腰鈴,炫鈴,掛鈴,項鈴,晃鈴,法鈴,

歷史

成周鈴成周鈴

青銅樂器

鈴是青銅樂器的原始形態,是中國最早出現的青銅樂器。多與馬具、兵器伴隨出土,可見早期當懸於車馬或膝(古時無鈴為旗,有鈴為膝)。《·周頌》中有:“龍膝揚揚,和鈴央央。”形容軍旅的氣勢,也說明鈴的廣泛套用。鐃、鉦、鐸直到鐘等古代青銅樂器,大體都可以視為是鈴的發展。而鈴本身的用途也逐漸多樣起來,後來最常見的則為大型建築物上的風鈴。如《宋史·禮志》載:“門不設戟,殿角皆垂鈴。”
鈴在後世的發展、演化層出不窮,除作為伴奏樂器外,比較有代表意義是藏傳佛教中的法器,鑄造規範而精美。
考古發現的其他形式的鈴有車鈴、執鈴、狗鈴等。
車鈴,即鸞,置於軛頂上,其狀為一鏤空的圓球,內含一小石,周邊有環,下有一柄連鑄一扁方銎,此扁方銎即套於軛上。

用途

執鈴,用於祭祀,《周禮·春官·巾車》:“大祭祀,鳴鈴以應雞人。”這種用於祭祀的執鈴很少見,山西石樓出土有一例,長柄深腔,腔狹而圓,腔外及柄上套鑄多個金舌,應該是用於宗教祭祀的鈴。

具體實例

開放分類: 音樂樂器、音樂相關 又稱碰鐘,古代稱“星”。這種樂 器歷史悠久,在敦煌北魏壁畫中已有演奏碰鈴的雕塑,它聲音清脆悅耳,穿透性強。
在民間廣為流傳。 它的形狀如鈴,銅製,一付兩個,用繩穿連,互相撞而發音,無固定音高。常用於器樂合奏及戲曲伴奏中,為節奏樂器。

碰鈴

finger cymbals 碰奏體鳴樂器。廣泛用於中國歌舞、戲曲音樂伴奏及民間器樂合奏中的打擊樂器。亦稱碰鐘、雙磬、鈴鈸等,古代稱星。用響銅或黃銅製做。其形如一對杯狀小鐘,直徑約5.5厘米,高約4.5厘米,鈴底有孔繫繩穿連,兩隻互擊發音,亦有單鈴置於棍端,用金屬簽擊奏,其音色清脆悅耳。響銅製的鈴延音悠長,黃銅製的鈴延音較短。鈴,最早約於南北朝(420~589)時已流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六朝擊星俑”,敦煌北魏壁畫也繪有此樂器,後傳至內地,為民間管弦樂隊中增加音響色彩的伴奏樂器。

金剛鈴

金剛鈴,是蒙古納西等族打擊樂器。
通體用銅鑄成,大小規格不一,常見者高20厘米左右。鈴身外形似鐘,下口圓,頂部及鈴身用繁複花紋裝飾。鈴身內懸有銅製鈴舌。鈴柄銅製或銀制,裝飾繁縟,多鑄有佛像
金剛鈴用於喇嘛法事誦經佛樂中。在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四川雲南等地區的喇嘛寺院中都有使用,也遍及東南亞各國喇嘛教分布地區。日本至今還保存不少我國唐代以來的金剛鈴遺物。在納西族,搖鈴用於洞經音樂。演奏時,左手執搖鈴,右手敲擊雲鑼。
金剛鈴也是修法時用的法器,柄端也有佛頭、觀音或五股金剛杵形。這五股金剛杵形的稱為五生牯鈴。鈴的意思是驚覺諸尊,警悟有情。在和金剛杵一起使用時,就有 陰陽的含義在其內,一般以金剛杵代表陽性,以金剛鈴代表陰性,有陰陽和合的意思。

薩滿鈴

薩滿鈴,滿族搖擊體鳴樂器。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各地。鈴體銅製,呈圓球形,直徑4厘米~5厘米。鈴的下端開有一字形出音孔,孔長3厘米、寬0.5厘米,鈴內裝幾粒沙石或鐵珠,鈴的上端設有圓環,用絲弦或細皮條串聯三至五枚小鈴,系縛於一根長約100厘米的圓木棍上端。演奏時,奏者右手持木棍下端舉起搖奏,也可碰擊肩頭或地面。有多種節奏和花點。舊時,用於滿族薩滿教巫師祭祀儀式和表演儀式中,是必備的三件樂器(薩滿鼓、腰鈴、薩滿鈴)之一。只有薩滿巫師才可使用。它常與薩滿鼓、腰鈴相互配合;今日已用於伴奏民間歌舞。表演薩滿舞時,它還和琵琶、三弦、抬鼓等樂器組合在一起為舞蹈伴奏。既是舞蹈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薩滿鈴薩滿鈴

和鈴

古代車鈴。和在軾前,鈴在旗上。《詩·周頌·載見》:“龍旂陽陽,和鈴央央。”《左傳·桓公二年》:“鍚鑾和鈴,昭其聲也。” 杜預註:“和在衡,鈴在旂,動皆有鳴聲。” 孔穎達疏:“和亦鈴也。以處異,故異名耳。”《太平御覽》卷三五九引 晉 傅玄《良馬賦》:“結以輕軒,節以和鈴。

腰鈴

腰鈴,又稱薩滿鈴。是滿、蒙古、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滿語稱西薩。流行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省區。腰鈴是在一條長皮帶上,綴掛三十餘個(多少不等)小鈴而成(圖)。每個小鈴用銅、鐵或合 金鑄製成鐘形,呈喇叭筒狀,長10厘米~15厘米,上端直徑2.5厘
米,下口直徑4厘米~5厘米,上端頂部置有小環備系掛。演奏時,將綴有小鈴的皮帶繫於舞蹈者的後腰部位,女子多系腹前或整個腰圍。舞蹈時以甩、擺、顫、晃、搖、撞等各種舞蹈姿勢動作,使小鈴互相碰擊發音,音色清脆、響亮。 在滿、蒙古、達斡爾等少數民族地區,腰鈴多用於祭祀和驅邪等活動中。有時它還與薩滿鼓 (手鼓)配合使用。20世紀50年代初,遼寧編創的滿族腰鈴舞,曾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獲得金獎。近年來,腰鈴已廣泛用於歌舞表演中,多為自擊自舞。在《腰鈴舞》中,它既是舞蹈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腰鈴腰鈴

炫鈴

炫鈴全稱為 CRBT(color ring back tone)炫彩回鈴音業務,簡稱炫鈴。 是由被叫用戶為呼叫自己的行動電話的其他主叫用戶設定的特殊音效的回鈴音。客戶開通炫鈴並選擇最能代表自己個性的炫鈴音後,讓播打您電話的主叫在接通等待時聽到您為他特別選定的美妙樂曲,盡情展現您的個性風采 而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普通回鈴。
炫鈴業務的專業名稱是“個性化回鈴音業務”。這個業務聯通叫炫鈴,移動叫彩鈴。當用戶開通此業務後,若有其他用戶呼叫該用戶,主叫用戶聽到的不再是單調的“嘟、嘟”回鈴音,而是由被叫用戶在系統中設定的個性化回鈴音。它可以是一段音樂、音效或者是被叫用戶自己設定的留言。

掛鈴

懸掛的鈴鐺,通稱為掛鈴。掛鈴又分為床頭掛鈴、嬰兒掛鈴等等。嬰兒掛鈴,即寶寶掛鈴。孩子出生下來就具備了看和聽的能力,有意識的對孩子視覺和聽覺進行適宜的刺激有助於大腦的建構。父母在孩子床的一側放上掛鈴(注意:最好一周左右調換掛鈴的位置,預防孩子斜視。),掛鈴懸掛著的玩具最好距離孩子的眼睛20cm左右的地方,這是新生兒看東西的最佳距離,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可以適當的抬高掛鈴的位置。

項鈴

牲口脖子上掛的銅鈴,通稱為“鈴”、“鈴”、“鈴”、“鈴”。餵養人給牲口掛項鈴用意有二:第一,夜間牲口吃草時,項鈴叮噹作響,主人可安心睡覺,若聞鈴聲停止,主人就趕快起來添草料。第二,在野外放牧時,特別是山區,牲口滿山遍野地吃草,跑得很遠,有項鈴叮噹作響,便於尋找。這銅鈴,民眾給它起了個雅號曰“報君知”。

晃鈴

晃鈴,又稱銅鈴、響鈴。滿、達斡爾、蒙古等族搖擊體鳴樂器。滿語稱轟勿。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各地。鈴體銅製,呈橢圓形,長徑2.5厘米、短徑2厘米,表面粗糙
。下部開有啞鈴形出音孔,孔長2厘米,中段寬0.2厘米,兩端寬0.4厘米。鈴內裝一鐵制圓形小珠。鈴上端設有圓環,用細皮條或細線繩將四五枚小鈴系成一束(圖)而成。? 演奏時,奏者可執一束或雙手各執一束晃鈴上下、前後或左右搖奏。用於民間隆重集會、器樂合奏或薩滿歌舞伴奏。達斡爾族和蒙古族表演薩滿歌舞時,將銅鈴分別綴於薩滿服上,舞者邊跳邊唱,銅鈴也隨之有節奏地嘩嘩作響。有時銅鈴與綴在薩滿服上的銅鏡相碰,音色格外脆亮。藏族搖擊樂器。銅製。平口,形似鐘,有花紋。內懸金屬鈴舌,搖鈴發音。用於喇嘛法事誦經及佛樂
晃鈴晃鈴

法鈴

道士作法事中的重要法器。又名三清鈴法鐘帝鐘、鈴書。由於道士學模擬它的聲音,俗稱師公鈃或鈃仔。一般高約二十厘米,口徑約九厘米,用黃銅製造,有柄、鈴內有舌。柄的上端稱作劍,山字形,以象徵三清之意。《太清玉冊》卷五:〝道家所謂手把帝鐘,擲火萬里,流鈴八沖是也〞。以為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法師常以單手持,有節奏的不停搖動。《道書援神契.帝鐘》:〝古之祀神舞者執鐃,帝鐘鐃之小者耳〞。
法鈴法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