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

宜春市

宜春市,江西省轄地級市,古稱袁州,位於江西省西北部。是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區域中心城市、全國鋰電新能源產業基地、全國健康養生基地。2023年,被評為三線城市。總面積1.87萬平方公里;市政府駐袁州區,轄袁州、樟樹、豐城、靖安、奉新、高安、上高、宜豐、銅鼓、萬載10個縣市區和宜春經開區、宜陽新區、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3個功能特色區。截至2022年底,宜春市常住人口496.97萬人。

宜春市因“城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宜人”而得名,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建縣,2000年8月撤地設市,素有“江南佳麗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譽。留存歷史文化遺址4503處,樟樹吳城文化遺址打破了商文化不過長江的論斷,初唐四傑王勃滕王閣序》中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典出宜春;唐代韓愈寫下“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的詩句。明代《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現代物理學家吳有訓、兩屆奧運會冠軍楊文軍均是宜春的代表。境內景點眾多,包括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三爪侖等。

宜春市是200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農民運動會、2009年央視中秋晚會以及每年一度月亮文化節舉辦地,享有“月亮之都”、“亞洲鋰都”之稱,先後獲中國宜居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宜春市交通便利,有鐵路6條,高速公路10條,境內縣縣通高速,宜春明月山機場通航18個城市。

2023年,宜春市地區生產總值(GDP)3467.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3.7%。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壤,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人口,人口數量,民族構成,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人民生活,社會保障,交通運輸,公路,鐵路,港口,航空,歷史文化,名稱由來,狀元文化,民俗活動,方言,溫泉文化,禪宗文化,月亮文化,文物,紅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特產美食,風景名勝,綜述,主要景點,友好城市,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分天下為36郡,宜春市的區域範圍隸屬九江郡
兩漢時期,隸屬豫章郡
三國寶鼎二年(267年),置安成郡,宜春一帶,分屬豫章、安成兩郡。
南朝大同二年(536年),設巴山郡,轄豐城一帶。梁末,又設豫寧郡,轄奉新、靖安、銅鼓一帶。是時,市域分屬豫章、安成、巴山、豫寧4郡。
初,廢郡置州,隋開皇十一年(591年),置袁州(治所在宜春縣)。其時,今袁州區樟樹市西部為袁州所轄,樟樹市東部為吉州所轄,豐城市為撫州所轄,其餘諸縣及樟樹市以北均為洪州所轄。隋煬帝大業初,改州為郡。洪州復為豫章郡,吉州復為廬陵郡,袁州改為宜春郡。幾經反覆乾元初又改郡為州。
唐代,市域基本上分屬洪、袁、吉3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曾設靖州(治所在高安)。轄高安、宜豐、上高、萬載及樟樹一部分。武德七年(624年),改靖州為米州,旋又改米州為筠州。武德八年(625),筠州廢,直到五代時,仍分屬洪州、袁州、吉州。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析高安、新淦縣地置清江縣,以蕭灘(今臨江鎮)為縣治。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復設筠州。後周顯德元年(954年),洪州改為南昌府。分屬袁州、筠州、吉州及南昌府。
北宋初,南昌府復名洪州。宋淳化三年(992年),增設臨江軍(治所在今樟樹市臨江鎮),是時,則分屬袁州、洪州、筠州和臨江軍。
南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改筠州為高安郡。紹興十八年(1148年),復為筠州。隆興元年(1163年),改洪州為隆興府寶慶元年(1225年),改筠州為瑞州,是時,則分屬袁州、瑞州、臨江軍和隆興府。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隆興府、臨江軍、瑞州為隆興路臨江路瑞州路,隸屬江西行省。於袁州設總管府,隸屬湖南行省。至元十七年(1280年),江西行省與泉州行省合併為福建行省,至元十九年(1282年),復為江西行省。同年,升袁州總管府為袁州路,隸屬江西行省。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隆興路為龍興路。是時,分屬袁州、瑞州、臨江、龍興4路,均隸屬江西行省。
明代,江西分設13府。宜春、萬載屬袁州府,清江屬臨江府,高安、上高、宜豐屬瑞州府,豐城、奉新、靖安、銅鼓屬南昌府。又分全省為5道,南昌、瑞州轄於南瑞道,袁州、臨江轄於湖西道。
初,沿明舊制。康熙後,江西省演變為4道,瑞州、袁州、臨江3府隸瑞袁臨道(道尹駐高安)。則仍分屬袁州、瑞州、臨江、南昌4府。
辛亥革命後廢府。民國三年(1914年),劃全省為4道,宜春、清江、萬載、上高、宜豐、高安屬廬陵道,奉新、靖安、銅鼓屬潯陽道,豐城屬豫章道。民國十五年(1926),取消道制,各縣均直屬於省。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國民黨陸海空軍總司令部行營黨政委員會將江西省有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和游擊區的縣劃分為9區,銅鼓、宜豐屬第一區,宜春、萬載屬第二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2月,分全省為13個行政區。豐城、高安、清江屬第一區;奉新、靖安、銅鼓為第二區;宜春、萬載、宜豐、上高屬第八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2月,又在省內設定8個特別區政治局。分劃奉新、宜豐、銅鼓、修水4縣地,設局於宜豐之找橋,分劃萬載、宜春、萍鄉3縣地,設局於宜春慈化,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撤銷。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縮全省為8個行政區。奉新、靖安、銅鼓屬第一區,宜春、萬載、上高、宜豐、高安、清江、豐城屬第二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冬,又改全省為11個行政區。銅鼓屬第一區(治所在銅鼓);宜春、萬載、上高、宜豐、高安、清江屬第二區(治所在萍鄉);奉新、靖安屬第十區(治所在奉新上富);豐城屬第十一區(治所在豐城)。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8月,又縮改全省為9個行政區。豐城、高安、清江屬第一區(治所在豐城);宜春、萬載、上高、宜豐、銅鼓屬第二區(治所在宜春);奉新、靖安屬第九區(治所在武寧)。
1949年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區成立,轄南昌、豐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進賢(8月從貴溪分區劃入)、奉新、安義、靖安(9月從九江分區劃入)10縣。7月1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袁州分區成立,轄宜春、萍鄉、分宜、新余、萬載、上高、宜豐、銅鼓8縣。
宜春市
宜春地圖
1951年,分別改稱南昌專區、袁州專區
1952年9月12日,袁州專區併入南昌區,專員公署設於南昌市環湖路,新淦劃入吉安區,領17縣。
1958年9月,南昌、新建縣入南昌市,同年12月20日,南昌專員公署改設於宜春縣城。
1959年1月,更名宜春專員公署,領15縣。後進賢、萍鄉、新余、分宜、安義等縣相繼劃出。
1978年7月,改設宜春地區行政公署,屬省派出機構。
1979年,劃宜春縣城區設宜春市。
1985年,並宜春縣入宜春市。
1988年,撤豐城縣設豐城市,撤清江縣設樟樹市。
1993年,撤高安縣設高安市。至此,宜春地區共轄4市6縣。
2000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消宜春地區,改設宜春市,改原縣級宜春市為袁州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0月,宜春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市政府駐袁州區宜陽大廈。
宜春市
宜春市地圖
行政區劃一覽表
轄地
面積(km)
政府駐地
管轄範圍
2533
靈泉街道袁山東路
靈泉街道、秀江街道、湛郎街道、珠泉街道、化成街道、官園街道、下浦街道、鳳凰街道、金園街道、新康府街道、彬江鎮、西村鎮、金瑞鎮、溫湯鎮、三陽鎮、慈化鎮、天台鎮、洪塘鎮、蘆村鎮、水江鎮、渥江鎮、新坊鎮、南廟鎮、竹亭鎮、遼市鎮、寨下鎮、湖田鎮、新田鎮、洪江鎮、楠木鄉、柏木鄉、飛劍潭鄉、宜春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袁州區工業園區、宜春市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宜春市宜陽新區管理委員會、西嶺布果園場、明月山采育林場
2845
河洲街道
劍光街道、河洲街道、劍南街道、孫渡街道、尚莊街道、龍津洲街道、白土鎮、袁渡鎮、張巷鎮、杜市鎮、淘沙鎮、秀市鎮、洛市鎮、鐵路鎮、麗村鎮、董家鎮、隍城鎮、小港鎮、石灘鎮、橋東鎮、榮塘鎮、拖船鎮、泉港鎮、梅林鎮、曲江鎮、上塘鎮、筱塘鄉、段潭鄉、蕉坑鄉、石江鄉、荷湖鄉、湖塘鄉、同田鄉、宜春豐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291
淦陽街道藥都南大道
淦陽街道、大橋街道、鹿江街道、福城街道、張家山街道、臨江鎮、觀上鎮、昌傅鎮、永泰鎮、劉公廟鎮、義成鎮、黃土崗鎮、經樓鎮、閣山鎮、店下鎮、洲上鄉、中洲鄉、洋湖鄉、吳城鄉、樟樹市工業園區、濱江新城、省雙金園藝場
2440
瑞州街道解放路
筠陽街道、瑞州街道、藍坊鎮、荷嶺鎮、黃沙崗鎮、灰埠鎮、相城鎮、田南鎮、建山鎮、太陽鎮、新街鎮、八景鎮、獨城鎮、石腦鎮、龍潭鎮、楊圩鎮、村前鎮、華林山鎮、伍橋鎮、祥符鎮、大城鎮、上湖鄉、汪家圩鄉、相城墾殖場、高安市新世紀工業城管委會、江西新茂實業公司、上游水庫工程管理局、江西省瑞州監獄
1720
康樂街道
康樂街道、株潭鎮、黃茅鎮、潭埠鎮、雙橋鎮、三興鎮、羅城鎮、高村鎮、高城鎮、白良鎮、鵝峰鄉、馬步鄉、赤興鄉、嶺東鄉、白水鄉、仙源鄉、茭湖鄉
1350
敖陽街道
敖陽街道、錦陽街道、田心鎮、徐家渡鎮、錦江鎮、泗溪鎮、翰堂鎮、南港鎮、敖山鎮、新界埠鎮、蒙山鎮、蘆洲鄉、塔下鄉、鎮渡鄉、野市鄉、墨山鄉、上高縣工業園區、上甘山林場
1642
馮川鎮
馮川鎮、赤岸鎮、赤田鎮、宋埠鎮、乾洲鎮、澡下鎮、會埠鎮、羅市鎮、上富鎮、甘坊鎮、仰山鄉、澡溪鄉、柳溪鄉、奉新縣工業園區、石溪辦事處、百丈山名勝風景區管委會、國營奉新縣乾洲墾殖場、國營奉新縣東風墾殖場、農牧漁良種場
1935
新昌鎮
新昌鎮、澄塘鎮、棠浦鎮、新莊鎮、芳溪鎮、潭山鎮、石市鎮、黃崗鎮、黃墾鎮、天寶鄉、花橋鄉、橋西鄉、同安鄉、宜豐縣工業園區、車上林場、雙峰林場、石花尖墾殖場
1548
永寧鎮
永寧鎮、溫泉鎮、棋坪鎮、排埠鎮、三都鎮、大塅鎮、高橋鄉、港口鄉、帶溪鄉、江西銅鼓工業園區、花山林場、大溈山林場、茶山林場、龍門林場
1378
雙溪鎮
雙溪鎮、仁首鎮、寶峰鎮、高湖鎮、璪都鎮、官莊鎮、香田鄉、水口鄉、中源鄉、三爪侖鄉、雷公尖鄉、靖安縣工業園區
合計
18707
參考資料: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宜春市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地處東經113°54′~116°27′,北緯27°33′~29°06′之間。東境與南昌市接界,東南與撫州市為鄰,南陲與吉安市新余市毗連,西南與萍鄉市接壤,西北與湖南省長沙市岳陽市交界,北與九江市相鄰。境內東西長約222.75千米,南北寬約174千米。總面積18700平方千米。
宜春市

地形地貌

宜春市地處贛西北山區向贛撫平原過渡地帶,地形複雜多樣,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境內海拔最高點1794.3米,在靖安九嶺尖;最低點海拔18米,在豐城藥湖。境內山地、丘陵和平原兼有。山地占總面積35.46%;丘陵占39.05%;平原占25.49%。市東南部屬贛撫中遊河谷階地與丘陵區。境內河流、丘陵相錯,地勢波狀起伏,坡度比較平緩。其餘均屬贛西北中低山與丘陵區。市內嶺谷相間排列。北部九嶺山脈地勢峻峭,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以南則是多呈波狀起伏的丘陵盆地。在山丘之間,有潦河錦江袁水等河流貫穿其中,河流兩側發育著寬窄不一的多級河谷階地。西北山區蘊藏著豐富的森林、水力資源,河谷地帶則以糧食和經濟作物為盛。
宜春市山脈斜迤於境內北域的九嶺山脈,呈東北向西南走向。東北延至九江廬山,西南插入湖南境內。該山脈系修水、錦江分水嶺。東段是宜春與九江市的天然界線。其主峰九嶺尖(海拔1794.3米),為宜春市境內最高峰。其餘主要山峰有:奉新五梅山(海拔1516.7米)、宜豐麻姑尖(海拔1480米)、萬載仙姑(海拔1404.4米)、銅鼓羊場尖(海拔1541米)等。
宜春市西南境有武功山聳峙。呈東西走向,入新余市後逐漸消失。該山侵蝕強烈,山高谷深瀑飛泉流,林壑幽美,為瀘水與袁水之分水嶺,亦是宜春與吉安市之界山。
宜春市的九嶺山、武功山之間,有一列自西向東連綿起伏的山嶺,為袁水、錦江之分水嶺。標高一般在海拔300~500米之間。其主要山峰有袁州區境內的豐頂山沙泥坪(海拔959米),上高縣境內的蒙山白雲峰(海拔1004米)。該山嶺東段為宜春與新余市的天然界線。
宜春市的九嶺山為褶皺斷塊山,主要由花崗岩變質岩構成。以南則廣布紅色岩系,雜以石灰岩、花崗岩和變質岩。武功山則又主要由花崗岩、片麻岩構成。九嶺山脈的大溈山嚴陽山以及武功山,均有冰川活動遺蹟。市境內西南部有十分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袁州、萬載一帶又多形成石牙式或石林式的山脊,並有孤峰、殘山、溶斗、溶溝等發育,在地下形成形狀奇特、大小不一的暗河和溶洞。早在宋代,袁州石乳洞、萬載石筍就作為全國風景名勝而被收入《方輿攬勝》。

氣候

宜春市境內處於偏低緯度,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春季雖天氣易變,但回暖較早,春夏之交濕潤多雨,夏秋間晴熱乾燥,冬季陰冷,但霜凍期短。四季比較分明,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長。總的來說,宜春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宜春累年平均氣溫17.2℃。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為28.8℃,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為5.3℃,無霜期平均為267.9天。市內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大於年蒸發量,宜春年平均降水量1680.2毫米,降水量季節分配很不均勻。10月至次年2月由於受乾冷的西伯利亞高壓蒙古高壓影響,降水量一般不多,大約只占全年25%左右。雨水節氣前後,開始受暖濕氣流影響,雨量逐漸增多,4至6月平均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總量50%。宜春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737.1小時,平均每天日照時數為4.83小時,年平均太陽幅射總量為每平方厘米105.2千卡,其分布和變化規律與日照時數相同。

水文

宜春市境內的河流基本屬鄱陽湖水系,主要是贛江、贛江支流、錦江袁水修水支流。
宜春市
袁水江

土壤

宜春市土壤種類、成土母質類型多樣,有10個土類,16個亞類,64個土屬,162個土種。其中,水稻土類面積為47萬公頃(包括田埂),占土地總面積27.42%。10個土類中,面積最大為紅壤,有109.09萬公頃,占宜春總土地面積63.63%。其餘土類有:黑色石灰土黃壤黃棕壤潮土新積土紅粘土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等。
宜春市的紅壤分布範圍最廣,面積最大的地帶性土壤。江西紅壤約占全省面積的55.8%,宜春紅壤面積比重,超出全省平均值8.44%。
宜春市耕作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豐富級占44.7%,中量級占50.8%,低量級占4.5%;全氮含量豐富級占61.1%,中量級占32.1%,低量級占6.8%;鹼解氮含量豐富級占68.5%,中量級占26.5%,低量級占5%。但磷、鉀素嚴重缺乏,速效磷含量豐富級只占24.8%,低量級占18.3%;速效鉀含量豐富級只占7.9%,低量級占27.4%。此外,土壤多呈酸性反應,據統計,微酸和酸性土壤約占宜春耕地面積的77.8%。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22年12月,宜春市總土地面積為18680.42平方千米。其中有耕地面積48.22萬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09公頃,耕地中有效灌溉水田地32.17萬公頃,望天田7.67萬公頃,水澆地0.026萬公頃,旱地6.81萬公頃,菜地1.54萬公頃,園地2.54萬公頃,其中桑園0.09萬公頃,果園1.69萬公頃,茶園0.34萬公頃。其它園地0.42萬公頃,牧草地0.02萬公頃,其中天然草場0.003萬公頃,改良草場0.005萬公頃,人工草場0.012萬公頃。林地103.92萬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7.84萬公頃。交通用地為0.67萬公頃。水域面積6.3944萬公頃,其中河流水面2.04萬公頃,湖泊水面0.06萬公頃,水庫水面2.28萬公頃,坑塘水面2.76萬公頃,未利用土地10.01萬公頃。

礦產資源

截至2022年12月,宜春市有金屬礦產24種,非金屬礦產29種。主要有:有色金屬(含貴金屬)、稀有金屬黑色金屬、瓷土礦產、建築材料及冶金輔助礦產等,以稀有金屬非金屬礦產煤炭石灰岩高嶺土和建築材料礦產為優勢。探明儲量220處礦床中,有大型礦床18處,中型29處,小型173處。
宜春市境內有色、貴金屬礦產主要有:、鈮、鉭、等;黑色金屬礦產主要有等;燃料礦產主要有煤、泥炭油頁岩等;其他非金屬礦產主要有岩鹽、高嶺土、石灰岩、硫鐵礦鉀長石大理石花崗石矽灰石粉石英等。其中,宜春四一四礦藏有鋰、鉭、鈮、銣、銫等多種貴重金屬,是世界上最大的鋰雲母礦,其開採量占世界70%以上。鉭資源儲量16119噸,占全國的19.06%,占世界的12.43%。岩鹽儲量103.71億噸,占全省的89.8%。石灰岩12億多噸,高嶺土儲量1994萬噸,矽灰石儲量1168萬噸,粉石英612萬噸,鉀長石76萬噸,鐵礦儲量約1029萬噸,其中七寶山褐鐵礦為江西六大礦山之一,保有量661萬噸以上,品位42.92%。鈷礦儲量1.2萬噸,鋁土礦儲量為41萬噸。鉛鋅礦儲量8.2萬噸,金礦儲量1.5噸,銅礦儲量28萬噸,鎢礦儲量9萬噸,其它礦產還有汞、銻等。

能源資源

宜春市內能源資源有水能、光能、風能和能源礦等。
宜春市水能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為60.02萬千瓦,占全省水能理論蘊藏量的10.40%。可供開發量為38.07萬千瓦,其中袁河3萬千瓦,錦江11.65萬千瓦,贛江流域2.39萬千瓦,南北潦河15.17萬千瓦,修河東西支5.86萬千瓦,折合年可開發電量17.38億千瓦小時。
宜春市光能年均日照時數為1737.1小時,其特點,北部多於南部,平原高于山區。地處北部的靖安縣年均日照時數為1872.4小時,南部袁州區為1734.9小時。瀕臨贛撫平原的豐城市年平均日照時數居宜春最長,為1935.7小時,地處西北山區的銅鼓縣年平均日照時數最短,為1496.8小時。光資源在年內分布極不平衡,7至8月為太陽輻射最高值期,主要作物生長期4至10月,占太陽輻射總量的71%。宜春屬短日照地區,晝夜變化較小,年內太陽輻射總量不低,有利於長短日照作物生長太陽能的開發利用。
宜春市風能一年內以靜風天數最多,年平均風速僅2米/秒,宜春大風日數為4天/年,風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東部縣市(如豐城、高安)。
宜春市能源礦,原煤儲量6.09億噸,占全省儲量的45.34%,列全省第一。宜春有煤炭生產礦井182處,分布在市內7個縣市區,34個鄉鎮,主要分布在浙贛鐵路兩側和錦江流域。地質部門認為,萍鄉~袁州~萬載~銅鼓一線,上高泗溪一帶,找隱伏煤田仍有潛在遠景。高安、豐城仍有潛力。市內煤炭資源不僅儲量豐富,而且品種齊全。宜春境內預測煤炭資源量達6.86億噸,占全省預測煤炭資源量的49.89%。

水資源

宜春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達182.51億立方米。宜春三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77.34億立方米。
宜春市地表水資源地表水資源來自降水,宜春多年平均降水總量311.87億立方米,平均降水量在1670.4毫米左右,2001至2003年天然年徑流分別為:138.10、211.80、178.39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79.24億立方米。
宜春市地下水資源市地下水資源豐富,宜春多年平均地下水(淺層)資源量為49.60億立方米,平均地下水基流模數為26.57萬立方米/年平方千米。市內地下水包括平原、山丘等類型。古時候宜春就因縣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宜人”而得名。宜春又是江西省地下熱水及礦水分布較密地區之一。

植物資源

宜春市是江西省重點林區之一,宜春森林覆蓋率為52.8%,境內森林覆蓋率超過50%的有銅鼓、靖安、宜豐、奉新、萬載、袁州6個縣市區,銅鼓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6.3%。宜春活木蓄積量為3503.75萬立方米,占全省總蓄積量的10.7%。其中杉木與馬尾松蓄積量,分別占宜春活立木總蓄積量的39.6%和37.3%。宜春有竹林面積200.7萬畝。竹儲量3.52億株。占全省竹材總儲量的24.9%。由於宜春地理環境優良,野生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全國植物區系的15個地理成分中,宜春有14個。
據資源調查統計,宜春市有高等植物近3000種,占江西省的60%,其中木本植物有101科381屬1178種;在木本植物中,有喬木樹種584種、灌木424種、木質藤本85種;此外尚有已知的大型真菌植物156種,以及苔蘚、地衣等眾多的低等植物。森林植被分布主要的建群種為松科杉科殼斗科樟科山茶科金縷梅科木蘭科以及杜英科等喬木樹種和禾本科竹亞科。在已知的木本植物中,鄉土樹種有97科321屬914種,占江西木本植物總科80.8%,總屬數的83.8%,總種數的50.6%。宜春有已知珍稀瀕危植物183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第一批)名錄的有56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植物有3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植物有53種;列入省重點保護植物(第一批)名錄的有38種。有些樹種如全緣紅花油茶、長果山桐子厚皮毛竹、落葉華木蓮為宜春特有。
宜春市又是古樹之鄉,宜春有古樹涉及30科56屬76種,共9126株,其中:一級古樹846株,二級古樹2119株,三級古樹6161株,古樹群473群(3691株)。胸圍最大的屬樟樹(在上高縣南港鎮員山村),胸圍達1413厘米。最小是赤楠千年矮)胸圍180厘米,分布數量最多最廣的樹種也是樟樹,宜豐縣就有100萬株以上。
宜春藥用植物木本藥用植物有160餘種,主要有銀杏木通厚朴紅茴香肉桂陰香杜仲皂莢黃柏木槿辛夷、元花、五加常春藤山茱萸硃砂根女貞絡石紫珠、枸枯、鉤藤忍冬羊蹄甲等。

動物資源

宜春市境內的野生動物資源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有1300多種;野生動物資源共355種及亞種,占全省(622種)的57.07%,其中獸類有9目22科46屬59種,占全省(98種)的60.2%;鳥類有19目47科237種,占全省(391種)的60.61%;兩棲動物10種,占全省(42種)的23.81%;爬行類有2目6科25屬37種,占全省(91種)的40.66%;有19種屬江西省新紀錄。市內現有珍稀瀕危動物11種,其中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53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有5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有48種,屬省級重點保護有59種。2005年11月,官山自然保護區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確定為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
哺乳類
屬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雲豹華南虎藏酋猴獼猴穿山甲黑熊水獺黃喉貂大靈貓小靈貓金貓江豚水鹿鬣羚等共14種。一般常見的有野豬、豺、野兔狐狸鼬獾狗獾、猴、豪豬中華竹鼠等。
鳥類
,野生鳥類有243種及亞種。其中列為國家保護的鳥類有白肩雕白頸長尾雉黑冠鵑隼蒼鷹赤腹鷹松雀鷹鵲鷂仙八色鶇白鷳鴛鴦等33種。
兩棲類
動物主要有大鯢娃娃魚)、虎紋蛙大蟾蜍(癩蛤蟆)、黑斑蛙(青蛙)、中國林蛙棘胸蛙石雞)等。
爬行類
動物宜春爬行類動物有37種,主要有銀環蛇眼鏡蛇尖吻蝮五步蛇)、黑眉錦蛇王錦蛇灰鼠蛇烏梢蛇赤鏈蛇竹葉青水蛇平胸龜烏龜中華鱉壁虎石龍子蜥蜴等。
昆蟲類
宜春森林昆蟲種類有15目120科1352種,其中天敵昆蟲有9目14科71種。

人口

人口數量

2022底年,宜春市常住人口496.97萬人,比2021年減少0.1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88.37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8.02%,比2021年提高0.64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3.83萬人,出生率7.71‰;死亡人口3.82萬人,死亡率7.69‰;自然增長率0.02‰。
宜春市
宜春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2年)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

民族構成

宜春市居住26個民族,分別為漢族回族、蒙族、藏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畲族黎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景頗族土族仫佬族布朗族仡佬族京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9.95%。

政治

宜春市主要領導
系統
職務
姓名
市委
書記
副書記
譚贛明、石軍英
常委
秘書長
康新貞
市政府
市長
副市長
市政協
主席
市人大常委會
副主任
截至2024年04月

經濟

綜述

2022年,宜春市地區生產總值(GDP)3473.1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5.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1.34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508.90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1612.87億元,增長4.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0.1:43.5:46.4,三次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3%、53.9%和37.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9876元,增長5.7%,邁上1萬美元新台階。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189.90億元,增長6.1%,占GDP的比重為63.1%。
宜春市
宜春市地區生產總值(2018年~2022年)變化

第一產業

宜春市素為江西農業大市,唐代設於高安的州府曾一度易名“米州”就因此地盛產稻米而改名。宋代,奉新所產的香稻為宮廷貢品,曾享受由東門入貢皇宮的禮遇。宜春西部山區農業開發較早,“梯田”一詞首見於南宋范成大的《驂鸞錄》,它記述的是作者遊歷袁州仰山之所見。宜春的糧食為新中國作出過重大貢獻,三年困難時期,江西糧食支援全國,而其時宜春外調的糧食占其三分之一。
宜春市自古就有“農業上郡”之稱,有“金豐城”“銀萬載”之說。袁州、萬載、上高等區縣,歷史上盛產苧麻,上高堪稱中國的“苧麻之鄉”,故而以苧麻為原料的夏布織造業十分發達,成為全國的四大夏布產區之一。西部山區盛產毛竹,從而又激活了以土紙為主要原料的爆竹業,使萬載成為全國花爆四大產區之一。袁州區歷史上盛產生漆桐油與夏布,三者結合,產生了脫胎漆器,在全國重點漆器產區中十居其一。宜春是產糧大區,因此成為江西省最大的白酒產區,其中樟樹的四特酒是江西省內國家級名酒。
2022年,宜春市農業總產值613.2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4.3%。糧食播種面積921.58萬畝,比上年增加0.99萬畝,增長0.1%。糧食總產量為73.71億斤,比上年減少1.71億斤,下降2.26%。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03.71萬畝、增長0.4%,油料產量27.03萬噸、增長4.2%;蔬菜播種面積145.97萬畝、增長3.0%,蔬菜產量212.93萬噸、增長4.2%;中藥材種植面積107.30萬畝,增長1.8%。
2022年,宜春市肉類產量56.38萬噸,比上年增長8.52%。其中,豬肉產量44.31萬噸,增長8.99%;牛肉產量3.91萬噸,下降2.73%;羊肉產量0.64萬噸,增長1.83%;禽肉產量7.52萬噸,增長13.07%。年末生豬存欄307.31萬頭、下降1.61%,生豬出欄542.37萬頭、增長10.04%,能繁母豬存欄33.76萬頭,處於正常保有量區間;年末牛存欄55.11萬頭、下降3.99%,牛出欄33.44萬頭、下降4.31%;年末羊存欄27.51萬頭、增長14.0%,羊出欄36.47萬頭、增長3.97%;家禽產蛋量12.43萬噸,增長4.78%。水產品產量37.97萬噸,增長4.97%。

第二產業

宜春市是江西省的產業新城,初步形成了建材、機電、食品、化工、醫藥、電力能源、紡織服裝七大支柱產業,建成了鋰電、建陶、硬質合金、綠色食品等十大產業基地,宜春經開區成功進入國家級行列,鋰電新能源等10個產業集群列為省級工業重點產業集群,占全省1/6;列為省級農業重點產業集群15個,占全省1/5;列入全省旅遊重點產業集群4個。
2022年,宜春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0%。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10.3%,重工業增長20.9%;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下降31.0%,股份制企業增長1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5.1%,私營企業增長11.5%;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21.3%,製造業增長8.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6%。36個工業大類行業中,15個大類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為41.7%。
2022年,宜春市新能源(鋰電)、醫藥、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業、建材、食品、紡織和化工等八大重點產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其中鋰電新能源產業增長91.6%,生物醫藥產業工業增加值增長8.9%。裝備製造業產業增加值增長51.5%,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7.4%。非公有制工業增加值增長9.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93.7%,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96.3%。
2022年,宜春市營業收入超億元的工業企業達827戶,其中超10億元的99戶,超50億元的9戶,超100億元的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094.6億元,同比增長8.8%;實現利潤總額555.2億元,增長27.2%;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0.9%,比上年提高1.4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03元,比上年減少0.97元。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1.8%,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
2022年,宜春市規模以上工業統計重點監測的196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86種實現增長,增長面為45.9%。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同比增長94.0%,石墨及碳素製品增長28.7%,原鹽增長24.3%。
2022年,宜春市工業園區投產工業企業達2005家,吸納從業人數 27.2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完成4672.8億元和512.4億元,分別增長9.6%和29.1%。營業收入超200億元的園區9個,超300億元的8個,超500億元的3個,超1000億元的1個。
2022年,宜春市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691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41.38億元,同比增長9.6%;竣工產值增長7.3%,竣工率達55.1%。

第三產業

2022年,宜春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612.8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4.3%。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66.39億元,增長5.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38.78億元,增長3.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51.56億元,增長2.5%;金融業增加值190.61億元,增長4.7%;房地產業增加值211.14億元,增長1.2%,其他服務業增加值639.69億元,增長4.8%。
2022年,宜春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336.44億元,同比增長8.9%;營業利潤19.3億元,增長29.4%。分行業看,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與去年持平;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6.6%;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7.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10.2%。
2022年,宜春市郵電業務總量55.75億元,同比增長13.8%。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8.81億元,增長21.06%;電信業務(含移動、聯通、電信三家)總量36.94億元,增長10.39%。郵政寄遞服務7924.26萬件,增長8.2%。其中,函件合計32.69萬件,增長54.93%;報刊發行5710.27萬件,下降0.39%。快遞業務10534.28萬件,增長16.35%。年末固定電話用戶54.80萬戶,比上年末下降0.91%;行動電話用戶476.50萬戶,下降18.85%。計算機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186.98萬戶,下降2.77%。
宜春市
宜春
2022年,宜春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1.0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313.2億元,增長19.7%。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949.2億元,增長5.4%;鄉村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81.8億元,增長6.3%。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55.7%,菸酒類增長13.4%,飲料類增長24.3%,金銀珠寶類增長35.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44.9%,家具類下降7.8%,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增長9.4%,日用品類增長25.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14.8%,中西藥品類下降8.2%,汽車類增長13.8%。
2022年,宜春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937.31億元,比年初增加513.6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3298.25億元,比年初增加493.16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1105.82億元,比年初增加48.2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4139.24億元,比年初增加505.18億元。其中,住戶貸款1815.76億元,比年初增加108.66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宜春自古教育昌盛,富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古代宜春的州學書院興盛,僅在唐代的290年間,江西考取的77名進士中宜春籍的就有53名,占全省三分之二強。這一時期,江西僅有的兩名文科狀元盧肇易重,均為宜春籍人士。因此,歷史上流傳下了“江西進士半袁州(宜春)”的美譽。唐貞元年間,高安人幸南容創辦了江西最早的書院“桂岩書院”。北宋初胡仲堯創辦的華林書院(位於高安華林與奉新赤岸交界處)培養了13名進士。南宋范陽祖無擇任袁州知府時,修建袁州州學,當時的教育家李覯寫下了歷史名篇《袁州州學記》,被清人收入《古文觀止》。明代科技文獻《天工開物》一書的作者宋應星、當代核物理學家吳有訓分別為宜春市奉新縣和高安市人。
2022年,宜春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204所,在校學生112.51萬人,教職工8.73萬人,專任教師7.43萬人,師生總人數121.24萬人。高等學校6所,其中綜合性本科院校1所、高等職業院校4所、成人高校1所,共有在校學生7.69萬人,教職工4039人;中等職業學校24所,在校學生5.19萬人,教職工2281人;普通高中54所(含完全中學26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8所),在校學生12.95萬人,教職工1.34萬人;普通國中220所(含九年一貫制學校77所),在校學生25.13萬人,教職工1.98萬人;國小625所、教學點965個,在校學生44.29萬人,教職工2.62萬人;幼稚園1265所,在園幼兒17.07萬人,教職工2.13萬人;特殊教育學校9所(含銅鼓1所民辦特教學校),特殊教育學生(含義教學校隨班就讀生2603人和送教上門學生575人)4943人,特教學校教職工277人;專門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92人,專門教育學校教職工33人。
高等院校
本科院校
宜春學院(擁有本部校區、北校區、西校區、繼續教育校區、高安校區5個校區)
高職高專

科技事業

2022年,宜春市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28407人。其中,中級職稱40074人,高級(含副高)職稱14279人。新增省級技術創新中心4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獲得2021年度省級科技獎勵10項,其中主持6項、參與4項;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10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76家,培育“高成長性企業”16家,其中種子獨角獸企業2家、瞪羚企業12家、潛在瞪羚企業2家,培育江西省綠色技術創新企業2家;通過登記的省級科技成果95項,技術契約成交金額81.8億元;“科貸通”新增貸款8.32億元。當年專利授權量6742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659件,年末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2188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4.37件。招募200名高層次專家人才特派員,組建7個科技特派團,派駐服務市內200家企業助企發展。

文體事業

2022年末,宜春市共有國有文藝院團8家,文化館11個,公共圖書館10個,博物館11個,市級廣播電視台1座,縣級融媒體中心10座。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35%;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54%。成功召開全市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組織參加第八屆江西藝術節系列活動榮獲獎項 36個,其中,重點創排的宜春採茶歌舞劇《明月山的崽》斬獲第十二屆玉茗花戲劇節最高獎——優秀劇目獎。全市共有規上文化企業286家,實現營業收入182.89億元,從業人員2.86萬人,資產總計221.20億元。
2022年,宜春市有各類體育場地26570個,比2021年新增1513個,體育場地總面積達1255.33萬平方米,比2021年新增67.97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53平方米,比2021年新增0.14平方米,完成運動員註冊確認5661人(新增785人),教練員註冊331人(新增38人)。
國家一級圖書館:宜春市圖書館宜豐縣圖書館靖安縣圖書館萬載縣圖書館奉新縣圖書館

醫療衛生

2022年末,宜春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4355個,其中醫院100個,鄉鎮(街道)衛生院17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含社區衛生服務站)45個。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37521張,衛生技術人員33025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1835人(其中執業醫師9919人),註冊護士15024人。專科疾病機構17個,人員816人;婦幼保健機構11個,人員2085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1個,人員692人;衛生監督機構11個,人員203人。
2020年11月,宜春市入選國家醫療保障局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

人民生活

2022年末,宜春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38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66元,同比增長5.3%和6.4%,城鄉居民收入比2.06:1。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5067元,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7370元,增長7.8%。

社會保障

2022年末,宜春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136.48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240.34萬人、失業保險30.9萬人、工傷保險57.79萬人,參保人數穩中有升。城市居民低保人數36062人,標準825元/人月,共發放低保金22775.34萬元,月人均補差533.56元;農村居民低保人數163518人,標準600元/人月,共發放低保金75730.06萬元,月人均補差404.01元。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提高至780元/人月,其中失能、半失能對象的供養標準為1080元/人月。

交通運輸

2022年,宜春市公路汽車客運量759萬人,同比下降35.02%,旅客周轉量57691萬人公里,下降37.26%。公路貨運量50726萬噸,下降1.47%,貨物周轉量1468.83億噸公里,增長3.19%。水路貨運量3601.1萬噸,增長3.6%,貨物周轉量48.86億噸公里,增長3.6%。全年明月山機場飛機運輸4928架次,旅客吞吐量307242人次,貨郵吞吐量89.3噸,平均客座率58.1%。

公路

宜春市形成以320國道105國道滬昆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昌銅高速公路、樟吉高速公路、昌栗高速公路昌寧高速公路、萬宜高速公路、銅萬高速公路、東鄉至昌傅高速公路、銅萬高速公路宜豐聯接線等10條高速公路為主骨架的公路網路。截至2021年,宜春市公路總里程為2727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條,里程約806千米;國道7條,里程約762千米;省道26條,里程約1747千米;農村公路總里程約23956千米。

鐵路

宜春市擁有浙贛鐵路京九鐵路向莆鐵路滬昆高鐵浩吉鐵路昌吉贛客運專線等鐵路線6條,有宜春站、宜春西站等火車站。截至2021年,宜春市鐵路運行里程突破505.04千米,其中高鐵191千米,覆蓋8個縣(市、區)。

港口

宜春港口共有碼頭12座(其中生產用8座,非生產用4座),泊位23個,其中1000噸級的泊位2個(位於豐城港曲江碼頭),300-499噸級的1個,100-299噸級的17個,旅遊客運泊位3個。

航空

宜春市擁有1座民用宜春明月山機場機場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湖田鎮境內,機場距宜春市區僅6千米,為4C級支線機場,機場占地1921畝,跑道長2400米、寬45米,停機坪1.84萬平方米,航站樓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前期按4C標準設計,中期按4D標準規劃,為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第36家機場和江西省第6個民用機場,也是贛西唯一的機場。

歷史文化

名稱由來

據宋《大平寰宇記》載: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劉邦平定江南,在今江西境內設定十八縣,均由豫章郡統轄。其中縣治設於今宜春市境內的有宜春縣(治所在今袁州區)、新淦縣(治所在今樟樹市)、建成縣(治所在今高安市)。當時,因宜春地域“縣側有暖泉,從地湧出,夏冷冬暖,清澄若鏡,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縣。”

狀元文化

唐會昌三年(843年),盧肇高中狀元,成為江西省第一個狀元,宜春狀元洲也由他得名,並演繹成了宜春著名八景之一“盧洲映月”;僅隔兩年,會昌五年(845年),宜春易重又連折桂,奪得狀元,重桂路亦由此而來。盧肇、易重二位高中狀元,與韓愈和李德裕的先後努力分不開。當年唐朝宰相李德裕遭貶袁州長史,在城郊化成岩遊覽讀書,宜春學子慕名前來拜學,為宜春學風興盛和日後狀元入榜打下了基礎。隨後,宋寶公式元年(1253年),宜豐姚勉高中狀元;明洪武五年(1372年),豐城朱善高中狀元;清順治六年(1649年),清江劉子壯高中狀元。此外,還有榜眼豐城雷宜中,探花宜春黃頗、豐城孫曰恭、高安吳山等。進士則數不勝數,有“袁州進士半江西”之稱。

民俗活動

龍舟“活水”儀式是當地端午節習俗中傳承較為古老、保留較為完整的重要環節,傳承千年之久,於2011年被納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活水”儀式後,龍舟隊有序沿袁河水系逆流回劃至各自村落正式參加龍舟賽事。江西第一位狀元盧肇考取狀元後回到宜春,郡里太守為他設宴接風,當時正是端午節,太守請他一起觀看龍舟競渡,他當場吟詩一首。詩曰: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方言

贛語分布於宜春市全境,包括宜春市袁州區、高安市、奉新縣、靖安縣、宜豐縣、上高縣、萬載縣、樟樹市、豐城市及銅鼓縣帶溪、棋坪、高橋、幽居、港口等鄉。
宜春市
宜春人文地圖
客家話分布:銅鼓縣60%以上的人口說客家話,分布在縣城及豐田、排埠、二源、石橋、溫泉、三都、西向、大塅、古橋等鄉;萬載縣有一兩萬人,集中在鄰近湖南省界處;宜豐縣黃岡、車上、天寶、同安、花橋等鄉,約占全縣人口的1/10;奉新縣甘坊、七里、西塔、石溪、澡溪、仰山等鄉,約占全縣人口的1/5;靖安縣官莊、躁都等鄉;高安市華林鄉。

溫泉文化

宜春市各縣(縣級市、區)內均有溫泉,共探明的出露點有19處,編制出台了《溫泉旅遊專項規劃》、《溫泉發展實施意見》。根據宜春各溫泉點水質的成分和與周邊文化背景的不同,凸顯“泉以硒為貴”,構建“宜春溫泉,十泉十美”的發展格局,即彰顯明月山溫湯富硒溫泉,重點打造明月山洪江禪修溫泉、樟樹易達鹵鹽溫泉、銅鼓福潤溫泉和湯里溫泉、豐城隍城溫泉、奉新九仙溫泉、靖安江鎢溫泉和恆茂森林溫泉、袁州梅花溫泉等十大特色溫泉。

禪宗文化

宜春市是禪宗聖地。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宜春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市內擁有兩大名寺、三大祖庭、十大寺院和上千座佛塔,縱橫九嶺山脈,綿延500里。兩大名寺即靖安寶峰寺和奉新百丈寺,禪宗史上著名的“馬祖興叢林、百丈立清規”就來源於這兩大寺院。三大祖庭分別是臨濟宗、曹洞宗和溈仰宗,臨濟宗萌芽於宜豐黃檗,曹洞宗揚穗於宜豐洞山,溈仰宗結果於明月山仰山。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一誠大師親筆題詞:“宜春是禪宗聖地”。臨濟宗第48代傳人、台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山世界總會總會長星雲大師,返鄉尋祖時,寫下“禪都宜春”四字。

月亮文化

宜春市月亮文化已成為宜春城市文化的標示,宜春月亮文化浪漫典雅,位於城南的明月山是月亮文化的發源地;由十大景點組成的“月亮情之旅”浪漫多情,從2007年開始,宜春每年舉辦一屆月亮文化節,文化節有中秋拜月、火龍追月、放荷花燈問月、放孔明燈夢月等名俗活動。
宜春市
中央電視台2009年中秋晚會在宜春

文物

宜春有2200餘年歷史,境內有486處歷史文化遺址和54處名勝。袁州譙樓,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地方天文台;樟樹吳城商代遺址,改寫了中國史學界“商文化不過長江”的論斷;靖安東周古墓,被譽為“2007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填補了中國考古學的眾多空白;宜豐天寶古村,被譽為“江西第一古村”,擁有保存完好的2.5千米護城河、1.5千米的古城牆遺址;高安畲山賈家古村,是江西現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江南古村;豐城厚板塘村,其古建築體現了江西土建築的最高水平。
截至2022年,宜春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實現了縣縣都有“國保”。樟樹吳城遺址列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和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終評名單。省級100處。
宜春市所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序號
所在地區
文物保護單位名稱
批次
類別
1
樟樹市
(5)
吳城遺址
4
古遺址
2
築衛城遺址(國字山墓群)
5、8
古遺址
3
樊城堆遺址
6
古遺址
4
鳴水橋
6
古建築
5
吳平墓群
7
古墓葬
6
豐城市(1)
洪州窯遺址
4
古遺址
7
高安市
(3)
朱軾墓
6
古墓葬
8
華林造紙作坊遺址
7
古遺址
9
景賢賈氏宗祠
7
古建築
10
袁州區(1)
袁州譙樓
6
古建築
11
萬載縣(1)
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舊址(5個點:中共湘鄂贛省委、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五分校、湘鄂贛省委《紅旗》報社、湘鄂贛省軍區舊址)
6
近現代
12
上高縣
(2)
蒙山銀礦遺址
7
古遺址
13
上高會戰遺址(亦稱鏡山戰場遺址,現留有抗日陣亡將士墓、鏡山核心戰場遺址、中國軍隊第19集團軍總指揮部遺址、日軍第34師團指揮部遺址、中國軍隊第19集團軍總部特務營遺址、中國軍隊第74軍第58師戰時指揮部遺址、官橋日軍毒氣彈埋藏遺址、中國軍隊第74軍指揮部醫院遺址、上高戰時監獄遺址、中國軍隊第72軍新15師戰時指揮部遺址、中國軍隊第十九集團軍婦女戰地服務團遺址、中國軍隊第74軍第58師師部遺址等十多處遺址)
7
近現代
14
靖安縣
(3)
李洲坳東周墓葬
7
古墓葬
15
馬祖塔亭
7
古建築
16
老虎墩遺址
8
古遺址
17
宜豐縣(1)
逢渠橋
7
古建築
18
奉新縣(1)
濟美石坊
8
古建築
19
銅鼓縣(1)
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前敵委員會舊址
7
近現代

紅色文化

銅鼓縣是“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江西省十大紅色景點”。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秋收起義紀念館、湘鄂贛革命烈士陵園再現了毛澤東同志領導發動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重大歷史場景。萬載縣曾是彭德懷和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轉戰數年之久的紅色老區,有保存完好的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舊址,該處已闢為中國三大幹部學院之一的井岡山幹部學院的教學實習基地。袁州區有“袁州會議”舊址,上高縣是“上高會戰”發生地。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22年,宜春市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9個,省級89個(包括國家級),市級211項,縣級508項。此外,還擁有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11個,傳承、傳播和研究基地7個,市級傳承研究傳播基地9個;江西省首批非遺傳承小鎮2個。
宜春市所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類別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保護單位
最高級別及批次
公布時間
傳統音樂
1
萬載縣文化館
國家級
2007年3月20日
2
豐城市非遺保護中心
國家級
2007年3月20日
傳統舞蹈
3
豐城劍威學校
國家級
2007年3月20日
傳統戲劇
4
萬載縣文化館
國家級
2007年3月20日
5
高安市文化館
國家級
2007年3月20日
傳統技藝
6
萬載縣雙志夏布廠
國家級
2007年3月20日
7
萬載縣南天煙花爆竹製作有限公司
國家級
2007年3月20日
8
樟樹天齊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
國家級
2009年8月15日
民俗
9
樟樹市藥俗研究協會
國家級
2007年3月20日
以上參考
宜春市所獲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類別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保護單位
最高級別及批次
公布時間
民間文學(10個)
1
宜春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2
(許真君的傳說)
豐城市、奉新縣、靖安縣、銅鼓縣、樟樹市非遺保護中心、宜豐縣文化館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3
奉新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4
豐城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5
宜豐縣文化館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6
宜春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7
宜豐縣文化館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8
靖安客家童謠
靖安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9
樟樹閣皂山傳說
樟樹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10
朱軾故事
高安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五批)
2016年7月18日
傳統音樂(6個)
11
宜春三星鼓
袁州區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12
銅鼓客家山歌
銅鼓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13
靖安打鼓鏟山歌
靖安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14
萬載紙棚山歌
萬載縣文化館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15
奉新山歌
奉新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16
靖安南山花鼓
靖安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傳統舞蹈(13個)
17
宜豐牌樓神獅舞
宜豐縣文化館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18
靖安香花和尚舞
靖安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19
靖安茶花燈(蚌殼燈)
靖安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20
靖安馬燈舞
靖安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21
上高十樣景
上高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四批)
2007年3月20日
22
上高排字舞
上高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23
宜豐宋家雙獅舞
宜豐縣文化館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24
銅鼓跳覡(道教舞蹈)
銅鼓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25
銅鼓七鯉搶蝦(燈彩)
銅鼓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26
銅鼓太平燈(燈彩)
銅鼓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27
銅鼓漁樵耕讀(燈彩)
銅鼓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28
高安上湖燈彩
高安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29
銅鼓棋坪客家獅
銅鼓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傳統戲劇 (4個)
30
袁河鑼鼓戲
袁州區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31
萬載花燈戲
萬載縣文化館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32
高安鑼鼓戲
高安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33
宜春採茶戲
宜春市採茶歌舞劇院
省級(第五批)
2016年7月18日
曲藝(4個)
34
宜春評話
袁州區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一批)
2007年3月20日
35
高安道情
高安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36
上高道情
上高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37
宜春春鑼
袁州區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傳統體育、
遊藝與雜技(2個)
38
袁州南廟武術
袁州區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39
高安字門拳
高安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傳統美術(9個)
40
宜春版畫
袁州區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41
宜豐根雕
宜豐縣鴻星根雕廠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42
“ 龍鳳呈祥”福字彩繪及雕版
靖安縣博物館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43
豐城掛聯剪紙
豐城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44
樟樹剪紙
樟樹市剪紙協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45
宜春竹木雕刻(宜春木雕)
宜春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46
宜春竹木雕刻(靖安中源竹雕)
靖安縣博物館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47
宜春竹木雕刻(宜豐竹藝)
宜豐縣文化館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48
省博物館
省級(第三批)非市級
2010年6月18日
傳統技藝(18個)
49
宜春袁州區脫胎漆器製作技藝
袁州區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一批)
2007年3月20日
50
奉新土紙製作技藝
奉新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51
豐城凍米糖製作技藝
江西洪州凍米糖有限公司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52
黃連麻糍製作技藝(奉新黃連麻糍製作技藝)
奉新縣、宜豐縣、高安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53
宜豐縣文化館
省級(第三批)
2007年3月20日
53
樟樹四特酒製作技藝
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54
樟樹藥都藥膳製作技藝
江西樟樹藥都藥膳研究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55
宜豐霉豆腐製作工藝
宜豐縣賓順食品有限公司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56
袁州松花皮蛋製作技藝
袁州區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57
袁州夏布製作技藝
袁州區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58
萬載羅城扎粉製作技藝
萬載縣文化館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59
高安腐竹製作技藝
北京二商(江西大觀樓)食品有限公司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60
奉新釀飯坨製作技藝
奉新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61
豐城洪州窯碗泥嶺制陶技藝
江西洪州窯碗泥嶺古陶文化有限 公司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62
宜春金片禪茶製作技藝
宜春市古茶研究所
省級(第五批)
2015年12月3日
63
樟樹樟木雕刻
樟樹市德泰木製品有限公司
省級(第五批)
2015年12月3日
64
靖安黑陶製作技藝
靖安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五批)
2015年12月3日
65
萬載苧麻紙手工製作技藝
江西省藝術研究院
省級(第五批)非市級
2017年11月10日
傳統醫藥(3個)
66
豐城諶母醫藥療法
豐城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67
高安骨傷醫術
高安市骨傷醫院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68
樟樹萬應膏丹製作技藝
樟樹王香和普通診所
省級(第五批)
2016年7月18日
民俗(12個)
69
豐城梅燭
豐城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二批)
2007年3月20日
70
豐城社火
豐城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四批)
2007年3月20日
71
靖安草龍燈習俗
靖安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72
高安土城鬥牛
高安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73
宜豐風水獅
宜豐縣民俗文化研究會
省級(第三批)
2009年8月15日
74
普庵咒佛教音樂
袁州區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五批)
2009年8月15日
75
宜春中秋拜月
宜春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76
靖安禾堆餅習俗
靖安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78
江西風水林習俗
宜豐縣文化館
省級(第四批)
2012年4月23日
79
禪七儀軌
靖安縣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五批)
2015年12月3日
80
普庵信俗
宜春市非遺保護中心
省級(第五批)
2016年7月18日
以上參考

特產美食

宜春市特產美食
宜春慈化雞
土家魚
明月山溫泉豆腐
銅鼓黑山羊
荷塘月色(魚躍龍門)
汗蒸禪宗老筍乾
宜豐松肉
葵花肉
-

風景名勝

綜述

宜春文化底蘊深厚,初唐四傑之一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唐代韓愈寫下了“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宋代理學家朱熹發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顧多奇山”的感嘆。森林覆蓋率56.84%,境內28個國家級、省級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和旅遊景區,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成為贛西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截至2021年,宜春市共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家,國家4A級旅遊景區23家;江西省A級鄉村旅遊點91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家,省級旅遊度假區3家;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1家,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1家;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3個,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3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1家。
宜春市國家A級旅遊景區一覽
等級及數量
景區名稱
評定時間
5A級(1家)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
2015
4A級(22家)


靖安縣三爪侖景區
2007
明月山區天沐溫泉度假區
2007
靖安縣中部夢幻景區
2012
奉新縣百丈山景區
2014
宜春市禪都文化博覽園
2015
樟樹市中國古海景區
2015
樟樹市閣皂山景區
2015
宜豐縣九天國際生態旅遊區
2015
銅鼓縣秋收起義地
2016
銅鼓縣湯里文旅康養度假區
2016
萬載縣恆暉藝術農業景區
2017
上高縣五穀村叢林酒博園景區
2017
高安市巴夫洛景區
2018
萬載縣古城景區
2019
明月山區宋城明月千古情景區
2019
銅鼓縣天柱峰景區
2019
靖安縣中華傳統文化園
2019
豐城市愛情花卉小鎮
2019
高安百峰嶺景區
2020
宜豐縣洞山景區
2020
奉新縣天工開物文化園景區
2021
宜春市明月山棲隱谷景區
2022

主要景點

景點
介紹
圖片
位於宜春市區西南15千米處,總面積389平方千米,先後獲得“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遺產”、“中國溫泉之鄉”等10餘項稱號。景區主要由八大部分組成。
明月山
三爪侖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示範森林公園。景區位於宜春市靖安縣,地處江西省九嶺山脈東麓,因其三條支脈呈“爪”字形走向,且地勢險要而得名。景區總面積193平方千米,由北河、寶峰寺、盤龍湖、駱家坪、虎嘯峽、觀音岩、白水洞、金羅灣八大景區和況鐘園林、雷家古村兩個獨立景點組成。
宜春市
宜春市靖安縣三爪侖景區—駱家坪原始森林
宜春市天沐·明月山溫泉度假村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宜春市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內的溫湯鎮,占地面積1000餘畝。景區以溫泉為主打產品。
此外,景區內的天工開物園以宋應星的科學巨著《天工開物》為基礎,是集古代農耕技術展示、傳統手工製作參與、中國農耕文化陶冶於一體的主題文化樂園。
天沐.明月山溫泉度假村
靖安中部夢幻城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宜春市靖安縣郊,是以夢幻旅遊文化元素為特色的休閒度假區,現有恐龍世界、古堡探險、礦山車、荷蘭風車、夢幻山谷、豪華轉馬、八仙廣場、水上遊船、5D影院、垂釣中心等娛樂項目。
宜春市
靖安中部夢幻城
宜春花博園
是江西省第三屆花卉園藝博覽交易會所在地。景區位於宜春市袁州區湖田鎮,距宜春市中心約6千米,占地面積1215畝,由四個展館、十二個展園、十二個專類花園、五條主花道、一個人工湖和若干景觀平台組成。
宜春市
宜春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夢月山莊(楊曉寧攝)
中國古海
位於樟樹市洋湖鄉與閣山鎮交界處,由古海養生旅遊區、芳香植物養生度假區、千年藥都文化體驗區、國際養生強體休閒區和世界養生文化體驗區五大部分組成。
宜春市
宜春花博園
百丈寺
位於宜春市奉新縣西塔鄉。始建於唐大曆年間,是中國佛教“禪林清規”的肇始地。唐宣宗登基時,御賜“大智壽聖禪寺”的匾額。明清兩代,達到了鼎盛時期。大雄寶殿與僧寮二棟尚存。2003年,重新修建百丈禪寺,2011年8月31日舉辦開光慶典。寺院占地面積約1200畝,總建築面積4萬餘平方米,主要景點有: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手書“百丈清規”石刻、野狐岩等。
江西奉新百丈寺
白雲峰漂流
位於宜春市上高縣南港鎮大廟林場,全長3千米,落差189米,單個滑道40米,最高單獨落差16米。兩岸峭壁高聳入雲,如鬼斧神工,瀑布洶湧飛流,氣勢如虹,讓您在尖叫聲中釋放激情。
宜春市
江西白雲峰漂流
以上參考:

友好城市

上海松江區、福建莆田市、韓國尚州市美國罕斯維爾市、匈牙利蒂薩鐵堡市

著名人物

姓名
生卒
詳情
徐稺
97~168年
字孺子,豐城市白土鎮隱溪村人,東漢隱士
鄧王番
-
字韞玉,高安市筠陽鎮人,唐中和元年(881年),自尚書、江西節度使權知袁州(代理袁州刺史)
鄭谷
848~911年
字守愚,袁州區人,唐末詩人
-
字光輔,奉新縣會埠鎮吟村人,南唐時為寺丞,入宋後,官洪州助教,遷國子監主簿
1032~1078年
字道原,高安市灰埠鎮均山人,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鑑》副主編之一
1023~1089年
字貢父,號公非,樟樹市黃土崗鎮荻斜劉家人,北宋史學家,《資治通鑑》副主編之一
1071~1128年
俗姓彭(一作姓喻),一名德洪,字覺范。宜豐縣橋西鄉潛頭竹山里人,宋代詩僧
1274~1344年
字曼碩,豐城市杜市鎮大屋場人,元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
1277~1365年
字日湛,號挺齋,高安市楊圩鎮睱塘周家人,元代的音韻學家與戲曲作家
1383~1442年
字伯律,號如愚,靖安縣高湖鎮崖口村人,明代清官
1531~1598年
字武橋,號大千,別號虎冠道人,豐城市杜市鎮鄧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將
1593~1646年
字季通,號臨侯,袁州區寨下鄉橫塘村人,明代大臣
1587~1661年
字長庚,奉新縣宋埠鎮牌樓村人,明末清初科學家
1597~1673年
字爾公,號芑山,又號誰廬居士,明末清初學者,宜春北廂上水關(今市區秀江路市委大院一帶)人
1665~1736年
字若瞻,號可亭,高安市村前鎮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經學家、文學家
1892~1927年
字披素,號介蓀,宜豐縣芳溪鎮下屋村人,中國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
1897~1977年
字正之,高安市荷嶺鄉石溪村人,現代物理學家、教育家
1983年12月25日~
男,豐城市榮塘鎮人,運動員,2004年獲雅典奧運會男子雙人划艇500米決賽金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再次衛冕皮划艇男子雙人划艇500米項目冠軍。

榮譽稱號

世界著名文化旅遊城市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
中國十大休閒城市
中國最佳旅遊休閒勝地
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
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
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遊目的地
國家創業城市
中國十大養老城市
國家現代林業建設示範市
國家級首批創建創業型城市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全國道路交通暢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
市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2018年度江西省健康城市建設排名第一位
江西省雙擁模範城
2019年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1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
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
2021數位化轉型百強城市
“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72名
第一批城市更新省級試點
2022年中國內地GDP百強城市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