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宜豐洞山傳說
- 主題詞:民間文學,傳說,宜豐洞山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間文學
- 起源時間:唐朝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
- 所屬國家:中國
故事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
故事簡介
《捐建洞山得福蔭》故事
講述的是良價禪師初來到洞山時,此在原無寺院,於是他向當地的士紳求募洞山這片山場創建禪林。有鄉紳雷老爺問良價禪師要多大的地方,良價禪師說:“一領袈裟覆蓋之地足矣。”又問袈裟有多大,良價禪師說:“經線延緯線接。”雷老爺一聽他出言不凡,就慷慨答允。傳說良價禪師袈裟的橫紗直紗抽開接長正好是橫直各五里。於是,洞山一帶橫豎五里之地即屬寺院所有。後雷氏子孫科宦迭出,甚至官至宰輔,鄉人認為都是行了雷衡的福蔭。
《為保仙境神運柱》故事
故事說的是在洞山的良價禪師建佛殿時,惜愛洞山環境優美,怕就地取材破壞山林,有違心愿,甚為苦惱。一日夜間山邊一水田忽然冒出一巨木,筆直無曲,光潔無叉。良價禪師喜不自勝,立命工匠拔取之。取後原處又冒出一木。隨取隨出,直拔取四十九根之後,田中出現了一剛露出水面的柱頭之時,人們才明白柱料已夠。據說,現在洞山寺前的水田中還遺留著那根短柱的柱頭,下田耕作的人有時還能觸及。
《考功泉的傳說》故事
盛傳洞山“顯聖”,“仙泉”泉水可治百病,可辯善惡,行善之人,泉水照得人影子清清楚楚,作惡之徒,則影子模糊不清。遠近前去朝聖求仙水的,日夜不斷。浙江諸暨的良價和尚,一日雲遊來到洞山,見溪水中自己的倒影,恍然悟道。這時武宗死去,“皇太叔”李忱登基,改年號為宣宗。良價知道宣宗曾在黃檗山出家,又聽說到過洞山,很欣賞洞山景色,上台後又反武宗“滅佛”的做法,重興佛教。於是寫了一封信給唐宣宗,請求準於在洞山建寺,發揚佛教宗旨。宣宗閱後,正好藉此時機,擴大佛教影響,整頓官風政局,同時感謝宜豐百姓,於是下了一道諭旨,準其建寺,並規定縣官每年四月八佛祖誕辰,要率領文武官員,前往朝拜。又將“善惡泉”賜名“考功泉”,官史朝聖時,要到泉邊照影,讓士紳百姓考察官員功過。其它還有《逢渠橋的來歷》、《良價出家》、《木魚石的傳說》等等。
歷史淵源
洞山位於宜豐縣同安鄉境內,距縣城21公里。這裡山川明秀、古木參天、峰奇石峭、瀑飛泉鳴,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暉映,天人合一,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中“曹洞宗”的發祥地,距今已有1150年的歷史,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
自唐至清,洞山在一千多年禪宗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育孕了許多詩文楹聯、成語典故,演譯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這些傳說故事,歷經千年流轉,有的被保留下來,有的則滅失在時空流轉之中。這些情節獨特、內容豐富、極具佛教禪宗文化內力的傳說與故事,經當地人民民眾千百年來口耳相傳,加工修飾,形成了極富地方特色的民間口頭文學。它們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不僅流傳國內,而且遠播日本、朝鮮、韓國及東南亞地區,對中國的佛教禪宗文化極具影響,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內容
(1)袈裟圈地:
良價禪師初來洞山時,此地原無寺院,於是他向當地的士紳們求募洞山這片山場創建禪林。一位姓雷的老爺問良價要多大的地方,良價便說:“一領袈裟覆蓋之地足矣。”雷老爺感到詫異,疑惑地問:“你的袈裟有多大?”良價指指身上的袈裟說:“就這么大。”雷老爺不解,問道:“立錐之地,何以建廟?”良價笑道:“經線與緯線相接,就可以了。”雷老爺見良價出語不凡,便慷慨答應。立即叫人將良價的袈裟拿去抽絲,抽出的橫紗直紗相接,正好是橫直各五里。於是,洞山一帶橫豎五里之地即屬寺院所有。
(2)神田運木:
良價法師從雷老爺那裡募得建寺山場,便請來幾位工匠,在選好的建寺地點搭起一間臨時工棚,一同商量建寺事宜。良價在想,建寺需要大量木材,到哪裡去暮捐呢?本來,洞山風光秀麗,林木茂密,古樹參天,若是就地取材,別說建一個寺院,就是建十個寺院也足足有餘。然而,如果就地取材,必然會破壞洞山的生態環境,這是萬萬使不得的。可是,如果不就地取材,又到哪裡去暮捐呢?眼下工匠已到,不能久拖不決。面對這種情況,良價苦思冥想,終不得法。不想,就在這時,忽聽工棚外有人呼喊:“大師快來。大師快來!”
良價聽到喊聲,不知外面出了何事,立即跑出工棚一看,只見一位工匠指著旁邊一丘水田叫道:“大師你看,那田中央突然冒出一根木頭。”
良價順著工匠手指方向,抬眼一看,果見田中央立著一根碩大木料,驚疑之餘,立馬與工匠下田觀看。
兩人來到木料跟前,工匠急忙取尺一量,大小正合他們設計好的寺廟主梁。於是驚喜地說道:“大師,真是奇了!這根木料的直徑與我們設計的主梁大小無二。如果夠長的話,正好用作寺廟主梁。”
良價心中暗喜,雙手合一,道一聲“阿彌陀佛”,立馬叫來幾名工匠,合力將木料拔出一量,竟與設計的主梁不差釐毫,驚得大家目瞪口呆。然而,讓大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拔出主梁的地方,竟然又冒出一根木料,而且總拔總有,直到拔出七七四十九根,工匠師傅說“夠了!”最後一根木料剛露出土面,便嘎然而止,再也出不來了。
據說,這是山神、土地被良價大師保護洞山生態環境的行為所感動,才從別處運來建寺木材,助了良價一臂之力。後來僧人們為了紀念此事,便將這丘水田叫作神田。直至現在,洞山寺前的水田中還遺留著那根木料的柱頭,下田耕作的人有時還能觸及。
(註:據說,洞山的這個傳說,後來有僧人將其傳至他處,因此又有了廬山東林寺“出木池”和杭州淨慈寺“運木池”以及濟公水井運木的傳說。)
(3)考功神泉:
在洞山夜合石的旁邊,有個一丈見方的泉池,水面如鏡,清澈可照人影。泉水漫過池沿,飛流直下,跌落幽谷深潭,噴珠濺玉,聲振山谷。據說,這裡的泉水可治百病,可辯善惡。只要你往泉邊一站,善者影像清晰,惡人影像模糊。因而有人給泉池取名為“善惡泉”。
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良價法師雲遊來到洞山,在此泉睹影悟道,決定駐足洞山,建寺傳教,開堂說法。他得知當今皇上李忱,曾因宮中爭奪皇位,受到兄長侄兒的排擠,逃離京城,來到宜豐黃檗山當過和尚,而且與他的師傅希運大師一同到過洞山,很是欣賞洞山景色,並與師傅對下“千岩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的千古絕唱。於是寫了一封書信寄給唐宣宗李忱,請求準許在洞山建寺弘揚佛法。登基後的李忱,一反武宗“滅佛”的做法,決定大興佛教。正在這時,收到良價的來信,頓時龍顏大悅。想起曾在宜豐的經歷,也想起洞山的美景和“善惡泉”邊對詩的情景,於是下了一道諭旨,準許良價在洞山建寺,並規定當地縣官,在每年四月八日佛祖誕辰時,要率領文武官員,前往朝拜。為擴大佛教影響,也為整頓官風民習。李忱又將“善惡泉”改名“考功泉”,規定官史朝聖時,要到泉邊照影,讓士紳百姓,考察官員功過。
寺院建成之後,縣令遵照皇上旨意,第一個四月初八,便帶領大小官員,浩浩蕩蕩前去洞山朝拜。在佛堂拜過佛祖後,又起身前往“考功泉”接受百姓考察。
卻說朝聖的隊伍中有個叫李史的糧官,早就聽說“考功泉”十分靈驗,做了壞事的,人影會模糊不清。他想起近年來收錢糧時,瞞下銀兩未交,又對百姓敲詐勒索,這下去泉邊照影,肯定當眾出醜。於是假裝突然肚痛,說不能隨行前去“考功泉”照影。縣令對他的作為,早有所聞,只是苦於沒有憑據。這下姓李的突然叫喊肚子痛,必是裝假,有意躲避。於是當眾喝道:“皇上的規定,誰敢違背!既然李史身體不適,就讓差役們抬著去吧。”身邊的衙役聽了,立即聞風而動,一邊一個,半拉半扯抬著李史來到泉邊,果見李史身影渾濁不清,而其他官員,連同那兩個衙役在內,個個影像清晰,連頭髮鬍鬚都照得一清二楚。站在一旁考察官員的士紳百姓,個個拍手大笑,羞得李史面紅耳赤,無地自容。這時,只縣令一聲斷喝:“來人啊!把這狗官押回衙去,嚴加審問。”回到縣衙,經過一番調查審問,李史終於招認了自己貪贓枉法的罪行,被關進了班房。自此以後,那些大小官員,因怕“考功泉”前難以過關,誰也不敢胡作非為。從此,前去洞山朝聖求水的人絡繹不絕。洞山也因此名聞天下。
(4)逢渠橋的來歷:
離洞山不遠的地方,有個叫“黨田”的村莊,村裡有個叫雷衡的老爺,他的七世孫女雷十三娘,嫁到同安張家不到三月,便有了身孕。一家人為此喜上眉梢,其樂融融。誰知好景不長,新婚不到半年,公婆便相繼去世。別下雷十娘夫妻相依為命,守著一分祖業清貧度日。然而屋漏偏遭連夜雨,腹中的孩子還沒出生,丈夫一命歸天,別下年僅17歲的雷十三娘活活守寡,把個花季少婦哭得昏天黑地。事後,親戚鄰里都勸她另嫁他夫,可雷十三娘生死不從,定要生下腹中孩子,為張家留下一滴血脈。
斗轉星移,又過了些時日,孩子終於哇哇墜地,雷十三娘給兒子取名裕禧,從此母子相依為命,苦度時光。她覺得自己連遭不幸,是遇上了災星或張家祖上造下了罪孽,於是決定以修善積德來求得佛祖的保佑,並立下誓願,一定要在洞山開山祖良價當年涉水度澗、睹影悟道的地方修建一座石橋,以贖張家的罪孽。從此之後,雷十三娘每當田裡稻穀收割之後,就去撿拾遺棄的稻穗。年復一年,稻穀愈積愈多,雷十三娘便將積穀糶出,準備以谷款來建造石橋。就這樣,她賣了一批又一批的穀子,直到七十七歲,籌款建橋的最後一批穀子還未糶出,便忽然端坐壽終,與世長辭。這年,她的兒子裕禧已經六十歲。為承母志,他將積穀糶出,捐資興工,按其母享年七十七歲這一具有紀念意義的數字,用七十七塊巨石拱圈,建成了一座莊嚴奇麗的石橋。
竣工不久,縣官前往洞山廣福寺進香,看到溪澗架起了一座拱橋,十分驚訝。一經打聽,得知雷十三娘六十年拾谷建橋的事跡,十分感動,隨以良價大師當年在此涉澗渡水,睹影悟道時寫下的《逢渠偈》為據,揮筆題寫“逢渠橋”三個大字,以作橋名。雷十三娘的建橋故事,也一直傳頌至今。
(5)夜合石的傳說:
洞山寺院旁邊,有一座夜合石,山口有塊疊起兩丈高的頑石,一頭與上坎山崖相連,一頭又在下坎陡壁之上,把進山的大路堵得結結實實。而今進山要繞著陡壁彎過去。這頑石就叫“夜合石”為什麼取名“夜合石”呢?相傳這頑石通靈性,每天雞叫三遍天光時會自動打開,太陽西下黃昏又自動閉合,是衛護禪林的一把硬實的石頭鎖。可惜後來失去靈性,夜裡合不攏了,而名字一直叫到現在。為什麼夜合石會失靈呢?這裡有個傳說。
原來離夜合石不遠,路邊有塊石頭,上面有兩個尺來寬的圓洞,一個洞會出食油,一個洞會出食鹽,大家後來叫它油鹽井。寺里燒飯炒菜的和尚,一日三餐,餐餐去取,取之不盡,不管寺內有多少和尚,總是夠食夠用。
這一年,來了一個姓酈的年輕和尚,分配他在齋房做飯,每天由他到油、鹽井取油鹽。久而久之,他覺得這油井總取總有,便想,何不取些去山下村里出賣,豈不可以撈些外快。於是,暗中與一村民談好,他經常弄來賣給他,再由他轉賣。但這事不能讓主持、師兄們知道,只好夜裡偷偷地乾。
這天夜晚,等寺內大小和尚個個睡著了,酈和尚躡手躡腳起了床,挑著一擔鹽簍,來到鹽井,盛滿兩簍鹹鹽,挑到夜合石前,等了約摸半個時辰,尋思一下,要是等到雞叫三遍,夜合石打開,一下子怎么能打迴轉,又怎么能瞞過百人千隻眼呢?他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何不假裝雞叫,早點使夜合石打開。“喔、喔、喔……”酈和尚拉長扁頸(脖子)叫了三遍,果然寺內公雞也跟著叫了起來。三遍叫過,那山門果然把打開。他歡歡喜喜,挑下山去,揣著白花花的銀子,匆匆趕回寺中,睡了一陣,天才亮。人不知鬼不覺,酈某自是高興不提。
且說山神土地知道了奸僧偷賣求利的事,立即向玉帝報告,玉帝聽了,龍顏大怒。馬上吩咐神仙,停止供應洞山油鹽,又傳令夸娥神的兒子,調回天庭。
第二天,酈某仍然夜深人靜,挑了擔子,去鹽井取鹽。他左挖右挖,挖了半天,沒有挖出一粒鹽。他知道這下露了餡,闖了大禍,丟下擔子,準備下山逃跑。來到夜合石前,又假學雞叫,可三遍過後,夜合石一動也不動。酈和尚也被其他和尚捉住。從此,夜合石不再靈了。
(6)鐵拐李鬥法:
洞山山口崖畔,有塊奇石,寬丈余,高八尺,極像和尚念經時敲的木魚,用小石叩敲它的頂部,會發出“剝剝剝”的響聲,和敲木魚一樣。
說起這塊奇石,有著一個傳說:唐大中年間,良價來到洞山,在此建寺傳播佛教,創造了“五位君臣”的禪宗新法,一時名聲遠播,各路僧眾,遠近信徒,雲集洞山,好不熱鬧。這事傳到八洞神仙鐵拐李的耳朵里,頓時大發雷霆,高聲怒道:“何方禿子,竟敢與我道家作對,把芸芸眾生都拉到洞山學佛,致使我道堂冷清。今天我倒要看看那禿驢有何本事。”說罷,隨即拿起他的鐵拐,急奔洞山而去。
鐵拐李飄然來到洞山上空,一看果然香菸繚繞,燭光沖天,不禁怒火中燒,稍作化裝,按落雲頭,立在寺前高聲大叫“管事的禿驢給我滾出來!”
門前值日的小和尚見狀,趕忙向前雙手合十,施禮言道:“施主休要大聲宣鬧,本寺住持正在坐禪說法,有何見教?但請明說,一會兒我去通報。先請施主這邊用茶。”
鐵拐李見小和尚說話還算和氣,便壓住怒火,問道:“你家主持叫么名字?”小和尚言道:“施主錯了,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形中,又何言‘你家’?若問本寺住持,他的法號叫良價。”
鐵拐李見小和尚挑他漏洞,頓時怒火又起,衝著寺內便又高喊起來:“良價禿驢,快給我滾出來!”
喊聲驚動了良價大師,手中拿著木魚走了出來。剛走到接引殿,就一眼認出來人是鐵拐李,於是打趣道:“阿彌陀佛。原來是八百年的不死鬼呀。”鐵拐李立即嗎道:“你才是五百年的敗家精呢!今天我倒要看看你有何本事,膽敢在此妖言惑眾。”說著,隨手舉起手中鐵拐,朝良價拋去。良價不慌不忙,用敲打木魚的木棰輕輕一撥,那鐵拐便從院內飛出,化作一座大山,向鐵拐李頭頂壓來。鐵拐李見勢不妙,調頭便跑。那鐵拐化成的大山,落在寺院右側,變成了一座青山。後來人們把它叫作“拐棍山”。這是後話。
卻說良價見鐵拐李駕起祥雲想要逃跑,便迅速將手中木魚向空中一拋,那木魚立即化作一塊巨石,朝鐵拐李腦後飛去。鐵拐李聽到腦後呼呼生風,不知何物擊來,叫聲“不好!”急忙將頭一偏,只聽耳邊一聲呼嘯,接著又聽“轟”的一聲巨響,回頭一看,只見一塊巨石落在洞山山口的崖畔,變成一塊木魚石。
(7)七仙架橋:
話說八洞神仙中的鐵拐李到洞山尋釁鬧事,沒討到便宜,反而丟失了鐵拐杖。一時無計可施,便一瘸一跛地來到七位道友跟前,欲勸說道友助其一臂之力,以圖報棄拐循逃之辱。
七位道友們聽了鐵拐李的訴說,不僅沒有苟同他的小雞肚腸,反而心中甚是佩服良價大師,覺得該助他一把力。於是跟鐵拐李說了一番道理,並勸說他與他們七人一同前去幫力。鐵拐李雖然心被說通,但想到在洞山吃過敗仗,不好意思再去,七位神明白鐵拐李的心思,也不對他強求,便七人飄然來到洞山。看見洞山寺前橫著一條溪流,竟然沒有橋樑,那些絡絡不絕,前去朝拜菩薩的信徒、遊客一個個踩著溪澗石塊跳著涉水,很不方便。於是,七位神仙就決定相助在此架設一橋。他們運用神力在溪邊石崖處,一人取來一條麻石架在溪上,霎時間便有了一座石橋。七仙架完橇,便一聲不響地騰雲升空而去。
第二天,前去燒香拜佛的香客,發現寺前突然有了一座寬闊的石橋,再也不用踩著石塊蹦跳著過水,全都驚喜萬分。有人請教良價大師,問是哪位施主積德所為。良價大師早已知道七仙前來架橋之事,便凝視著拐棍山說道:“這要多謝鐵拐李啊。”眾人全都為此感動,便給這橋取名“八仙橋”。可一數石板卻只有七條,便有人提出疑問:“咦,既能是八位神仙前來架橋,怎么只有七塊橋石?”良價也不言明鐵拐李為何沒來助力之事,只是淡淡地回說:“可能是哪位神仙因故沒有到來,那就給這橋取名‘七仙橋’吧。”於是,這個橋名就一直沿襲至今。
(8)畫壁村的傳說:
洞山村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洞山村村部。這裡離洞山已經很近,抬頭能看到洞山入口,低頭可聞到洞山氣息。我在宜豐旅遊概述中提到的“洞山村畫壁”就在這裡。這面畫壁長11米、高4.5米,是一面磚雕組合畫壁。該畫壁是為紀念本地一位元代王妃而建。畫壁分底座和上下兩層:底座用磚砌出基台、邊防和上蓋;上層由110塊31.5厘米見方的雕花磚鑲成,雕有庭院景色,兩端有欄桿,中心有假山、牡丹、鳳凰;下層由66塊磚鑲成,雕有荷花鯉魚、鴛鴦戲水。這面畫壁還流傳著一個神奇的故事:
元朝中期,洞山村有一對年過半百的胡姓夫婦,膝下有三個女兒,老大胡蘭和老二胡梅長得漂亮標緻,唯有小女胡靜容貌十分奇醜,頭上像蒙了一層白粗布似的東西,沒長一根頭髮。老倆口越看心裡越不是滋味,整天唉聲嘆氣,為小女胡靜日後的終身大事患愁。
一天,胡靜來到溪邊洗衣服,忽見水中倒影,自己竟然頭戴鳳冠,身穿霞帔,貌若天仙。胡靜一陣驚喜,立馬跑回家中,將此事告知母親。母親以為女兒中了邪,抬手朝女兒頭上一巴掌打去。不想,這一巴掌竟然打出了奇蹟,胡靜頭上白粗布似的東西不見了,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頭發現了出來。母親看到一個美麗無比的女孩婷婷玉立站在的面前,既驚得呆若木雞,又喜得張口難合。一把拉著胡靜跑到溪邊梳洗長發,竟使溪水香飄數十里。
不久,皇上帶領一班人馬來到江西瑞州視察,視畢轉道曹洞祖庭朝聖。誰知剛一跨進前廳,就見貌若天仙的胡靜虔誠地跪在菩薩面前祈禱,旁邊還放著一個小小的竹籃。皇上見了龍顏大開隨讓身邊一位大臣前去詢問姑娘姓名住址。胡靜含羞作完回答,朝皇上婉爾一笑,甩動頭上秀髮,飄然走出寺院。望著姑娘阿娜的身姿,皇上不禁心旌搖曳,邁不開腳下的步子。
沒過多久,胡姓夫婦接到一道聖旨,小女胡靜被當今皇上選中,隨鑾入宮。入宮後,姑娘的純樸勤勞,聰明睿智,善良美麗,深受皇上寵愛,被冊封為皇妃。不久胡皇妃懷上龍胎,嚴重威脅到久無生育的正宮娘娘的地位,於是密謀指使太監,用毒酒將其殺害。也就是胡靜被殺的這個夜晚,洞山境內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森林呼嘯、虎猿哀號,天空頓時降下一場冰雹。胡皇妃被害的訊息傳到洞山村,胡姓夫婦悲痛欲絕,村裡的父老鄉親個個義憤填膺。為了表達對胡皇妃的深切懷念,村民們在村後傍山處建造了這座雕滿各種圖案的磚雕畫壁,並在畫壁上刻下了姑娘美麗的容貌。從此,“畫壁村”的美名就這樣叫開了。
(9)良價出家:
在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會稽(今浙江紹興)地方,有一所私塾裡面,一個俞姓的學童,入塾讀書。塾師便教他誦《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這位俞姓學童,看著經文,循著老師的口授,依聲誦讀著《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當讀到“無眼、耳、鼻、身、意”一句的時候,便停止念誦,用他的小指頭,摸著自己的眼睛、耳朵和鼻子,舔著自己的舌頭,帶著懷疑的語氣,向那位私塾老師問道:“老師!經文上怎么說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呢?”老師沒答,他又問:“老師!你看呀!我不是都有嗎?你不是也都有的嗎?為什麼經文上說沒有呢?”
那塾師聽了這樣的問話,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只好支吾其詞地說:“經文是不會錯誤的,但人們有眼、耳、鼻、舌、身、意,也全是沒錯的……”
老師話音剛落,那姓俞的學童立刻接著說;“那么究竟錯在誰呢?
老師一時語塞,想了想說:“啊!嘿,嘿!誰都沒錯,只是經文的含義太深奧了,只能意會,不可言傳啦!嘿,嘿!”
那個俞姓學童窮追不捨:“什麼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老師感到十分難堪。於是,他便告訴這位學童的父親俞老先生說:
“令郎秉有先天的宿慧,剛才他竟能對《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提出了疑問,竟使人一時難於置答,本來佛經的含義,也是及其深奧的……”
俞老先生誠懇地說:“是的,是的,佛經的義理確是極其深奧的,這小子太不懂事了!務請老師多多包涵!”
老師便說:“東翁!這不是他不懂事,而是他太懂事了!小小年紀,便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不具有宿慧的人,是不可能的!可喜,可賀!”
俞老先生說:“那裡,那裡,老師過獎了!但是。與其說是小子的宿慧,不如說是老師的循循善誘之力,倒還是更確切些。”
兩人會心一笑,又談了一陣別的事情,最後,那位老師還是向俞老先生獻計說:“東翁,五泄山(今浙江境內)的默老禪師對於佛學義理,極其湛深,道行也高,而且樂於誨人。我看令郎可以到他那兒去求學,將來在佛門中,必有大大的貢獻。”
老師說了這幾句話,俞老先生立即說道:“我這個小孩,一生下來便處處表現出與佛有緣的徵象,像今天他提出這一問題,也就是這一些徵象裡面的一件。不能的話,別人都不提,何以只是他一個人提呢?”
老師說:“是的,是的,我看他確實是與佛有緣的。”
這次談話後不久,俞老先生便偕同兒子去了五泄山。當他們來到五泄山,見到默老禪師的時候,俞老先生就對他的兒子說:“這位老和尚,便是默老禪師,學問淵博,道行高潔,一定可以教導你的,你在這兒好好地接受教誨吧!”
俞老先生說到這裡,便又命令他的孩子說:“孩子,拜過師傅啦!”
這個俞姓孩子,聽父親這么一說,立即盈盈而拜。就在當天,默老禪師便為他披上了僧衣,也剃去了三千煩惱絲,而成為一個小沙彌。
默老禪師替他取了法號“良價”,他就是後來我國禪宗五家之一曹洞宗的開山祖師,圓寂後的諡號為“悟本禪師。”
(10)良價開悟:
俞老先生將兒子送到了五泄山,經默老禪師為他剃度了之後,住了幾天,便獨自回故鄉去了。
一天,默老禪師察看良價的心情很安定,便問他說:“你出家雖屬宿緣,但你父親說是為《心經》的一句話,有了一些疑義才出的家,那是怎么回事呢?”
良價鄭重地回答說:“《心經》上有句經文說是‘無眼、耳、鼻、身、意’,可每個人都有的,為何說無?”
默老禪師聽了這句話,稍為思索一下,便說道:“啊!這是‘六根’破‘十二入’的一段。這一段應下一句一併講出才好解釋,那是無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啦。”
良價聽到“六根”和“六塵”,以及那“十二入”的名詞,他又不了解了,便又問道:“什麼是‘根’?什麼是‘塵’?又什麼是‘十二入’呢?”
默老禪師非常欣賞良價的智慧,居然能夠拈著專詞而發問,於是,他便詳細地解釋說:“根是作能生的解釋,正如樹根之能生枝葉,而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對著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便可以生出眼識、耳識、嗅識、味識、覺識、意識等六識。這就是因根而涉塵,因塵能入根,根塵互相涉入而生識見的解說。”
默老禪師把根塵二字簡釋過了,他就再釋“十二入”說:“所謂十二入,是五根五境的十處,屬於色;而意根法境的二處,屬於心;合為十二處,以前因為處字被譯作入字的關係,所以就稱為‘十二入’了。”
良價聽到這樣的解釋,他非常高興地說:“很好,很好!師傅,你老再講下去吧!”於是默老禪師又繼續詳細地說道:“眼有緣於色的作用,眼根是司視的器官;耳有緣於聲的作用,耳根是司聽的器官;鼻有緣於香的作用,鼻根是司嗅的器官;舌有緣於味的作用,舌根是司嘗的器官;身有緣於觸的作用,身根是司運行的器官;意有知覺的作用,意根是司思慮的器官。前面的五根,為四大,由地、水、風、火所組成,是屬於物質方面的;只是最後意的一根,才是心為之所依據,是屬於精神方面的。”默老禪師講到這裡,見良價聽得很入神,便又說:“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也叫六境,因為是六根的對象,所以才叫境。”他還接著說:“這六個境,也名六個賊,因為這六境,都是以六根為媒介,常常能夠劫掠自己本具的一切功德法財,所以稱它們作賊了。”
良價聽到這裡,就說:“師傅!這六根六塵,我大概有些了解了,為何經文上又要加上個‘無’字呢?”
“啊!這個‘無’字有兩種說法:一是離因緣假合之外,眼等六根,都是沒有自性的;那色等到六塵,也就不能建立。還不就是等於‘無’嗎?第二種說法是眼等六根對色等六塵,如果不起妄念分別,自然就會沒有根塵虛妄的一切作業——如眼不貪色、耳不悅聲……所以,那不就是‘無’了嗎?”
默老禪師說到這裡,便提高語調而鄭重地說道:“須知這眼等六根,以及這色等六塵,都是真空實相中的一種虛妄現象,是沒有實體的。我們如能悟妄本空,融相歸性,相既無體,性自空寂,還有什麼六根、六塵可說的。所以,經上便說‘無眼、耳、鼻、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了。”
默老禪師說了這一大篇話,使得良價對於佛法真理又增強了一層認識,而大大地開悟起信了。
(11)遊方參道:
良價大概是二十一歲的那一年,也就是唐懿宗鹹通五年(公元864),到嵩山受了具足大戒之後,便開始遊方參道了。
他首先到了池州(安徽池州府)南泉山,去參謁南泉普慧禪師,當他抵達的那一天,正是普慧禪師為他的師傅馬祖修建忌辰會的前一天。
在僧眾集會的時候,普慧禪師便問參與齋會的大眾說:“明天,是因為馬祖的諱日而設齋,但不知馬祖會不會前來參與?”
普慧禪師這么一問,到會的僧眾全都愣住了。馬祖已經死了很久,誰知道他會不會前來參與?然而,正當大家沉默不語時,年輕的良價卻站出來答道:“啊!只要有伴,他就會前來參與齋會的。”
普慧禪師見良價年紀輕輕,竟能答出這樣聰明的話來,於是讚美良價說:“剛才這位答話的法師,雖然還是後生仔,倒是很可造就的人才!”
良價得到普慧禪師的認可,在池州南泉山住了一段時間,便又去了潭州(湖南長沙)的大偽山參謁溈山靈佑禪師。
良價到了溈山,便向靈佑提出問題說:“我在不久以前,曾經聽人說過,南陽忠國師,有‘無情說法’的話,可我不了解其中妙義。”
靈佑禪師問道:“他是怎么說的,你還記得嗎?”
良價回答說:“記得。”
溈山靈佑說:“那么,你就轉述一遍看看。”
良價便說:“有一天,一個僧人問南陽忠國師說:‘如何才是古佛心呢?’忠國師回答那個僧人說:‘牆壁瓦礫就是。’那僧人便說:‘牆壁瓦礫不都是無情之物嗎?何以會有古佛之心呢?’忠國師說:‘是的。’於是那位僧人便又問:‘這牆壁瓦礫,還懂得說法嗎?’忠國師答道:‘是啊!它們不僅懂得說法,而且從沒斷過!’僧人又問:‘為什麼我沒有聽到呢?’國師答道,‘你自然是聽不到的。但你不能認為他人也聽不到啊!’僧人說:‘那么,是一些什麼人聽得到呢?’國師說:‘諸位聖人都聽得到!’僧人想了想,問:‘你聽到過嗎?’國師說:‘我沒有聽到過。’僧人說:‘你既然沒聽到過,又怎知道無情之物能說法呢?”國師說:‘假如我也聽得到,我就會和諸聖一樣啊!’那位僧人難不倒國師,便又轉換一個話題說:‘這種無情說法的道理,究竟是出自何種典籍?’國師便說:‘那是明顯的,言不合典,就不會被君子所談了。你難道不曾聽說過《華嚴經》上說,‘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的話兒嗎?’”
良價把那位僧人和南陽忠國師的對話轉述完了,便對溈山靈佑禪師說:“我對‘無情說法’的話現在還不太明,請求和尚指點。”
靈佑禪師聽了良價這番話,他便豎起手中的拂子,問道:“你會不會呢?”
良價回答說:“我還不會,請和尚說明!”
靈佑禪師就說:“我是父母所生的口嘴,就不為你而解說!”
靈佑禪師的話,讓良價感到無可奈何,只得再次請求說:“大師能否告訴我,還有哪一位僧人和你一樣有道法的嗎?”
靈佑禪師略思考了一下,然後對他說道:“有,那便要到醴陵、攸縣(均屬湖南)去,在石屋相連的處所,去尋那位稱作‘撥草瞻風’的雲岩大師,他一定會是你所尊重的人物了。”
良價遵照靈佑的指點,尋到了攸縣,在一座岩穴里,他見到了雲岩禪師。
雲岩見了良價,便問道:“你的法號叫什麼?”
良價答道:“我叫良價,是五泄山默老禪師的門徒。”
雲岩又問:“你如何到了這裡?”
良價答:“是大溈山靈佑禪師指示我來的。”接著,他把他和溈山的一席對話全盤托出。
雲岩當即現出高興的神情,問道:“你找我有什麼事嗎?”
良價說:“我要請教和尚你一個問題,不知願不願意答覆我?”雲岩說:“你說吧。”
良價說:“所謂‘無情說法’,究竟有什麼人親自聽說過呢?”
雲岩禪師的回答,非常簡單而有趣。他說:“啊!那只有無情者才可能聽得到的。”
這樣的答覆良價是不會滿意的,所以,他又問道:“那么,和尚,你曾聽說過嗎?”
雲岩立即說:“我若是聽到過的話,今天你就聽不到我的說法了。”
良價問:“我為什麼聽不到呢?”
雲岩禪師受到良價的緊緊追問,便將手上所持的拂子豎了起來,然後問良價說:“你聽到了嗎?”
良價回答說:“我沒聽到。”
雲岩禪師就大聲地說:“我說法,你尚且聽不到,又何況於無情說法呢!”
良價還是追根究底地問:“無情的說法,究竟是出自何種經典?”
雲岩帶著質問的口氣而反問道:“你難道沒念誦過《彌陀經》嗎?經上說:‘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水鳥為有情之物,而樹木卻是無情的,但其念佛念法,卻是一樣的。”
良價聽到這裡,便大大地有些省悟了。他當即說出一道偈語來:“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得知。”
雲岩接著說:“就以樹木來說:春生夏長,秋謝冬眠,就是它在說四時運行之法。春花秋實,也就是它在說出因果之法。所謂‘一葉落而驚秋’,不就是讓我們清楚地聽那樹葉報告秋天已至的先聲嗎?所以,要知道‘無情說法’,還得將各種感官聯合起來才行啊。”
良價解決了“無情說法”這個問題,便又提出另一個問題來,他說:“我良價本人,就還有很多餘習未盡……”
雲岩未等良價說完,便又反問道:“你曾作過什麼事來?”
良價回答說:“我什麼也不曾作過,連聖諦亦不為。”
雲岩禪師問道:“你還有歡喜心沒有?”
良價答道:“啊!歡喜心還是有的,不過,還有一先決條件,就是要像在大糞堆上撿了一顆明珠,那樣才會歡喜而已。”
雲岩聽了良價的回答,深感滿意。他說:“人是一個有感情的動物,佛的所謂大慈大悲,也正是有感情的證明。你的歡喜心未泯,讓我感到心慰。
過了不久,良價向雲岩禪師辭行,雲岩便問他說:“你要向哪兒去呢?”
良價回答說:“未知所止。”
雲岩便說:“莫不是又要到長沙去?”
良價說:“不是的。”
雲岩有些不捨,因而感慨地說:“從此一別,難得再度相見了!”
良價的回答很奇妙,也很親切,他說:“也難得不相見啊!”
及到臨走時候,良價又問道:“和尚百歲之後,如果突然有人問及於我:‘你還記得師傅的真容嗎?’那么我該如何答覆他?”
雲岩聽到這樣的問話,隔了許久,才慢慢地說道:“只是這個是,只是這個是……”
雲岩禪師將“只是這個是”重複說了幾遍。良價聽了,沉默許久,沒有說話。
突然,雲岩改變了語氣,提高了聲音說:“價者黎!你終當承當個大事,但須要審慎仔細才行!”
聽雲岩禪師這話,良價深感疑惑,久久不能卻之於懷。後來來到宜豐洞山,在涉水渡溪時,看到自己的身影,他才大徹大悟了雲岩說話的意旨,便當即作了一道偈語:“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么會,方得契如如。”
這是見道的偈語,所以,以後他曾經痛切地說:“我不重視先師的道德佛法,我只是重視他不為我說破的感恩之語。”
良價入寂
良價在他六十歲那年,自知他的死期已至。當他感覺身體不適的時候,他喚來普利寺的一位沙彌說:“你過來!我有一件事吩咐你去做。”
那位沙彌應聲而至,問道:“師傅,你老有什麼事情要囑咐我呢?
良價說:“你到雲居山走一趟,去看看道膺禪師。”
未等良價說完,那位沙彌便急著問:“見了道膺禪師,我要說些什麼話呢?”
良價說:“雲居道膺見了你,便會首先問到我的身體如何。”
沙彌又問:“那我應該怎樣回答他呢?”
良價說:“你就說‘師傅雲岩之路,行將斷絕也。’但是,你講這句話的時候,必須與他離得遠遠的。”
沙彌聽了,不解其意,便又問:“為什麼要離得遠遠的?難道不怕他聽不明白嗎?”
良價答道:“因為他會打你。”
那沙彌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想問個究竟,良價見狀,便揮揮手說:“去吧,別問那么多了。”沙彌無奈,只得領命去了雲居山。
沙彌來到雲居山,見過了道膺禪師,果然不出良價所料,道膺禪師見到他便問:“你師傅的身體怎么樣了?”
沙彌按照師傅教他的話答道:“師傅雲岩之路,行將斷絕。”
沙彌語音剛落,道膺禪師說聲“你說什麼?”便舉起禪杖,朝沙彌一棒打去。儘管良價囑咐在先,那沙彌有所提防,然而道膺禪師身手敏捷,出棒迅速,沙彌防不勝防,還是重重地挨了一棒。沙彌正要分辯,道膺揮棒又打,嚇得沙彌撒腿就跑。
沙彌回到洞山寺內,見了良價便問道膺為何打他,良價笑而不答,揮手讓他前去休息,沙彌無奈,只好作罷。
卻說到了這年的三月,良價自知將要入滅的時候到了,於是叫來普利寺的僧眾說:“我在現世間,頗有一點閒名,現在軀殼行將散壞,要此閒名何用?你們當中有誰能把我閒名除去?”
聽了良價的問話,寺內一片沉靜,許久無人作答。良價見狀,正要讓眾人散去,就在這時,一位小沙彌突然開口說道:“師傅,我來寺內的時間不短了,可至今連師傅您的法號是什麼都不知道,您說的所謂閒名,又在哪裡呢?”
良價一驚,立即喜道:“是的,是的!我的閒名,已經被你這句話除掉了!”說完,慈祥地擺擺手,讓僧眾們散去了。
在良價入滅的前七天,普利寺有一僧人,去問良價說:“聽說師傅貴體違和,不知應該作何種看法?”
良價回答說:“我且問你:離掉這個軀殼子,應該向何處去看呢?”
發問的僧人聽到良價這樣的問話,一時答不上來,只好一聲不響地呆站著。
良價見狀,便說出下面一段偈語:“學者恆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泯蹤跡,努力殷勤空里步。”
良價說完這段偈語,立刻吩咐侍眾們說:“你們應趕快為我剃髮!”
頭髮剃好了,他又吩咐說:“趕快準備熱水,讓我沐浴更衣。我就要入滅了!”
良價沐浴好了,披起袈裟,然後對全寺僧眾說:“快一點!鳴鐘擊鼓!”
鐘鼓之聲起處,良價的說話聲又隨著而起,他說:“謝謝各位!我就要告辭了!先各位而去,各位隨後再來啦!”他說完這句話,便跏趺而坐,雙目一閉,就這樣入滅了。
僧眾們慟號不已。忽然,良價的雙眼復又張開,對那些號哭的僧眾們說:“你們都是出家人,應該要‘心不附物’,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勞生息死,悲哀何益?”
良價說了這幾句話,大家一看他的神色,竟與平時沒有異樣。
眾僧正在歡欣之際,良價又說話了:“你們這樣愚痴,不處罰你們,那是不行的!趕快營辦一次愚痴大會齋,以示懲處之意。”
普利寺的僧眾,受到了處罰,卻都是
辦過了這次“愚痴大會齋”,又過了7天,齋里已經準備了午餐,良價隨眾用餐完畢,然後他說道:“我們僧家,是不應該多事鋪張的,我們在臨滅的時候,大家都不許喧鬧騷動,須要安靜。”他說完這句話,便回到方丈室里,端坐在繩床上,閉上雙目,奄然物化。
皇帝唐懿宗,接到關於良價圓寂的奏報後,立即頒發詔命,給予他諡號曰:“悟本禪師”。