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渾戎
- 出處:《左傳》
陸渾之戎一般指本詞條
陸渾戎是一個原本在我國西北,據《左傳》記載僖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38年)被強制遷徙到洛陽附近,《左傳》載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因其貮於楚國為晉國所滅,然後舉族遷往巴蜀之地的遊牧部落。陸渾戎曾經跟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等過招,洛陽的陸渾山、陸渾關、陸渾水庫,以及湖北的安陸,都是他們留下的...
古代少數民族名。西戎之一﹐即陸渾之戎﹐允姓之戎。因其居住於河南山北﹐故稱。一說陸渾近陰地﹐故名。公元前523年(楚平王六年),楚遷之於下陰(今湖南光化西北)(《左傳·昭公十九年》)。與陰戎同祖,允姓。入中原後,居商密(今河南淅川西南)。公元前635年(楚成王三十七年),秦、晉伐戎,戎降。前來...
晉滅陸渾之戎,周景王二十年發生的歷史事件。晉滅陸渾之戎,周景王二十年(前525),晉大夫荀吳率軍渡過棘津(今河南汲縣南),派祭史投犧牲於雒水(今作洛水),以求神靈庇佑。陸渾人對晉軍的行動毫無所知,無任何戒備。晉軍長驅直入,以陸渾之戎貳於楚為理由,滅了陸渾戎族。陸渾戎族的首領逃到楚國避難,...
楚攻陸渾之戰 楚攻陸渾之戰,周定王元年(前606),楚莊王乘晉國內亂,興兵攻伐陸渾之戎(居於今河南嵩縣及伊川境內),遂至王畿洛邑。楚王陳兵周境,問鼎周室,欲取周王室共主地位。周定王遣大夫王孫滿應酬以辭:“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因取代其主地位之時機未到,楚莊王乃引兵而歸。
陸渾戎居於晉、楚之間的緩衝地帶,與楚國交往甚密,對晉國形成威脅。秋,晉國策劃攻打陸渾戎。為防止暴露作戰意圖,晉頃公先派大夫屠蒯赴周,請求祭祀陸渾戎附近的雒水(今洛水)與三塗(山名,今河南嵩縣西南)。周人從屠蒯的言談表情中察知晉人的真實意圖,遂設防警戒。同年九月二十四日,荀吳率軍渡河南下,直...
春秋時,戎有7種,即:己氏之戎;北戎,即山戎或無終;允姓之戎,即陰戎或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犬戎,亦稱畎犬、昆夷、緄夷;驪戎;戎蠻。秦西北有狄邽冀之戎、義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山戎,各分布山谷間,有許多部落,不相統一。至戰國時,義渠、大荔等與秦相接諸戎,自...
本陸渾戎所居,春秋時,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至漢為陸渾縣,屬弘農郡,後屬河南尹,後魏改為伏流縣,移陸渾縣於今理”。西漢惠帝四年(前191),漢朝政府在伊河流域設定陸渾縣,治所在今嵩縣田湖鎮古城村,屬河南郡。西漢元鼎四年(前113),改屬弘農郡。古城村位於伊河與鳳陽河交匯處,前臨伊河水,...
先秦時期居民有華夏和戎、狄、蠻、夷的區分。各諸侯國經濟文化上較先進而自稱華夏,他們把較為落後的小國或部族稱之為戎、狄、蠻、夷。不少戎、狄、蠻、夷和華夏錯雜在一起的。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黃河流域或更北的地方及其西北地區。北戎、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和遼寧等地。姜戎、陸渾之戎本在今甘肅一帶。在周...
允姓之戎 允姓之戎,古族名。戎之一支。以姓允氏,故名。沿革 原與姜氏之戎同居瓜州(今陝西秦嶺西端及隴山一帶),又稱“瓜州之戎”。晉惠公十三年(前638),秦穆公逐戎,晉惠公誘遷至於晉南伊、洛之地,與伊洛之戎雜居,或稱“陸渾之戎”。後並於晉。②本塞種,世居敦煌,為月氏所逐,遂往蔥嶺南奔。
陸渾——春秋陸渾戎居今河南嵩縣東北一帶。漢在此置陸渾縣。五代時併入伊陽縣。漢又有陸渾關,即在縣境。陸渾旅遊風景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北部,屬於陸渾鎮。以陸渾水庫為中心,包括湖濱縣城、兩程故里、伊尹故里、姜公廟等景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獨具一格,以水上娛樂、會議旅遊為特色,是洛陽市十佳旅遊景區...
三為出自陸渾國。春秋時期的陸渾國,是由一支名為陸渾之戎居於伊川(今屬河南境)得名。這支陸渾戎,是允姓戎的別部,最早活動於今陝西、甘肅、四川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年遷到陝西秦嶺以北。西周末年乘周王室東遷之機,東遷到今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帶。公元前638年,被秦晉兩國強行遷到今河南...
於是姜戎立國於伊水,熊耳山區盡為戎地。陸渾之戎成為楚國北擴的重大障礙,楚莊王決定武力剿滅。陸渾之戎生性剽悍,習於騎戰,但不習於戰陣兵法。楚軍長驅直入,大破陸渾之戎。楚軍到達洛水,楚莊王在洛水之濱舉行盛大的閱兵式,欲以威嚇天子,與周分割天下。楚軍閱兵於周疆的訊息傳到洛邑,周王室極為恐慌。
公元前606年,楚伐陸渾之戎,陳兵周疆,問鼎中原,有取周之意。公元前597年,楚與晉戰於邲,楚國大獲全勝,飲馬黃河,威震華夏,使魯、宋、鄭、陳等國附楚,以代晉而為盟主,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591年,病卒於郢,葬於郢西的龍山。在楚莊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自楚莊王稱霸中原,不僅...
魯宣公三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領兵至洛水,在周天子腳下耀武揚威,檢閱部隊。周定王不知道這個向來不順從的臣子到底要乾什麼,於是派王孫滿去慰問楚軍,實際上是探探楚國的虛實。王孫滿就是周朝的一個宗室貴族。楚莊王風光了一陣子,還覺得不過癮,於是就想向周天子挑釁一下。他藉機詢問九鼎的輕重大小,意思嘛...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藉口討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首都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周定王派王孫滿犒勞楚王,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鼎的大小輕重。事件經過 公元前606年,楚國討伐陸渾戎,到達洛陽,在周都郊外閱兵。周定王派王孫滿犒勞楚王。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回答...
到秦穆公時,秦國強大起來。秦穆公勵精圖治,四處招攬賢才,“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丕豹、公孫支於晉”。重用這些謀臣武士,使得秦國“並國二十,闢地千里,遂霸西戎”。陸渾戎是戎人中強大的部族,秦穆公吞不下這塊硬骨頭,就想把他們逼走,但把陸渾戎安排到哪裡去呢?恰在這個時候...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厲行改革,國富兵強的形勢之下,興兵攻擊陸渾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為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莊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了他有滅周的野心。從此,後人將爭奪政權,稱之為“問鼎”。《戰國策》開篇東周策一《秦興師臨周求九鼎章》就...
《史記·索隱》引《陳留風俗傳》云:“陸氏,春秋時陸渾國之後。晉侯伐之,故陸渾子奔楚。賈其後”。“陸渾國”即《春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前638)所說的“陸渾之戎”,本為少數民族部落名,居於河南伊、洛一帶,陸渾子奔楚,事在昭公十七年(前525)。可見,陸賈之祖先乃移居於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他...
」景雲二年,左拾遺韓朝宗諫曰:「傳曰,辛有適伊川,見被發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後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以其中國之人,習戎狄之事。一言以貫,百代可知。今之乞寒,濫觸胡俗,伏願三思,籌其所以。」至先天二年十月,中書令張說諫曰:「韓宣適魯,見周禮而嘆;孔子會齊,數...
在與晉國爭霸的過程中,楚莊王曾經率領楚軍北上,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主力大軍開至東周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當年即位不久的周定王聞訊忐忑不安,派巧言善變的王孫滿去慰勞。莊王接見王孫滿,二人談論天下大勢,楚莊王一時興起,向王孫滿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即...
春秋時,戎有7種,即:己氏之戎;北戎,即山戎或無終;允姓之戎,即陰戎或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犬戎,亦稱畎犬、昆夷、緄夷;驪戎;戎蠻。秦西北有狄邽冀之戎、義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山戎,各分布山谷間,有許多部落,不相統一。至戰國時,義渠、大荔等與秦相接諸戎,自...
於是,楚莊王出兵北伐伊川境內的陸渾之戎,順勢移兵洛邑,居然在周王室境內進行軍事演習,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周定王敢怒而不敢言,忍氣吞聲,還不得不派自己的大夫王孫滿去慰勞。見面後,楚莊王竟然連一句寒暄的話都沒有,劈頭蓋臉就問鼎之大小輕重。這個楚莊王憑著自己的軍事實力,飛揚跋扈,氣勢洶洶,蠻橫無...
“陸渾”是一個類似於“十姓回紇”、“九姓烏古斯”的部落聯盟的稱呼。這個部落聯盟包括了六個部落,此六渾即所謂的陸終六子:昆吾、參胡、彭祖、會人、曹姓、季連。六渾還被稱為允姓、陰戎、陸渾之戎。遷徙之前的陸渾(即六渾)部位於秦、晉之西北,瓜州當是指山西吉縣西北的陝北、吉縣之北的晉北,甚至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