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鳴樂器

體鳴樂器現代樂器分類法中的一大類樂器。這類樂器以一定形狀的發聲物質為聲源體,在自由狀態下(不予變形或附加張力等)受激發聲,無其他媒介振動體。概述 體鳴樂器主要包括打擊樂器類中除鼓外的其他樂器;還包括傳統分類法未能列入的一些樂器,如口簧、散扎(非洲)、八音盒、玻璃琴等。此外,還包括一些常用作樂器的生產和生活器具,如缶、水盞(中國古代)、樂杵(中國台灣省)、樂杯(歐美)和賈爾達倫格樂碗(印度)等。還包括仿聲器或效果器,如樂砧、橇鈴和蹄聲殼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體鳴樂器
  • 特點:以一定形狀的發聲物質為聲源體
  • 主要包括:打擊樂器類中除鼓外的其他樂器
  • :擊奏體鳴樂器,中國古代打擊樂器
  • 連廂棍:搖擊或敲擊發音
  • 韻板:敲擊體鳴樂器
樂器簡介,鉦,連廂棍,韻板,口弦,檀板,

樂器簡介

大金,又稱大銅。滿族、朝鮮族敲擊體鳴樂器。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最為盛行。
清代已在宮廷和民間較為流行,是清代宮廷御前儀仗樂器之一,據《清朝文獻通考》記載,鹵簿樂制中的大銅鑼有四件。
大金銅製,外形似鍋,鑼面平坦無臍,近邊部呈坡形,鑼邊較寬,並向背面收束。鑼面直徑35厘米、鑼邊寬8.5厘米、背口直徑30厘米,鑼邊一側鑽孔繫繩。
演奏時,左手提鑼繩,右手執棰頭包布的木棰擊奏。木棰長21厘米、直徑3厘米、棰頭直徑5厘米。音色洪亮、寬厚。可演奏鑼心、鑼邊音,沿鑼邊有碎點、正點、邊點等奏法。常與小金、大鑼、大鼓等樂器合奏,或為朝鮮戲、民間演唱、地方戲等伴奏。

擊奏體鳴樂器。中國古代打擊樂器。制。古代的鉦有兩種形制,其一指殷周時代的“鐃”(與現在所稱的鐃鈸不同), 《說文》 :“鉦,鐃也,似鈴,柄中,上下通。”其實當時的鉦與鐃在形制上有所不同。
體鳴樂器體鳴樂器
鉦用於軍事,見後漢李尤《鉦銘》 :“申嚴號令,誓飭師旅;以肅紀律,萬眾是聽”;其二系指古代傳自南方民族的鑼形樂器,唐杜佑《通典》云:“鉦……有如大
銅疊,懸而擊之,以節鼓,呼曰鉦。”宋陳《樂書》也記載鉦是來自南方的樂器。泰國、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國均有編鉦。鉦也用於儀仗樂隊。《明會典·大駕鹵簿》:“金鉦四面,銅質、竹匡,用紅梗系鉦於匡。鉦徑九寸五分。”這種用於鼓吹樂的鉦,懸掛在雙龍架上,形如銅鑼,以木槌敲擊發音。

連廂棍

連廂棍,又稱花棍、金錢棍、霸王鞭。是滿蒙古、土家、等族搖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各地,尤以我國北方、雲南和中南一帶盛行。? 用一根細木棍或細竹桿製作,棍長80厘米~100厘米、直徑2.5厘米~3厘米,在距兩端5厘米~10厘米處,各開一個長10厘米、寬1.5厘米或三四個較短的透空孔, 從側面鑽一小孔穿入鐵釘作軸,再分別嵌入四五個小銅錢或小銅鈸(圖)。搖動花棍, 錢或小銅鈸撞擊孔壁而嘩嘩作響。花棍表面塗以紅、黃、蘭等色漆飾,棍兩端系扎若干彩色綢布細條為,以作裝飾。?
體鳴樂器體鳴樂器
演奏時,可單手執單棍,也可雙手執雙棍,搖擊或敲擊發音。敲擊部位有肩、腰、背、臂、肘、兩手、兩膝、兩足以及兩棍相擊,都可振動銅錢作響,造成複雜的節奏變化,並配合以各種舞姿。技藝較高者可使其在手心、肩頭或背部等處旋轉。常由一人、數人或數十人手執花棍邊打邊舞。是近代廣大城鄉民間常見的歌舞表演形式。北方稱打連廂,南方稱打花錢、九子鞭,湖南等地稱霸王鞭。表演時還可演唱各地民歌,形式生動活潑。滿族耍單鼓(燒香)、跳薩滿時也常使用連廂棍,它既是具,又是伴奏樂器。雲南彝族和黔南苗族的青少年,多在傳統節日裡表演打花,並分別用銅鼓和木鼓等樂器為其伴奏。

韻板

韻板,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敲擊體鳴樂器。傣語稱敢、臘敢、姐借、抵遞。當地漢族稱韻板、雲碧、雲板、飼片鐘等。流行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德宏、臨滄等地區。
青銅鑄造而成,為等腰三角形板狀體,形似扁平的魚頭或壓扁的氈帽。上方鈍角正中有一圓孔,用以拴繫繩索吊掛架上或用手提攜,下面兩個對稱銳角向上翹起,底邊向外微弧,板體兩面鑄有線紋、雲紋等多種紋飾。板體大小不等,規格較多.最大者寬60厘米、高50厘米、厚3厘米一4厘米;最小者寬10厘米、高7厘米、厚l厘米。板體下面兩角稍厚.兩角中間略薄,兩個角為敲擊部位。捶用鐵棍、龍竹召或木製。竹或木製者捶頭長21厘米、直徑lo厘米,捶柄長27匣米(如圖)演奏時,左手扶繩,右手執梗敲擊,它可藉助敲擊慣性旋轉,聲浪繚繞、餘音不絕。銅板主要作為小乘佛教法器,用於佛事活動中。大者懸掛於佛堂中,凡開經、誦經、段落終止、收經等都要敲擊數聲;在開壇、收壇等儀式中,大韻板是領奏樂器,然後海螺等才能齊鳴。當僧伯起居、餐飲、上下佛堂時也要作為信號敲擊。不使用時,將其拴在佛堂內校廣。小韻板用於大佛爺上街、進寨等場合,小和尚隨行邊走邊擊,以示意行路婦女迅速避讓。沙彌化緣時也敲擊小韻板作為信號。韻板只用於佛教寺院。
體鳴樂器體鳴樂器
此外,在小乘佛教寺院的佛堂中,還有一種圓形韻板,傣語稱桶丹.形狀似鑼、但無框線,中央微凸,較鑼稍厚的圓形板狀體,吊技於三角形韻板旁。每當大佛爺誦完一段經文,就要敲擊數聲.發音明亮,音色純淨、清脆,餘音長,傳聲遠,使佛堂充滿莊嚴、神秘的宗教氣氛。這種圓形韻板還用於傣族、布朗族民間打擊樂合奏中。
搖奏
搖奏體鳴樂器,亦稱沙球。起源於南美印第安人的節奏性打擊樂器。傳統沙槌用一個球形乾葫蘆,內裝一些乾硬的種子粒或碎石子,以葫蘆原有細長頸部為柄,搖動時硬粒撞擊葫蘆壁發聲。也有木製、陶製、藤編和塑膠制等形狀類似的沙槌,內裝珠子、鉛丸等物。通常雙手各持一隻搖。 多用密封的椰子殼製成,內裝粒,兩個一組。沙槌有木把,演奏時左右手各握一把,雙手交替上下晃動,奏出各種節奏音型。沙槌發音清脆而略帶沙沙聲,多用於演奏有特殊風格的舞曲。 沙槌為非固定音高樂器,用一線記譜。沙槌在拉丁美洲各國有多種形制,巴西有用馬口鐵製作的,以兩個截頭圓錐體的大口互對而成的沙槌;還有啞鈴狀的雙頭沙槌和十字形多頭沙槌等。
體鳴樂器體鳴樂器
沙槌,用密封的椰子殼製成,內裝沙粒,兩個一組。沙槌有木把,演奏時左右手各握一把,雙手交替上下晃動,奏出各種節奏音型。沙槌發音清脆而略帶沙沙聲,多用於演奏有特殊風格的舞曲。
沙槌是非固定音高樂器,用一線記譜。

口弦

簡介
口弦,撥奏體鳴樂器。也稱“口簧”、“口胡”、“口弓”等,是我國20多個民族普遍流行的樂器。由於使用口弦的民族及區域的不同,在製作口弦的材料上有採用金屬制和竹製等。
體鳴樂器體鳴樂器
歷史
口弦的歷史悠久,相傳周穆王西巡至崑崙山見西王母,西王母為天子歌唱,當時所用的伴奏樂器就有笙、簧、琴、瑟、竽、篍、籥、管、鼓、鐘等多種,說明當時已有了口弦這種樂器,並已流傳至西域。現居住在黔西縣林泉鎮一帶的苗族村民,至今仍然使用口弦這種樂器。口弦,苗語稱為“阿鏘”,是苗族民間較早的樂器之一。其製作方法是用一片較薄的金屬銅片製成,長約10-12cm,寬約1cm,自腰部中間截出一條寬約0.4cm,長約5cm的簧舌,伸向頭部,頭部呈三角形。下部靠弦把,其形狀猶如一把利
演奏
演奏時,左手執弦把,將簧片中部置於唇間,右手拇指撥奏簧舌產生振動,樂音由口腔的氣息控制。其發音似鳴,音量微弱,頗具語言性和音樂性。口弦音域較窄,樂曲一般由sol、la、do、re四音列組成,通常在sol、re兩音上任意延長。口弦弦把上系有花線可穿在製作的一個小竹筒上,不用時將口弦拉入筒內保存,竹筒外表刻有精美而細膩的各種花紋圖案,花線上穿有各色珠子作裝飾,青年男女還可作為定情之物。在調查中了解到,一般苗族家庭里有美貌姑娘的就珍藏有口弦,吹奏口弦是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一種溝通方式。每當夜深人靜、伴著月光,熱戀的青年男女就會相約來到村寨外的大下或樹叢里,拿出心愛的口弦,情意綿綿地相互傾訴愛慕之情。據說,口弦發出的音調稱為“口弦語”,是運用口弦特有的音調呼喚戀人,要聽得懂口弦的人,才能懂得口弦語,實際上是通過音樂來傳遞語言所要表述的含義。不同的人吹出來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體鳴樂器體鳴樂器
現在的口弦
現今村寨里最流行的口弦曲叫“斷心譜”,苗語稱為“朵腮譜”。這首樂曲是祖輩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傳承的方式一般是年幼時,聽父母吹口弦,暗地裡記住吹奏的音調,才逐漸學會的。“斷心譜”樂曲主要表達了青年男女傾訴愛戀、包括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目前村寨大概保存有5支口弦,會吹奏口弦的多數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婦女,其中楊光芬、王文化、王興英等技巧嫻熟,吹奏時,上身左右微微擺動,表現出姑娘靦腆、含蓄的內心表白。她們感嘆地說,現在很多苗族青年外出打工,村寨里的大多數人已不會吹奏,口弦的傳承及製作工藝將面臨失傳的危險。

檀板

簡介
簡稱板,因常用檀木製作而有檀板之名。唐玄宗時,梨園樂工黃幡綽善奏此板,故又稱綽板。滿、蒙古、納西、、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滿族稱察拉齊。此外還有扎板、大板之稱。古代流傳全國各地,現代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雲南、山西、陝西、河北 、河南福建台灣等省區。
久遠的歷史
歷史久遠。古代的檀板,是由西北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的,隋代已套用于樂舞、儀禮和佛教音樂中。在敦煌千佛洞的唐代初期壁畫中,已繪有擊檀板的樂伎像。吉林省渤海墓葬群( 公元698年—926年)壁畫中,也有一女樂伎懷抱檀板的圖像。《舊唐書·音樂志》載:“檀板,長闊如手,厚寸余,以韋連之,擊以代扌卞”。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載:“夷部樂”有鐵檀板,壺蘆笙。當時,檀板已在宮廷的燕樂和北方民間流行的散樂中使用。唐代詩人曾為檀板寫下詩篇,如朱灣在《詠檀板》中說:“赴節心長在,從繩道可觀。須知片木用,莫作散材看。空為歌偏苦,仍愁和即難。既能親掌握,願得接同歡。”杜牧的詩中也有:“畫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時聯十觥”之句。從成都王建墓的樂舞石刻中亦有擊檀板形象可以看出,在五代前蜀宮廷樂隊中,檀板已是重要的節奏樂器。在唐代的樂器中,控制節奏和起止的樂器是羯鼓,伴以歌唱的是檀板。唐代製作檀板,用檀木或桑木,又因唐代樂師黃幡綽擅操此器,故又稱為“綽板”,這與潮樂舊稱相同。?
用於宮廷的樂器
宋代,檀板已用於宮廷的教坊大樂、小樂器合奏、馬後樂、民間器樂和說唱音樂中。宋代陳暘《樂書》載:“檀板,長闊如手,重大者九板,小者六板。”由此可知,唐宋時期的檀板有大、小之分。到了元代,檀板以宮廷樂器載入正史,《元史·禮樂志·宴樂之器》:“檀板,制以木為板,以繩聯之。”元代陳元靚《事林廣記》載:“ 《滿庭芳》 ……十檀板音韻 宣清,……詩曰:鼓拍清音按樂星,……板聲有若靜鞭鳴。”說明它在由扁鼓、笛和板組成的民間器樂鼓笛曲中是主要樂器,也是曲藝唱賺的伴奏樂器。它還是雜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之一。明、清的中和韶樂、清樂和番部合奏等宮廷音樂都使用檀板。在近代的滿族民間歌舞中,檀板還是主要的伴奏樂器和道具。到宋代的說唱及詞樂中,綽板已經成為起止和控制節奏的指揮樂器。唐代綽板多為六片,現福建南音的板有五片,而潮樂經過沿革,改為三片,其中兩片相合用繩系扎,稱發聲板,另一片叫做擊節板,發聲板和擊節板上有兩個孔穿以紅,演奏者左手掛著綽板,右手執鼓錘,左主節奏,右主變化,擊節點鼓,指揮演奏,可謂有唐宋遺風。?
外形
用紅木、紫檀、花梨或荔木製作,歷代因使用目的不同,板的數量也不一致。通常由五六塊板組成,最多者九板,最少者三四板。滿族的檀板多為兩板或三(兩大一小)板,除木製者外,還有用鐵片製成的。每塊檀板的上端均鑽有兩個小孔,用細皮條或絲繩串聯,下端可自由開合。傳世檀板有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六聯檀板(圖清代留聯檀板),用紅木製成,每板長40.5厘米、上寬7.9厘米、下寬8.5厘米、厚1.8厘米,兩端均呈鈍三角形,為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1795年)製品,此檀板與五代前蜀王建墓樂舞石刻中的檀板完全相同。現代福建南音所用五聯檀板,多用荔木製作,中間稍小的三板長26厘米~30厘米、寬8厘米、厚2厘米,外側略大的兩板長30厘米~34厘米、寬10厘米、厚3厘米,每板的兩端和外側兩板的外面均為半圓形。
演奏
演奏時,左右手分握外側兩板或左手握三板、右手握兩板,將檀板置於胸前,互相撞擊發音。無固定音高,音響清脆、短促,穿透力較強。用於福建南音器樂合奏和梨園戲伴奏,常在樂曲強拍上擊奏,是力度變化不大的節奏性樂器。演奏滿族的察拉齊時,左右手分執大小板互擊,或左手托持大板、右手執小板,用小板撞擊大板發音,用於合奏或歌舞伴奏。?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檀板多副。其中有一副清代三聯檀板,紅木製,三板厚度略有不同,蓋板最薄,板面中間隆起呈脊狀,板的上端呈弧形,下端齊平。另一副滿族六聯鐵檀板,上端弧形,下端齊平,六板為一副。還有一副南音五聯檀板,荔木製。在這些藏品里,清代三聯木檀板和南音五聯檀板,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體鳴樂器體鳴樂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