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郡,隋大業三年(607年),改袁州為宜春郡,治宜春縣(今宜春市袁州區)。
宜春郡,隋大業三年(607年),改袁州為宜春郡,治宜春縣(今宜春市袁州區)。
宜春郡,隋大業三年(607年),改袁州為宜春郡,治宜春縣(今宜春市袁州區)。...... 宜春郡,隋大業三年(607年),改袁州為宜春郡,治宜春縣(今宜春市袁州區)。...
宜春,江西省下轄市(地級),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地處東經113°54′—116°27′,北緯27°33′—29°06′之間。東境與南昌市接界,東南與...
宜春城是江西境內保存最完善、建城最久遠的三個古城之一,宜春、南昌、九江同時建縣。後隋朝宜春縣置袁州,轄宜春、萍鄉、新余、萬載、分宜5縣,1500年來宜春城又...
《己卿歲四月二十七日自湖州赴宜春郡餘杭出陸》是宋代葛立方所作詩詞之一。...... 《己卿歲四月二十七日自湖州赴宜春郡餘杭出陸》是宋代葛立方所作詩詞之一。...
宜春,江西省地級市,位於江西省西北部,地處東經113°54′—116°27′,北緯27°33′—29°06′之間。東境與南昌市接界,東南與撫州市為鄰,南陲與吉安市及...
飛劍潭鄉是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下轄的一個鄉。地處袁州區西北,距城區52公里,轄區面積86.7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16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203人。旅遊業及油茶業...
彭構雲,諱名雲、字構雲、號廷監,別號夢鯉,行亁一, 學者稱曰:“介亭夫子”。公元715年(唐玄宗開元三年)生,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人,江西著名的隱士之一,彭姓...
袁州區,江西省宜春市市轄區,是中共宜春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經濟、商業、教育、文化、交通中心。位於江西省西部,袁河上游,東經113°54′-114°37′,...
[宋]女。初入宮封宜春郡夫人,尋進婉儀(女官名)。頗恃寵召權,被廢。建炎(一一二七至一一三o)間掌內翰文字及寫宸翰字,善畫人物,得古人筆法。...
新喻縣,古代行政區劃,今新余。1 天寶元年(742年)新渝縣名因傳寫之誤將渝改為喻,以後相承作新喻。屬宜春郡;乾元元年(758年)屬袁州。 宋朝淳化三年(992年)...
古袁州自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灌嬰築宜春城以來,就有“贛湘孔道”之稱,...... 大業初年(605)改袁州為宜春郡,領宜春、萍鄉、新渝三縣。唐武德五年(622年),...
原文向待制子長久中元符中。為袁州司理。考試南安軍。與新昌令黃某。並別州鄭判官。三人俱。畢事且還。鄭君有女弟。嫁為宜春郡官妻。欲與向同如袁。而黃令...
贛西是指江西省西部地區,通常包括宜春、萍鄉、新餘三個市。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總面積25674平方千米,人口870萬。通行贛語。是江右民系最主要聚居地之一。...
新余市,為江西省地級市,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贛鐵路西段,全境東西最長處101.8公里,南北最寬處65.2公里,東臨樟樹市、新幹縣,西接宜春市袁州區,南連吉安市青...
新余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浙贛鐵路西段,全境東西最長處101.8公里,南北最寬處65.2公里,東臨樟樹市、新幹縣,西接宜春市袁州區,南連吉安市青原區、安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