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的傳說

百丈山的傳說,中國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民間文學,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百丈山的傳說
  • 主題詞:民間文學,傳說,百丈山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間文學
  • 起源時間:唐德宗興元元年(784)
  • 認證時間:2008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簡介

奉新縣百丈寺座落於奉新百丈山大雄峰下,是中國佛教頗具影響的“禪林清規”發祥地,中國佛教十大古寺廟之一。該寺迄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
唐德宗興元元年(784),懷海大師來到大雄山當住持。隨著一代禪宗大師的到來,一時百丈山“庵廬環繞,供施仍積,徒眾愈多”。眾多高僧,包括後來紛紛開宗立派的大禪師如:希運、靈佑、曇晟、大安、五峰、神贊、智閒等皆入百丈,參禪於懷海。懷海大師在禪宗史上的地位與影響,除了培養出一批重要的禪師外,最主要的是確立了禪宗的基本戒律《百丈清規》,這一歷史功勳就是在奉新百丈寺完成的。歷史上,唐宣宗在登基前,也曾在奉新百丈寺出家駐留。
百丈山區在佛教的發展中,一些得道高僧的佛教故事在民眾的口耳相傳中得到了升華,形成了極富地方特色和佛教色彩的傳說、典故,其中一些典故還成為佛教史上有名的公案或故事。這既代表了廣大人民民眾對大師的敬仰,也表達了民眾對宗教的虔誠。百丈山區流傳的諸多懷海大師的傳說故事,正是人們對佛教虔誠信仰的體現。禪宗歷史上,百丈寺和百丈清規是有著重大影響力的一段歷史,在這段歷史中形成的傳說故事、典故正反映著佛教禪宗中國化之路上最典型的印跡。

歷史淵源

百丈山位於奉新西部,又名大雄山,山上勝跡甚多,歷代名公巨卿、文人墨客如晏殊、黃庭堅、柳公權、周敦頤都曾忘形於百丈山中,留下了大量的詩篇和墨寶。
百丈寺坐落於百丈山大雄峰下則中國佛教“禪林清規”的發祥地。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懷海大師來到大雄山住持,一時高僧雲集,後來紛紛開宗立派的大禪師希運、靈佑、曇晟、大安等皆入百丈,參禪於懷海。懷海大師,以農禪並重為出發點,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理念,從佛教發展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形成了農禪一體的修行習俗,留下了不少禪宗文化和佛門故事。

基本內容

相傳在1500年以前,有個小孩隨母親到廟裡去燒香拜佛,在廟裡看見許許多多的菩薩,這個小孩十分興奮十分好奇,就問母親這是什麼?母親告訴他這是佛菩薩。小孩說:佛怎么跟人一樣啊?我長大了也要做佛。60年後,這個從小立志成佛的孩子果然成為了中國禪宗史上一位驚天動地的“活佛”,這就是懷海大師。懷海是唐代著名禪師馬祖道一的嫡傳弟子。馬祖道一有三個有名的大弟子,號稱“洪州(馬祖道一)門下三大士”,即西堂智藏、百丈懷海、南泉普願。懷海大師到奉新百丈寺做主持之後,使百丈寺名聲大振,當時有三寺五廟四十八庵之說。
懷海大師在百丈寺做主持期間,有一個騎牛覓牛的典故,後成為佛界與哲學的至理名言。當年福州有個叫大安的禪師,有一天他來到了百丈寺,問懷海大師:人們學佛像什麼?懷海大師一語道破天機,他說,太像騎牛覓牛了。意思就是說生活中到處都是佛法,你捨去眼前的事物,到處去求禪覓佛不等於是騎在牛身上找牛嗎?接著,大安禪師又問懷海大師,學到了佛法又如何?懷海大師回答,那就好比騎牛回家呀。大安禪師又問,得法之後又如何將它長久地保持呢?懷海大師回答,那就好比是牧牛人執鞭看牛,不讓牛踏壞田裡的莊稼。大安禪師聽後大悟,從此之後他就留在了百丈寺。
從懷海堂出來,如果再探訪百丈寺東側的後山,就會找到一塊半圓型岩石,這就是百丈寺所傳的“野狐岩”石。相傳有一老者在回答“大修行者還落因果嗎”錯答為“不落因果”,因此五百多年來一直墮於野狐身中不能解脫。一次懷海大師開堂講法時,這名老者化為人形前來聽法,經懷海大師點化,才明白不落因果為不昧因果,從此得以脫掉野狐之身重變人身,野狐岩就是他的脫身之所。
另傳唐中晚期,唐宣宗李枕為避宮廷之爭,受一老僧所指,來到百丈山躲避,自此便有了他的百丈山情結。一次,他看到百丈山寺邊的清澈泉水,便鑿開石頭引來清泉,故百丈山的泉水有“流觴曲水”之稱。又傳李枕在犀牛潭遊玩時,與寺中黃檗禪師題詩對句,禪師面對瀑布高吟:“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李枕應聲回道:“溪間豈能眔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黃檗禪師當即看出這位出方不凡的“雲遊僧”有著執掌天下的雄心壯志。又傳李忱當和尚時,百丈寺旁有一位年輕貌美、心地善良的姑娘。經常為他縫衣送飯,對他關愛有加。李忱非常感動,但受到《百丈清規》的約束,不敢表白愛慕之情。三年後,李忱回朝即位,即念念不忘山中姑娘,於是派人迎娶姑娘進宮。姑娘得知一隊人馬往自家門前而來,誤認為犯了欺君之罪而自縊身亡。李忱十分難過,下旨就地安葬於百丈寺左側山坡上,成為今日皇娘墓的遺蹟。此外,還有天現瑞相的天子山,以及李忱坐過休息的石頭“天子椅”和半山腰裡的皇叔塔、觀音竹下的餓木魚石、青石路上的書經台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