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伴奏

戲曲伴奏

戲曲伴奏是戲曲唱腔的最有力的支持部分,對唱腔起著烘托作用。它與唱腔、演唱三者緊緊相聯,凝聚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伴奏不僅使演唱增添華彩,還通過引子、過門、尾聲、行弦等,來補充唱腔的未盡之情;既作為演唱的輔助手段出現,又充分發揮器樂藝術的特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戲曲伴奏
  • 伴奏習慣:“托、保、襯、墊、補”
  • 其他形式:“一點、二線、三開花”
  • 演唱:發聲、吐字、用氣、裝飾唱法
理解,沿革,

理解

唱腔以板腔體的西皮二黃為主。西皮是一種比較明快、活潑的曲調,長於抒情、敘事、說理、狀物。板式有原板、慢板、快三眼、導板、回龍、散板、搖板、二六、流水、快板。另有反 河北梆子西皮,是京劇傳統唱腔中出現較晚(據傳是譚鑫培所創)的唱腔,板式僅二六、散板、搖板。
二黃是一種較舒緩、深沉的曲調,適合表現憂鬱、哀傷的情緒。多用於悲劇型的劇情中。板式有原板、慢板、導板、回龍、散板、搖板,以及20世紀70年代以來增加的二六、流水、快板等。二黃降低四度(即京胡由“5?2”定弦變為“1?5”定弦)是反二黃。與二黃相較,降低了調門,擴展了音區,曲調起伏更大,旋律性更強,更適於表現悲壯、悽愴的情緒。反二黃的板式與二黃相同。另有四平調,也叫“二黃平板”,由吹腔演變而來。板式只有原板、慢板兩種,但曲調靈活,能適應不同句式,可表現多種感情。不論委婉纏綿、輕鬆明快或沉鬱蒼涼,都可使用吹腔,旋律與四平調相近,伴奏用笛子。原是曲牌體,逐漸演變為板腔體。唱腔中伴有過門。吹腔的板式不多,基本上是一板一眼,也有少量的一板三眼及流水板。高撥子,亦稱“撥子”,是徽班的主要腔調之一。原用彈撥樂器伴奏,後改用胡琴。板式有導板、回龍、原板、散板、搖板。曲調昂揚激越,適合於表現悲憤的情緒。以上諸腔為各行角色所通用,僅在發聲、音區、唱法上有所不同。另有一些唱腔屬於特定角色行當通用。如南梆子從梆子演變而來,僅旦角、小生唱,曲調委婉綺麗,適於表達細膩、柔美的感情,板式只有導板、原板。娃娃調(西皮、二黃都有),主要由小生用,旦角、老生、老旦偶一用之。南鑼及其他雜腔、小調,為丑角、花旦專用。
伴奏形式
這是歷史較悠久的伴奏形式之一。如崑曲就是以曲笛托襯唱腔,無引子亦無過門、尾聲,要求與唱腔的旋律同進同出,同高同低,同輕同重,同疏同密。皮簧腔系各劇種出現以後又有了新的發展。這種傳統的伴奏習慣稱之謂“托、保、襯、墊、補”。所謂“托”,是用與唱腔相同的旋律在同度或高8度襯托。所謂“保”,是在伴奏的幫助下,使演員節奏、音準、速度、感情有所依靠憑藉,不致荒腔、走調、脫板。所謂“襯”,是在唱腔的旋律之外,增加一些細小的花音,使旋律更加流暢豐富。所謂“墊”,是在唱腔逗與逗之間、句與句之間有空隙的地方,墊充幾個連線性質的短時值音符,使整個樂句更加連貫,俗稱“墊頭”。所謂“補”,是補足唱腔所未唱足之音,使旋律更為完整,如過高過低的音,或過長的樂句尾調,演唱者可以省略,由伴奏補足。“補”的另一個含義,則是補充唱腔感情之不足,或唱句之間的思想過程,在過門及行弦中由伴奏樂器加以即興補充。這種跟隨唱腔旋律的伴奏形式,在近百年來對某些新興劇種有較大影響。
支聲復調的伴奏形式
是演奏者根據各自樂器的性能,按傳統程式進行即興的演奏,使唱與伴奏之間、各種伴奏樂器之間,產生大同小異的效果。在旋律骨架相似的情況下,各樂器在繁簡、停續、高低、短長、正反、分合等方面的變化對比,形成了較豐富的支聲復調的效果。時濃時淡,時隱時露,時而突出節奏上的美,時而呈現線條上的奇,瞬息萬變,靈活自由。民間樂師對各種樂器的性能發揮,有如下概括性的形容:“胡琴一條線,琵琶篩篩邊,笛、簫進又出,揚琴一捧煙,鼓板壓陣腳,弦子打花點。萬變不離唱,妙在情相聯。“江南地區的灘簧劇種、各地的板式變化體結構的民間說唱性戲曲,多採用此類形式。
固定音型的伴奏形式
在某些劇種中,有些特殊用途的唱腔,常用律動性較強的伴奏音型作連續反覆或旋律變換,使與唱腔的旋律形成對比,來描寫特殊的情景和情緒(如行路、挑擔、下山、推磨等動作)。無論唱腔旋律怎樣流動,伴奏旋律始終納入於固定的節奏型中。如錫劇、滬劇的〔行路板〕、越劇的〔南調〕等等,基本上只用一二小節的固定音型來反覆貫穿。 在許多劇種的緊打慢唱的板式中,也有此類固定音型反覆的因素,如京劇中的〔搖板〕,唱腔是散拍子的自由速度旋律,伴奏卻是強弱分明的同音連續反覆,雜以逗句間過門;其他劇種的緊打慢唱,也往往是唱用散拍子,伴奏則是4/8或4/16節拍的短音型連續反覆,並且以級進的迂迴旋法為特點。隨樂句尾音的轉變而改變旋律,但節奏型不變。
複述性的伴奏形式
是清唱一個片斷或一個短樂句,然後接以伴奏過門,有歌唱與伴奏交替、前後呼應、互相映襯、反覆陳述的特點,並有強調語氣、加深印象的作用。這種伴奏形式的過門材料,有幾種情況:①重複唱腔旋律,並可加花、減音(例一)。②與唱腔旋律形成對比,但節奏上基本相同(例二)。③在另一個宮調上模仿唱腔旋律(例三)。此類形式梆子腔系、灘簧、評劇、柳琴戲等劇種套用較多。
形式
這是一種民間自然復調,指唱腔與伴奏在旋律線條、節奏形態上各自不同,互相獨立而又互相協調,形成對比性的復調因素(因為在每一樂句的最後音,唱與伴奏之間尚有同音相疊的情況,一般只是短時值的,尚未完全構成復調,故稱因素)。如浙江的婺劇、紹劇、甌劇、台州亂彈、江西贛劇中的〔吹腔〕類曲調及〔三五七〕類曲調,都用此類伴奏手法 許多劇種中緊打慢唱類曲調,也帶有對比性復調的因素
其他形式
在民間俗語中有“一點、二線、三開花”的說法(即句尾音落於同一音上,而唱腔與伴奏之間系兩個不同旋律。如其他樂器再加入時又可與伴奏中主奏樂器呈支聲關係)。還有“逢板合,逢眼分,蛇路鰻路各自尋”,“起調分道揚鑣,落音異途同歸,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口諺,都是指此類復調性因素的伴奏形式而言。

沿革

在戲曲音樂結構中,聲樂部分是它的主體。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認為人聲歌唱比器樂伴奏更為親切動人,更易喚起觀眾的理解與共鳴。其原因在於樂器所奏出的音樂,雖然也能傳情,卻不能表意。戲曲音樂刻畫人物形象,主體依靠聲樂,即優美的唱腔與動人的演唱。戲曲中無論演唱的是曲牌還是板腔,都可以分為抒情性唱腔、敘事性唱腔和戲劇性唱腔。抒情性唱腔的特點是字少聲多,旋律性強,長於抒發內在的感情;敘事性唱腔的特點為字多聲少,朗誦性強,適用於敘述、對答的場合;戲劇性唱腔多為節拍自由的散板,節奏的伸縮有極大靈活性,因而長於表現激昂強烈的感情。這三類曲調的交替運用,構成了戲曲音樂變化多端的戲劇性。中國戲曲有很多傳統劇目,其所以能在舞台上久唱不衰,主要得力於其中膾炙人口的唱腔。
戲曲演唱藝術,在長期發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與專業技巧。在演唱上注重 濟式唱腔重現濟公活佛字與聲、聲與情之間的關係。清晰準確地表達字音與詞義,是唱功的第一要求,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演唱方法與技巧。演唱一般包括發聲、吐字、用氣、裝飾唱法等。其目的在於表達戲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唱出曲情,以情動人,才是演唱藝術最高的審美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