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
三花便是:鰲花、鯿花、鮚花。鰲花,就是鱖魚,寫白了,也有寫成
桂魚的。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中國人,無論南北,都把它視為不可多得的美味。一般文人都饞,好吃,所以歷代文人詠鱖魚的詩話多得很。唐代大詩人
張志和有漁歌子,“
西塞山前
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千古流傳。宋代
楊萬里的舟中買雙鱖魚,“金陵城中無纖鱗,一魚往往重六鈞”。也膾炙人口。但詠的不是金陵,就是
錢塘,沒有人詠黑龍江的。因為他們沒吃過黑龍江的鰲花。其實,黑龍江、
松花江、
牡丹江都盛產鱖魚,
鏡泊湖鰲花尤其有名。三江水質清澈甘冽,水質冷涼,所以出產的鱖魚肉質細白,格外鮮嫩。黑龍江省雖然冬季漫長,魚類生長緩慢,但黑龍江的鰲花大者可以長到十斤,在南方極少見到,當然也可能南方人性子急,不等到它長到十斤,就吃掉了^_^。鱖魚,在南方多清蒸,取其鮮嫩,皖贛兩省也有人吃
臭鱖魚的,不過流行地域不大。最有名的是
蘇幫菜的
松鼠鱖魚,是菜中極品,更是代表中國烹調技藝的一款藝術品。黑龍江人把清蒸鰲花作為首選,但也有創新。把北方特產松子與鱖魚結合,創出一味“松籽
鰲花”,山珍加河鮮,很有黑龍江特色。
鯿花,學名
長春鯿。長的有點象
武昌魚,又不是武昌魚。這魚不大,小者七、八兩,大者一、二斤。莫看其小,鯿花最肥。吃起來,又肥而不膩。因為鯿花雖然脂肪含量極其豐富,卻又不是長滿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肌肉中脂肪含量高達百分之十三,因而肉嫩味鮮。鯿花可煎可燉,煎燉皆宜。婦女生了孩子沒有奶,沒關係,買兩條鯿花,燉湯,早上喝下去,中午奶就嘩嘩地流,能把孩子嗆著。
鮚花,也有叫季花的,其實就是
鯽魚,但不是一般的鯽魚,是江鯽。一般鯽魚是梭子形,最多比梭子稍寬點。鮚花卻是橢圓形,體形肥大,煞是喜人。一般的鯽魚,鱗色灰黑,不起眼,鮚花卻長的鱗色銀白,美的耀眼。一般鯽魚,半斤大的已經不錯,再大,就不好吃了。鮚花大的能長到五斤,越大越好吃。鮚花體大肉鮮,可
清湯,可煨湯,可清燉,可清蒸,可煎燜,可紅燒,怎么做怎么好吃。
五羅
五羅是:哲羅、法羅、雅羅、胡羅、銅羅。前兩羅是大型魚,後三羅是小型魚。 五羅的頭一羅是哲羅,也叫
哲羅鮭。這哲羅是冷水
鮭魚中的大型肉食魚,世界稀有
冷水魚種之一。黑龍江哲羅可沒有新疆的大,大的也就體長一米多,五、六十斤重,長的圓滾滾的。看著可愛,可卻是水中霸王,對於小魚來說,吃你沒商量。哲羅和大
馬哈都是鮭魚,是親戚。哲羅在冷水中生長,又以活物為食,因此肉質格外細膩。黑龍江人拿它做餡包餃子,極清鮮。用哲羅做燴魚片、
燒魚塊,氽丸子,也不錯。
法羅,大名
三角魴,體形與
鯿花有一象,但比鯿花寬。也算大型魚,但與哲羅比,小不少。最大能長到十來斤。和鯿花一樣,
發羅的肉也富含脂肪,同樣宜煎宜燉,用發羅
吊湯,味美鮮香,如做成酸辣口,是醒酒的好東西。
剩下的三羅,雅羅、胡羅、銅羅,都是小不點,能和三花、
大羅混在一起,實在榮幸。
小羅雖小,卻是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醬燜、香酥、燉湯均佳。這三羅因其小,極少內運。不到黑龍江、
烏蘇里江邊,難得品到,正因此,格外珍貴。那么就說說 最大的雅羅,別名
華子魚。一般體重50克,大雅羅重250克,因其繁殖快,喜群游,一年四季均易捕獲,又不宜遠銷(易腐),故價格便宜,為
嘉蔭人四季菜餚。胡羅、銅羅,均屬小型成魚,形不成捕撈量,多為漁民自食,味亦鮮美。
十八子
十八子,就複雜了。大小都有,小的可以是寸把兩寸長,半兩三錢重的小不點,象川丁子、
柳根子,沒法煎燜燉氽,只能做裹面酥炸或做魚醬。但這個十八子是個概數,到底是哪十八種,我問過不少人,沒有一個能數全的。能吃全的人,大約更少的可憐。查資料才知道這十八子並不遜於三花五羅,也是魚之珍者。而且並不止“十八”這個數,十八隻是形容其多而已。收集到的有:
七里浮子,學名
鱘魚,也稱
鰉魚,是國寶級的珍品。鱘魚肉質柔韌,最有特色的是七里浮子的骨刺都是
脆骨,連魚頭都能全部嚼食。
四川麻辣火鍋傳到黑龍江,黑龍江人就把七里浮子往鍋里放,不是
麻辣火鍋了,成了麻辣鮮火鍋,連四川人吃了都叫絕。在黑龍江還有一道菜是鰉魚燉土豆,就是以它為主料燒制的。
牛尾巴子,學名
烏蘇里鮠。外形象
嘎牙子,但比嘎牙子大許多,用醬燜牛尾巴子下飯,美的很。
鯉拐子,就是鯉魚。這是黑龍江人最常食的魚,名堂也多。有一個品種叫
三道鱗,我在別處沒見過。鯉魚能幹炸,能紅燒,能澆汁,能煎燜,能燉,能氽,能炒,能熘,深受家庭主婦的喜愛。
草根棒子,就是
草魚,學名
鯇魚。這東西在廣東風光的很,但在黑龍江,人們不把它當個貴重玩意兒。排隊,它的排到鯉拐子後面。
鰱子,大名
鰱魚,學名
白鰱。鰱子多刺,因而用來煨湯的多,有的人乾脆只喝湯,不吃魚,把湯燉的濃濃的,往裡下豆腐,下白菜,反把魚撈出來,扔了,有點忘恩負義的意思。
嘎牙子,學名
黃顙魚。在黑龍江,這嘎牙子可了不得,人人皆知,人人皆夸。黑龍江人,沒有吃過嘎牙子的,說出來,讓人笑掉大牙。嘎牙子好,可做法只有一種,醬燜。其它任何做法,都會破壞嘎牙子的形狀,得到亂七八糟的結果。因為這嘎牙子的肉細嫩之極,即使醬燜,也得先將醬湯熬開,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入,收湯以後,也得小心翼翼地將魚剷出。否則,就成了一鍋魚醬。在我吃過的所有的魚中,嘎牙子是最嫩的一種。
海魚里有一種九兔,吃起來象豆腐,但那是軟,不是嫩。與嘎牙子的鮮嫩比較起來,天壤之別。
鮎魚球子,學名鮎魚。是黑龍江的又一個知名品牌。知名知在一句俗語上:
鯰魚燉茄子,撐死老爺子。被拿到中央電視台去宣傳,搞的全國人民都知道。這
鯰魚,在黑龍江最普通的做法,就是
燉茄子。特別是農村。熱炕頭上盤腿一坐,炕桌上一大盆鯰魚燉茄子。小酒盅一端, 吱溜一口酒,吧嗒一口魚,美的,不是老爺子也成了老爺子,給個縣長也不換。
狗魚棒子,即
黑斑狗魚。是淡水魚中生性最粗暴的肉食魚,除了襲擊別的魚外,還會襲擊蛙、鼠或野鴨等。據說一天可以吃和自己體重相當的食物。因為壽命長,偶爾可發現巨大型的個體。因肉味極佳,也成為釣魚的好對象。
柳根子,學名拉氏鰻。小不點,乾炸、燉湯、醬燜都可以,最好做
魚醬,配小米水飯,一絕。
船丁子,學名
蛇鮈。大小和模樣和柳根子相象,吃法也相象。川丁子產量大。大江大河裡有,小溪小溝里也有,捕撈容易。在農村,農民拿它做成魚醬,在沒肉的情形下,它是農民攝取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還有白漂子、紫泥肚子、
細鱗子、
刁子,連學名都不知道。有的是查資料,才從字面上認識的,
烏蘇里江的魚太多了。
另外還有幾種魚,並不包含在三花五羅十八子裡面,但也很有名氣。
重唇魚,小名蟲蟲,一斤能賣到一百多元,可見其珍貴。
這些魚為什麼沒歸進“子”里,我不知道。隨著人們的肆意捕殺,很多曾經生活在這裡的魚兒,都已經絕種了! 所以,我們要倡導自然和諧,倡導抵制肆意捕殺,倡導絕食
開江魚!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我們的明天留下一片美好吧!!!
有一種小魚叫白漂子,個頭小,體形長,一般也就10至15厘米,最大也不過20厘米。背部平直,呈深綠色,體側銀白色,遊動速度快,主要以落水的飛蟲、蚊子等為食。從網上查知它屬鯉科,餐屬,專家叫它餐
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